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纸上谈兵读后感 > 地图 > 纸上谈兵读后感,2024纸上谈兵读后感
纸上谈兵读后感相关栏目
纸上谈兵读后感热门栏目
纸上谈兵读后感推荐
纸上谈兵读后感

(共 8694 篇)

  • 1、 读后感709字:《纸上谈兵》读后感

    打开历史的画卷,那是一个金戈铁马、狼烟滚滚的时代。赵括的纸上谈兵令我仰天长叹!两军阵中,赵括死于乱箭穿身,悲哀!悲哀!

    秦军进攻赵国,赵王派廉颇为将迎战退敌。秦军几攻不下,于是利用反间计,使赵王听信馋言,调回廉颇,用上了赵括。

    赵括是名将赵奢的儿子。从小谙读兵书,跟父亲学习兵法,谈起用兵之道,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他从来也没带过兵打过仗。蔺相如劝赵王,他虽然读了许多兵书,可只会纸上谈兵,要误大事的。

    尤其是赵括的母亲,苦苦相劝赵王:“我儿赵括把用兵打仗看做儿戏,谈起兵法,眼空四海,目中无人,用他为将,只怕赵军会断送在他手里。”

    赵括带领四十万大军到达长平,废除了以往廉颇的军事部署,按自己的道道办。并扬言:“若秦军再犯,将他们杀得片甲不留。”

    几仗只后,赵军中了埋伏,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

    造成这样的惨败,是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赵括虽“饱读兵书”,但只会按图索骥,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赵括断送了四十万大军的性命,自己也死于非命。

    我掩卷沉思后,心想,中国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十年寒窗,埋头苦读,有的勤奋专研,到头来往往是南辕北辙,所学非用,难道这不是同样的悲哀吗?他们虽然拥有很多知识,但眼光只盯在“白领”和“高管”上,这让我瞠目结舌。

    现实一点吧!面对强烈的市场竞争,放下架子,更不要“孤芳”自赏,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迎接更美好的生活才是真谛。

  • 2、 读《纸上谈兵》有感

    今天,我读了《纸上谈兵》一课,主要写了古时后有个人叫赵奢,赵括从小就读兵书,因此,他谈起用兵作战,总是滔滔不绝。可他的父亲却说他只会说空话,没有真本领,不会用兵,更不能当大将。后来,赵奢死了,有一次,秦国攻打赵国,赵王让赵括当大将,代军打仗,有人劝赵王说:赵括兵书虽然读的熟,但不会灵活运用,会坏事的。赵王不听,结果,赵括接受兵权后,生搬硬套书上的条文,不久,在两军交战中,令全军覆没,赵括也在交战中阵亡。

    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到了赵括虽然兵书读得很多,可是却不会灵活运用,所以才会全军覆没。而赵王做事太鲁莽,用人不当,也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

    读完了这篇课文,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学车的故事。

    去年暑假,爸爸教我学骑车。爸爸首先说了骑车的要领。我一听,原来骑车这样简单,于是,我自信地对爸爸说:这么简单,我学会了,你就瞧好吧。说完,我就按照爸爸说得要领去做,谁知,车子到了我的手中却不听指挥,我刚上车,车子就到了,我也重重得被摔在了地上,这时我才知道骑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光知道要领不去练习是不行的。扶起车,我红着脸走到爸爸跟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在爸爸的指导下,经过反复练习,我终于学会了骑车。

    我掩卷沉思:不论做什么,都不能只空谈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才能将事情做好。

  • 3、 《纸上谈兵》 (300字)

    《纸上谈兵》主要写了古时后有个人叫赵奢,赵括从小就读兵书,因此,他谈起用兵作战,总是滔滔不绝。可他的父亲却说他只会说空话,没有真本领,不会用兵,更不能当大将。有一次,秦国攻打赵国,赵王让赵括当大将,代军打仗,有人劝赵王说:赵括兵书虽然读的熟,但不会灵活运用,会坏事的。赵王不听。不久,在两军交战中,令全军覆没,赵括也在交战中阵亡。

    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到了赵括虽然兵书读得很多,可是却不会灵活运用,所以才会全军覆没。而赵王做事太鲁莽,用人不当,也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

    我掩卷沉思:不论做什么,都不能只空谈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才能将事情做好。

    棠涌小学四年级:时尚舞台

  • 4、 《纸上谈兵》读后感 (600字)

    打开历史的画卷,那是一个金戈铁马、狼烟滚滚的时代。赵括的纸上谈兵令我仰天长叹!两军阵中,赵括死于乱箭穿身,悲哀!悲哀!

