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自由主义读后感 > 地图 > 自由主义读后感,2024自由主义读后感
自由主义读后感

(共 293 篇)

  • 1、 《重申自由主义》读后感700字

    《重申自由主义选择、契约、协议》一书是由安东尼?德?雅赛所著。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包含太多教条一类的东西,而是试图描绘一种自由主义理想大厦的构筑方式,作者抛出六大原则,系统地重新阐述了自由主义的原则,发人深省。 作者构建的理想大厦总共有六大基石,也是本书的六大原则,即个人主义原则、政治原则、无支配原则、契约原则、优先原则、排斥原则。通过这六大原则,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作者在序言中所提到的三个方面的信念,第一,一套严密完整而又稳定的政治理论对于理顺社会及其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有好处的。它并不能保证政府一定是好政府,甚至不能起码保证政府一定是有限的政府,但是它有助于划定我们理应追求的那一类界限。第二,将这样一套理论放进无可争议的基本原则的混凝土中去,是一件困难但又引人入胜、值得一试的事业,哪怕不一定有成功的把握。第三,自由主义在意念上的变质,并不能怪罪于历史的进程,而是由于它的预制构件太软弱,它的设计又太吸引人去对它加以敲敲打打、修修补补、东改西改。 自由其实更像是人们追求的一种本能,但是自由没那么简单,权力易使人腐化,绝对权力绝对使人腐化,就算是人人向往的自由,到了极端,一样可能导致集权。自由不是绝对的,拥有权力的同时也伴随着义务,否则,那就只是一项特权。多数人并不想负责任的去承担义务,他们只喜欢权力,往往忽略义务。 重申自由主义不是让我们放任自由,而是通过一套完整而严密的政治理论使社会能更好的运转,物极必反,只有在契约之下,相互制衡,才是避免集权的良策。

  • 2、 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9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可以引导我们奋力前行走好每一步。相信作品这本书很多人都是读过的,内心也有着很多的想法。写读后感时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描写内心感悟,如何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呢?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篇1】

    当前流行一股不正的社会风气,那就是讲究关系的社会,熟人熟路好办事,于是自由主义就有了伸展平台。因为熟,有拉不下方子的,有怕得罪人的,有怕受到打击报复、遭受个人攻击的等等。明知是不对的,但为了和气也能够不痛不痒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根本起不到实质作用。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团结,为了进步;不是要把事情做好,从而向不正确的意见斗争和争论;不是着手去解决问题了,而是为了持续同事间、上下级之间这种丧失原则的和气,忘记了党性党纪,在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个别党员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少管闲事少说话,为人处事要圆滑。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这24个字,如今已成为新新人类立足社会,为人处事之经典了,但这也正是自由主义的集中表现。就拿工作上来说,有些人为了自我的个人利益,采取了你说我不说,你做我再说的方法来掩饰自我,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心理。如设备突发状况,有些人不用心,不主动,群众说的他不听,理由困难一大堆,问他原因讲不清,一推再推,即不干,也不听,更甭谈让他出谋划策了。领导叫了他行动,只有他们的话才听,谁叫那是上级。待事情处理完了,便有了他的,该如此这般做的雄韬伟略了。于是自由主义又有表演的舞台了,那就是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的坏习气,民主时无人发言,集中后意见满腹,即使是不正确的意见也不提出,更不争论,构成了组织真空。把组织性,纪律性抛在了一边。

    还有一些党员缺少了应有的党性觉悟,把自我混同于一个普通群众,别人能做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做?这句话不是体此刻工作的用心主动上,而是在惰性上找到了理由,事事都和群众叫板,首先这在态度上,思想上就是错误的。一般状况下,群众是自由些的,而共产党员是一面不倒的旗帜,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引领群众,带动群众,起到表率作用。如丧失了党性觉悟,不仅仅违反了党内纪律,更有损共产党员的威信。

    更有甚者,极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在利益面前坚决做到坚持原则,分毫不让。对待工作或群众不关心,不说实话,不求实效,不办实事,

