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师者若水读后感 > 地图 > 师者若水读后感,2024师者若水读后感
师者若水读后感

(共 261 篇)

  • 1、 读《师者若水》有感

    读《师者若水》有感

    小学部教师 张丽丽

    作为教师的我们,或许每个人都曾有过一段迷惘期。刚站上讲台的我,常常困惑如何让学生又爱又敬,如何将知识点讲得简单明了,如何让学生学得既轻松又能得高分……一个又一个现实问题让满怀激情的我倍感焦虑。虽然清楚地知道,课堂是学生的,要努力地“管束”住自己,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当看到学生一直讲不到自己所希望的“正确答案”时,就会忍不住立马抢过话来,用自己的滔滔不绝将讲台垄断。而只有在用心去感受学生的表达能力时,才意识到自己教的是一群只会做题的“哑巴”!静下心来反思,责任究竟在谁呢?这个浮躁的社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无可避免地急功近利。我也一样,总是在“眼前的成绩”与“学生的长远发展”二者中间徘徊。作为一名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教师,理智上我选择后者,然而在迫于分数的压力下我又有些偏向于前者。于是,我尽可能地努力让自己平衡,既做他们学习方法的引路人,又着力地放低姿态,做他们能力提升的垫脚石。

    很庆幸,在那段迷惘期里我读到了一篇好文章——《师者若水》,它就像一泓清泉浸润我的心灵,让烦躁的我渐渐趋于平静。

    师者若水!说到老师说到水,我们可以联想到多少词啊!

    水,博大无私,泽润万物而不争。为人师,就该如水一样,宽容博爱,接纳一切学生,接纳学生的一切。

    水,灵动自由,因境而变。为人师,应该如水一般,不拘一格,因材施教。

    水,平衡如一,公正无私,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为人师,应该心存一泓清泉,对每一个学生公正公平,温和地与学生相处,言传身教,以爱育爱。

    似乎一切形容水的美好词汇,都可以恰如其分地用在老师身上。而更让我同感的是这篇美文的另一种新颖的说法:教师若水,“往低处流”!

    “往低处流”,给予学生充分的宽和与包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尽管他们只是班级中的几十分之一,但他们同时又是父母心中的百分之百。我希望他们每一个都是昂扬自信的阳光学子,所以与他们相处时,我不太在意自己作为一名班主任的“权威”和“尊严”,而是尽可能给予他们以足够宽松的成长氛围。学生犯错误时适当的批评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启发他们自己找到正确的处理方法,吃一堑,长一智,在错误中成长,在经历中慢慢变得成熟!

    “往低处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与尊重。当我们俯下身子,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他们会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注的满足;当我们俯下身子,用平等的姿态和商榷的语气与学生交流,他们会

  • 2、 读师者若水有感

    读师者若水有感

    作为教师的我们,或许每个人都曾有过一段迷惘期。刚站上讲台的我,常常困惑如何让学生又爱又敬,如何将知识点讲得简单明了,如何让学生学得既轻松又能得高分……一个又一个现实问题让满怀激情的我倍感焦虑。虽然清楚地知道,课堂是学生的,要努力地“管束”住自己,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当看到学生一直讲不到自己所希望的“正确答案”时,就会忍不住立马抢过话来,用自己的滔滔不绝将讲台垄断。而只有在用心去感受学生的表达能力时,才意识到自己教的是一群只会做题的“哑巴”!静下心来反思,责任究竟在谁呢?这个浮躁的社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无可避免地急功近利。我也一样,总是在“眼前的成绩”与“学生的长远发展”二者中间徘徊。作为一名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教师,理智上我选择后者,然而在迫于分数的压力下我又有些偏向于前者。于是,我尽可能地努力让自己平衡,既做他们学习方法的引路人,又着力地放低姿态,做他们能力提升的垫脚石。

    很庆幸,在那段迷惘期里我读到了一篇好文章——《师者若水》,它就像一泓清泉浸润我的心灵,让烦躁的我渐渐趋于平静。

    师者若水!说到老师说到水,我们可以联想到多少词啊!

