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读后感 > 地图 >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读后感,2024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读后感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读后感相关栏目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读后感热门栏目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读后感推荐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读后感

(共 6456 篇)

  • 1、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读后感_1000字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读后感1000字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还记得高中时你信誓旦旦的大学梦吗?浑浑噩噩的这些年可有些许花絮做结尾?

    还记得三年前不知天高地厚的话――一定不要变成我曾经最讨厌的人,现在脸上的面具又增加了几个?

    还记得曾经高晓松的那句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是否偶尔也羡慕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把自己活成远方的人。

    大学的状态,简言之――忙 盲 茫。

    混社团,进学生会,当志愿者忙得一塌糊涂,忙到最后一无所有是多少人的真实写照?

    盲,还没学会高调就想低调,还没学会辨真假明是非就想去伪存真,幼稚得被生活的一个“盲”啪啪打脸。

    茫,千军万马过的独木桥,十年寒窗的金榜题名梦,在拥抱的那一刻却像个迷失的小孩,居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没有目标,亦不知道路标在哪儿?

    讽刺吗?

    我还算好,成了一个能凑合的背包客。去过东(山东) 北 (内蒙古)南(云南),西(西藏)会在今年暑假结束后去。

    大一经常跑哈尔滨参加集训营,第一次因为去哈尔滨学习火车晚点,一个人从北京站票回贵阳。

    大二到大三的寒暑假,都去支教了。

    小长假都会去周边玩玩,拜访朋友也接待来玩的同学。

    今年的清明 五一都选择长途骑行,端午应该也是一次200公里的骑行。

    看了差不多500左右的书,参加过很多读书会。认识很多大咖书友,甩我好几个光年那种。好读书不求甚解,略作诗鲜有通畅。

    因为一直有个西藏梦,去年四月份就开始去健身房,没想到一年后成功跑完半马。

    学会了吉他和横笛,不是很专业,业余的。弹奏自己喜欢的歌,能在民谣现场对主唱的吉他功底赞不绝口。

    我对大学没什么期待,但很感恩这段光阴。也许真的是一无所求,才会无所不有。

    阅读只是兴趣,莫名其妙因此获得了很多垂青,得到不少肯定。

    书评也只是随便练练手,没想过要取悦谁。就猝不及防的被很多人喜欢。

    山南水北的经历不过是没事闲的,一个单反一个背包一张车票,说走就走被很多人认为无比潇洒羡慕。

    做一名志愿者,意外结识了很多有梦有追求有行动力的大学生,正能量的旗帜在他们身上万年不倒。

    我的随意 无所谓,造就了一个对未来没有期待,但始终肯定生活一定精彩的奇葩。

    我对任何事,可求,但不可强求的漠然,成了一个随遇而安的俗人。

    从不规划明天,但是我拥抱变化。从不谈未来,怕先等来意外。从不用三观定义他人,因为谁都独一无二。

    当生活不怀好意的将一切搞成了黑色幽默,我顺水推舟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受

  • 2、 《我想看到的世界》读后感3000字

    呵呵~没想到我能在这热闹的春节每晚睡前翻开这本书。真是有点不可思议啊!因为往往在这热闹的气氛中我的心早已不知道膨胀到哪里了,没想到这次却有这份由心而发的主动。

    也许真的养成了睡前阅读的习惯?我在妹妹的书堆里面找了几本书。其中这本《我想看到的世界》吸引了我。于是开始翻阅,读一本好书就像一趟旅行,亦像交个益友。

    整本书主人公珍妮 舒克讲述了她从小的成长经历。最吸引我的是她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描述,以及总能用很完美的图像语言表达。这部分最最吸引我。可以说看这本书,我不是在看他的故事,而是在乎她丰富的心理波动,真的非常的细腻,恰到好处,图像语言实在太棒了。

    此刻感受是还没整本看完一遍,就渴望品味第二遍。因为这里面的东西太美啦!好想都把它们记入心里,收藏起来。

    使得我再次怀疑我对心理学兴趣吗?我被吸引了吗?