  • 3、 约翰格雷《自由主义》读书笔记

    约翰格雷的《自由主义》一书主要通过十个章节的内容,介绍了何为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的来龙去脉,以及人们可以希望的自由主义的未来面貌。作者从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平等主义,普世主义和社会向善论这四个要素出发,按照历史和观念的分析视角,条分缕析,爬罗剔块,揭示了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现代性政治哲学的表征所具有的的基本品格和特质。

    在这本书的导论和第一章中,可以看出自由主义的观念早在古典时期的希腊和罗马就已经具有了其中的若干因素,但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思想观念。在苏格兰启蒙运动时期,亚当斯密就是使用过“平等、自由和正义的自由主义方案”的说法。但当时主要是作为“慷慨”的衍生词。自由对古代人而言意味着参与集体决策的权利。而现代人则意味着在一个法治之下 的自由观念受到保护的、不受干涉或独立的领域。古代人的自由观念与现代人的自由观念形成鲜明对比,可以看出自由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含义发生很大变化。

    在17世纪出现了对现代个人主义观点的第一次系统阐释,而自由主义传统就是从这种观点中产生的。在英国托马斯霍布斯阐述了一种毫不妥协的个人主义。而斯宾沙诺把个人自由观视为一种内在的价值,实际上它是至善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任何美好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其观点更接近于自由主义。但是他们并不抱有:自由与理性可以成为人类的法则的信念,所以他们只能说是自由主义的先驱而不是自由主义者。而洛克将个人财产所有权与个人自由联系在一起,其思想充满了相对的乐观主义而成为一个自由主义者。

    在第三章:自由主义与启蒙运动中,作者论述了英国、法国以及美国的自由主义的不同发展背景以及发展结果。还指出:正是在苏格兰启蒙运动的社会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的著作中,我们发现了对自由主义原则和基础的第一次全面而系统的阐述。在法国人和美国人那里,自由主义思想在每个问题上都是与对政治秩序某个特殊危机的反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苏格兰哲学家们旨在将自由主义的原则建立在一种关于人类社会之发展的综合论述和一种关于社会与经济结构之理论的基础上,不仅仅是对历史的概括。或许伟大的法国和美国自由主义者都没有能够始终如一地追求这一目标。与法国、美国的启蒙运动相比,苏格兰启蒙运动显得更为抽象和深刻,普适色彩更浓。

    19世纪的欧洲尤其是英国具体体现了一个自由主义文明的历史范式。19世纪时的英国也成为自由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古典主义开始让位于一种新的修正主义。

  • 4、 《助推》读后感1000字-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

    能关注到这本书,是因为有两个关注的公众号提到过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泰勒,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他研究的是行为经济学。刚开始我读这本书的时候,里面的一个例子和《思考,快与慢》的一模一样,我误以为两本书是同一个人写的。查了一下,《思考,快与慢》的作者是卡尼曼,是200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的也是行为经济学。所以,行为经济学这个分支已经称为经济学的显学了么?

    1 自由主义的温和的专制主义

    泰勒提出了一种叫做自由主义的温和的专制主义的价值观。我觉得是全书最有价值的观点。所谓自由主义的温和的专制主义,就是本质上是自由的,允许你自由的选择。但是,给你呈现选项的时候,是带着选项提供者的价值判断的。例如,超市摆放食物的顺序,与你视线平齐的是健康食品,而油炸食品会放在你需要蹲下才够得着的地方。

    这不仅仅关乎如何提供选项,而是可以延伸到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大部分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都没有想过到底人与人交往的时候,应该秉承着什么样的原则,所以我们都是在由着心情在待人处事。极端一点的,可能会有老好人或者控制狂的存在。有个朋友曾经和我说过,她不喜欢那种条件反射式的教育小孩的方法,感觉并没有给到小孩选择的自由。那么,如果以自由主义的温和的专制主义的思路,是不是可以尝试告诉小孩,如果你做了这些事,你会得到奖励;但是你也可以不做,不会有什么惩罚

    2 影响无处不在,哪怕你没有刻意去影响,依然还是存在影响

    这个话题就好像是,绝对的自由,存在吗?