    水,博大无私,泽润万物而不争。为人师,就该如水一样,宽容博爱,接纳一切学生,接纳学生的一切。

    水,灵动自由,因境而变。为人师,应该如水一般,不拘一格,因材施教。

    水,平衡如一,公正无私,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为人师,应该心存一泓清泉,对每一个学生公正公平,温和地与学生相处,言传身教,以爱育爱。

    似乎一切形容水的美好词汇,都可以恰如其分地用在老师身上。而更让我同感的是这篇美文的另一种新颖的说法:教师若水,“往低处流”!

    “往低处流”,给予学生充分的宽和与包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尽管他们只是班级中的几十分之一,但他们同时又是父母心中的百分之百。我希望他们每一个都是昂扬自信的阳光学子,所以与他们相处时,我不太在意自己作为一名班主任的“权威”和“尊严”,而是尽可能给予他们以足够宽松的成长氛围。学生犯错误时适当的批评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启发他们自己找到正确的处理方法,吃一堑,长一智,在错误中成长,在经历中慢慢变得成熟!

    “往低处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与尊重。当我们俯下身子,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他们会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注的满足;当我们俯下身子,用平等的姿态和商榷的语气与学生交流,他们会完全放松地展示自己的纯真

  • 3、 教师读书心得:君子不器,师者若愚

    教师读书心得:君子不器,师者若愚

    青葱的时光里,似乎总能被一只飞虫、一片绿叶、一缕阳光所吸引,呆呆地注视很久。踏上了工作,步步生风,好像越来越无暇关注促使放空的点滴,就连阅读都大多从纸质书过渡到了电子书。到了学校,要管学生;到了家里,要管孩子,自己睡前的阅读常被瞌睡影响,委实蜗牛龟速了些。于是,我的每日阅读慢慢落实到了校车上,尽管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习惯,却让我能日有所获。

    工作初时,常啃一些教学专著,努力提升着自己的教学管理能力。但父亲常说,我的思维浅显了些,应该跳出钟爱之圈,多多泛读,加深自己的思维广度和深度。自从老爷子掌握了微信,加入了一个个小文艺、老愤青的圈子,伤痕派、缠绵派不断推送,我在校车上的阅读内容日益丰盈起来,很是要感谢父亲一番的。

    假期中,开始研读四年级的《12岁以前的语文》,陷入了老庄哲学之中。暑假快结束的时候,父亲推送了我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在校车上打开了我的视野,调整了我的心态。在品读儒家、道家的融会交错中,我漫读着《老子他说》,遐思着《论语》,渐渐有了君子不器,师者若愚的一点感悟。

    君子不器应属儒家学派,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意谓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微信圈里曾经火爆一时的贴子老师的角色。特摘抄如下:

    老师可以当警察:因为整天在班里破案;

    老师可以当主持人:因为整天为公开课想游戏和花招;

    老师可以当演员:因为一会态度和蔼,一会暴跳如雷;

    老师可以当清洁工:因为整天扫地、擦玻璃;

    老师可以搞工艺美术:因为整天抄黑板报、写黑板;

    老师可以当作家:因为整天写计划和论文;

    教师可以当图书管理员:因为要管理班级图书,登记借阅情况

    教师可以当会计:整天为学校收这个费那个费,学杂费、实践费、午餐费、杂志费

    老师还可以到市场上叫卖东西:因为练出了高音和厚脸皮。

    可以说,老师完全符合君子不器的定义,一种职业练就多种技能,怪不得不少婆婆想找个老师媳妇,美好的想法能干。可是,这么多的角色在互换中难免会产生负面情绪的,这时就需要老子的愚了。在《老子》的不少语词中都有愚的身影,使民无知无欲是为愚也,绝圣弃智是为愚也,俗人昭昭,我独昏昏是为愚也,那么难道说老子真的是愚人之心哉吗?不,绝不是的。这里的愚不是蠢笨,而应为赤子情怀,人之初的那份善、那份真、那么美,而教师的职业是很需要这份愚的。

