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你想一鸣惊人吗?读后感 > 地图 > 你想一鸣惊人吗?读后感
你想一鸣惊人吗?读后感相关栏目
你想一鸣惊人吗?读后感热门栏目
你想一鸣惊人吗?读后感推荐
你想一鸣惊人吗?读后感

(共 5108 篇)

  • 1、 成功不垂青无备之人_读《你想一鸣惊人吗?》有感900字

    作者刘墉向我们讲述了这样几个故事:一个警官在退休前一天平生第一次遇见盗匪,平生第一次开了枪,结果盗匪将他击毙了,因为他枪里没有子弹。20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柏恩思坦因为正指挥生病,临时由他代为上场,他尽情发挥,于是一鸣惊人。陈子昂开价百万买琴,人们以为他琴艺高超,到他家听琴,他当场摔琴,将百卷文章分发给大家,于是一夕成名。孔明勤奋努力,终被刘备赏识,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作者在议论后发问:你有没有随时随地准备好自己?

    一位警官在退休前一天平生第一次遇到盗匪就毙了命,仅仅因为枪里没有子弹。本来是有一个可以立功的机会摆在他面前的,可他没有抓住。试想,如果他随时清理枪械到靶场练习,做好携枪一日,用在一时的准备,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成功没有垂青他这无备之人。那么柏恩思坦、陈子昂、孔明怎么抓住机会、被成功垂青了呢?如果柏恩思坦不对当天演出的曲子那么了解、熟练,他怎能替正指挥把握全局,如果陈子昂不以深厚的文学功力作铺垫,怎能一夕成名,如果孔明不时时用功,处处用心,刘备怎么会折服其经国之宏论,进而三顾茅庐。成功垂青于他们,因为他们有备而来。

    成功不垂青无备之人。

    哈佛大学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准备好了吗?这句话是问句,但实际上应该这样理解,如果当机会来临,你却没有准备,你就不可能夺取成功,或者说是如果你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算是机会来临了,你也不可能抓住它。能一鸣惊人的,必定在他不鸣则已的时候不断养精蓄锐;能动如脱兔的,必定在他静如处子的时候细细观察;能一夕成名的,必定在那一夕之前,有着千百个夜晚,暗暗地演练。所以平时不断给自己添加新的血液,完善自己的装备,才能通过机会这座桥梁,到达成功的彼岸。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成功就不会垂青于他,他只能眼巴巴的瞪着机会,对天长啸了。

    于是,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那些一鸣惊人的人曾为此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那么我们呢?我们看到许多人为了考试而恶补、临时抱佛脚,但平时却不认真学习,把每个问题弄通弄懂,所以,大多仍然是原地踏步,毫无效果。同学们,平时对天下大事不闻不问,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跟上潮流的步伐了,我们只有做到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认真学习,时时刻刻准备好自己,才能抓住机会,让成功垂青于我们。

    敲响心灵的警钟吧!成功不垂青无备之人!

  • 2、 一鸣惊人读后感

    一鸣惊人读后感(一)

    我今天读了一本书是《一鸣惊人》,我读后深受启发。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叫淳于髡的人。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劝君主。

    当时齐国的威王不管国家大事,每天只饮酒作乐,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

    有一天,于髡见到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个迷,想请您猜一猜:齐国有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延中,已经三年了,可是它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声鸣叫,只是毫无目的地倦伏着,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于是毅然决定要改过,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他对淳于髡说:嗯,这一只大鸟呀,你不知道,它现在不飞,一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现在不鸣,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从此齐威王开始整顿国政。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各国诸侯再也不敢来侵犯,还把原来的土地,都归还齐国了。

    我的感想是:淳于髡是个深藏不露的人,很聪明。一鸣惊人这成语比喻一个人如果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齐威王不就是这样吗?

