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逻辑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逻辑读后感1000字

逻辑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5 来源:互联网

《经济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网络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读书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经济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经济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这周我读了一本经济理论类的书《经济的逻辑》。作者黄威用全球化的视野切入到大家热衷关注的欧债、美元、中国发展等经济问题,用比较通俗易懂的、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读者们讲述了一个个关于经济学的知识,还原了金融真相。

  乔布斯在书里写道:“我一生都以我的父亲为傲;因为他不会为了成交生意而花言巧语,或低声下气巴结客户,当个马屁精。”他真正的榜样不是巴菲特,也不是比尔盖茨,而是自己的养父。他绝不会让金钱来破坏自己的认识,相信过多的物质欲望会腐蚀人生的灵魂。其实这点真的很可贵,这其中的道理我们需要细细去品味。

  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当我们越学越深入的时候,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竟然已经在转行学数学了。在现今的经济学研究中,的确是越来越借助数学这个工具,甚至有些人还会这样认为,如果你的研究中没有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那么你就肯定算不上高深和前沿,也称不上是“专家”。可是在《经济的逻辑》这本书里面,就完全没有数学公式,也规避了数学公式的深奥难懂的缺点,但它清楚有趣地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经济学的逻辑,以及如何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撬开经济的大锁。

  就好像是一部恐怖片,人人都要自危。在中国人未来的财富之路>这一章节里,作者黄威告诉我们,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收入更是和几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虽然老百姓的口袋越来越鼓了,但是作者却感觉“咱们很多人对财富的认识还停留在古老阶段”。中国人未来的财富之路究竟在哪里,这是值得大家一起探讨的。在最后的章节,作者还举例说,在2011年10月底,欧洲的人们以为二次衰退阴影已经渐渐远去,天终于快亮时,希腊众神在瞬间就将天全部转黑了。

  《经济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这周我读了一本经济理论类的书《经济的逻辑》。作者黄威用全球化的视野切入到大家热衷关注的欧债、美元、中国发展等经济问题,用比较通俗易懂的、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读者们讲述了一个个关于经济学的知识,还原了金融真相。

  乔布斯在书里写道:“我一生都以我的父亲为傲;因为他不会为了成交生意而花言巧语,或低声下气巴结客户,当个马屁精。”他真正的榜样不是巴菲特,也不是比尔盖茨,而是自己的养父。他绝不会让金钱来破坏自己的认识,相信过多的物质欲望会腐蚀人生的灵魂。其实这点真的很可贵,这其中的道理我们需要细细去品味。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这是我高中时,老师常告诫我们的做事态度。我们的失败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好的意向,而是不恰当的思维过程导致的不好的结果。

  德国最高科学奖获得者迪特里希?德尔纳的《失败的逻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鲜而有头脑的看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错误的性质和起源。

  引言部分,作者发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的疑问。为什么铁路信号系统工作正常时,列车仍然会发生撞车事故?为什么我们制定得很好的那么多专业和个人计划,会频繁的出现意外?还有一些列我们许多人感到疑问的问题。

  本书的主题是阐述处理处理复杂问题时我们的思维特性。思维交织在感觉与情绪中,思维扎根于精神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许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失败犹如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然而作者在这本书中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观点—失败是可以学习的,人们招致失败是可以预料的。认识并了解我们的思维倾向,就是解决失败问题的好方法,从心理上讲,我们首先不能畏惧失败,需要直面它,并且打败它。

  第一章作者只是举出具体的例子,让人们发现这些事例中存在的若干特征—复杂性、不透明性、内部动态、以及对系统不完全或者不正确的了解。面对了解了这些特征,第二章作者把主要精力花在了对人们的具体的要求。在面对这些情况下,要求人们小心规划,谨慎行事。针对不同的特性,进行有的放矢。

  接下来,作者把重点放在了确定目标上,如果没有目标,我们将一事无成,确定目标在整个规划和行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中作者提出了追求多重目标的说法,追求多重目标是指运作时我们必须同时关照许多因素,并满足集中标准根据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复杂事情简单化。认知目标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很重要。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各种复杂情况下,我们不能只做一件事情。同样,我们不能仅仅追求一个目标。

  针对失败,掌握信息和构建模型是不可缺少的。我们除了要把焦点集中在什么错了,还要想好纠正错误的方法。构建模型,搞清事物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会把问题简单化,或者给我们清楚指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这是我高中时,老师常告诫我们的做事态度。我们的失败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好的意向,而是不恰当的思维过程导致的不好的结果。

  德国最高科学奖获得者迪特里希?德尔纳的《失败的逻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鲜而有头脑的看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错误的性质和起源。

  引言部分,作者发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的疑问。为什么铁路信号系统工作正常时,列车仍然会发生撞车事故?为什么我们制定得很好的那么多专业和个人计划,会频繁的出现意外?还有一些列我们许多人感到疑问的问题。

  本书的主题是阐述处理处理复杂问题时我们的思维特性。思维交织在感觉与情绪中,思维扎根于精神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许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失败犹如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然而作者在这本书中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观点—失败是可以学习的,人们招致失败是可以预料的。认识并了解我们的思维倾向,就是解决失败问题的好方法,从心理上讲,我们首先不能畏惧失败,需要直面它,并且打败它。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这是我高中时,老师常告诫我们的做事态度。我们的失败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好的意向,而是不恰当的思维过程导致的不好的结果。

德国最高科学奖获得者迪特里希?德尔纳的《失败的逻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鲜而有头脑的看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错误的性质和起源。

引言部分,作者发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的疑问。为什么铁路信号系统工作正常时,列车仍然会发生撞车事故?为什么我们制定得很好的那么多专业和个人计划,会频繁的出现意外?还有一些列我们许多人感到疑问的问题。

本书的主题是阐述处理处理复杂问题时我们的思维特性。思维交织在感觉与情绪中,思维扎根于精神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许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失败犹如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然而作者在这本书中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观点—失败是可以学习的,人们招致失败是可以预料的。认识并了解我们的思维倾向,就是解决失败问题的好方法,从心理上讲,我们首先不能畏惧失败,需要直面它,并且打败它。

第一章中,作者举了许多诸如困惑、误会﹑眼光短浅的例子。从中我们也会发现失败的原因往往很简单。其中作者说道了塔纳兰和格林维尔实验参加者所犯的错位有着共同的特点:难以控制时间,难以评估指数。总结起来就是根据孤立的因果关系进行思维的倾向。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人们有全局观念,打开自己的思维,不要只从主观的方面想当然的做出自己的判断。

第一章作者只是举出具体的例子,让人们发现这些事例中存在的若干特征—复杂性、不透明性、内部动态、以及对系统不完全或者不正确的了解。面对了解了这些特征,第二章作者把主要精力花在了对人们的具体的要求。在面对这些情况下,要求人们小心规划,谨慎行事。针对不同的特性,进行有的放矢。

接下来,作者把重点放在了确定目标上,如果没有目标,我们将一事无成,确定目标在整个规划和行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中作者提出了追求多重目标的说法,追求多重目标是指运作时我们必须同时关照许多因素,并满足集中标准根据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复杂事情简单化。认知目标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很重要。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各种复杂情况下,我们不能只做一件事情。同样,我们不能仅仅追求一个目标。

针对失败,掌握信息和构建模型是不可缺少的。我们除了要把焦点集中在什么错了,还要想好纠正错误的方法。构建模型,搞清事物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会把问题简单化,或者给我们清楚指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科学探索逻辑》读后感1000字


当翻开第一页时,我的探索之旅便开始了。这本书由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教授刘润泽编著。这部书阐述了一个关于认识事物的逻辑方法与基本原则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对传统逻辑改造与发展的研究结果。如中国人民大学麻保安教授所作之评论:“突破了现代通行的逻辑教材的旧框框,为传统逻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个引人瞩目的独特的改革方案”。系统也介绍了认识事物的逻辑方法与基本原则,含有一百个引人入胜的探索故事,并作了评析,通过剖析其中所蕴含的逻辑哲理,可以借以提高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指导我们如何去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与奥秘。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思考并没有停止。在四千年的科学史中,不少做出了巨大贡献,居里夫妇发现了镭元素,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元素,富兰克林揭开了雷电之谜,卡文迪什揭开物质化合的奥秘,古德伊尔发明硫化橡胶等等,他们为世界科学进程一片一片的铺下瓦砖,才有了今天的飞速发展。在中国古代,也有不少发明为此作出贡献,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四大发明。此外,还有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北宋科学家沈括编著《梦溪笔谈》,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每当我们想起这些时,不禁惊叹不止,前人是多么的伟大,为我们现在的生活付出了这么多,我们也要袭古人之风,将其传承下去,学会去开发创造。

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本书恰恰给我们提供了思考方式,教会我们如何拥有理论思维。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处于科学技术的支配之下。从用来学习的电脑,到升入太空的宇宙飞船;从吃饭用的碗匙,到身上穿的衣裤鞋袜,几乎都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正是有了科学技术,我们才能大量地生产衣物和家用物品,才能住在暖和的房;才能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生活;因此,科学是我们研究身边世界的方法,通过科学找到了许多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途径和办法。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从导弹试爆成功到变为核能大国,从“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到“嫦娥”奔月,从无人飞船到神州升天,蛟龙入海,无不诠释着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航天可以说是20世纪人们最激动人心的科学探索行动。我认为航天科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史人类最伟大最尖端的科学。我国在这些探索可以说是有些成就的。特别是神州五号飞行员杨利伟踏上月球第一步向世界展示了我们的实力,让世界为我们喝彩。

然而,我们现在仍有很多问题有待去探索和解决,例如,当今面临全球变暖,基因操控和核能等问题。这就需要创新力,创新是突破困局的唯一出路。拥有创新力,便具备了人的能力中最重要的层次最高的一种能力;便具备方法-理念创新的能力;拥有创新力便具备了突破现状,独辟蹊径并不断超越的能力,具备了不走寻常路的魄力。因此,创新力决定竞争力,创新力决定成功。

科学,非仅带给我们物质之福址,更引起我们精神之超越。科学,打破了我们原先狭隘的观念,引领我们步入与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生和谐之境。对于我们来说,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发挥科学技术引领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科学传播必不可少,科学传播经验,科学传播技巧。因此,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要热爱科学-传播科学-探索科学。

普通逻辑读后感1000字模板


书籍是明灯,可以照亮我们前方的路,每个人都从作品这本书学到了很多东西。不同的读后感体现了每个人不同的看法和思考,从什么角度写作品最好嗯?以下“普通逻辑读后感”由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收集整理,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普通逻辑读后感【篇1】

关于什么是逻辑学印象最深的一个段子:建筑商大卫和亚特在一家低档的酒吧里喝啤酒。他们看到一位衣着极为讲究、颇有绅士风度的人也来到这家酒吧,并在他们的对面坐下,悠闲地喝着啤酒。两个建筑商开始猜测这个人的职业。

大卫:“我估计他是个会计师。”

亚特:“不可能。他应该是个股标经纪人。”

大卫:“股票经纪人根本不可能到这里来。”

两个人就这样争来争去,一直到大卫要上洗手间才暂时停止。大卫在洗手间里,看到那位绅士模样的人正好也在,便压抑不住好奇心问道:“先生,请原谅我的冒昧,我和我的朋友都特别想知道你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

这个人答道:“没关系。我是逻辑学家。”

大卫:“噢,那是干什么的?”

逻辑学家:“我试着举个例子给你解释一下。你家里有金鱼吗?”

大卫:“有”

逻辑学家:“按照逻辑,你一定把金鱼放在鱼缸或者池塘里,对吗?”

大卫:“是的,的确是放在池塘里。”

逻辑学家:“依照常理,你家里有池塘,就应该有个比较大的花园。”

大卫:“一点不错,我家确实有一个大花园。”

逻辑学家:“从逻辑上进行推论,你有一个大花园,就必然有一座大房子。”

大卫:“千真万确!我的确有一座有5间卧室的大房子。”

逻辑学家:“既然你建造了有5间卧室的房子,从逻辑上说,你不可能单单是为了你自己才建造的,因此,你应该是已经结婚了。”

大卫:“不错,我结婚了,我和我妻子还有3个孩子共同生活在一起。”

逻辑学家:“你有3个孩子,从逻辑学上讲,你应该有比较正常的性生活。”

大卫:“对,对,一周4次。”

逻辑学家:“好了,你看这就是逻辑,我就是做这工作的。”

大卫:“这就是逻辑。”

逻辑学家:“对,你看,我从你家里的金鱼,推断出你有性生活。这就是逻辑。”

大卫:“我明白了,印象深刻。谢谢你。”大卫回到桌旁。

亚特:“我看到你和那位衣着讲究的人一同进了洗手间,你有没有问他是做什么的?”

大卫:“问了,他是个逻辑学家。”

亚特:“逻辑学家是干什么的?”

大卫:“我尽量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你家里有金鱼吗?”

亚特:“没有,我从来不养金鱼。”

大卫:“那么,按照逻辑你一定没有性生活。”

普通逻辑读后感【篇2】

因为简单,所以忽视

每个人都应该学点儿逻辑学,逻辑使人存在,情感让人丰满。

推荐这本小书:《简单的逻辑学》,我读完这本书有三个收获:

一是要时刻保留好奇心。

如果长大有一万种好,都被消失的好奇心相消。小时候看什么都新奇,对什么都感兴趣,才有了「十万个为什么」,才有了不断进步;慢慢长大后,怕烦别人,怕自己丢人,于是将自己设置为默认模式,不再对新事物感兴趣,不再想探究所以然,开始对一切习以为常,直到有一天,连寻找其然的动力都消失殆尽。对自己说:天是蓝的是因为它一直是蓝的,火车能跑是因为别人设计的能跑,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是因为领导规定的,房价高是当局者不作为。失去了热情,也失去了观察世界发现的美好。

烦恼源于我们低效或错误的思考,而逻辑学的主题恰是清晰高效地思考。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焦虑、人云亦云、憧憬未来却有意忽视当下的真实,而在逻辑学中,显而易见的事实被强调最多,因为它们简单到让我们视而不见,提醒我们以事实为根基。我们习惯被动接受,慢慢兴趣了无,学习逻辑学,促使我们重新开始多问为什么,重新培养兴趣,而不仅仅只是为了接受失去独立思考。

二是加深了对物质间联系的必然性的理解。

从小时候常听老师说起的「万事万物皆有联系」,到后来学数学的「计算与证明」,都在讲联系和逻辑,那时候知道事物相互依存不孤立存在,也知道证明过程要严谨自洽,但体会不到联系的精妙,理论悬在空中,有形无质。时间往前流,有过经历感受后,当我回头看变化时,方才察觉到其存在,就好像突然间感觉在过去经历过相同的场景,你看不见,却又像空气,无处不在。即便理性与感性结合的人也莫不如此。

以前大家说要理性交流,是完全的,绝对的,是不能接受理性与情感共存的联系,就如那理性呆板的人。倘若真要完全理性,又会被一些人说成不懂变通,不讲感情了,这种矛盾的平衡才最有趣。

人类天生是情感动物,把我们的情感完全剥离出来,即便是短暂的,并进行纯粹理性的论证是不现实的。思想,即便是最纯净的思想,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情感的浸染。因为每个思想都是人这种天生的情感动物构思出来的。

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所以不用强迫自己将情感完全排除在外。

三是对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产生了新理解。

听过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生活,因为只是听了。道理是静态的,但生活需要自己体验。「过」是个动词,真去过了,才有可能谈过好。所以,把理论引入到实践里,作为标准指导自己的行为,培养习惯,磨炼性格,收获人生。但也不是让我们立即去用,很明显有时间纬度的变化,不过因为太简单反而被忽视。

那些早已经听烦的道理,并非自己经历后总结出来,所以很难有深刻的感受。如果用这些理论去指导自己将来的行为难免门槛过高,阻力较大。但当我们先把它放在自己过去的经历中做对照,通过回顾过去,检验假设,用理论引导在现在作出新的选择,从而设想产生不同的结果,以期达成认同,理解道理。当我们再通过实践后理解接受这些原理,再用它们指导即将应对的同一类型问题,并对将来作出合理预测,进而掌控自己的人生。

回过头看,我们在指导当下预测未来前多做的一步,回顾分析每一件已经发生的事儿,就是逻辑学里的归纳法,从特别到一般;然后运用演绎法,依据一般性的必然结论到特别的个体,即指导我们基于特殊情境对未来作出预测,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作出可能有效的应对。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简单的逻辑学》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理论要联系实际。还记得培根的话吗?他说: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完整的生活就是这样的综合体,你想过好,就从逻辑学开始吧。

好莱坞著名导演、演员、编剧伦纳德·尼莫伊有一句话:

逻辑是智慧的开端,而不是终点。

这里结尾,再合适不过了。

普通逻辑读后感【篇3】

《日本的逻辑》读后感500字!

