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谈逆境读后感 > 地图 > 谈逆境读后感,2024谈逆境读后感
谈逆境读后感相关栏目
谈逆境读后感热门栏目
谈逆境读后感推荐
谈逆境读后感

(共 2629 篇)

  • 1、 《谈逆境》读后感800字

    真正的伟大,即在于以脆弱的凡人之躯而具有神性的不可战胜!——题记

    逆境是一道调味剂,没有挫折的生命是淡而无味,缺少精彩的;逆境是一味良药,它能让人更加冷静地审视自己,更加勇敢地面对现实;逆境是一块试金石,能准确地测出一个人内在的意志和能力。

    细细回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逆境”,突然间发现自己未曾遇到过逆境,往往一些芝麻绿豆的小障碍,似乎就能轻而易举的把我狠狠地打倒……从小,在爸妈的细心呵护下,顺顺利利地长大,不曾遇坎坷磨难,又或许是他们独自在默默地承担责任,他们可以说是把我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培根在谈逆境是引据了塞涅卡说过的一句深刻的格言:真正的伟大,即在于以脆弱的凡人之躯而具有神性的不可战胜。培根形容它为如诗的妙句,而我则认为它是一股无形而足以让人的心灵为之震撼的力量……他道出了战胜逆境的真谛,便是去拥有神性的不可战胜,来对抗逆境。

    裴休说到:“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也许有人更期待人生航程一帆风顺,不愿去横渡波涛翻滚的人生海洋。但是,“神的赐福是顺境,而神的思眷是逆境”,逆境才使人生极富韵味。美国的杰克伦敦说过“困境是人们的生活的教科书”,因此只有在逆境中才使人感到更深的恩惠和更直接的启示。

    人生处处是逆境,我们的惟一办法就是战胜。这样,才能汲取能量,成就自我。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28岁因病丧失听力,他没有向逆境低头,仍然坚持音乐创作,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屈服……”贝多芬顽强工作与奋斗,创作大量音乐作品,他的《第九交响乐》甚至是在几乎完全失聪的情况下创作的。

    逆境是强者攀登高峰的垫脚石,是弱者走向毁灭的万丈深渊,就看你如何把握逆境?战胜才是根本。逆境也是一块指示牌,指引你走向成功的人生之路。古往今来,大凡有所作为者,都曾经经历在逆境中崛起;而一事无成者,也都在逆境中消沉。对逆境的看法,态度,往往在人的生命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我们遇到逆境,就勇敢地去战胜,成为真正的强者!

  • 2、 逆境 800字

    “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在逆境中能成就人才的这一观点。的确,人的一生不可能那么一帆风顺,只有经得起失败,经得起挫折的人才能够到达人生的另一个高度,成为强者,成为我们所说的人才。

    逆境使人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年少时家境贫穷而没法上大学,十七岁患了伤寒和天花病,二十六岁又不幸失去听觉,在爱情上又屡遭挫折。这接二连三的打击没有把他击垮,逆境不能打败他,反而让他成长起来了。他懂得了要与命运展开斗争,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音乐创作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作出了许多有着强大灵魂的不朽作品。在我看来,没有贝多芬所遇到的逆境,恐怕就没有了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贝多芬了吧!

    逆境让人懂得坚持。我国艺人韩庚的成名之路非常坎坷。他在韩国训练的时候,因家父患病耗光了家里的积蓄,他曾睡过马路,吃过别人仍的馒头。此情此景,他咬紧牙关,没有放弃,他开始奔波于各大舞厅,却没有舞厅肯招聘他。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xx年,他所在的组合红遍韩国,他也因此名声鹤起。如果不是当年的逆境,或许韩庚他就不会每天拼命地训练,就不会遇到什么挫折都懂得坚持。又回想到自身,当逆境让我们无比懊恼时,是否能想到坚持,能够坚定、勇敢地走下去?成功往往在后面等着你呢。

