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逻辑思维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逻辑思维读后感800字,2024逻辑思维读后感800字范文大全
逻辑思维读后感800字相关栏目
逻辑思维读后感800字热门栏目
逻辑思维读后感800字推荐
逻辑思维读后感800字

(共 4018 篇)

  • 1、 《罗辑思维(全集)》读后感_800字

    《罗辑思维(全集)》读后感800字

    读完全书,感受最深的就是曾国藩先生的那句话——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

    真是好境界!

    反思自己,有时候,要么纠结于未来的事,或恐慌或担忧……,要么纠结于过去的事,或难过或悔恨……,对当下的事反而不能专注于心,于是当下又变成了过去……

    其实,在未来到来之前,一切都是变数,我们可以畅想未来,根据自己的目标、规划,努力奋斗,但是为了未来的事而给自己带来负面情绪,真的是庸人自扰,将自己带入了那种未成定局就先自我臆想的状态中,提前让自己遭受负面情绪的侵蚀,如果认定了会发生不好的事,那么反正迟早也会发生,发生的当下好好伤心难过就是了,何必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就先自己入了角色,增长痛苦期呢?这样想想,也觉得自己那些时候的可笑。

    对于纠结于过去发生的事情,为其伤心难过,这该说自己是恋旧呢?还是傻呢?明知事已成定局,无法改变,又何必沉迷于过去呢?可以从过去的事情中反思总结,从中成长,但不能还是活在过去中,总要面对现实,时间就这样在缅怀过去中浪费掉了。

    再反观当下,当下总是被冷落,当失去当下的时候,又去缅怀,这样想想,人也还真是奇怪的动物。

    何时才能学会珍惜呢?为何要等到失去之后才懂得——哦,原来自己当初拥有的时候是那么的幸福,这时候,过去的不珍惜又变成了现在的悔恨和遗憾,这就像一个死循环,但当你懂得珍惜的时候,这个死循环就会被打破,即使失去,也不会自责悔恨,因为拥有的时候好好珍惜过,失去并不是自己的错,是不珍惜自己的对方不配拥有,反之,若拥有时不珍惜,那么失去也是必然,不要责怪对方,再难过悔恨也是活该,是自己不配拥有,这个时候,就要反思自己了,不要再沉湎于过去,要以更好的姿态专注当下,面向未来,这样就会看淡得失,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

    难吗?难,但不是做不到,愿自己,愿更多的人能够修炼出这样的境界 !

  • 2、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读后感_800字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读后感800字

    世界在我们面前,有时素颜,有时化妆,我们是观众,也是角色,时刻清楚自己的位置与角色,演好自己,做好自己,让自己做自己。

    看着看着可能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会迷失,自己在哪,身处何处?该以怎样的心情与行动来对待它。

    这本书像流水一般,随着阅读,不停的在你的心里流淌,总会有渴的地方在等待它,总会在某个瞬间突然醒悟。原来我真的不了解自己,真的需要重新好好活啦!

    想起许三多的活,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好好活。好好活,该怎样活?我们嘴里说着好好的生活,却在无数个夜里逃避生活,我们说着要坚强,却在没人的时候独自落泪,你说每个人都会累,每个人都有悲伤难过的时候,是的,谁又没有呢?我们总是大声的说着,却又以善意的谎言迁就着,生活,学习,工作,娱乐……我们演绎着不同的身份,谁说不是呢?

    好吧,说着说着就跑题啦!不过这本书真是不错。不说教会了我多少,只是在一个看清自己,看清世界的一个角度来给我指导,让你我能真正的明白自己,看清外界。

    有人说,我要没心没肺的活着,因为看清了太累。我不认同,如果看清了反而会累,那么看不清呢?就如同深陷沼泽之中,身心都比较无助。所以我选择看清,哪怕再不好,又如何?给自己心留一片净土,留一份喜悦与天真,爱自己,爱这个不太完美的世界!

    与此同时,我还想说一下关于爱的感悟与反思。以前确实看过一些书,也知道爱是什么?可是真的难以做好,虽说爱不是一味地给予与付出,还要有获得,可有时候就情不自禁的给予,想把世界最美的东西赠予她,想用世间最美的词语赞美她,以为她是你的世界,就像一杯水,想把最好喝的留给她,而自己不喝也没事,可这真的可以吗?书中说了,爱不是全部给予,而是在爱自己的同时去分享爱,给予她,只有足够的爱自己,才能更真实的去爱别人。确实对。

    从小到大,大道理我

    们听了又听,却依然过不好生活,请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简简单单生活,简简单单思考,简简单单做自己!