在写完了中国的逻辑之后作者出版了这本日本的逻辑。

本书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主要讲了关于日本311的大地震。作为亲历日本大地震的人作者于灾后100天重返重灾区所见所闻惨痛而悲情。

书里也提及了日本民众在地震来临之时的沉着应对及他们令人震惊的安静坚韧和有秩序。这除了得益于日本民众普遍的常规的经常性的地震应对训练更重要的是日本民众长期以来在各个领域都秉承着一个共同的观念:每个公民在公共秩序面前主动让步这正是保护自己而不是在吃亏如果大家都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秩序亦会逐渐萌芽。对他们来讲这不是道德问题是利益问题。

书里在不同事件里也多次提到了日本人的这一个观念。日本人还有一个明显的有别于他国的人的观念就是对于一件事情他们常常会觉得需要全体共同承担哪怕是在看球赛这样的事情里面也透露出这样思维方式。

书的234部分都在谈论日本的政治外交和社会问题。日本不但经济发展迷茫政治也处于迷失的状态首相更换频繁。其中日中关系日美关系也都是着重讨论的重点。日本人生活在这一经济萧条的阶段普遍是比较压抑和没有奔头的。

书中最后一个部分是实事随笔写的比较轻松讨论了日本人韩国人讨论了村上春树福原爱。

在讨论所有人日本问题的时候他都饱含深情渴望重振日本试图找出解决的方案。作为一个日本人他还是很爱日本的。

普通逻辑读后感【篇4】

浅谈生活中逻辑错误

有一个呵呵的故事:当你在街上随意扔掉一个饮料瓶,别人会说你非常没素质,这种人一定不是好人,所以:我=坏人,收废品的阿姨捡起你扔的瓶子,发现瓶盖上写着中奖的消息,她说你是个傻子,所以,我=坏人+傻子,阿姨追上你,要把瓶盖还给你,你说了句“谢谢”,拿走了瓶盖,围观人群说:“收废品阿姨这么辛苦,人又这么好,也不知道给阿姨一点感谢费,真小气”,所以,我=坏人+傻子+小气;最后,你告诉所有人,我只是一个在文章里面的虚构的人,在帮作者做一个社会实验,大家不要围观了,但是所有人都不信,大家觉得你就是个骗子,所以,我=坏人+傻子+小气+骗子。

任何论证在本质上都是前提+结论组成的,但我们实在听过太多的“毋庸置疑”、“别人都说”、“自古以来”,它们取代了“前提”,所以结论都是一厢情愿。如果没有尊重事实的态度,逻辑学只能将你从错误的观念引入更加错误的结论,最后自圆其说,像个傻子一样妄自尊大。

有这么几种错误的判断:

①起点扭曲,从刚开始就给别人下定义、戴帽子,比如先从某人是个骗子开始推理,然后经过分析不断验证自己的结论,最终确定对方是个骗子,用结论验证结论。

②情感推理,在喜、怒、哀、乐期间随心情做判断,比如经常会出现今天觉得十恶不赦之人,明天反而觉得有那么一点可爱。

③民主谬误,大多数人都认为命题是对的,那么就可以说明命题是对的,比如所有人都去买一件商品,我们会不自觉的增加对这件商品的好感,甚至包括审美,就像现在什么小猪佩奇。

④简单判断,当我们选择性地只对整体的一部分加以关注之时,会做出与整体相悖的判断,比如当我们只看到了一个人的某一方面,就振振有词的判断他是什么人。

⑤信任偏差,对于我们信任的人,比如亲友、领导、老师,或者我们信任的媒介,比如新闻、电视,它们都可能说谎,或是犯错误,但我们常以此为推理的“前提”。

错误的判断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总的来讲,能绕过以上进行判断的我认为可以成为圣人了,即便我们恪守“存天理、灭人欲”的信念,可一旦面对世俗的非黑即白,真理也会苍白无力,所以我认为更应该坚持的是另一套生活的逻辑。

比如酒逢知己千杯少,比如说走就走的旅行,比如你女朋友问你她胖不胖,比如你妈叹息说哎真是年纪大了,比如领导说你有意见尽管提等等等等,求生和逻辑你选哪个。

再比如,老爸下令你听不听,老人摔倒你扶不扶,孩子撒娇你哄不哄,朋友有难你救不救,陌生人有困难你帮不帮,甚至在生死面前,强者应该毫不犹豫的把生的机会让给弱者,这些也没有确定的逻辑支持,但是义不容辞。

知道生命有理由是我们生活的理由,不尽知生命的理由是我们生活的另一个理由。

普通逻辑读后感【篇5】

每天抽一点时间,花了接近十天左右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面对这么一本只有280页不到的书籍,而且是通俗化语言的书籍,本应该可以更快看完的,但是中间被经常性打断,无奈,最终却花了这么多天才把这本书看完。

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总会让我想起很久之前一些经济学家做个一个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到底是金融立国还是实业(制造业)立国,前者以美国为例进行了全方面的阐述,后者以德国为例从各个角度进行剖析。他们慷慨激昂,旁征博引,滔滔不绝,为自己的立场各抒己见,争取这次辩论赛的胜利。

看完之后,我觉得都很有道理,而我这么一个门外汉,显然没有反驳任何一方的根据。最后只能恨自己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无奈,并以无论是金融立国还是实业立国,我觉得能够让社会进步,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并竭尽所能的为每一个人提供最好的保障,这是我等平民所深切关心的事情。

这两个国家都是我非常钦佩的国家,一个是制造强国,一个以严谨为傲的民族,百年企业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文化,在这个国家前进路上的同时深深的影响着他们;一个是金融帝国,一个世界超级大国,一个金融思想前沿,科技发达的帝国,虽然它会发生金融危机的事件,但是仍旧影响不了它在世界之巅的位置。

看完这一本书让我感觉到一个制度法律和金融方式的变革有多么的了不起。

一个法律制度完善的国家会让他们无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制造还是虚无缥缈深不可测的金融发展更进一步,而它们的发展又可以进一步促使法律制度的进步。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不断出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这个货币出现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情,这对当时以物易物的交易环境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变革,让交易变的不再那么的麻烦,不用考虑用自己的牛换成养,再换成猪,最后换成自己想要的衣服。

在英国夺得世界霸权之前,由于金融的发达,让他们可以以更低的利率获得更多的贷款,赢得战争,最终称霸全球几个世纪,成为日不落帝国。而其最为成功的东印度公司更是为以后的股份制公司埋下了铺垫,促进了今后的商业的发展。股份制的发明无疑是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并不亚于我国的四大发明。

从最初的原始社会公有制,再到后来的部落再到家庭,这个最小的社会单位,并传到现代。这是社会的进步,是我们生产力提升的结果。而家也成为我们温馨的港湾,成为世间最美好的地方之一,然而,我们也会经常看到家庭反目成仇的例子,甚至反目成仇,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利益的原因。我也同意作者个观点,那就是家庭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不应该是一个有商业气息的战场。而养儿防老虽说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却成为更多问题的起点。一方面,孩子只能是百善孝为先,言听计从,活不出自己的自由,没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权利;而另一方面,父母亲到老了,也不一定能够百分百得到可靠的保障,有的甚至被遗弃。当然,孝顺是我们的美德之一,是我们应该倡导的,更是在他们老年的时候。但是,这也反映出父母害怕自己老无所依状态的出现,所以,不仅要给他们灌输这个道理,还要多子多福。

这个也从侧面反映出,金融等手段的不发达而出现的问题,如果有发达的保险业和金融保障体系,他们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因为没有他们的话,他们即使到了老年,经济生活也不要有任何的担忧。

于此,他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去爱这个小孩,如何让家庭充满爱。而我们社会中的市场也是如此,正如作者所说:当一种经济夹杂着其他因素友谊、情感和亲戚那么,只会污染人类关系的灵魂。从人类的经验看,经济交易留给市场,感情交流留给家庭,这是最好的一种安排,也是市场化分工发展的总趋势。

现在我也就明白我们公司旁边的一个几十亿的企业,老板为什么情愿给他亲戚一些钱,也不让他们去他公司上班的原因。

简而言之,没有金融,我们能够生活下去,但是有了金融,但是会让我们生活的更好。

普通逻辑读后感【篇6】

《超越无穷大》的作者是尤金妮娅程。她是谢菲尔德大学数学领域的荣誉研究员,她的人生目标是让世界摆脱对于数学的恐惧。本书釆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描述数学的逻辑。

本书以希尔勃特旅馆悖论切入:假设你有一个吴强多单间的旅馆,并且已经注满了人,这时又来了一个人,请问这个人有没有地方住?答案是有的,我们可以让1号房间的人搬到2号房间,2号房间的人搬到3号房间,n号房间人搬到n+1号房间。这样1号房间就空出来了,新来的人可以住。这看起来是个悖论,但论证过程没有丝毫的漏洞,唯一的问题就是与我们的直觉不符。我们过于习惯与思考有限的旅馆了。接下来作者证明了,无限大不是自然数。无穷的定义是无穷+1等于无穷,无穷+无穷等于无穷,无穷一个自然数还是无穷。而自然数满足:在等式两边同时同一个自然数等式仍然成立。显然,若无穷大为自然数,+1等于同时减去会变成一等于零,所以会出错。所以无穷大不是一个自然数。接下来作者证明了,实数是不可数的。作者用了一个格奥尔格康托尔提出一个聪明的技巧,就是康托尔对角线论证。假设有一个旅馆这个旅馆要零到一这个区间内所有实数相对应的房间。而且我们不能按照房间号的大小顺序,让客人住进新的房间即让原本住在最小的小数号房间的客人入住1号房间,然后以此类推。这不行,因为就像没有最大的数字一样,并不存在最小的小数。下面作者给出了康托尔对角线论证的工作原理。第一步到第1号房间问这位客人原本的小数房间号小数点后第一位,然后把第一位+1。第二步去2号房间问这位客人原本小数房间号的第二位数字,并+1。第三步去3号房间问这位客人原本的小数房间号的第三位数字+1。并且以此类推。问题出现了曾经住在我们通过加一构造的这个小数房间的人去哪儿了?这位客人被转移到了哪个编号为自然数的房间?这个人不可能在1号2号3号4号5号或者任意n号房间。综上所述实数是不可数的,但是有理数是可数的,所以无理数是不可数的。

作者还论证了,可以让无数双鞋子整齐排列并且让每只鞋子匹配到一个自然数。可以让n号的左鞋子来放在2n-1的位置上。把n号的右鞋子放到位置2n的位置上。但是袜子不能这样做,我们有无数双袜子,我们把他们和鞋子一样排成一排。但是,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并不存在左袜子和右袜子这样的说法,因为左脚的袜子和右脚的袜子看起来是一样的,我们并不能够指定哪只排在前面,因为此时产生了决策疲劳的问题,无论是小的决定还是大的原因都会让人疲劳。做出无穷次选择是否可行,这个问题在数学上还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当前它被称为选择公理。

《超越无穷大》十分有趣并且数学零基础的人也可以理解并接受。我推荐大家读这本书。

普通逻辑读后感【篇7】

经济学的根本原则本质上是一个道德原则。

这句话是引自文中的一段引用——周老特别推崇的经济学家科斯引用的一句话:“科学的基本规则,本质上是一个道德原则。”这一句用来褒赞周老亦不过分。

首先就是实事求是。既是科学的基本原则,也是道德的基本原则,为了自身的利益,也许是为粉饰太平,或者是跪舔权贵,又或者是为了可笑的民族自尊心,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专家”虽往往沦为笑柄,但前仆后继,何其之多。

周老的实事求是,不需多读文字,寥寥数语即可看出。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例子,是说我国的改革开放,有人以为是华盛顿共识指导的结果,周老驳斥了这种说法,因为实际情况就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国外发生了什么。随即周老又批驳了有人编出北京共识来跟人家打擂台的做法,周老以为大可不必。本来也是,种地挖出了金子也不必往自己脸上贴。

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保持实事求是的客观立场本该是基本要求,在浮躁的当下竟变成了难能可贵的品德。其次是胸怀天下。周老研究改革开放前期农村土地承包权“出身”,字里行间丝毫不掩饰对农民农村问题的关注。书中很大一部分文字都是在呼吁对农村土地转让权的改制。

书里面举例的时候谈论到过高铁的问题,批判了盲目的提速提价,最后落脚点是在世界最高铁路速度之下,春节仍有大批农民工骑摩托车回家。这样贴近草根现实的视角,跟一些所谓的“经济学教授”发表的“高铁人太多是因为价格还不够高”的奇葩言论,格局高判立下。

再次是不讳言问题。评述改革,很容易陷入对过去成绩的自我感动,何况周老当年还是亲历者,为土地改制贡献过一份自己的力量。周老的目光却始终看向未来,大声呼吁继续深入改革,向着难点挺进。

周老犀利地批评“裁判员带着哨进场踢球”的经济现象,这样的批评并不是情绪的宣泄与煽动,而是就事论事对后果的分析,“对事不对人”,犀利、幽默又温和。

同时周老又帮助提出解决方案,不管是呼吁设点试行土地流转,还是强调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参与应在于设立并维护明确的规则,始终体现着一个经济学家冷静、客观、专业的思考。

文字是一面照妖镜,尤其是社会科学相关的著作,希望多一些周老这样的良心经济学家,少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分子。

普通逻辑读后感【篇8】

内容简介:每一个职场人都会为上述问题苦恼,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了解老板的逻辑。老板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本书从8个方面入手,条剖缕析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老板的逻辑,并用现实事例给出了超有效的应对方案。使所有职场人了解老板的逻辑,选择正确的工作方式,成为顺应职场需求,赢得高职高薪的职场人。

老板的逻辑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囊括了企业老板和员工关系的8个主要方面:加薪真相、用人真相、评估真相、沟通真相、,责任真相、协调真相、等级真相、决策真相。

老板的逻辑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店的网友:颠覆传统职场图书从老板角度出发的说教方式,从员工角度出发,揭示老板∕上司的管理思路与决策思维,使基层管理者和员工通过读懂老板∕上司的思路来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到位。

普通逻辑读后感【篇9】

看完这本书,最大感受是相见恨晚。陈教授出版这本书出版的太晚了。如果早在几年前能看到这本书,恐怕本人就不会做出提前还房贷的决定了,现在可能就是拥有几套房子的业主了。

二、两方面评价:

1、积极的方面:本书用通俗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对金融的本质做了一个经典的阐述。个人印象最深的核心观点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钱、资本及财富的三大关系;二是国家财富、企业资产与收益、个人未来收入、土地和自然资源四大资本来源;三是市场化、私有化、法治化等资本化三大助推因素。

2、不足的方面:一是关于孝道文化的阐述有偏激之嫌。有孝心是作为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家庭道德,随着社会发展的特别是市场化的发展可能会在孝心表达的形式、方式上发生变化,但绝不是不再要孝道,终结或淘汰孝道文化,而应该是在文化体系的部分内容上发生变化,但人应有孝心的根本要求不应改变。

二是对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陈教授一语中的,指出是因为委托与代理的链条太长、花别人的钱不心疼而导致而成,但对如何防范和治理金融危机,特别是对我国在今后大力发展金融业的过程中如何有效防范金融危机,并未提出系统、具体、专业的对策与举措。

三、三层面反思

1、对于国家层面:一是金融的发展会带来财富的增长,我们国家的金融化程度还很低,国家应围绕三大助推因素,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不断提升资本化水平;二是国富不如民富,国家应尽量用公债来补充财政赤字,少征税,藏富于民,把钱留给国民投资创业。

2、对于公司层面:一是对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要认清形势趋势,紧抓大好时机,借势实现跨越发展。二是要学会把企业资产与未来收益资本化,让企业自身更富有,更有实力。

3、对于个人层面:一是要学会用将个人未来收入资本化的手段来增加个人财富,均衡使用、享用个人财富。二是为了降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或者提高未来收入水平,避免因年龄等原因而贬值或加快贬值速度,我们应着眼长远,面向未来,一方面要立足自身职责,扎实做好工作,用我们的才华与智慧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只有公司基业常青,我们的未来收入才有保障;另一方面,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加强自身学习,丰富个人实践,不断提升个人素质能力与市场竞争力,通过个人价值的不断提升去应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避免资本化的前提、基础出现偏差。

四、四点延伸思考:

1、我们应当购买什么样的股票?在资本市场不够健全发达的情况下,更多的是靠投机,但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前提下,我们应当购买公司未来收益较大且确定性较高的股票,应当搞价值投资。

2、陈教授关于价值的理论对马克思资本论关于价值的经典论述提出了挑战,应如何来理解和看待?

3、公司在资本化、金融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在国家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地位将越来越高,作为一名企业人,我们倍感自豪,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即中央电视台的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会对公司这一企业形式的发展历史及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与所起的作用,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4、要正确对待财富。正如《财富如水》中所言,财富与水有着许多共性,都可流动,都有可能会蒸发或挥发,甚至被冻结。最重要的一点,水有两面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水喝人会渴死,但喝多了则会撑死或毒死,财富亦是如此。我们要明财性,审财情,结财缘,还财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散之亦有道。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1000字


常言道:“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从小到大,我们看过很多书,通常老师会在读完一本书后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用来记录下我们在阅读时的一些新的想法与感悟,那么我们该怎么写好一份读后感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中国经济》的读后感1000字,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 篇1

读《解读中国经济》有感1000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了一个习惯,读书之前先把作者的身家背景、教育任职经历都看一遍,经了解才知道林毅夫是一个传奇人物,据说当年在台湾服兵役时,抱着篮球穿越台湾海峡来到厦门(不知道是真是假),后来一直在北大,任CCER的教授,期间又去了世界银行任职几年。

言归正传,说说书中的内容。书中涉及到的农村改革、国企改革、城市改革、金融改革都是从纯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浅显易懂,没有太多专业词汇,观点自成一派,读了会觉得很有道理。在产业结构上,林毅夫一直强调“比较优势”,是发展资源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主要看社会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资源禀赋结构是不一样的,与在校书本上介绍的一致,指出计划经济中赶超型策略的不当,这对我们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在国企改革中,林毅夫强调国企需要有“自生能力”,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都是以国企有自生能力为假设条件,这也是导致这些经济学家唱衰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的假设。中国很多国企没有自生能力,这也是导致国企一直发展不下去的原因。我们同样身为一个国企,研究国企改革本身就是对我们自己的发展添砖添瓦。

对于中国GDP的增长,书中还是持乐观态度的,高增长保持20年应该问题不大,当然发展过程中问题也很多,作者毫不避讳指出有些问题相当严重,不解决对未来经济发展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现在唱衰中国经济的经济学家很多,国外有,国内也相当多。一系列数据显示,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我们的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的后发优势还存在,主要看领导人的决策及深化改革的决心。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保持高增长。

目前中国人对国内经济都有一定的恐慌情绪,尤其是中产阶级,高房价、高税收,近些年高增长都是以抽中产阶级的血来维持的。但是放眼其他国家,跟其他国家对比,中国的发展机会还是多的,因为我们有13亿的市场,我们虽然建了很多大楼,建了很多铁路,但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基础建设还很落后,欧美国家的投资回报率已经很低了,东亚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

总的来说,书中分节较多,有点像多个文章的拼凑,不过好在每个章节都是从问题出发,剥茧抽丝的分析,还是相当严谨有趣的。另外,对于很多常规解释的补充论证才是最大的亮点,以前我们学习,都是了解了我们实行这个政策,走那条道路,但是很少去探究为神魔,但是在本书中解释了很多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做出了某种选择。了解了背后的原因,对于政策的了解就更加深入,感觉受益匪浅。

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学科,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林毅夫所说,数学学的最好的人都在华尔街,化学学的最好的人都在制造毒药。那我是否可以引申为经济学学的好的都在再担保呢?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 篇2

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房价飙升,股市投机成风,外国金融机构介入,国际外部压力不断,似乎中国现在的处境和日本90年代极度相似,中国经济是否能得顶住??????这是一个一直困惑着我的问题,近来读一本书名为《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的书,解了我一点惑。在这本书里,作者再现了战后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迅速崛起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通过翔实的数据,丰富的素材以及严谨的论证解码这两个一衣带水的东方经济强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发展奇迹。作者站在今天的战略高点,运用比较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将日美竞争与中美竞争两场不同时空下东西方博弈进行复盘、比较,试图在历史斑驳的踪迹中寻找通往未来的路。作者说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在留给我们的问题是,我们如今亦在深享着当日欧美国家所给予日本‘礼遇’,甚而可以说,当前整个世界,无论是崇拜还是害怕,整个世界都在高度的关注着我们这个国家,就如同当日整个世界对日本所施于的一样。但正与我们所能够见的,日本正是在这种注目礼中,慢渐地陷入了乐观预言的悖论里。那么我们又会不会象日本那样,陷入那些并没有洞察力的美国人的乐观预测后的悖论怪圈呢?这正是我所忧心的。初一看书名,作者仿佛想表达中国真的会重蹈日本的覆辙的,当时我的思维完全被该书的推荐序作者所误导,以为这就是一本就日本论中国的书,如果仅仅是如此,那么的确如林先生所说,中日两国“所处的时代、国际环境和双方的力量对比”完全不同。但书细细读来却又仿佛全然不是这回事。我很赞同作者在其自序里的一段话:如果大家仅仅通过题目和书名,就轻率的认定我在这本书里预备表达的是,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诸条件已经消失,中国经济将陷入“停滞膨胀”的深渊,那么我可以说的是,这种论调是大错特错了。但在这本书里我确乎想表达的是,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已经进入了一个转折的关头倒也是事实。对书通读一篇后我的发现时:第一:该书比较公正客观,没有太浓烈的民族主义气,在书中作者并没有像推……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 篇3

《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世界银行卸任归来带回的三本着作之一。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他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相应地,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解读中国经济》对许多中国经济问题做了完整的叙述,澄清了很多模糊边界。例如,为什么19世纪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独步天下,而现代则落后欧美,即着名的“李约瑟之谜”,林毅夫给出了视角新颖的解答。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复兴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等‘奇技淫巧’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在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由领先变为落后。”

分析问题时,林毅夫也给出了多种解释及争论。例如对1959-1961年的农业大灾害,目前有三种解释:自然灾害,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民公社规模太大而导致激励下降。林毅夫在分析了三种解释的逻辑合理性之后,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53年到1958年,从个体变为集体,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从1978年到1984年,从集体又恢复到个体,农业生产率依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与农业危机相联系,他提出了新的解释。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令人读罢掩卷,有豁然开朗之感。

