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普通逻辑读后感 > 地图 > 普通逻辑读后感

普通逻辑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趁着自己的感触 ,最适合写一篇作品的读书笔记了!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一)

吴勇浩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很少置予关注的非市场决策的集体行动问题。在传统经济学家看来,这些问题是由于非市场因素导致的,违背了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假设。然而,奥尔森对集体行动的逻辑的研究,恰恰证明了非市场问题依然可以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

在这本书里,奥尔森紧扣“经济人”的行为假设前提,认为利益集团的成员都有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在没有选择性激励或强制等手段下,为了所谓的公共利益或集体物品最大化而宁可自己承担集体成本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即便是基于成员共同利益组成的集团在试图增进成员的共同利益,实现集团某些目标而采取行动,成员的行动并非是理所当然的,它都是建立在成员实现集团中某些特定利益的基础上。这就批判了传统经济学家的观点:有共同利益的个人所组成的集团是为他们的共同利益而行事,会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以增进维护共同利益。奥尔森认为,即使集团采取的行动在实现集团目标之后,能够使集团中所有成员获得相对应的利益,也不能推导出所有成员一致自愿采取行动,实现这一目标。

集团或集体设立的最初目标是为了促进和维护共同利益,其组织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公共或集体物品。在集团内部成员中,集体行动产生的集体物品属于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通常情况下,集团在采取集体行动过程中,某些成员的消极对待或少付出行为并不会影响其对实现了的集体物品的分享。这就可能导致了集体成员“搭便车”现象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集体成员宁愿不享受公共物品也不愿付出成本去实现集团目标,所以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集团的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运用集体行动的逻辑可以解释很多事情。就拿安全性日益堪忧、形势严峻的食品问题来举例。当这些毒大米、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猪肉等食品流入消费者市场时,假设最初恰巧发现问题的一小撮消费者,能够坚决地控告商家,同时给政府施予必要的压力,促使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取缔商家,以最严厉的措施去惩罚这些为了赚取暴利,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去生产有毒有害的食品厂家,或许就不会出现一大批消费者受害事件。对于消费者群体来说,获得安全卫生的食品是这个集体的共有物品或者说共同利益。当消费者发现危害共同利益的行为出现时,能够坚决说不,运用法律等手段去制止它,那些不良商家就不会这么嚣张地生产有毒有害食品。遗憾的是,我们会发现身边的消费者大部分人即使购买到有毒有害的食品,也会采取息事宁人的做法,扔掉这些不合格的商品。即便食用了这类食品,如果不是发生特别严重的疾病的话,一般都自认倒霉,自行承担治疗成本算了。因为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如果个人承担了数额不小的成本,比如法律诉讼成本、举报材料费等,即使让生产有毒有害的商家或厂家受到了应有的严厉惩罚,但在消费者个人看来,个人行动给消费者集体所带来的收益是由大家共享的,况且他们也不会分担自己所花费的成本,何况面对的是实力比自身强、拥有各种社会资源的厂家,挑战他们的胜算难以估计。最终,我们学会搭便车,都指望别人付出行动,或者受危害的群体越来越多时,靠舆论压力施压政府去解决。

既然集体中的成员都是自利的,都有搭便车的倾向,是不是就意味着基于共同利益的集体就不会采取集体行动去增进成员的共同利益呢?回答是否定的。在这本书中,奥尔森并不否认即便是没有激励或者强制手段,集团也会有集体行动的发生。

集团成员规模有大小之分。成员规模的差别,影响到集体行动的可能性,导致集体行动的结果也就不同。人数规模小的集团,由于经济激励和社会激励的存在,比如个别成员为了获取声望、尊敬、友谊以及其他社会和心理目标,宁愿承担相应的成本去付诸行动增进集体利益。成员人数少,成员间更容易互动,增进互信,因而集团成员更具有凝聚力,集体行动更具有效性。然而,成员规模大的大集团,由于不具有小集团的优势,一般不会轻易组织起来,除非运用强制或选择性激励措施。

在奥尔森论证小集团的凝聚力和有效性一节时,某个别的论证引起我一些思考。他引用并论证“‘我们发现当你期待行动时,委员会应该小一些,而当你希望听取观点、反映时,委员会相对就应该大一些’这一情况显然不只限于银行。众所周知,美国国会和州立法机关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委员会和小组委员会手中的。”仔细观察我们所处的社会,我们发现很多决策机构人员安排非常符合奥尔森这一逻辑。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人数只有7位,中国共产党在每一次涉及社会重大事件的重要决策时,可以及时迅速地做出决策,比如这次天津塘沽特别重大火灾事件,爆炸事故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最高决策机构中央政治局及时做出关于爆炸事故处置工作的七项决策,避免事态的进一步严重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代表人员规模超过2000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的每一项重要决策议题都要人大代表酝酿好几年后,才能出台相关决议或法规。

记得以前在论及中国与美国政治民主程度的比较时,常有人引用中央党校赵虎吉教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中国目前是开大会解决小问题,开小会解决大问题,不开会解决关键问题。”我们当中有些人用这句话调侃中国政治民主不发达,羡慕老生常谈的美国所谓的人权。但在这本书中奥尔森关于美国民主的分析内容中,我们看到的是,以民主最发达著称的美国决策机制与中国大同小异,重要决策总是由关键人物主导并作出的。美国普通民众难以影响重要决策的产生,更多的是民意被代表化,或者上街游行反对对自己不利的法案。

事关重要的决策由少数关键人物做出,并不意味着这些决策是不公正的、不合理的。但从决策成本来看,它的成本必定比全体成员共同决策所花费的成本小。节约的成本可以用来做其他有利于集团利益实现的事情。另外,从决策时效性来看,少数关键人物做决策相比多数人做决策,成员意见更容易统一,这是由于多数人组成的大集团,通常成员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比如受教育程度、理解能力等方面,常常导致成员关于决策的意见不合,花费许多时间成本在说服彼此的过程,错过决策实现的最佳时机。

少数关键人物做决策确实有诸多好处。然而,在这由少数人做决策的过程中,我们要警惕奥尔森在书中论证过的少数剥削多数的倾向,避免因错误决策最终导致政策实施恶果让多数人承担。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控股股东颇有兴趣提议关联交易、重组并购等影响股价重大涨幅的决策议案,借以此为炒作噱头,实现自身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高价减持手中的股票、获取关联利益。然而,他们并不关心公司实体的经营业绩情况,管理机制是否完善,公司发展战略是否调整到位。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上市公司即便是重组并购之后,公司业绩依然惨淡,受此影响股价大跌,最终使广大中小散户割肉离场,利益受损。所幸的是,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相关规定,对上市公司重大事件的披露要求越来越严格。

少数关键人物成为代表全体成员意见的最终决策群体的一员,可能由于自身拥有的诸如天生领导力强、社会地位高等条件促成,但这并不默许这一小撮成员有理由侵害多数人的利益。因此,基于保护集团全体成员的利益,我们除了关注少数关键人物做决策的合理性,更应该注重利益诉求的表达通畅度与决策执行的监督力度。

在论证国家和阶级的正统理论章节中,奥尔森理论对比分析了古典经济学家与马克思关于国家的理论。奥尔森毫不客气地批判,自由放任的古典经济学家们基本上忽略了公共物品理论,过度倾向于用一套详尽理论,解释为什么大多数经济需求要通过私人企业来满足实现,而认为国家理所当然地提供诸如国防、警察以及法律等公共服务,或者说是国家经济体现出来的是自我牺牲的集体精神发挥所致,一味地强调个人的自我利益至高无上。譬如古典经济学家汉斯·里切尔在提及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私人组织的关系时,他认为个人的自我经济利益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至高无上,利润动机几乎是决定相互关系的唯一因素。如果国家满足了个人的需求,或是只有通过联合行动才能实现的群体中的个体需求,它这样做只是为了岁入。人类精神有奇怪的两重性,在个人间进行交易时,自我利益至高无上,而在个人与国家以及与许多私人组织的关系中,自我精神又压倒一切。相对于指责古典经济学家没能建立一个明确的关于国家的理论,奥尔森强调了马克思关于国家的理论是意味深长和发人深省的,强调了马克思对国家理论的贡献。他认为马克思以财产关系划分阶级是明智的,如果按成员的社会地位或特权来定义阶级,马克思也许就不能理直气壮的说他们有共同利益,因为收入来源不同的人可能拥有相同的特权。

此外,奥尔森用集体行动的逻辑深入剖析马克思的国家和阶级理论时指出:“马克思强调个人自我利益,并认为阶级都意识到它们的利益,这自然是大多数评论家认为马克思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的理由。一些人认为这是他的主要缺陷,他对于自我利益和理性强调的过头了??按照穆勒的观点,对政治广泛漠不关心就可以证明马克思认为人们能够实用和理性的参加阶级行动的观点是错误的??并没有出现马克思预期的那种阶级斗争,但凭此就认为马克思高估了理性行为的力量,这实际上并不正确。相反,没有出现马克思预言的那种阶级斗争,部分原因正是出于理性的功利主义行为。因为如果组成阶级的个体采取理性的行为,就不会产生争取阶级利益的行为。”不得不说,奥尔森这种分析问题的角度很新颖特别,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又让我产生几点疑问。如果世界上真的所有人都有理性,都想搭便车,那么为什么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有这么多次革命的发生?为什么我们身边总会出现牺牲自我的英雄事迹?