  • 3、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800字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800字

    最近利用闲暇时间拜读了《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此书与以往提升自我修养的书有所不同,不是一味灌输心灵鸡汤,而是用一个个故事来阐明一些人生的道理,受益非浅。书中阐述的内容较多,我从两方面谈谈个人感受。

    第一方面,不要因固有观念禁锢了你的脚步。

    自从来到广西,无论是公司员工还是外来人员都在吵嚷着买房,中国人有种固念,没有房似乎就不是家,借贷买了房省吃俭用的用半生来还。那么人活着的意义是不是就是背负一个房子?

    在读此书前,我也有同感,必须先有房,哪怕是借、是贷,别的都是其次,但在读此书后我恍然大悟。作者讲述了股神巴菲特当年的蚁族生活,他的妻子无条件支持创业,直到他们第一个女儿出生才购买了一套3.5万美金的住宅,之前他们一直租住在一套天花板上老鼠开派对的旧公寓中。巴菲特用金钱投资了自己而不是一套房产,从职业发展来说,一套房子能消灭一个人的创业激情。当我们有一部分资金时,想的是什么?是创业还是买房,90%人选择买房,当有创业思想时,首先想到的是,还是稳定地呆着吧,还有房贷呢。

    在工作中我们也同样被固有思想捆绑着,遇到事情先想的是我们以前是怎么做的,而不是这事应有几种解决方式,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第二方面,职业生涯不是贴在墙上的,应作为工作计划来实施。

    《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冲击着传统的职业生涯观念,职业规划可以有20年的梦想,尽量抽象;10年的理想,为自己确立培养自我核心竞争力;5年内达到的目标,细分为3年的职业计划。作为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我,一直传统地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要划到底,规划要细,往往这样的规划很快就不实用了,读后感.要么人员离职,要么人员转到其他岗位,按着原规划发展的微乎其微,这样也不是说职业生涯规划不做了,做还是要做,就像书中所讲,做20年的梦想规划,10年的理想规划,保证3年内的规划保持应有的进度。

    员工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总是有种不以为然,总会认为那仅是个理想状态,我怎么能做到呢?!我的答案是能做到。上帝不需要你的成功,它只需要你去尝试。与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动中绽放。作者:张利书

  • 4、 逻辑思维可能是错误的_《怒》读后感1500字

    周日翻开了《怒》这本书,周一晚上这本书就读完了,来谈谈感受,整体的故事架构简单,读起来很轻松,《人间失格》读着稍微费力些。故事从一对夫妻被杀开始,读者初始读,会觉得这是本老套破案情节,好的作家往往能从把故事情节凤凰涅磐似的改变,警察北见开始侦察起此案,北见是此书节奏的推送者,每次他关于嫌疑人有新的线索,剧情开始推送,杀人犯名字叫山神,警方锁定杀人犯就是山神,山神为啥要杀害无冤无仇的夫妻俩,整本书没有给出答案,但整本书读完,你似乎隐隐约约有点知道为什么惨剧的发生。山神辗转几次公交,地铁来到工地,却被工头告知看错了日期,山神胸口燃气一腔的怒气,而这对夫妻可能是怒气传递链上的牺牲品,山神是社会金字塔底层的一名普通人员,身为底层也忍受着上方的戾气和不信任等等情绪。悲剧就从这开始。

    故事线同时展开,泉,同性恋的优马,爱子。

    泉,是一位善良可爱的小女孩,但她的母亲却是一位情商低的妈妈,凡是被中年男性稍加诱惑,泉的妈就会上钩,她的妈妈仿佛是迷路的小孩,谁来跟谁走,凡是和中年男子和她的母亲发生暧昧关系,受伤的往往是泉的母亲。泉和妈妈一次次选择逃避,内心似乎没有丝毫的怒气,身体感觉和情绪感觉是愤怒的,但理性告诉你,必须隐忍,泉的母亲似乎是一个行走的木头桩,丝毫没生命力。泉在故事中也是一位很温顺的女孩,故事中没有写到一次发怒,泉的性格甚至温柔到不正常的地步,被美国大兵强奸也想隐忍下去。