    记得以前看琦君写她的外祖父,是私

  • 4、 《德清若水》观后感300字

    《德清若水》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德清若水》这个微电影。这个电影不长,只有半个小时左右,但是让我懂得了一些道理。 孔愉,字敬康,山阴人,生在公元268年。人有德行,如水至清这句话就可以概括他的品质。据说人们为了纪念他的仁德,把此地取名为德清,而微电影中人们的行为就是这样地如水至清。 当阿菊婆婆想吃鱼却买不起鱼的时候,善良的明德就送了她老人家两条大鲫鱼;当豆蔻没钱还债时,主任就和大家一起努力,开了一家网店,把土特产推向全世界,卖的非常好;东东爸爸在工地上出事的时候,豆蔻急忙赶了过去,明德也主动帮忙照顾了东东和豆蔻婆婆 微电影中每个人都会互帮互助、尊老爱幼,他们即使不是亲人也胜似亲人,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比如豆蔻,虽然贫穷的她又要照顾东东,还要照顾阿婆,但是她依旧千辛万苦地赚钱、还债,并且做到了诚信。再比如明德,虽然他也不富裕,可是他懂得舍己为人。 水至清,德至清,心至诚,信至坚,水越清澈,德也就越高,心到了最诚信的时候,信志也就是最坚强的。不仅是这个微电影,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老师们到了深夜还在为同学们批改作业;环卫工人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把我们每天走的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是啊!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做到团结友爱、舍己为人,一起做到德清若水!
  • 5、 《共享生命成长》读后感800字-师者,传道

    哲学家们说,这个世界上唯一重要的问题是死亡。译一番,生命便是这个世界上唯一重要的问题。教师这份职业有幸陪伴部分生命们一段旅程,期间,教师该传何道?这是对世界上唯一重要问题的最重要的思考。

    家长会上,赵勇校长跟家长们讲:从集团走出去的孩子,即便是扫马路,也是哼着小曲,想着创新,一样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初听这句话,不觉其中的内涵,但是对应到教育工作中家长们的焦虑,孩子们挤不出时间运动、读书,听不到豆蔻之年的笑声便能领会这句再质朴不过的话语中所包含的教育大道:对于生命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教师如何将大道传给学生?赵勇校长说,学生是受害者。人,有四种境界,最高便是无我。将学生作为受害者,教师便无怨无悔,从而心平气和,有耐心。对于教师来说,自己修炼最高境界,方可传大道于学生。

    如何将大道细化到日常教学中?答案,在赵勇校长的《共享生命成长》中:问题为先。首先,教师要会问、真问;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敢问、善问。学习动力=一系列的付出+对目标的期待+价值感。其中,价值感是学习的终极动力。我们乐于学习某种专业技能,是出于价值感带来的强大动力。价值感是一种机制,它的工作方式是促使人们思索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从而建立知识和自我的强关联。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是需要教师引导生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怎样建立知识(这件事)和自我的强关联是需要师生共同解决的第二个问题。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后,教师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便是我们的日常教学。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重中之重。

    教师节,收到往届学生的信息,其中有几句:遇到麻烦时(还不少)总是想着您之前是怎么教我解决的。每当心情不好时总能想到您给我说过的话,写过的字。传道的结果,我想,不过就是在学生的往后人生里,我们老师还能有幸帮上忙。

  • 6、 《调音师》观后感,这也是生活者

    这也是生活者

    ——《调音师》观后感

    原创: 16财管3 鲁怡昕

    《调音师》是由斯里兰姆·拉格万执导,编剧为阿里吉特·比斯沃斯、约戈什·查德卡尔,摄影为k.u. mohanan的悬疑电影,故事的灵感来自于2010年的同名法国短片。

    《调音师》这部电影总结起来就是一个男人从装成瞎子到变成真的瞎子最终视力恢复但还是装瞎子的故事。整个故事充斥着不停的反转以及人性的揭露。电影的主人公是一名钢琴天才,有着极佳的音乐天赋,能够弹奏出美妙的乐曲,同时他也有着一副大家都喜欢的好嗓音。令人意外的是他一直都伪装成盲人调音师,用“盲人”身份窥探着别人的隐私,因此目睹一场谋杀而深陷险境。

