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独木桥的走法读后感 > 地图 > 独木桥的走法读后感,2024独木桥的走法读后感
独木桥的走法读后感相关栏目
独木桥的走法读后感热门栏目
独木桥的走法读后感推荐
独木桥的走法读后感

(共 8901 篇)

  • 1、 过独木桥作文500字

    一天,天气晴朗的早晨。住在河西的小白羊肚子饿的咕咕直叫,它想去河对面吃青翠的小草。小灰羊住在河东,它要去河对面的好朋友家里做客。所以它们都走上了独木桥。

    它俩走了一段又长又滑的桥路,走着走着,在桥中间迎面相碰了。小白羊高高的抬起头,骄傲地说:是我先走上桥的,你得让我先走过桥。小灰羊一听,不服气地说:这正是我要说的话!两头羊谁也不肯让谁,说着说着,在桥上打了起来。它们的角顶在了一起,发出碰的撞击声。这时小白羊伸长了脖子说到:你快让开,不然别怪我不客气!小灰羊不服输地说:我为什么要让开,要让开的是你!它们不停地争吵,突然,它俩脚下一滑,都摔进了一条又蓝又深的小河里。

    它们这才没有吵架了,在河水挣扎不停地喊:救命啊!救命啊!快来救救我们啊!

    一只小熊闻讯赶来,把它们救了起来。小白羊和小灰羊向小熊感激地说:谢谢你救了我们,不然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接着小白羊低头羞愧的说:小灰羊,对不起,我不应该和你争的。小灰羊更加惭愧了:对不起,我也有错,我也不应该和你争的。最后小白羊和小灰羊相视一笑,都原谅了对方,并且它们后面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我们要学会谦让,不要不讲理。小朋友你们学会了什么也来写一写吧。

  • 2、 独木桥话题话题作文

    写作文是学生展开创意、表达观点和情感的主要手段之一。一篇优秀的作文往往经过作者反复修改而成。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写一篇作文呢?别错过这篇精华阅读,“独木桥话题话题作文”将为你提供参考与帮助!

    独木桥话题话题作文 篇1

    在两座峭壁间有一座独木桥。

    多少年来,人们都是从桥的这头走到那头,但也只有少部分从那头又走回了这头。听说桥的那头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听说那头是一座人吃人的城市;听说那头城市的人多得任何先进的交通工具都使用不了,只有走路。其实,有时走路也能踩死一个人。这时人们不断感叹:“真是人太多了!”

    “那我们多踩死几个吧!”

    “好啊,反正人已经爆满了。”

    桥的这头有个自称是诸葛再世。他说:“之所以那头会人吃人,是因为人太多,这很正常;之所以那头繁荣,是因为踩死一个人会有100元的奖励。”

    人说:“你怎么知道?”

    “我是再世诸葛啊,不信你可以去看看。”

    于是,很多奈不住好奇心的人踏上了这座桥。和以前一样,许多人去,几个人回,而那几个人回来后已经傻了。

    有人说:“难道这是真的?那些人都被踩死了,而那些回来的都是侥幸没被踩死,但是已经傻了,傻了啊!”

    从此,再每人踏上那座独木桥。

    独木桥上长满苔藓。

    人们说:“不是我怕那头的那座城市,而是苔藓太多,易滑倒。想想看,桥下可是望丈深渊,掉下去了跟去那座城市有什么区别啊!”

    其实还是对那座城市有畏惧感,又何必拐个弯来说呢?

    这时,哪个再世诸葛又说了:“人啊,这就是人之本性。”

    人们对再世诸葛的话崇拜之至,他的话被视为真理,就像当初欧洲人盲目崇拜亚里士多德一样。

    很多年过去了外,那座桥很少有人走过。

    突然有一天,村里有位孩子生病了。这是极为罕见的病,没有人见过。有人提议:“过桥头看看。”“但是……”

    孩子病得已经没法了,让人可怜。他爸爸决定试一试。第二天,他背着孩子过了独木桥,来到桥那头的城市。半年后,他与孩子从桥那头走到了桥这头。

    孩子的病好了。

    他说:“那真是一座好城市,我们真应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真是精彩!”