    逆境使人学会奋斗。我国生物学家童第周,因为家里太过贫穷,他十七岁才开始迈入学校的大门。在起跑线远比别人落后的情况下,他意识到了“奋斗”这两个字。于是他没有认命,而是常与“路灯”相伴。经过付出比别人多无数倍的努力,他的成绩超越别人了。再后来的学习和研究中,不管遇到什么挫折或困难,他都能够克服。所以,他在逆境中懂得了奋斗,用奋斗成就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在我们失败时,最需要的就是继续努力地往前走,用努力奋斗去战胜困难,迎接成功。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让我们坚信逆境能使人成长。用成熟、坚持、奋发向上的态度去对待逆境,风雨过后,你必定会看见美丽的太阳!

  • 3、 在逆境中生存

    在逆境中生存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读好书能纯洁人的心灵;读好书能陶冶人的情操;读好书能丰富人的知识;读好书能增强人的才干。今天,我就读了一本好书----《鲁滨孙漂流记》。

    文章中的主人公鲁滨孙是英国约克人,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生性喜欢冒险。他先后几次出海,赚过些钱,学会了些种植、经营之道。后来,他再次航海,却遇到了一次海难,他的同伴葬生海底,而他却漂流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他用木头和船帆搭建简陋的帐篷,蓄养羊群,种麦子,解决了住房和吃饭问题。他为了一个人不孤单,于是救下一个野人,并取名“星期五”,开始教化他。在岛上生活了28年后,看到了一轮西班牙的航船,船上发生了叛乱,水手们绑架了船长。鲁滨孙历经千辛万苦,救出了船长。终于,在这个孤岛上生存了30多年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文中的鲁滨孙他遇到了一次海难,漂流到了一个荒岛,但他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努力得在这荒岛上生存下去。鲁滨孙为什么有这样的力量?我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了答案。在文中鲁滨孙写出的列表里发现,他在困难面前,持有乐观态度,能战胜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当漂流到荒岛后,他对自己的不幸遭遇,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并没有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并不向死神认输。他列出好处和坏处,以此来安慰自己,来激发自己战胜困难的动力。

    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这样的精神。平时偶尔的被同学小欺负一下,便开始嚎啕大哭起来,妈妈做了自己不喜欢吃的饭菜,便一口不吃,耍小性子。就算是自己能做的事情也都要妈妈来完成。遇到一点小挫折就放弃了,从来不想想原因。不顺心就只会哭。这样的同学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但是鲁滨孙生活在荒岛,要和野人斗争,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可鲁滨孙却一点都不畏惧,吃的食物更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读完这部著作后,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我像书中的鲁滨孙那样在大海遭到风暴,我能像他那样与风暴搏斗,在孤岛上生存,最后离开荒岛吗?恐怕我早已被那大海所淹没,被鱼虾所吞食,跟船员一样,葬生大海;如果我漂流到孤岛,能活几天?一天?两天?恐怕我在那只会一个劲儿的哭吧。我又能干些什么?我会劈柴吗?会打猎做饭吗?我连洗自己衣服还笨手笨脚呢!就这么艰苦的让人发疯的环境里,鲁滨孙却生活了三十多年啊,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时间呀,鲁滨孙的精神真的让我佩服的不得了。

    当我们遇到不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鲁滨孙那样,学会面对现实,在绝望中找到希望,知足安命,哪怕只有一

  • 4、 逆境的读后感800字精选

    你常常对撰写一篇作品读后感而感到毫无头绪吗?对于作者作品的体悟,我们可以写在作品中,在阅读时我们脑海里的思绪可以记录在读后感里,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逆境的读后感"这样的内容,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逆境的读后感【篇1】

    我从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书,顺便买来牛皮纸把封面包好,好好地放在床头柜的书架上,偶尔拿出来看一下,看好便用书签夹好。直到今年暑假,我才粗略地看完一遍,妈妈说:好书要细嚼慢咽,才能领悟真谛。我又重新完完整整、从头到尾地细细品味了一番,这本书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我,令我爱不释手

