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成为湖泊读后感 > 地图 > 成为湖泊读后感,2024成为湖泊读后感
成为湖泊读后感相关栏目
成为湖泊读后感热门栏目
成为湖泊读后感推荐
成为湖泊读后感

(共 6240 篇)

  • 1、 成为黑马读后感

    真正的奢侈是冒险,真正的富足是自选探索方向,真正的优秀是藐视标准,真正的自由是个性发挥。

    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我们会喜欢什么?芝加哥大学的女哲学家阿格尼丝·卡拉尔(agnes callard)在2018年提出了一个理论叫“渴望理论”,即现在的你并不知道未来的你喜欢什么。也就是说,人的价值观是会变的。

    变化是常态,经历了变化,意味着经历复杂思想,经历复杂思想才能复杂,思想复杂才能想大事儿;经历简单思想只能简单,思想简单的都是工具人。

    你想成为“工具人”还是“大人物”?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被相同的成功模式(标准化)所束缚,要求我们和其他人一样,在同样的道路上变得更好。

    我们的个性被压制,许多人终其一生只是在重复前人的生活方式。

    标准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已经是我们的生活工作中一部分(甚至是法则):

    标准化生产—>

    标准化教育—>

    标准化职业—>

    标准化人生。

    这个标准模式适用于一些人,但却让另一些人感到沮丧。

    那么,是否有其他可行的途径摆脱标准模式的束缚,实现满足和充实的生活呢?

    本书基于大人物不走直线路径的研究,提出黑马思维,给我们展示了走向幸福与成功的独特的方向,属于个性化时代新的“成功学”。

    1认识并激活微观动机

    2掌控自己,做出有意义的选择

    3明确个性化的行动策略

    4忽略长远目标,努力实现短期目标

    5建立更好的机会系统

    6对实现自我满足感负责

    其中第5条,建立更好的机会系统,我想在mixlab无界社区里实践下,探索一种让每个人无限可能的机会系统。

  • 2、 《成为》读后感

    美国第44任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离开白宫后写下这本书,回忆自己的前半生。

    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一对关心、体贴的父母,一个保护自己的哥哥,一些关系不错的亲戚朋友,米歇尔和千千万万的普通美国小孩一样,踏进了校园。米歇尔也并不是最聪明的那个孩子,但她一定是最想证明自己的那个。

    在幼儿园第一天的拼读卡片测试时,她忘记了“white”的读音,为此在第二天提出要求重读一遍。这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毕竟没有哪个幼儿园小朋友因为读不出来一个单词,而心有不甘甚至要求老师重读一遍。因为她的肤色,米歇尔或许从小就经历过许多的不被认可。她努力保持成绩的名列前茅,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又因为自己标准的发音而被黑人嘲讽为“说话像个白人”。

    米歇尔高中毕业后申请普林斯顿大学,被面试官否定,却最终收到了补录通知书。大学过后,她勉强考上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在一个夏日的早晨,贝拉克.奥巴马来到了她的办公室,从此打破了她人生所有的精心规划。

    米歇尔从贝拉克那里学会反问自己,我究竟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为此,她义无反顾地辞去了律师事务所的高薪职位,进入市政厅工作,随后为一家非营利性组织工作,最终成为一家医院的副院长。她为了支持贝拉克的梦想,决心与他一起奋斗,竞选美国总统。她受到无数攻击、诋毁,也有过退缩,家庭和事业产生了冲突,但她总能用诙谐的话带过那些年的种种困难。

