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趣味逻辑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趣味逻辑读后感1000字,2024趣味逻辑读后感1000字范文(左右,以上)
趣味逻辑读后感1000字相关栏目
趣味逻辑读后感1000字热门栏目
趣味逻辑读后感1000字推荐
趣味逻辑读后感1000字

(共 2988 篇)

  • 1、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欣赏

    《失败的逻辑》一书由迪特里希德尔纳所著,这本书用一个个实例教我们如何处理复杂的问题,让我们认清事务的本质,改变我们的解决问题的构思方法,让我们更容易成功。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失败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欣赏。

    《失败的逻辑》,豆瓣评分7.9分,作者迪特里希?德尔纳,是认知行为领域的一位权威,1986年度德国最高科学奖莱布尼兹奖获得者,豆瓣介绍已出版了好些书,我倒是挺感兴趣,但是豆瓣上都找不到中文版本。

    断断续续,差不多翻看了这本书的多半,最近有些感悟。本书分析了人们失败的一些深层原因,其实也是人性吧,主要包括:

    1、习惯选择捷径,在处理问题时倾向于省略某些步骤、简化条件与结果;

    2、自我保护,即保持我们的能力感;如把一切问题归为我们熟悉的模型去解决、只解决我们能解决的问题,拒绝不能解决的问题;

    3、倾向于不考虑当前不存在的问题,作为当前的俘虏,总是忽略行动的副作用;

    4、错误或面对不确定而困惑时,最倾向于坚持自己是正确的。

    5、面对随时间结构变化的系统困难;如对过去很久的记忆少,对未来很久的事情认识不足,如忽视复利

    这些我认为类似于芒格所说的人类误判心理学,芒格总结的要更加全面和具体。

    正因为有这些原因,同时还有一个前提假设是,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并不是我们一直以来简化认知的线性世界,而是充满了各种相互作用的多变量动态复杂系统,这个假设在今年的阅读中让我愈加认同,同时也让我在认知上陷入困惑,在面对复杂的生活时感到自己渺小和无助,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给了我一些答案。

    作者明确的给出了面对复杂和不确定性的方案:

    明确目标建立模型和收集信息预测和外推行动的规划决策和行动的执行审查行动效果和修订策略

    步骤看起来是很简单,核心在于,需要一个全局性的思维,需要克服作为人类固有的一些不足,考虑行动的副作用,平衡好多目标等等,同时要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现在和未来,根本没有事先准备好的方法教导人们去面对复杂而不确定的现实,所以,我们该怎么办?作者认为,重要的是开发我们的判断力,同时借助于计算机进行模拟。

    《孙子兵法》云: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其实那些原则、方法,知道一点不难,但是怎么运用,才是关键,而对于习惯于想要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来说,最后发现,根本没有标准答案。世事复杂,从来不会简单重复,只有在事上练,学会随机应变,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做合适的事情,并为未来的事情发生做好准备。

    生活不断向前,我

  • 2、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3000字

    金融的逻辑一书由陈志武所著,深入浅出、由表及里从财富的制度和文化谈起,告诉我们什么是金融的逻辑,对于金融行业的人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金融的逻辑读后感3000字。

    一、资本的逻辑。作者把公元1600年左右的国家分成两组:一组是国库深藏万宝的国家,中国明朝国库藏银1250万两,印度国库藏金6200万块,土耳其帝国藏金1600万块,日本朝廷存金1030万块;另一组是负债累累的国家,像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400年过去了,哪组国家发展得更好?当年国库藏金万贯的国家,除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变命运外,其他国家迄今仍是发展中国家,而当时负债累累的却是今天的发达国家。作者据此得出一个结论:资本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他提出,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资本化就是把未来的钱通过证券化的方式转化为今天的资本,用于当前的生产生活开支。陈教授认为,从英美等国家的发展历史看,成功的原因主要不是对外掠夺,而是资本化发展与金融创新的结果。这是一个与国内传统认识有较大出入的观点。应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之所以钱越来越多,主要也是资本化改革的结果。但要注意一种现象:西方国家往往是政府穷得很,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滋润;而当前的中国恰恰是政府手上很有钱,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日子却是过得紧巴巴。因此,中国在资本化发展与金融创新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要走。