    于是人们又踏上了这座独木桥。

    两年后,人们拆了这座独木桥,架起了一座水泥桥。桥面平坦宽阔。

    两年后,村里建起楼房。村里富裕了。外面的人也不断涌进村子,村里修起了公路。

    水泥桥上,人来人往。

    独木桥话题话题作文 篇2

    听,是谁打翻了五味瓶?伸出手指数一数,酸甜苦辣咸……

    ——题记

    三十年,回眸一瞬间。

    有多少莘莘学子

  • 3、 过独木桥作文300字
    一天,小白羊和小黑羊在独木桥上相遇了,小白羊;让我先过去。小黑羊说;凭什么呀,我先过去。然后,它们就撞在了一起,结果它们都掉进了河里。过后,小白羊和小黑羊都冷静的想,如果,互相都彼此谦让,就不会掉进河里弄得全身湿淋淋的。后来它们都向对方承认了错误并原谅了对方,成为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 4、 读《独木桥上的羊和狼》有感400字

    一座独木桥,下面是万丈深渊。一只羊和一只狼在桥上碰面了。狼要过桥,羊却不让路,低下头准备用锋利的角攻击狼,而狼冲上去一口咬住羊的脖子,得意地离开了。

    退一步海阔天空。早过桥晚过桥有什么差别?为了争一口气,反而丢了自己的性命。

    第二只羊走上独木桥又一次遇见了狼。狼要过桥,羊心惊胆战地退回,而狼冲过来咬住了羊的脖子,又一次得意地离开。

    一味的怕是必定是完蛋的结果,有时候作风还是硬一点好,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三只羊走上独木桥也遇见了狼。狼要过桥,羊退了回去,蹄才桌底,便低头用力向前一顶,狼猝不及防地被顶进了深渊,羊得意地离开。

    读完这个故事,我们不禁要赞叹第三只羊。它既有第一只羊的勇气,又有第二只羊的谦逊,还有它们都没有的智慧。以退为进才是王道啊。让步时毫不犹豫,顶狼时坚决果断。羊让步的时候也就是狼最松懈的时候,也是羊打败狼的最佳时机。

    如果你是稍微弱一点的人,你就要具有羊的勇气、谦逊和智慧。如果你是稍微强一点的人,你也不能有狼的自以为是,随意放松警惕。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者和弱者,如果弱者具备了羊的优点,强者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 5、 做事要互相谦让_观动画片《独木桥》有感200字

    今天,我看了《独木桥》动画片。

    动画片里有一条小河,小河上面有一座独木桥。独木桥上有很多小动物和人走过。有很多人和动物都相互谦让着过,但有一些就谁也不让谁。

    有一头牛和另一头牛抢着过,一不小心就掉下河去了。一个拿着自行车的男的和一个拿着鸡的女的,因为谁都想先过,就吵了起来了。男的一死劲跺脚,独木桥就断了。结果他们都受到了惩罚。

    这个动画片告诉我们小朋友:一定要相互谦让!

  • 6、 西窗法雨的读后感集锦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窗法雨的读后感",让我们都努力变得更加优秀吧。在阅读中我们常常可以感到更多的快乐,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心中感触良多。此时不写读后感,更待何时呢。

    西窗法雨的读后感 篇1

    当我第一次看到西窗法雨的时候,书名非常富有意境,深深的吸引了我,开的是西窗,下的是法雨。这是一本法学学术随笔。

    西窗法雨曾在《南方周末》以专栏形式连载。我喜欢它的理由主要有几个:

    首先,这本书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拨评说。它把法律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与文学理论中的艺术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系统地介绍了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背后所体现的法律理念和法制精神,给国人提供了换位思考的可能性。以《防患于未然》一文为例,它讲的是国外刑事法律中的保安处分制度。意大利男青年图伦兹因出身贫寒兼其貌不扬而自惭形秽,他的小肚鸡肠使其两任女友都离他而去,图伦兹因此对年轻女性不断仇视,时常幻想对年轻女子先奸后杀,并将这些狂想记录在日记中,有时对朋友大肆渲染。他不断显露出犯罪倾向,最终被法院判处隔离监禁并强制心理治疗。半年后,他的邪恶思想消除,恢复了自由。看了这个案例,我们不禁要问,仅有动机没有行为怎么也能判处监禁?这种事前惩罚对预防犯罪有利还是有弊,我国对此是否有借鉴的必要?一系列的问题引人思考。

    其次,书的内容以法律为主旨,法律自然枯燥,但作者却有化枯燥为有趣的本事。作者不仅对西方传统法理学有着精深的研究,而且对法理学的后现代演变有着准确的把握。在《西窗法雨》中,作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领略他颇为尖端、颇为前沿的研究心得,在这样的论说里,进入法律的智慧天地,享受智慧的乐趣。例如苏格拉底的慎重、包细亚的智慧、辛普森的命运等等,都是通过大量经典而有趣的案例故事,渐渐地将读者引向他要阐述的法律道理,调动着读者的法律思维与智慧。

    第三,除了边看故事边学法,阅读这本书,我们还将看到法律与文学的完美结合。作者要讲述的是法律,但叙述手法却不那么法律,反倒在讲述与法有关的故事中筹划具有吸引性的修辞,用文学的手法讲法律的问题,使得文章充满知识性、趣味性与文学性。法律从文学中汲取了养分,可以让人们更容易去解读法律,理解和遵从法律,让法律更加蕴含和闪耀人性的光芒。着名法学家苏力先生倡导:为法官者,你要有法律的文学感。南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光先生也

  • 7、 《西窗法雨》有感:跟着社会成长的法

    跟着社会成长的"法"

    ——《西窗法雨》有感

    《西窗法雨》以其通俗的语言,将古往今来的西方法律文化向读者们娓娓道来。

    很多行外人看来,法律及代表着"古板",乍听"法律"一词,很多人脑海中便会出现满眼的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法律"就是这古板的、繁杂的法律条文?非也。只消浅浅一看《西窗法雨》此书,便会颠覆你对"法律"如此偏颇的错误观点。

    为什么呢?

    因为在此书中,你看到的更像是与冗长的法条书大相径庭的类似包青天断案故事的民间故事书。它几乎没有那些于我们眼中极其枯燥的法条,反而大部分文字都似乎只是在讲故事,但它确确实实从头至尾都在谈法律。如果说《西窗法雨》是活的,那么他便是西方国家的包青天了,里面写着这位包青天大人生平断过的案,案件的案情如何、最终如何判决,以及从案子中得出的总结和反思、一件事一桩案一种现象或会对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我们发现,"法"和"古板"这个词根本不沾边,反而异常地灵活多变。最让人头疼的是:法律永远都是不完美的。起码看起来是的。正呼应了那句话"人无完人",法亦无完法。但我却高兴于它的不完美,喜欢着它的不完美。正如那句话所说:"有一种完美,叫做不完美"似乎透过它的不完美,我可以看到"法"的深邃的美。

    法律与我们所处的社会共生。《西窗法雨》在纸张上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鲜活的西方社会,让我们通过案件、现象,对法律产生崭新的认识。本书最吸睛的当属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在社会运用中不断成长的"法",让我更明晰地看到法的发展。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俗称"法官造法"的判例法,经实际经验后与衡平法互补从而实现了一种法的进步与成长。思考判例法,乍看它"法官造法"这一点,可能有人会想:法官作为社会精英阶层,更可以在案件中更公平正义地审判案件,而判例法根据相似案件采取同样判决的性质,似乎可以让"法"更公正、也更快捷。这也是判例法适用之初很多西方人的看法。然,事实远不止这么简单。随着案例增加,曾被认为很好的判例法使用下又产生了新的不公平。在书中的许多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有时候案情相似之下,案件本身却有很多受害者而言是不公平的,这也就失了"法"应有的正义,从而有了衡平法,秉持着"正义、良心与公正"的基本原则,在判例法的"遵循先例"无法满足时,正是衡平法维护了受害者的权益。