    伪装成一个盲人可以说给男主人公阿卡什带来了很多好处。人们都觉得盲人会对音乐有着更加敏锐的判断力,因此他的订单也越来越多,有着不错的收入来源。除此之外,人们总是对他这样的盲人报以极大的同情,会给他更多的小费,甚至可以毫不在意地在他面前脱换衣服。他享受着作为盲人带来的便利,但还是被卷进了一场谋杀案。阿卡什意外的被男主人普拉默邀请到家弹琴,却闯入捉奸现场并目睹女主人西米和其情夫曼诺拉清理普拉默尸体,离开凶案现场后的阿卡什,在“盲”和“不盲”之间犹豫,最终选择报警时却遇上了曼诺拉,曼诺拉竟然是警署的警长。阿卡什接受到了来自曼诺拉的盘查,在警署大胆指认西米和曼诺拉,却不被人相信。而西米和曼诺拉也意识到阿卡什是个假的盲人,开始意图出去阿卡什。西米先是来到阿卡什打工的餐厅,当着阿卡什和餐厅老板的面扮演了一出“老公居然在结婚纪念日放我鸽子”的戏码,后更是直接来到阿卡什家中,对他百般试探,尖叫面具、当面下毒,甚至直接掏出手枪,阿卡什不堪折磨举双手投降,在和西米的交涉中意外喝下了毒药,变成了一个真的盲人。而西米又伪造成自己和阿卡什偷情被发现,让阿卡什的女友苏菲气愤离开。最终阿卡什陷入了孤身和这对恶毒男女对抗的困境中。

    电影的刚开始在西米和普拉默在家中玩笑打闹的情节里,西米在用辣椒酱制作食物,然后在两个人最终的拥抱里,镜头却只是停留在了西米沾满了辣椒酱的双手上。原本是温馨的画面,却定格于看上去血淋淋的双手,让人毛骨悚然,也为下文西米杀了普拉默埋下了伏笔。

    《调音师》充分将音乐和剧情相结合,在男主进到普拉默家中,意外发现普拉默被杀,为了保全性命要装作自己是一个真实的盲人,十分冷静的弹奏钢琴。在几分钟的紧张剧情中,男主弹得钢琴没有错

  • 7、 读《巨流河》有感:师者风范,薪火相传

    读《巨流河》有感:师者风范,薪火相传

    柳海英 海南省海南中学

    感谢明斋先生推荐的《巨流河》,让我有幸读到一本这么厚重且富有师者情怀的书。该书作者齐邦嫒教授是一个80多岁受人敬重的教育界前辈,她将自己波折的人生经历以传记的形式娓娓阐释,语言温和而有力量,描绘的是历史,是国家的命运,是家族的磨砺,可以说它是20世纪中国人苦难和奋斗的一个真实、感人的缩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书中让我触动最深的是作者笔下一个个与我有共同职业的师者,如南开中学的张伯苓校长、吴振芝老师、张亚丽老师、孟志荪老师、魏荣爵老师、朱光潜老师等,他们身上折射出来师者的崇高品德,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让人心怀激荡,久久不能平静。我认为,正是师者这些闪光点潜移默化的影响,方能让作者在80岁高龄回忆起他们时仍心怀敬意!对此,我身怀羡慕。抛开一切功利性的因素,假如有那么一天,经我教育过的学生,三四十年后,仍能记起有一位柳老师曾经教过她,这对于我的执教生涯将是莫大肯定,我想,师者的境界止于此即可矣。

    通读此书,我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谈三点感受:

    一、师者的品性造就了学校的精神内涵

    齐教授在书中谈到的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他十三岁时,考取官费的北洋水师学堂,在甲午战场上眼睁睁地看着国帜三易,先下清旗再升日旗,隔一日改悬英国旗,悲愤填胸,深受刺激,故思索唯一能振兴中国的只有教育,教现代知识、教爱国。他毅然决然离开海军,一心办教育,誓为教育新中国的子弟献身。这种奋发图强的志气,影响了他一生,也造就了南开精神。"南开精神"最核心的内容是爱国主义,正如1937年10月25日张伯苓校长在《致全国南开校友电》中所言"教育报国,苓之夙志。此身未死,此志未泯。敌人所能毁者,南开之物质,敌人所未能毁者,南开之精神。"[1]张伯苓校长以教育救国为己任,他给南开确立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就是力图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的人才,他和全校教职工一道,时时处处以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学生,使"振兴祖国,匹夫有责"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信念。在民国时期,没有哪所学校像南开一样,在国际上享有声誉,并获得美国洛克菲勒等国外基金会的支持。南开的迅速崛起与张伯苓倡导的"南开精神"分不开,这种精神信仰,在师者身上体现,也像火种一样传递给学生,影响着学生的一生,让他们在一生中充满了勇气和毅力。在《巨流河》中,齐

  • 8、 命若琴弦读后感1800字 命若琴弦读后感

    对于史铁生,我是从《我与地坛》认识他的,以前对文字没什么概念,感觉只是标志一般的东西而已,没想到史铁生的文字改变了我对文字的看法,看到了一个人在生活中倒下了,但在精神上又站起来的过程让我震撼了。我的确感受他的那份心里的变化,或悲或喜,也感受到了他在地坛里面心里的安逸和飘得很远的思绪。文字的感动开始了,于是我又读了史铁生的《命若琴弦》。

    《命若琴弦》讲的是七十岁的老瞎子带着十七岁的小瞎子走乡穿寨,跋山涉水,不辞辛苦地说书卖唱,三弦琴上的琴弦断了一个又一根。原先五十年前,老瞎子的师傅说过:只有弹过的琴弦到了一千根,用它们做药引子,那个让眼复明的药方才管用。老瞎子抱着要看看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貌的信念,弹琴卖艺为生,不知不觉最后凑够一千根了,他兴冲冲地照方拿药,但是谁都说他拿的是一张白纸。他惊呆了!在药铺前的台阶上坐了几天几夜,想起了师傅临终时说的话: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老瞎子忽然想起了他的徒弟,他明白自我死期将至,可那孩子在等他回去。

    原先当他们经过一个小山村时,小瞎子情窦初开,喜欢上一个姑娘,老瞎子劝他不要想得太好,因为他比谁看得都清楚。果然,老瞎子赶回时,正是小瞎子痛不欲生之时,因为来他心爱的姑娘已经嫁人了。等到小瞎子缓过劲来,问老瞎子:我们为什么是瞎子呢?我也要看看世界的模样。老瞎子说:要想复明,务必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然后用药才有效。我记错了,所以眼睛没法治了,你还小,必须好好弹下去。于是,他们又像往常一样走街串巷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东西是显而易见的,认的一生有些东西很重要,也有些东西让我们在无所谓的执着着,我们很难看破,因为我们很难懂得。作家对于读者,呈现于文字背后而见,清晰而又模糊。对于史铁生,我更多了一份猜想,多了一份让我看不透的神秘。

    对于身残的史铁生,开始并没有志坚。以前千方百计寻找自杀机会的史铁生,不会想到这天已获得如此多人的认可。之所以能活下去,是因为它为活着找到了充分的理由。他选取了写作,写作成了他的生存方式。能够说,他是被生活逼上文学道路的,可他却比比别人走得更远,因为人的残缺证明了精神的完美。因为身残,他有了更多的思考机会;因为身残,他更多地关注人的精神;因为身残,他更懂得了人的生存境地;所有这些,为他铸就了长远的文学道路,而且越走越远。

    读完《命若琴弦》让人更加明白为自我找到生活的理由是多么重要。老瞎子的

  • 9、 师魂读后感

    师魂读后感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又是师德的灵魂。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一句再朴实不过的话语道出了多少教育人的心声,表明了多少教育人的心态用爱做教育。

    教师要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要以爱的情感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并时常让他们能从不同的方式体会到老师对他们无私的爱。