    油麻地的草房子冬天是温暖的,夏天却又是凉爽的。那里有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花;那里生活着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顽皮、聪明的桑桑,秃顶的陆鹤,坚强的杜小康以及清纯又善良的纸月;那里还见证了孩子们刻骨铭心、苦痛的成长经历。

    印象最深刻的要数杜小康了,富有他拥有令人羡慕的旧自行车,不幸的是他家破产了,可他并没有被生活所吓倒,艰难的生活,渐渐地让他脱去稚嫩的外衣,经过生活的洗礼,慢慢地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小男子汉。和桑桑互帮互助,你鼓励我,我鼓励你。我的爸爸妈妈因为各种原因离婚了,想想永远要跟妈妈分开住,我一万个舍不得,整天魂不守舍、愁眉苦脸。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决不能低头、退缩,想想那些生活比我们跟艰难的人、条件更艰苦的人,也许你就会豁然开朗。正如诗人陆游所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看完《草房子》,我久久地咀嚼、回味,豆大的泪珠情不自禁地落下了。我爱现在的幸福生活,更爱油麻地的草房子,那里有难忘的小学生活;那里有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纯真的友情;那里更能磨炼人的意志,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逆境的读后感【篇2】

    心情愉快时,我会打开那本书;伤心难过时,我会打开那本书;愤怒生气时,我会打开那本书。无论在什么时候,我总喜欢在书的海洋里畅游。

    ——题记

    我总喜欢在书的海洋边徘徊,拾起那一枚枚绚丽的“贝壳”,珍鲹起了自己最喜欢的那枚——《鲁滨逊漂流记》。

    小时候,我并不是很喜欢看书。但在我一次生日的时候,我的姐姐,最了解我的姐姐,送了我一本书。我当时还因此怀疑了一下人生。不情不愿的收下,便连碰都不愿再碰一下。只是事在人为,在姐姐的“威逼利诱”之下,看起了那本书……可以说是从此一去不复返的喜欢上了看书。自然,那本让我沉醉于书的海洋的书——《鲁

  • 5、 逆境的读后感800字通用

    读书可以使人更充实、丰富,有知识,使思想训练,境界提升。通过读书我收获了好多,其中让我收获最多的一本书是作品。诸多思绪需要倾注笔尖将其写出。你是否对写一篇作品读后感而苦恼?以下是栏目小编收集整理的“逆境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逆境的读后感【篇1】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路途坑坑洼洼,时常会遇到一个个不顺心的逆境,如果一个人在逆境中有幸得到帮助,那好比是一条迷失了方向的船只忽然找到了灯塔;在寒冷的冬夜里遇到了一团暖暖的火炉,可见在逆境中给予关怀是多么让人欣慰的呀,本文的女主人公琳达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人。

    琳达是一个很不幸的小女孩,她五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留下年幼的琳达和瘫痪在床的父亲相依为命。由于家境贫寒,整天一身破衣服,旧布鞋,再加上面色焦黄,营养不良,很快她就被同学们孤立起来,还成了班上的“怪物”。

    虽然生活贫苦,但琳达的学习成绩始终都是班里的尖子生。尽管如此,琳达每天还是会遭到老师的训斥,同学的嘲讽,原因是她每天上学都迟到。这天,琳达还是不到五点就起床做早饭,照料父亲洗漱和大小便,在一口一口的喂父亲吃早饭。,然后自己草草地吃几口早饭,就一路小跑到学校,结果还是迟到了10分钟,不明事理的班主任恼怒地对她示众羞辱,还大声对她呵斥:“你的父母是怎么教育你的?真该让他们来看看你在这里的这幅鬼样子!”而此刻台下响起了一阵讥讽的笑声,琳达无地自容。

