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逻辑学导论读后感2000字 > 地图 > 逻辑学导论读后感2000字,2024逻辑学导论读后感2000字范文大全
逻辑学导论读后感2000字相关栏目
逻辑学导论读后感2000字热门栏目
逻辑学导论读后感2000字推荐
逻辑学导论读后感2000字

(共 4863 篇)

  • 1、 哲学导论读后感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的名字始终和工人阶级的事业紧紧相连,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伟大旗帜。

    马克思主义的晨曦照在古老的东方,给黑暗的中国带来光明,使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走向自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从被动转为主动。它一经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便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日出东方,开天辟地,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的耀眼光辉和巨大威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崇敬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由此也就产生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不同,结果大不同。

    马克思是怎样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的呢?他在自己理论活动的初期就申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他十分厌恶对他的理论的“奴隶式的盲目崇拜”和“简单模仿”。他终生站在工人阶级争取解放的最前线,但从不对自己不熟悉的斗争指手划脚。在巴黎公社存在的日子里,尽管他对公社的事业十分关注,倾注了最大的热情,但他始终认为,身居伦敦,对巴黎事件的直接参加者发号施令是根本不行的。他终生注视着世界历史发展的新情况,根据科学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 2、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2000字

    在这一本书中,作者讲经济学方法带入到会正直现象中,并且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解析了集体行动为何会失败的原因,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2000字,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任何人类行为都能归因于对那一行为的本能或偏好,但这丝毫不能增加我们的知识。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奥尔森教授将经济学方法引入社会正直现象的研究中,提出与传统集团理论不同的观点,通过各种例子分析小集团和大集团的差异以及如何通过选择性激励来解决集体行动的困难。

    集体行动为何会失败?

    于是,奥尔森教授发现了小集团里存在着少数剥削多数的倾向,即一个小集团中对提供公共物品的负担进行的分配与集体物品带来的利益不成比例,评价最高的成员会不成比例地承担成本,提供最大数量的集体物品,而一个小成员免费地从最大的成员那里获取了一定量的集体物品。并且集体物品的提供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最大的成员被无形剥削,就会缺乏积极性去提供额外的物品,而小成员免费获得的物品甚至比自己购买的还多,他根本不会花自己的钱来购买集体物品。在小集团里虽然缺少了公平,但是还是具备效率的,但在大集团里却会缺乏效率,人多但愿意主动提供集体物品的人却很少,映射到生活,当小组里只有几个人的时候,人就不得不站出来承担工作,但是小组里有很多人的时候,人们总能找到推脱的理由,认为别人更有空或者是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着,最终的结果是事情被拖延了很久才做好。奥尔森对于集团大小的分界线就是通过集团能否为自己提供集体物品。乍一听起来,小集团和大集团相比,小集团更胜一筹,又可以节省管理的成本,效率又高,人与人之间没有那么多博弈。但是大集团的规模优势是无可比拟的,两者对成员的吸引力是不同的原因形成的,小集团是因为能够自己提供集体物品,而大集团吸引成员是多方面的。就好像找工作的人都知道在小的创业公司里可以有更多的磨炼和成长,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但都是一窝蜂地想去大公司,因为大公司有更大的平台也就是更大的影响力。

    如何让大集团也可提供集体物品?

    奥尔森的方法是运用看得见的手。对于大集团,书中称它们为潜力集团,因为它们有采取行动的潜在的力量或能力,但这一潜在的能力只有通过激励才能被动员起来。这种激励可以是强制性的,也可以是诱导性的。它是通过制度确定下来的。我也可以理解现实中的一些行为,一些知名的公会如注册会计师acca就要每年交年费,这是成员为自己

