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风筝怨读后感 > 地图 > 风筝怨读后感,2024风筝怨读后感范文
风筝怨读后感相关栏目
风筝怨读后感热门栏目
风筝怨读后感推荐
风筝怨读后感

(共 9210 篇)

  • 1、 风筝鲁迅读后感

    【篇一:《风筝》读后感】

    《风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主要回忆了我小时候将小兄弟自己做的的风筝弄坏的事情,并且不让他玩风筝,认为玩风筝是那些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后来鲁迅才知道玩是儿童的天性,就像人要睡觉痛恨当时的所作所为。想去找小兄弟说对不起的一件事。

    鲁迅先生简约的几笔,就将小兄弟进行正当游戏的愿望遭到虐杀后,那种惊惧、绝望的心情,极其形象地揭示了出来,这些描写完全符合儿童的特点。与小兄弟的形象想对照,突出了我的粗暴、兄长的威严。

    每一个孩子都有爱玩的天性,让他自由自在,就像蓝天下飞翔的风筝,不要扼杀儿童的天性

    这篇文章通过这件事来揭示旧的伦理道德下的社会面貌,对当时的伦理道德下的社会面貌做出了评价!

    【篇二:《风筝》读后感】

    今天的语文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一课,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章以风筝为引线,对我粗暴对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小弟这样的人的不觉悟表示出深深的悲哀。这无疑是对封建宗族制度摧残儿童的罪恶进行控诉。读完文章才初识到鲁迅的沉重,这是初中以来学的第一篇鲁迅先生写的文章,便感受到了许多的不同。开门见山地写出了文章的主旨,对于精神虐杀的悲哀。

    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这样的景物描写无不体现出一种悲凉的基调,这便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畅谈出自己那可悲哀,忏悔的心境。接着便想到了家乡。在故乡,每逢放风筝的时节,必然是杨柳已发芽,山桃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突然又是一个转着,故乡已过,现处北京,北京的冬季,寒冷的冬季,四面都是严冬的肃杀,对于故事的回忆只能牵挂在那伶仃的风筝上了,同时,我对文章的记忆也牵挂在那点点风筝上了,便有文章引出故事。

    其后,长篇幅的讲述了鲁迅对于弟弟放风筝的态度,在他眼里看来,弟弟放风筝的行为都是笑柄,可鄙的,因为在他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一日,鲁迅发现了自己的弟弟苦心孤诣的躲在什物房里做风筝,便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毁掉了弟弟的风筝,但没想到,这同时也毁掉了弟弟的那童年的乐趣,换来了今生难以忘却的悲哀与忏悔,这与寒心的天气,冷漠的环境岂不正好相呼应?妙就在此,字字句句无疑更沉重了,更堕落了,更冰凉了。

    之后,鲁迅中年时,在一篇国外的讲论儿童的书,顿时明白了以前的愚昧,以前的缺失,以前的过错,以前的麻木此时,才会想起自己

  • 2、 孤儿怨影评

    孤儿怨影评(一)

    阴雨天气和《孤儿怨》恐怕是最适合的。原来以为它就是一部恐怖片,被莱昂纳多制片的噱头吸引,抱着存了好久的胆子才去看了它。结果是换来无限感慨和满心的满足。

    kate在片中一直是合格的妈妈,但她有一段不合格母亲的过去:酗酒、孩子流产。也恐怕是不合格的过去造就了现在她的合格。少了的孩子让她无限的内疚,max的残疾也让自己无限自责,希望再领养一个孩子,好好的养育他,来弥补自己心中的愧疚。祈求通过别人来救赎自己永远是最愚蠢的,kate走进了这一条岔道上导致结局不可收拾。

    kate的丈夫john,表面上看起来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让人无限嫉妒。但他的无奈却是面对着坏孩子esther才能够道明,才能够被排解。无论这一种能与他人言说的感觉是不是在阴谋的前提下存在,那一种被人理解的快乐确确实实能让人上瘾。作为大陆电视剧婆媳大战中夹心饼干一样的存在,john的知音、乖巧懂事又识大体的女儿来的及时也深得他心,不免一直被这样的知音蒙在鼓里。