晚清时代,主张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改官制等的变法维新领导者之一的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下令逮捕屠杀维新派人物时,明明可以在别人帮助下逃离中国,可他却拒绝了出逃的建议,毅然地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倡也。有之,请从嗣同始。”他决心为变法而献身。如果仅是出于理性的功利主义,他完全保全自身,逃到他国生存。或许在他看来,他的心属于中国,逃到哪里心都不会安定,与其苟且偷安,还不如壮烈殉国,以自己的一腔热血唤起世人的觉醒。再看看前段时间热映的《十月围城》,很多人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来保护革命伟人孙中山先生,用胸膛挡敌人的子弹、暗箭,他们名留史册、令人感叹。但仔细的考虑一下,那些牺牲的人当中有几个知道孙中山先生是谁吗?他们要保护的人对于他们的长远意义是什么?用一句现代流行词,那就是他们“被革命了”。可能仅是出于某种道义上的考虑,甚至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就是被后人称赞的革命,而被迫参与革命。一些英雄们之所以冒死保孙,目的其实都是事先考虑了自己的某种利益,有的是为了完成父愿、有的是为了答谢主人的恩赐、有的是为了见到自己的女儿??总之,他们参加革命可能是出于个人理性的目的。但是革命能吸引那么多人参加,也说明了领导者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这或许是奥尔森在书中没有想到的。

西方社会之所以没有发生像马克思预言的工人阶级革命,正是因为资产主义的一系列发展超出马克思的设想,使工人淡化对自己的阶级处境的认识,而不是真正的“理性人”的理性选择的结果。首先,社会的经济结构并没有像马克思预言的那样出现愈来愈简单化的趋势,反而变得愈来愈复杂。这是因为,尽管资本主义的经济集中进程十分迅速,但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的总数并没有减少。中小型企业的数目,像雨后春笋一样在继续增加。国民经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没有由于经济的集中而消灭。其次,社会的阶级结构并没有像马克思预期的那样减少为两个矛盾相互对立的阶级,而是出现了进一步分化的倾向。中小企业的继续存在,使旧的中产阶级得以保留;同时,由于私营企业和公共管理机关的增加,这个阶级又得到了“新中产阶级”即白领工人和公职人员的补充。至于工人阶级本身,也由于教育、职业和收入的不同而走向更大的分化。并且,尽管私营公司纷纷合并,但是股份公司的出现却使分享生产资料所有权的人数在增加。总之,社会的阶级结构不是简单化了,而是更加复杂化了。再次,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并没有像马克思预期的那样增加或扩大,相反,危机的程度及其影响还趋于减弱。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一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里更广泛地使用了信贷制度,二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内开始出现了经济组织(如卡特尔),三是国家调节经济的手段已大大改善。这些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不仅没有对其形成经济灾难的威胁,而且还使引发危机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另外,工人的经济状况并没有像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越来越贫困化,相反,他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现实的情况表明,虽然工人与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收入差距在扩大,但工人的生活条件并没有持续恶化,反之,他们的实际收入明显地在不断增加,他们的处境得到了改善。这就是说,工人阶级的相对贫困化虽然还继续存在,但绝对贫困化已经不复存在了。最后,阶级斗争并没有像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日益加剧,相反,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发展已经能够有秩序地解决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争端。这种发展主要体现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和劳工立法,由于工会的努力而得到了改善,这就为解决工会和雇主之间的争端提供了广泛的基础。事实证明,民主制适合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现有利于劳动人民的改革。在这样复杂的社会里,不可能由一个中央机构控制和管理一切生产资料,因此社会主义不能把社会化作为目的,并且不能立即和全面地由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模式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它只能通过不断的建设性的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

作为“制度性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所提出的理论与方法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奥尔森的“潜在的集团”即发现了有组织的利益集团之外的无组织的潜在利益集团的存在及其行为方式,这样的研究无疑扩大了公共选择理论的领域。再者,他详细分析了大集团与小集团在实现集团目标的效果差异,启示我们对于组织大集团的集体行动时,要充分运用“选择性激励”。激励机制,可能是惩罚性的、强制性的,也可能是奖励性、社会性的,目的都在于激励成员为集体目标而贡献,调动参加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最终目标的实现。这种激励机制的精髓也告诉我们,在选择激励措施时,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每一种理论与观点的提出,背后都会有质疑的声音的存在,因为大家的认识角度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同。每一种理论都有它的局限,对待它们应采取批判与理性的态度。基于此,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古代,为了今天的中国,学习西方,为了东方的中国。我们认识每一种理论,都是为了汲取其中的精华、得到一定得启发来服务现实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对待每种理论,不能迷信太深,也不能全盘否定,取其长处,反思我心,掌握知识,服务人民。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二)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的成名作,他的另一本代表作是《国家的兴衰》。虽然这本书是一本经济学经典著作,但是其揭示的现象在社会生活许多领域广泛出现,因此,这本书,又通行于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那么,这本书主要探讨的是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呢?先容我从身边的小例子说起,比如说,三个大学寝室,A寝室住4个人,B寝室住6个人,C寝室是8人间。周末了,三个寝室的寝室长分别提议每人交二十块钱弄个寝室集体聚餐,结果发现,通常情况下,A寝室长的提议很容易成功,B寝室的次之,C寝室的最难成功,成员多的寝室,总有那么一两个人借故推脱不去,这个现象读书的时候肯定都经历过,那么,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呢?

奥尔森这本书要回答的便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小集团里的成员为什么集体行动效果更佳,而越大的集团集体行动的效果反倒会越来越差。中国有一句古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后来编成一首儿歌,后面还加上一句“你说这是为什么啊为什么”,奥尔森先生这本经典著作要回答的就是一个类似于“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问题,而且后面给出了相应的解决举措。

这本书,我是在好几年前,托一学生网购从上海买过来的,买到这本书时很是激动,因为之前找了武汉大大小小的许多书城书店,没有买到,后来我又找了几个书商托他们能否购书时带回一本,可惜也未实现夙愿,后来还是我一机敏的学生在网上帮我搜到了这本书,辗转周折,终了我愿。

奥尔森先生在这本书里对以往经济学家理所当然认为的一个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人们都认为集团是为了集团成员的共同利益而存在的,为了获取更大的集体利益,集团成员往往会自发的行动以增进集体更大的利益。”奥尔森先生认为,事实绝不是这样的。

研究表明,很多小集团往往能很快的采取集体行动,获得显著的成效,而大集团往往步履维艰,很难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展开一致性集体行动,最后组织涣散往往限于濒临崩塌的局面。那么,这里有什么深层次的奥秘呢?

