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 > 地图 >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2024走自己的路读后感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相关栏目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热门栏目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推荐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

(共 4435 篇)

  • 1、 不走寻常路作文800字

    他从出生,就注定着不能平凡。

    他笨拙的身子轻轻一颤,手中的水墨聚头扇顺势啪地展开,然后双脚又稳稳地落回了地面。他高高撅起的嘴唇随脸颊的而轻微颤动,含着一丝轻蔑又愚蠢的笑容,好似他将全部的骄傲都置于了人人可见的地方他臃肿的下巴,那目空一切的眼神不屑于落到任何一个人身上。他的身后,两名小厮乌绿色的头发衬得他的下巴愈发白得碍眼。

    此时正是集市最为热闹的时候,这样的时间也好方便向众人显示他的不凡。他忽然停下了脚步,仿佛听到了什么极为可笑的声音,面部扭作一团,傲慢地抬腿踢了踢眼前那扇破旧的门扉,此时他的下巴已昂得不能再高,侮辱性的词句从口腔中一个音一个音地蹦出来,他那张狂的、令人厌恶的笑声尖锐地响起,所有人都听得那样清楚。

    读书?就他那榆木脑子还想中举?他弯下腰,抽搐地笑起来。一旁的小厮嘴唇一张一合,附和着他的话语。他狠狠踢踹着那扇摇摇欲坠的破门,像是从中感受到了莫大的乐趣,一直到屋内不再传出任何读书声,他才缓缓放下那只黑色长靴,任由小厮为他擦拭着上面沾染的尘土。

    他在这镇子里是出了名的傲慢,听说他在京城里有个表亲,要谋得个一官半职做做并非难事,这样他就无需再认真苦读死书,这样的殊荣让他整日满面红光,好似他就是一群傻瓜中的通透者,不必像他们一样愚蠢地周而复始地做同样一件无趣的事,却又能获得更为令人满意的效果。

    他看着汇编成卷的文章,不禁惊喜地连连点头。而那上头的好词佳句,不知是出自谁手。他目不转睛的盯着那白纸黑字,朝廷于他来说是最为舒适的去处。他像是能透过这堆废纸瞥见自己大好的未来似的,他紧紧捧住废纸,用最响亮、最尖锐的声音大笑起来,而后摆出了一副比从前更为嚣张的姿态来。

    不知是多少年,他早已在京城中活出了他所谓的精彩漂亮,而那日躲在那扇破旧门扉后面读书的人,不知背着破布行囊去了京城几次,又回了几次。

    于是他就成了同龄人中的一个特例,这是令他引以为豪的经历,他将所有人对他嫉妒的、厌恶的眼光,都看作一种艳羡,他享受其中。

    他的确算得上是不走寻常路,却又抵达了寻常人梦寐以求的终点。他又算不上是走了不寻常的路,因为在那样的年代,或者这样的年代,又有多少个相似的他。

  • 2、 走自己的路_800字

    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因为没有路,便试探着走路,虽很艰险,左跨右跳,竟也能找出一段路来,可好景不长,未走多远,不小心一脚踏进烂泥里,沉了下去。

    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到前面的脚印,便想:这一定是有人走过,沿着别人的脚印走一定不会有错。用脚试着踏去,果然实实在在,于是便放心走下去。最后也一脚踏空沉入了烂泥。

    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着两人的脚印,都未想便沿着走了下去,他的命运也是可想而知的。

    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着前面众人的脚印,心想:这必定是一条通往沼泽地对岸的大道,看,已经有这么多人走了过去,沿此走下去我也一定能走到沼泽的对岸。于是大踏步地走去,最后他也沉入了烂泥。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我觉得很可笑,也很可悲,总是在想:他们为什么不选择走另一条路?然而。我又觉得这种现象不足以为奇。人就是有丛众心理,盲目地追随大众,总是认为大家觉得好的就是好的,这似乎已成为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好象大家都这么认为:如果你不敢搞“特殊化”,大家便会排斥你,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有的人总是追求潮流,对于社会上流行的东西总是深入研究并刻意模仿,结果忽略了自己的个性。模仿只是你模仿得好,并不是你自己做得好,我觉得拥有自己的个性才识美的。如果看到别人的衣着搭配得好,自己也跟着去穿,即使这样根本不适合自己,然而别人穿得好,那是别人的事,并不代表自己也会穿得好看,或许相反地会引发“东施效颦”的笑话。