    直到有一天,老师用略带赞许的语气说:“请大家把目光聚集在琳达的身上,虽然她从头到脚都是最贫寒的,但是,她每次考试却是最优秀的,琳达,鉴于你优秀的学习成绩,我特批你从明天开始可以免去早间课,也就是说,可以晚到45分钟。”多么善解人意的老师啊,在她了解了琳达的困苦家境后,特意免了琳达的早间课,这让身处逆境中的琳达倍感温暖。最重要的是,老师不仅解决了琳达的窘困处境,还让琳达在同学们面前保留了一份自尊。从此以后,琳达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坚强。

    现实生活中,像琳达这样不幸的人有很多很多,也许他们需要的不光是物质上的帮助,宽容和理解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所以,请大家不要lise(这个词难打,请老师帮忙)真情,敞开心扉,去关爱那些身处逆境,努力挣扎的人吧!希望他们尽快摆脱困境,走出阴影,用微笑去迎接每一天!

    逆境的读后感【篇2】

    《吹号手的诺言》作者是美国作家埃里克凯利。这本书主要写了约瑟一家带着珍贵的水晶球

  • 6、 逆境塑造了他
    逆境塑造了他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姚远 暑假,我读了一本十分精彩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打开这本外国小说,会使你立刻融入作家笛福的小说世界。 这本书的主人公名叫鲁滨逊·克罗索,他厌倦了英国的恬静生活,于是,他决定做一名海员,周游世界。于1659年登上了从巴西到非洲的船只,一天,来了一场可怕的风暴。船帆开始破裂。虽然船员们与大海作斗争,但船员无一人幸免,唯鲁滨孙活了下来。他漂流到一个孤岛上,这个岛荒无人烟,他形单孤只,孤独无援,完全得靠自己。他是个坚毅的人,在孤岛上生活了27年。陶器自己烧,虽不美观,但耐用;要做面包,没有纱布,到废船上找了些水手衣上那种细小的布代替;捡到几粒麦种,随手一扔,居然长出了麦穗,这大概就是上苍给他的恩赐吧!二十几年之后,他的臣民越来越多,都是他解救的。他还有许多宠物,会说话的小鹦鹉与一只狗,还有羊和猫,真像一个大家族。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鲁滨孙是个伟大的人,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勤奋劳动,把小岛经营得有条不紊。他在逆境中锻炼了自己,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他的这些优秀品质,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 7、 逆境,更利于成材

    他,用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了病魔,延长生命坚强地活着;他,克服疾病带来得重重困难,顽强地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是谁,他就是感向命运挑战的霍金。

    霍金,一个21岁就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人。脚不行了,手不行了,嘴也不行了,走路、吃饭、说话都由别人或机器帮忙。正是这种逆境,霍金成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以他的成就征服了全世界,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震惊了所有人。

    不正是这样吗?逆境让霍金与咄咄逼人的病魔斗争,逆境让霍金决心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也是逆境,让霍金对科学执着。

    又有多少这样的英雄,不是在逆境中奋勇拼搏的呢?

    贝多芬在双耳基本失聪的情况下,写下了《英雄》《命运》等振奋人心的音乐。也是逆境,让贝多芬在音乐史上起了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他集古典派之达成,开浪漫派的先河,就是逆境,让他获得乐圣的尊号。