    回到超市摆放食物的例子,自由主义者可能会说,这太糟糕了,就不能完全屏蔽掉这种影响吗?我们想想,如何才能够屏蔽这种影响。像熊孩子玩过后散落一地的玩具那样随机的摆放,恐怕不会有人愿意逛这样的超市;而且人也无法做到随机。

    ok,那么我们允许超市按他们喜欢的方式摆放,但不强制规定所有超市按同一种方法摆放。这种方法可以在大范围上做到随机。但是在某个小范围内(例如某个特定品牌的超市内),人们面对的商品摆放顺序依然是带有超市摆货员的意图的。例如a超市的可能优先摆放利润高的食品在与视线平齐的位置,b超市可能优先摆放畅销食品在与视线平齐的位置。如果你家附近只有a超市,那么对你而言,这种影响还是存在的

    既然影响是无法避免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提供一种默认选项,来让人们从中受益呢?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而是我们已经身处其中了。

  • 5、 论自由读后感1900字:论自由读后感

    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自由主义思想家密尔所著的《论自由》,完成于1859年。该作品所论述的自由主要是公民自由和社会自由以及他们的权界关系。我国思想家严复把该书翻译书名为《群己权界论》。该书语句生涩很难读懂,我认真读了两遍,理出点头绪,理解感受如下:

    密尔说:个人的行为只要仅涉及自身而不涉及其他人的利益,他就不必要向社会承担职责。其他人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认为有必要时,向他提出忠告、指教、劝说以致回避,这些是社会向他的行为正当的表示不喜欢或责难时所能采取的唯一举措。对于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个人则需要承担职责,并且在社会认为需要用这种或那种惩罚来保护它自身利益时,个人还应当承当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这就是个人自由和社会自由的权线界限。

    密尔首先强调个人自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认为个人自由务必是出自本人本能的行动:包括一是意识的自由,良心的自由,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在实践和理论方面,在科学、道德、神学和信仰方面,在发表和表达意见方面的自由。二是自由制定个人生活计划,自由按照所喜欢的去做,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三是个人之间联合的自由。

    同时,他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不仅仅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而且是人性的本质要求。这是因为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最了解自身需求和内心想要的,只有自己最了解最清楚。如果用千篇一律的一个模子和传统习俗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则使天下的人都变成相同的人或相似的人,个人没有了特点和棱角,丢失了独立思考的潜力,各种欲望和冲动也将失去,天才将被泯灭,社会日益同化,就会造就了碌碌无为的凡俗之辈,社会缺乏进取精神,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社会就会走向衰弱的命运。

    相反,社会尊重每个人的特点和个性,个人自由的选取自己生活的方案,为了到达自己的目标,他就会使用自己的观察力去看,使用推论力和决定力去预测,使用活动力去搜集材料,使用思辨力去做决定,还要事前事后周密思考,对于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就会想法设法加以克服,以激发个性的充分发展,施展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和价值,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社会需要天才,因为天才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来源。但是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地呼吸才会发挥作用,并且天才本身就更具个性和特点。因此,社会在干涉个人自由时务必格外慎重,务必有严格的一个限度。因为那些决定在法律惩罚或者舆论支持之下大家遵守的行为准则,主要是社会的好恶,或者社会

  • 6、 《精要主义》读后感

    《精要主义》读后感

    文/沐禾童心

    一本书的精华内容,浓缩起来可能就是一两句话。但是作者们却用一本书的篇幅来给你讲诉这一个道理。

    有时候我也会想抄抄捷径,看看别人写的读后感或者书籍简介不就了解了吗?但是每当我这么做时,我都会以搜到一些早已耳熟能详,但是对我来说却是不痛不痒,过目就忘的大道理而告终。人生汇成一句话可能也就是那么一两句,何况一本书。大道理于我们就像一口要吃下的大胖子。俗话说,大道理都懂,但却不一定能过好这一生就是这个意思。

    今天这本精要主义,也是如此。如果用一句话概述这本书,讲的就是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重要的事物上。