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本书内容并不局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逻辑连贯地解读中国发展问题,因此也是了解历史的极好素材。对合作化运动、城乡户籍隔绝制度、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等等,书中都有细致准确的呈现,甚至对于中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它都是一本很好的补充教材和课外读物。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 篇4

说是20xx,其实是20xx的总结,各热点问题都有提到,中美贸易,股市,房产,芯片,税改,企业,互联网,消费。对中国经济形势的把握有些参考价值吧。摘录一些要点。

中美贸易

1.贸易战背后,是以中美为首、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严重失衡,“世界大战”已经开打。贸易战开打绝不是哪个国家的阴谋或阳谋,更不是一个国家总统的性情使然,而是世界贸易高速发展突破了国家机器承受的底线和边界。

2.贸易战剑拔弩张的背后是世界贸易失衡,首当其冲的是中美间的结构性贸易。失衡必然带来混乱,而这正是当今世界呈现的景象。混乱为寻找再平衡创造前提,可以预见,一场世界再平衡的“大战”已经打响。

3.中国最终赢得贸易战的底牌是消费,但目前尚未做好以消费取胜的准备。

4.中国的当务之急不止于内部提振消费升级,还在于稳步推进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更在于发展一个有深度、交易活跃且开放度高的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以求形成“人民币—人民币债券”的内外循环机制,为中国迎接大消费、进入逆差时代做好准备。

金融:

1.世界金融危机以10年为周期爆发,第四次金融危机已然开始。第四次金融危机的实质是“近10年政府滥发货币形成的过剩货币的蒸发”,美国将是危机根源的制造国,是危机的主战场。作为危机能量释放国的原辅材料提供国将构成危机的第二主战场。经历第四次危机冲刷之后,美国将彻底丧失全球引领力,中国却将获得更大的机会。

2.实体经济创造过剩,外贸创造过剩,再加上金融行业创造过剩,三个过剩,导致了第三次金融危机爆发

3.大家都想规避战争,因此爆发战争是小概率,但是通过金融危机的方式来蒸发货币将是大概率事件。

4.每逢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进口成本都变得特别昂贵(进口的“毒瘾”又戒不掉),相反,出口价格却格外低廉——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走强,原材料、矿产、能源的价格迅速走跌。这样,经过货币扩张和紧缩,原辅材料提供国的财富将遭遇浩劫,陷入金融危机的沼泽地。

5.货币风暴在发展中国家爆发的原因有经济结构单一和双赤字风险;货币超发引起的通胀问题;过度依赖外资,外债,但外币储备不足

6.伴随第四次金融危机的两大主战场战火越烧越旺,中国将赢得更多的话语权、主导权和影响力。

7.金融从大放到大收大治,明着是钱太多惹的祸,归根到底是没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和关系,以致今天如此混乱,或倒逼金融成为大市场、大政府的第一战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 篇5

读书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通过阅读好书,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通过大量的阅读,也可以使在我们大脑里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在20xx年里,我做了一个决定,就是每读完一本书,都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分享我自己的心得,我也希望,用输出倒逼输入,提高我阅读的效果。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书籍是我20xx年读完的第一本书,它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教授在20xx年写的《读懂中国经济》。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使我对我国4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发展的逻辑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我国经济今后该如何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本书针对克里格曼教授提出的疑问: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没有什么奇迹可言,因为这些国家的GDP增长主要靠生产要素,即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没有技术进步,没有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是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的典型观点,它忽视了东亚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蔡昉教授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总结出我国经济发展经历的重要阶段刘易斯发展阶段(二元经济发展阶段),由于在这个阶段,劳动力相对过剩,一直在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人口结构适宜经济发展。正是因为劳动力源源不断的供给,没有发生边际报酬递减,我国发展了符合比较优势原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才有了我国近40年的高速发展。

在分析了我国经历的刘易斯发展阶段后,蔡昉教授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在2004年左右普工的工资大幅度上涨,继而到20xx年左右,劳动力人口出现净减少,得出了我国经济迎来了刘易斯拐点,开始了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增长手段的索洛增长。在分析中,他区分了潜在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的决定因素,提出我们应该从供给侧发力,而不是在需求侧进行刺激。

在之后,蔡昉教授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仍然有很多潜能和短板。户籍城镇化率明显偏低,社保不健全,全国性的统一劳动力市场还不健全,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不同的企业间、在东中西部还可以进一步优化配置,雁阵模型可以有国内版,还需要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劳动参与率等。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高收入国家。

这本书无遗是发展经济学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分析,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从刘易斯发展阶段到新古典发展阶段的历程,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经济逻辑,坚定发展信心很有帮助。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读书心得。美好的生活从阅读开始,希望我们一起,在20xx年有更大的收获。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 篇6

国企改革之路——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1000字:

提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国企的改革。国企为什么要改革,到底该怎么改革,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三个问题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纷纷做了阐述,观点不一,最近读罢林毅夫先生的《解读中国经济》,受益匪浅,下面分享下我的心得体会。

国企的改革之路,是一条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道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成果举世瞩目。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得中国经济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但是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近年来却饱受腐败、效率低下、巨额亏损等问题的诟病。同时,众多国企依旧采取计划经济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依靠垄断权力攫取高额利润,这与市场经济的公平开放精神格格不入,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体制之间存在摩擦与冲突,解决办法:要么从一个体系彻底过渡到另一种体系;要么完全恢复原来的体系。走回计划经济的老路,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证明行不通,那么国企改革之路只有一往直前,绝不能走回头路。

那么国企改革到底该如何进行?中国从1978至今还没有完全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主要原因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尚未解决。林毅夫先生认为,一直以来,国民经济存在“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活-乱”循环。因此,银行商业化与利率市场化,是化解这一问题的两大关键法宝。通过给予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让银行根据企业经营状况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则可以有效降低呆坏账。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依靠行政来获得低息贷款,效率低下占用大量社会资源。

同时,中小国有企业,其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由于包袱较小,依靠经营其土地资源,就可以获得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机会。但大型国企相对困难,因为历史负担重,委托——代理问题难以解决。传统经济中经营人员的自主权被完全剥夺,因为市场经济不存在竞争,则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只能完全剥夺经理人员的权力。改革后放权让利,试点区有效,但放大到全社会却无效,主要是由于舆论集中问题。因此,我们要有计划地逐步开放市场,让竞争因素注入,这样参考行业平均利润率就可以对国企的经营者进行考核,从而制定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近期,不少地方开展国企混改,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通过混改,既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性,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又可以减轻国家政策性负担,降低补贴,使得市场更加公平有效,增加活力。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稳定,同时又保持活力。因此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休克式疗法”,结果并不是预想的J型复苏曲线,而是L型的长期萧条路径,原因在于,第一,固定资产在不同产业的转换使用存在困难,这段时间会导致GDP的下降;第二,价格自由化未必能导致市场竞争,垄断导致上下游企业经济联系中断和生产萎缩;第三,政策性负担和预算软约束会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由于苏东和中国都存在政策性负担,休克疗法的三个措施无法同时完成。苏东的改革思想是存量改革,中国是渐进式的增量改革。从改革的效果来看,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方式更为有效。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 篇7

谁都逃不掉的中国经济大泡沫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林语堂说:“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几乎不可能。”——本书P89实际上,中国不仅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中国本身就很奇怪。中国历来是“有天下无国家,有江湖无社会”。而其实,这些奇怪的人所拥有的,恰恰就是现代的所谓公民意识。本书分为A、B、C、D四编,前三编主要在谈房价,最后一编是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反省。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我认为老先生(本书作者)分析的真是太透彻了!房价可以说是今天中国最大的政治。透过房价,我们可以很好的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为什么房价暴涨?为什么所有人都相信房价只涨不跌?为什么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你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为什么很多物价三十年涨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你的工资却连三倍都不到?为什么世界第二的经济体,却拥有世界第二多的贫困人口?……这样的问题,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或许从来没想过,或许还可以问出更多。98年出过一本书,叫《现代化的陷阱》,曾经把中国当时面临的问题,用经济学的思维,剖析得入木三分。可惜的是,在每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好像总是走错路。而今天中国的高房价,用书中的一句话来说,叫做“自己屙屎给自己吃”。高房价已不仅仅是普通人住不起房的问题,而是使整个中国经济癌症化,不断挤压消费,也就是不断挤压其他行业的生存空间,导致整个经济环境进一步的恶化,这是饮鸩止渴的愚蠢行为!而问题的产生根源,就在于市场失灵,而权力显灵。本书一个独特的观点是,房价的泡沫其实已经破裂,只不过还在上涨的假象,导致不少人以为政府不会让房价大跌,但其实房价是通过通货膨胀的方式在不断下跌,而不是通过售价的直接下跌。也就是说,假设你原来月供是2000元的……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 篇8

读书心得|《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2500字:

本书作者林毅夫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此前在研究院开设了“中国经济专题”这门课程,后因职位变动未能继续教授此门课,便想到“以文会友”,将内容整理成书,后更名为《解读中国经济》。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为什么在近代突然由盛转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里,我们的父辈当年为什么会使用粮票、布票等一系列极具中国特色的交易工具?为什么会出现合作社?以及知青“上山下乡”形成的机制是什么?那么,这本书将会深层次的解答你心中的所有困惑。作者将会带着你从历史的角度,从世界范围内深度分析中国经济的兴衰与得失,并提出自己对中国经济的独到见解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和城市改革、金融改革等问题提出建议。

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而到了现代社会又成为技术落后的国家没有继续维持原来的领先?(李约瑟之谜)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经济规模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经济发展速度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但到了现代社会却远远落后于西方。作为认为技术的不断创新、升级是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在前现代社会技术的发明,以农民、工匠的经验为主,中国人口多,农民、工匠多,所以在技术方面上具有优势。而到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发明的方式变为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为主,中国人多的优势消失。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是以数学和可控制实验为主要特征的科学革命的发生和普及,中国由于科举制度所产生的激励机制妨碍了中国人对数学和可控制实验这种后天能力的学习,使得科学革命无法在中国产生,因此也就无法自发地从以经验为主的技术变迁方式向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方式进行转变。在西方完成了这个转变以后,中国的科技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的地位也就迅速的从领先变成了落后。

改革开放后中国为什么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代史的衰败遭到了世界列强的侵略,被迫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中国早期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救国救亡的探索,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新中国成立,由此拉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为避免列强的再次侵略,实现工业强国的目标,中国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为了保证短期的资金、外汇、原材料用到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上,就不能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有国家计划性的把所有行业排出一个优先顺序,所有资源和剩余统一由国家来支配,不允许私人开办企业,称之为计划经济,国有企业由此应运而生。

计划经济时的“票据”为何产生?为什么会把城市里的知青下放到农村?

重工业是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对于早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资金缺少,必须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对银行利率、汇率、原材料价格、工资、以及所有生活必需品价格进行干预,由国家统一计划,由此产生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各种票据。而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并不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甚至连城市里的人口都不能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所以不让农民进城,还将很多知青下放农村。

推进农村公社化的原因?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政府采取统购统销政策,严格控制农产品收购,压低价格购买农产品,但这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农民生活水水平不高,由此,人们利用经济学理论的规模经济来促进农业发展,即农民共同来进行农业生产,不分你我,这就是人民公社出现的原因,但同时也存在偷懒、出工不出力的消极怠工行为。

计划经济的整个过程从1953年推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目的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可以和发达国家竞争的资本比较密集,技术密集的先进产业。从而使中国迅速发展成为强大的国家。虽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最初的目标,但是到了70年代末期,人们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可以说,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用意是好的,但实践的效果并不理想。

作者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和技术结构是由其要素禀赋决定的,即资本密集还是劳动密集,只有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特性的产业结构才是最优产业结构,读后感.企业才具有自生能力,否则,必需由政府做出干预才能维持一个企业的发展,反观50年代的中国,人口多,资本缺少,而中国却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资本密集型产业,不符合要素禀赋结构,企业自然不具有比较优势,也就没有了自生能力,这是中国经济得不到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的到来:

可以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所以在1978年,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采取了双轨渐进的方式,由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分别对农村、城市、国企、银行等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农村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意外收获,采取包干到户的方法,农业实现了飞速增长,但农村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而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农村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必要措施,但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前提下,城市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所以想要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必须调整国家的发展战略,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涉及到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见上一篇《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

金融改革:

中国目前额金融结构主要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为保护国有企业,国家没有让金融体系市场化,而是让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80%以上的贷款都给了国有企业,而如今的中国,要素禀赋的结构特征是劳动力相对丰富,最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国金融体系想要提高效率,就要将动员起来的资金有效的配置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资金需求规模相对小的中小企业中,而由于中小企业缺少抵押资产,大银行不愿意给它们贷款,所以,中国当前的最优金融结构,也应该是建立以中小银行为核心,同时辅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的金融体系。

作者一直以来都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的态度,并且非常看好中国未来的经济,在对中国改革进行分析和评价时,作者认为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主要由于国际外部性、周期性的原因造成,并非来自我们的体制、机制或增长模式的内因。当前不利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未来的持续增长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但是,只要充分利用好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所天然具有得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以及政府财政状况好,民间储备高,外汇储备多等有利优势,再加上中国做为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后发优势等有利条件,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最大的市场,这一进步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 篇9

早前对林毅夫教授“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中国经济需靠投资驱动而非消费”的观点有所耳闻,昨晚有幸到建南大礼堂听他亲自讲述,发觉他真实的见解并没有网络上流传的那般突兀。在此简单予以归纳,并加上自己的观点,欢迎批评补充。

昨晚的讲座是围绕上面所说的第一个观点展开的,应该说“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的说法有些太过精简,让读者不禁产生中国经济在现行轨道、现有约束条件下就能持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错觉,而他实际上的观点是“中国具备继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潜力”,论据很简单:中国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度量仅是美国的21%,生产水平上十分落后,后发优势明显,这个观点我想对中国未来再悲观的学者也不会反对,美国领跑世界经济近百年仍在增长,总不能说连小康都没奔上的中国已经气数全尽,连发展的潜力都没了。在这里也可以发现,林教授对中国未来二十年的观点讲的是仅从目前发展水平考量,比及其他任何约束条件的“有没有潜力高速增长”,而非其他许多学者讨论的在现有约束下“会不会高速增长”,而这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同,但在论点快速流传的过程中,“有没有潜力”和“会不会”一律被简单的“能不能”取代,造成客体完全不同的两个观点被拉到一起火拼起来。

中国有没有潜力容易说通,但大家更关心的事将现实因素综合在内,中国的潜力会不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很可惜,林毅夫教授从头至尾都没有落到这一层面,作为一个与政府高层关系密切的经济学者,未能从政府信号或动向考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变动的可能,以及这对发挥中国潜力的影响,或者他心知肚明却避而不谈,我只能说真的很可惜。

除了“中国经济具备继续发展二十年”这一中心论点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支持论点,林毅夫教授的个人立场在这里有鲜明的体现。

在讲座的引言部分,林毅夫教授提到了工业革命带来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他对当时欧洲的另一重大变革绝口不提:资本主义革命,新的制度让旧制度下受压抑的生产力得以释放,应运而来的法制与民主让工业化进程步上稳定的轨道,如此关键的一环被林教授完全略过。不仅如此,整场讲座林教授对“资本主义”四个字讳莫如深,非讲不可时就用“非社会主义”笼统代替,这说法一出口,相信在场包括我在内的听众都觉出一丝怪异。

接下来说明中国经济有潜力的部分,林教授采用日本、南韩、台湾、新加坡经济起飞阶段的数据作为辅证,但一如既往地,他忽略了出人均收入数字之外其他现实因素,这难免使得他的论证略显单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四个经济体的基本地理条件和中国相去甚远,基本上不属一类。尤其是新加坡,如果硬要选一个弹丸之地作为中国经济的参照,香港似乎更胜一筹。至于另外三个国家/地区,均在经济起飞初期获得美国的强劲助推,这与中国的情况又完全不同;其次,在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之后,他们的经济都比较平稳快速地完成转型,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凤毛麟角,对中国来讲绝非易事;再次,林教授一贯忽略的,它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刀阔斧地改造上层结构,建成亚洲、乃至世界第一流的民主社会和法治社会,这为经济成长保驾护航的作用不言而喻,从这点上看,中国着实还任重道远,不可轻易乐观。基于此,尽管数字凿凿,但作为辅证其功不大。

在谈到中国未来一节,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应该建立像西方国家一样完善的市场机制,改变计划指令遗留下来的资源配置扭曲(行政垄断、政府补贴等),解决官员普遍的寻租腐化,他同时指出为保持国家稳定,计划扭曲不宜骤然取消,要根据国情与时俱进,但消除扭曲的步伐该迈多大,作为参照的国情又有哪些指标可供参考,林毅夫教授并未给出答案,但以他对双轨制的再三强调来看,他认可的改进步伐应较我个人偏爱的一些经济学者的观点为小。

话外一提,近期有正对民营快递加费、广药与加多宝之争、腾讯微信被迫收费风波都清楚地显示国企+政府指令干预市场正常运行的阴影挥之不去,民营资本力量无法充分调动,所以要真的做到深入市场化改革并不仅事关扩大市场准入,更重要的是调整政府在市场经济内的职能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

讲座的靠后部分,林教授引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经济建设目标位中国未来勾画了一幅美好蓝图,虽然那些目标现在还远未实现,将来也未必会实现,邻座的伙计说要达成2020年人均收入对2010年翻一番这种事只能靠统计局大显神通了,但它确实听着心潮澎湃。澎湃归澎湃,就好比五年规划,这种东西是计划体制的遗留,应该摒弃的。如果计划的目标在不做计划时也能达到,那定计划就没有意义。反之,如果计划目标原本达不到,那就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各级部门虚报数字,一头猪够吃一年的神话中国人也不是没见过,就是在赶英超美的美好蓝图下出来的,结果如何大家都有数,明鉴未远;另一种可能就是以计划目标为准,用行政力量强行扭曲市场和社会,让人力和资本异常运作,这将比胡夸海吹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创痛,中国人对此应该是有切身感受的。就像揠苗助长,哪怕每次的目标都只比社会所能高出一点点,伊始能有高速成长的效果,但日积月累,整株苗是要黄掉的。

林毅夫教授的观点如总价亚洲经验时提到的“时候能成功的方法往往与事前的主流意见不同”(和刘老师的“成大事者不谋于众”很像),驳进口替代理论时说的“要看自己有什么而不是别人有什么,发展比较优势”的观点都值得反复思考,其后隐含的很可能是超越经济学范畴的更普遍规律。我一向认为一场讲座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少观点能让你点头称是,而在能激发听众即场和离开之后多少思考,并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整合进听者既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若是能有几句看似无关宏旨,但确经个人生命砥砺的“独家心得”,更是再好不过。由此观之,林毅夫昨晚的讲座都足以令人受益匪浅。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 篇10

内容简介:世界的规则永远就是几条以利益为核心的原则,把握住几个基本点,就可以万变不离其宗地应对一切。在全球经济动荡不定的今天,金融似乎已经成了全球走向的主宰。现在的世界金融是以全球化为舞台的金融世界。当我国的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积累三大资源打包变成商品加入全球化后,全球化正破坏性地改变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秩序。美国怎样运用金融世界话语权,把我们的经济程序规划成自己的快速提款机,以及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垫脚石?继《被绑架的中国经济》之后,著名民间经济学家刘军洛再次以独到深刻的分析,把脉中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深入剖析了中国的农业、商业、资本市场等各领域的问题,结合金融世界的运转逻辑与规则,预测未来经济即将面临的危机。世界博弈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历经全球化的中国经济、环境,是将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还是将被深度地破坏?在经济震荡中,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资产?本书一定能带给你全新的思考,帮你认清诡谲表象下的经济真相,保卫自己的财富。