    一个个鲜明的例子,让我认识到了在逆境中更能使人成材,更能使人认识到生命的意义,让人懂得生命的价值。

    在逆境中,人会更加热爱科学,使人创造出卓越的成就。

    逆境,确实是培养人才的最佳环境。

  • 8、 读在逆境中成长

    每天我都是听着路遥的名著,李野默朗诵的《平凡的世界》进入梦乡的。每次听了以后,我心里像翻起了五味瓶,不是滋味,又像是波涛汹涌,久久不能平静。

    那些生活在山区里的人们,生活条件实在是太苦了,没有衣穿,大人和孩子都是穿得破破烂烂,有的大姑娘的衣服连遮住羞就不能,但她们在那种情况下已经习以为常了。吃得更不用说,每天填不饱肚子,家庭条件好点的,还能吃上高粱馍,就这还是偶尔一顿。条件不好的每天用野菜做的糠团子来充饥,即便是糠团子也不是天天有的。有的家庭每天喝稀粥来维持生命,有时饿的两眼昏花。有的吃不起盐,就在厕所里的墙角内刮泥土做菜的调料。其中更贫穷的一家四口人快饿死了,四天没吃一粒粮食,老人躺在炕上奄奄一息,连睁眼的力气也没有了,孩子发青的脸上塌陷出一双无神的眼睛,半靠在墙角,他们一家在饥饿面前无能为力,只好等着死。在那缺吃少穿,朝不保夕的年代里,孙少平依然坚强的活着,他并没眼前的困难所吓到,也没怨天尤人,而是把这些困难化作他前进的动力,努力实现着自己的理想。每天用稀粥来充饥,可想而知,他正处于发育阶段,身体是多么需要营养啊,在他看来,营养是很遥远的事,眼下只要能填饱肚子就是最大的奢侈。他都不去在乎这些,他所关心的是读书。

    他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他依然用心学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他读书的身影。他知道要想摆脱贫穷,一定得有知识。在他心中不止一次的对自己说:我一定要走出大山,摘掉贫穷的帽子!他清楚要想走出大山一定得靠他自己努力学习。于是他发奋图强,终于上完高中,在当时那么苦的情况下,能高中毕业已经是上天给他的恩赐了,他还求什么呢!

    如果不是听了这些,我很难想象出大山里有那么贫穷,也很难想象出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是那么坚强。尤其是像孙少平那样的孩子求知欲那么强。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终于走出大山,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实现理想。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里,不愁吃不愁穿,吃最好的,穿最好的,从小到大从没受过苦,也没干过活,都是在大人的呵护下过着神仙般的日子。大人交给我们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而我们也不好好学习,在学校虚度光阴。要是孙少平生活在这个年代他肯定是个出类拔萃的人了,唉!怪只怪他生不逢时啊!

    我从孙少平的身上学到了好多东西:知识改变命运!还有他那种具有梅花一样的精神环境越恶劣,他越坚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就是对孙少平最好的

  • 9、 在逆境中崛起

    凉风吹来,掀开了《外国名言一千句》,马克思的一句名言跃入我的眼帘:在科学上没有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句名言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在科学大道上及人生长河中,道路并不是平坦的,而是铺满了荆棘,时时有可能遇到拦路虎只有那些在逆境中崛起,自强不息的人,方能取得成功。 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的伟大人物,往往是历尽艰险而取得成功的。 俄国伟大的学者罗蒙诺索夫,自幼生活在俄国北部北德维纳河岸的库尔岛上一个穷困的村子里,十岁就随父亲到大海中去打鱼。艰苦的海上生活,把他锤炼得意志顽强。他善于观察,爱动脑筋,凡事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十九岁时,为了探求知识,他长途跋涉,到莫斯科求学。终于这个渔民的儿子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闯进了科学之宫,成为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莫基人,被誉为俄罗斯的第一所大学。 又如乌克兰的民族诗人、画家谢甫琴柯,自幼沦为孤儿,生活于一个农奴家庭里,他没有被贫困吓到,自强不息,树枝为笔,大地作纸,晨诗9画,终于成了乌克兰著名诗人,画家。 在我国,古往今来,也有许多仁人志士在逆境中发愤图强,终于取得了成就。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因替李陵说情,祸及自身,被打入监牢,但他毫不气馁,终于写成了开一代文学先河的《史记》。 蒲松龄几次考试都名落孙山,他没有灰心,暗自提醒自己:要发愤读书,并写下了这副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铁甲可吞吴。 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他终于写出了《聊斋志异》这部不朽的传世之作。 现在,我国许多年轻有为的青年,他们虽经历了十年浩劫,遇到千难万苦,但他们没有磋蛇岁月,而是在缝隙中求生,在艰难困苦中上进。象时代的楷模张海迪大姐姐,五岁时,胸部以下的身躯瘫痪,这一严重挫折并没有使她悲观丧气,她立志要追求真理,追求知识,作生活的强者,为社会尽责。她惜时如金,发愤学习,学完了中学的全部课程,并攻读大学英语教材,同时学习德语、日语和世界语,翻泽了十六万字的外文著作和资料。并用学习和掌握的医学知识和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一万多人次,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少年朋友们,我们应当在困难面前面不改色,在人生长河中,不虚度年华。成功是在困难的炉火中炼成的, 让我们记住这句名言吧: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
  • 10、 感谢逆境作文系列