    但是作者就是要把这句话揉碎了掰烂了讲给你听。今天读完整本书,我也想通过写写读后感加深自己的理解,将这些大道理拆碎了,才能慢慢消化成自己的营养。首先来拆分一下这句浓缩的话。

    一,你是否重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你是否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和精力80%都是被浪费掉了?很多人都听过帕累托原理,80%的成果是由20%的努力产生的。对于不重要的多数,和重要的少数,我们该怎么区分?特别是现在互联网时代,随便刷个微博刷个抖音,一两个小时眨眼就过去了。互联网社会信息高度过载,有太多东西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如果我们不安排自己的时间,就会被别人安排。找到你的二八定律是实行精要主义的前提。

    二,你的重要事务都是些什么?你是怎么定义你的重要事物的?很多人对自己要求是很精进的。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为了适应社会,我们都希望掌握不同的知识,技术,我们忙于工作,试图八面玲珑,却又深感疲惫。停下来问一下自己,这些事值得我投入时间和精力吗?世间事务机会之繁多,远非个人时间和资源所能及。其中甚至不乏很多非常好的机会。但是面对这些,我们能否进行真正的权衡取舍并做出艰难的决定。

    三,精要事物需要你的甄别,几乎一切都是噪音,只有少数事情价值非凡。花心思精力去辨别,是属于磨刀不误砍材工。淘汰非精要主义不仅是心智的训练,也是情感的训练,比如必要时候对大多数的社会压力说不。

    四,留出空白,阅读思考。比尔盖茨的故事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灵感。他是经常性的从日常工作中抽离出一个礼拜,仅仅为了阅读和思考。即使在公司发展最繁忙的阶段。我们留出一周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每天你是否可以留出半个小时的空白时间,仅仅是阅读,不是博客,微博,新闻,网络文学,而是真正的经典文学。这些书会给我们启迪,让我们看到不同的可能性

  • 7、 包商主义读后感

    包商主义读后感(一)

    《包商主义》一书,并不是花里胡哨的广告,而是记录包商银行这个企业发展历程的文集,是记录包商银行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文集,可以看到包商银行的企业文化在读书方面建立图书馆,组织员工交流读书心得,成立包商文学艺术联合会,创办《金融正前方》《包商时报》等内刊,出版数十种具有包商特色的书籍;在摄影方面,在维也纳莫雅宫举办大美内蒙古摄影展;在音乐方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组织了草原放歌二〇一〇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可说包商银行的企业文化在各个艺术方面均有建树。

    《包商主义》一书,读后会大有收获,对有进取心的个人的发展进步,对想发展壮大的企业的发展进步都会使你有所收获。

    包商主义读后感(二)

    厚厚的一本《包商主义》除了每一页有三分之一的空白,显得搞金融的很不在意钱财之外,内容还是引人入胜的,处处是观点,使人看了很受益。包商银行董事长李镇西在前言《平凡真理》里说: 成功在于选择,成败在于方法,成就在于特色,就是包商主义的灵魂。 《包商主义》一书是我们对古今中外,特别是对我们13年又好又快发展的概括和总结。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这些都是我们亲身经历的鲜活事例,虽然平凡,却很有特色,肯定也是最适用的。

    《包商主义》收文61篇,分三部分:第一篇:成功在于选择;第二篇:成败在于方法;第三篇:成就在于特色。正如一位博友说得的,初见书名时很有些不以为然,待细翻之后很为包商人的勤学勤思所打动。

    人常说,三流的企业搞生产,二流的企业定标准,一流的企业做文化。包商银行就特别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本书即是该行企业文化的缩影。二〇一〇年初,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余波未消,包商银行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组织了草原放歌?二〇一〇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又在维也纳莫雅宫举办大美内蒙古摄影展。他们还建立自己的图书馆,交流读书心得,组织包商艺术团,成立包商文学艺术联合会,开办《包商时报》等内刊,出版数十种具有包商特色的书籍。包商银行做文化不是简单地做到标识和服装的统一,而是以高调的姿态参加高级别的文化交流活动。人们不禁要问:一个边远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商业银行为何如此虔诚地介入文化?他们自己给出了回答:一方面培养员工的艺术气质,努力提高员工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参与和推进文化建设,大力提升银行的文化品位,为企业品牌嵌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我希望在企业工作的朋友有机会读一下这本书,或许会从中悟出一些道