    听过一句话吗?你就是你命运的设计师,除了你,谁也主宰不了你的命运,当我们对某事难以下决定的时候,我们总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也许别人是好意的,然而听不听就由你自己决定,因为决定权还是在自己手中。如果你是确定目标的,那就不要动摇,要坚决地走下去,即使别人再三劝告你,但这样做的条件是必需是正确的事。

    走自己的路吧!世上的路不是走的人越多就越平坦越顺利,沿着别人的脚印走,不仅走不出新意,有时还可能会跌进陷阱,不如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 3、 读《走自己的路》随想

    今天,我读了《走自己的路》这篇文章,对墨守成规有了新的理解。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毛毛虫实验和肯莱文走出沙漠的故事。法国科学家法伯把若干个有跟随者习性的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圆,并在离花盆几寸远的地上撒上一些事物。结果,这些毛毛虫因为跟随别人绕圈走,终于死了。肯莱文的故事也很有意义。比塞尔是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村里的人曾多次尝试着走出沙漠,却都没有成功。原来,这里的人都走别人走过的路线走,并且没有确定一个准确的目标,所以走不出。

    读了这两则故事,我感触很深。

    爱迪生被世界公认为发明大王,他一生发明了二千多样东西。如电灯。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时候,已经有了煤油灯、蜡烛等照明工具,如果爱迪生认为,本来就该用煤油灯或者蜡烛等工具照明,而不想制造更加方便的照明工具,那到现在,也不会有电灯。也正是因为,爱迪生他不墨守成规,想制造出更加方便的照明工具,所以他才会尽一切努力,制造电灯。

    墨守成规有利也有弊。有时候,你进行创新,反而会误了大事。

    记得我们的语文老师说过:现在你们还是小学生,作文模板自己写是写不好的,所以,你们要多看作文模板选,多背作文模板。在习作的时候,我们班的同学都按照老师所说的去做,背作文模板书上的,只有我不同,进行了创新,得了优。但考试的时候,我还是会墨守成规,否则,我大胆创新,反而会让改卷老师觉得不好。