    可能这就是《金阁寺》表达的:这个世界留不得美的东西,凡是美的东西注定要被摧毁。

    爱子。日本社会中一些不良因素,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爱子,整部书爱子整个经历就是非常悲惨,用一句歌词唱到: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我。爱子,小时候没有母亲,父亲对于爱子关爱不足,导致爱子叛逆,早早离家出走,成为歌厅少年,可以说是社会上失足少年。父亲通过朋友找到爱子时,爱子也是没有生命活力的人,终日给读者一种默默然的样子,不如泉的情感可以打动读者,泉的情感如火山喷溢,爱子就是洪流下的暗流。读者在爱子形象中或多或少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们都是心灵残缺的人。爱子和父亲的矛盾,通过杀人犯的故事,父亲怀疑爱子现任男友,爱子艰难地找到爱人,爱人给了爱子活力,而父亲却不相信他,这种感觉就像父亲一直以来对于爱子的漠视。读者,跟随作者一步步推理,我们也错误的把自己的偏见强加在对方身上,结尾男友真实身份揭露,读者也会为自己的偏见而懊悔或痛苦,而自我

  • 5、 《故事思维》读后感800字

    《故事思维》读后感800字:

    万事开头难,任何一件事的开始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一个好的故事,需要一个好的心态,一个好的故事其实就是在做我们的人生展示,不断的去改变我们的自己,让这个故事越来越好,一个“好的”生活情景,加上我们的身体动作演示,用我们的原来最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的东西,就是做好我们自己。

    让听到我们故事,看到我们故事的人,和我们身临其境,一样的有感触,有感觉。故事里面我们的身体,语音,表情所表达出来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决定我们一个故事的成功与否。

    可能是5s的沉默,就会让你讲故事的时候给别人的感觉和情绪,带来不一样的感觉,这些小细节就会成为扩音器,传播到听到这个故事的人的心里。一个故事可能是一件小小的事,也可能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我们并不是为了讲故事而去讲故事,而是让讲故事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态度,生活态度决定我们的思维,思维决定我们的生活高度。一个有人情味的好故事,就是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影响到他人,让别人和你一样,先说通这个故事,让故事本身具有感染力,你就可以说服这个人。

    讲故事,对错不重要,用情感说话,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的世界,不需要数据分析,不需要1+1=2,可能我和你有感情有故事,我们就是1+1=3,这就是故事。

    我们的每一天每一个表情每一个事件的产生,就是一个个小故事,你如何让这个影响别人,就看你的魅力你的描述力,你的篇章由你来写,篇幅长短,内容随时间随地点随人等等,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最后总结一点,欲想讲好故事,首先做好好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你自己。你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的故事,影响别人,从改变自己开始,让自己成为一个故事,其次,不断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身体表现形式,表情等等能够传达出去信息的任何一个小细节,不断修正自身,成为一个好故事。

    还有一点短故事容易给人以思考,长故事给人以改变,坚持去倾听每一个小故事,与你的故事相连接,可以串出大故事,让故事变得有意义,才是故事的真正价值,同样的,讲故事也是扩大影响力唯一的办法。

    我们每时每刻不处于一个故事中。作者:珺儿

  • 6、 《逻辑思维简易入门》读后感2000字

    读了《逻辑思维简易入门》这本书,从内容和深度来讲,这是一本逻辑学和批判性思维的入门书籍,但涉及的主题十分广泛。这本书主要是在指导我们分析、解释和评估论证,再简单一点,就是如何区分好的推理和坏的推理。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一个关键词推理,什么叫推理?信念和构成信念之间的某种逻辑关系就是推理。我们通过多个信念来支持一个信念,这就是推理,也就是后面分开而论的推论和论证。而这种逻辑关系,在思维角度上,可以说有下面三个维度。看起来有些绕,其实就是在找一个好推理的共同形式,同时让它成立。总之说起来,描述特定推论的基本逻辑关系就是对其进行评估并确定是否符合有效推理的规则。

    而我们这里所探讨的逻辑思维,其实是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用自然语言能描述的一些论题,这些我们暂且称之为非形式逻辑。相对应的形式逻辑是什么呢?就是符号逻辑。比如公式、数学证明这一类的推论,其实就是公式之间的关系。

    逻辑思维或非形式逻辑思维,侧重于推理过程中信念以及构成信念的要件之间的某种逻辑关系。推理是由逻辑关系构成,最突出的一种关系是:一个或多个信念被用来支持另一个信念,这种关系被称为推论或论证。