    秦军进攻赵国,赵王派廉颇为将迎战退敌。秦军几攻不下,于是利用反间计,使赵王听信馋言,调回廉颇,用上了赵括。

    赵括是名将赵奢的儿子。从小谙读兵书,跟父亲学习兵法,谈起用兵之道,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他从来也没带过兵打过仗。蔺相如劝赵王,他虽然读了许多兵书,可只会纸上谈兵,要误大事的。

    尤其是赵括的母亲,苦苦相劝赵王:我儿赵括把用兵打仗看做儿戏,谈起兵法,眼空四海,目中无人,用他为将,只怕赵军会断送在他手里。

    赵括带领四十万大军到达长平,废除了以往廉颇的军事部署,按自己的道道办。并扬言:若秦军再犯,将他们杀得片甲不留。

    几仗只后,赵军中了埋伏,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

    造成这样的惨败,是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赵括虽饱读兵书,但只会按图索骥,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赵括断送了四十万大军的性命,自己也死于非命。

    我掩卷沉思后,心想,中国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十年寒窗,埋头苦读,有的勤奋专研,到头来往往是南辕北辙,所学非用,难道这不是同样的悲哀吗?他们虽然拥有很多知识,但眼光只盯在白领和高管上,这让我瞠目结舌。

    现实一点吧!面对强烈的市场竞争,放下架子,更不要孤芳自赏,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迎接更美好的生活才是真谛。

    辽宁抚顺顺城区将军二校五年级:李昊洋

  • 5、 读《纸上谈兵》有感 (550字)

    今天,我读了《纸上谈兵》一课,主要写了古时后有个人叫赵奢,赵括从小就读兵书,因此,他谈起用兵作战,总是滔滔不绝。可他的父亲却说他只会说空话,没有真本领,不会用兵,更不能当大将。后来,赵奢死了,有一次,秦国攻打赵国,赵王让赵括当大将,代军打仗,有人劝赵王说:赵括兵书虽然读的熟,但不会灵活运用,会坏事的。赵王不听,结果,赵括接受兵权后,生搬硬套书上的条文,不久,在两军交战中,令全军覆没,赵括也在交战中阵亡。

    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到了赵括虽然兵书读得很多,可是却不会灵活运用,所以才会全军覆没。而赵王做事太鲁莽,用人不当,也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

    读完了这篇课文,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学车的故事。

    去年暑假,爸爸教我学骑车。爸爸首先说了骑车的要领。我一听,原来骑车这样简单,于是,我自信地对爸爸说:这么简单,我学会了,你就瞧好吧。说完,我就按照爸爸说得要领去做,谁知,车子到了我的手中却不听指挥,我刚上车,车子就到了,我也重重得被摔在了地上,这时我才知道骑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光知道要领不去练习是不行的。扶起车,我红着脸走到爸爸跟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在爸爸的指导下,经过反复练习,我终于学会了骑车。

    我掩卷沉思:不论做什么,都不能只空谈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才能将事情做好。

  • 6、 纸上谈兵的赵括故事读后感

    这个让人快乐的寒假,我读了很多的书。最让我咉像深刻的纸上谈兵的赵括和曹植七步成诗这两个故事都很有意义,我今天先说说纸上谈兵的赵括这个故事吧!

    故事是这样的:王齿乞还想向长平进攻,最明的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王齿乞几次三番的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齿乞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秦昭襄王请范睢出主意。范睢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调去廉颇。”赵括小时爱兵法,谈用兵的道理头头是道。自从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让他做大将。”可要赵王对他的劝告听不进去。结果赵括40万大军在赵括手中全军都被杀了。

    纸上谈兵的赵括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打仗不能光靠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要有实战经验,还要知道临阵应变,这样才会胜利!