  • 8、 《自由风筝》读后感

    假如人生真的是一只风筝的话,从本质上讲这根拉住你的线,不是束缚你的线,而是放飞你的线。看这句话的时候正值我和家人冷战时。又是在餐桌上,由于几句话而引起的纠纷,那些话不说自然是相安无事的,只是家里人太爱管我,说了又说的话变得越来越像繁琐缠绕的绳子,迟早是会把我弄烦的,一出口就像踩了炸弹,我会爆炸,我知道我不应该,但是我又犯了不该犯的错,然而我是个犟脾气,无论如何都是不会向谁低头,妈妈只是无奈的、失望的看着我,看着还红着眼睛,挂着泪痕的我,只是嘴上少了曾经一贯的数落,我明白······

    翻开《自由风筝》,“十四岁对我来说,是人生已很重要的分水岭······可到了是十四岁,不知什么原因,我突然变得犟头倔脑起来。”嗯哼,我从鼻子里哼出一声,“这是青春期,叛逆吧。”顺理成章地说出这就话,我不就是这样的吗?原来,潜意识中我还是知道自己有时是叛逆的。

    这是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巧合的与我的年龄一般,十四岁前他是一个乖小囡,顺从长辈,在学校里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到了十四岁,男孩自知理智很难控制感情,总觉得心里有一种难以克制的冲动,想要和母亲吵架,想要和父亲抗争,想要与老师闹别扭,想要对着奶奶大吼大叫,如果不这样做,心里就会觉得压抑很不痛快,憋得特别难受。就连左邻右舍,也感觉到他的桀骜不驯,没有人再称赞他是乖小囡了。有时候,望着母亲紧锁的眉头,望着父亲无奈的怒容,尤其是望着奶奶伤心的泪水,他的心里也会隐隐作痛。他的这些反思触动了我的心,仿佛心被揪起又重重地落下,我呢?我又何尝不是呐?很多时候,我们就这么僵持着,维持着一种仿佛真空的状态,我在真空瓶中,无法呼吸,想被解救,家人们在外面呼声叹气,而我却想听听不到,只看到失望的情绪流在瓶外,只看到,而没有勇气去擦干它们,

    缺乏的只是时间,能够让瓶中充满空气能够让我跳出来深吸一口气然后说“对不起”。

    有一天他和他的两个铁杆朋友,长脚和瓶盖,互说最痛恨的事情,三个人最终的中心思想出奇的一致,恨的都一样,爱的也都一样,恨受管束,爱自由。然而长脚和瓶盖都有令他羡慕的自由经历,在他眼里看来,自由的生活是在十四年中遥不可及的,于是这样他就越发地厌恶自己备受管束的生活,觉得像是坐了十四年的监狱一般。

    明德叔是他的邻居,是一个擅长做风筝、为人和蔼可亲的没有不良嗜好的单身汉,精力与时间全倾注在风筝上。他总是叫男孩帮忙抬大风筝,而男孩为这事却是十分乐意的,于是总像

  • 9、 论自由读后感

    【篇一:论自由读后感】

    《论自由》是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经济学家、自由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书中论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民自由权利,阐明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并提出了自由的各项原则。关于论自由这本书,密尔在引论中开宗明义地说,他所要讨论的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全书要义可以概括为两条基本原则: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而不理。二、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社会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对个人的行为有裁判权,也才能对个人施加强制力量。

    它将自由问题的探讨从国家与个人延伸到社会领域,深化了启蒙运动以来关于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的论述,成为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集大成之作,它对个人自由的强有力的热情辩护,使之成为英文世界里捍卫自由的经典。