    二、市场的逻辑。通过对儒家思想的分析,中国人以前很多在友情名义下所从事的经济活动被一一市场化。几千年来,中国人接受的都是儒家教育,在传统中国社会里,血缘是家族、亲情内部利益交换的信用基础,儒家的三纲五常名分等级秩序是信用交易的具体文化制度保障,孝道文化是个人未来生活安全保障体系。所谓养子防老便是大家最熟知的明证。但是这种靠血缘、亲情实现的隐性金融交易慢慢走向了以显性交易形式的金融市场,主要来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人口流动增加,由血缘、亲情关系提供的经济保障和养老越来越不可靠,正式的金融交易产品必定应运而生;第二,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单纯的家庭家族养老无法胜任,上有老下有小的独生子女承担不了重负,以血缘为基础的保障体系效果越来越低。因此一种基于金融市场和法治的体系最终取代传统家庭和儒家文化的体系,将是历史的必然。

    三创新的逻辑。作者在书中花很大篇幅分析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从媒体上

  • 3、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这是我高中时,老师常告诫我们的做事态度。我们的失败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好的意向,而是不恰当的思维过程导致的不好的结果。

    德国最高科学奖获得者迪特里希?德尔纳的《失败的逻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鲜而有头脑的看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错误的性质和起源。

    引言部分,作者发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的疑问。为什么铁路信号系统工作正常时,列车仍然会发生撞车事故?为什么我们制定得很好的那么多专业和个人计划,会频繁的出现意外?还有一些列我们许多人感到疑问的问题。

    本书的主题是阐述处理处理复杂问题时我们的思维特性。思维交织在感觉与情绪中,思维扎根于精神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许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失败犹如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然而作者在这本书中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观点—失败是可以学习的,人们招致失败是可以预料的。认识并了解我们的思维倾向,就是解决失败问题的好方法,从心理上讲,我们首先不能畏惧失败,需要直面它,并且打败它。

    第一章中,作者举了许多诸如困惑、误会﹑眼光短浅的例子。从中我们也会发现失败的原因往往很简单。其中作者说道了塔纳兰和格林维尔实验参加者所犯的错位有着共同的特点:难以控制时间,难以评估指数。总结起来就是根据孤立的因果关系进行思维的倾向。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人们有全局观念,打开自己的思维,不要只从主观的方面想当然的做出自己的判断。

    第一章作者只是举出具体的例子,让人们发现这些事例中存在的若干特征—复杂性、不透明性、内部动态、以及对系统不完全或者不正确的了解。面对了解了这些特征,第二章作者把主要精力花在了对人们的具体的要求。在面对这些情况下,要求人们小心规划,谨慎行事。针对不同的特性,进行有的放矢。

    接下来,作者把重点放在了确定目标上,如果没有目标,我们将一事无成,确定目标在整个规划和行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中作者提出了追求多重目标的说法,追求多重目标是指运作时我们必须同时关照许多因素,并满足集中标准根据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复杂事情简单化。认知目标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很重要。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各种复杂情况下,我们不能只做一件事情。同样,我们不能仅仅追求一个目标。