  • 7、 不做纸上谈兵的赵括 (400字)

    最近我看了《史记故事》,里面有飞将军李广驻守边塞的故事;有大禹治水的传说;有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但使我最受教育的是赵括的纸上谈兵。

    赵括是赵国大将军赵奢的儿子,他从小熟读兵书,谈论军事,大家都驳不过他,但是他父亲不相信赵括能真正运用兵法,因为他没有亲身上战场的经历。

    赵括骄傲自大、刚愎自用。赵括父亲每次都将大王赏赐的宝贝分发给下属,而赵括都将宝贝藏起来,占为己有;赵括父亲有很多的朋友,并且和下属的关系也像朋友,而赵括的下属都很惧怕他。

    没有战场经历而又不得人心的赵括最终战死在沙场上,这是他只会纸上谈兵的代价。历史上有很多着名的军事家,他们带兵打仗,身先士卒,与士兵亲如家人,才得以取得胜利,像赵括这样的人注定是失败的。

    我们小朋友可不能像赵括那样,只知道夸夸其谈,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

    安徽合肥合肥师范附小四年级:曾彬城

  • 8、 赵括纸上谈兵读后感模板6篇

    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是很愉快的事情。好的书籍通常能够教给我们一些人生道理,若想更好地理解作品,我们不妨写一下读后感。如何抓住作品的精髓来写作品读后感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赵括纸上谈兵读后感,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赵括纸上谈兵读后感 篇1

    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说的多好!哈,今年暑假我就和许多历史人物“谈”过“话”。很多历史人物是我敬佩的,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铁面无私的包拯,忠肝义胆的桃园三结义……但也有令人鄙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就是其中的一位。

    读了《纸上谈兵》后,我为赵括的愚昧无知,狂傲轻敌而懊恼不已,也为赵王的昏庸而可悲。赵奢是赵国的名将,为赵国屡建战功。然而他的儿子赵括虽然从小读了不少兵书,谈起用兵之道那简直是滔滔不绝,连他父亲也不如他。他就在自己书本世界里飘飘起飞,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他的自傲,致使40万赵军让秦军围困40多天,最后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乱箭射死。

    啊!真是可悲啊!我真想对赵括说:“你虽然读了不少兵书,但一点实战经验也没有,还自以为是,怎么能跟敌人抗衡呢?你不应该接受赵王的授命,人贵有自知自明。”

    歌德曾经说过:“只有具备真才实学,既了解自己的力量又善于适当而谨慎地使用自己力量的人,才能在世俗事务中获得成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去巩固知识,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就会闹笑话,出洋相,更严重的,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记得一个暑假的一天,看到电视上正在播放一个教练教一些孩子学蛙泳,我兴奋不已。因为我一直都很想学游泳,可惜因种种原因,都没有如愿以偿。今天,我终于逮着机会了,怎能不令我激动呢?我就跟着电视里的教练认真地学了起来。我专心致志地注意着教练的每一个部位,生怕落下一个动作,并把教练的动作都做了记录,把口诀也记在心里:“划手腿不动,收手再收腿,先伸手臂再蹬腿,并拢伸直漂一会。”

    我把视频下载下来,每天睡觉前,我都要看点播,对动作进行巩固,都说熟能生巧嘛!这样的刻苦的训练,持续了一个星期,动作做得滚瓜烂熟,口诀也倒背如流了,可以说是大功告成了,自以为“万事俱备,只欠下水”。这天,我就换上游泳衣,来到了游泳池。刚巧碰到几个好朋友,他们可是在这里培训一段时间了。他们看到我,惊喜之余,更多的是诧异。看他们纳闷的样子,我就颇为得意地说:“你们可别瞧不起我,我可是

  • 9、 读《纸上谈兵》有感_关于读后感的作文800字

    关于读后感的作文800字篇一:读《纸上谈兵》有感

    我从小有一个非常大的爱好,那就是阅读历史故事,在我的眼中,那些历史英雄身上都有豪放和勇敢的气质,我喜欢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赞美包拯的铁面无私;歌颂文天祥的为国捐躯;欣赏勾践的复国雪耻,这些传神的历史人物早就已经成为我的偶像,但是,历史故事中还有可以说是愚昧的人,他们将历史篇章中插放了短短有趣的笑话,《纸上谈兵》不就是其中的笑话之一?

    在三国时期,着名赵国名将赵奢的爱子赵括从小就熟杜宾书,也经常在他人面前谈起军事,无论谁考他,都被他一一破解,不久,秦国来攻打赵国,赵括奉命迎敌,到了战场上面,却将那死死的兵书搬上战场,秦国的首领可是用兵如神,从来不按常规出牌,这赵括不懂得如何活着去利用兵法,没想到被骁勇善战的秦国包围,火火葬送了40多万士兵的生命和赵国的大好江山。