  • 3、 公共管理导论读后感
    《公共管理导论》读后感 欧文·e·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提到许多管理理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魅力型领导理论,它强调个人魅力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中的《军争篇》曰:“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意为既然士兵都服从统一指挥,那么勇敢的将士不会单独前进,胆怯的也不会独自退却。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我个人认为这句话的理解有两个方面。第一,强调了统一指挥的重要性。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一个下级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的统一指挥可以保证秩序,使员工能在准确的决策领导下工作,使得效率最大化。第二,体现出领导个人魅力的影响力。员工服从指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崇拜、尊敬领导者。要想开展有效的统一指挥,我认为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是必不可少的。facebook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其经营管理就体现了上述两个方面,其中,其个人魅力尤为明显。不仅facebook有明确分工,而且作为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的马克·扎克伯格是十分具有创新头脑的,并且深受员工的尊敬。2013年3月,知名职业网站glassdoor公布了“2013年全球最受员工爱戴的ceo排行榜”,马克·扎克伯格的支持率从12年的85%上升至13年的99%,成为“全球最受员工爱戴的ceo”.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作为哈佛学子的马克·扎克伯格发挥其创新思维,逐步扩张他的产品,而不是一下子就发布出来,而是先从哈佛扩张,占领一定市场份额以后再向其他高校开放。因为大学生居住环境、文化结构、年龄结构、需求偏好相近,这就为网站的传播提供了依据--只有用户是同一类人,彼此之间才有共同的话题,他们才会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形成互动传播、交叉营销和自动传播。因此从大学生群体开始入手,渐渐地传播开来,人们的接受程度也普遍提高,最终现在在全球范围内facebook拥有了数千万的国际用户。不仅如此,马克·扎克伯格追求产品的简单实用性。比如facebook的logo设计,马克的本意是尽量减少设计,以使它是和其他logo相比是最普通的而又很好好搭配的,也就是“百搭”.他尽量把所有的功能的设计退缩到所有用户的最基本需求,并且把握住这个底线。虽然是很单调,但却是人们最需要的东西,这么一看,其他那些并不必须的功能设计就略显花哨了。此外,他重视开发信息对接功能,在促进
  • 4、 《这样教学生才肯学》的读后感2000字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就曾说过: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可见是否具有浓厚的认识兴趣或强烈的求知欲是一个或者一群孩子子能否成功的根本。当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而且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但是,如何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说来容易,做起来确实很难,对比玩和懒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总是那么稍纵即逝,不堪一击。高主任为我们每一位下了一场及时雨,在研读《这样教学生才肯学》这本书和聆听培训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启示,也开始了自己的构想。

    在讲座和学习中我印象最深的有这三个事例:一是成功契机。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充裕,但是在呵护中成长起来的却往往缺乏成功的体验,尤其是一些中等生和学困生更是如饥似渴。我班的王雪芳同学是一个十分内向的女孩子,她平日里说话声音都很小,读书声音只有旁边的人能听到,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她就是在一次成功契机中成长起来的。记得那是一次《爸爸妈妈我想对说》的**征文活动,我布置正文的任务时采用的是自愿参加法,没有硬性的要求。第二天,交征文的孩子寥寥无几,只有几个平时热爱写作的女生写了,当我想离开教室时,她缓缓的举起手,把征文交给了我。我首先研读了她的作品,生涩的笔触下充满对妈妈的真挚感情,我也被打动了。回到班上,我大力表扬了王雪芳同学的积极主动性,并且宣布她入选了。当时,在她的眼里我分明看到了久违的笑容与泪花。后来,征文评奖还出奇地迅捷,王雪芳居然脱颖而出,获得三等奖,当她登上领奖台时,我班的孩子们疯狂地为她鼓掌,连他的爸爸在晚上也激动地给我打电话致谢。孩子和家长在成功中都看到了希望,后来她的成绩稳步提高,期末考试,三科成绩都达到了优秀。这就是成功的力量,可谓伟大吧!

    给我印象最深的其次是:和平使者。我班的孩子调皮,纪律比较松散,一直都让我很头疼,尤其是校长所说的遥控。和平使者策略让我有了一种新的学生自主管理的方法,今年我会进行初步试验。

    最后一个,也是我在这学期即将实际操作的事例是:我能罐头。形式有的地方可能会一样,但是有些具体策略我会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

  • 5、 《表演学》的读后感2000字

    自《唐山大地震》上映以来,赚取了不少眼泪与票房。演员们逼真的演技及高超的特效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我窃以为,这并不是表演,至少不是某些带着技巧的表演,他们将充沛的情感,毫不做作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如果抛去明显的广告痕迹,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虽说是以飙泪为主要卖点,但是的确也触动了不少人的内心。而,正因为这部电影,我对表演学颇感兴趣。

    没有其他任何人比你自己更能教会你成为一位杰出的演员!这是《表演学》作者贝拉依特金所崇尚的,耐人寻味。

    多少大牌明星从璀璨的娱乐天空来了又去,我们能记住的只是曾经有那么一个人。而一位真正优秀演员所具备的独特的活力与蓬勃朝气又有几人拥有。在这被物质充斥的社会,所谓纯净仿佛是远古传说。我们看过太多物质的商业表演,听过太多糜烂的旋律。而,我们也越来越麻木,甚至成了一个个无痛无欲的橡胶人。

