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读后感 > 地图 > 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读后感,2024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读后感
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读后感相关栏目
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读后感热门栏目
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读后感推荐
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读后感

(共 1909 篇)

  • 1、 胡适谈读书读后感(优秀范文)

    在我的记忆中,一直对胡适先生没有什么好印象。因为从我听到这个名字开始,无论是历史课本,还是语文课本,他就一直作为一个典型的反派人物备受批评。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m.dhb100.com

    历史的偏见总会得到纠正,暂时的前嫌总能最后冰释。而从读到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谈读书》后,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原来这才是胡适,真实的胡适--20世纪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开启中国社会文艺复兴的重要人物,一位大学者,一位地地道道的读书人。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谈读书》从胡适的文章和演讲中,撷取出二十几篇具有代表性的谈读书治学与立志做人的文章。全书分四卷。这些文章,全部取材于已经公开出版的胡适著作,原汁原味,实事求是地反映出胡适在读书做学问上的习惯、理念和方法,帮助人从各个侧面了解胡适其人及其思想学术。

    谈到读书,胡适先生直言不讳,道出了他的真知灼见:“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他谆谆教诲我们:“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为什么要读书?胡适先生高声说道:“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孔子在《礼记•学记》中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正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读书学习亦然,越读越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越学越感到本领的缺少。只有读了书,你才会明白知识的力量,知识的奥妙,才会切身体会到自身的不足。

    只不过孔夫子贵为人师,多多少少带有说教的滋味。胡适先生却把自己当做你的一位朋友。因此,他没有高高在上、严肃拗口、艰涩枯燥地说教,而只有温和浅白、平易简单的叙述,就如拉家常。他说:“我认为最值得与年轻人谈的便是知识的快乐。一个人怎样能使生活快乐?人生的快乐,就是知识的快乐,做研究的快乐,找真理的快乐,求证据的快乐。”四个“快乐”,既是人生的快乐,更是书香社会、“悦”读社会的快乐。

    为了让我们读书,为了让我们会读书,为了让我们懂得读书为了什么,胡适先生以朋友的身份向我们分享了他的求学诀窍,他说:“多读书才能会读书。”一、既要读书致知,又要躬身实践;二、不迷信权威才能求得真理,多动脑子才会有思想;三、多收集

  • 2、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典藏本)读后感1000字(3)篇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典藏本)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很有成就感,一口气读完这本专论读书治学的大师之作,含英咀华,余香萦绕。短短200页,遴选的40篇发文,均出自季老笔下,或远或近,或长或短,或深或浅,道出了“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的真谛。季老与我们大部分人而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只可念想,无法效仿。

        读书的过程就是自我反思、坦露心迹的过程。我本不是读书之人,一见书就犯困、一见材料就头疼、一见电脑就眩晕,整天把酒桌当书桌、把球场当战场,酒气代替了书生气,汗味代替了书香味,落个四肢发达,头脑空空,注定此生与读书治学无缘。所幸还有一颗求知上进的心,于是乎以前辈为师,以书友为范,空余之时,拿起手机,拾起书本,独处一室,不喧不闹,静心阅读,充实自我,两个月时间,不知不觉看书快300小时,每本书看完写下心得,常勉常促,吾心甚慰!

        阅读伊始,我把作者与冯友兰混淆了,根除不掉。两年前,一哥们告诫我“平时要多看些书,像哲学类书籍,能使人睿智,像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听后我东找西找,找到后最多看了10页,就不了了之,书也不知道落到何处了,从此以后,脑海里就深深刻下了冯友兰的名字。为消除阅读过程的干扰,只得上网查查季老的简历,一查吓一跳,实在不得了,季老的头衔特别多,现在只记得担任过北大副校长,是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国宝,去世时候98岁,我肃然起敬,由衷感叹,读书真好,不仅可以增识长智,修身养性,还能延年益寿!