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剖析中国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讨论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并在多年研究基础上对经济走势做出的预测,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分析经济,视野开阔,观点独到,极具启发性,著名民间经济学家刘军洛最新力作。

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店的网友:现在的刘军洛和10年前的刘军洛一样悲哀,但10年后的历史将会证明今天的他是多么的深谋远虑......2020年再来回首本书对本人的意义时,在全球化中孕育出的美国私人企业已经进化成21世纪的超级霸王龙,而中国这头本该强大的大象却只能永远俯首称臣......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 篇11

“单靠经济改革已经无法完成改革的使命,我们需要以社会公平和遏制腐败为目标,重新构思整个经济改革的总体目标。”这是郎咸平新书《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的最后一句话,也说出了目前我国经济的窘境和困惑。

本书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揭露了一个事实,目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投资、内需、出口几乎失效。通货膨胀和房价的暴涨让内需显得动力不足;曾经辉煌数十年的出口也遭遇了人力成本上涨和环境容量的制约。反观现实,中美贸易战的爆发无疑给了我们一个警醒,出口的大好局面已不复从前;而政府主导的投资和土地财政在经济和货币政策上左右为难,改革的呼声虽然越来越大,但是阻力着实不小。因此,“最危险边缘”的提法绝非危言耸听。

本书通过中西方的对比得出结论是,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并对经济社会进行监管。但是当今,我们地方政府的工作范围不但大范围涉及社会治理,而且深度干预社会的经济建设,而服务和监管职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失位。

而国有企业不但凭借垄断优势进入竞争性领域与民争利;银行长期成为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提款机”,以致民营企业不得不到资金支持,反观现实,这样的现状也滋生了大范围的民间借贷和互联网P2P。因此,当前我们不应该只注重表面的问题,更多地应该注重社会变革更深层次的原因。

郎咸平曾说,无论亚当·斯密,还是卡尔·马克思,他们的思想都是殊途同归,即通过不同途径打击腐败,建立和谐社会。打击腐败的关键就是将权力关进笼子里,让其服务于经济社会,而非直接控制经济社会。我国近些年在很多方面的进步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历史潮流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突破。本书希望通过“解决国有企业虚胖问题”,“利率市场化比人民币国际化更重要”,“在金融领域对民营企业的放开比许多领域对外开放更重要”,“建立预算制度”,“减轻税负,藏富于民”等话题的讨论,让我们更多地关注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顽疾和经济社会变革的紧迫。

《经济原理》读后感1000字


  《经济原理》读后感1000字

  组织经济活动的方式很多,但市场是最好的方法。市场经济是指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而交易的判断标准就是他们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或是个人利益。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对国家的调节与宏观调控相辅相成。而当政府阻止或是调节价格自发的涨降幅度时,就阻止了市场经济对企业和家庭的调控,税收扭曲了价格,价格影响了企业和家庭。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束缚住,就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市场的调节作用很强大,但是也没有强大到只有它就可以使得整个经济安全的运行。这其中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产权保护。政府的适当控制以及干预经济是为了促进效率和促进公平。为了保证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经济还是能够如期进行。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的情况。市场失灵有两个可能的原因,第一是外部性。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第二是市场势力。它是指一个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着显著影响的能力。在这两种情况下,市场就不能保证公平的分配经济结果。所以,政府的适时调控能够促进公平和效率。

  在一个国家,货币已经不是古时候金币或是银元了。它已经变成了纸币来行使流通的功能。所以一个国家所发行的货币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物价水平。政府过多的发行货币,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它是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通货膨胀后,货币的价值就下降了。相对应的,人们能够得到的实际物品就减少了。通货膨胀可以使买一毛钱一盒的火柴在一天后卖十元钱一盒。在工资水平没有提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困难。

  通货膨胀还势必会引起失业,失业人数增加将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而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被称作菲利普斯曲线。它对经济周期的预见性是重要的。经济周期是指生产这类经济活动的波动。可以通过改变政府支出,税收量和发行货币来影响或是改善经济。

  《经济原理》读后感1000字

  组织经济活动的方式很多,但市场是最好的方法。市场经济是指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而交易的判断标准就是他们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或是个人利益。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对国家的调节与宏观调控相辅相成。而当政府阻止或是调节价格自发的涨降幅度时,就阻止了市场经济对企业和家庭的调控,税收扭曲了价格,价格影响了企业和家庭。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束缚住,就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市场的调节作用很强大,但是也没有强大到只有它就可以使得整个经济安全的运行。这其中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产权保护。政府的适当控制以及干预经济是为了促进效率和促进公平。为了保证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经济还是能够如期进行。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的情况。市场失灵有两个可能的原因,第一是外部性。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第二是市场势力。它是指一个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着显著影响的能力。在这两种情况下,市场就不能保证公平的分配经济结果。所以,政府的适时调控能够促进公平和效率。

读后感逻辑学1000字模板


好书可以增加人生的意义和乐趣,读完作品后,可以把读书感悟记录下来。读后感就是将自己读后的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你也许需要"读后感逻辑学"这样的内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读后感逻辑学(篇1)

之前有阅读过哲学和逻辑学,按照正式的书面语言表述的话:逻辑学和哲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如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你也可以将它们定义为一项技能。而我通过比较,个人认为逻辑学理论比哲学更好理解,而且实用性更强,范围也更广。哲学是一门教会你如何认知世界,如何思考。而逻辑学,更像是一个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本书中大概讲述了逻辑学的涵义,表现形式,目的以及非逻辑学的含义,原因和表现形式。通过本书,我对逻辑学的定义就是逻辑,也可称为推理,目的是寻找真相。

然而,逻辑学相比于哲学,它不仅教会你如何思考,还会让你领略到如何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也是我对本书记忆最深的,也是收获最多的一个板块。我一直认为: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当中,每天都与周边的人事物产生联系。而最重要的就是与人产生联系,那么在进行有效沟通之前,你需要思考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这本书,就像是对新手入门的一本初级教材。在这本书的思维带动下,你会发现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与逻辑学息息相关的。有效的沟通,那就是在明白你的意思下进行思考并做出相应的反馈。这个过程就好似你是一名推论家,你接触社会(假设论点)?D?D搜集材料(论据和推理)?D?D得出结论作出反应(论点成立)。这也可说明逻辑学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拿书中提到的举例,比如常见的因果律,避免同义律(指的是一句话中,用词尽量用最精确的,避免含糊其辞),避免过多否定,因为就在西班牙语中,双重否定还是表否定,些许加强语气和强调之义。而英语中是双重否定表肯定。

所以在你与人交流时,这些都是实用性的沟通原则。如果你表意不明,那么对方还需要揣测你的内心,这是一个没有效率,耗费时间长的沟通。更值得强调: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花心思在你的身上。其实当你深入了解以后,你真的会发现逻辑学真的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刻在影响我们,也在我们身上发生着或多或少的作用,只是没有察觉到,没有特别注意,要说逻辑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最具体和明显的事例,我立马能想到的是:警察,老师,辩论手,律师等等。因为这些例子基本都是靠与人接触,发现和了解问题,并且寻找真相的进程。

综上所述,有时看似难以理解的知识,也是可以慢慢吸收到的,如不能理解,说明自己认知范围有限,那我们就更应该多去搜集资料,揭发真相。最后一句话,是我目前对阅读的一个态度:你不需要掌握每一门知识,但至少会学到另外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读后感逻辑学(篇2)

因为简单,所以忽视

每个人都应该学点儿逻辑学,逻辑使人存在,情感让人丰满。

推荐这本小书:《简单的逻辑学》,我读完这本书有三个收获:

一是要时刻保留好奇心。

如果长大有一万种好,都被消失的好奇心相消。小时候看什么都新奇,对什么都感兴趣,才有了「十万个为什么」,才有了不断进步;慢慢长大后,怕烦别人,怕自己丢人,于是将自己设置为默认模式,不再对新事物感兴趣,不再想探究所以然,开始对一切习以为常,直到有一天,连寻找其然的动力都消失殆尽。对自己说:天是蓝的是因为它一直是蓝的,火车能跑是因为别人设计的能跑,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是因为领导规定的,房价高是当局者不作为。失去了热情,也失去了观察世界发现的美好。

烦恼源于我们低效或错误的思考,而逻辑学的主题恰是清晰高效地思考。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焦虑、人云亦云、憧憬未来却有意忽视当下的真实,而在逻辑学中,显而易见的事实被强调最多,因为它们简单到让我们视而不见,提醒我们以事实为根基。我们习惯被动接受,慢慢兴趣了无,学习逻辑学,促使我们重新开始多问为什么,重新培养兴趣,而不仅仅只是为了接受失去独立思考。

二是加深了对物质间联系的必然性的理解。

从小时候常听老师说起的「万事万物皆有联系」,到后来学数学的「计算与证明」,都在讲联系和逻辑,那时候知道事物相互依存不孤立存在,也知道证明过程要严谨自洽,但体会不到联系的精妙,理论悬在空中,有形无质。时间往前流,有过经历感受后,当我回头看变化时,方才察觉到其存在,就好像突然间感觉在过去经历过相同的场景,你看不见,却又像空气,无处不在。即便理性与感性结合的人也莫不如此。

以前大家说要理性交流,是完全的,绝对的,是不能接受理性与情感共存的联系,就如那理性呆板的人。倘若真要完全理性,又会被一些人说成不懂变通,不讲感情了,这种矛盾的平衡才最有趣。

人类天生是情感动物,把我们的情感完全剥离出来,即便是短暂的,并进行纯粹理性的论证是不现实的。思想,即便是最纯净的思想,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情感的浸染。因为每个思想都是人这种天生的情感动物构思出来的。

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所以不用强迫自己将情感完全排除在外。

三是对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产生了新理解。

听过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生活,因为只是听了。道理是静态的,但生活需要自己体验。「过」是个动词,真去过了,才有可能谈过好。所以,把理论引入到实践里,作为标准指导自己的行为,培养习惯,磨炼性格,收获人生。但也不是让我们立即去用,很明显有时间纬度的变化,不过因为太简单反而被忽视。

那些早已经听烦的道理,并非自己经历后总结出来,所以很难有深刻的感受。如果用这些理论去指导自己将来的行为难免门槛过高,阻力较大。但当我们先把它放在自己过去的经历中做对照,通过回顾过去,检验假设,用理论引导在现在作出新的选择,从而设想产生不同的结果,以期达成认同,理解道理。当我们再通过实践后理解接受这些原理,再用它们指导即将应对的同一类型问题,并对将来作出合理预测,进而掌控自己的人生。

回过头看,我们在指导当下预测未来前多做的一步,回顾分析每一件已经发生的事儿,就是逻辑学里的归纳法,从特别到一般;然后运用演绎法,依据一般性的必然结论到特别的个体,即指导我们基于特殊情境对未来作出预测,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作出可能有效的应对。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简单的逻辑学》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理论要联系实际。还记得培根的话吗?他说: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完整的生活就是这样的综合体,你想过好,就从逻辑学开始吧。

好莱坞著名导演、演员、编剧伦纳德·尼莫伊有一句话:

逻辑是智慧的开端,而不是终点。

这里结尾,再合适不过了。

读后感逻辑学(篇3)

近来从网上看到一本小书,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不足150页,但读起来感觉越来越厚,不得不佩服外国作者的魅力了,甚至连本书的编辑也感慨:越不凡,越平凡!这本书书如其名,就是《简单的逻辑学(Being Logical)》。

本书将逻辑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准备,为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而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第二、三章是逻辑的核心,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考。第二章阐述了引导逻辑思考的基础事实,第三章重点是“论证—逻辑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第四章,探讨导致非逻辑思考的态度及思维模式。第五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考”的细节展开。

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这本书既没有刻板的理论论述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这是一本现实应用的指南,对那些初次接触逻辑的人介绍逻辑的基本原理。它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

通读全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逻辑学四大原理之一的“充足理由律”(或称因果原理),即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存在就是合理”。它告诉我,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当然“问题”,比如质量问题、投诉问题、收费问题等等,作为事物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理论上,产生其的根源是存在的,也是值得每个人去追寻探究的。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在结果上留下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

首先,在具体探寻问题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结果出发。每一个问题必然与其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相似之处,是我们要遵循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当我们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知道产生某种原因的结果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前面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的知识。通过统计、评估结果的强度、分布、性质,我们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继续探寻的方向。这这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那只灌木丛中正添嘴的猫为重点怀疑对象。

其次,对原因的探寻不要半途而废。事实经常告诉我们原因是一系列的。例如,A是B发生的原因,而B的发生又导致了C,C接着带来了D……,如图示:A→B→C→D……假设图中D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发现D是由C造成的,遵循解决事物的正确方法是找到他的原因的原则,我们决定把注意力放在C身上。逻辑思路走到这里是值得表扬的,但如您所知,它走得还不够远。C确实是导致D的直接原因,但它不是根本的原因。因果链的源头是A,A导致B,B导致C。B和C都是一个过程结果,关于B的问题必然追溯到A,除非根本原因A得到足够的干预,否则D的问题就难以得到彻底的解决。陈院长常提到的“灯不亮了”故事就是一个典型,还有我们所知的“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

作者同时指出,有时,我们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仅仅是因为我们懒惰,没有充分地研究;有时则是耐心不够。对于要做的事情,我们总想着用最快的、一劳永逸的办法来解决,殊不知,问题的根源还在原地嘲笑我们呢!

读后感逻辑学(篇4)

大道至简。简单逻辑其实并不简单。逻辑专家写的本书,十分有逻辑及精简。风格也独特,堪称经典。本书分享方法绝对帮助读者理清思绪。如何从复杂走向简单,其中的逻辑十分重要。因为逻辑是对思想的剖析,逻辑是让人信奉真相的技术。它帮助我们认识真相,逻辑能力的高低与误解产生的概率成反比。

我们面对的真相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为本体真相,一为逻辑真相。真相又是我们所有努力的意义所在。其中,所谓本体真相,指的是关乎存在的真相。逻辑真相,如你猜测的那样,是逻辑学家直接关注的真相形式。逻辑真相仅仅是关乎命题的真理性。决定命题真假的依据是现实情况,而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的基础之上的。

以下都是本书逻辑学(人类理性)4个的基本原理笔记及有关的择录:

1. “同一律‖ 表述:事物只能是其本身。

解释 现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它由不计其数的个体所组成,并且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事物只能是其本身,而不能是其他什么事物。苹果就是苹果,不会是橙子,也不会是香蕉或者梨子。

2. ‖排中律‖ 表述: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间状态。

解释 一个事物,它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没有中间状态。桌上有一盏灯,这句话要么是真要么是假,没有别的可能。我们或许要问:变化过程中的事物怎么解释?介于是与不是过程中的中间状态存在吗?答案是:不。没有纯粹的变化,变化都是事物的变化。处于变化中的事物仍然属于事物的范围。一盏仍处于制作过程中的灯还不是灯,只是灯的组成部分已经存在了,灯的“变成”依赖于这些存在的零件。从绝对意义上来说,没有正在变成的事物,从无到有之间没有通道。……,

重申一下,排中律的基本思想是:不存在中间状态。我们所说的“变化中”不是从无到有的通道,而只是目前已存在的事物的内部变化。

3. ‖充足理由律‖表述: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

解释 这个原理也可以被称为因果原理。它所体现的内容是宇宙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充足根据。这就暗示着宇宙中的事物都不能自我解释,没有什么事物是其自身存在的原因(如果一个事物是其自身存在的原因,这就意味着它要先于自身而存在,这显然是很荒谬的)。一个事物之所以被称为另一个事物,是因为:(1)它解释了为什么另一个事物存在;(2)它解释了为什么另一个事物以这种或那种特定的方式存在,即存在方式的由来。

4. ||矛盾律‖ 表述:在同一时刻,某个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

解释 这个原理可以被看作是同一律的延伸,如果X是X(同一律),那么在同一时刻,它就不能是非X(矛盾律)。定语“在同一方面”指的是存在方式。同一时刻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方面既是又不是是不矛盾的。例如,你可以在同一时刻人在纽约,心在3 000千米以外的旧金山。…基本原理是不证自明的。其次,基本原理的另一大特点是,它是不能被证明的,…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最好的工具握在不合格的人手中,也不会出现最好的结果。

逻辑上定义术语的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将要定义的术语放入最相近的类别当中;第二步,确定其与同类中其他事物的不同特性。逻辑定义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揭示了所定义事物的本质。然而,当我们对一个事物没有足够深入的了解,不能抓住其本质时,这样的定义我们往往难以给出。最有效的论证,其结论都是直言命题,清楚明确地告诉我们事物的真相是什么。其中,普遍命题有两种形式: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

当然,逻辑推理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论证。论证的成败取决于其所包含的推理的好坏。每个论证都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两个不同类型的命题: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单一确定的结论总是最好的。这只是换句话来说明,最有效的论证总是试着得出最简单明了的结论。断言是将谓项附着于主项的观念联结过程。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都能同样清晰地说明同一个事物,最好是选择肯定结构的命题。为了使论证正确有力,我们必须关注其事实(内容)和形式(结构)。条件论证的要点是大前提A→B告诉我们如果A(无论它是什么)成立,那么B也必然成立。条件论证是具有前瞻性的,可靠的预言来自于对过去事实的积累。三段论的论证,或者是任何一个论证,如果想要得到正确的结论,必须达到两个基本的要求:一是它必须有正确的内容,二是它必须有合理的结构。我们已经知道,结构正确、前提错误的论证带来的也是错误的结论。

传统区分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的方法是:演绎论证是从一般到个别,而归纳论证则恰恰相反。这是区分两者的有效方法,但有其局限性。更准确地区分两者的方法是:演绎论证得出的是必然性结论,而归纳论证只能得出可能性结论。演绎论证的基本原理是:从一个我们知道为真的命题(大前提)开始,经过抽丝剥茧的分析(通过小前提到结论)得出原始命题后隐含的是什么。论证展现的是推理的核心——推理的过程;在最简单的形式里,它使我们从一个观点出发并接受另一个观点。只有证据充足的命题可以得出结论。推卸应该承担的责任是道德沦丧,而忍受一切则会使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情绪越紧张,清晰思维、冷静行动的难度就越大。永远不要直接调动人们的情感,要努力使人们自己发现真相。真诚是正确推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错误推理通常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的方式来战胜正确推理。评判假设的一个基本标准是:命题不能违反矛盾律。换句话说,它不能自相矛盾。…重申一下论证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论证中,我们要关注的是论证本身,而不是作出论证的人。很多重要的事物都不能定量衡量,或许我们可以说最重要的事物都不能。例如爱、美丽、善良、公正、自由、和平,等等。避免错误推理的陷阱固然重要,但我们还是应该花更多精力来领会逻辑思维的正确原则,毕竟这是有效思考的前提条件,也是日常生活的行动起点。”

显然,如果能够理解,消化书中上面的干货,一定能够收获更多。感谢译者精彩翻译。

读后感逻辑学(篇5)