    一鸣惊人读后感(二)

    今天,我看了课外阅读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名字2020叫《一鸣惊人》。

    这篇寓言故事讲:楚庄王继承父亲的王位,可是他毫不在意自己已经当上了国君,整天吃喝玩乐,三年过后,没有发布过命令,也没有任何成绩,有一天,管军事的右司马坐在庄王身边,对庄王说:有一只大鸟,栖息在南面的山丘上,身披彩衣,神气十足,但三年不飞不叫,这是一只什么鸟?庄王知道在说自己,便回答:三年不飞不鸣,是因为在静观治民,虽然没有起飞,但一飞冲天,虽然没有鸣叫,但一鸣惊人,你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一直等了半年,楚庄王见时机到了,便坐朝处理政务,开始了霸业之路,他废除了十项不合理的制度,制定了九项新的法令,他举兵讨伐齐国,在徐州打败了齐军,又大胜普军于河雍,(.org)以后又陆续使鲁、宋、郑、陈等国归顺,一直打到周朝国都附近,迫使诸侯国在宋订立盟约,楚庄王统治楚国23年,并国26,开地3000里,是春秋五霸之首。

    看完了这篇寓言,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知道了一个道理:能担当起重任的人,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唤人警醒催人奋进的声音,就是一种无声的命令!

    一鸣惊人读后感(三)

    今天,我读了一篇成语故事,故事的名子叫《一鸣惊人》。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让我思绪万千。

    故事是这样的:从前齐国有一

  • 3、 《一鸣惊人》读后感400字

    战国时,齐威王即为后整天只顾吃喝玩乐和享受,不理朝政,致使政局混乱,国家贫弱不堪。成天受他国欺负。

    齐国大夫淳于髡智谋过人。有一次他为了让大王脱离这种懒散的生活,所以有一天他入进皇宫求见齐威王。对齐威王恭恭敬敬的说:“大王,咱们皇宫里飞来了一只鸟,住在皇宫内三年不飞也不动,整天不是吃就是睡您知道这是什么鸟吗?”齐威王听出来了淳于髡话里有话知道他在讽刺自己,便也一语双关地说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此,齐威王很快该便了生活作风,每天和大臣讨论国事,勤于朝政,励精图治,齐国很快就胜强起来了。

    这篇成语即有讽刺又有表扬讽刺是讽刺齐威王性情非常的懒惰,身为一名君王连国事都不管。表扬是表扬齐威王终于重新振作了起来,管理好了国事。

  • 4、 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之一鸣惊人有感

    今天,我看了《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中的一篇小故事一鸣惊人,说的是楚庄王每天饮酒作乐,白天去打猎,晚上就喝酒,不务正事。大家都把他当做昏君看待,曾有几位大臣劝他,可他就是不听,后来他还下了一个命令,说:谁敢多嘴,谁就有罪!大家都不敢再劝他了。

    直到有一天,大夫申无畏来见楚庄王,楚庄王问他:你来干什么?来喝酒还是来听音乐?申无畏就回答: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猜不出来,想请您帮我猜猜。楚庄王很感兴趣,于是就让申无畏说。申无畏说:楚国山上,有只大鸟,身披五彩,可真荣耀,一停三年,不飞不叫,人人不知,是什么鸟?楚庄王告诉他:这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申无畏得到答案后,磕了个头就走了。

    果然,楚庄王立即开始操练兵马,向他的敌人反击,没过多久他就击败了相国,又打垮了晋国,作了霸主。原来,楚庄王饮酒作乐不务朝政都是装的呀!其实他早有打算,他认为相国的权力太大,他刚即位,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势力与之抗衡,所以他是在故意麻痹敌人,使之放松警惕,等待时机,反戈一击。看打这里,我对楚庄王真是佩服极了!他真不愧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

    我觉得在学习上,我们也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认真仔细、勤于思考,踏踏实实地努力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5、 沈一鸣动物小说读后感