         全书每个章节自成一体,前面以读书为主,后面侧重如何治学,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读书部分,我很喜欢“我最爱的书”、“推荐的十种书”及“我的书斋”等章节。治学部分,受思维和知识层次限制,有的地方看不懂,比如说语言文字的组成、如何考据、佛文及国外的一些文化等等,虽然季老的描述通俗。当时我的感悟就是,大师就是大师,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像有的搞艺术的人,故作高深,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以显摆自己水平之高。这部分比如“抓住一个问题始终不放”、“如何搜集资料”、“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等文章,以及介绍胡适、陈演恪、朱光潜等内容,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虽然以前读书少,但我记忆力感觉还挺好。

        看完此书,能否涅槃重生,脱胎换骨,通体透彻,做个爱读书善学习的人,还得拭目以待,每日多省!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典藏本)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季羡林先生给我的感觉就

  • 3、 胡适《为什么读书》读后感
    胡适《为什么读书》读后感 今天看了胡适写的《为什么读书》 ,获益匪浅。 在论述为什么要读书时,他列举了三个原因。一是读书可以接受前人留下的知识财产,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将知识发扬光大,换句话说,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二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当你看不懂一本书时,应该暂时把这本书放下,看一看更为基础的书,待功夫成熟再看会那本书。三是读书可以帮助解决困难,因为知识是思想材料的来源。 我对第二和第三点的印象尤为深刻。 在我看来, 它们都指向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观点:“专业人士更需要跨专业的技能”。很多情况下,看似毫不相干的学问能在你在思考其他问题时带来很大的启发。 达尔文创作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学说,其实部分是因为受到当时的一篇关于人口增长的经济学文章的影响。 着名的投资人查理芒格曾说过: “商业事件往往有错综复杂的原因, 我们应该试着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加以分析。 ”如果要达到前面两位”大神“的程度, 最方便的方法莫过于广泛的阅读。股神巴菲特就提倡广泛的阅读,无论是在办公室、餐桌上,还是在飞机上, 他都不放过阅读的机会。他阅读的书范围很广,有企业年报、各种报表、 传记、 历史书、科普书籍等等,按他的说法, ”这么多年来,是广泛的阅读让我致富“。 另外,胡适先生也提到读什么书的问题。他认为, 中国旧籍是经不起读的(指的是集、史、子、经) 。胡先生对中国旧籍的评价在今天看来可能非常夸张。但是, 结合中国现在教育情况,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网络上有一个有些内涵的段子:”中国人爱考究着曹操是不是曹参的后代这种事, 美国人则喜欢想怎样抵抗外星人入侵。 前者喜欢往后看,后者喜欢往前看。 “暂且不讨论这句是多么的不严谨,但这句话却刺中了中国的一个痛点: 对科技领域的关注不够。谈到解决的方法,胡适说: ”中国的书不够读,我们要另开生路,这条生路,就是每个少年人必须至少要精通一种外国文字“。可能有人会说,现在大家都在学英语, 而且不少人学其他英语, 早就已经达到胡适先生所说的程度啦。其实不然。应试教育下的外语,已经让大多数人迷失了学外语的目的, 本科生用到英语的地方,基本就是考场和美剧。 尝试广泛阅读外国文献的本科生太少了,要知道, 与科技相关的专业,最前沿的发现就在国外,不了解学科前沿,想在知识上有有用的创新是很难的。 爱因斯坦读物理学的时
  • 4、 《读书与治学》有感

    《读书与治学》有感

    思君

    想起来读胡适先生的书,是源于一天与人写信引用了胡适先生的"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冤枉者为之辩诬,作伪者为之揭露",因此想找到这句话具体的篇名,可是度娘了一番竟然没有找到,甚至胡适先生的很多介绍或索引也都被擅节。但后来想到胡先生的各种政治立场,也就释然。世事如此,无可奈何,不若多读两本书,免得日后再无缘得见。