我们不需扯远,只需结合上文两个例子来问问,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个和尚反倒有水喝了,三个和尚怎么就没水喝了?因为在这里每一个和尚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当他一个人的时候,他不能打别人的主意了,必须得行动,不行动就没水喝,被渴死,所以一个和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者说利益必须行动;而两个和尚的时候,他们二人各自都需做出行动,而且是份额均等的行动,两人心理平衡,何况不行动没水喝,所以两个和尚抬水喝,也会采取集体行动最后有水可喝;但是,三个和尚,问题就稍稍复杂了,三个和尚可以看成一个小集团,如果一人行动去打水,另外两个人没行动,准备去打水的肯定心理不平衡不乐意,如果两人去打水,另外又有一人没行动,这要去打水的两人肯定也不会乐意,这样,这三个人思来算去,各自算计,你推我我推你,都怕吃亏,最后反倒没人去打水了,所以三个和尚没水喝。人多了,集团大了,还成不了什么事,更别提大事了。所以说大的未必就是好的,在欧洲人的理念里,小的才是好的,小企业,小国家,西方遍地都是。中国推崇大,要搞大国企,大项目,往往最后没效益,许多大型国企亏损严重,长期如此,在这里有根本的症结制约在其中。组织的规模是有限度规律在的,不能盲目扩张,它有它本身的制约和运作逻辑。

三个和尚没水喝,从经济学学术规范的角度来讲,根本原因在于,每一个和尚都是“理性经济人”,他们只有在认为条件是最理性最划算的时候,才会做出行动,如果一个集体中“搭便车”的人越来越多,集体行动便很难实现,集团越大,集体行动越难实现;集团越小,反倒越容易实现集体行动。

再回到寝室就餐的问题,仍是如此,四个人的寝室出钱就餐,能够“搭便车”的份额机会相对6人8人寝室要少很多,如果六个人的话,有人食量大的可能性增多,最后估计就很有可能有人找理由不去了,当然,这里排除确实有人生病或有事等其他原因,如果是8个人,最后就更难实现这个稍大的集体行动了!人越多,越难成行。

奥尔森先生这本书要回答要解决的便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先说明为什么小集团更容易达成集体行动,为什么大集团却越来越难?

之后,奥尔森先生从工会组织、国家集团、压力集团三个角度论述了在这三个领域中,大小型集团行动的内在逻辑,特别是在所谓的政府机构中,所谓为民服务的人并不必然是纯为公共利益去行动的,他们也有自己的私心杂念,当所有的条件达到他们认为最划算的时候,政府人员才会采取某一行动。而如果缺乏诸多有效因素,集体行动便很难实现。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比如说,在班级管理中,如果有的学生爱学习,有的学生不爱学习,有的学生学习兴趣一般般,那么对于这样的班级如何进行教育引导,让整个班风学风好起来,让整个集体采取最有效的集体学习行动呢?再比如说,如今的共青团组织特别是基层共青团组织,越来越萎缩涣散缺乏积极性,很多人没有工作干劲,下达的任务很难执行,在全国都是一个普遍现象,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它的原因症结何在,解决措施路径有哪些呢?结合奥尔森先生的这本书,里面给出了解释并给予了路径指引。

要保证大型组织集体行动的成效,要严厉打击“搭便车”现象,对于自身不作为不劳动便想获取好处的个体要采取惩罚措施,对于努力付出、成效显著的个体要给予“选择性激励”,比如说,公司里的职员辛苦工作,为公司创造了比他人多很多的效益,这样的员工就要给予嘉奖。主动作为者给予积极的激励措施,“搭便车”或托后腿者予以惩罚扣奖金。具体执行起来,就是要定制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进行“选择性激励”,当然这里的激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所以,回到文章开头“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问题,为什么没水喝,因为每个人都想“搭便车”,想不劳而获,最后想干事的人都没积极性了。要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问题该怎么办呢?那就是订立制度规范,对于去打水的和尚给予奖励,不去打水的给予惩罚,用强制性的手段,用“选择性激励”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选择性激励”的具体措施,在不同的领域有多种多样,只要一个团队组织中的领导者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能做到相应的制度安排制度设计,那么这个组织集体行动便能轻松得以开展取得实质成效!

因此,归结起来。这本书,实质上得出了这样几个重要的结论:

一、小集团更容易采取集体行动,大集团很容易因为“搭便车”者甚众而趋于衰落,要保证集体成效,必须控制集体规模,小集团往往更有成效,小比大好;

二、要保证任何一个集团的有效发展,促进团队集体行动成效,需要制定赏罚分明的“选择性激励”措施。

以上这两个结论,可以说,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频繁出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庞大的帝国军团在丧失激励机制后顷刻间土崩瓦解,被有战斗力的项羽精锐部队一举攻破,项羽率兵三万,而秦军当时有虎狼之师五十万之众;再比如,新中国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农村建大食堂,大伙一起劳作,吃大锅饭,因为缺乏“选择性激励”,干多干少一个样,吃饭的时候大伙都抢着吃,抢着“搭便车”,最后干事的越来越少,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导致中国饿死三千万人(有一说是饿死一千万),所以刘少奇说“三年自然灾害”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这七分人祸就在于缺乏有效的集体行动制度规范和激励机制。再比如,在现代合伙公司运作中,往往两三个人的合伙企业很容易成功,合伙者越多,最后很容易引起利益纠纷内部矛盾导致企业无法运作,根源就在于人多了“搭便车”者多了,而这其中又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激励措施。这样的例子,可以说,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读了奥尔森先生的这本书,我们想必会受到很多启发。当让,奥尔森先生主要是一个经济学家,他的观点不免带有浓厚的经济学痕迹,充满功利主义色彩,每一个人似乎都变成了冷冰冰只知算计的机器,而生活是复杂多元的,人性也是如此,既有理性的一面,又有温情的一面,很多人会因为个人的良心、道德、信念、信仰、情感做出很多让经济学家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说革命烈士舍身成仁、志愿者无私奉献、母亲为爱割肾救子等等,所以,读书要懂得在吸取知识的同时,结合实际反复思考,更要增进智慧,经济学可以解释很多问题,但光有一个视角是不够的,生活不是单一的一面,而是由方方面面构成的!

这个端午节,我没出门,看完欧洲杯 睡了一上午,然后又集中精力把奥尔森先生的这本经典力作重读了一遍,受益颇多,对于以后开展组织建设会有诸多帮助。多读书,读好书,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后为千万人而服务!好书不厌百回读!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三)

传统观点普遍认可这样的观点: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通常总是试图增进那些共同利益。如许多工会理论、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补偿权力”概念、及对压力集团的研究都是建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的。但奥尔康教授却在本书中明确指出这种论断是错误的。当然各类组织的成员总是期待增进他们的共同利益,工人期待工会为其争取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工作条件;农场主期待农场组织为其成员争取更有利的法律;股东期待公司为其增进利益。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以现代大公司为例,不像股东人数少的公司,在股东数量众多的现代大公司,管理人员拥有自主权,他们能够控制大公司,甚至为自身的利益而牺牲股东的利益,这样的事实却是令人惊讶。在股份公司里,普通的股东拥有解雇管理人员的法定权利,如果管理人员把公司作为谋取自身利益的该工具,股东集团受到了损失,自然有足够的理由解雇他们,可是大多数这样的情况下股东是不会这么做的。究其原因是这样的,在一个有着成千上万股东的大公司里,典型的股东要解雇管理人员的努力可能不会成功;而且,即使成功的话,由于典型股东拥有的股票只占股票总额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回报(更高的红利或股价)的大部分也会被其他股东分享。公司收入对股东来说是集体物品,因而通常情况下典型股东不会对管理人员发难。

也就是说,在一个集团内部,集团利益是公共性的,即集团中每个成员都能共同且均等地分享它。这也就意味着,不管个人是否付出成本,他都能享受到集团的共同利益,而这样的性质促使集团的每个成员都想“搭便车”坐享其成。集团越是大,分享收益的人越是多,为实现集团利益而进行活动的个人分享的份额就越小。所以,在严格坚持经济人及其行为的假设条件下,经济人或理性人都不会为集团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

奥尔康教授还将小集团和大集团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不仅有量上的差别,而且尤其关键的是二者在质上也是完全不同的。他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大集团行为,在研究中他发觉大集团行动是相当困难的。首先,因为集团规模大、成员多使得集团组织运行成本极高,加之收益的分享问题、吸引成员加入的方法问题都使得组织大集团行动陷入困境。其次,组织集团行动以实现利益增殖问题,也只能是可能性。因为总要防止集团成员“搭便车”的行为倾向,它已变成解决集体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为此,在多个成功案例的研究中,奥尔康教授发现了这样的运行机制,即强制入会制和“有选择性的激励”,大集团或申请法律强制其潜在成员入会,或向其成员提供大量有选择性或非集体性收益并排除其他非成员分享,使得潜在成员知道加入集团对自己的益处而不加入可能总成的损失远远多于会费,从而吸引更多成员加入。此外,对集团的每个成员区别对待、“赏罚分明”。

当说到小集团时,奥尔康教授特意申明:他的关于大集团的理论都不适用于小集团。小集团因其成员人数少。为实现集团总收益而付出的成本小,即使有些成员必须承担提供集体物品的所有成本,他们得到的好处也要比不提供集体物品时来得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相一致的,可以假定会提供集体物品。所以,小集团比大集团更容易组织起集体行动;具有有选择性激励机的集团比没有这种机制的集团更容易组织起集体行动。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小逻辑的读后感