    以上就是纸上谈兵的故事,在生活中这样的问题也是经常有的,谈不上上前线打战,可是类似的事情不也在生活中出现吗?每一个问号都是活的,并不是只有唯一的解决方法,或许按常理来能解决,可是为什么不动动自己的脑子把事情变得简单些呢?兵书上面的兵法是死的,只能用来做个参考,当真正的面临困难,不要把别人的脑子想的天简单,秦军不按常理出牌,赵括却按了兵书常理出牌,不正是给秦军来了个以法破法吗?规则是死的,而运用是活的,只有让别人猜不透你的思想而去攻击的话一定会大获全胜,因为对手永远不知道你下一步棋该出什么,赵括知识运用了先人们的方法,那么赵括为什么不想想秦军是不是也读过兵书呢?把死的兵书搬上来,别人总会知道下一个你该怎么办,就是因为秦军知道规则。

    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像数学题,总是一个个问号等着你,破解的办法很多很多,而你为什么就要死板的写一大串数字让自己都头晕眼花呢?有时候一点点小的变化就可以完成一个大的问号,这就是人类运用活得价值,每一个问好不都是靠着另一个问号去解决,只有活着运用,才可以讲讲下盘站打个漂漂亮亮。

    关于读后感的作文700字篇二: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梦是一部超越时空的巨着,作者曹雪芹更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他的笔下一个豪门大族由盛到衰,其中的故事各个耐人寻味,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宝玉、黛玉的真挚爱情更令人唏嘘不断,不敢妄作评论,只愿说说我读后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其中重要的部分我觉得除了写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写贾宝玉与林黛玉纯洁的爱情。最主要的是写女人,一个个形象

  • 10、 《宣纸上的记忆》读后感

    在文学史上,题材决定论曾盛行一时,其偏颇乖谬终致遭到今人贬斥唾弃。然而,题材在创作中的重要性仍然坚硬地存在。它是作者观察历史与现实所选取的一种视角,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作者的生活阅历、知识素养和艺术眼光,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读者的阅读兴趣。就此而言,《宣纸上的记忆》在书法散文领域的探险与它的新意是不言而喻的。

    《宣纸上的记忆》副题为“中国古代书法人物小影”,表明该书锁定了这样一种写作意对中国古代书法家的整体考察。而这样的自觉意识,在这本散文集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读者既可看到对王羲之、王献之、张旭、颜真卿、怀素、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文徵明、八大山人、郑燮、邓石如、吴昌硕等书法大家的解读,也可看到对陆机、贺知章、李白、杜牧、陆游等诗人的阐释,还能看到对皇帝书家赵佶的论说,对负面人格者张瑞图、王铎的审视,对戊戌先贤康有为、梁启超的鉴析……然而,如此指点尺幅激扬文字一路走来,呈现于读者眼前的,已非仅限书法的审美与书法家的品评,而是容纳了更为广阔的历史与文化意蕴。这一串长长的名单,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解读为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

    对这些或居庙堂、或隐于市、或遁山林的古代书家及其书艺的圈点,其实也是对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一种剔爬梳理。这些书家的命运际遇、人生忧欢,与一段段历史的华彩与悲歌水乳交融。中国书画重人格、道德与学问修养,认为习艺者人格高迈、识见宏远方能霞想云思、兴会标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具上下千古之虑,方能腕下呈纵横万里之势。清人松年曾云:“宋之蔡京、秦桧,明之严嵩,爵位尊崇,书法文学皆臻高品,何以后人吐弃之,湮没不传?实因其人大节已亏,其余技更一钱不值矣。”中国古代书家身上太多地浓缩了民族传统文化与价值精神取向,因而使得系统的鉴识成为一种高难动作,对鉴识者的审美能力与历史洞察力均是一种严格的考验。

    《宣纸上的记忆》的作者不惮艰难,力扛大任。他广泛云游,觅览真迹;埋首案头,披阅典籍。不仅深研书法作品,而且参究百科群书。作者或沉思低吟,或激情高歌;或行云流水,或凝重迟疑。知人又论世,品书也论史。他谈陆机的《平复帖》:“从文字处理到书写,都是极其随意而且质朴无华的。字形的大小倾侧,笔画的粗放,流露着他未经雕琢的急切情绪,与《文赋》的精心和华丽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或者说,随心而出与深思熟虑是完全不同的。生命中,存在着类似这样的无数的可能性。”他解

  • 2019-09-21

  • 2021-07-26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19

  • 2023-05-17

  • 2019-09-26

  • 2019-09-23

  • 2023-04-11

  • 2022-04-06

  • 2019-09-26

纸上谈兵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纸上谈兵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纸上谈兵读后感、2024纸上谈兵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