    《读书与治学》是其中的一本,与《容忍与自由》不同,这本书与读书治学的方法有关,世间大众一般对这种历史教科书中出现的名称都敬谢不敏,对课文中选读的文章也多数如咽黄连一般读下去。可是换种时间场合,这些灵魂的力量与语言足以使人慨然落泪。这本《读书与治学》也是一样,其中讲胡适之先生自己的读书方法:一是精,二是博,"精"是指读书时能"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博"指除本身专业之外,不妨多有涉猎,做个"杂家"也未尝不可。文字妙趣横生,多是一些友人亲属的往来信件或是一些讲演,毫无说教之感,文章至少写于五十年前,如今看来,却毫无距离感。至于"治学",简而言之,便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勤、谨、和、缓"了。这部分毕竟和我们平常的生活距离较远,胡适之先生可于百年中国之中立有一席之地,其成就常人难以望其项背,由此可见其涉猎门类之多,其于历史、文艺、训诂、生物种种皆有一定的了解,有时人生而在世,就是为了遇见更好的人,更好的事啊。虽然会想,入选教科书的人,必然如此,可是我们本就是读书,不妨把他当作一个平常人,便会觉得是我之幸,如何能于芸芸世间得遇如此一人。

    其实说于这本书中有多能受益良多,未必如此。每个人都有其生活与治学的方式,也都有其各自的生活态度,如胡先生之严谨者有之,有抱有坦然态度者亦有之,高下之间,殊难分明,无所谓好坏,只有各自的取舍。

    但是,于今日,我仍然愿意多读一些如这般的书籍,这些文字在如今书籍与学术都要拿来消费与娱乐的今天,在几乎所有的畅销书都不过是一些微博或各类传媒之上段子集锦的今天,于我有别样的意义。这样的一本书,从里面可以望到一个灵魂,独立思考,坚立而无畏,他未见得有多曲高和寡,却永远对各种事物抱有着清醒和审慎的态度。他也许面目和善,但内心却强大而冷静。我走入社会的时间并不长,却十分清楚,这样的人实在太少太少。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亦语出自胡适先生,我从不认为一个人背着背包,浪迹天涯就能称得上是自由;也不是一个人独自工作、学习就

  • 5、 修身与治学读后感

    最近阅读了季羡林先生写的一本书,名字叫《修身与治学》,感概良多。

    一本好熟,是留给后人多么大的一笔财富。《修身与治学》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里面包含了作家的思想精髓。

    在季先生的书中,融合中西,学贯古今。感觉到心胸宽广,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勤奋刻苦。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

    青年人的重担,在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只有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联系起来,个人的追求才有意义和价值。

    感动于一句话:今天的所作、所为、所想、所思、所感,要经的起历史的考验。

    确实。从时间的高度俯瞰走过来的路,很多当时觉得及其重要的事情,都变得不值一提。那现在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为一时的落魄而耿耿于怀?

    文化如大海。越是深入了解越是无边无际。有时候感觉一个人,在茫茫的海上漂着,没有方向,没有同伴,没有希望。这倒不要紧。只要有了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真实的存在,做着想要做的事,去更多的的地方,认识各种各样的人。充实而又乐观,就是读书最大的功德。

    看了季先生的书,看见了希望。文化对社会和人民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大浪淘沙,好的东西,会得到应有的尊重;不好的东西,自会销声匿迹。所有身体的艰辛与困苦,心灵的困惑和挣扎,是人类社会向前迈进必须付出的代价。

  • 6、 《治学的智慧》读书笔记

    学无止境,治学之道是一个人一生都应该谨记践行的。活到老学到老。这本龙世谱所著的《治学的智慧》从读书、写作、研究等方面讲述了治学之道。

    书中指出,治学必须严踏实,只有树立了良好的的思想,治学才有真正的意义。浮夸,意志不坚定等现象都是不好的。刻苦用功不是一时的兴趣,要把它当做终生的治学目标。治学,顾名思义离不开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良好的书籍能帮助你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开卷有益也是道明的这个意思。

    有像陶渊明似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这说的是那些能人才士。书读得再多,没有领会到其中的意思也是毫无意义的。真正的治学要有明确的主攻方向,譬如你主攻新闻学方向,那就得以看新闻学书为主。那发散思维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很多人说的要多方思维其实指的是在你在该学科有了一定的基础过后,才有去发散的能力,不然邯郸学步似的治学对治学本身来说是没有智慧的。