黑格尔的名著《小逻辑》是恩格斯推荐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读文本之一。小编整理的小逻辑的读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逻辑的读后感1

黑格尔的哲学名著《小逻辑》,实际上是其《哲学全书》的第一部分“逻辑学”的单行本,内容大致上是先前完成的《逻辑学》(又称《大逻辑》)的缩写。全书主要由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三篇构成,体现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故而可谓是走进黑格尔哲学庙堂的首要门径。

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是在康德思想影响下出现的又一位思想巨人。与康德相同,黑格尔亦深切体悟到了传统形而上学之缺陷,并认同康德关于现象界与物自体的划分。认为康德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基于现象界与物自体的划分,最早明确区分了知性与理性这样两种与之相应的不同思维方式,并指出了各自特点:知性是以有限的和有条件的事物为对象,而理性则以无限的和无条件的事物为对象;知性坚执于非此即彼的“独断论”,理性则致力于将知性所固执着的分别与对立加以克服,得到的工作思路真理是将事物的片面规定性联合进来的全体。但遗憾的是,康德虽意识到了理性思维的重要,却只是停留在单纯的应当阶段,甚至以“不可知论”否定了由其思维把握“物自体”(即真理)的可能性。

与康德止步于“物自体”不同,黑格尔力图探明“物自体”之所“是”,认为康德所说的“物自体”,即乃“自在自为的真理”,也就是事物的“理念”。在黑格尔看来,要把握这样一种真理性的理念,首先要弄清这“理念”是如何形成的。他在《小逻辑》中分析论述的便是在逻辑学意义上“理念”生成的三个阶段,即由存在到本质,由本质到概念。他所说的“存在”,又谓之“有”,指的是由质、量、度决定的事物之生成;他所说的“本质”是指事物的相对规定性;他所说的“概念”是指“存在”与“本质”的统一。黑格尔认为,“概念”虽是主观的,但它是以“存在”与“本质”为客观基础的,是包含了这两个范围中全部丰富的内容在自身之内的,因而“同时也是完全具体的东西”(327)。

黑格尔认为,要把握“理念”(物自体),至“概念”阶段才有了可能。这“理念”便是“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397页),是“主体客体;观念与实在,有限与无限,灵魂与肉体的统一”(400页)。这样一种关于事物的“理念”,在本质上“是一个过程”,其过程是这样的:“即概念作为普遍性,而这普遍性也是个体性特殊化其自己为客观性,并和普遍性相对立,而这种以概念为其实体的外在性通过其自身内在的辩证法返回到主观性。”(403页)。由这些论述可知,黑格尔所说的“理念”(真理),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关于某一事物的稳定性“定义”,而是发展变化着的活体,故而他又称“直接性的理念就是生命”(404页)。显然,要把握这样一种生命活体性的“理念”,孤立、片面、静止的知性思维当然是不可能的,而只能经由他所说的将事物的片面规定性综合为一个整体的辩证理性思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又曾干脆宣称:“理念是辩证法” (403页)。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具体的、活动的“真理”观,黑格尔反对传统的本质观。认为在传统哲学中,人们往往将本质视为与事物现象的特定内容毫不相干的独立存在,予以抽象使用。在这样的使用过程中,“本质中的各个规定只是相对的,还没有完全返回到概念本身”(241页)。因此,这样的“本质”也就仍不过是知性思维的产物,由此而得到的对于事物的认识亦必是片面的。而实际上, “肯定的东西与否定的东西本质上是彼此互为条件的,并且只是存在于它们的相互联系中”,比如“一条往东的路同时也是一条往西的路”,“北极的磁石没有南极便不存在”(256页)。在黑格尔的这些分析论述中,似已可见至20世纪出现的“反本质主义”、“反逻格斯中心主义”、“解构主义”等现代、后现代思潮的端倪。

与反对传统本质论相一致,黑格尔主张要对“必然性加以思维”,他自己经由“思维”得出的看法是:“自然界注定了只有用必然性去完成理性。但精神的世界就是自由的世界。举凡一切维系人类生活的,有价值的,行得通的,都是精神性的。而精神世界只有通过对真理和正义的意识,通过对理念的掌握,才能取得实际存在。”(35页)也就是说,在黑格尔看来,必然性思维,只适用于自然界,而不适于精神界。黑格尔正是据此进一步得出结论:对于精神世界,思维就是要自由思想,就是要“不接受未经考察过的前提的思想”(118页),就是要消解“最坚硬的必然性”。而这样的“思维”,本身“就是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就其是自为存在着的主体而言,便叫自我;就其发展成一全体而言,便叫作自由精神;就其为纯洁的情感而言,便叫作爱;就其为高尚的享受而言,便叫作幸福”。(325—326页)黑格尔举例说,关于上帝本身,就属于精神内容,就没什么必然的真理性可言,而“只有在思维中,或作为思维时,才有其真理性。在这种意义下,思想不仅仅是单纯的思想,而且是把握永恒和绝对存在的最高方式,严格说来,是唯一方式。”(66页)可见,对于精神领域而言,黑格尔注重的显然并非思维之结果,而是具有消解某些定论的自由思维本身,是思想本身的高贵与力量。

正是在此基础上,黑格尔进而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哲学命题:“人之所以为人,全凭他的思维在起作用。”(38页)为此,他曾呼吁:“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不要“仅仅满足于外在知识的草芥”,应该有一种“对于更高尚神圣事物的渴求”(66页)但曾令他感慨系之的是:“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鹜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31页)

如果仅就探明康德所判定的“不可知”的“物自体”而言,黑格尔在《小逻辑》中的分析论述,似乎仍给人玄秘莫测之感,但这并不影响黑格尔哲学思想的伟大光辉,这就是: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到辩证理性思维的重要,更在于为人类打开了通向自由思想之门,指明了人之为人之路。但黑格尔也许没有想到,在他身后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世界精神”似乎更加“忙碌于现实”,更加“驰鹜”于“外界”,他所向往的高尚神圣的精神“家园”,不仅未见繁盛,而是愈见荒芜。更为令人忧虑的是,在许多国度,假冒高尚与神圣,乃至是毒汁四溅的“精神花草”正四处蔓延。有谁还有能力拯救我们这个世界吗?

小逻辑的读后感2

“一方面由于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的琐事予以太大的重视,另一方面,现实上最高的兴趣,却在于努力奋斗首先去复兴并拯救国家民族生活上政治上的整个局势。这些工作占据了精神上的一切能力,各阶层人民的一切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致使我们精神上的内心生活不能赢得宁静。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现在现实潮流的重负已渐减轻,日耳曼民族已经把他们的国家,一切有生命有意义的生活的根源,拯救过来了,于是时间已经到来,在国家内,除了现实世界的治理之外,思想的自由世界也会独立繁荣起来。”

这是将近两百年前,黑格尔在柏林大学的开讲辞。读起来感觉多么亲切啊,真可谓历久弥新。我们这个时代不再是黑格尔的时代,但人好像还是黑格尔时代的人。“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致使我们精神上的内心生活不能赢得宁静。”

一个时代的兴趣,一个时代的格局,一个时代的趋势,个人是无能为力的,最多只能“独善其身”。而且,很多时候,独善其身也很不容易,往往“树欲静而风不止”。

国人的习惯,喜欢上行下效。所以我常常想,要扭转这个时代的风气,可能还要从在上者做起,然后民众群起响应。

我常常想,假如为政者能有时间坐下来读点书,做点思考(总结和反思),想一点与经济无关的社会的事、文化的事,聊一点百姓的话题、精神的话题,甚至是诗意的话题,可能会出现一种清新的政治局面、管理局面。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古代受百姓敬仰的官员是亲民的,有人情味的,他们似乎不像现在的官员那样,成天到晚事务缠身,几无片刻闲暇。古代的官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似乎总能从容处之,百姓对他们的评价是“日计之无近功,岁计之有大利。”(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序》)

假如学者们能坐下来安静地做学问,而不仅仅为稻粱谋,不仅仅为名利、为职称谋,可能会出现一种清新的学问局面、学习局面、文化局面。

假如各阶层的人们能放慢一点脚步,习惯欣赏生活,习惯欣赏自己,习惯于物质之外某种精神需求……可能会出现一种清新的生活局面、社会局面。

和谐社会必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身与心的和谐。远离精神、远离内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

市场的逻辑读后感


市场的逻辑读后感(一)