    在对付野蛮人时,专制政府正是一个合法的型式,只要目的是为着使他们有所改善,而所用手段又因这个目的之得以实现而显为正当。现在看来,密尔的这句话是相当政治不正确的。一个如此强调自己对自己负责,他人无权干涉的人,怎么会觉得用专制来对付一个民族是正当的呢?原来,在密尔看来,野蛮人的种族就好像人类中的未成年人,他们无法对自己负责,需要成年人的照管。可是,如果密尔的这种看法成立的话,那么我们的文明种族是怎么长大的呢?在人类刚出现的时候,可没有其他人来帮助、照管这些野蛮人啊。

    对于某些意见,因我们自己的判断裁定其错误就拒绝倾听,为了更充分说明这种做法的危害性,看来有必要把讨论付诸具体的案例;而且最好我首先选择那些最不利于我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反对言论自由的论点,无论是从正确性上还是从有用性上来说都被视为是最强有力的。

    人类自由的适当领域包括:第一,意识的内向境地,要求着最广义的良心的自由、思想和感想的自由、意见和情操的自由、发表和刊发意见的自由;第二,趣味和志趣的自由;第三,个人之间相互联合的自由。假定全体人类减一执有一种意见,而仅仅一人执有相反的意见,这时,人类要使那一人沉默并不比那一人要使人类沉默较可算为正当。

    相应于一个人对自己的孤独判断之缺乏信心,他就常不免带着毫不置疑的信托投靠在一般世界的不可能错误性。而所谓世界,就每个个人说来,是指世界中

  • 10、 《逃避自由》读后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

    十三 escapefromfreedom

    来自医学心理学的作业,同时也是自己很想整理的读书笔记,稍作修改。

    你向往自由吗?

    一般人都认为,自己是向往自由的,希望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但是这个建立在经验上的“公论”真的是正确的吗?

    很遗憾,这个“公论”是错误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向往真正的自由,或者说他们都只是“叶公好龙”式的向往自由而已。当他们遇到了真正决定性的时刻——我是否要成为一个“自由的人”的时候,就当下而言,许多人做出了放弃自由的决定。

    这就是所谓的“自由逃避机制”。

    在阐释这个机制之前,我想先讨论一个有关命题——“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向往自由”的问题,那就是成为人们经验的自由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是扎根在人生命之中的天性?亦或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圣经》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那就是亚当,夏娃偷吃了上帝的“智慧之果”的故事。在美好的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的生物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上帝的“培养皿”里。他们无忧无虑,甚至没有一点自我意识,他们就是这个“培养皿”的有机的一部分。但是在伊甸园里有一株生长着能分辨善恶的智慧之树。在蛇的诱惑下,夏娃偷吃了“智慧之果”,并且欺骗亚当一同吃下了“智慧之果”。、

    这个果实让人类从此和其他的动物区分开来——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不在把自身视作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是独立的,自由的一部分(就逻辑而言,这个地方使用自由一词似乎有些不妥,但是自由应该是最好的词汇了。)。

    于是人类开始拥有了自由的概念和意识。

    《圣经》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与自由的基本关系。人类逃脱了伊甸园“培养皿”的束缚,他获得的一定意义上的自由,我把它定义为消极自由,但是这不是真正的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是指:人得以摆脱束缚,无拘无束。积极自由是指:人能自由地发展。

    亚当和夏娃离开了伊甸园,并且再也回不到那个“美好的”伊甸园,他们获得了自由,但是却对自身的渺小感到了恐惧,对自身的前途感到了迷茫,他们开始有了羞耻之心,用树叶做了衣服,开始意识到了人与人的不同,开始感觉到了自身的存在。

    想想一个小婴儿,她会从降生,成长,到老去,死亡。她的人生过程就像《圣经》中的亚当夏娃——她的始祖一样。她在刚刚降生的时候,就像一只小兽,和世界上其他的动物没有什么不同,无比地眷恋生养她的父母,仿佛有一种冥冥之中的纽带联系着她和她的世界(也包括了她的父母。)。她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在

  • 2021-07-21

  • 2021-09-08

  • 2019-10-17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8

  • 2019-09-28

  • 2023-06-12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22

  • 2019-10-20

  • 2023-02-15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29

  • 2021-08-19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10-29

  • 2022-03-12

自由主义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自由主义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自由主义读后感、2024自由主义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