    家中另外两个孩子,大儿子daniel,二女儿残疾的max,一个青春叛逆期,一个年幼不解人事。即使被esther所胁迫,大的那个因为不被父母信任即使知道要阻止esther,也不得其道;小的那个完全被利用,和esther一起撒谎,不太敢反抗。

    最后的主角就是esther,天真的外表,扭曲的内心。其中的有一个场景,kate和john带esther去看心理医生,医生一句一句的赞扬esther正常聪慧,体贴父母。每一句停顿中,场景就换做厕所里esther的爆发,两边场景恰到好处的交替和对比,连心理医生都被蒙了过去。esther的内心藏的那么深,john初见她时画的画都只能让人称作是擅长作画的孩子的作品,可到最后关灯后黑暗下整个房间里用夜光的颜料画的惊人细腻的作品,是没有超人的水准达不到的境界。细想想,又是什么让她的内心藏的那么深。33岁的年龄,33岁的经历恐怕也无法让人做到这些。剑不是祸害,人们拿它做的某些事使它成了祸害。同样的,9岁的外表不是祸害,人们对9岁外表内成人想法的态度才是真真对esther的迫害,才是她精神不正常的缘由。不是自己无法理解33岁内心9岁外表的自己,而是他人无法接受9岁女孩的成人想法和欲望。只能扮作9岁少女,通过这样的外表去寻找满足自己需求的途径和方法。一次次的去找容的了自己的家,却又一次次失望,造成一次次惨案。压抑和爆发,

  • 3、 《铁马与风筝》读后感
    《铁马与风筝》读后感 高远的天空,徘徊着一只风筝,风筝上系挂着一只小铃,叮--当--叮--当--,那种美好的视觉,听觉的共鸣,是童真的梦。 总喜欢一个人静静的站在窗边,仰望着湛蓝的天空。 天空是浅浅的,淡淡的蓝色。一团一团棉花糖似的蓬松的云朵。在午后温暖阳光的安抚下懒散的打瞌睡,一动不动。一群盘旋在空中的鸟给天空增添了一丝生气,除此之外,还有一只风筝,微笑着想去触摸那云朵。 好喜欢这种氛围,痴痴的凝望着,感受着生命与自然的交融,直到蓝天融入心里。我静静的注视蓝天上的那只风筝。风筝在风的鼓动、诱惑下奋力而执着的飞着,一次又一次的斜斜的冲向蓝天深处,可有一次次被拉回原位。我新隐隐的痛着,我知道,有一根细细的线在束缚着它,它受到放飞人的牵绊,飞到空中却受到别人的摆布,没有自由却无可奈何。 每当看到这一幕,我总有一种无法抑制的冲动,很想拿一把剪刀飞过去,剪断那根牵着风筝自由的线让它能够自由的高飞,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 高远的天空,不高远的理想。像风筝一样,我要飞得更高。
  • 4、 自由风筝读后感

    自由风筝读后感(一)

    翻开《自由风筝》,十四岁的作者变得叛逆,认为家里什么都不好。他的两位同病相怜的伙伴怂恿他离家出走,他同意了。在走的前一天下午,他去了长风公园,看明德叔放风筝,不知怎么搞的龙图腾风筝挂在了树枝上,他就把风筝线剪断了,明德叔带他看了风筝的下场,他醒悟了,不再离家出走了,而他的伙伴却走了。最后落了个很惨的下场

    假如人生真的是一只风筝的话,从本质上讲这根拉住你的线,不是束缚你的线,而是放飞你的线。也许,你离开家会得到自由,但那只是昙花一现,一会就没了。再者说,他们带的钱又不多,几天就花完了,花完后干什么呢?打工?他们才十几岁,没人会找他们干活的。没有工作,没有钱,怎么办?他们为了吃饭、生活,一定会另辟蹊径,走上犯罪的道路,这就是断了线的风筝最后的下场被一根线拉住,肯定非常痛苦在看到风筝时,有人会想。但他们想过么,风筝线就像是风筝的家人,没有了它风筝会怎样?跌落到臭水沟,永远飞不起来?摔倒地上,粉身碎骨

    假如人生真的是一只风筝的话,从本质上讲,那个拉住你的线,不是束缚你的线,而是放飞你的线。因为有了这根线,我们才能够飞得起来,因为有了这根线,我们才能飞得高飞得远飞得稳妥飞得踏实。要明白,家人的唠叨是为了牵住自己,不让自己有下坠或是远走高飞的倾向,风筝总是向往着无边的天空,风筝也想叛逆,也想自由自在,但它终究明白没有线,没有人牵着它,它是飞不起来的。

    我就如风筝,我需要那根牵着我的线!