    在白宫的八年生活特殊又有魅力,她关心军人家属,关注儿童教育,努力为这世界做出一点贡献。

    米歇尔从最普通的小女孩蜕变成美国第一夫人,不只是因为贝拉克,更因为她的追求完美、追求价值,她的乐观、积极拼搏。

    她抛出一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 3、 《失踪的湖泊》读后感500字

    我在暑假里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书名叫《失踪的湖泊》。

    这本书是由许多的小故事组成。我最喜欢的是“灵隐寺前 飞来峰”这个故事。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座会飞的小山峰,飞到哪里就把灾难带到哪里。灵隐寺里有个疯和尚,他得知此事后,曲指算到,中午山峰会落在寺前2里外的小村子里。疯和尚赶去想提醒村民,却没有一个人相信,也没有一个人搭理他。眼看中午就要到了,这时他见有人娶亲,就想到了办法。他冲进礼堂,一把背起新娘子往村外跑。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追了出来,只有财主没追来。人们刚跑到村口,突然一座山峰从天而降,压在村子上。前一秒还在看村民笑话的财主被压死了。疯和尚救了全村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活佛”济公。这个故事告诉了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书中还介绍了许多世界名山。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但是你知道吗?在距今3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地壳的变动,印度洋板块移到了北方,最后和亚洲大陆板块撞上了。这一来,处在这个地区的古海受到挤压,便产生了褶皱,隆起成山,从而造就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人们都称它“通天巨人”。

    这太不可思议了,汪洋大海竟可以变成山。现在我们居住的地方,在几万年后,它将会变成什么呢?我感觉这些山就像一位位勇敢的战士,保卫着祖国,保护着人民。

  • 4、 失踪的湖泊读后感600字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失踪的湖泊》的书。它讲述了许多国内外的自然风光以及关于它们的一些动人传说。比如说太湖是顶真从天河借水再倒入“荒千里”才形成的;武夷山是彭武、彭夷辛苦开挖出来的;爱琴海是埃勾斯因看到儿子回归时还挂着黑帆跳海才叫它爱琴海的……其中,让我最好奇的是《死海不死》这个故事了。

    在古代,一支由狄杜率领的军队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后大获全胜,还抓了100多名俘虏。狄杜本打算把俘虏全都推入死海淹死,可没想到俘虏不但没被淹死还全都浮了起来。不明真相的狄杜以为是海神显灵了。之后,经过科学家们不断的钻研和探索,终于发现了死海不死的秘密。原来,之所以人在死海里不会沉下去是因为它含盐量大,浮力也大。

    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细心也能发现许多的秘密。记得有一次假期,我们全家出去旅游一个星期,可怜我最喜欢的仙人掌整整一个星期没人照料。当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我的宝贝,心想:它这么长时间没浇水,肯定已经渴死了。可没想到它还是和以前一样生机勃勃。我带着满肚的疑惑去问妈妈,妈妈微笑着说:“你书柜里的《百科全书》上就有答案。于是我迫不及待拿过书翻阅起来。原来,仙人掌是沙漠植物,它为了保存水份,叶子进化成了刺,根系也特别发达。所以它是一种特别耐旱的植物,这样才能在极度缺水的沙漠中存活。

    从中我也明白,我们不能像那个将军那样,不经探索就乱下结论,应该做任何事都情都要有严谨的态度,对不明白的东西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才能发现真相。

  • 5、 读《失踪的湖泊》有感400字

    在这个有趣的暑假里,我读了许许多多有趣的书。其中,《失踪的湖泊》里的《有来无回的魔鬼谷》令我深有感触。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在新疆和青海交界的昆仑山下,有一个河谷,曾有一些大胆的牧民,赶着牛羊到河谷里去放牧,结果都是有去无回。一支科学考察的队员来到河谷,揭开了“魔鬼谷”的奥秘。

    读着这个故事,我就想起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因为家里正好有客人来家里做客,所以妈妈就切了一些苹果,来招待客人。客人走了以后,我惊奇的发现,苹果像魔术师一样,把自己变了一个颜色。后来,我去找了正在打电脑的爸爸,问:“爸爸,苹果为什么会变颜色呢?”爸爸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你去问一问妈妈吧!”接着,我就去问妈妈了,可结果是妈妈也不知道。后来,在我灰心丧气的时候,我想到了可以自己去寻找答案。然后,我查了许许多多的资料,可是都没有用。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有用的资料 !原来,苹果和其他的一些水果中,都含有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只要一碰到空气,就会使苹果变颜色。看了这些资料,我才恍然大悟。