    结合文章和这件事,我对墨守成规有了更深的理解墨守成规,固然不容易出错,但是若与众不同,就会有更惊人的发明与发现。

  • 4、 读《华而不实》有感---走自己的路
    读《华而不实》有感---走自己的路 在语文课上,我看了《欧。亨利短片小说选》中的小说《华而不实》。这篇小说是美国着名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创作的。看了这篇短片小说,我深有感触。 华而不实是一个成语。它指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在空泛的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托尔斯。钱德勒,就是这样一个追求这种"境界"的人。他是一个工程师,赚的不多,却也足够。每个月,他都会省下一块钱。等到十个月后,他就有了十块钱,足够他扮演一个富人,奢侈地享受一个晚上。 这天,正是他扮演富人的时候。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个不小心跌倒的少女。托尔斯扶起她后,邀她共进晚餐。在他们共同用餐时,托尔斯为自己捏造了一个完美的身份,并大谈关于那个"身份"的豪华生活,希望赢得芳心。谁知,这位看起来不怎么富裕的女孩,竟是逃出来玩的贵族小姐。而她喜欢是即使贫穷,也仍怀抱梦想,努力向前的人,就像平时的托尔斯,而不是托尔斯扮演的那个人。 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的人,绝对不能为了使别人看得起自己,而去编造一个个谎言,当那种表面华丽,其实不然的人。也许你会说:"这只是他自己运气不好罢了。"但是,如果你不是始终如一,又怎能在机遇来临时把握住她呢?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也许有许多人认为自己可以做到,可是……真正能够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的,又到底有几个呢?这句话看似简单,看似潇洒,看似容易做到。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只是把它挂在嘴上而已。m某天当你带着自己新买的发夹给朋友看时,被朋友委婉地说太幼稚,你会不会心情沮丧地马上换到呢?有许多人,总是为了别人的想法,别人的看法,而放弃自己的想法,改变自己,扔掉原本的自己。那么,你是否想过,这到底值不值得?为了别人而否定自己,忽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我曾看过一个动画片,里面有一只小猫。它不仅长得像小狗,连叫声也是"旺旺"而不是"喵喵"。但它却很有自信,因为它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啊,它是独一无二的。正如,我们每个人。我们全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抛开别人对你的想法,顺着自己的心意,做最真实的自己。相信自己,坚持自我。你永远是独一无二的!
  • 5、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2024范文
    今天,我读了《走自己的路》这篇文章,对墨守成规有了新的理解。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毛毛虫实验和肯莱文走出沙漠的故事。法国科学家法伯把若干个有跟随者习性的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圆,并在离花盆几寸远的地上撒上一些事物。结果,这些毛毛虫因为跟随别人绕圈走,终于死了。肯莱文的故事也很有意义。比塞尔是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村里的人曾多次尝试着走出沙漠,却都没有成功。原来,这里的人都走别人走过的路线走,并且没有确定一个准确的目标,所以走不出。 读了这两则故事,我感触很深。 爱迪生被世界公认为发明大王,他一生发明了二千多样东西。如电灯。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时候,已经有了煤油灯、蜡烛等照明工具,如果爱迪生认为,本来就该用煤油灯或者蜡烛等工具照明,而不想制造更加方便的照明工具,那到现在,也不会有电灯。也正是因为,爱迪生他不墨守成规,想制造出更加方便的照明工具,所以他才会尽一切努力,制造电灯。 墨守成规有利也有弊。有时候,你进行创新,反而会误了大事。 记得我们的语文老师说过:现在你们还是小学生,作文自己写是写不好的,所以,你们要多看作文选,多背作文。在习作的时候,我们班的同学都按照老师所说的去做,背作文书上的,只有我不同,进行了创新,得了优。但考试的时候,我还是会墨守成规,否则,我大胆创新,反而会让改卷老师觉得不好。 结合文章和这件事,我对墨守成规有了更深的理解墨守成规,固然不容易出错,但是若与众不同,就会有更惊人的发明与发现。
  • 6、 走自己的路_读书感悟作文1000字

    张娜是我的大学同学,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同时也是我的一个好朋友。最近她写的一篇文章在学校里面火了,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孩的故事,读完我才明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走出阴影是有多么重要。

    故事中的那一个女孩,从小就在父母亲的宠溺下面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个女孩几乎没有缺点,却又都是缺点。为什么说她几乎没有缺点呢?因为,她的学习成绩总是全班第一名、第二名,平时也挺乖巧。或许,这也就是她被父母宠溺的原因吧。那为什么说她都是缺点呢?因为那个女孩子,从小性格内向,缺乏锻炼,缺乏自主自立的能力。而父母,也总给她很大的学习压力。渐渐的,她得了一种依赖症和一种心理疾病。就是离不开父母,又不爱学习。不爱学习的原因,是因为害怕以后学习下降后,被父母打,干脆早点让它下降。

    从那以后,家庭不富裕的小女孩不再是第一名,不再是第二名,而是倒数第三名。迅速下滑的学习成绩导致老师失望,并叫来了她的家长。她的父母自然很生气,当着学校老师的面将她狠狠打了一顿,却不知道她学习成绩下滑的原因是为了什么。