印象最深的是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个故事。一个客户反应去买冰淇淋的时候,买其他口味的冰淇淋汽车就可以正常发动回家,买香草口味的冰淇淋汽车总是无法正常启动。非常的苦恼。福特的员工到现场后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在跟客户去实地买冰淇淋的时候发现买香草冰淇淋的时间要比其他的时间要短,因为香草冰淇淋是爆款,冰淇淋店单独设置了柜台,而其他口味的则需要排队时间比较长。为什么从汽车熄火到买香草冰淇淋这段时间汽车无法正常启动,而稍微长一点就可以呢?员工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在“蒸汽锁”,给福特公司汽车的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故事是关于假设思维。是唐朝4个少数民族求亲文成公主,最后松赞干布的使臣禄东赞通过了考验不辱使命。

假设每一个问题都是可解的。这个思维方式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莫大的作用。第三个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打破砂锅问到底思维方式。

机器不转的根源在于油泵没有装过滤器,铁屑混入,导致油泵磨损,吸不上来润滑油,导致轴承苦涩,继而保险丝超负荷,电流太大,保险丝断掉了。

打破砂锅问到底看上去没有那么有技术含量的思维方式只要有的放矢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解决大问题,何乐而不为。

读后感逻辑学(篇6)

即便作者采用最易理解的方式叙述,对于我这样感性主导的人而言,也略有难度。个别处需要反复读几次才能大概领会其意思,所幸的是最终算是读懂了。属二刷系列干货丛书,没有一点水分的五星书。

本书最重要的两点:告诉读者什么是逻辑,你怎么用。

1逻辑沟通

了解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全神贯注,确认事实,将事实付诸语言,就能实现逻辑的有效沟通。

这其中需要注意:‖说完整的句子‖‖不要将主观看法当做客观事实‖‖避免使用双重否定‖‖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等。即要尽量客观,直接,完整,恰当地陈述。

其中,客观——需要警惕别人表达中的形容词,含义宽泛的词(例如爱,善良)和逻辑推理中的多义词;完整——指的是逻辑和内容的完整。逻辑完整可以靠逻辑指示词的帮助。

语言,逻辑,人三者是能够相互塑造的,良好的逻辑反过来可以提升人。

2建立论证

要尽量避免一个论证出发得出多个结论。单一确定的结论总是最好的,因为最有效的论证总是试着得出最简单明了的结论。

具备了百分百正确的一个前提(不是部分正确;多个都正确的前提择最优),前提结论之间的逻辑相关性,正确结论,就建立了一个逻辑论证。

逻辑论证的目的是要得出真相。特殊场合下,引导听众主动发现真相而非煽动情绪很重要。辩论中不被对方分散论点,转移论点,不被感情扰乱逻辑很重要。因为强烈的情感和清晰的思维是成反比的。

论证中需要注意:价值命题,三段论的中项不周延问题。

最后,这本书带给我最重要的东西,除了逻辑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它让我重新审视,在知识焦虑时代,除了迅速地摄入,应该怎样读书。

“分析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知道事物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而是要弄清楚这些组成部分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最终组成一个整体的。用纯粹的数量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如果你已经充分了解事物的本质,那么将分解的时钟零件相应组合起来,仍将是时钟。”

获益匪浅(〜 ̄▽ ̄)〜

读后感逻辑学(篇7)

浅谈生活中逻辑错误

有一个呵呵的故事:当你在街上随意扔掉一个饮料瓶,别人会说你非常没素质,这种人一定不是好人,所以:我=坏人,收废品的阿姨捡起你扔的瓶子,发现瓶盖上写着中奖的消息,她说你是个傻子,所以,我=坏人+傻子,阿姨追上你,要把瓶盖还给你,你说了句“谢谢”,拿走了瓶盖,围观人群说:“收废品阿姨这么辛苦,人又这么好,也不知道给阿姨一点感谢费,真小气”,所以,我=坏人+傻子+小气;最后,你告诉所有人,我只是一个在文章里面的虚构的人,在帮作者做一个社会实验,大家不要围观了,但是所有人都不信,大家觉得你就是个骗子,所以,我=坏人+傻子+小气+骗子。

任何论证在本质上都是前提+结论组成的,但我们实在听过太多的“毋庸置疑”、“别人都说”、“自古以来”,它们取代了“前提”,所以结论都是一厢情愿。如果没有尊重事实的态度,逻辑学只能将你从错误的观念引入更加错误的结论,最后自圆其说,像个傻子一样妄自尊大。

有这么几种错误的判断:

①起点扭曲,从刚开始就给别人下定义、戴帽子,比如先从某人是个骗子开始推理,然后经过分析不断验证自己的结论,最终确定对方是个骗子,用结论验证结论。

②情感推理,在喜、怒、哀、乐期间随心情做判断,比如经常会出现今天觉得十恶不赦之人,明天反而觉得有那么一点可爱。

③民主谬误,大多数人都认为命题是对的,那么就可以说明命题是对的,比如所有人都去买一件商品,我们会不自觉的增加对这件商品的好感,甚至包括审美,就像现在什么小猪佩奇。

④简单判断,当我们选择性地只对整体的一部分加以关注之时,会做出与整体相悖的判断,比如当我们只看到了一个人的某一方面,就振振有词的判断他是什么人。

⑤信任偏差,对于我们信任的人,比如亲友、领导、老师,或者我们信任的媒介,比如新闻、电视,它们都可能说谎,或是犯错误,但我们常以此为推理的“前提”。

错误的判断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总的来讲,能绕过以上进行判断的我认为可以成为圣人了,即便我们恪守“存天理、灭人欲”的信念,可一旦面对世俗的非黑即白,真理也会苍白无力,所以我认为更应该坚持的是另一套生活的逻辑。

比如酒逢知己千杯少,比如说走就走的旅行,比如你女朋友问你她胖不胖,比如你妈叹息说哎真是年纪大了,比如领导说你有意见尽管提等等等等,求生和逻辑你选哪个。

再比如,老爸下令你听不听,老人摔倒你扶不扶,孩子撒娇你哄不哄,朋友有难你救不救,陌生人有困难你帮不帮,甚至在生死面前,强者应该毫不犹豫的把生的机会让给弱者,这些也没有确定的逻辑支持,但是义不容辞。

知道生命有理由是我们生活的理由,不尽知生命的理由是我们生活的另一个理由。

读后感逻辑学(篇8)

一、为什么要学逻辑学

逻辑学是帮助我们更好思考的学问,为什么要学逻辑学?难道我们的思考系统有问题?难道我们还要怀疑自己的大脑?

我们大多数人会认为我很聪明啊!怎么看我都比周围大部份人会思考!真实情况我们都陷入了“达克效应”的自嗨里边。

逻辑学是整顿自己思想的武器,学习逻辑学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人们获取新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越强的人,对知识的理解越透彻,掌握的越牢固,运用就越灵活。学习逻辑学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表达思想,思维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思维合乎逻辑,表达才能清楚正确和鲜明生动。

二、什么是逻辑学

逻辑是指思维的规律,逻辑学就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逻辑学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提供识别有效的推理、论证与无效的推理、论证的标准,并教会人们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识别、揭露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

三、怎么学

1.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

首先我们需要全神贯注,大部分的错误都是在我们注意力不集中是产生,我们应该认真去聆听对方的表达,区分哪些是客观事实,哪些是主观判定,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来了解客观事实,甚至还需要实地考察,因为客观事实是一手资料,而主观判断取决于个人情感和你对他人的互相信任。

其次要区分我们大脑中的固有思维模型,在过往的生活中,我们通过经验学习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定,这些价值判断很容易影响到我们的逻辑推理论证。错误观念即对客观事物作出偏离其本源的错误反映。没有任何思维模型可以完全脱离客观世界,即便是最荒谬的想法。但是思维模型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可以变得遥远而难以捉摸。错误思维模型已经偏离了事物的本源,它或许不能提供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但却可以反映出产生错误观念的人的精神状态。

最后需要有效的表达

词语被称为语言的基石,而逻辑的基石是命题。因为只有在命题的层面上才涉及真假问题,而逻辑本身就是发现真相并将其从谬误中分离出来的学问。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1.说完整的句子;2.不要将主观看法当做客观事实;3.避免使用双重否定;4.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5.避免使用模糊和多义的语言;6.避免闪避式语言;

2.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逻辑是对思想的剖析。

逻辑学(人类理性)的基本原理有4个。

同一律:一个事物只能是其本身,而不能是其他什么事物。苹果就是苹果,不会是橙子,也不会是香蕉或者梨子。

排中律: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间状态。排中律的基本思想是,不存在中间状态。

矛盾律:在同一时刻,某个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

充足理由律: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

读后感逻辑学(篇9)

在这一周内,我品读了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教授麦克伦尼编撰的《简单的逻辑学》。正如书名所言,他将大众认为晦涩的逻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展现给了大家。作为读者的我品尝这本书,不但体会到了逻辑学的高深,也丝毫没有丧失阅读的兴趣,甘之若饴。

正所谓逻辑原理简单,但是其作用和威力却大得惊人!读完可以看出麦克伦尼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很直接,那就是很多人日常逻辑性不突出,展现出低素质。这是因为他们逻辑思考的能力没有被系统地培训过,这是所受教育中的缺陷,而这种缺陷会导致很多麻烦的发生。所以这本书在我看来更是一本工具书,没有任何理论教条,也不是正式的教科书。

这本书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使读者意识到逻辑学的重要性,在合乎逻辑的思考中体会到快乐和满足。通读完之后,作者一共为这本书分了五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了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需要搭建的思想框架,为接下来两章如何建立正确逻辑思维的探讨做铺垫。

第二章讲述了贯穿逻辑思维的基本原理;第三章论证了逻辑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第四章逐个探讨了非逻辑思维的根源;第五章逐个解释了逻辑谬误的具体形式。在全书第一章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重点刻画了什么是“观念”。观念不是无根之花,对客观事物接触越多。理解越深刻,观念就会越清晰。

我们人的认知啊,大体来说分为三个部分:客观存在的事物、事物在大脑中的反应和我们为它创造的语言。一个真命题的作用就是以语言为媒介,将大脑中的观念与相应事物的客观事实联结起来;为伪命题就是观念偏离了事物的本源,错误观念是我们对客观世界做出一厢情愿的假设的结果,它只能由我们自己负责;而语言的作用就是与观念相匹配,使得沟通清晰有效。

在第二章节,作者向我们展开讨论了同一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和矛盾律。这些属于逻辑的基本原理,和数学里的公理一样,不证自明,也没法证明。有一句话我很触动,那就是“任何科学都是由包含基本原理的知识组成的。任何科学的基本原理都是这门科学赖以建立的最基础的事实。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人类理性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作者同时特别强调“万物终有其根源”,也就是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有理由。之后谈到了联言论证、条件论证和条件论证三种简单的论证形式和著名的“三段论”。

第三四五章我个人认为是全书的重中之重,之前都是为这两章做铺垫。坦白地说,不少内容我以前都有想过,也有过深刻的理性认识。作者的论述让这些逻辑信条更加具体科学,对我来说读来不仅共鸣颇多,更有醍醐灌顶之感。作文之中提及的“中项不周延”、“论证不是争吵”、“真诚的局限性”对我影响颇深。

在前段时间参加的辩论赛我就认识到,辩论双方有时要互换论点进行辩论,很多时候在有限的时间就是煽动情绪,使用技巧为了反对而反对,并无坚持自己的真理可言。这也是我本人不大热爱辩论的原因,没有求真,很难做到让真理越辩越明!

总而言之,在这一周的阅读后,我头脑中的“逻辑”观念,更加地刻骨铭心。可以这么说,倘若我们日常生活中缺乏逻辑的,那必定是“庸人自扰”,面对很多事情都会情绪失控,做不到真正的“不卑不亢”。如何跨越“经历”和“阅历”的一词之差的鸿沟?我想可能这本书就是为我们搭建的桥梁吧。

读后感逻辑学(篇10)

《简单逻辑学》是由美国作家麦克伦尼写的一部着名的逻辑学着作,虽然薄薄的一本书但里面却饱含着丰富的内容。总之,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受益匪浅,它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让我的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对问题的判断不停留在感性的认识而注重理性的思考。简单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地思考,准确的判断。简单逻辑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说话的艺术。《简单逻辑学》这本书很好的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一个人说话的逻辑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读全书,我比较喜欢的是第二章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的第三点:万物终有其根源。充足理由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是有理由。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当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事物会是这样时,我们就会用相当一部分精力来探寻这些理由。从理论上来看,关于本源的知识是非常让人感到振奋的,因为知其所以然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它们。但是关于本源的知识同样可以广泛应用于实践领域,因为找到了事物的根源就可以控制事物的发展,控制事物所带来的影响。例如,我们可以确定某种细菌是引发某种疾病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消灭细菌的方式来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我们知道万物的根源后,弄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探寻事物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其结果开始。我们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现象,并需要为之做出解释。也就是说我们面对这些客观的事物;去探寻这些事物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所做的探寻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原则: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这就是说,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将在结果上留下其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这样的逻辑学思考有什么重要的实践意义呢?当我门在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知道产生了某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可以通过面前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知识。通过评估结果的性质,我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的探寻方向。在这章节里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那只灌木丛中正添嘴的猫为重点怀疑对象。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场合无处不在。如果我们的逻辑思维好就有助于事情的顺利完成;相反,如果我们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那就有可能把事情搞砸。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认识到了自己以前思考问题的片面性。读了这本书对我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学到了逻辑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技巧。通过对逻辑学的学习我相信,我以后思考问题一定会更加全面,言语表达一定会更加的清晰,逻辑性更强。

小逻辑的读后感


黑格尔的名著《小逻辑》是恩格斯推荐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读文本之一。小编整理的小逻辑的读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逻辑的读后感1

黑格尔的哲学名著《小逻辑》,实际上是其《哲学全书》的第一部分“逻辑学”的单行本,内容大致上是先前完成的《逻辑学》(又称《大逻辑》)的缩写。全书主要由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三篇构成,体现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故而可谓是走进黑格尔哲学庙堂的首要门径。

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是在康德思想影响下出现的又一位思想巨人。与康德相同,黑格尔亦深切体悟到了传统形而上学之缺陷,并认同康德关于现象界与物自体的划分。认为康德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基于现象界与物自体的划分,最早明确区分了知性与理性这样两种与之相应的不同思维方式,并指出了各自特点:知性是以有限的和有条件的事物为对象,而理性则以无限的和无条件的事物为对象;知性坚执于非此即彼的“独断论”,理性则致力于将知性所固执着的分别与对立加以克服,得到的工作思路真理是将事物的片面规定性联合进来的全体。但遗憾的是,康德虽意识到了理性思维的重要,却只是停留在单纯的应当阶段,甚至以“不可知论”否定了由其思维把握“物自体”(即真理)的可能性。

与康德止步于“物自体”不同,黑格尔力图探明“物自体”之所“是”,认为康德所说的“物自体”,即乃“自在自为的真理”,也就是事物的“理念”。在黑格尔看来,要把握这样一种真理性的理念,首先要弄清这“理念”是如何形成的。他在《小逻辑》中分析论述的便是在逻辑学意义上“理念”生成的三个阶段,即由存在到本质,由本质到概念。他所说的“存在”,又谓之“有”,指的是由质、量、度决定的事物之生成;他所说的“本质”是指事物的相对规定性;他所说的“概念”是指“存在”与“本质”的统一。黑格尔认为,“概念”虽是主观的,但它是以“存在”与“本质”为客观基础的,是包含了这两个范围中全部丰富的内容在自身之内的,因而“同时也是完全具体的东西”(327)。

黑格尔认为,要把握“理念”(物自体),至“概念”阶段才有了可能。这“理念”便是“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397页),是“主体客体;观念与实在,有限与无限,灵魂与肉体的统一”(400页)。这样一种关于事物的“理念”,在本质上“是一个过程”,其过程是这样的:“即概念作为普遍性,而这普遍性也是个体性特殊化其自己为客观性,并和普遍性相对立,而这种以概念为其实体的外在性通过其自身内在的辩证法返回到主观性。”(403页)。由这些论述可知,黑格尔所说的“理念”(真理),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关于某一事物的稳定性“定义”,而是发展变化着的活体,故而他又称“直接性的理念就是生命”(404页)。显然,要把握这样一种生命活体性的“理念”,孤立、片面、静止的知性思维当然是不可能的,而只能经由他所说的将事物的片面规定性综合为一个整体的辩证理性思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又曾干脆宣称:“理念是辩证法” (403页)。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具体的、活动的“真理”观,黑格尔反对传统的本质观。认为在传统哲学中,人们往往将本质视为与事物现象的特定内容毫不相干的独立存在,予以抽象使用。在这样的使用过程中,“本质中的各个规定只是相对的,还没有完全返回到概念本身”(241页)。因此,这样的“本质”也就仍不过是知性思维的产物,由此而得到的对于事物的认识亦必是片面的。而实际上, “肯定的东西与否定的东西本质上是彼此互为条件的,并且只是存在于它们的相互联系中”,比如“一条往东的路同时也是一条往西的路”,“北极的磁石没有南极便不存在”(256页)。在黑格尔的这些分析论述中,似已可见至20世纪出现的“反本质主义”、“反逻格斯中心主义”、“解构主义”等现代、后现代思潮的端倪。

与反对传统本质论相一致,黑格尔主张要对“必然性加以思维”,他自己经由“思维”得出的看法是:“自然界注定了只有用必然性去完成理性。但精神的世界就是自由的世界。举凡一切维系人类生活的,有价值的,行得通的,都是精神性的。而精神世界只有通过对真理和正义的意识,通过对理念的掌握,才能取得实际存在。”(35页)也就是说,在黑格尔看来,必然性思维,只适用于自然界,而不适于精神界。黑格尔正是据此进一步得出结论:对于精神世界,思维就是要自由思想,就是要“不接受未经考察过的前提的思想”(118页),就是要消解“最坚硬的必然性”。而这样的“思维”,本身“就是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就其是自为存在着的主体而言,便叫自我;就其发展成一全体而言,便叫作自由精神;就其为纯洁的情感而言,便叫作爱;就其为高尚的享受而言,便叫作幸福”。(325—326页)黑格尔举例说,关于上帝本身,就属于精神内容,就没什么必然的真理性可言,而“只有在思维中,或作为思维时,才有其真理性。在这种意义下,思想不仅仅是单纯的思想,而且是把握永恒和绝对存在的最高方式,严格说来,是唯一方式。”(66页)可见,对于精神领域而言,黑格尔注重的显然并非思维之结果,而是具有消解某些定论的自由思维本身,是思想本身的高贵与力量。

正是在此基础上,黑格尔进而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哲学命题:“人之所以为人,全凭他的思维在起作用。”(38页)为此,他曾呼吁:“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不要“仅仅满足于外在知识的草芥”,应该有一种“对于更高尚神圣事物的渴求”(66页)但曾令他感慨系之的是:“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鹜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31页)

如果仅就探明康德所判定的“不可知”的“物自体”而言,黑格尔在《小逻辑》中的分析论述,似乎仍给人玄秘莫测之感,但这并不影响黑格尔哲学思想的伟大光辉,这就是: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到辩证理性思维的重要,更在于为人类打开了通向自由思想之门,指明了人之为人之路。但黑格尔也许没有想到,在他身后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世界精神”似乎更加“忙碌于现实”,更加“驰鹜”于“外界”,他所向往的高尚神圣的精神“家园”,不仅未见繁盛,而是愈见荒芜。更为令人忧虑的是,在许多国度,假冒高尚与神圣,乃至是毒汁四溅的“精神花草”正四处蔓延。有谁还有能力拯救我们这个世界吗?