    答案是未知的,但我知道此刻我是喜欢的。

    摘记与感想

    我也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努力成长。

    永远要尝试新鲜事物,并敢于冒险。

    无论事情大小,指导别人,并悉心接受指导。做一个具有思想的人。

    我可以比自己想象的做的更好。

    我竭尽全力,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战胜那令我感到软弱的内向。如果说某种非关联性的因素给与了我明确的方向时,我下定决心投入其中的话,我想归根结底,是因为我想要尝试。

    通过不断阅读来提高精神内涵。

    那是一种知道自己正在错过某种宝贵的东西,既焦急又急切渴望的感觉。

    一有机会,我便不厌其烦的一遍遍告诉我的小妹妹,她是多么可爱。(鼓励教育最美的语言)

    书店对于我我们一家来说是一个可以尽情做梦的地方。

    很久以前,我母亲给了我一份自由的礼物:童年的图书馆。

    万物皆由基础所致,获得与保持都需要付出很多,每一步都不能略过。

    我眼前的一切充满了神秘,令我着迷,而同时,一种从未有过的惊人的清醒意识在撞击着我的内心。(在欣赏观看巴兰钦的芭蕾舞演出)

    当有一件事你曾倾尽全力地做过,它就会变成你的日常习惯。当你全心全意投入,怀着渴望去磨练自己,你就永远都无法带有半点敷衍、将就地再做这件事了。

    他有着一种恰当好处的智慧和冷静。(一位老师)

    母亲模式就是,把我引入某个机会和事件中,然后让我跟随专家去学习。自己寻找出路,获得成长。

    由于你自身在课外学科项目上的特长和知识儿,被同龄人当做团体中的领袖,这是一件让人内心备受鼓舞的事情。

    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表现出创意,大家一起努力合作,才能使这一切有意义,

  • 3、 自律力:创建持久的行为习惯,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读后感600字(3)篇

    之前曾看过一篇《自律力》的书评,记得文章中提及自控与自律并非同一回事儿,好奇趋之,便翻阅思之。抛砖引玉一下,书中所指自控是避免不理性的行为,自律是指实现理想的行为。而本书重点不是区别自控与自律,是教会我们如何做到自律。

    纵观本书,离不开两个因素,如果想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衡量决定生活的两股力量,即环境和自身,从而实现自律。

    一、为什么我们难以成为理想的自己?

    最强大的诱因便是周遭的环境。

    每每早晚高峰,我开车在路上,都忍不住骂上几句脏话。后来我知道,原来这是一种病,而且很多人都罹患过,它叫路怒症。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并非反社会的怪物,仅仅是因为车开不快,汽车一辆挨着一辆,看不到尽头,周围都是粗鲁不耐烦的司机,这种临时状态,诱发我们丢弃了温文尔雅的风度。

    曾经我与闺蜜住在帝都的二环内,附近有一个大型购物商场,我们每到下班最快乐的事情,就是逛商场消费。

    我们把自己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往并不是有购物需求,而是因为它给了我们一种快感。当然,也诱发我们买一些既不需要也不想要的东西。虽然我们很清楚这种冲动消费,却无法制止自己的行为,还是每日必逛,每逛必买。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故事----孟母三迁,我们若居住在帝都遥远的八九环外,想必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这样消费。

    这就是无处不在的环境,它无声无息的影响着我们。我们以为自己能够与环境和平相处,实际上它是在和我们斗争,我们以为自己能够控制环境,实际上它却在控制我们。

    你不改变环境,环境就会改变你。

    二、想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学会为自己创造自律的环境

    首先,抑制第一冲动,三思而后行

    我与闺蜜合租时,说话很随意,因为我知道她对我很宽容。所以我不必伪装自己,尽情表达自己的冲动,我们经常吵架,冲突不断,然后摔门而去。我们还算是好的,并未因此而老死不相往来,有很多本来很要好的朋友,就这样分道扬镳。