    当天,女孩回家后第一句话就是:我不读书了。母亲气得差一点晕了过去,询问了原因才知道,原来她是想早一点承受父母不再爱自己的现实。

    这个原因自然让父母震惊,现在她还小,必须读书,如果以后实在读不下去,父母也不会怪她啊。可是,小小年纪怎么这么想呢?不读书,她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后来,女孩越来越心情恍惚,还患上了抑郁症,老师劝其休学治疗,而此时的女孩却不开心了,她不想这样下去,她发现,好好学习才是自己的梦想。所以,她坚持着要上学,可是事实不尽人意,她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脚步了。而以前和她玩得好的朋友早已经离她远去。原因是因为被她带坏。

    父母亲的失望,同伴的远离,让她突然明白:没有人会一路伴己,你落魄了,他们只会更加瞧不起你。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如既往的爱,只有顺境时的关怀不断耍无赖。

    事实证明:你欺骗生活,生活不欺骗你。你欺骗学习,学习不欺骗你。你不欺骗别人,别人欺骗你。

    凡世间事,贵在坚持。知道错误的女孩从那个时候开始,重新启航。每天早上五点钟起来复习功课,吃饭五分钟,走路像阵风。学习成绩恢复到曾有的水平,老师又重新竖起了大拇指,父母又再次关怀备至。

    只不过,那女孩不再强求生活里面的不完美,因为她已经明白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水到桥头自然直。除了自力更生,情感在这个世界上真的特别特别廉价。

    朋友的这篇文章我读完了,

  • 7、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600字: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本书共分四个部份:自律、爱、成长与宗教、神奇的力量。其中以爱为中心,书中告诉我们什么是爱的本质,帮忙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告诉我们如何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获得心智的成熟。

    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心智成熟的旅程。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人能够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能够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而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因此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无几。因此作者斯科特.派克尖锐指出: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但是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但是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所有逃避者,都在阻碍自己心智的成熟;一切心智成熟者,他们的人生之旅都是从直面问题开始的。

    本书开篇即说:人生苦难重重。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而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所谓自律,是以用心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职责、尊重事实、持续平衡。

    其中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应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反映出人们不愿意推迟满足感的心理。直面问题,会让人感到痛苦。而问题不会自行消失,若不解决,就会永远存在,而且可能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痛苦,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例如:我此刻正在写这篇读后感,其实已经拖了很久,总觉得有个事没完,令我心神不安,但是不写永远不会有。当我应对现实,放下搞笑的游戏和小说,虽然这个过程中做了很多的心理建设,但是静下心来去写的时候,心理上却感到很简单下来。也许需要绞尽脑汁,没有了玩乐的简单,当我写完之后,感到情绪舒畅,好像放下了一个包袱。而类似的事情其实经常会出现,有时候会我们能够直面问题,以用心的态度去解决它,而有时则推三阻四,能拖就拖,得过且过。而且越是安逸的时候,越是不愿意用心应对,也就是不愿意推迟满足感,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吧。

    记得有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人员给几个四五岁的孩子每人一块糖,然后告诉他们如果此刻就吃也能够。但是如果能够等到明天早晨还没有吃,那么就能够再得到一块糖。然后观

  • 8、 小学三年级:《走自己的路》读后感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篇《走自己的路》的文章,让我感受很深。

    文章说的是:法国科学家法伯做过一个着名的毛毛虫实验,毛毛虫有一种跟随的习惯,法伯在花盆周围撒上毛毛虫爱吃的松针,把毛毛虫放在花盆的边缘,让它们首尾相接,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一圈一圈地走,终于因为饥饿而精疲力竭而亡。

    法伯在实验笔记上写下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那么多毛毛虫当中,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便会避免死亡的命运。

    我的想法和法伯一样,这些毛毛虫既可悲又可笑,我们做事情可不能这样,要头脑灵活,不能盲目跟从,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是我对这篇文章深深的感受。

  • 9、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导语:少有人走的路并不一定是所有成功人士的道路,而是一条充满幸福快乐充满爱的指引人心灵的道路。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少有人走的路》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

    这是一本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写的关于心理学的书,里面讨论了我们心理现象中一些比较本质性的问题。书中提出,当我们能够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解决自己所有的心理问题时候,我们也许不再需要宗教,至少,能够比较正确的看待宗教,把它当做一种真正实际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精神寄托或理论。