    《表演学》从感知出发,刺激我们早已麻木的内心。从开发感知能力到情绪关系的感知生命这些专业知识在贝拉博士的话语中显得如此简单生动。其中有一句话语让我感慨良久一位演员都要保持一颗童心,保持着好奇的心理,以单纯无邪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环境。

    我们每个人都承受着来自污染、暴力、日益增加的噪音及每天所必须面对的激烈竞争的影响,并且深受其害。而,渐渐地,我们也开始冷漠,开始麻木,开始封闭自己。

    而,贝拉博士要激发演员的感知本能,他想方设法从观察能力、视觉感知、听觉感知、触觉感知、嗅觉感知、味觉感知、身体语言等出发,力求恢复演员的感知能力,让表演显得自然,不做作。

    这里,我不得不提得是国际张章子怡。虽然她的负面新闻始终缠身,我也不怎么喜爱她,但是她塑造的各个角色活灵活现,让人记忆犹新。再比如陈道明、巩俐、范冰冰等大牌明星,笔者虽说不是追捧他们,但是别人付出了汗水,付出了艰辛,我们就得尊重。

    如今各式选秀节目风靡国内,从寻找紫菱到红楼梦中人选出来的帅哥美女些,笔者不得不问句,他们,真的会演戏吗?还只是进入娱乐圈混个饭吃。

    笔者虽然不是专业生,但是也懂,成为一名合格的演员的确艰辛,这不仅仅是靠天赋,还得适当运用技巧加以深化演技。

  • 6、 《联邦制导论》之读后感1500字

    联邦制作为当代国家的一种主要运作方式,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现今接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中,有28个国家,超过世界人口的40%,或者是自称联邦制的,或者通常被认为是联邦制的。联邦制和单一制是国家的主要组成模式,但现在他们二者之间已经渐渐融合,很难具体区分谁是联邦制,谁是单一制。因为,在联邦制的国家有高度集权,在单一制的国家也有民主自治。为什么作者只讲联邦制,而不讲单一制呢。其原因就在于,联邦制凸显了如何平衡地方自治和中央集权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对大国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而当今世界,除了中国只为,凡是能被称得上大国的国家(以及在规模上不够这个标准的某些小国)确实也都采用了联邦制,足见联邦制至少对于大国的某种普适价值。

    联邦制从宪法的高度提出了地方自治和中央集权的关系问题,联邦模式有助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如果没有它这么多年来一直作为地方自治的样板,恐怕单一制国家至今还在中央集权的陷阱里不可自拔。看看英、法等传统单一制国家的放权改革,我们就不得不说世界趋势是单一制国家的联邦化,而不是联邦国家的单一化。所以,联邦制在今天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具有与时俱进的巨大包容性;虽然我们相对熟悉的美国股市似乎结论相反,但是很难说明美国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或都能代表世界主流。因此,作者立足加拿大放眼各联邦国家,简明扼要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为宽广的比较视野,让我们能从对比中分析出联邦制的本质和演变。

    书中作者采用简单的语言,使用了最少的学术行话,没有脚注以及特别作者的参考文献,能让人很轻松地明白联邦制的内容。它以一种直接的、底线性的方式给出了本质性的要点,不仅给从事政治辩论或政策制定的人们以便利,更让对政治毫无兴趣的人勾起一探究竟的欲望。无论单一制还是联邦制,每个社会都是复杂的,其性格是由许多因素塑造的。所以,作者较少介绍如何去做,而是更多地介绍考虑些什么。它框画了相关因素并给出了这些因素如何可能破产的程度条件。虽然这些因素的目录永远不可能完全,也不可能一层不变,但如果把这些信息与国家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也会大有裨益。

    书的内容只有很简短的十章,一百多页,但其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却是无比丰富的。第一章是联邦制概述,为我们分析了联邦制的重要性、多样性和普遍特征。第二章是选择联邦制,从联邦制国家的起源、历史浪潮、演化和适应性四个方面概括介绍。第三章是构成单位。我们都知道在联邦制国家中,有多个构成单

  • 7、 《行政学研究》读后感2000字

    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一文,第一次将行政管理从政治学研究中剥离,可谓行政管理的开山之作,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就以下四个方面,以个人感悟为主对《行政学研究》一文展开讨论。

    一、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从行政学研究的主要目标、行政学研究的历史、特殊困难、行政的实质、行政管理中的任务和行政学研究方法等六个方面来阐述行政学这个新的学科。