    我们为什么关注逻辑思维?我们想要避免虚假的信念,拥有尽可能多的真实的信念,并且这些信念之间都是以逻辑的方式相互关联的。能够帮助我们在实际情况中进行充分推理。论证是一个或多个陈述支持另一个陈述的关系,每个论证必须由两个陈述句构成:一个提出断言,一个支持断言。我们在任何时候进行推理时,都应该:最大化信念之间的逻辑关联性;选择受证据支持的信念。即逻辑上支持,事实上正确。信念和负信念是人们在热爱自身所想为真或拒绝假事物时的两种心理态度,我们把这两种心理状态称作认知态度,不做回应是既不相信也不怀疑的态度。

    我们常用的两个动词推论、论证,在这里所讨论的逻辑思维的环境中,也是有区别的。推论更多的是一种或多种信念对另一个信念的支持关系,而论证是一个或多个陈述支持另一个陈述的关系,特别是这里的论证,我们不能理解为这是敌对双方的口头交锋,这里的论证更像是法庭中的论证,用一组语句,有力的提出一个得到支持的断言。

    从我们的常识就可以知道,论证的关联性和论证的强度成正比,也就是说,论证的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联性越强大,论证就越强。而之后我们才可以提到理性接受度,理性接受度取决于论证关联性强以及总体证据支持好,但是这后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相

  • 7、 《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主要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现象进行深一度地分析。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中国社会在此期间进行了社会转型。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逐渐开始进入了耐用消费品时代。社会中的资源配置从扩散到重新积聚的趋势,全球化趋势以及中国逐渐融入全球化的过程这三个因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由于中国社会处在一个转型的时期,贫富悬殊逐渐拉大,不同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失衡,由此也导致其在社会权利上的失衡。 农民在中国人口中占了较重的比例,农民辛辛苦苦地种地,到头来却只有微薄的收入,他们在利益的追求中处于弱势地位。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开放,外资企业越来越多地来到中国,出于对劳动力的需求,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愈越发多了起来,农民工干了一年拿不到工资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形成的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格局,归结其原因也是社会权利的失衡。 由于市场存在失衡的现状,所以作者在第2章中提出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其中如何在强弱力量不对等的关系中保持一种利益大致上的均衡,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劳资关系存在着一种强烈的不对等性,被雇佣者处于不被保护的状态,因此签订劳动合同,完善《社会劳动保障法》是一个必然趋势,其次要成立保护劳动者的社会组织,而且工会组织要切实发挥其作用。 在谈到社会结构与利益博弈时,作者提到了扩招与失业。一方面高等学校每年在增加录取人数,另一方面,每年从大学毕业,面临失业的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加。照理说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学生,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应该更容易找到适合的工作。为什么会出现扩招和失业并存的局面?原因在于中国的传统教育在大学实践中的失衡。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大学的扩招意味着延长了一部分人失业的时间,并因此对整个社会的失业状况起到了一定的减缓作用。 在现今时代,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从贫富失衡利益失衡权利失衡,似乎正是一个社会运作的逻辑。这样的逻辑是有失公平的。这样的逻辑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加以整治的。作为中国公民,我们每一个人都期待看到贫富差距的缩小,单位个人的权利增大,这是作为公民的简单诉求。

  • 8、 《小逻辑》读后感

  • 9、 全新思维读后感800字精选

    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作者写的作品需要细细品读才能领悟其中奥义。读后感必须是在读后的根底上发感想。怎么才能避免自己写的作品读后感过于普遍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全新思维读后感,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全新思维读后感【篇1】

    从小到大大家生活中都面临着很多相似的问题,也即书中所列举的让大家产生共鸣的经典案例。看了此书,更加明白,我遇到的,很多人都会遇到,我不会是一个特例,是个怪人,重要的是自己如何思考和抉择。

    不同的人生阶段会关注不同的事情,以前的我会纠结友谊和爱情,虽然当时也看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引导自己走出漩涡,但仍旧身不由己,即将而立之年的我再看此书中所讲的相关案例分析时,心里云淡风轻,突然发现不论当时痛苦还是快乐,伤心还是纠结的事情,时间会帮你抚平一切,一些觉得不可能忘记的痛和酸楚也在岁月洗礼中也变得模糊,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解脱了自己。很多烦恼我们不用焦急,可以交给时间,而自己继续心态平和的轻装前进。

    对于目前的我来说,特别像书中所说的漂泊者,没有人生目标,对于外在的环境只想着躲避困难,而不是勇敢的追寻。最后用书中的话送给自己,生命给你的规划远比你想象中要好!上帝不是让你成功,只是让你尝试下!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自己眼中的更好的自己!