小逻辑的读后感2

“一方面由于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的琐事予以太大的重视,另一方面,现实上最高的兴趣,却在于努力奋斗首先去复兴并拯救国家民族生活上政治上的整个局势。这些工作占据了精神上的一切能力,各阶层人民的一切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致使我们精神上的内心生活不能赢得宁静。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现在现实潮流的重负已渐减轻,日耳曼民族已经把他们的国家,一切有生命有意义的生活的根源,拯救过来了,于是时间已经到来,在国家内,除了现实世界的治理之外,思想的自由世界也会独立繁荣起来。”

这是将近两百年前,黑格尔在柏林大学的开讲辞。读起来感觉多么亲切啊,真可谓历久弥新。我们这个时代不再是黑格尔的时代,但人好像还是黑格尔时代的人。“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致使我们精神上的内心生活不能赢得宁静。”

一个时代的兴趣,一个时代的格局,一个时代的趋势,个人是无能为力的,最多只能“独善其身”。而且,很多时候,独善其身也很不容易,往往“树欲静而风不止”。

国人的习惯,喜欢上行下效。所以我常常想,要扭转这个时代的风气,可能还要从在上者做起,然后民众群起响应。

我常常想,假如为政者能有时间坐下来读点书,做点思考(总结和反思),想一点与经济无关的社会的事、文化的事,聊一点百姓的话题、精神的话题,甚至是诗意的话题,可能会出现一种清新的政治局面、管理局面。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古代受百姓敬仰的官员是亲民的,有人情味的,他们似乎不像现在的官员那样,成天到晚事务缠身,几无片刻闲暇。古代的官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似乎总能从容处之,百姓对他们的评价是“日计之无近功,岁计之有大利。”(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序》)

假如学者们能坐下来安静地做学问,而不仅仅为稻粱谋,不仅仅为名利、为职称谋,可能会出现一种清新的学问局面、学习局面、文化局面。

假如各阶层的人们能放慢一点脚步,习惯欣赏生活,习惯欣赏自己,习惯于物质之外某种精神需求……可能会出现一种清新的生活局面、社会局面。

和谐社会必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身与心的和谐。远离精神、远离内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

市场的逻辑读后感


市场的逻辑读后感(一)

在阅读《市场的逻辑》时,在学术尚未自由的现实下,张维迎敢说敢做的精神令我钦佩。他提出的市场逻辑与此前阅读过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其他作者大体上是相同的,即应该由市场决定经济活动行为,国家所做的调控只会越调越乱。

其中,对我有启发性的就是关于利润的描述。利润简而言之,就是产品排除了工资、地租方面留给企业家的部分。简而言之,书中概括出了利润的三个来源:第一是风险,也就是不确定性,具有高瞻远瞩敢于承担风险的企业家能够有机会赢得高额利润;第二是创新,不一定就是高科技、高技术人们常说的创新,而是企业能够通过自我改进,以更少的投入有更大的产出,可以是技术上的,也可以是管理上的;第三就是市场秩序,建立市场交易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信任,也就是委托与代理问题中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企业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提供可以追究的责任源头,出问题了能够找到负责人,能够解决,而企业若能在市场上赢得很好的信任就树立了品牌,品牌给企业带来的溢价能够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因而,我们看出,企业家拿到了利润部分与工人的工资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工人只负责履行劳动合同(当然,若在这种雇佣关系中较高的公司管理层可能占有一定的股份,这与普通工人不同,应该加入企业家的队伍),对公司的盈亏不服责任,除了绩效激励外,对公司的生死存亡与信誉等并无直接关系;与工人相对的是企业家,之所以有企业家精神,强调的是一种敢于承担风险、努力开拓创新的精神,企业家拿到的是扣除地租、工资外的利润,而利润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激励着企业家监督工人的工作,以便更好的完成企业效益趋向最大化。正是由于这种性质,企业家与工人不同,工人有着明显的休假与劳动时间分配,而企业家面临的是种种不确定性,因而是将生活与工作无法分开的一批人。在中国,尤为如此——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与不健全,企业家们不仅要面对无数市场带来的信息作出生产函数定位,更要用足够多的功夫与政府打交道——资源掌握在政府手里,而政府官员犹如企业中的雇员,由于是要求对集体负责,最终导致不对任何人负责,因此更多的追求在位期间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对权力的运用挟持资源,寻求企业的利润分成——这导致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相对于西方拥有发达市场经济的国家而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去讨好政府人员,而这又是一种不确定的增加源,而这种不确定本身并不能增进社会福利,毕竟有很大一笔钱被政府拿去,即使是最优企业最后拿到了资源,也产生了不必要的折算。

在创新上,需要的更是企业的推动,尤其是民营企业:在国有企业中,企业家高层不仅与政府、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有一定的任期。这促使企业家像创政绩的官员一般,只在自己的任期上通过数量的增长,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如果让国有企业去创新,即使是拥有雄厚的资本也是不现实的——创新带来的的也是不确定的利润,即使是能够推动企业发展,最终也是上缴到国家不归企业家个人所有,而一旦失败,企业家的职位就出现风险,而国有企业家就是靠着自身职位才能获得资源,若失去职位,造成的后果比创新的收益将大出很多,因此国有企业家往往是风险规避者。而在民营企业中,由于产权相对完善,企业家能够取得风险带来的收益将其内化,因此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具有胆识的企业家会不断推动创新并监督手下员工参与创新中来最终取得企业的发展与无意识而为之的社会福利增进。而文中特别提出了对"垄断"的看法,也就是大企业在推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大企业有雄厚的资本与承担风险的能力,我们要是反垄断仅仅是打击在市场份额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大企业,那不仅不利于公平原则,也将有能力创新的市场主体打压下去了。所以反垄断反对的不应该是有能力的大企业,而是"进入壁垒",其他的中小企业也参与到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增加大企业自身的危机感推动创新。而大企业产生的创新成果长期来看也是无意识的推动了其他企业的进步,比如先进的制作工艺、创新的管理方法,如同搭便车原理,小企业实质上可以从大企业创造的成果中汲取力量。

而关于塑造企业形象的品牌也是企业赢得品牌溢价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在市场上,如果我们无法追溯到卖家的源头,买卖双方实际上是一种一次性的博弈。责任不可追究必然会造成市场交易中的巨大障碍。因此,商品生产依托企业的模式建立,企业的品牌便是建立消费者信心的源头之一。当企业与消费者的重复博弈建立时,能够满足消费者效用更多的企业品牌会在竞争中胜出,而相对劣质的产品及其厂商会面临淘汰的命运。在这种进程下,优胜劣汰的法则会推动着市场经济不断优化。所以这也折射出中国国有企业一个弊端——企业品牌不倒或者说国家为其代言,由于垄断性限制外来企业的竞争,即使在低效的情况下也能依附软预算而求得生存,低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优胜劣汰的逻辑相违背,经济效益不言而喻。

明白了利益的三个来源,发现与利益最为相关的便是企业家。书中提到了一个企业家人才的提法,就是一类有着突出能力与胆识的人(一般这种人还是天生就有这种才能),这种人无论在政界还是商界都会有足够强大的成功力量。

针对这一点,我还是存疑的。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人的能力是有所区别,但是这种区别是在于所谓的"术业有专攻"上,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各自所擅长的领域,而这些领域随着生产的发展越来越细化,甚至同一个领域都能分成上百个工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企业家人才与政界精英混同是有问题的,毕竟作为政府机构,面临的决策面与信息更为宏观,涉及到的各个利益集体更为多元化,而且政府自身无法创造利润的特点与企业具有显著区别。

当然,企业家人才的提法也是具有创建性的。比如书中提到的关于企业家人才流动的分析:在市场发育相对健全的环境下,作为企业家人才能够在有更多利益空间的商界从事活动,也就是有能力的人都纷纷从商;而在市场发育不健全的时候,极端的就是计划经济,这时候企业家人才从事商业活动不仅违法要被打压,而且极低的社会地位会将企业家人才赶往政府机构,大量冗繁的机构重叠与低效,使企业家人才要么被束缚在农村转不了户籍,要么在政府这个唯一能进行合法生产活动的机构里通过关系、权斗取得政治地位,经济增长陷于迟缓。所以企业家人才流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我们指明了资源在市场与政府间所谓的双轨制的运行状况——企业家人才向哪个领域流动,就说明哪个领域在经济运行中更具分量。

但是对于张所提出的,渐进式改革在实际操作上还是有所问题的。张提出了两个适应市场发展的政治体制改革方向,一个是到2023年司法独立,2038年民主选举制度建立,描述了这两个过程的必要性,却没有进行太多的可行性分析,而根据他提出的经济领域的渐进式改革过程中更是有一定问题。首先他提到了改革面临的难题就是,改革因为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会触碰到既得利益者的神经而受到强烈抵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借鉴香港经验以"大赦"等方式对原先利益集团的收益不追究,往后再不给这些人利益了,若实在在短期也会有所损失,那就进行补偿。这里的问题就是:随着改革长时间的渐进,在此过程中既得利益者的力量会不会增大?即使没有,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利益日后如何划分?即使没有新利益的产生,在以后不能持续享有原先利益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既得利益者不做长远规划赞成慢慢改?激励机制是什么?若补偿,如何平复社会上大多数认为自己在发展中没有共享成果的人的反抗?补偿的衡量标准时什么?会不会又陷入不透明的寻租环节?因此,我认为,如果渐进改革不得不面临的是一个越改越难改的可能。中央每年都会发出改革的号召,在市场的推动下,有新的问题产生,中央可能就问题提出点具有很大自由裁量权听上去有感染力的改革方案,人民情绪就有所平复,问题就到这了,风头一过可能就又回到老路上来。因此改革都是在原有问题的积累上进行的小改进,在政府不放手的情况下,小改进对于不断累积的问题不会有太大的改观。而更别谈会触及在当前经济活动中可以凭借资源占有与许可拿大头的政府放权给司法、立法领域了。所以书中的渐进改革在实际操作中是困难的。

点评:从这篇读书笔记可以感到,你在真正理解市场经济了,中国的改革开饭就是将计划经济转轨为市场经济,但这转轨的代价多大似乎无论怎样估价都不过分,如果你能更深入认识一下公有制加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状况与政治荒诞,你就知道了。但市场经济的到来与运行,那可是多么不可思议呀!怎样起步,又怎么发展,其中又出现了哪些越来越多来自市场本身与政治、法律制度层面的问题,那可是数不胜数,但这一切的一切,你能说不是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的一个可怕的代价吗?也应如此,认识今天的中国,无论是经济本身,还是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社会等各个方面出现的问题,如腐败、贫富差距、环境污染、道德滑坡、政治特权、国企弄断、人权侵犯,几乎都与这个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紧密而全面的联系。既如此,先认识何为真正的市场经济,再看中国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市场经济,现实的约束条件怎样导致今日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形成了的怪异与畸形,进一步分析这一经济发展进一步演化的趋势与结果--导致的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结果,就能有一个十分清醒的认识了。所以,继续看原理性的经济学,继而看制度经济学,再看发展经济学,那么你的这方面的能力与功底就非常扎实了。以此为基础,再去阅读政治学、法学,你的多元化能力与知识就形成了。于此,自己将来选择什么职业,从事什么奋斗,都自不待说了。--梁老师

市场的逻辑读后感(二)

市场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必须首先必须使别人幸福。市场的这一逻辑把个人对财富和幸福的追求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市场经济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是人类进步最好的游戏规则!什么是市场?市场就是好坏由别人说了算、不由你自己说了算的制度。

拜读了张维迎同志写的这篇好文章,受益匪浅。文章从四个方面,潜移默化地拟真了我国与世界经济市场的逻辑。

市场中的信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重点谈三个概念:企业、利润和企业家。这三个概念是理解市场经济的关键。

中国有137053.69万人。每个人都生产自己的商品,到市场上去卖,谁能信得过谁?换一种说法,如果把市场上所有商品的商标都去掉,你敢买什么东西?可能敢买土豆、大米、水果这些最简单的商品。像汽车、电脑、矿泉水、投影仪这些质量和功能不容易辨别的东西,你敢买吗?你不敢,市场上99%的商品你都不敢买。

那怎么办?有一个办法。我们把13亿人分成不同的组,比如说分成30个组,上海人、河北人、山东人、陕西人、北京人,等等。有了这个分组之后,我们虽然不认识每个人,但我们知道这是上海人,那是广东人,这就可以作出某种判断。企业就类似社会的分组,每个企业有自己的一个名字,谁骗了我们,我们可以追诉他,或者他这次骗了我,下次就不买他的东西,他就要完蛋。当社会划分为企业的时候,每个企业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信任。如果没有企业,每个人只从事个体生产,做不到这一点。

企业何以使得我们可以相互信任?答案与所有权配置和利润有关。比如一个企业由1万人组成,理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所有者。这个企业每年的收入是1亿,1万人平分,每人拿1万块钱。这样似乎很公平,但想一想,如果出了问题,谁来负责?如果要求人人都负责任,结果可能是大家都不负责任。

现实中,企业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分配责任,即一部分人承担过失责任,另一部分人承担严格责任。承担过失责任的人拿合同收入,即,如果他没有迟到早退,没有旷工,没有违反工作规定,干了一个月,到月底一定要领到工资,这就是员工。另一部分人,即老板,要承担严格责任——或者叫剩余责任。用一个通俗的说法,什么叫雇员?别人没有发现你的错误,你就没有责任,这就叫雇员。什么叫老板?你没有发现别人的错误,那么所有的错误都是你的,这就是老板。老板没有权利在消费者面前由于自己没有犯错误而要求收入,而工人可以在老板面前因为自己没有犯错误而要求收入,这就是老板和雇员的区别。

老板拿的是利润,承担的是对消费者的责任。利润是收入剔除成本的剩余,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所以它是一种激励机制。一个企业生产产品,我不认识里面的生产工人,为什么要信任他?是因为有人承担剩余责任。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是餐馆的老板,厨师洗菜不干净,有人吃了拉肚子住院,你必须负责。利润作为一种获取收入的方式,使企业所有者承担剩余责任、严格责任,任何一个员工犯的错误老板都要承担,因此,老板必须认真监督和规范员工的行为。这样,顾客才可以放心地购买企业的产品。

进一步讲,不仅仅是企业的员工,包括企业供应商犯的错误,企业老板也得承担责任。比如说你买了一个品牌的计算机,计算机的某一个零件,如屏幕、芯片、风扇出了问题,甚至是电池爆炸了,要承担责任的,首先是计算机厂商,而不是零部件的供应商。换句话说,一个品牌企业,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面前立了一个军令状,打保票说,你买我的东西,出了问题我负责。这样,才有大家可以信赖的市场,才有了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才有了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

所以我说,市场经济是一种责任制度,利润是一种考核方式。市场通过企业这一组织形态划分核算单位,通过利润追溯责任,从而让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谈市场经济,绝对不要忘了企业家。只从价格的角度,不能真正理解市场经济。但非常遗憾,过去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里,都没有企业家的地位。熊彼特曾批评,经济学家所谈的经济成长,像一部没有王子的《哈姆雷特》,真正的主角没有出场。拿利润的人是企业家,他承担着为整个社会组织、生产并且监督其他人的作用——当然,这里所说的企业家,不是指特定的某个人,是指行为的功能。是说在市场经济当中,有这样一类人,起着这样一个作用。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喜欢企业家,不重视利润,与不接受市场经济,是同一回事

这话有点学术气了。换种更通俗的说法。威廉·欧奈尔将股价新高点作为大牛股的七大选择条件之一,其间就包含了这样一个逻辑:市场不会无缘无故将一只股票推到它的历史最高价之上。一只股票创了新高,一定有其重大原因。或是它的基本面有了重大变化,或是市场改变了估值标准。不管哪一种,都是值得注意的信号!

例如人民币汇率…截止12月7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连续第六个交易日出现"跌停",不少报道渲染下跌趋势为三年首见,不仅引发对于资本外逃以及人民币贬值的惶恐,境内中国"被做空"之声四起,境外不乏呛声"操纵"汇率。

尽管如此,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特别是配套金融改革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不能小觑。因为改革之后,不仅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的有效性会大幅下降,短期资本流动以及人民币币值稳定都难以通过过去的行政手段进行及时的调整。因此如何选择金融改革的具体秩序和操作方法,以及如何使用适当的监管措施都是下一步改革应当思考的重点。

虽然自己是医生,对于市场经济是不熟悉的。是个门外汉,通过读书会的学习。初步了解一些市场经济体制规律与常识。

同时自己也是个股民,由于盲目相信媒体评论家的谎言。使自己输了不少钱,所以只有踏踏实实,关心国内外政治经济-看准经济方向盘,才能管好自己口袋里的人民币不缩水。

塘桥街道肢残人协会 张志彪

看不见的手 看得见的利益——《市场的逻辑》读后感(三)

抱着一股兴奋和激动的心情看完了张维迎教授的《市场的逻辑》一书,说是书,其实是由若干篇文章组成的文集,但不得不说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好书,兼备理论和现实意义,特别适合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的同学阅读。当然,对于那些对于经济学比较感兴趣的同学也很值得推荐,因为相对来说文章的理论基础较为浅显,主要采用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分析现实世界,拓展我们对现实世界,特别是中国近30年市场经济的认识,但确实需要一定的经济学理论才能对作者观点有更好的理解。对于我本人来说,《市场的逻辑》一书解答了学习经济学的若干困惑。言归正传,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正如书名一样——市场的逻辑,本书也是按照对市场认识的逻辑精选了作者这些年发表的若干篇文章,总体分为理论基础,对中国30年来的改革的分析及对未来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源动力分析的这一逻辑框架。中间穿插了对经济金融危机的认识,作者更是精准地预测到了"4万亿"救助计划会带来新的更大的危机,12年来国内经济的萧条就是对08政府行为的惩罚,也是对中国这么多年经济改革不彻底、政府过度干预等问题的惩罚。

首先,市场是一双看不见的手,而市场中的人却存在看得见的利益,因为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值得注意的是,"以自我为中心"是个中性词,经济学意义上的自我为中心可能与我们现实中常说的自我中心有很大的差异,具体可以参阅书中的详细解释。在看得见的利益指引下,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幸福是有成本的,这就在市场这一无形的手的指导下去创造价值,为他人为社会创造幸福,从而为自己带来幸福。幸福的大小与我们创造价值的多少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在远古时代我们创造的价值有限,人们的生活简单清贫,但工业革命以来社会财富呈现爆发式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财富增长的源泉就是市场范围的扩大和市场深度的拓展,以前都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而后是多层次的专业化分工和机器化大生产,生产与消费相脱离,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市场的大发展所带来的,没有市场,就没有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

那么如何让看不见的手去指导人们去创造看的见得利益呢?这就需要企业去连接市场和消费者,市场只能指导人们去创造价值,却不能自身实现价值,企业将千千万万个消费者聚集到一起实现生产创造价值,消费者从中获得收入购买自身需要满足个人需求,得到满足实现利益,但前提是去参加生产创造价值。企业架起了市场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但如何能让这些消费者更好地创造价值呢,这就需要企业家去经营企业,企业家去组织生产,监督生产,在市场的指引下去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而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充满不确定性,企业家就需要面对这样的不确定性,这也就是他们利润的来源,他们享有较普通工人更高的收入,但同时收入的波动性也更大。但总体来看,企业家的收入是高于工人的工资的,这主要是源于他们的责任更大,风险更大,企业家代表了企业本省,他对企业负责,不像工人只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企业出现危机的时候尽管不是企业家本人自身行为造成的,他也需要承担责任,因为在市场中他代表的是企业。

其次,为什么说企业家代表的是企业?这属于制度经济学的范畴。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所有权是政府是国家这一抽象主体,企业家是作为政府的代言人来管理企业,企业创造的收入和利润归政府所有,企业出现的问题也是由政府来承担责任,企业家的职责类似于普通工人角色,单纯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因而享受的也是相对应的那份收入。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私有化,企业是企业家个人所有,即使在现代公司中,企业的所有者与管理人不一致,但企业的管理人也是企业的代表,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是市场选择的产物。因而,他能更好地激励企业家更加勤奋工作,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改进技术提升效率。

再次,就中国改革而言,因为本省没有明确的改革目标,"干中学","摸着石头过河",是一个渐进的摸索的过程。可喜的是,总体的改革方向是市场化改革,因而带来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价格改革在先,国企改革在后,因为市场的运转是以价格的市场化为基础的,只有市场化的价格才能更好地各经济体去组织经济活动,创造财富实现价值,实现最大的消费者剩余。具体来看,价格改革采取的双轨制的步骤,前期计划于市场并存后期全部市场化,在92南方讲话之后最终实现价格改革的市场化。国企改革遵循的是先放权,允许私营经济,活跃市场,然后扩大国企经营自主权并转移企业所有权。在国企改革之后,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国退民进",政府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逐步实行国有产权转让,拯救国有企业,总体上有利于活跃市场,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但遗憾的是,近年来,特别是08金融危机以来,"国进民退"再次成为人们乐于讨论的话题,重走老路。

然后,作者作为坚定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抨击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正是他们的政府干预政策加深了危机。凯恩斯主义对经济的三部门分析是错误的分析,GDp三部门公式是恒等式,而不是为了为增加GDp就去刺激消费、扩大投资,增加出口,他们是数学上的恒等式而不是前后的因果关系,为了刺激经济,增加GDp去刺激消费等政策干扰了市场运行,打破产业结构结构间的均衡,引发相对价格的混乱,破坏市场秩序。

综合来看,市场的逻辑就是通过相对价格来引导市场资源配置,通过私有产权来激励企业家的创造力,推进社会进步。政府需要做的就是维持市场秩序,保障私有产权,树立公正、诚信的社会风气。因而在我国经济改革主要方向明确的情况下,继续推进加深市场化改革,逐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司法制度,将职权向产权推进,而后在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主题的情况下实现民主选举,预计将于2040年基本完成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真正的"中国崛起".