    书中提到,在西方一些神学家的眼中,佛教不算真正的宗教因为佛教不承认永久的神的实在性,而缺少这种第一因的宗教不是真正的宗教。但作者却不这么看,并非所有的宗教都必须要有一个神存在,比如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只是特殊的地方在于这种宗教不承认神的存在,或者说即使承认神的存在,也是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佛教倒是真的相比于其他宗教来讲更接近于现代科学一些。

    作者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宗教,只是也许自己不知道而已。当你坦然面对自身的问题而且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改善自己的时候,你就离神越来越近,甚至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是可能达到神的境界的。很感叹作为一名西方学者,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并且在长时间的行医生涯中能够去践行它。是的,离开了现实的土壤的学说是没有意义的,即使崇高如哲学或者宗教,也必须如此。现在这个社会,人们很多已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人们转而信仰科学,这是社会的进步。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正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传统宗教所起到的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宗教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楚,宗教中的正面成分会越来越展现,而负面的东西自然而言得以消弭。但愿大自然能够给人以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种提升。

    所以看看吧,心智成熟有多么难,让心灵成长有多么难,我们如何才能勉力克服自身的种种局限?或许我们会排斥宗教,或许我们会认为科学深奥难懂,或许我们会认为艺术过于高雅我们无法涉及,再加上由于现在分工极细的因素,我们往往只局限于自己的行业中,似乎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我们往往安居狭小的心灵一隅而自娱到很难进入须臾纳芥子的境界;事实上对于别人教给我们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观念以及一切陈规旧习,采取冷静和怀疑的态度,才是使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怀疑、自省、反思、进取、追求,

  • 10、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我们为什么不成功?每次听到有的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就感觉这个人文绉绉的,竟然喜欢这么严肃的问题,而且会很排斥这样的人,因为第一反应就是马上他就要长篇大论,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你。但是看完《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也会想问这样的问题。这本书出自杰出的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之手,前期没有做过任何的宣传,就达到了三千万的销量;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一直排了二十年;这是一本心理学著作,看完了全书,可能每个认真拜读的人都会觉得自己也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只是程度上的差别罢了,全书的重点都在围绕一个词成熟,没错,斯科特派克医生用整本书来教我们成熟,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如何成功。

    自律是成熟的第一步。自我约束的能力几乎是每个成功人士所必备的,学习自律是一个持久战,这个过程是一个选择痛苦的过程,但通过自律我们可以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如何以坚毅、果敢的态度,从学习与成长中获得益处,也在教育我们如何忍受痛苦获得成长。这是我们成熟的基础。

    爱是自律的原动力。我们很难解释爱是什么,可有每个人都需要它,父母慈爱的抚摸;爱人深情的拥抱;朋友坚实的臂膀;比起自律,爱似乎是一个轻松的词汇,但其实,爱是自律的原动力,很多人的成功和自律都是因为内心有爱的缘故,心中有爱的人,在面对困难和痛苦时,更能有宽广的心胸和笃定的态度去应对,而这,也是即将成为成功人士的关键步骤。

    自律的目的是解决人生的问题;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宗教不是牛鬼蛇神,而是对事物特定的看法与信念;如果能有一点小运气那就更好了。斯科特派克医生对于心智成熟的定义并不严苛,每个成功的人如过读完《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相信一定以为是为自己写的自传。通读全书,你定会了解平凡人与成功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 2019-09-23

  • 2019-10-22

  • 2019-09-23

  • 2022-04-11

  • 2019-10-24

  • 2023-04-26

  • 2019-09-23

  • 2021-07-31

  • 2022-11-25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8

  • 2019-09-23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24

  • 2023-03-25

  • 2019-11-12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09-23

  • 2022-04-11

  • 2019-09-25

  • 2019-11-11

  • 2019-10-29

  • 2021-05-27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1-11

  • 2019-10-29

  • 2019-11-12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走自己的路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走自己的路读后感、2024走自己的路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