    我很佩服有的人精读一本书,精确到书中字里行间,要弄清楚每个字每句话在这里的用意。好的书就得这样去品,不断重复去品,最大限度榨取当中的实际存在的价值,挖掘当中存在的隐形价值,为自己所用。

    图书馆是个好地方,里面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纵观从图书馆出身的名人们,如毛泽东、蔡元培等,他们起初是图书馆里面的小小职员,为何能有如此能耐走上了辉煌之路。这正是他们充分利用图书馆,立志成才,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不断造化,不断自学,不断治学,成就了他们。

    在读书治学中,注重质与量的关系,不可急于求成,要想学到东西,必须注重读书的质,读什么样的书,有选择地去读书,看到自己在思想或者是能力修养是缺少哪一部分,一口吃不了大胖子,读书治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陈寅恪在学习外语上,通过早留学国外的方式学会了日文,德文,英文。法文等10多种文字,在他学习外语经验上,哪里有大学,哪里藏书丰富便在哪里拜师听课研究。

    治学还要注重写作,三天不练手生,倘若不能将看到的文字经过自己的思维加工转化成文字,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治学方面也要注重写作。多观察,发现,进行创作。养成一种好的习惯,随身带好纸和笔,很多好的idea就是在不经意间从你的脑中晃过,不加以重视,所谓的灵感就是无用的东西,即便是你觉得自己有灵感,但是人家还是看不到你的才华,因为你没有把它形成文字,这也不能成为历史。

    其实每天写日志是个好习惯,把本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一方面可以练习写作,另一方面也是在回忆自己

  • 7、 胡适文集读后感

    导语:胡适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也是一名有影响力的人,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胡适文集读后感,欢迎大家参考。

    胡适文集读后感【1】

    哲人说,母爱是最无私、最珍贵的爱!

    诗人说,母爱是最动人、最伟大的爱!

    笔者说,母爱是最勇敢、最无畏的爱!

    在胡适的《我的母亲》中,他的母亲从小就变成了寡妇,不仅要管教自己的儿子,还要照管他那死去的丈夫所留下来的,自己还要大的“孩子”。

    在这重重的困难、劳累,痛苦中母亲仍然让胡适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她的宽容,她的善良,她的坚强,她的刚气。

    这使我不禁想到了我的母亲。

    她和所有的母亲一样,不仅给予我伟大的生命,还付出了她所剩下的所有时间与精力。

    我,在他那无微不至但又默默无声的关心下快速的成长。

    她和胡适的母亲一样,对我十分的严厉,她在别人面前是一位伟大的医生,她显得那么坚强,一切事情不管有多大困难,她也能很好的完整。

    但是,她对于我,却显得那么软弱。

    记得,一次爷爷做手术,住院了,我们一起去看望他。

    爷爷得的是一种会传给下一代的眼病,这种眼病很可能会在年近花甲的时候双目失明。

    在看望的同时,也陪同这爷爷去检查眼睛。

    “医生,也给我的女儿也检查一下吧?他爷爷这个病会传染,不知她的眼睛会不会有这种玻”母亲对医生说。

    “快,过来,你也让医生来看看!”母亲带着奇怪的微笑把我拉向了医生,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微笑呢?好像隐藏着极大的不情愿,和极大的焦急与担心。

    我把头移到了机器前,一束微弱的光毫无阻挡的摄入了我的眼睛,使我感到特别刺眼,我不断的把自己的目光从那光上移开,这使的医生不断的提醒我:“盯着这束光看。”这时我突然感觉的了一种奇怪的安静。

    你们肯定会问,医生这么唠叨,怎么还会安静呢?不,是因为母亲,她一句话也没说。

    要是在平时,她早就插嘴了,为什么呢?我向母亲瞥了一眼,发现母亲像木头一般站在旁边,她的神情显示出很不安,仿佛头顶上有一块被细线绑住的大石头,一动就会掉下来。

    终于检查完毕了,母亲急急忙忙走向前问:“怎么样医生?她的眼睛不会有事吧?”