    自由风筝读后感(二)

    假期里我买了一本沈石溪的《那个年代的我》,《自由风筝》是其中的一篇,看完后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十四岁的我进入青春期,原先是一个听话的乖小孩变得犟头倔脑。以前老师对我的评语是: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现在变成要注意礼节礼貌,伴随着第二青春期的到来,我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想摆脱长辈对我的管束,渴望自由。邻居明德爷叔擅长做风筝,他做了一只名叫龙图腾的风筝,我、瓶盖和长脚一起帮忙搬风筝,看见风筝在天空中潇洒地飞来飞去,而瓶盖却说:如果风筝也有生命的话,它一定会感觉很痛苦。因为它的命运掌握在放风筝人的手中,一举一动受到放风筝人的控制。瓶盖因为学习成绩下降,他父亲把他引以为骄傲的一百本书付之一炬。于是他们三人商定离家出走,并用十天的时间做准备。我陪明德爷叔最后一次放风筝,龙图腾被树枝缠绕,我用一把小刀把线割断了,当我们找到它时,它已经摔得粉身碎骨!明德爷叔对我讲了他

  • 5、 风筝读后感
    篇一:风筝读后感1200字作文 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因为: 鲁迅有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一精一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中所说的“对于一精一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鲁迅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一暴。 “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为落后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一精一神虐杀”的行为。从这一幕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童年时代长幼之间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论长幼,论力气,他是敌不过我的”,可见作为兄长的粗一暴行径是以暴力为基础的。鲁迅把自己写得很粗一暴,字里行间深含自我谴责的意味。做弟弟的呢,兄长不许放就不敢放,只得偷偷做风筝,被兄长发现,惊惶失措,快要完工的风筝被兄长践踏,也毫无抗争的意思,除了绝望,没有一句抗辩的话。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之得沉重着。” 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一精一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耍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一性一,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一性一。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一精一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一精一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一精一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初读后,可以感知鲁迅先生不是天生的智者,他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观念有落后的一面。但是鲁迅先生可贵的是,一旦接
  • 6、 《风筝》读后感参考

    《风筝》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首先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风筝联想到故乡早春二月时节的放风筝开始描写,流露出淡淡的乡愁。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风筝》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筝》读后感一:

    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因为:

    鲁迅有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鲁迅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

    “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为落后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从这一幕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童年时代长幼之间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论长幼,论力气,他是敌不过我的”,可见作为兄长的粗暴行径是以暴力为基础的。鲁迅把自己写得很粗暴,字里行间深含自我谴责的意味。做弟弟的呢,兄长不许放就不敢放,只得偷偷做风筝,被兄长发现,惊惶失措,快要完工的风筝被兄长践踏,也毫无抗争的意思,除了绝望,没有一句抗辩的话。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之得沉重着。”

    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初读后

  • 7、 关于《风筝》读后感

    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因为:

    鲁迅有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鲁迅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

    “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为落后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从这一幕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童年时代长幼之间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论长幼,论力气,他是敌不过我的”,可见作为兄长的粗暴行径是以暴力为基础的。鲁迅把自己写得很粗暴,字里行间深含自我谴责的意味。做弟弟的呢,兄长不许放就不敢放,只得偷偷做风筝,被兄长发现,惊惶失措,快要完工的风筝被兄长践踏,也毫无抗争的意思,除了绝望,没有一句抗辩的话。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之得沉重着。”

    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初读后,可以感知鲁迅先生不是天生的智者,他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观念有落后的一面。但是鲁迅先生可贵的是,一旦接受科学思想,是知错必改的,鲁迅先生充满自省精神。鲁迅又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