在阅读《市场的逻辑》时,在学术尚未自由的现实下,张维迎敢说敢做的精神令我钦佩。他提出的市场逻辑与此前阅读过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其他作者大体上是相同的,即应该由市场决定经济活动行为,国家所做的调控只会越调越乱。

其中,对我有启发性的就是关于利润的描述。利润简而言之,就是产品排除了工资、地租方面留给企业家的部分。简而言之,书中概括出了利润的三个来源:第一是风险,也就是不确定性,具有高瞻远瞩敢于承担风险的企业家能够有机会赢得高额利润;第二是创新,不一定就是高科技、高技术人们常说的创新,而是企业能够通过自我改进,以更少的投入有更大的产出,可以是技术上的,也可以是管理上的;第三就是市场秩序,建立市场交易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信任,也就是委托与代理问题中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企业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提供可以追究的责任源头,出问题了能够找到负责人,能够解决,而企业若能在市场上赢得很好的信任就树立了品牌,品牌给企业带来的溢价能够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因而,我们看出,企业家拿到了利润部分与工人的工资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工人只负责履行劳动合同(当然,若在这种雇佣关系中较高的公司管理层可能占有一定的股份,这与普通工人不同,应该加入企业家的队伍),对公司的盈亏不服责任,除了绩效激励外,对公司的生死存亡与信誉等并无直接关系;与工人相对的是企业家,之所以有企业家精神,强调的是一种敢于承担风险、努力开拓创新的精神,企业家拿到的是扣除地租、工资外的利润,而利润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激励着企业家监督工人的工作,以便更好的完成企业效益趋向最大化。正是由于这种性质,企业家与工人不同,工人有着明显的休假与劳动时间分配,而企业家面临的是种种不确定性,因而是将生活与工作无法分开的一批人。在中国,尤为如此——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与不健全,企业家们不仅要面对无数市场带来的信息作出生产函数定位,更要用足够多的功夫与政府打交道——资源掌握在政府手里,而政府官员犹如企业中的雇员,由于是要求对集体负责,最终导致不对任何人负责,因此更多的追求在位期间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对权力的运用挟持资源,寻求企业的利润分成——这导致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相对于西方拥有发达市场经济的国家而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去讨好政府人员,而这又是一种不确定的增加源,而这种不确定本身并不能增进社会福利,毕竟有很大一笔钱被政府拿去,即使是最优企业最后拿到了资源,也产生了不必要的折算。

在创新上,需要的更是企业的推动,尤其是民营企业:在国有企业中,企业家高层不仅与政府、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有一定的任期。这促使企业家像创政绩的官员一般,只在自己的任期上通过数量的增长,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如果让国有企业去创新,即使是拥有雄厚的资本也是不现实的——创新带来的的也是不确定的利润,即使是能够推动企业发展,最终也是上缴到国家不归企业家个人所有,而一旦失败,企业家的职位就出现风险,而国有企业家就是靠着自身职位才能获得资源,若失去职位,造成的后果比创新的收益将大出很多,因此国有企业家往往是风险规避者。而在民营企业中,由于产权相对完善,企业家能够取得风险带来的收益将其内化,因此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具有胆识的企业家会不断推动创新并监督手下员工参与创新中来最终取得企业的发展与无意识而为之的社会福利增进。而文中特别提出了对"垄断"的看法,也就是大企业在推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大企业有雄厚的资本与承担风险的能力,我们要是反垄断仅仅是打击在市场份额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大企业,那不仅不利于公平原则,也将有能力创新的市场主体打压下去了。所以反垄断反对的不应该是有能力的大企业,而是"进入壁垒",其他的中小企业也参与到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增加大企业自身的危机感推动创新。而大企业产生的创新成果长期来看也是无意识的推动了其他企业的进步,比如先进的制作工艺、创新的管理方法,如同搭便车原理,小企业实质上可以从大企业创造的成果中汲取力量。

而关于塑造企业形象的品牌也是企业赢得品牌溢价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在市场上,如果我们无法追溯到卖家的源头,买卖双方实际上是一种一次性的博弈。责任不可追究必然会造成市场交易中的巨大障碍。因此,商品生产依托企业的模式建立,企业的品牌便是建立消费者信心的源头之一。当企业与消费者的重复博弈建立时,能够满足消费者效用更多的企业品牌会在竞争中胜出,而相对劣质的产品及其厂商会面临淘汰的命运。在这种进程下,优胜劣汰的法则会推动着市场经济不断优化。所以这也折射出中国国有企业一个弊端——企业品牌不倒或者说国家为其代言,由于垄断性限制外来企业的竞争,即使在低效的情况下也能依附软预算而求得生存,低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优胜劣汰的逻辑相违背,经济效益不言而喻。

明白了利益的三个来源,发现与利益最为相关的便是企业家。书中提到了一个企业家人才的提法,就是一类有着突出能力与胆识的人(一般这种人还是天生就有这种才能),这种人无论在政界还是商界都会有足够强大的成功力量。

针对这一点,我还是存疑的。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人的能力是有所区别,但是这种区别是在于所谓的"术业有专攻"上,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各自所擅长的领域,而这些领域随着生产的发展越来越细化,甚至同一个领域都能分成上百个工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企业家人才与政界精英混同是有问题的,毕竟作为政府机构,面临的决策面与信息更为宏观,涉及到的各个利益集体更为多元化,而且政府自身无法创造利润的特点与企业具有显著区别。

当然,企业家人才的提法也是具有创建性的。比如书中提到的关于企业家人才流动的分析:在市场发育相对健全的环境下,作为企业家人才能够在有更多利益空间的商界从事活动,也就是有能力的人都纷纷从商;而在市场发育不健全的时候,极端的就是计划经济,这时候企业家人才从事商业活动不仅违法要被打压,而且极低的社会地位会将企业家人才赶往政府机构,大量冗繁的机构重叠与低效,使企业家人才要么被束缚在农村转不了户籍,要么在政府这个唯一能进行合法生产活动的机构里通过关系、权斗取得政治地位,经济增长陷于迟缓。所以企业家人才流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我们指明了资源在市场与政府间所谓的双轨制的运行状况——企业家人才向哪个领域流动,就说明哪个领域在经济运行中更具分量。

但是对于张所提出的,渐进式改革在实际操作上还是有所问题的。张提出了两个适应市场发展的政治体制改革方向,一个是到2023年司法独立,2038年民主选举制度建立,描述了这两个过程的必要性,却没有进行太多的可行性分析,而根据他提出的经济领域的渐进式改革过程中更是有一定问题。首先他提到了改革面临的难题就是,改革因为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会触碰到既得利益者的神经而受到强烈抵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借鉴香港经验以"大赦"等方式对原先利益集团的收益不追究,往后再不给这些人利益了,若实在在短期也会有所损失,那就进行补偿。这里的问题就是:随着改革长时间的渐进,在此过程中既得利益者的力量会不会增大?即使没有,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利益日后如何划分?即使没有新利益的产生,在以后不能持续享有原先利益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既得利益者不做长远规划赞成慢慢改?激励机制是什么?若补偿,如何平复社会上大多数认为自己在发展中没有共享成果的人的反抗?补偿的衡量标准时什么?会不会又陷入不透明的寻租环节?因此,我认为,如果渐进改革不得不面临的是一个越改越难改的可能。中央每年都会发出改革的号召,在市场的推动下,有新的问题产生,中央可能就问题提出点具有很大自由裁量权听上去有感染力的改革方案,人民情绪就有所平复,问题就到这了,风头一过可能就又回到老路上来。因此改革都是在原有问题的积累上进行的小改进,在政府不放手的情况下,小改进对于不断累积的问题不会有太大的改观。而更别谈会触及在当前经济活动中可以凭借资源占有与许可拿大头的政府放权给司法、立法领域了。所以书中的渐进改革在实际操作中是困难的。