    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只要你认真地去寻找它们,就一定能找到它们。

  • 6、 成为你自己读后感

    【篇一:成为你自己读后感】

    这篇读后感,写起来相当费力。

    带着很多很多的疑惑和不解,结束了《成为你自己》的阅读历程。

    一本在佛教信徒眼里通俗易懂的书,对于我这个没有任何宗教基础的人来讲,那些基础的概念,只能囫囵吞枣的先吞下去。

    当硬着头皮读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忽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整本书其实都是围绕着开头讲过的佛就是心,法就是世间万象。来进行铺陈和讲述的。佛教有四万八千种修行法门,每一种修行法门,最后都是归结到修心。

    全都读完,回想整本书的内容的时候,结合原来曾经读的书,忽然生出很多感慨来。

    无论《秘密》也好,这本《成为你自己》也好,还是其他的教育书籍也好,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在讲我们的精神。孙瑞雪讲为了孩子,修为自我,修的是什么呢?是我们的心。《秘密》讲外部世界是内心真实想法的投影,想改变外部世界,首先要改变我们心中所想。《成为你自己》讲佛就是心,法就是世间万象,心念转了,世间万象自然就不一样了。

    到了最后,所有的教育书籍,灵修书籍,个人成长书籍,包括我看到的这本佛法书,都是在讲用心,了解自己心底最深处的想法,了解自己之后,从内心开始改变,然后个人成长才成为可能。因为我们在年幼的时候,基本都是弄丢了我们的自我,所以找到自己心底深处的自我是很困难的事情。加上各种各样已经固化在我们行为和思想里面的各种贪嗔痴,使得我们想要改变自己更加困难。即使我们能认识到自己成长中的总总不足,也知晓能够提升自己的各种方法,真的落实到实际中时,还是需要不断的和自己成长过程中累积的负面经验做斗争。总结起来就是知易行难。

    不过至少,在成长的道路上,我在不断前行

    【篇二:成为你自己读后感】

    每个人就是每个人,他并不能变成谁,更加不能取代谁,他们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自己就是自己,为什么要去做别人的影子呢?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内容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文章中就各举了不同人的例子,讲述了我们要努力地做自己,而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成为另一个人的影子。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人的确都是把自己看得很宝贵的,要是让一个人真的从头到尾都变成了另外一个人,那么,这个世界就真的会一直存在着那个人,而不存在自己了。

    在中国,有一个书法家,她之前写了一些书法拿去展览,却遭到了大众的批评,为什么呢?因为他根本就是在模仿另一些书法家的字体,却写不出自己的风格。后来,她专门研究属于自己的书法,写出了自己的风格。

  • 7、 《成为》读后感1500字

    这本书断断续续我花了将近一个月把它看完,在这一个月里米歇尔奥巴马的一生也如一幅卷轴画在我眼前铺开,随之而来的还有这位夫人带给我的属于我内心的peace and power。

    谁也不曾想过,在芝加哥南城的一间小公寓里能走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第一夫人。从米歇尔有自我意识那天起,直到她走出芝加哥、走向大学、走进白宫,她所切身经验的、用心体会的都让她成为了她。甚至,在她的文字里,那个芝加哥南城直率、自信坚定的小女孩就像我们隔壁班那个有点奇怪的、勇于发声敢于挑战的那个同学,虽离我们千里之远,但又感觉如此贴合我们。

    时间的烙印总要在很久之后才显现,当米歇尔多年之后重新想起在阁楼中进行防火的安全疏散演习,教会了她人生总是要学会提前计划,并在之后的从业从政生涯中不断鞭策她走在别人前头;想起在上三年级时在一个没有任何组织和纪律的混乱不堪的的班级,勇于说出自己的需求争取更好的学习环境,当你在没有能力改变环境的时候或许改变自己是最优的选择;想起在惠妮顿杨高中,大学申请顾问对她说的我不确定你是普林斯顿的料,这些话居高临下又极度敷衍,我会调整方法,但我绝不会改变目标这是米歇尔当时内心的答案