    全新思维读后感【篇2】

    xx年1月18日,读完楚渔著由人民出版社xx年再版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一书。

    本书提出的观点很新颖,在未读此书之前,我亦在这面有些同感。

    要想理解此书,先要厘清思维,思维模式,思想三个概念的不同。所谓思维模式是指一种思维的方式或路径。

    书中称“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特点是:僵化,混乱,模糊,概念不清,无逻辑性,很难做到理性思维和实事求是,这种思维模式阻碍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导致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落后,阻得了中国科技的进步。受这种思维模式影响,中国人养成了自私性格或习惯,也导致了中国人说一套做一套,说谎话成风等等。也许,在许多人看来不是这样,有些事危言耸听,丑化中国人,但仔细想想,作者所言不无道理。

    书中举例,所谓五经之首的《易经》,就是这种思维模式之滥觞,到后来更是泛滥成灾。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社会主要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几乎全是西方人发明创造的。而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发明创造并没有发扬光广,很好地传承,这就是模糊的“思维模式”之因。从而形成了中国有“哲理无哲学,有测量无几何学,有

  • 10、 读《形式逻辑》有感:逻辑之外

    逻辑之外

    --读《形式逻辑》有感

    曾向阳

    大凡在行文说话之始,通常而言,我们都会思考如何将想表达的意思准确无误地予以表达。该意思即为表达的内容,如何表达则为表达的形式。大约形式逻辑研究的便是表达的形式问题,亦即“形式逻辑是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

    翻开《形式逻辑》一书,我不由得想起近二十年前参加文秘大专自学考试的一门曰《普通逻辑》的课程来。虽时隔久远,但依然清晰可见的是其中的一些逻辑名词和方法论述,尤其当时学来感觉既新鲜又深奥难明,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自己思考问题,文字写作的思路构架。如今重读逻辑书籍,一番故地重游之感油然而来。然而,时光又翻过了近两个十年,期间继续学习,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几番探索,阅历亦渐长,对于逻辑似有了一些更深的认知。

    其实,无论是《形式逻辑》抑或《普通逻辑》均是研究语言表达的逻辑问题,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时时会遇见的一些问题。诸如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这些也都是我们经常不自觉地运用的一些方法。即便运用这些方法的人是初小文化,还是博士后,其语言的表达都存在一定的逻辑性,只是这种表达的水平有高下之分罢了!若要一个初小文化甚至博士后确切地说出其表达内容抽丝剥茧的逻辑关系,以及其为何会选择这种表达的形式,恐怕也难以说出一二(专门研究逻辑的人除外)。这就好比修辞语法中的一些方法一样,若让你去一一说出你表达语言的主、谓、宾、状等,或者你运用了何种修辞的手法,怕莫也是一件让人纠缠的事情。

    当然,一件事情上升到了研究的高度,其必然会鞭辟入里地深入总结归纳其中的规律,并用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视野不断扩大发散其研究的方面,以不断地接近于客观现实,最终达到指导与改进实践的目的。不过,我们也常遇见这么一种现象,研究经济的学者并不是腰缠万贯的企业家或商人,专门研究政治的学者并非政治家,专门研究文字的专家也未必是文学家等等。反之则不然,一位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或商人或多或少会懂点经济,政治家对于政治学的东西肯定不会陌生,文学家必然具备相当的文字底蕴。可见,在具体实践中掌握所从事领域的理论知识是只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除外)。

    既然形式逻辑是服务于我们的语言表达,那么,其中的许多方法的确是值得下一番功夫去学习与领悟的。即便我们已然运用了其许多的手法却浑然不觉,但是回头反思自己的逻辑方法可有改进之处,或者分析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29

  • 2023-01-21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1-02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5

  • 2023-04-16

  • 2023-01-15

  • 2019-09-25

  • 2021-10-28

  • 2019-09-21

  • 2023-03-12

  • 2021-07-01

  • 2019-10-11

  • 2022-10-25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09-20

逻辑思维读后感800字
逻辑思维读后感8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逻辑思维读后感800字,逻辑思维读后感800字大全,逻辑思维读后感800字2024,更多逻辑思维读后感8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