点评:从这篇读书笔记可以感到,你在真正理解市场经济了,中国的改革开饭就是将计划经济转轨为市场经济,但这转轨的代价多大似乎无论怎样估价都不过分,如果你能更深入认识一下公有制加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状况与政治荒诞,你就知道了。但市场经济的到来与运行,那可是多么不可思议呀!怎样起步,又怎么发展,其中又出现了哪些越来越多来自市场本身与政治、法律制度层面的问题,那可是数不胜数,但这一切的一切,你能说不是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的一个可怕的代价吗?也应如此,认识今天的中国,无论是经济本身,还是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社会等各个方面出现的问题,如腐败、贫富差距、环境污染、道德滑坡、政治特权、国企弄断、人权侵犯,几乎都与这个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紧密而全面的联系。既如此,先认识何为真正的市场经济,再看中国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市场经济,现实的约束条件怎样导致今日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形成了的怪异与畸形,进一步分析这一经济发展进一步演化的趋势与结果--导致的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结果,就能有一个十分清醒的认识了。所以,继续看原理性的经济学,继而看制度经济学,再看发展经济学,那么你的这方面的能力与功底就非常扎实了。以此为基础,再去阅读政治学、法学,你的多元化能力与知识就形成了。于此,自己将来选择什么职业,从事什么奋斗,都自不待说了。--梁老师

市场的逻辑读后感(二)

市场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必须首先必须使别人幸福。市场的这一逻辑把个人对财富和幸福的追求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市场经济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是人类进步最好的游戏规则!什么是市场?市场就是好坏由别人说了算、不由你自己说了算的制度。

拜读了张维迎同志写的这篇好文章,受益匪浅。文章从四个方面,潜移默化地拟真了我国与世界经济市场的逻辑。

市场中的信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重点谈三个概念:企业、利润和企业家。这三个概念是理解市场经济的关键。

中国有137053.69万人。每个人都生产自己的商品,到市场上去卖,谁能信得过谁?换一种说法,如果把市场上所有商品的商标都去掉,你敢买什么东西?可能敢买土豆、大米、水果这些最简单的商品。像汽车、电脑、矿泉水、投影仪这些质量和功能不容易辨别的东西,你敢买吗?你不敢,市场上99%的商品你都不敢买。

那怎么办?有一个办法。我们把13亿人分成不同的组,比如说分成30个组,上海人、河北人、山东人、陕西人、北京人,等等。有了这个分组之后,我们虽然不认识每个人,但我们知道这是上海人,那是广东人,这就可以作出某种判断。企业就类似社会的分组,每个企业有自己的一个名字,谁骗了我们,我们可以追诉他,或者他这次骗了我,下次就不买他的东西,他就要完蛋。当社会划分为企业的时候,每个企业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信任。如果没有企业,每个人只从事个体生产,做不到这一点。

企业何以使得我们可以相互信任?答案与所有权配置和利润有关。比如一个企业由1万人组成,理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所有者。这个企业每年的收入是1亿,1万人平分,每人拿1万块钱。这样似乎很公平,但想一想,如果出了问题,谁来负责?如果要求人人都负责任,结果可能是大家都不负责任。

现实中,企业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分配责任,即一部分人承担过失责任,另一部分人承担严格责任。承担过失责任的人拿合同收入,即,如果他没有迟到早退,没有旷工,没有违反工作规定,干了一个月,到月底一定要领到工资,这就是员工。另一部分人,即老板,要承担严格责任——或者叫剩余责任。用一个通俗的说法,什么叫雇员?别人没有发现你的错误,你就没有责任,这就叫雇员。什么叫老板?你没有发现别人的错误,那么所有的错误都是你的,这就是老板。老板没有权利在消费者面前由于自己没有犯错误而要求收入,而工人可以在老板面前因为自己没有犯错误而要求收入,这就是老板和雇员的区别。

老板拿的是利润,承担的是对消费者的责任。利润是收入剔除成本的剩余,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所以它是一种激励机制。一个企业生产产品,我不认识里面的生产工人,为什么要信任他?是因为有人承担剩余责任。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是餐馆的老板,厨师洗菜不干净,有人吃了拉肚子住院,你必须负责。利润作为一种获取收入的方式,使企业所有者承担剩余责任、严格责任,任何一个员工犯的错误老板都要承担,因此,老板必须认真监督和规范员工的行为。这样,顾客才可以放心地购买企业的产品。

进一步讲,不仅仅是企业的员工,包括企业供应商犯的错误,企业老板也得承担责任。比如说你买了一个品牌的计算机,计算机的某一个零件,如屏幕、芯片、风扇出了问题,甚至是电池爆炸了,要承担责任的,首先是计算机厂商,而不是零部件的供应商。换句话说,一个品牌企业,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面前立了一个军令状,打保票说,你买我的东西,出了问题我负责。这样,才有大家可以信赖的市场,才有了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才有了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

所以我说,市场经济是一种责任制度,利润是一种考核方式。市场通过企业这一组织形态划分核算单位,通过利润追溯责任,从而让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谈市场经济,绝对不要忘了企业家。只从价格的角度,不能真正理解市场经济。但非常遗憾,过去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里,都没有企业家的地位。熊彼特曾批评,经济学家所谈的经济成长,像一部没有王子的《哈姆雷特》,真正的主角没有出场。拿利润的人是企业家,他承担着为整个社会组织、生产并且监督其他人的作用——当然,这里所说的企业家,不是指特定的某个人,是指行为的功能。是说在市场经济当中,有这样一类人,起着这样一个作用。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喜欢企业家,不重视利润,与不接受市场经济,是同一回事

这话有点学术气了。换种更通俗的说法。威廉·欧奈尔将股价新高点作为大牛股的七大选择条件之一,其间就包含了这样一个逻辑:市场不会无缘无故将一只股票推到它的历史最高价之上。一只股票创了新高,一定有其重大原因。或是它的基本面有了重大变化,或是市场改变了估值标准。不管哪一种,都是值得注意的信号!

例如人民币汇率…截止12月7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连续第六个交易日出现"跌停",不少报道渲染下跌趋势为三年首见,不仅引发对于资本外逃以及人民币贬值的惶恐,境内中国"被做空"之声四起,境外不乏呛声"操纵"汇率。

尽管如此,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特别是配套金融改革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不能小觑。因为改革之后,不仅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的有效性会大幅下降,短期资本流动以及人民币币值稳定都难以通过过去的行政手段进行及时的调整。因此如何选择金融改革的具体秩序和操作方法,以及如何使用适当的监管措施都是下一步改革应当思考的重点。

虽然自己是医生,对于市场经济是不熟悉的。是个门外汉,通过读书会的学习。初步了解一些市场经济体制规律与常识。

同时自己也是个股民,由于盲目相信媒体评论家的谎言。使自己输了不少钱,所以只有踏踏实实,关心国内外政治经济-看准经济方向盘,才能管好自己口袋里的人民币不缩水。

塘桥街道肢残人协会 张志彪

看不见的手 看得见的利益——《市场的逻辑》读后感(三)

抱着一股兴奋和激动的心情看完了张维迎教授的《市场的逻辑》一书,说是书,其实是由若干篇文章组成的文集,但不得不说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好书,兼备理论和现实意义,特别适合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的同学阅读。当然,对于那些对于经济学比较感兴趣的同学也很值得推荐,因为相对来说文章的理论基础较为浅显,主要采用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分析现实世界,拓展我们对现实世界,特别是中国近30年市场经济的认识,但确实需要一定的经济学理论才能对作者观点有更好的理解。对于我本人来说,《市场的逻辑》一书解答了学习经济学的若干困惑。言归正传,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正如书名一样——市场的逻辑,本书也是按照对市场认识的逻辑精选了作者这些年发表的若干篇文章,总体分为理论基础,对中国30年来的改革的分析及对未来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源动力分析的这一逻辑框架。中间穿插了对经济金融危机的认识,作者更是精准地预测到了"4万亿"救助计划会带来新的更大的危机,12年来国内经济的萧条就是对08政府行为的惩罚,也是对中国这么多年经济改革不彻底、政府过度干预等问题的惩罚。

首先,市场是一双看不见的手,而市场中的人却存在看得见的利益,因为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值得注意的是,"以自我为中心"是个中性词,经济学意义上的自我为中心可能与我们现实中常说的自我中心有很大的差异,具体可以参阅书中的详细解释。在看得见的利益指引下,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幸福是有成本的,这就在市场这一无形的手的指导下去创造价值,为他人为社会创造幸福,从而为自己带来幸福。幸福的大小与我们创造价值的多少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在远古时代我们创造的价值有限,人们的生活简单清贫,但工业革命以来社会财富呈现爆发式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财富增长的源泉就是市场范围的扩大和市场深度的拓展,以前都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而后是多层次的专业化分工和机器化大生产,生产与消费相脱离,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市场的大发展所带来的,没有市场,就没有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