    针对失败,掌握信息和构建模型是不可缺少的。我们除了要把焦点集中在什么错了,还要想好纠正错误的

  • 4、 《趣味历史》读后感1000字

    近期,我读了《趣味历史》这本书。

    我畅游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战国时期的著名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曾说过:“朝菌不知海朔,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说:朝生夕死的菌芝不知道晦明的变化,昆虫不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更替,菌芝,昆虫这些生命周期短暂的生物的体验也是短暂的。而人类不同,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类对世界的体验是无限的,这无限的体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实在是过于漫长,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创造出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其中我最喜欢中秋节,中秋节代表团圆。在这背后有一个凄美的神话故事:远古时期,天上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晒得庄家干枯,民不聊生,有一个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擅长射箭,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射下了九个太阳,命令剩下的一个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爱戴。不少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也蒙混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问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吃了这包不死药,就能长生不老。他把不死药交给妻子嫦娥,嫦娥把不死药放在百宝箱里。三天后,后羿出门狩猎,心术不正的蓬假装生病,没有出门。蓬拿着剑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的对手,立马打开百宝箱,吞下不死药,变成了仙人飞上了天,蓬吓得仓皇而逃。因为嫦娥对丈夫后羿的不舍,就飞到了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与玉兔为伴。除了中秋节的神话故事外,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和习俗。中秋节要祭月,赏月,拜月。人们设酒席,摆上月饼和葡萄,西瓜,苹果,红枣,李子等水果,其中不可缺少月饼和西瓜,西瓜应该切成莲花形,将月亮神的神像放在月亮的方向,然后一家人一起祭拜。月饼是要由家庭主妇来切,切的人要事先预算好有家里有多少人,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异乡的。不能多切或少切,大小要一致。古代,中秋佳节赏月已成为流行,许多诗人在月下咏出千古绝句『puxuewang.com』,传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或远在异乡不在亲人身边的悲伤心情,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大文豪苏轼在月下喝醉而作的《水调歌头》。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一桌,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也是在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人们可以吃着月饼,欣赏满月,享受着与家人团聚的喜悦。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除了传统节日,还有很多传统的手工艺术品等等。

  • 5、 《失败的逻辑》之读后感1500字

    人的一生,失败可谓无处不在;即使是一件挤尽完美的事,也必然有其失败的一面。用马克思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来看,成功与失败天生就是一对矛盾,却必然统一地存在与事件之中。《失败的逻辑》作者德尔纳致力于研究失败的产生过程,并极力寻找一种打破失败逻辑的方法,但作者也从未否认失败的必然存在性,他通过研究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是如何将失败的副作用降到最小。

    《失败的逻辑》不同于其他学术著作,没有艰涩的理论文字堆砌,作者通过新颖的研究方法计算机模拟向读者清楚直观地展示了一系列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并且全书贯穿了古往今来诸多实例,图、文、例并茂,深意自现而简明易懂。

    本书开篇就为我们阐明了失败的逻辑我们的失败并非缺乏好的意向,而往往是思维过程的某些不恰当的倾向的产物。假设我们具备所有的智慧、条件或经验,失败仍然不可避免。拿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中国的计划生育来说,领导人为了降低本国的人口压力,以及由于人口过多引起的经济发展吃力,住房、耕地不足,粮食供应困难等等问题,做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施行计划生育的决策。无疑领导人的意向是好的,也不可否认这项决策之后,人口增长过快的一系列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这项决策让今天的我们面临着另一个棘手的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现在,我国又开始有计划地放开计划生育的政策,事件最终将如何发展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已经走进了德尔纳失败逻辑的其中一种情形问题回环往复。

    因此,一件正确的事情的失败往往不是源于粗心或者忽视。德尔纳指出,在未了解一个复杂系统中所有的连锁因素之前就采取行动,即使我们怀着善良的意愿,也难免铸成大错,小问题积累起来就可能酿成大失误。蝴蝶效应也算是失败逻辑的一个典型。蝴蝶震动翅膀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并且没有任何好或坏的意向,却无辜成为了一场龙卷风的始作俑者。

    仔细想来,似乎条条大路都通失败,因而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将失败相对于成功的比率降到最低,即打破失败的逻辑。其关键在于:首先,我们要善于应用系统性的思维,避免线性思维。我们拥有一些错误的却不自觉的思维倾向,诸如一次只做一件事,只关注因果关系一条线,让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引起发散性的连锁问题。线性思维对于现今这个各种因素复杂交错,相互影响的世界是不适用的。其次,我们做事要顾全整体,而不要只着眼于局部局部并不等于小或少的部分,它取决于我们目标的大小,一句话一个动作可以是局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也可以是局部。

    如何建立

  • 6、 《科学趣味故事》读后感1000字

  • 7、 《经济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经济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这周我读了一本经济理论类的书《经济的逻辑》。作者黄威用全球化的视野切入到大家热衷关注的欧债、美元、中国发展等经济问题,用比较通俗易懂的、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读者们讲述了一个个关于经济学的知识,还原了金融真相。

      乔布斯在书里写道:“我一生都以我的父亲为傲;因为他不会为了成交生意而花言巧语,或低声下气巴结客户,当个马屁精。”他真正的榜样不是巴菲特,也不是比尔盖茨,而是自己的养父。他绝不会让金钱来破坏自己的认识,相信过多的物质欲望会腐蚀人生的灵魂。其实这点真的很可贵,这其中的道理我们需要细细去品味。