    我看到微信上有这样的一种描述,小学时我的身边有50个同学,同样初中、高中、大学及工作单位各有50个同学,累计起来便是300个人,但最终走到一起或者保持联系的,就十几个或者几个人而已。所以因为一些小事儿,而失去了身边的朋友,着实惋惜。

    我们要学会抑制住第一冲动,并三思而后行。它能提醒我们所处的环境,可能卷入一些毫无意义的小争论,而我们对付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什么都不要做,深呼吸。

    然后,三步预测改造习惯的微环境

    很少有人能像狂热的航海冲浪

  • 4、 因为想看你的微笑

    ——读长腿叔叔有感

    因为你的微笑像阳光一样灿烂,所以想看你的微笑……

    ——题记

    在孤儿院里,总会看见她笑得很美很美,那时还很小。二十岁,对生活充满憧憬和向往的高峰时期,那时的她是孤儿院最大的孩子。因为各棵成绩都格外优秀,所以那一年孤儿院中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只有她,可是命运决定她必须要为钱的事情而发愁。偶然的机会,让她遇见了他——一个愿意为她付所有学费的人。匆匆之中,她看见他被车灯拉长身影,健全的双腿被拉得很长……

    再枯燥、乏味的大学四年中,她每天都会和那位所谓的“长腿叔叔”通信,可每当她说想见面时,“长腿叔叔”都拒绝了她的请求。久而久之,她对生活和长腿叔叔都有了一丝青春的抱怨。然而,叛逆的种子越埋越深、蠢蠢欲动……在之后的日子中,让她遇见了他,杰维少爷。他对杰维少爷多多少少有些了解后,发觉自己对杰维少爷有了一丝丝暧昧之情,于是忘记了通信的这会事。直到“长腿叔叔”揭开自己神秘的面纱……

    原来“长腿叔叔”就是杰维少爷。

    对于一本能与小妇人相提并论的名著,我只能静静地看,一遍又一遍地看。对于生活,对于命运,又或对于感情,人们只有傻傻地笑,因为没有人能理解,被命运拴住的生活和情感还能在阳光下变成一个什么样,还能散发出如何诱人的香气。而对于一个年仅二十岁的女孩,人生还很长,而青春不会等人。所以,不必为了无数的第一次,而忐忑不安,无数的第一次只是为了第二次而专门铺设的路,走在路上,你会发现处处是阳光;处处是歌声;处处是笑语……

    这本书的写作手法很奇怪,从开头一直至结尾,全书都是以信的方式来记叙全文,因为写信的人是一个女孩子,所以对于很多不显为人知的事情都写的十分详细。打开书的第一个感觉就像打开了一个藏宝盒,本来以为里边全是宝藏的人们欣喜若狂地打开盒子,才发现里边全是一个个厚厚的信封,信封内是用牛皮纸写的信,信纸上一排排整齐的英文字母,似乎行与行之间、段与段之间之间蕴藏者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是爱与恨之间匿藏的神秘;是泪与笑之间的唯一因素……

    我只想说,茱蒂,因为你的微笑像阳光一样灿烂,所以想看你的微笑!

  • 5、 想看流星作文必备4篇

    写好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写作文是自己跟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想要写好一篇作文可以多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和手法,我们自己怎么写好作文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想看流星作文必备4篇,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想看流星作文【篇1】

    这样一个清美的夜。我在为一场雨做虔诚的等待。

    夜是寂静的,连远方高山上淙淙的泉水声都能听到。星星,在旷远的天际间闪烁着清辉,清辉如水,让我的新心轻轻地荡漾,曾经的过往,少年时代的人事,就这样以其浅蓝的翅膀将我抚摸,让我在留恋中有种无言的温存与感动。

    记得小的时候,喜欢和小伙伴们站在村中的小河边,看天上的星星。那时的星星可真多,每一颗都亲切的向我眨着眼睛,似乎在向我诉说些什么--天地、河流、我的未来……于是总想着,要是天的星星都像雨水一样洒落下来。那该有多好啊!