    除此之外,《西窗法雨》在大篇幅讲述西方法律文化的同时偶尔穿插与东方法律文化的对比。同样是法,可由于社会性质、发展阶

  • 8、 《西窗法雨》读后感

    《南方周末》曾以专栏刊载了一系列短小精悍的小文,文章精彩,意蕴丰富,且语言幽默风趣,其中不乏古今中外的小事,末尾寥寥几笔,浅谈方圆规矩,点到即止。编辑谭庭浩先生以《西窗法雨》为名,中山大学程文超教授以小文论方圆为序,经作者刘一正教授整理,删增三版,刊印成书。

    作者刘星先生,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于美国法学院做过访问学者。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多部法学著作,并在《南方周末》《法制日报》等报刊辟有法学随笔专栏。

    本书以《西窗法雨》为名,蕴作者之意,开西窗,下法雨,窗甚小,雨也小,数篇小文,仅千余字,点到即止,似乎有意使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然千字小文,却能连缀文学和律法,使之相融一体,随性漫谈西方法律文化,信手拈来古今中外小事,却涉笔成趣,着眼于中国法治现状,末尾寥寥数语,蕴意深长,却点睛辄止。

    篇一《苏格拉底的慎重》公元前399年,智者苏格拉底以不敬神和蛊惑青年的罪名饮毒芹草而死。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却因为其誓死不越狱而引发自然法学和分析法学数千年的争辩。避免当权法律的死亡制裁,他有两种选择:一是缴纳赎金买赎其罪;二是借学生克里同的帮助逃狱。于苏格拉底而言,显然他是一位物质贫瘠,思想富裕的哲学家,赎金他是万万没有的,那么合法的救济行不通,只剩下逃狱了罢。然而苏格拉底以一段话剖析其誓死不越狱的态度,当我对一个制度不满时,我有两条路:或者离开这个国家,或者循合法的途径去改变它。但是唯独我没有权利以反抗的方式去破坏它。时间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是活在这个世上好还是死了好,只有神知道答案。于是,一个伟人惨死于当时最民主制度的制裁下。于正统中国人而言,既然法律不公正,为什么还要服从呢?实在应该堂而皇之越狱而去。这个故事大致揭示了西方法律文化一种深层次的意识,从古至今,西方人似乎就不像中国人这么坚决。他们对待认为不公的法律,态度要慎重。一方面,就法律作为权威秩序而言,西方人是这样的态度,也许法律会一时矫枉过正,但在世俗之城里,只有一个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苏格拉底必须死,因为雅典城邦的法律需要生存。如果公民因为一己之私而将法律随意戏弄,那么律法权威扫地,社会秩序崩塌,城邦存亡堪忧。另一方面,作为民主制度下的法律,对苏格拉底和弟子来说是不公正的,而在更多雅典公民看来,当时的民主制度和法律再正当不过了。把苏格拉底的标准强加给大众,显然

  • 9、 《无伤跑法》读后感
    王联锋 如今在中国,跑步已成为发展最快、大众参与度最高、最受社会关注的运动之一,马拉松的火爆也代表着大众跑步潮流的兴起。 说起跑步的好处,可谓不胜枚举:有效减肥;提高心肺功能,从而帮助你长时间有效地工作而不会过度疲劳;预防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这些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疾病;缓解伏案久坐带来的颈肩腰腿不适;消除焦虑和抑郁这两种最常见的不良情绪,改善心理健康和减压;有利于骨骼、关节、肌肉健康;改善睡眠质量等。这些都是跑步的生物学作用。另外,跑步除了带来健康,还能让你更有毅力,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充满成就感(例如完成一场马拉松比赛)。通过坚持跑步,最终会成为一个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并且积极上进、拥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 然而,当人们开始投入跑步运动时,通常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是认为跑步很简单,人人天生会跑,不需要学习,顺其自然;另一种是在具备一定的跑步经验后,盲目追求速度,过度追捧马拉松,缺乏科学跑步与训练的基本理念和方法,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减肥失败、伤痛高发、练得辛苦却进步缓慢等。 所以,对于我们这种跑步“小白”来说,《无伤跑法》这本书无疑是最佳选择。这书具体而详细的给我们讲解了关于跑步的常识。比如:跑鞋的选择,是大点好还是小了好;跑步时间的选择,是晨跑更好,还是夜跑更好;跑步前应不应吃饭,跑步后应不应加餐,选择什么样的水果和食物;如何补水;选择什么样的跑步姿势;跑前如何热身,哪些动作是正确的,多长时间;跑后给肌肉做拉伸、放松,规范的跑后拉伸究竟应该怎样做;如何选择一些经济实惠的拉伸道具;如何控制呼吸和频率;跑步为什么会岔气等等。 一个正确的方法,将引导我们走向一个正确的方向,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并掌握书中的内容,一生快乐、健康跑步。