    “当然没事,仅仅是有点近视罢了!”

    “那就好!”母亲异常轻松的说。

    走出医院,母亲竟对我说:“从你刚出生起,我就开始担心你有和你爷爷一样的病,但是我一直都不敢带你去看,你知道吗,刚才妈妈就好像站在法庭上等待判刑一样,不过,幸好现在是无罪释放。”

    我惊奇极了,没有想到母亲竟如此为我担心。

    接着母亲踮起脚尖抚摸我的脑袋,我

  • 8、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

    夜晨1981

    《四十自述》是一本近200页的小书,有点现今领导干部自传的味道。自序里胡适先生介绍了写作的由起,他感到中国最缺乏传记文学,为此到处劝身边的老辈朋友写自传,大家也都应允,可终不肯下笔。其中,林长民先生答应五十岁生日写一部,不想生日过半年就死在战乱里;梁启超也允许过,可一向健朗的他不料只活了五十五岁。岁月无情,命运多舛,人来之匆匆,去之忽忽。胡适先生怀着抛中年之砖、引老年之玉的心,着手写《四十自述》,以开启自传风气,其最根本的考虑是“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四十自述》原本想写留学前、留学时、归国后三个阶段,时间是1891年到1931年,共40年,很遗憾只写到前两个阶段。书中介绍了其父胡铁花,官至台东直隶州知州,晚清绩溪三奇士之一,两任妻子亡故后续贤冯顺弟;其母冯顺弟,17岁嫁与胡铁花,23岁守寡,46岁病故。对于胡适这个阶段的经历,概括一下就是:

    幼年丧父,家道崩殂;与母相伴,度日辛苦;

    自幼孱弱,勤学好悟;三岁识文,得入私塾;

    勤诵五经,通晓四书;痴迷小说,埋头苦读。

    十四离家,求学于沪;辗转三校,经历学潮;

    十七任教,十八编报;理想受挫,也曾堕落;

    思母懊悔,重新振作;改名胡适,应考留美。

    游学海外,思虑国学;字应怎写,文该怎做;

    书信争论,激烈辩驳;贯通古今,揭密文学;

    一脉相承,首倡白话;身体力行,改革先锋。

    胡适故居安徽绩溪

    《四十自述》全书浸透着一种真实感,有时娓娓道来,有时平铺直叙,有时夹叙夹议,匆匆读完后,细细得品咂,有几个启示:

    1.卓荦也得父母争

    胡适回忆,自己三岁已经认识一千多字,三岁几个月就进入学堂。可以说自小就卓荦不群,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父母的努力所致。书中有3个情节:一个讲父亲教母亲和他习字,母亲学会了再教给他,3岁就认识千字,而且胡适念的前2部书,是父亲编的《学为人诗》《原学》,说明父母十分重视读书教育、功夫也下得深;再一个讲母亲给老师送重金,别的同学都是2元,他上学第一年就给6元,最后一年加到12元,这样老师在讲书的时候,对2元学生只教念死书、死背书,小孩子们开始厌学弃学,对他则读一句、解一句,学得就用心加开心。哎,看来贿赂老师早已有之,好处也是多多的,怪不得现在幼儿园就开始送礼,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三个是父亲去世后,母亲每天天刚亮叫醒他,说昨天犯的过错,要他认错,用功读书,对他说“你总要踏

  • 9、 胡适著作《怎样读书》读书笔记

    书本内容之:陈中凡谈读书

    陈中凡(1888—1982),原名钟凡,字斠(jiào)玄,号觉元。江苏盐城人。中国古典文学家,红学家。与胡小石、汪辟疆并称南大中文系「三老」。

    陈中凡1888年出生于江苏盐城;1911年毕业于两江师范学堂,受业于李瑞清、缪荃孙、陈三立诸名师;1914年后考入北京大学习哲学,毕业后留校工作。

    陈中凡博学洽闻,治学根基深厚,从研究书目学、诸子群经到文学批评史,以及先秦、两汉、隋唐五代、宋元金文学史等,无不涉猎,晚年侧重古代戏剧史研究,在文学、历史学、哲学乃至目录学、古文字学、教育学、艺术史诸方面均有建树。著有《古书读校法》、《中国文学批评史》等书,其中《中国文学批评史》是中国第一部文学批评史。