    教师要注重情感育人,用情感沟通师生间的思想感情,了解学生的情感世界,情感可以使优生增添动力,情感可以使差生枯木逢春,获得新生。学习差的学生,对自己丧失信心,怕老师冷落他,怕同学歧视他,这时最需要教师跟他们谈理想、前途,信念,为他们鼓足勇气,增强信心,使他们感到老师是值得信赖的、尊重的。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更要动之以情,让他们从心灵深处认识到犯错误的重要性,使之彻底改正。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生关系越密切,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也越大,所以在平常说话、衣着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身示范,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显而易见。特别是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难题时,教师积极地帮助他们解决,允许学生犯错误,并善意地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远古时候,有位叫皮格玛利翁的塞浦路斯王子酷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地雕刻出一位美女塑像,于是每天对她深情地观赏不止,日复一日,美女竟然复活了。美丽的传说成就了教育上有名的皮格玛利翁效应。的确,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爱如王子般全部倾注在学生身上,那将会带来的巨大的效应。

    作为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应源于自己的内心。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我们要用爱来做教育,要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孩子的心,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10、 《女心理师》读后感

    篇一:《女心理师》读后感

    女心理师 读后感

    小说就是来源于生活却不同于生活,文学的目的是唤醒人的心灵和兴趣。

    当我翻开书,被这样一段话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喜欢用干净的手段,抵达一个光明的理想。一个人活着,要使自己的幸福最大化,而且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存在,幸福多一些。微笑,哪怕在地狱里,也是盛开的莲花。”于是忍不住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本书主要讲述了乡下女孩绛香进入城市,做了养老院的护工,因为工作出色,被一家大户人家相中,带回家中照顾生命垂危的老人,工作之余她受到了多方面的培养调教,进步非常大,并请老人为她改名——贺顿。老人死后,她做过售卖化妆品的直销员,楼市小姐等等工作。有一天她步入了一家心里机构,想要探索自己半身永远冰冷的秘密,高昂的收费和似是而非的解释,让她知难而返,决定自己学当心理医生。她的天资和好学,让她成为首批有执照的心理师。

    在偶然的机会成为广播电台心里访谈节目的嘉宾主持,并和男主播成为恋人。她租住的房主之子向她求婚,因为房东的住所极适宜开设心里诊所,贺顿答应了婚事,但仍和情人来往不断。被自己的丈夫发现和以前的恋人私通,遂陷入深刻的心理崩溃边缘。

    女心理师贺顿每天都会听到这些真实的故事和见到形形色色的案主。无数故事让贺顿历经沧桑,加之本人面临的情感危机,使贺顿接近心理崩溃边缘。在恋人的帮助下,贺顿找到心理权威进行“督导”在诸种方法屡试屡败之后,权威应用非法的残忍手段,帮助贺顿解开了她半身一直冰冷的症结,唤起了深藏已久的秘密往事??

    贺顿关闭了心理诊所,重新开始心理学更深层面的学习。在课堂上遇到了昔日的权威,对他说:你的疗法是完全错误的,我要控告你??

    书中的主人公贺顿是一位半路出家的心理咨询师,她在接待一个个来访者时遇到各种困难,她一一化解,她自身的情感经历一些波折,最后她“破茧为蝶”因为它的不完美,所以成就她不断超越自我。 本书是以女心理适贺顿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在她和丈夫、情人与心理权威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中,穿插了若干来访者的精彩故事,深入探索了当代人的心理困惑及救赎突围之路。

    该书反映了现代都市都市人的心理矛盾,精神危机,读起来也是悬念丛生,跌宕起伏。女心理师贺顿对于事业的执著令人震撼,对于浮夸的现代人是很好的榜样和鞭策。一个人经历的苦难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世界观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贺顿幼年的经历致使她甚至在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师之后仍然影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1-04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10-23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11-06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23

  • 2019-09-22

  • 2019-09-28

  • 2019-10-29

  • 2022-11-15

  • 2019-10-29

  • 2019-10-29

师者若水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师者若水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师者若水读后感、2024师者若水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