      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当我们越学越深入的时候,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竟然已经在转行学数学了。在现今的经济学研究中,的确是越来越借助数学这个工具,甚至有些人还会这样认为,如果你的研究中没有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那么你就肯定算不上高深和前沿,也称不上是“专家”。可是在《经济的逻辑》这本书里面,就完全没有数学公式,也规避了数学公式的深奥难懂的缺点,但它清楚有趣地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经济学的逻辑,以及如何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撬开经济的大锁。

      就好像是一部恐怖片,人人都要自危。在中国人未来的财富之路>这一章节里,作者黄威告诉我们,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收入更是和几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虽然老百姓的口袋越来越鼓了,但是作者却感觉“咱们很多人对财富的认识还停留在古老阶段”。中国人未来的财富之路究竟在哪里,这是值得大家一起探讨的。在最后的章节,作者还举例说,在2011年10月底,欧洲的人们以为二次衰退阴影已经渐渐远去,天终于快亮时,希腊众神在瞬间就将天全部转黑了。

      《经济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这周我读了一本经济理论类的书《经济的逻辑》。作者黄威用全球化的视野切入到大家热衷关注的欧债、美元、中国发展等经济问题,用比较通俗易懂的、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读者们讲述了一个个关于经济学的知识,还原了金融真相

  • 8、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这是我高中时,老师常告诫我们的做事态度。我们的失败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好的意向,而是不恰当的思维过程导致的不好的结果。

      德国最高科学奖获得者迪特里希?德尔纳的《失败的逻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鲜而有头脑的看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错误的性质和起源。

      引言部分,作者发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的疑问。为什么铁路信号系统工作正常时,列车仍然会发生撞车事故?为什么我们制定得很好的那么多专业和个人计划,会频繁的出现意外?还有一些列我们许多人感到疑问的问题。

      本书的主题是阐述处理处理复杂问题时我们的思维特性。思维交织在感觉与情绪中,思维扎根于精神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许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失败犹如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然而作者在这本书中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观点—失败是可以学习的,人们招致失败是可以预料的。认识并了解我们的思维倾向,就是解决失败问题的好方法,从心理上讲,我们首先不能畏惧失败,需要直面它,并且打败它。

      第一章作者只是举出具体的例子,让人们发现这些事例中存在的若干特征—复杂性、不透明性、内部动态、以及对系统不完全或者不正确的了解。面对了解了这些特征,第二章作者把主要精力花在了对人们的具体的要求。在面对这些情况下,要求人们小心规划,谨慎行事。针对不同的特性,进行有的放矢。

      接下来,作者把重点放在了确定目标上,如果没有目标,我们将一事无成,确定目标在整个规划和行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中作者提出了追求多重目标的说法,追求多重目标是指运作时我们必须同时关照许多因素,并满足集中标准根据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复杂事情简单化。认知目标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很重要。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各种复杂情况下,我们不能只做一件事情。同样,我们不能仅仅追求一个目标。

      针对失败,掌握信息和构建模型是不可缺少的。我们除了要把焦点集中在什么错了,还要想好纠正错误的方法。构建模型,搞清事物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会把问题简单化,或者给我们清楚指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 9、 《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主要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现象进行深一度地分析。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中国社会在此期间进行了社会转型。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逐渐开始进入了耐用消费品时代。社会中的资源配置从扩散到重新积聚的趋势,全球化趋势以及中国逐渐融入全球化的过程这三个因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由于中国社会处在一个转型的时期,贫富悬殊逐渐拉大,不同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失衡,由此也导致其在社会权利上的失衡。 农民在中国人口中占了较重的比例,农民辛辛苦苦地种地,到头来却只有微薄的收入,他们在利益的追求中处于弱势地位。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开放,外资企业越来越多地来到中国,出于对劳动力的需求,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愈越发多了起来,农民工干了一年拿不到工资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形成的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格局,归结其原因也是社会权利的失衡。 由于市场存在失衡的现状,所以作者在第2章中提出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其中如何在强弱力量不对等的关系中保持一种利益大致上的均衡,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劳资关系存在着一种强烈的不对等性,被雇佣者处于不被保护的状态,因此签订劳动合同,完善《社会劳动保障法》是一个必然趋势,其次要成立保护劳动者的社会组织,而且工会组织要切实发挥其作用。 在谈到社会结构与利益博弈时,作者提到了扩招与失业。一方面高等学校每年在增加录取人数,另一方面,每年从大学毕业,面临失业的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加。照理说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学生,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应该更容易找到适合的工作。为什么会出现扩招和失业并存的局面?原因在于中国的传统教育在大学实践中的失衡。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大学的扩招意味着延长了一部分人失业的时间,并因此对整个社会的失业状况起到了一定的减缓作用。 在现今时代,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从贫富失衡利益失衡权利失衡,似乎正是一个社会运作的逻辑。这样的逻辑是有失公平的。这样的逻辑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加以整治的。作为中国公民,我们每一个人都期待看到贫富差距的缩小,单位个人的权利增大,这是作为公民的简单诉求。