    《怎样读书》收录陈中凡先生谈读书的文章《读什么书》,主要讲述读书的选书问题,主要介绍的是中国古代书籍的分类及其阅读。

    陈中凡文章:《读什么书》

    摘抄和提要

    注:内容基本是摘抄,基本已是文章的内容概括(摘句法),在做真正的内容概括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删减增补修改,做更准确的概括,更简洁的表达,做到语句连贯、衔接自然。

    现在科学繁重,所以读书要讲求最经济的方法。

    现在学校中各科常识都要讲究,读专门书的时间很少,所以读书的观念要改变。

    书籍是各种知识的宝库,读书为着要解决问题,否则可不必读。我们要用最经济的方法去读最有用的书。

    现在各种书籍汗牛充栋,浩繁已极,可以分门别类。旧时代采用七分法或四分法。所谓七分法实在是六分法,如六艺。四分法就是把中国旧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种,但经应该归到文学一类,所以中国旧书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史学、哲学思想和文学。

    史学方面的书籍很多,如《二十四史》。史可以分为两种,就是通史和专史。

    其次要讲到哲学,这是思想的问题。春秋有三大家。第一是道家。第二是儒家。第三是墨子,包含名家和发夹。其次还有批评家、怀疑学派、相宗等。

    最后讲到文学。文学是感情的产物。有环境的关系,含有民族性、阶级性,和时代性。歌谣、乐府、山水诗、骈文、律诗、词、散曲、小说等,文学发展的形式多样。文学可以超越实践性和地方性的关系,文学的阶级性也并非是固定的。

    总之,中国的书籍可以分为三类。

    书本内容之:王云五谈读书

    王云五(1888.7.9~1979),名鸿桢、字日祥、号岫庐,笔名出岫、之瑞、龙倦飞、龙一江等。现代出版家、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王云五,1888年7月9日(清

  • 10、 《修身与治学》读书笔记
    最近阅读了季羡林先生写的一本书,名字叫《修身与治学》,感概良多。 一本好熟,是留给后人多么大的一笔财富。《修身与治学》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里面包含了作家的思想精髓。 在季先生的书中,融合中西,学贯古今。感觉到心胸宽广,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勤奋刻苦。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 青年人的重担,在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只有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联系起来,个人的追求才有意义和价值。 感动于一句话:今天的所作、所为、所想、所思、所感,要经的起历史的考验。 确实。从时间的高度俯瞰走过来的路,很多当时觉得及其重要的事情,都变得不值一提。那现在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为一时的落魄而耿耿于怀? 文化如大海。越是深入了解越是无边无际。有时候感觉一个人,在茫茫的海上漂着,没有方向,没有同伴,没有希望。这倒不要紧。只要有了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真实的存在,做着想要做的事,去更多的的地方,认识各种各样的人。充实而又乐观,就是读书最大的功德。 看了季先生的书,看见了希望。文化对社会和人民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大浪淘沙,好的东西,会得到应有的尊重;不好的东西,自会销声匿迹。所有身体的艰辛与困苦,心灵的困惑和挣扎,是人类社会向前迈进必须付出的代价。

  • 2019-11-08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3-05-11

  • 2019-10-09

  • 2021-09-0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28

  • 2019-11-08

  • 2019-10-20

  • 2019-09-23

  • 2019-10-19

  • 2022-12-18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1-04

  • 2019-09-21

  • 2023-02-11

  • 2023-01-05

  • 2019-10-28

  • 2019-11-16

  • 2022-03-24

  • 2019-10-23

  • 2023-04-26

  • 2019-09-20

  • 2019-11-08

  • 2022-11-22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2-12-26

  • 2019-11-04

  • 2019-11-12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10-19

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读后感、2024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