    威尔逊指出行政学的研究目标在于两点:一是政府能够做什么;二是政府怎样有效率地做。行政学受到重视首先是在以法国和德国为主的欧洲大陆,他们试着促进政府的合理化、亲民化来避免群众推翻自己,从而建立新的民主主义政权。这种以国王为权力中心建立起来的有效率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政府的新形态,同时由于权力集中这一优势,也便于开展有效率的政府工作。而英美,尤其是美国,其政府形态是三权分立,互相监督,政府对数以万计的民众负责,权力分散于各个投票的民众,因此在促进政府效率这一块,有一定的困难。基于这一困难,威尔逊分析美国的实际情况,认为文官制度改革是基础措施之一,威尔逊说建立民主制度,必须对文职人员进行竞争性考试。其次要区别宪法问题和行政管理问题,宪法问题更具有自由性,是对宏观理念的研究,行政问题是研究政府执行中的具体细节。最后要建立安全有效的行政监督公众舆论。最后一部分,威尔逊提出了研究行政学最恰当的方法是,将不同政治形态的行政机构加以对比研究,以客观的角度分析美国行政管理的优势和劣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自身所用。

    二、写作顺序

    整篇文章的写作顺序由浅入深,从行政学的历史开始,逐渐深入到行政学的实质及其困难,进而针对困难提出解决策略,最后纵观整个行政学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

    三、精彩语句感悟

    1、如何研究一门学科。

    但是,我们在进入这种研究之前,需要做到下列几点:(l)考虑其他人在此领域中所做过的研究。即是说,考虑这种研究的历史。(2)确定这种研究的课题是什么。(3)断定发展这种研究所需要的最佳方法以及我们用来进行这种研究所需要的最清楚的政治概念。如果不了解这些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好像是离开了图表或指南针而去出发远航。

    这段话,简单明了地说明要了解一门学科,首先要从它的历史入手,其次要考虑这门学科究竟研究什么,最后要学会这门学科最佳的学习方法。

    刚刚开始的行政管理学研究生生涯,对作为一个跨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项挑战,这挑战机遇和危险

  • 8、 《市场的逻辑》读后感2000字

    本书内容主要围绕下列三个观点展开。

    1.树立对市场的正确认识应当明确两点前提。第一,企业通过生产、销售产品获利,需要承担成本,政府通过税收获利,而税收所付出的成本和其获利完全不成比例,因此作者认为税收不需要成本。第二,资源分配要么靠市场,要么靠特权,行政权力就是一种特权。就这两点前提及二者间的关系,作者在书中不同部分都有大量论述。不过作者没有论述市场是否会衍生出特权,例如垄断企业同劳动者、消费者和其他企业的关系,另外,作者对反垄断法的看法也值得商榷。

    2.市场没有缺陷,市场可以自我纠错,要善于运用市场机制。本书回顾了改革开放的早期历程,提到改革开放的具有摸着石头过河和歪打正着两个特点。当时文革刚刚结束,中国经济接近崩溃,不稳定事件频繁发生,如何生存下去是第一位问题,中央对中国经济走向和改革方法的认识还不成熟,也没有形成成熟的思想体系。以价格改革为例,当时,政府的定价机制完全失灵,此时民间自发形成了另一套价格机制(黑市价格),中央政府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先是实行价格双轨制,计划内的产品采用政府定价,计划外的产品采用市场定价,然后逐步放开对计划内产品的价格管制。双轨制导致腐败(如官倒)和生产计划难以执行,中央决定价格闯关,一次性解决价格问题。价格闯关导致国家经济和社会秩序混乱,实施十天即告结束,随后进入三年治理整顿,政府重新加强价格管控,直到南巡讲话,政府放开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双轨制变为单轨制。需要注意的是,治理整顿尽管是反改革的,但是这三年经济增速放缓,产品市场价格降低,和政府定价的差距减少,减少了1992年放开价格的社会阻力。这些利弊因果并不在政府的考虑中,政府最大的作用是顺应市场,将自发的市场行为转变为自觉的政策。

    3.重视企业家队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作者认为,观察一个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只要看当地最优秀的人才从事的职业就能得出结论。如果最优秀的人才大多在做官、从军,这个地方的市场化一定较程度低,经济较差,反之,最优秀的人才大多从商,该地区经济发达。政府官员和企业家都表现出能力回报递增的特征,应该考虑决定二者相对回报的主要因素,增强对企业家队伍对人才的吸引。私有产权明确,政府无法轻易没收私有财产牟利,做企业家就更有吸引力。当政府有巨大自由裁量权且经商受政府制约,寻租机会大量存在,当官就更有吸引力。政府规模大于市场规模,企业家职业就缺乏吸引力。