    我的脑海里狐狸是敲诈的是讨厌的,我们都很讨厌他但是在我读有一本书的事时候,我才知道狐狸是那么的让人讨厌和不讨厌的的,让我来为大家解释这个谜语。

    今天我们在学校的图书室里借了一本沈一鸣的书,这本书里解释了红狐有一个清窝的习惯,所谓的去窝就是成年狐将满一岁半的小狐用暴力从窝巢去赶出来,强迫他们离开家园他的父母去世,从此他成了一个流浪的小孩有的没有本事了足够的食物,每天饿着肚子。

    我从上海下放到西双版纳恩刚冲到第三天,我已经被这个狐狸说骗过一次。那天我去市场买了一个大鸡在路上了,看见了一只狐狸正在垂死挣扎好像中了毒,当我想要靠近时看到我她今晚的站起来上逃命,我的心里产生了想抓住这只狐狸的,,,,,,我猜测和上次一样红狐狸用装死的办法把我骗过去,所以我就没有去就他,但是等我把事弄明白是他的血流事多最后死去啦!

    从而我们可以体会到我们,我们要认真去思考有可能是骗你的,有的是真正受苦的,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保护不骗人的动物,保护不伤害人类的动物让我们一起守卫这个家人吧,我们也要和动物交朋友,我们应该一起加油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 6、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读后感

    【篇一:《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读后感】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作者主要通过自己书桌上在严寒开放的一盆腊梅而发出深切的感慨和敬意。我一连读了几遍,被腊梅这种高尚的气节和精神感动了。

    在寒冷的冬天,被封呼啸,滴水成冰,而房间的腊梅却结满密密的花骨朵儿,充满了春的气息,这正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

    我很喜欢作者的描写手法,他用梅花的语言从许多方面描绘出梅花的不畏严寒,默默奉献的精神。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必须要用赤裸裸的躯体抗衡暴风雪;必须要有被人用钢剪剪下插进花瓶的牺牲精神;必须要忍受没有其它花儿陪伴没有绿叶陪伴的寂寞;还要忍受春暖花开时被人冷落的痛苦。啊!腊梅有多么令人佩服的品格呀!

    通过读这篇文章,我深深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要想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就必须要像腊梅那样顽强、坚韧,用于奉献。不论遇到多大挫折和困难都要勇于面对,展现出自己最美的一面,这样的人生才会有价值。

    【篇二:读《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有感】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就意味着你必须和风雪作斗争;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就意味着你不能在百花齐放时一展风姿;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就意味着你将默默无闻的奉献一切

    牡丹、玫瑰用他们的艳丽告诉人们他们的存在,可我们只是一株小小的腊梅,那么不起眼,没有娇艳的花瓣。但我们有一股傲气,面对风雪不到的精神。风雨中,我们巍然屹立,征服了世界上的一切。在狂风中放歌,在暴雨里舞蹈,我们证明了我们的存在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我们是不到的勇士!是啊,我们拥有了这么美好的东西,没有娇艳的花瓣也不在乎了。

    我们不仅有顽强的精神,我们还是那么无私、谦虚。百花凋零,枯燥的大地不知用什么来当大衣上的别针,瞧,腊梅无声无息地从土里走了出来,默默地给世界点上最美的装饰。我们不奢望被栽在青花盆里,更不企图摇身一变,变成富贵的名花,只求脚踏实地,做好自己本份内的事情,完成一株腊梅的使命。

    快来做一株腊梅吧!把清香的气息留在世间,不带任何遗憾离去。

    【篇三:读《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有感作文】

    今天,我读了赵丽宏的《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文中,作者来自南方的朋友十分喜爱腊梅,他不禁喜爱腊梅在瘦削干枯枝头结满了密匝匝的花骨朵儿,也喜爱那娇弱无力的淡黄色小花吐出的高雅的清香。他甚至说,如果下辈子要变成一种植物,他想变成一株腊梅。