  • 8、 《自由风筝》读后感

    假如人生真的是一只风筝的话,从本质上讲这根拉住你的线,不是束缚你的线,而是放飞你的线。看这句话的时候正值我和家人冷战时。又是在餐桌上,由于几句话而引起的纠纷,那些话不说自然是相安无事的,只是家里人太爱管我,说了又说的话变得越来越像繁琐缠绕的绳子,迟早是会把我弄烦的,一出口就像踩了炸弹,我会爆炸,我知道我不应该,但是我又犯了不该犯的错,然而我是个犟脾气,无论如何都是不会向谁低头,妈妈只是无奈的、失望的看着我,看着还红着眼睛,挂着泪痕的我,只是嘴上少了曾经一贯的数落,我明白······

    翻开《自由风筝》,“十四岁对我来说,是人生已很重要的分水岭······可到了是十四岁,不知什么原因,我突然变得犟头倔脑起来。”嗯哼,我从鼻子里哼出一声,“这是青春期,叛逆吧。”顺理成章地说出这就话,我不就是这样的吗?原来,潜意识中我还是知道自己有时是叛逆的。

    这是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巧合的与我的年龄一般,十四岁前他是一个乖小囡,顺从长辈,在学校里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到了十四岁,男孩自知理智很难控制感情,总觉得心里有一种难以克制的冲动,想要和母亲吵架,想要和父亲抗争,想要与老师闹别扭,想要对着奶奶大吼大叫,如果不这样做,心里就会觉得压抑很不痛快,憋得特别难受。就连左邻右舍,也感觉到他的桀骜不驯,没有人再称赞他是乖小囡了。有时候,望着母亲紧锁的眉头,望着父亲无奈的怒容,尤其是望着奶奶伤心的泪水,他的心里也会隐隐作痛。他的这些反思触动了我的心,仿佛心被揪起又重重地落下,我呢?我又何尝不是呐?很多时候,我们就这么僵持着,维持着一种仿佛真空的状态,我在真空瓶中,无法呼吸,想被解救,家人们在外面呼声叹气,而我却想听听不到,只看到失望的情绪流在瓶外,只看到,而没有勇气去擦干它们,

    缺乏的只是时间,能够让瓶中充满空气能够让我跳出来深吸一口气然后说“对不起”。

    有一天他和他的两个铁杆朋友,长脚和瓶盖,互说最痛恨的事情,三个人最终的中心思想出奇的一致,恨的都一样,爱的也都一样,恨受管束,爱自由。然而长脚和瓶盖都有令他羡慕的自由经历,在他眼里看来,自由的生活是在十四年中遥不可及的,于是这样他就越发地厌恶自己备受管束的生活,觉得像是坐了十四年的监狱一般。

    明德叔是他的邻居,是一个擅长做风筝、为人和蔼可亲的没有不良嗜好的单身汉,精力与时间全倾注在风筝上。他总是叫男孩帮忙抬大风筝,而男孩为这事却是十分乐意的,于是总像

  • 9、 《象母怨》读后感 (800字)

    《象母怨》,这本出自动物大王沈石溪之手的作品。我翻开目录,看见整本书一共分为三个故事。

    其中这个故事最令我感动:在鸟语花香、流水淙淙的纳壶河谷边,一下子变的残阳如血,尸体遍横,血腥已经弥漫了整个纳壶河谷为了争夺领域,一场血的战争即将来临,两个象群的公象为了争夺领域全部战死。

    母象虽然没有长牙,杀戮、悲痛、仇恨却也使它们剑拔弩张,使母象们丧失了理智,只想着报仇。母象嫫婉不忍看着一条条生命的逝去,在大家要开始战斗时,从豺的利爪下救出了对方象群的一只小象。为了阻止战争,它又不顾一切地拔掉分隔两个象群的领域象征纳壶河谷旁的罂粟花带。被它救出的小象的母亲阿丽丝拥戴它为象母,与它肩并肩地拔去罂粟花带。