  • 10、 《趣味的标准》读后感1000字

    由这篇文章先浮现在脑海的是最近发生的两个故事:

    前段时间随朋友到千岛湖一游,返程之时恰近黄昏,只见一抹残阳染红了半边天空,水天一色,千岛湖诸多大小岛屿映入其中,远远望去如山水画一般,令人沉醉。然而当我按捺不住跟朋友讲时,他只来了一句,不就个夕阳吗,有什么好看的。

    另一个故事则来源于平时的爱好,喜欢听一些偏古典的音乐。有一次在某首乐曲下面的评论里看到有两个人争论起来,一个人说古典音乐比通俗音乐更美,另一个则反驳说各有各的美,只是个人爱好不同。

    为什么要说这两件小事呢?因为它们反映的问题都是有关趣味,或者说是趣味的标准。

    关于趣味本身,休谟并未一上来直接去下定义说趣味是什么,而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趣味,而每个人的趣味多不相同,这种不相同的根源在于内心感官的素质不同。这种素质又从何而来?不可否认的是一部分是天赋(内心感官的敏感度),剩下的人可能还会因为经历、知识等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就拿这次千岛湖之行来说,为什么朋友会对我十分欣赏的夕阳之美视而不见?这就是内心感官的区别。既然知道了我与朋友之间趣味的差别,接下来理所当然会想,我能感受到而他感受不到,这是否就意味着如果真要评级,我的趣味等级在朋友之上呢?比如他可以反驳我说他更喜欢日出之美,那又要怎么进行比较?

    所以就有了第二个故事,关于对音乐的喜好。我们能说古典音乐的美就一定在流行音乐之上,喜欢听古典音乐就一定比流行音乐高级吗?并不能。首先是流行音乐也能产生音乐的和谐之美,正如通俗小说也会有精彩的片段一样,只是载体形式上的差别。其次在于对趣味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休谟并没有说这个标准应如何去定,然而却讲了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去对趣味进行评价。这样的人需要内心感官十分灵敏,能去感受和区分任何作品或言谈当中一切的瑕和瑜;同时在想要去评价的领域不断地进行艺术实践以提升这方面的灵敏度,最后还需要能脱离偏见,保持客观。也就是说,只有达成以上的条件,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去评价趣味。没有达成这些要求,不能感受被评价的事物之美的人,所作出的评价又有何用?拿古典音乐来说,这个人是否真的感受到了其意境和技艺之美?没有感受到却说古典音乐要比流行音乐好,那岂不是妄言?

    总的来说,在休谟的观点中,趣味是对事物的主观感受,各有各的不同。倘若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将作用在人身上,即有资格去评价趣味的人和没有资格作评价的人。对于其中某一个群体来说,他们之间的趣味又变得各

  • 2023-04-16

  • 2019-09-20

  • 2023-03-12

  • 2023-04-28

  • 2019-09-25

  • 2023-01-10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10-24

  • 2023-01-21

  • 2019-10-11

  • 2019-10-24

  • 2019-10-29

  • 2022-12-20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21-09-1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1-02

  • 2019-10-09

  • 2019-10-11

  • 2022-12-28

  • 2023-01-15

趣味逻辑读后感1000字
趣味逻辑读后感10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众多的趣味逻辑读后感1000字,2024趣味逻辑读后感1000字,趣味逻辑读后感1000字范文,趣味逻辑读后感1000字2024等,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