吴东洋

2013年3月2日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最新逻辑读后感1000字合集10篇


常言道:“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书,我们经常会在读完一本书后写下一篇相关的作文,这样可以将我们读完书后的所思所想一点点的记录下来,那么我们该怎么写好一份读后感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最新逻辑读后感1000字合集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逻辑读后感(篇1)

《改革的逻辑》读后感600字:

花了20多个小时读完了本书,做了150多条笔记,加上查阅历史资料、温习曾学过的经济学理论,差不多用去50个小时,过程很累,却值得。

改革开放的过程,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在产权改革、土地改革、货币改革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纠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用了较优的制度、政策组合,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头看觉得轻松,但实际上可谓筚路蓝缕、一路艰辛。有两个极具“特色”的逻辑需要铭记:一是“改革是逼出来的”,这是最基本的经验,顺风顺水的时候说改革,多半是口号,不容易有行动。二是“事后承认主义”,这是万里副总理当年讲的,改革经验绝大多数来自地方,中央主要负责立法承认,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

书中主要篇幅用于总结经验,“中国做对了什么”,介绍成功经验是会让所有人开心的事情,但不要忘了这是一个竞争的世界,弗里德曼曾说:“任何公司获得较高的利润,等于给天下的英雄豪杰发出了邀请函”,目前来看,中国经济的邀请函已经发出去了,天下英雄要么已经来了(美国和他的朋友们),要么正在来的路上(印度、越南等),更激烈或者说是更残酷的竞争将无可避免。

因此个人认为后面篇幅中对“中国还需要做对什么”的描述,才是更值得看的内容。很感谢作者的睿智与敢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未来会怎样呢?作者很喜欢科斯,把改革总结为交易成本学说在国家层面的伟大实践,很有道理,那“交易成本”可以继续作为观察未来改革成果的一个参考。从现状来看,表象上的资源、人力等成本上涨已是必然,要维持低的交易成本或继续降低交易成本,保持增长的能力,必然只有改革才能达到这样的功效,作者的朋友,同样为经济学家的汪丁丁,在跋中写得就比较直接了:“妨碍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关键环节将主要是政治的而不再主要是经济的。”

但未来到底会怎样,草民也不知啊。

逻辑读后感(篇2)

陈志武先生是美国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他撰写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虽然讲解了很多东西方的金融发展事件,但贯穿全书的核心问题其实很简单:金融究竟是什么逻辑?通读全书,我突出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是资本的逻辑。作者把公元1600年左右的国家分成两组:一组是国库深藏万宝的国家,中国明朝国库藏银1250万两,印度国库藏金6200万块,土耳其帝国藏金1600万块,日本朝廷存金1030万块;另一组是负债累累的国家,像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400年过去了,哪组国家发展得更好?当年国库藏金万贯的国家,除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变命运外,其他国家迄今仍是发展中国家,而当时负债累累的却是今天的发达国家。作者据此得出一个结论:资本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他提出,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资本化就是把未来的钱通过证券化的方式转化为今天的资本,用于当前的生产生活开支。陈教授认为,从英美等国家的发展历史看,成功的原因主要不是对外掠夺,而是资本化发展与金融创新的结果。这是一个与国内传统认识有较大出入的观点。

应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之所以钱越来越多,主要也是资本化改革的结果。但要注意一种现象:西方国家往往是政府穷得很,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滋润;而当前的中国恰恰是政府手上很有钱,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日子却是过得紧巴巴。因此,中国还需要很多的资本化和资本深化的改革。

二是市场的逻辑。资本化与市场化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之所以单列市场化,源于陈教授在书中对儒家思想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几千年来,中国人接受的都是儒家教育,儒家主张靠血缘网络内部来互通有无,实现人际金融交易,但它不能激励每个人奋发向上。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都碰到过这样的事情:买房子缺钱了,首先想到的是向亲戚朋友借钱,而不是向银行贷款。因为亲戚朋友的钱是软约束,没钱可以赖账不还;而银行的钱是硬约束,是需要房产作抵押的,一般赖不得。比较而言,外部金融市场更能逼着每个人去自食其力,也为个人空间、个人自由的最大化提供了基础。

从本质上讲,市场在中国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压制。但3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各种金融市场出现后,中国人的个人空间终于出现并正在扩大。国内社会各界普遍觉得中国文化重视家庭,而西方文化不重视家庭,或者说西方人对家庭情感看得比中国人淡,陈教授认为是一种误解。实际上中国人和西方人都重视家,只是追求的家的境界不同。传统中国的家侧重强制性的经济交易功能,而西方社会的家侧重基于自愿的感情交往功能。当然,传统儒家文化的转型是正在进行时,而且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但不管怎么说,一种基于金融市场和法治的体系最终取代传统家庭和儒家文化的体系,则是历史的必然。

三是创新的逻辑。作者在书中花很大篇幅分析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从媒体上得到的印象似乎是美国经济与社会已进入水深火热之中,但从实际的美国社会生活看,都难以感受到或者看到这种危机。也就是说,危机主要还是集中在金融证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对多数美国人的生活影响有限。在分析金融危机的起因时,多数人都将矛头指向了金融创新。作者承认层出不穷的创新带来了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但这是金融创新的过错吗?作者给予了否定,并认为危机之后美国的消费驱动模式不会终结,相反中国的经济增长也要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

关于金融创新,作者认为美国和中国的情况代表了两个极端。在美国,金融创新可以说是完全放开的,出了问题再说,没出问题可以完全自由。而中国则是,如果没有政府批准,任何创新都不行。美国允许自由的金融创新,当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恰恰是通过出现问题,才知道什么地方应该要有监管。中国的金融管制,表面上看没有什么代价,实际上这个代价在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千万不要因为美国金融创新出了问题,就认为我们不放开金融创新的做法是对的。如果说,美国金融的问题是创新过度带来的,那么中国金融可能恰恰是创新不足的问题,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为躲过了一次金融危机而暗自高兴。

逻辑读后感(篇3)

内容简介:每一个职场人都会为上述问题苦恼,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了解老板的逻辑。老板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本书从8个方面入手,条剖缕析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老板的逻辑,并用现实事例给出了超有效的应对方案。使所有职场人了解老板的逻辑,选择正确的工作方式,成为顺应职场需求,赢得高职高薪的职场人。

老板的逻辑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囊括了企业老板和员工关系的8个主要方面:加薪真相、用人真相、评估真相、沟通真相、,责任真相、协调真相、等级真相、决策真相。

老板的逻辑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店的网友:颠覆传统职场图书从老板角度出发的说教方式,从员工角度出发,揭示老板∕上司的管理思路与决策思维,使基层管理者和员工通过读懂老板∕上司的思路来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到位。

逻辑读后感(篇4)

内容简介:本书从深入浅出地从财富的常识和逻辑谈起,为读者化解了竞争、制度、分配、资产负债、创新等一贯专业严肃概念的理解障碍;又从实用主义角度分享了作者对财富的来源、贫困的根源、经济危机、理论的天真等深刻话题的常识反思。作者从常识性角度出发,痛贬思想界、学术界、经济界、管理界化简为繁、故弄玄虚的时弊。他历经长久的思想苦旅,以财富的逻辑和逻辑的财富两个辩证统一的话题统领全书。第一部分是作者谋求财富成功事实经验的分享,是财富的逻辑。第二部分从观念和思维入手,回归财富本原,深涉人性、道德、政治经济,是逻辑的财富。

财富的逻辑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按照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财富”所包含的一切信息,几乎就是“庸俗”的代名词,而过分地强调“直觉”对于发现真谛的作用,不单是对圣人君子的侮辱,而且即使是对于普通俗人,把人的认知能力降低到动物的层级上,也难免遭人诟病。问题是我确信自己是个俗人,就像我确信自己是个男人一样不容置辩,因此我确信自己并没有发现真谛的般若智慧。真、俗二谛本来就是佛家之言,因此作为俗人的我和我们,就只能相信龙树菩萨的抽象解释,而不能虚妄地将它们世俗化。正是基于这些理由,作为俗人的我,用语言文字表达并且企图让常人用常识能够理解的关于财富问题的所有阐释,它所能达到的境界,充其量也只能是俗谛。

财富的逻辑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财富的逻辑》便是这趟思想苦旅的其中一个结果。在一年多断断续续的创作中,有两个问题深深地困扰着我。一是思想学说如何突破时空的局限,明知不能永恒而磨蹭一些时光;二是在寻找财富的逻辑的过程中,如何防止跌入功利主义的陷阱,以免沦为财富的奴隶。为了突破第一个困扰,我选择了回归本原的道路。尽管难免原则空泛,但窃以为谋万世者必先谋大局,技术细节虽然决定成败,但只有本质的东西才能经受住时间的冲洗。对于第二个问题,掩卷之际仿佛已经不是问题。在普遍贫困的世界,普遍贫困的人们本身就已经是财富的奴隶,《财富的逻辑》费尽心思的目的,无非是为解除人们的镣铐而提供一把粗糙的钥匙,以争取或恢复人们的主人地位。诚然,财富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对于已经富起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们来说,财富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但对于深受贫穷困扰的普通大众,财富在多数时候首先是目的,其次才能成为改善地位谋求幸福生活的手段。世界和人们并未富裕到可以漠视财富,因此功利主义在可以想象的未来仍然主宰着世界和人们的行为。功利主义在道德王国备受鞭笞,但在现实世界忽略功利主义,则难免天真。恰恰是天真,毁掉了人们改变自身处境的众多努力。

逻辑读后感(篇5)

说到读书,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罗辑思维》,这是一本书名,也是一档视频脱口秀的节目。喜欢在空余闲暇的时光听罗胖说书。我觉得这是挺享受的一件事。尽管他的观点不一定全都正确,但是他的思维方式和视角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在这个随手即得互联网海量信息的时代,如何突破思维瓶颈?

不妨读读《罗辑思维》,作者罗振宇。《罗辑思维》一书是根据罗振宇的互联网视频知识脱口秀《罗辑思维》创作。知识信息量极大,喜笑怒骂;罗胖读书,讲给你听,这里聚合的不仅是精彩内容,更是一群有想法的人。他们的口号是:“死磕自己,愉悦大家!”。幽默犀利的语言引导大家摆脱旧方法束缚,增长见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作者罗振宇对正在到来的互联网时代有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基础设施”,它将彻底改变人类协作的方式,使组织逐渐瓦解、消融,而个体生命的自由价值得到充分释放。《罗辑思维》的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倡导独立、理性的思考,凝聚爱智求真、积极上进、自由阳光、人格健全的年轻人。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罗胖讲教育的话题,他说这个话题太大了,平时真的借一百个胆子都不敢说,因为学养不够,驾驭不了。但是《罗辑思维》这个节目有个好处,罗胖可以什么都不懂,但是只要知识的生产者、那些书籍的写作者还活着,还在勤奋地工作,他们一旦写出书来,我看得懂,我就能讲地出来,所以我在合适的时候,当合适的知识搬运工。之所以今天我胆儿这么肥,敢碰这个话题,是因为我看了这本书,《吾国教育病理》,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着名的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其实就两个:第一个是不公平,第二个,就是它毁灭了一代人的兴趣、创造性和求学的热情,每个受过中国式教育的人都深知其中三味。

关于教育这一讲,内容庞多,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网站搜索,挺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了解一下的,对其中有关创造力的言论,我觉得听来耳目一新,听着似乎觉得哪里不太舒服,但想想确实也有些道理。

创新是一种非常稀缺的人格特征,美国研究创新的学者做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统计,比方说把人类历史上很多创新人物给他搁一块,然后一统计,发现一个特征,他们在十岁的时候,有四分之一的人双亲都死去了一个,到了20岁的时候,有一半以上的人双亲死去了一个。说白了,什么意思?就是有奇才异能的、有创造力的人,是家庭不幸福。家庭不幸福,问题家庭的孩子通常是两条路,一条是上街当流氓,杀人、撒谎、吸毒;还有一种,成为我们刚才讲的奇才异能之士。你说哪个概率大?当然是前者概率大了,所以我们在很多研究创造力的时候发现,比方说还有一个实验,人类目前七个领域的最杰出的人,发现一看,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特征,这些人跟家庭成员相处有情感障碍,比如说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年轻的时候,就愿意独处,这种独处的方式,导致他后来的无数次婚姻一次都不成功,他跟自己的孩子相处得也不好。甘地、弗洛伊德这些人,跟自己的家人都没法相处,这些特征,为什么?因为他怪人嘛!他跟别人不一样,所以很多东西,其实回到一个原点,什么叫创新力,创造力就是这个人是个怪人,甚至在别人看来极端的精神病人,所以很多人说左撇子的人有创造力,你能找到一堆左撇子,毕加索、弗洛伊德、爱因斯坦,这些人都是左撇子,创造力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异类。这话可能不好听,但是你从进化史一看,它就是如此,这就是底牌!

那请问,怎么培养创新力啊?很多学校高举大旗,创造力培养学院,请问怎么培养创造力?要知道“创造力”这个词,它创生出来之后,你就会发现,他既不可测量,也不可识别,更不可培养,如果你能测量、能识别、能培养,那还叫创造力吗?创造力在它发生的那一瞬间,你根本就不知道这叫创造力,比尔盖茨退学的那一刹那,所有同学都嘲笑他是傻子,这才对,他才叫创造力;乔布斯一定是一个性格特异的人,这才叫创造力。

所以如果这样去理解创造力,我们还要培养创造力的话,那教育该怎么转型?很简单,不干涉,不要去试图培养创造力,给选择,造环境,让他想要什么可以更轻易地、低成本得到即可,这就是好的教育。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呢?用一句土话说,伺候地太勤,老想干涉,我看着你,我怎么给你搞点创造力,你怎么知道你能给他创造力呢?我们人类只能搞清楚怎么毁灭创造力,我们现在没有能力搞明白,怎么培养创造力。所以根据郑也夫先生的判断和学术上的研究,等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从智力教育,变成了情商教育,等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从过度干涉地、伺候地太勤的教育,变成一种袖手旁观似的,更温煦的,看故事的,旁观者似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

逻辑读后感(篇6)

《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读后感800字!

《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作为美国常春藤名校入校的必备读物,作为一本在写作书单里面备受推崇的工具书,值得让人收藏和阅读。我花了三个小时读完了,感受是:书籍的权威性大概就是小学生五六年级课本程度,内容比较基础,但还是让你了解到一些比较新奇或者颇受感触的概念,比如水平思考法,沉没成本,囚徒困境。

之所以说这本书是小学生的水平,因为书本的内容偏向于概念性叙述,没有展开深入的理解和推理。尽管如此,对于一些写作新手,想要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人来说,这本书还是有提供了一些不错的建议和方法,就好像在小学我们都是先学习了简单的数学运算,初高中乃至大学才会更快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复杂高等的算术。

本书篇幅不长,不会占用你太多的阅读时间。全书分为四大部分,为了能快速认识梳理文章的结构框架,我决定现买现卖的使用本书的方法之一的思维导图来梳理书本的内容。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部分。从我的理解来说,这些内容中的方法论都可能在以后某一天,能拿来指导生活,工作,或者写作的梳理事件,想出解决办法的方式,或者能够权衡利弊做出事情的正确选择。

如第二章的思维导图,因它对系统性和发散性的处理关系都比较强,我想对于后续的写作,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方法来指导,于文章大纲的列举,文章内容的发散,文章结构的布置应该都会有很好的引导和梳理作用。决策树的方法和思维导图比较类似,在优劣分析或者关系型逻辑的分析中非常有用。

我有时候倾向于纠结和过于依赖前期投入,结果导致事态发展总是事倍功半。如买来了不合适的护肤品和彩妆,总想着都花了钱了,继续使用,哪知脸部越来越油,肌肤越发敏感的想挠挠;特辣小龙虾,非得要硬着头皮不考虑身体素质吃撑肚皮,第二天就上火喉咙肿痛。。。诸如此类,尽管这些只是小事情,但也带来了不良的后果,浪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钱财成本。假如企业在面临决策时总是考虑着前期的投入不能打水漂,结果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管理成本。本书提出“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我们对后续事件的决策”,尽管从情感上会很难割舍,但是理性上,我们应该忽略沉没成本,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这种程度上,《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可以作为一本指导解决方法的初级工具书。

逻辑读后感(篇7)

《简单的逻辑学》

一、定义:逻辑学是通过论证推理来反映客观事物规律(发现真相)的一门科学。

①逻辑是发现真相并将其从谬误中分离出来的学问。

②合乎逻辑是要合乎真相。

二、事实/观念/语言

1.事实分类:客观事实(形式:事物/事件)和主观事实;

2.观念:定义:大脑对事物的描摹,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我们通过观念来了解世界。

3.人类认知由3部分组成:

①客观存在的事物;

②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③我们为其创造的语言,借此才能与他人交流。

备注:1观念必须和语言紧密切合,人们才能顺畅交流。

2语言和观念的匹配度越高,沟通就越清晰、有效。

3语言的基石是词语,逻辑的基石是命题。

三、语言

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

1.说完整的句子;

2.不要将主观看法当做客观事实;

3.避免双重否定;

4.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

备注:语言逻辑应该以事实逻辑为基础。——路易斯.D.布兰代斯

四、论证

1.论证的目的:1得出正确的结论;2说服听众接受。

2.论证包含2要素:1前提;2结论。

①前提的标准:真实性、力度(相关度)

②结论的要求:反映前提的量(全称/特称)与质(肯定/否定)。

3.论证的分类:

①演绎论证: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②归纳论证:特称命题组合的系列证据。

③区别:演绎得出必然性结论,归纳得出可能性结论

逻辑读后感(篇8)

看完这本书,最大感受是相见恨晚。陈教授出版这本书出版的太晚了。如果早在几年前能看到这本书,恐怕本人就不会做出提前还房贷的决定了,现在可能就是拥有几套房子的业主了。

二、两方面评价:

1、积极的方面:本书用通俗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对金融的本质做了一个经典的阐述。个人印象最深的核心观点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钱、资本及财富的三大关系;二是国家财富、企业资产与收益、个人未来收入、土地和自然资源四大资本来源;三是市场化、私有化、法治化等资本化三大助推因素。

2、不足的方面:一是关于孝道文化的阐述有偏激之嫌。有孝心是作为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家庭道德,随着社会发展的特别是市场化的发展可能会在孝心表达的形式、方式上发生变化,但绝不是不再要孝道,终结或淘汰孝道文化,而应该是在文化体系的部分内容上发生变化,但人应有孝心的根本要求不应改变。

二是对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陈教授一语中的,指出是因为委托与代理的链条太长、花别人的钱不心疼而导致而成,但对如何防范和治理金融危机,特别是对我国在今后大力发展金融业的过程中如何有效防范金融危机,并未提出系统、具体、专业的对策与举措。

三、三层面反思

1、对于国家层面:一是金融的发展会带来财富的增长,我们国家的金融化程度还很低,国家应围绕三大助推因素,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不断提升资本化水平;二是国富不如民富,国家应尽量用公债来补充财政赤字,少征税,藏富于民,把钱留给国民投资创业。

2、对于公司层面:一是对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要认清形势趋势,紧抓大好时机,借势实现跨越发展。二是要学会把企业资产与未来收益资本化,让企业自身更富有,更有实力。

3、对于个人层面:一是要学会用将个人未来收入资本化的手段来增加个人财富,均衡使用、享用个人财富。二是为了降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或者提高未来收入水平,避免因年龄等原因而贬值或加快贬值速度,我们应着眼长远,面向未来,一方面要立足自身职责,扎实做好工作,用我们的才华与智慧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只有公司基业常青,我们的未来收入才有保障;另一方面,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加强自身学习,丰富个人实践,不断提升个人素质能力与市场竞争力,通过个人价值的不断提升去应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避免资本化的前提、基础出现偏差。

四、四点延伸思考:

1、我们应当购买什么样的股票?在资本市场不够健全发达的情况下,更多的是靠投机,但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前提下,我们应当购买公司未来收益较大且确定性较高的股票,应当搞价值投资。

2、陈教授关于价值的理论对马克思资本论关于价值的经典论述提出了挑战,应如何来理解和看待?