    时间盘桓,转眼童真的一切离得都已经很遥远了。

    今夜,繁星点点,在回首间我等待的是一场流星雨。

    流星雨是什么?是天堂里仙女不小心洒落的珍珠吗?还是飘飞在天上的人间的梦?

    等待中,流星雨如约而至。在广漠的天际间划过一道道耀眼的光芒。

    我就这样静静地仰望这场祈盼已久的流星雨。星星在没有洒落的时候,就在那点点繁星间。无从找寻,而当它突然在天幕划过,我们想细细看时,却已消逝得无影无踪了,只留那瞬间的美丽久久的存于人的心间。

    也许,星星在化为流星雨洒落的瞬间才真正属于我们。

    古老的天空,悠长的历史长河,从孩童的单纯一步步走向年轻成熟的平凡的我,其实也只是流星雨中的一滴。

    生命如流星,稍纵即逝。当我们在尘世间为了太多的梦想而劳碌奔波时,看不见的往往是自己本身,不知到自己在慢慢的燃烧,不知道自己有光有热,不知道自己苦苦追求的,只是为积蓄一生一次亮丽的飞逝。

    这样一个清美的夜,我思绪悠悠,守望着一场美丽的流星雨。

    想看流星作文【篇2】

    给流星雨姐姐的一封信

    江西省南昌市南师附小四班罗中玉

    流星雨姐姐:

    您好!

    我好久都没看到你了。你在夏威夷岛“度假”呢?还是在海南“看海”呀?流星雨姐姐,我求你一件事,你下一场流星雨吧!

    流星雨姐姐:我只在四岁时见过您,而且是我半夜从被窝里钻出来,可是我错失良机,您又去“睡觉”了。流星雨姐姐你就下一场流星雨吧!哪怕是一分钟、一秒钟、一瞬间、一刹那!只要您下了,我看见了就行。流星雨不是我一个人要看,而是千千万万的人想看,有些人连您的影子都没有见过。还有些人看过,可

  • 6、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

    篇一: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

    学会在孩子面前服软,一个大多数家长不能接受的话题,青春期的教育或许就难在这里,也可能就失败在这里。

    一个小学校长,一个当地教育教学的名师,自己的孩子竟然一个月没跟她说话,是她自己不懂教育吗,是她把自己当成了一个老师,或许一个领导的气质在孩子面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种爱,让孩子无所适从,于是一个词应运而生,“叛逆”。是谁在叛逆,家长?孩子?

    突然想起一部电视剧《青春期遇上更年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懂事的青春期遇上不懂教育的父母,针尖对麦芒,于是矛盾产生了,于是就出现了孩子的叛逆,于是就出现了家长的苦恼。

    专家告诉这位当地知名的教育家:学会在孩子面前服软,回家后抱住孩子,告诉他妈妈错了,妈妈的不容易,于是,母子俩抱头痛哭,问题迎刃而解了,所以,有时候孩子的叛逆不仅仅是因为孩子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父母不懂教育促成了孩子的叛逆。

    寒假中遇到了一位刚毕业的孩子的家长,打心眼里佩服。孩子所在的学校是最著名的学校,只是住宿条件不是太好,家长告诉孩子,我们是去学习的,妈妈非常理解你的处境,学习都是这个样子,条件月艰苦,你应该越努力,在坚持两年半。

    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帮助孩子进步,还未长大的人,需要的是扶持,不是……

    篇二:《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

    在学校推荐的三本寒假读物中,我最先读了《弟子规》,因为这是最熟悉的,也是家中最容易找到的,读后感容易写。而后两本书我没见读过,只能根据书名选择适合现状的书,前段时间老校每位老师都发了一本《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我借看了冯老师的很不错,因为我脾气急,解决孩子问题有时方法不正确,看完这本书之后对我有很大帮助。所以这次我又选择了《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想让自己接受更多的教育,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的帮助自己进行家庭教育。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这本书我是在网上看的,看到适合自己的实例我就开始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我平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有时工作多了,烦了,身体累了,儿子有事情时就会对孩子大声的。我也总是犯老毛病拿别的孩子和自己孩子做比较的毛病,而儿子在外人面前不善言辞,不主动和人打招呼,胆子有些小,这些是我最担忧的。这种担忧我知道是我平时对儿子太严肃、有时过分的严格,让儿子对我有些害怕,也就导致孩子对外人并不热情,遇事胆怯没自信。看完这本书我终于知道做父母的真的没必要过分的焦虑和担忧,自