    这些毫不起眼的小事穿过几十年时间的鸿沟、越过太平洋,通过一本厚厚的像砖头一样的书为坐在自习室的我的种种疑问划上了句号。

    我对于自己的未来人生方向感到非常迷茫,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我想以什么样的方式为世界做贡献呢?我感觉需要更好的了解自己这是米歇尔还是一名年轻律师时,被奥巴马贝拉克坚定的人生信念和改变世界的强烈的使命感所质问时对自己的拷问。很多年后,米歇尔有了自己的答案:当你有足够的能力时,工作的价值不仅仅是你能挣多少钱、过多体面的生活,而是你觉得你自己的价值在哪,是为自己和家人提供更优质的生活还是为更多人谋福祉。

    在米歇尔和奥巴马的婚姻生活中,总有一杆称忽高忽低。是关于母亲和妻子的平衡、关于事业和婚姻的平衡、关于自身价值和更远大的奥巴马的理想的平衡。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什么看起来是那么简单的。米歇尔努力而又艰难得的维持这种平衡,让它不至于失控。而可幸的是这杆秤没有倒向哪一边,并在这种平衡下产生的价值最大化。

    在如何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又如何寻找自我价值与自身种种利害关系的平衡这条路上,我们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自信有时候需要从内心深处唤起,当你足够优秀时,自信会打破可能源自种族和肤色的些许自卑

  • 8、 《成为》读后感1000字

    《成为》,米歇尔奥巴马在奥巴马卸任之后写的自传。讲述了米歇尔的出生成长经历,与奥巴马的相识相知、共同面对生活、携手一步步走上美国总统的路程所见所感。

    读完,留在脑海中印章最深的是米歇尔这个人,这是一个复杂的人不是说她的经历,而是她这个人她自由游走于各种角色中,给每个角色赋予恰如其分的定位,而并不迷失自己。这需要很大的意志力,很强的自我。

    中国人都是纸片人,大部分都希望展示给外界一个固定的形象,不想表现自己人的一面。比如政客,比如明星,比如工作场合你我的表现。细思之,我觉得是因为我们社会的容忍度还没到那个程度。或者说,社会,这个群体,还没发现并接纳生活中会有多面性,不认同成功需要多方面兼容。

    米歇尔曾是律师、助理、活动组织者、董事、第一夫人、妈妈。奥巴马是律师、作家、教授、总统。现在他们又签约了影视公司。也许,过段时间,他们的名牌后就可以加上演员这一角色。你会有种感觉:生活有无限可能。当我在这一条路走尽了,疲倦了,我立刻就可以换个方向。也许会有损失,会有消耗,但是我承受得起。

    另外一个点是关于子女教育。因为我是妈妈,很多地方我能感同身受,也能get到米歇尔的焦虑。她成为母亲后那段时间的脆弱彷徨,我完全理解。她在平衡工作与家庭时的选择,我也深有体会。当年,我极力寻找平衡的办法,直到看到一句话哪有什么工作和家庭的完美平衡,不过是舍弃部分工作投入家庭,然后家庭中有个得力助手而已。

    米歇尔生子前是能进哈佛有影响力的校友前100的人,生子后工作中刻意保留精力留给家庭生活(那段时间她几乎是处于丧偶式育儿),这才保证了她的女儿们与母亲相聚的时间。所谓平衡,不过是舍弃一部分,投入另一部分。而这两部分是相等的。很像《第八号当铺》,想得到什么,一定要拿什么交换。而交换的部分,一定也是你珍视的,毕竟,没有价值的东西,别人也不感兴趣。这是现实。

    美国的教学比中国人性化很多。在米歇尔小时候(她现在已经50+岁了),在那个贫民窟样的芝加哥南城的那群普通小学里,学校就在因材施教了;在中学里,他们也有渠道可以学习感兴趣的更高级内容。反观我们,教育问题随便一抓就能抓一大把。作为一个老母亲,我无比痛心。我很担心孩子的兴趣和潜力被教育过程中的机械呆板消磨掉。我很气愤税收为什么不能多投入一些到教育中。我很气愤教学工作者被迫无奈只能以钱为中心做选择。但是我的担心气愤,我无法传达上去,没有通道,只有官僚,只有