    嫫婉领着新象群离开纳壶河谷,想让大家忘记今天的战争,开始新的生活。为了照顾好母象和小象们的生活,宁愿寸步不离地守候在分娩的母象身边两天两夜,尽力让小象平安地降生在这个世界上;它甘愿把仅有的乳汁分给阿丽丝的孩子,保护小象健康成长;面对两个象群,它从不偏袒哪一方,对事公正,赏罚分明。阿丽丝也一直尽心尽力地协助着它;为了让两个象群忘记以前的战争,把一具具沉重的公象的遗骸投入江水,清理战争留下的残迹

    回到纳壶河谷后,它仍一直竭力维持着和睦和平的生活:它绞尽脑汁地思考着该让日渐强壮的小象怎样玩耍,努力阻止它们用打架的方式取得快乐,却最终没有成功;当大熊来临时,它借机让两头小象并肩作战,体验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谊

    可是小公象们天性好斗,战斗游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嫫婉只好拖着虚弱的身体跪倒在地,用悲怆的吼叫阻止它们、哀求它们,还好小公象们良心未泯,最终停止了战斗。当小公象们散去后,嫫婉虚弱地跪在重新生长出来的罂粟花带旁边,一寸一寸地朝前爬行,坚定地拔下罂粟花,阿丽丝缓缓走来,一如既往地与它肩并着肩。

    和平没有死绝,希望还是有的。故事的结尾,是这样一句温暖而坚定的话。

    四年级:小则

  • 10、 《象母怨》读后感 (900字)

    在囫囵吞枣那些如泣如诉的语言中,在静静地感受那些细腻悠长的笔调时,眼前时时会出现几个鲜活丰满,栩栩如生的动物。但在那时,我依然把它看作是一部动人的动物小说,只是,写得像人类社会而已。而今再读,掩卷沉思。窗外白雪皑皑,风在远方呼啸,但在这里只有平静的呼吸与心跳。我这才明白在这荡气回肠的故事之后,作者想让我们知道的,绝不仅仅是一部催人泪下的悲剧,他更想让我们明白一些人世的道理。

    这是一个关于象,关于爱,关于生命,关于和平的故事。象母嫫婉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让两个水火不相容的象群融为一体,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为了和平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可和平没有永存,战争很快爆发了,可是她还在努力,她认为和平并没有死亡,希望还是有的。

    每一个难以捉摸的故事,每一个波谲云诡的斗争让我有着对象更为深刻的认识。

    本书中的主角是主人公嫫婉是刚刚结合起来的戛尔邦象群和戛尔芒象群的新首领。她用那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襟,博大的母爱率领这个在生存压力下勉强合成的群体。为了这个群体的和平,象母尽了自己所有的能力,毅然哺育敌方的小象,甚至还忍痛割爱,不惜牺牲自己唯一的孩子来保全这个集体。但是两个象群仅和平共处几年,几年之后,当小公象们长大的时候,分裂已成定局。故事的结尾,那原本铲除干净的罂粟花带又悄然破土而出,形成了断断续续的分界线。明知两个象群的血斗无法避免,明知自己回天乏术,但是衰老的象母仍跪在地上,一边爬着,一边拔着罂粟。她要拔尽这罪恶的渊,她要拔尽这有毒的娇艳

    每一则感人的故事,每一个深刻的道理,沈石溪用感伤的手笔,写出了对世上动物的怜悯,对人类觉悟的无奈。整本书赞颂了动物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写出了对人类的失望和悲哀。

    本书的结尾提到和平并没有死亡,希望还是有的。在我们人类社会里,也曾有着可怕的战争。就如今,虽称为和平年代,但少数国家的统治者仍虎视眈眈。但我坚信每场战争都是上帝对我们人类的考验,考验在关键时刻人类懂不懂得团结、和谐。因为只有这样的环境,人类才能在世上永存。让我们开始努力,让21世纪变成没有硝烟的世界,携手打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六年级:冰傲嫣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10-22

  • 2023-01-26

  • 2022-12-30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12-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2

风筝怨读后感
风筝怨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风筝怨读后感,2024风筝怨读后感,教您怎么写风筝怨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