  • 10、 《向左走,向右走》读后感

    《向左走,向右走》读后感(一)

    关于《向左走、向右走》中叙述的故事,大家也许会觉得很惊讶,甚至觉得这两个人很纠结,很好笑。我在读书本上故事的时候,总是会联想起自己的生活,不妨大家也仔细想想,在这样的都市生活中,同样的事情,是不是也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呢?

    如果我们能改一改自己的习惯,或许真的会有更多的收获呢!

    对于爱情,我一直都是一塌糊涂的,所以,当看到漫画中的两个一见钟情的恋人时,我是很羡慕的。不管是出于自己的愿望,还是一种怜悯之心,我都是希望他们最终相遇的。

    然而,在现实之中,这种一见钟情的事情,是很少见的,我个人认为单相思的人会更多一些。在这里,我想告诉单相思的各位朋友们,感情这种东西,是需要人来经营的,一旦顺其自然,结果便是不了了之。因此,当你遇到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人的时候,请不要吝啬自己的感情!

    看到这里,估计朋友们已经觉得我啰嗦了,说实话,写到这里,我也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写下去了,几米的每一幅画都会引发我的思考,如果这样写下去,天晓得要写到什么时候才为结束。

    如果朋友们仔细阅读了我上面所写,不难发现,我这篇感悟中提出了太多的问题!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作品真的不多,尤其是几米这些极其优秀的漫画作品。

    看完这些漫画,我对人生又多了一些思考:我需要的是什么?我努力的是什么?我寻找的是什么?

    《向左走,向右走》读后感(二)

    在一个旧书摊里,我发现了这本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我非常喜欢这本漫画书,因为几米总是善于以他精致的笔触和诗意的画风描述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我经常翻看这本书,它讲述的是两个年轻人的故事。

    他们住在城市郊区的一栋公寓楼里。每次出门,她总是习惯向左走,而他总是习惯向右走。他们从不曾相遇

    迷宫般的城市,会有一个又一个巧合和偶然,也会有一个又一个的意外和错过。

    有一天,他们在公园相遇了,似乎要演绎成一见钟情的故事。但人生总有许多意外,握在手里的风筝也会突然断了线,他们弄丢了彼此的电话号码

    他们常常到相遇的地方等待。他们逗过同一只小黄猫,喂过同一只流浪狗,在阳光微弱的早晨,听到同一只乌鸦的叫声,但是没有相遇。

    终于,他们决定离开这个城市了。当他们拖着行李箱准备离开的时候,在公园相遇了。

    每当我看这本书时,总是为他们一次次的错过而扼腕叹息。如果他们出门时,他能向左走,她能向右走的花,他们就能早一点相遇了。

    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如果让思维转个弯,那也许就会

  • 2019-09-28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11-04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10-11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1-02

  • 2023-05-22

  • 2019-11-11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11-03

  • 2019-10-23

  • 2019-10-09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09-25

  • 2023-05-21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23

  • 2019-09-25

  • 2019-10-28

  • 2019-10-22

  • 2022-11-25

  • 2019-09-23

  • 2022-04-11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04

  • 2023-06-25

独木桥的走法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独木桥的走法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独木桥的走法读后感、2024独木桥的走法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