3、公司在资本化、金融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在国家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地位将越来越高,作为一名企业人,我们倍感自豪,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即中央电视台的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会对公司这一企业形式的发展历史及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与所起的作用,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4、要正确对待财富。正如《财富如水》中所言,财富与水有着许多共性,都可流动,都有可能会蒸发或挥发,甚至被冻结。最重要的一点,水有两面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水喝人会渴死,但喝多了则会撑死或毒死,财富亦是如此。我们要明财性,审财情,结财缘,还财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散之亦有道。

逻辑读后感(篇9)

「20xx-09」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整个“上瘾”的过程,所以或多或少对于流程中每个阶段的特征都有点感悟,而且这本书的大部分理论在别的书里都大概看过了,以至于在看的过程中没有太多惊喜,回头想想有这个时间还不如直接看书评记重点呢,哎……不过好在书中写清楚了整个流程,用这整个流程去思考生活中的软件或业务,还是挺有收获的,算是有好有坏吧,所以给了三星。

以下是笔记:

②内部触发:当驱动用户经历一整套循环之后,外部触发不再发挥作用。这时需要了解用户的烦恼所在,找到情感层面的软肋或困扰,帮助解决问题,使用户成为铁杆粉丝。所以内部触发是情绪引发的自动反应,负面情绪往往可以充当内部触发

给产品附加“无穷的多变性”有助于人们保持持久的乐趣

(5)投入

人会投入越多越喜爱,会尽力和过去的行为保持一致,也会自我调和矛盾,比如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投入分为时间、金钱和感情,反面的投入即沉没成本,人们为了消除沉没成本,也会继续行动下去。所以建议从小而简单的任务开始,之后逐步增加任务难度,当用户在产品中储存了价值他就更容易成为回头客

逻辑读后感(篇10)

浅谈生活中逻辑错误

有一个呵呵的故事:当你在街上随意扔掉一个饮料瓶,别人会说你非常没素质,这种人一定不是好人,所以:我=坏人,收废品的阿姨捡起你扔的瓶子,发现瓶盖上写着中奖的消息,她说你是个傻子,所以,我=坏人+傻子,阿姨追上你,要把瓶盖还给你,你说了句“谢谢”,拿走了瓶盖,围观人群说:“收废品阿姨这么辛苦,人又这么好,也不知道给阿姨一点感谢费,真小气”,所以,我=坏人+傻子+小气;最后,你告诉所有人,我只是一个在文章里面的虚构的人,在帮作者做一个社会实验,大家不要围观了,但是所有人都不信,大家觉得你就是个骗子,所以,我=坏人+傻子+小气+骗子。

任何论证在本质上都是前提+结论组成的,但我们实在听过太多的“毋庸置疑”、“别人都说”、“自古以来”,它们取代了“前提”,所以结论都是一厢情愿。如果没有尊重事实的态度,逻辑学只能将你从错误的观念引入更加错误的结论,最后自圆其说,像个傻子一样妄自尊大。

有这么几种错误的判断:

①起点扭曲,从刚开始就给别人下定义、戴帽子,比如先从某人是个骗子开始推理,然后经过分析不断验证自己的结论,最终确定对方是个骗子,用结论验证结论。

②情感推理,在喜、怒、哀、乐期间随心情做判断,比如经常会出现今天觉得十恶不赦之人,明天反而觉得有那么一点可爱。

③民主谬误,大多数人都认为命题是对的,那么就可以说明命题是对的,比如所有人都去买一件商品,我们会不自觉的增加对这件商品的好感,甚至包括审美,就像现在什么小猪佩奇。

④简单判断,当我们选择性地只对整体的一部分加以关注之时,会做出与整体相悖的判断,比如当我们只看到了一个人的某一方面,就振振有词的判断他是什么人。

⑤信任偏差,对于我们信任的人,比如亲友、领导、老师,或者我们信任的媒介,比如新闻、电视,它们都可能说谎,或是犯错误,但我们常以此为推理的“前提”。

错误的判断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总的来讲,能绕过以上进行判断的我认为可以成为圣人了,即便我们恪守“存天理、灭人欲”的信念,可一旦面对世俗的非黑即白,真理也会苍白无力,所以我认为更应该坚持的是另一套生活的逻辑。

比如酒逢知己千杯少,比如说走就走的旅行,比如你女朋友问你她胖不胖,比如你妈叹息说哎真是年纪大了,比如领导说你有意见尽管提等等等等,求生和逻辑你选哪个。

再比如,老爸下令你听不听,老人摔倒你扶不扶,孩子撒娇你哄不哄,朋友有难你救不救,陌生人有困难你帮不帮,甚至在生死面前,强者应该毫不犹豫的把生的机会让给弱者,这些也没有确定的逻辑支持,但是义不容辞。

知道生命有理由是我们生活的理由,不尽知生命的理由是我们生活的另一个理由。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一):思维的困境

赵凯

《失败的逻辑》作者迪特里希。德尔纳,认知行为领域的一位权威,1986年度德国最高科学奖莱布尼兹奖获得者。已出版《问题解决中的认知结构》等专著。

在电力行业中,对风险点、危险源都有着明确的预控措施。工程开工前都会提前做好安全措施,工程结束时都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那为什么还会出现人身、电网或设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又为什么会发生。

书中通过一款游戏的数据,来解释了原因。

失败的第一个原因是:人类思维过程缓慢,特别是对于未知现实所需要的思维活动太慢,不能同时处理许多不同信息。

我认同这个原因,但我解释的角度与书中不同。从《心理学与生活》中得知,人类有常见的三种判断模式:

一、可用性启发法。(让判断基于记忆中易于使用的信息。在两种场合下会出现麻烦:①记忆过程产生了一种带有偏向的信息样本②储存的记忆中的信息不精确。)

二、代表性启发。(法如果一个东西具有一个范畴成员的典型特点,那么,他事实上是那个范畴的成员。)

三、锚定法。(从一个起始值开始做不充分的调整——或者向上,或者向下,人们的判断过分稳固地"锚定"在最初的猜测上。)

前两种思维定势特征,有时候会成为错误来源而浑然不知。不考虑副作用、长期影响的规划、环境因素等。

例如《东京本屋》中,作为一名选书师,在一家动漫公司如何布置图书。按照日常思维肯定是摆放与动漫相关的书籍,比如:最热门的动漫排名,动漫发展史,绘画技巧,摄影技巧等。而事实是,选书师,通过与公司内部员工的沟通,了解到的讯息与这种判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员工常时间的坐在座位上办公,产生许多职业病。员工更需要如何维护保护颈椎、腰椎等的书。员工有时会加班,需要周围的饮食介绍,以便于能找到美食极点五脏六腑的书。第三才是与动漫相关的专业书。

第二个原因,来自认知过程领域之外。也就是心理学上的"可控制感",自我保护的成就感。

我感觉可以用如下方法解释。

而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面对事物的认知,短时间内做出的判断大部分都采用的是锚定法。这是人类进化,节省脑部消耗,所采取的保护措施。而这种判断模式往往不准确。

第三个原因,人类记忆可能有一个很大的容量,但是它的"流入容量"较小。吸收新材料的速度慢。

这个就是脑开发的事,就不在做讨论。

第四个原因,我们不考虑不存在的问题,我们是当前的俘虏。

一样参考代表性启发判断,人类判断时,会把某个事物归于某一类,借鉴以往的处理经验进行判断,而现实是会有五花八门的背景或条件,所以你又错了。

到这,书中已经把原因分析完了,但我认为,在思考日常问题有个因素永远不可少,那就是人性。书中有提及但没有展开分析。

举例来说吧,还是《日本本屋》中,选书师选书。在医院你摆放什么书?其中要摆放,美丽的旅游摄影集,让人心胸开阔,心情放松。理由是,病者家属,照顾病人已经很累了,再看耗费心力的文字书,明显不合时宜。

那德尔纳又提出了那些解决办法,可惜的是只是寥寥数语,一带而过。

一、必须把目标讲清楚,都知道应该如此,却很少能够做到。

理由前面有讲,订立合理的目标本身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考虑到目标中各个因素间的影响关系。

二、不能一次实现所有目标,不同的目标可能彼此相互矛盾,要采取折中方案。

三、必须设定工作的优先级,但有时候需要改变优先顺序。

四、当对待一个已知结构时,应该形成系统的模型,必须预测副作用和长远影响。

五、收集信息不过分详细,也不草草了事。学到何时继续收集信息而何时停止。

而我还想说的是,不要排斥你不感兴趣的课题或书目,只有不断的增长见识,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不断的构架正确的思维模式,不断的奔赴现场调查实际情况,你才会在你思考问题的时候,不会管中窥豹,人云亦云,夜郎自大。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二):事情因何出错,世间有无妙策

刘妍

"本书史无前例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显示,我们的失败不是由于缺乏好的意向,而往往是不恰当的思维过程的产物。根据德尔纳的观点,避免失败的关键在于要用系统,而不要用分量;要以整体而不要以局部的方式进行思维。真是一部迷人的读物!"

——科维

真是一部迷人的读物。《高效人的七种习惯》的作者科维如是评价《失败的逻辑》。

的确,德国人迪特里希。德尔纳在《失败的逻辑》中从不同视角出发向人们指出种种失败的原因,这些原因是人们在日常行为中少有注意到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书中提到这样一个例子:"物理学家笑着讲他的故事:‘对提出的计划,人人赞同。市长得到市民和市政议会的一致拥护。因为城里拥挤的交通及其所造成的噪声和空气污染,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程度,人们把车速闲置降低到每小时20英里,而且为了防止超速,又在多处设置了水泥的限速颠簸路障。’"

这样一个提议,读者很容易看出它的破绽——不可实施性。也就是说虽然提议对于解决问题非常有用,但是这是一个没有可行性的提议,因为车速限制过低对于市民而言是难以接受的,于是大家往往把这样一个模型定义为理想模型。

然而,德尔纳的见解并非如此。模型的不可行是一致认定的,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个理想模型。所谓理想模型,应该是在该模型得以实施的时候问题能得以圆满解决。对于这样一个解决污染的方法,作者看到的不仅是其可行性的缺失,更是该方法造成的后果。

"但是,结果并不像规划者所期望的那样。车速较低,迫使车辆总挂着二档而不是三档行进,以致噪声更大,产生的废气更多。去商店买东西,过去只花20分钟,可现在得花30分钟。这样,市区汽车的数量,无论何时都比过去明显增加。这是一场灾难吗?"看到这里,大多数人或许都会点头,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并深深感叹作者思考的深刻和缜密。

然而德尔纳的思维也并不止于此。"不——由于进城买东西如此麻烦,结果进城的人也就变得越来越少。如此说来,总算达到了预期结果?"随着他的文字,读者的思维又体验了一次转折,接下来,又是一段意想不到的思维旅行:"不尽然。因为即使交通量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可噪声和空气污染依然相当严重。在交通量增加的时段情况还会更糟。到处传言说,临近的城郊有一个购物大商城,每周一次去那里远足购物,既实惠又省时。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便开始采纳这种购物方式。这给市长造成的困扰是,市区一向繁荣的商业,现在纷纷开始摇摇欲坠,濒临破产,政府的税收也锐减直下。原先的周到计划演变成一个大失误,它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将给该社区造成沉重负担。"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

郑民欢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成功与失败也是一样的,成功的总是有着相似的原因,而失败的原因却总是各种各样。本书的作者想要做的是希望在各种各样的失败中找寻规律。他探究了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说大部分的问题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二、为什么有时候失败是在最初就被订好了。三、为什么我们不能预测很远的未来?

我们了解这个世界是复杂的,你做成一件事其实存在许多个变量影响着最终的结果,而且更绝望的是这些变量之间彼此又互相联系着,所以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你如果成功了也是一种幸运,古人说的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说的就是组成成功的各种要素,虽然不够贴切却有着深远的道理。

书中说这个世界就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我们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用系统的思维方式来处理问题。而复杂系统内部的不透明性和内部动态发展,系统内部变量的相互影响,彼此构成各种复杂关系。

而我们在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时候需要按一下五个步骤走:

第一步,明确你的目标是什么,你需要不忘初心。

第二步,收集信息,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在做之前多想想那些变量可以互相影响。

第三步,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

第四步,根据趋势做计划,并行动。

第五步,根据行动的结果,改进策略。

有些失败是在选择的那一刻就被注定了。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避免制定目标的两个误区。

一、目标含混不清。

含糊的目标和清晰的目标是相对应的。清晰的目标就意味着你对事情的结果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含糊的目标意味着无法明确地判断是否能实现目标,只是制定一个大方向,这很容易造成小目标之间的互相矛盾。你需要的是多问几个为什么,把模糊的目标具体到可以操作范围。比如说我要瘦下来和我要在这三个月内靠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瘦15斤。后者就更容易成功

二、忽略了隐藏目标。

还有些失败是因为在最求目标a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目标b,但结果目标b是你不愿意承受的结果。比如说你要减肥30斤,然后你选择节食减肥。结果a达到了你减了二十减,但也造成了结果b你的身体垮了。于是呢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需要加上可以保持现状的一些限度条件,或者问自己一个问题:当我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要保持的现状特点是什么?

至于我们为什么不能预测未来?这个问题的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1,我们对时间结构的不敏感。

2,我们总是用简单的线外推的方式做预测。也就是说当前感觉好那么我们会预测以后也好,当前感觉坏那么以后也坏。所以股票大部分人都赚不了钱。

3,我们对时间结构的不了解。由于大脑的特性我们对结构缺乏认识,我们的大脑不能理解在时间的尺度上百分一的增长是多么的可怕。也不理解社会信用推动下的经济繁荣和萧条的循环游戏。

最后,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复杂的系统里生活,你必须复杂的活着。

《小逻辑》读后感


《经济学》读后感1000字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最近读了《金融的逻辑》一书,受益匪浅。陈志武教授根据自己20余年对金融工作研究得出的经验对金融做出了一些新的理解与定义,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金融这门科学讲深讲透,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工作,提升我们的理财观念。

《金融的逻辑》一书揭示了金融对社会的广泛、深刻和巨大的影响。在展开这一主题的过程中,作者的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采用“经济——金融——政治——文化”这种四级互动模式叙说问题。人类只要是要生存、特别是要发展,在生产的基础之上,就必然会存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价值交换;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制度来保障这种跨越时空的价值交换有最大化的收益、最小化的风险;越发达的社会,价值交换的数值、地理范围、时限也越大,越需要一种先进的文化制度来做保障。

第二,用现代金融学的认知方式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如“孝”、“养子防老”、“父母在不远游”等。陈志武先生揭示了“孝道”文化的经济基础,指出“养子防老”是最前现代社会人们规避未来风险的重要手段,而儒家“孝道”文化体系则是保证作为投资者的长者能有回报的文化制度保证。本人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论述。

第三,由人们熟知的经济史观衍生出金融史观,用金融变迁说明社会历史变迁及这种变迁对个人自由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这种理论与现实和历史相结合的叙述方式确实是作者学术功力深厚的体现。

第四,提升金融的社会历史定位,把金融技术提升到与科学技术比肩的地位——传统观念中的玩钱术、圈钱术和套钱术变成了不断创新的金融技术。

陈志武教授在美国全面接受西式金融教育,但又跳出西方学术界把金融问题模型化、计量化、复杂化,小众化的范式,为中国读者勾勒出一个清晰的金融逻辑。在这本书中,作者更多的笔触是讨论中国现在为什么有钱,以及中国有了钱,为什么许多人并不感到富有。对于上述话题,他运用现代金融学理论,详尽地分析了这是“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的问题。他还通过探讨中国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中国股市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将美国次贷危机引以为鉴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金融的逻辑》引起了我对鹤山金融业发展的思考。在地理位置方面,鹤山毗邻港澳,扼粤中水陆交通要冲,陆路国道325线、省道江肇线纵横贯穿市境,建成的佛开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广珠铁路为我市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近几年来,鹤山锐意创新,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大大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今年5月,鹤山市首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国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运营,这标志着鹤山市金融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是鹤山市贯彻落实国家、省、江门市关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精神的重要举措。6月29日,交通银行正式亮相鹤山。鹤山支行是交通银行江门分行设立的第一家支行,该支行的开业得到了我市金融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交通银行江门分行首家支行落户鹤山,表明了该行对于鹤山市金融事业的重视。

我认为,我们应该利用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海外华侨同胞资源,结合《珠江三角洲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在金融业方面与港澳展开更紧密的合作,吸收港澳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灵活的运作方式,通过引进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扶持农村信用社改革,申报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引进外资银行合作组建村镇银行,扶持企业上市,推动政银企合作交流等方式,壮大鹤山的金融业,努力配合江门市的金融发展,成为连接珠三角地区和粤西金融业的互动中枢,更好地服务地方乃至广东的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金融的逻辑》一书具有相当的理论影响力和知识普及性。陈志武教授的文字非常平和,既运用通俗的金融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又从历史、文化、政治、法律等各个层面旁敲侧击,让人读之醍醐灌顶。

读后感《《经济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逻辑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