    作文写得好,可以节约我们很多学习时间,经常写作文能提高我们对文字使用。好的作文更有利于我们提升自我,作文怎么写的才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感谢逆境作文系列,带给大家。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感谢逆境作文 篇1

    湛蓝的天空下,在一截枯枝上结了一个茧,很丑陋,也显得卑微。已经到了破茧而出的季节了,但那只蛹却一直肯出来,不是不肯,而是不敢

    小时候,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从来不敢与外人交谈。除了和自己的亲人以及几个要好的朋友交谈以外,我几乎就再无说话了。是我自卑吗?但自己内心曾无数次清醒地告诉我,那不是自卑!可后来,我才发现自己的呐喊却始终是对着自己发出的。

    爸爸也曾无数次教导我要从容地面对生活,面对学习。可我听到从容二字时,仿佛全部的思想在那一瞬间被无名的力量禁锢住了,我一直都是这样的。

    记忆的岁月,没有任何征兆地,悄悄地,便也成了记忆。

    直到有一回,爸爸把我带出去,说是到湖面上放松一下,我便去了。撑船到湖面上,坐在小船头,望着看不到尽头的荷叶,青翠的,一片又一片,把我的视线完全遮住了。我便越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整个身体仿佛就只剩下空壳,随风都会被摇曳得支离破碎。

    爸爸把我从颓败的思索中拉了出来。他叫我站起身来,并笑着问我:现在与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眼前,那翠绿的荷叶,一片一片的,仿佛全在脚下,我仿佛看见了自由、轻松、快乐的天堂,那种感觉,我从来都没感受到。和着荷花飘荡的清新香气与荷叶的浓郁清气,我不自觉张开双臂,努力地呼吸着这自由、轻松、快乐的生命气息,闭上眼睛,慢慢地呼吸着,呼吸着

    从那以后,我突然变了!变得活泼了,开朗了,也自由了。我摧毁了自己内心的枷锁,忧郁的眼神从此不见了。我想,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也是永恒的一步!

    逆境往往让我们学会坚强,我终于从阴暗的地狱爬到了现实。

    湛蓝的天空下,那截枯枝上的茧早已破开了,飞出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它与伙伴们飞舞着,欢呼着,然后一同飞向遥远的天际。在它们身后却留下了成长岁月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当然还有那截枝上的空茧

    感谢逆境作文 篇2

    世事总是纷繁,打击你最深的,不一定是敌人,却有可能是最亲的人,打击你至深,不一定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塑造。

    原谅敌人比原谅朋友轻易。

    原谅敌人,那是一种风度和器量的表现;我们之所以可以原谅敌人,那是由于觉得自己在他之上,有权力往赦免他,甚至可怜他、原谅他,就是不想跟他

  • 2019-09-20

  • 2021-08-2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4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1

  • 2019-09-21

  • 2023-04-15

  • 2019-09-26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10-24

  • 2023-03-25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7

  • 2022-12-18

  • 2019-09-26

谈逆境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谈逆境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谈逆境读后感、2024谈逆境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