    可是腊梅说话了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那你必须坚忍,必须顽强,必须敢

  • 7、 《猫鸣》读后感
    《猫鸣》读后感 《猫鸣》是一本有趣的、休闲的小说。作者是沼田真帆香留,一位年过五十之后开始写作的家庭妇女。《猫鸣》是她的第三本小说,大概还是在写自己吧。整本书都流动着家庭妇女式的细腻、敏感和温情。 文字们如果按照某种逻辑堆积起来,就是一个精神世界。沼田用内心建立的这个世界和整理内务后的家一样,简洁干净。进门之前脱掉鞋子,然后参观,娱乐,看看电视下下棋,也可以烧一杯咖啡吃一顿土豆烧牛肉。玩够了就穿上鞋子走啦。屋子里还是干干净净的。这就是这本书的阅读感受。 不过天才作家沼田的家里有彩蛋。小说分了三个章节,有联系又独立,就像“我”收留的那只猫——小纹,一样的神秘。它不声不响的盯着你,除非你招呼它,否则它绝不靠近你。它的眼睛里流露出读懂你的想法。小纹就是引导你打开彩蛋的那只猫。随着小纹的到来,沼田的家里发生了许多神秘的改变。 很多日本的作家都爱写死亡,他们似乎对于死亡的理解有别与其它的民族,不但不害怕反而很喜爱甚至有一种变态的着迷。沼田细致入微的描写了小纹第二十年死亡的全部过程。以前听人说猫很有灵性,死前与主人告别,然后慢慢地走到自己精心挑选的、一个主人发现不了的地方一个人死去。小纹这只猫选择在主人家的床下死去,一个月只喝水不吃饭慢慢的虚脱而死。沼田用了整整的第三章记载了全部过程,非常精彩。与其说是文字好看,不去说是猫死得很艺术。不过,也只有家庭主妇才能与猫有这样深的感情且有大量的时间去感受和记载一只猫的死亡。 有许多着名的作家都是家庭主妇,暮光之城的作者斯蒂芬妮梅尔是,沼田也是,看来家庭主妇做好了,也是一份非常有潜力得职业。
  • 8、 惊人的举动读后感400字

    (阅读提示:自尊心受到伤害邬理做了一件惊人的事,他做了些什么呢?)

    (故事大意:矮小的邬理受了同学们的欺负,他决定要干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来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他拿着雨伞爬到了学校操场上爬杆的顶端,告诉围观的人,他要从上面跳下来。他想用这种办法来证明自己是勇敢的,他不顾危险得从上面跳了下来,结果,摔了个半死,腿摔断了,人也昏了过去。老师和同学们想办法将他救了过来,也为他这种鲁莽的行为感到吃惊。老师告诉大家,同学们平时要注意安全,懂得保护自己。同学们也在一起议论以后不应该不嘲笑欺负弱小的同学。)

    (这段故事好的词句有:点缀、落幕、耿耿于怀、愈聚愈多、窃窃私语、不由自主、一哄而散、不省人事、凝重、障碍、黯然离去、刻薄、与生俱来、落落大方、面红耳赤。)

    (佳句欣赏:三个少年默默地坐在病房外,“担忧”明显的写在每一个人脸上。)

    (佳句欣赏:每个人都有一些与生俱来的特质,有些人害羞,不会表达自己,有些人落落大方,能言善道。)

    (阅读心得:切不可因逞一时之勇而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来。因为这样也伤害别人。)

  • 9、 《你是中国人吗》之读后感

    《你是中国人吗》之读后感

    看看孔子怎么教我们做人: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再看看孟子怎么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子怎么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最后看《易经》怎么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诸子百家无不用他们自己的思考方式影响和教化着这个国度的人民,也正是因为这些千百年来一直在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传统文化的精神,才使我们伟大的民族一直生生不息绵延至今。同时,能随时吸收兄弟民族文化和外来文明为我所用,使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超强的实用性。

    以这样循循善诱教育世人为的旨的传统文化,其中包含了人世间最伟大的、最朴素也最契合自然规律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在科技飞速发展、物质逐渐丰富而精神益显空虚的今天还需要传统文化的根本原因。