  • 7、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感 本月买了《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的书,这本书虽然不厚,但是谈论的问题却是沉甸甸的。 作者总是用一句很简短的语言作为开篇,但是却是直插内心深处,让人为之一颤,并扪心自问,我做到了吗? 对自己的拷问----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这也是现在的现状,尤其是爸爸们,正处于事业上升期,为了工作,不停加班不停应酬,回到家不是孩子已经睡了,就是自己疲惫不堪哪里还顾得上陪伴孩子。所以“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我周围一般都妈妈陪伴孩子为主,加上本身北方男人那种根深蒂固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爸爸的角色能扮演好的有,但是不多。他们也说自己的童年中爸爸的印象比较淡,但为什么对自己孩子继续重复自己的历史呢?父亲在育儿角色中的缺少,导致孩子一般和妈妈、姥姥或者奶奶一起生活为主,在育儿过程中两代人的观念差异必然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对母亲的要求更高了,如何协调好教育孩子和协调家庭成员关系,这大概本身就是一个课题。 对自己的提醒---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这个观念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但他或多或少都缺少了一部分,就是他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书里还有句话对我来说印象深刻“你的孩子缺土”,说的也是有个孩子体弱多病,妈妈带他去看中医时,老中医说他孩子缺土。按照现在意思理解就是不接地气。我们就是这样,从小在家为主,很少玩土啊之类的东西,也很少去大自然中玩耍,因为害怕生病所以呆在家中,反而陷入有点风吹草动就生病的循环中。宁宁就想一朵温室里的花。 这大概就是看书的收获,书就像一面镜子,看到自己的言行,看到自己的不足;书就像一位学者,向我们娓娓道来为人处事之道。这本书还没完全读懂读透,需要时间去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我想这也是作者最大的心愿,也是读者最大的收获吧。
  • 8、 《成为》读后感

    美国第44任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离开白宫后写下这本书,回忆自己的前半生。

    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一对关心、体贴的父母,一个保护自己的哥哥,一些关系不错的亲戚朋友,米歇尔和千千万万的普通美国小孩一样,踏进了校园。米歇尔也并不是最聪明的那个孩子,但她一定是最想证明自己的那个。

    在幼儿园第一天的拼读卡片测试时,她忘记了“white”的读音,为此在第二天提出要求重读一遍。这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毕竟没有哪个幼儿园小朋友因为读不出来一个单词,而心有不甘甚至要求老师重读一遍。因为她的肤色,米歇尔或许从小就经历过许多的不被认可。她努力保持成绩的名列前茅,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又因为自己标准的发音而被黑人嘲讽为“说话像个白人”。

    米歇尔高中毕业后申请普林斯顿大学,被面试官否定,却最终收到了补录通知书。大学过后,她勉强考上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在一个夏日的早晨,贝拉克.奥巴马来到了她的办公室,从此打破了她人生所有的精心规划。

    米歇尔从贝拉克那里学会反问自己,我究竟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为此,她义无反顾地辞去了律师事务所的高薪职位,进入市政厅工作,随后为一家非营利性组织工作,最终成为一家医院的副院长。她为了支持贝拉克的梦想,决心与他一起奋斗,竞选美国总统。她受到无数攻击、诋毁,也有过退缩,家庭和事业产生了冲突,但她总能用诙谐的话带过那些年的种种困难。