    同时,作

  • 9、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2000字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2000字

    写在前面:

    因为连岳的推荐,买了这本小书。

    因为法科出身,大学时学了《逻辑学》这一门课程,故而还算有点基础。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反复练习并付诸实践的,久而不用也便生疏了。

    建立逻辑的基本框架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这本书语言简练明了,意思表达清晰,没有一点基础的人阅读起来也完全没有障碍。而且书小而薄,可以很快读完,也方便携带,所以反复阅读也是值得的。

    我会在读完一章后,整理好笔记,再继续读下一章。因此按章更新读书笔记。

    ─第1章─

    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

    01全神贯注

    ①相似性使得我们忽略眼前的实际情况,对应该关注的地方视而不见,草率作出结论。

    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相似的情景只不过是对曾经经历过的事物的简单重复。

    每个情景都有它的特殊性,而我们必须对此特殊性保持敏感。

    ②注意力要求我们对所处的每个环境以及组成环境的每个要素都作出敏捷主动的反应。

    不要对周边的事物漠然处之,要用心去看,用心去听。学会关注细节,不因事小而疏忽。

    02确认事实

    ①事实的客观存在有两种基本形式:事物和事件。

    事物是比事件更基础的存在形式,因为事件是由事物组成的,或者是由事物的表现形式组成的。要确认事物的存在,你只需实地去考察。

    ②事物和事件都是客观的,它们都存在于公众领域,原则上可以为每个人所获得。

    如果某个事物是我们可以亲身体验的,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投身其中,获得第一手资料。

    如果没有条件获得第一手资料,我们就必须严格考察所获间接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确认事物的真实性。

    主观事实得以确认的基础是对其他当事人的完全信任,所以你必须首先考虑对其他当事人完全信任的可能性。

    03观念与其对象

    ①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正确观念忠实地反映其对象的客观秩序,与之相反,错误观念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

    ②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观念与其对象的关系来确认观念的正确与否。

    最有效的确认观念正确与否的方法,是透过观念本身去观察其所表现的对象。

    04留意观念的本源

    ①观念能感知的来源依旧是独立于人脑意识的客观事物。

    与事物接触得越多,对它的理解就越深刻;对它的理解越深刻,观念就越清晰。

    ②理解观念的关键点永远应该是它在外部世界的根源。

    要确认事实,我们必须绕过观念直观外部世界。如果我们成功地为观念在外部世界中找到了对应物,那我们就确认了一个事实。

    05观念联系

  • 10、 读书心得收藏:趣味逻辑学读后感模板汇总七篇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是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读书的人会对社会事件和文化多样性有更丰富的认知,阅读了一本书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本书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对于写读书心得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进行整理的“读书心得收藏:趣味逻辑学读后感模板汇总七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趣味逻辑学读后感(篇一)

    近来从网上看到一本小书,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不足150页,但读起来感觉越来越厚,不得不佩服外国作者的魅力了,甚至连本书的编辑也感慨:越不凡,越平凡!这本书书如其名,就是《简单的逻辑学(being logical)》。

    本书将逻辑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准备,为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而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第二、三章是逻辑的核心,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考。第二章阐述了引导逻辑思考的基础事实,第三章重点是“论证—逻辑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第四章,探讨导致非逻辑思考的态度及思维模式。第五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考”的细节展开。

    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这本书既没有刻板的理论论述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这是一本现实应用的指南,对那些初次接触逻辑的人介绍逻辑的基本原理。它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

    通读全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逻辑学四大原理之一的“充足理由律”(或称因果原理),即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存在就是合理”。它告诉我,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当然“问题”,比如质量问题、投诉问题、收费问题等等,作为事物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理论上,产生其的根源是存在的,也是值得每个人去追寻探究的。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在结果上留下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

    首先,在具体探寻问题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结果出发。每一个问题必然与其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相似之处,是我们要遵循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当我们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知道产生某种原因的结果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前面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的知识。通过统计、评估结果的强度、分布、性质,我们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继续探寻的方向。这这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

  • 2019-11-12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0-12

  • 2021-05-08

  • 2019-09-25

  • 2021-12-07

  • 2019-10-29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19

  • 2021-12-08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1-06

  • 2023-01-21

  • 2019-10-11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0-29

逻辑学导论读后感2000字
逻辑学导论读后感20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逻辑学导论读后感2000字,逻辑学导论读后感2000字大全,逻辑学导论读后感2000字2024,更多逻辑学导论读后感20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