  • 9、 《使人成为人》读后感
    《使人成为人》读后感

    《使人成为人》是这本书是放假第一天开始走进它的,美好的暑假,它便成为我形影不离的伙伴。

    这本书是一本“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 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是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针对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在一般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基础上,吸引了现代人力资源培训机构广泛使用的“体验式培训课程”和“教练技术课程”的精髓,研发的一种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

    虽然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主要是针对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而研发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其中的很多理论对教育工作者了解和掌握被教育者的心理健康也是有用的。因此,它对于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本书里介绍了新的时代对所需要的人才的要求:“具有可持续学习与发展的兴趣和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高的的情感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具有参与国际竞争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这就是:“多元文化价值观、全球思维、信息素养、人文素养。”这就对人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如健康的心态,积极自我调整的能力,不怕苦难挫折和挑战,责任心,进取心,爱心,社会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基础教育永远是未来的事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未来所需人才的重任。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为此,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就要不断加强对中小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做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做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本书里,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入活动教学,并将其作为这门课程的基本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主体活动、情境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形式,通过师生共同的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在活动中建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并以其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

    读了这本书,我自

  • 10、 靠什么成为骨干读后感

    靠什么成为骨干读后感

    读完《骨干是折腾出来的》的这本书,感触颇深。职场的潜规则、进步的必历路程、心态的调整把握、成功人士的通性、企业的成功导向一一跃然脑海之中。下面我简单诠释一下我读后的的收获:

    一个企业如同一座大厦,骨干就是它的骨架,没有坚固的骨架,再高的大厦也会一刻崩塌。学校也正如一个企业,只有有了一大批骨干教师,才能在你想退缩的时候,能重新给你鼓起勇气;在关键的时候,才能力挽狂澜;骨干犹如学校的指路灯,在迷失方向的时候,总能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学校只有有了一批有能力,能全心全意为学校着想的骨干,学校才会把未来的路走得更好。总而言之,一个学校只有有了一批骨干力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那怎么才能成为骨干教师呢?只有经过折腾,才能成为骨干。书中所说的折腾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敢折腾才有机会;经折腾才能成长;善折腾才会成功。

    首先,要正确对待组织对自己的折腾。组织对你的折腾如书中所说的,合理的折腾是锻炼,无理的折腾是磨练。对骨干,当然要折腾 。想成功的人,成功地企望便时时折磨,想必那也是甜蜜的折磨吧。折腾是一个正常人、成熟的人必定经过的生活,而且他将会伴随一生。要么你自己愿意过平庸而无味的生活。如新教师有新教师的折腾,骨干教师有骨干教师的折腾。不同的折腾需要上下传递,在折腾中感到乐趣。老祖宗早就明了这折磨得含义,几千年前的孟夫子就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难道不是折磨?还有梅花香自苦寒来,难道这又不是折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讲的大约也是这个道理。

    其次在工作中要自己折腾自己。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作基础,但同时也需要有丰富的实际经验。丰富的经验让我们能在短时间内使工作上手,知识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实质性的认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所谓自己对自己的折腾,也就是指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干得更好。工作干得更好,好在哪?好就是工作质量高、工作效率高。提高工作质量,就要靠丰富的工作经验,积累工作经验,并不是所有的事都一定自己亲身经历,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折腾自己,要在工作中边干边学,向先进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向身边所有人学习,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习他们现成的经验,学习他们的长处,这里所说折腾就是学习。提高工作效率这就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要一个足够的认识,善于总结工作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很好利用这些规律来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折腾自己手中的工作。那

  • 2019-11-06

  • 2019-09-23

  • 2019-10-24

  • 2021-12-01

  • 2019-09-20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1-05-07

  • 2019-10-29

  • 2019-10-23

  • 2019-09-25

  • 2022-02-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3-04-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1-05-07

  • 2019-09-25

  • 2019-10-20

  • 2019-11-16

  • 2021-05-07

  • 2022-12-08

  • 2019-11-16

  • 2019-09-25

  • 2019-11-16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09-23

  • 2019-11-04

成为湖泊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成为湖泊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成为湖泊读后感、2024成为湖泊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