    在白宫的八年生活特殊又有魅力,她关心军人家属,关注儿童教育,努力为这世界做出一点贡献。

    米歇尔从最普通的小女孩蜕变成美国第一夫人,不只是因为贝拉克,更因为她的追求完美、追求价值,她的乐观、积极拼搏。

    她抛出一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 9、 《就是想看你笑的样子》读后感_400字

    《就是想看你笑的样子》读后感400字

    我非常喜欢看漫画,以打五星来表示我对你的偏爱。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漫画书。

    小故事蕴含大哲理,以生活中的小事为切入点,寓教于乐,发现了生活的另一面,还学到了不少段子。

    生活很难,如果生活不能让你笑,你就笑笑生活。

    ——头怎么秃了? ——因为我不抽烟。说外国话的是外国人,说上海话的是上海人,我只会说普通话,所以我是普通人。 我一直以为懒是一种病,我重病...只要能躺着我绝不坐着,只要能坐着我绝不站着,后来,发现懒其实是一种心情,立刻有一种大病初愈的感觉,有木有?学霸和学渣都有保质期。“穷人”往往自得其乐,“富人”却常常患得患失。最终,那些被我们视为生命中“没有不行”的,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渐渐的变成了“没有也行”。幸福并不是有没有人在你左右,而是在你左右的,是不是你想要的那个人。所以幸福才会这么——难。——我那只眼睛死了, ——怎么死的, ——困死的。

    2019.2.8

    by 八百里路云和月

  • 10、 读后感:从《巨流河》里看到的“教育”

    读后感:从《巨流河》里看到的教育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最后却不得志的父亲,在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六十年来,作者读书、教书,写评论文章,却一直念念不忘当年事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时代,同时也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真正存在过的,最有骨气的中国!摘自《巨流河》书评

    寒假读的第一本书,就是齐邦媛先生写的这本《巨流河》,1924年出生的齐先生,在85岁高龄时写下了这本25万字2024的传记,在台湾叫好又叫座,引进到大陆,同样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齐邦媛教授是台湾文学和教育界最受敬重的一位前辈,弟子门生多恭称为齐先生。随着对此书的阅读,对于这位几乎与我祖母同龄的女子,竟觉得只有先生两字2024才够得上对其的敬重。在书里,齐先生回顾她波折重重的历程,从东北流亡到关内、西南,又从大陆流亡到台湾,以及在台湾的成家立业,到美国的求学,等等,书的基调可谓欢乐苦短,忧愁实多,然而,这样的书却使人越读越有味道,在感动之余也得到了心灵的滋养。这,就是好书的力量。对于这样厚重的书籍,是不敢谓言写书评的。或许是职业的关系,对其中与教育相关的文字2024多了几分关注。

    由于战乱,作者的小学阶段转了多次学,书中所用笔墨并不多。但从中学开始,故事情节就丰满起来了。是的,南开中学、武汉大学,这些在中国教育中都叫起响当当的名字2024的,作为国民党重要官员的女儿,作者享有了很多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南开中学,作者对其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在书中,作者描述了关于体育的一些细节。南开的体育教育也是全国著名的,每天下午三点半,教室全部锁上,每个人必须到操场参加一种球队,除了下大雨,天天练球,无处逃避。至今六十多年,我仍记得跳远跃入沙坑前短发间呼啸的风,一个骨瘦如柴的十五岁女孩,首次觉得人生活着真好,有了生存的自信。读着这样的话语,眼前仿佛浮现那个可爱的、身轻如燕的女孩飞跃的身影。

    作者所就读的南开中学,校长是张伯苓先生。张伯苓(1876年4月5日-1951年2月23日),名寿春,出生于天津,在北洋水师学堂毕业,中国现代职业教

  • 2019-10-26

  • 2019-10-17

  • 2019-10-16

  • 2019-10-19

  • 2021-07-22

  • 2019-09-23

  • 2019-10-29

  • 2021-11-24

  • 2022-03-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11-06

  • 2021-07-06

  • 2019-09-25

  • 2021-07-08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1-05-07

  • 2019-10-29

  • 2019-10-23

  • 2022-02-08

  • 2021-07-19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1-06

  • 2023-04-29

  • 2019-10-29

  • 2021-05-07

  • 2019-11-04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2-09-30

  • 2019-10-19

  • 2021-08-21

  • 2019-11-02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读后感、2024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