    作者在胸襟开阔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激荡的同时,并不是象某些热血青年抒发完豪情也就仅止于斯了;他更进一步阐述如何实施在每个人身上,每个个体如何身体力行地去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样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这样造就了本书的鲜明个性:喻大义于小事,在平凡中实践伟大。源于传统文化的对个人修养的规范也被作者提炼概括出来,并加以补充,如: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倾听自己的心跳

    做好自己本分事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回归传统是当今的主流,这是祖国日益强盛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凭借;追求成功也是时代的趋势,这是个体生命寻求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内驱力。重新焕发民族激情,让我们充满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每个人自身做起如作者所言: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写好自己的小历史每个人都这么去做,那么何愁不出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呢?《你是中国人吗》表达的这一切,正是每个现代中国人需要努力去做的!

  • 10、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读后感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读后感 刚才看了《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从中获益匪浅。只要是有思想的动物,都会有好的或坏的行为习惯,文里有句话说的很对:“播下一个行动,养成一种习惯,养成一种习惯,学会一种性格,学会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虽然好的习惯,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不是那么容易形成的,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是每个人最好的品质。 人生是一次长跑,暂时的落后和领先都不算什么,你今天的困境就是你以前的和未来的困境,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改变现状。一个人若非是在某方面刻意去学习或改变,否则等你不在青春以后,大体的人格已经形成,喜好、天赋、思想、仇恨什么的就会如同骨骼一般,都已经差不多定型了,基本性格和深层渴望短期内很难改变了。所以趁现在我们还年轻(未老去),改变不良的行为,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 因为青春,我们不怕失败,努力往前飞。因为青春,我们有用不完的精力,去迎接生命的巅峰。因为青春,所以我们要加倍努力。人生本来就是一张白纸,等待每个人用自己的经历来编绘,而青春就是这张白纸的开头。因为青春,所以我们的美丽是自然生成的,而我们要用自己的素颜来面对人生。而人生就要有梦,没有梦的人,他的夜晚是黑暗的。雄鹰有梦,所以能搏击长空。鲤鱼有梦,所以能跃过龙门。有梦就不怕失败,有梦才有动力,它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成功。励志书籍 曾经看过一本书,书名叫《不抱怨的世界》。抱怨是弱者和懒惰这才干的事情,因为这个世界到处都充满不公平,你不要想着去改变它,而是要去适应它。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别人看到的只是你的成就。据说《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上市不到一个月,就迅速蔓延至全球80多个国家。作者威尔·鲍温写的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是:任何人和团队想要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因为在职场上,我们是凭着做事的能力或作为来领取薪水的。我们所得多寡,大多取决于本身实力的高低。《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写的很好,书友们有时间可以阅读下。如果你真的做到了不抱怨,那么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我是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的人,只念了高中。大道理也不是很懂,我只知道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一个人可以做的事情,不要两个人来做。今天可以做的事情,不要等明天去做。付出的不一定有回报,但是我坚信,不付
  • 2019-10-11

  • 2019-11-06

  • 2019-10-11

  • 2019-09-21

  • 2019-10-19

  • 2022-12-20

  • 2019-11-16

  • 2022-12-16

  • 2022-12-22

  • 2019-11-06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1

  • 2021-07-19

  • 2019-09-20

  • 2019-10-01

  • 2021-07-23

  • 2023-04-02

  • 2019-10-01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1-16

  • 2023-02-20

  • 2019-09-26

  • 2019-11-06

  • 2019-09-28

  • 2019-11-16

  • 2019-10-28

  • 2019-09-25

  • 2019-09-20

  • 2022-12-26

  • 2019-11-12

  • 2019-10-16

  • 2019-10-24

  • 2021-07-08

  • 2021-06-10

  • 2019-09-20

  • 2023-02-03

  • 2022-12-14

你想一鸣惊人吗?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你想一鸣惊人吗?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你想一鸣惊人吗?读后感、2024你想一鸣惊人吗?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