那么如何让看不见的手去指导人们去创造看的见得利益呢?这就需要企业去连接市场和消费者,市场只能指导人们去创造价值,却不能自身实现价值,企业将千千万万个消费者聚集到一起实现生产创造价值,消费者从中获得收入购买自身需要满足个人需求,得到满足实现利益,但前提是去参加生产创造价值。企业架起了市场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但如何能让这些消费者更好地创造价值呢,这就需要企业家去经营企业,企业家去组织生产,监督生产,在市场的指引下去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而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充满不确定性,企业家就需要面对这样的不确定性,这也就是他们利润的来源,他们享有较普通工人更高的收入,但同时收入的波动性也更大。但总体来看,企业家的收入是高于工人的工资的,这主要是源于他们的责任更大,风险更大,企业家代表了企业本省,他对企业负责,不像工人只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企业出现危机的时候尽管不是企业家本人自身行为造成的,他也需要承担责任,因为在市场中他代表的是企业。

其次,为什么说企业家代表的是企业?这属于制度经济学的范畴。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所有权是政府是国家这一抽象主体,企业家是作为政府的代言人来管理企业,企业创造的收入和利润归政府所有,企业出现的问题也是由政府来承担责任,企业家的职责类似于普通工人角色,单纯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因而享受的也是相对应的那份收入。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私有化,企业是企业家个人所有,即使在现代公司中,企业的所有者与管理人不一致,但企业的管理人也是企业的代表,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是市场选择的产物。因而,他能更好地激励企业家更加勤奋工作,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改进技术提升效率。

再次,就中国改革而言,因为本省没有明确的改革目标,"干中学","摸着石头过河",是一个渐进的摸索的过程。可喜的是,总体的改革方向是市场化改革,因而带来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价格改革在先,国企改革在后,因为市场的运转是以价格的市场化为基础的,只有市场化的价格才能更好地各经济体去组织经济活动,创造财富实现价值,实现最大的消费者剩余。具体来看,价格改革采取的双轨制的步骤,前期计划于市场并存后期全部市场化,在92南方讲话之后最终实现价格改革的市场化。国企改革遵循的是先放权,允许私营经济,活跃市场,然后扩大国企经营自主权并转移企业所有权。在国企改革之后,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国退民进",政府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逐步实行国有产权转让,拯救国有企业,总体上有利于活跃市场,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但遗憾的是,近年来,特别是08金融危机以来,"国进民退"再次成为人们乐于讨论的话题,重走老路。

然后,作者作为坚定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抨击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正是他们的政府干预政策加深了危机。凯恩斯主义对经济的三部门分析是错误的分析,GDp三部门公式是恒等式,而不是为了为增加GDp就去刺激消费、扩大投资,增加出口,他们是数学上的恒等式而不是前后的因果关系,为了刺激经济,增加GDp去刺激消费等政策干扰了市场运行,打破产业结构结构间的均衡,引发相对价格的混乱,破坏市场秩序。

综合来看,市场的逻辑就是通过相对价格来引导市场资源配置,通过私有产权来激励企业家的创造力,推进社会进步。政府需要做的就是维持市场秩序,保障私有产权,树立公正、诚信的社会风气。因而在我国经济改革主要方向明确的情况下,继续推进加深市场化改革,逐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司法制度,将职权向产权推进,而后在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主题的情况下实现民主选举,预计将于2040年基本完成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真正的"中国崛起".

吴东洋

2013年3月2日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一):思维的困境

赵凯

《失败的逻辑》作者迪特里希。德尔纳,认知行为领域的一位权威,1986年度德国最高科学奖莱布尼兹奖获得者。已出版《问题解决中的认知结构》等专著。

在电力行业中,对风险点、危险源都有着明确的预控措施。工程开工前都会提前做好安全措施,工程结束时都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那为什么还会出现人身、电网或设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又为什么会发生。

书中通过一款游戏的数据,来解释了原因。

失败的第一个原因是:人类思维过程缓慢,特别是对于未知现实所需要的思维活动太慢,不能同时处理许多不同信息。

我认同这个原因,但我解释的角度与书中不同。从《心理学与生活》中得知,人类有常见的三种判断模式:

一、可用性启发法。(让判断基于记忆中易于使用的信息。在两种场合下会出现麻烦:①记忆过程产生了一种带有偏向的信息样本②储存的记忆中的信息不精确。)

二、代表性启发。(法如果一个东西具有一个范畴成员的典型特点,那么,他事实上是那个范畴的成员。)

三、锚定法。(从一个起始值开始做不充分的调整——或者向上,或者向下,人们的判断过分稳固地"锚定"在最初的猜测上。)

前两种思维定势特征,有时候会成为错误来源而浑然不知。不考虑副作用、长期影响的规划、环境因素等。

例如《东京本屋》中,作为一名选书师,在一家动漫公司如何布置图书。按照日常思维肯定是摆放与动漫相关的书籍,比如:最热门的动漫排名,动漫发展史,绘画技巧,摄影技巧等。而事实是,选书师,通过与公司内部员工的沟通,了解到的讯息与这种判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员工常时间的坐在座位上办公,产生许多职业病。员工更需要如何维护保护颈椎、腰椎等的书。员工有时会加班,需要周围的饮食介绍,以便于能找到美食极点五脏六腑的书。第三才是与动漫相关的专业书。

第二个原因,来自认知过程领域之外。也就是心理学上的"可控制感",自我保护的成就感。

我感觉可以用如下方法解释。

而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面对事物的认知,短时间内做出的判断大部分都采用的是锚定法。这是人类进化,节省脑部消耗,所采取的保护措施。而这种判断模式往往不准确。

第三个原因,人类记忆可能有一个很大的容量,但是它的"流入容量"较小。吸收新材料的速度慢。

这个就是脑开发的事,就不在做讨论。

第四个原因,我们不考虑不存在的问题,我们是当前的俘虏。

一样参考代表性启发判断,人类判断时,会把某个事物归于某一类,借鉴以往的处理经验进行判断,而现实是会有五花八门的背景或条件,所以你又错了。

到这,书中已经把原因分析完了,但我认为,在思考日常问题有个因素永远不可少,那就是人性。书中有提及但没有展开分析。

举例来说吧,还是《日本本屋》中,选书师选书。在医院你摆放什么书?其中要摆放,美丽的旅游摄影集,让人心胸开阔,心情放松。理由是,病者家属,照顾病人已经很累了,再看耗费心力的文字书,明显不合时宜。

那德尔纳又提出了那些解决办法,可惜的是只是寥寥数语,一带而过。

一、必须把目标讲清楚,都知道应该如此,却很少能够做到。

理由前面有讲,订立合理的目标本身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考虑到目标中各个因素间的影响关系。

二、不能一次实现所有目标,不同的目标可能彼此相互矛盾,要采取折中方案。

三、必须设定工作的优先级,但有时候需要改变优先顺序。

四、当对待一个已知结构时,应该形成系统的模型,必须预测副作用和长远影响。

五、收集信息不过分详细,也不草草了事。学到何时继续收集信息而何时停止。

而我还想说的是,不要排斥你不感兴趣的课题或书目,只有不断的增长见识,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不断的构架正确的思维模式,不断的奔赴现场调查实际情况,你才会在你思考问题的时候,不会管中窥豹,人云亦云,夜郎自大。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二):事情因何出错,世间有无妙策

刘妍

"本书史无前例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显示,我们的失败不是由于缺乏好的意向,而往往是不恰当的思维过程的产物。根据德尔纳的观点,避免失败的关键在于要用系统,而不要用分量;要以整体而不要以局部的方式进行思维。真是一部迷人的读物!"

——科维

真是一部迷人的读物。《高效人的七种习惯》的作者科维如是评价《失败的逻辑》。

的确,德国人迪特里希。德尔纳在《失败的逻辑》中从不同视角出发向人们指出种种失败的原因,这些原因是人们在日常行为中少有注意到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书中提到这样一个例子:"物理学家笑着讲他的故事:‘对提出的计划,人人赞同。市长得到市民和市政议会的一致拥护。因为城里拥挤的交通及其所造成的噪声和空气污染,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程度,人们把车速闲置降低到每小时20英里,而且为了防止超速,又在多处设置了水泥的限速颠簸路障。’"

这样一个提议,读者很容易看出它的破绽——不可实施性。也就是说虽然提议对于解决问题非常有用,但是这是一个没有可行性的提议,因为车速限制过低对于市民而言是难以接受的,于是大家往往把这样一个模型定义为理想模型。

然而,德尔纳的见解并非如此。模型的不可行是一致认定的,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个理想模型。所谓理想模型,应该是在该模型得以实施的时候问题能得以圆满解决。对于这样一个解决污染的方法,作者看到的不仅是其可行性的缺失,更是该方法造成的后果。

"但是,结果并不像规划者所期望的那样。车速较低,迫使车辆总挂着二档而不是三档行进,以致噪声更大,产生的废气更多。去商店买东西,过去只花20分钟,可现在得花30分钟。这样,市区汽车的数量,无论何时都比过去明显增加。这是一场灾难吗?"看到这里,大多数人或许都会点头,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并深深感叹作者思考的深刻和缜密。

然而德尔纳的思维也并不止于此。"不——由于进城买东西如此麻烦,结果进城的人也就变得越来越少。如此说来,总算达到了预期结果?"随着他的文字,读者的思维又体验了一次转折,接下来,又是一段意想不到的思维旅行:"不尽然。因为即使交通量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可噪声和空气污染依然相当严重。在交通量增加的时段情况还会更糟。到处传言说,临近的城郊有一个购物大商城,每周一次去那里远足购物,既实惠又省时。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便开始采纳这种购物方式。这给市长造成的困扰是,市区一向繁荣的商业,现在纷纷开始摇摇欲坠,濒临破产,政府的税收也锐减直下。原先的周到计划演变成一个大失误,它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将给该社区造成沉重负担。"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

郑民欢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成功与失败也是一样的,成功的总是有着相似的原因,而失败的原因却总是各种各样。本书的作者想要做的是希望在各种各样的失败中找寻规律。他探究了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说大部分的问题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二、为什么有时候失败是在最初就被订好了。三、为什么我们不能预测很远的未来?

我们了解这个世界是复杂的,你做成一件事其实存在许多个变量影响着最终的结果,而且更绝望的是这些变量之间彼此又互相联系着,所以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你如果成功了也是一种幸运,古人说的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说的就是组成成功的各种要素,虽然不够贴切却有着深远的道理。

书中说这个世界就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我们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用系统的思维方式来处理问题。而复杂系统内部的不透明性和内部动态发展,系统内部变量的相互影响,彼此构成各种复杂关系。

而我们在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时候需要按一下五个步骤走:

第一步,明确你的目标是什么,你需要不忘初心。

第二步,收集信息,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在做之前多想想那些变量可以互相影响。

第三步,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

第四步,根据趋势做计划,并行动。

第五步,根据行动的结果,改进策略。

有些失败是在选择的那一刻就被注定了。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避免制定目标的两个误区。

一、目标含混不清。

含糊的目标和清晰的目标是相对应的。清晰的目标就意味着你对事情的结果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含糊的目标意味着无法明确地判断是否能实现目标,只是制定一个大方向,这很容易造成小目标之间的互相矛盾。你需要的是多问几个为什么,把模糊的目标具体到可以操作范围。比如说我要瘦下来和我要在这三个月内靠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瘦15斤。后者就更容易成功

二、忽略了隐藏目标。

还有些失败是因为在最求目标a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目标b,但结果目标b是你不愿意承受的结果。比如说你要减肥30斤,然后你选择节食减肥。结果a达到了你减了二十减,但也造成了结果b你的身体垮了。于是呢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需要加上可以保持现状的一些限度条件,或者问自己一个问题:当我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要保持的现状特点是什么?

至于我们为什么不能预测未来?这个问题的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1,我们对时间结构的不敏感。

2,我们总是用简单的线外推的方式做预测。也就是说当前感觉好那么我们会预测以后也好,当前感觉坏那么以后也坏。所以股票大部分人都赚不了钱。

3,我们对时间结构的不了解。由于大脑的特性我们对结构缺乏认识,我们的大脑不能理解在时间的尺度上百分一的增长是多么的可怕。也不理解社会信用推动下的经济繁荣和萧条的循环游戏。

最后,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复杂的系统里生活,你必须复杂的活着。

《小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最近读了《金融的逻辑》一书,受益匪浅。陈志武教授根据自己20余年对金融工作研究得出的经验对金融做出了一些新的理解与定义,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金融这门科学讲深讲透,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工作,提升我们的理财观念。

《金融的逻辑》一书揭示了金融对社会的广泛、深刻和巨大的影响。在展开这一主题的过程中,作者的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采用“经济——金融——政治——文化”这种四级互动模式叙说问题。人类只要是要生存、特别是要发展,在生产的基础之上,就必然会存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价值交换;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制度来保障这种跨越时空的价值交换有最大化的收益、最小化的风险;越发达的社会,价值交换的数值、地理范围、时限也越大,越需要一种先进的文化制度来做保障。

第二,用现代金融学的认知方式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如“孝”、“养子防老”、“父母在不远游”等。陈志武先生揭示了“孝道”文化的经济基础,指出“养子防老”是最前现代社会人们规避未来风险的重要手段,而儒家“孝道”文化体系则是保证作为投资者的长者能有回报的文化制度保证。本人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论述。

第三,由人们熟知的经济史观衍生出金融史观,用金融变迁说明社会历史变迁及这种变迁对个人自由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这种理论与现实和历史相结合的叙述方式确实是作者学术功力深厚的体现。

第四,提升金融的社会历史定位,把金融技术提升到与科学技术比肩的地位——传统观念中的玩钱术、圈钱术和套钱术变成了不断创新的金融技术。

陈志武教授在美国全面接受西式金融教育,但又跳出西方学术界把金融问题模型化、计量化、复杂化,小众化的范式,为中国读者勾勒出一个清晰的金融逻辑。在这本书中,作者更多的笔触是讨论中国现在为什么有钱,以及中国有了钱,为什么许多人并不感到富有。对于上述话题,他运用现代金融学理论,详尽地分析了这是“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的问题。他还通过探讨中国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中国股市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将美国次贷危机引以为鉴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金融的逻辑》引起了我对鹤山金融业发展的思考。在地理位置方面,鹤山毗邻港澳,扼粤中水陆交通要冲,陆路国道325线、省道江肇线纵横贯穿市境,建成的佛开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广珠铁路为我市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近几年来,鹤山锐意创新,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大大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今年5月,鹤山市首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国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运营,这标志着鹤山市金融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是鹤山市贯彻落实国家、省、江门市关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精神的重要举措。6月29日,交通银行正式亮相鹤山。鹤山支行是交通银行江门分行设立的第一家支行,该支行的开业得到了我市金融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交通银行江门分行首家支行落户鹤山,表明了该行对于鹤山市金融事业的重视。

我认为,我们应该利用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海外华侨同胞资源,结合《珠江三角洲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在金融业方面与港澳展开更紧密的合作,吸收港澳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灵活的运作方式,通过引进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扶持农村信用社改革,申报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引进外资银行合作组建村镇银行,扶持企业上市,推动政银企合作交流等方式,壮大鹤山的金融业,努力配合江门市的金融发展,成为连接珠三角地区和粤西金融业的互动中枢,更好地服务地方乃至广东的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金融的逻辑》一书具有相当的理论影响力和知识普及性。陈志武教授的文字非常平和,既运用通俗的金融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又从历史、文化、政治、法律等各个层面旁敲侧击,让人读之醍醐灌顶。

优秀读后感:可贵的集体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只蜜蜂认为自己干的活很多,吃的蜂蜜太少,跟群蜂闹了别扭走了,后来就离开集体饿死了。

从这个故事看集体是多么重要可贵。就像把单独一个人放到大孤岛上,那个人不知道会发生怎样的事呢?如果把小学生放到没人的大森林中,活下来的几率很小。但是如果在集体中就会有安全感,我一个人走夜路就有些害怕,可如果有许多的人都陪着你,你难道还会害怕?不可能吧。如果离开了集体就感觉很无助很害怕。可回到集体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全和幸福感。文中的蜜蜂就是离开了集体,没有吃到的蜜,反而却给自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可很少有人重视集体,老和集体闹别扭。我就老根爸爸妈妈吵架,说什么爸爸妈妈不关心我,可在仔细想想,爸爸每天早出晚归的上班挣钱,妈妈每天送我上学接我回家,给我做饭,洗衣服,这不是关心吗?而且如果我离开了这个集体,离开了这个家,结果会更好吗?不是更糟糕吗?也说明了集体很温暖幸福。文中的蜜蜂就这么离开了,也不仔细想想,别人干的难道不多,可别人吃到的蜜说不定比自己还少呢。自己离开集体,虽然自认为更好,可是它的结果不是被饿死了吗?

集体是可贵的,不过只有自己失去它的时候才知道后果,才懂得集体是多么可贵,是什么都比不上的,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读后感《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普通逻辑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