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四十自述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四十自述读后感600字

四十自述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11-08 来源:互联网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趁着自己的感触 ,最适合写一篇作品的读书笔记了!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记得我第一次讲到“白话”诗歌,对胡适这个大人物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只是凭借自己对于现代诗歌的偏爱自我性的解读了那首《两只蝴蝶》,殊不知,这首看似简单易懂的诗歌对于中国母语的进步与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虽然这本传记仅仅记录了胡适从童年到青年的人生历程,但第六章“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个想要改变国人语言现状的伟大设想是多么需要充足的勇气和非凡的实力,外加坚定的信念和不屈服的意志啊,而胡适,他做到了!

这首先源于他扎实敦厚的文学底蕴,从他的童年时代我们就不难看出,读万卷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和精神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必须要提起他的母亲,虽然是一个农村妇女,不仅恪守着丈夫胡铁花对于胡适的最终“遗愿”,但更多的成为了胡适教育方面的引导者,而胡适,也正是目睹了母亲坎坷的一生,承载着母亲的无限期待,才激励着他在人生轨迹上不断的走向巅峰,不断的突破自我,并且走向了世界的舞台,当然我认为这也离不开他父亲文学造诣的“遗传”,还有他不同常人的天资禀赋!

我不想过多涉及胡适在政治方面的作为,历史自有它判断的标尺,谁对谁错可能再过一百年才会有相应的印证。

在我看来,胡适虽然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儒家经典和诗词歌赋中汲取营养,但他的眼界是开阔的,思想是非凡的,他没有局限于眼前的这些经典书籍,而是把文学领域拓宽到社会甚至国家层面,他所思考的是不仅仅是老庄的哲思,诗歌的韵脚,小说的通俗,他所关注的是更广阔的生命群体,是当下国人语言文化的退缩与改革的问题,这样深刻的远见性,相信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拥有的!他能够从深远的经典文化中抽身,在别人看来根本没有可能改变的情况下,却毅然决然的提出了“文言”已经不适合当下历史发展的浪潮,并且大胆有力的指出“今日所需,乃是一种可读,可听,可歌,可讲,可记的言语。要读书不须口译,演说不须笔译,要施诸讲坛舞台而皆可,诵之村妪妇孺皆可懂。不如此者,非活的语言也,决不能成为吾国之国语也,决不能产生第一流的文学也”的深刻言论,可见,他的文学改革的思想是极具超越性又与时俱进的!

当然,胡适应该感谢和他一起留学的朋友,正是他们的不解和批判,才成就了孤立的伟人,才让他更加坚定的走上了文学改革的道路,写了《尝试集》,并且在众多友人极力反驳的情况下,踽踽独行,用“白话”创作诗歌,也正是因为他对“白话”的坚守,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母语现状,不然,我们可能依然操着文白夹杂的口音习惯,继续在死文字,半死文字,活文字的怪圈里原地踏步呢吧!

胡适的才华是公认的,他为国民文化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没有谁会去特别关注这个看似被时代逐渐淹没的伟人,他们或许根本不愿去了解母语的华丽又艰难的变迁,即便是有点文学爱好的人,也多数沉浸在悬疑小说,言情酸腐,或是什么语言艺术,心理技巧,怎么变成有钱人之类的畅销书堆中,我不知道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还是文化的萎缩倒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应该跟上当下流行的思想脚步,或是应该继续保持一点对物质功利浮华之外的深度思考?

难道深受梁启超影响的胡适所提出的国人的弊病依然存在吗,他说“我们所最缺乏而最须采补的是公德,是国家思想,是进取冒险,是权利思想,是自由,是自治,是进步,是自尊,是合群,是生利的能力,是毅力,是义务思想,是尚武,是私德,是政治能力”,当我们再重新审视这段文字时,依然觉得其字里行间都鞭笞着国人或多或少的弱点,虽然社会在迅猛的发展,但我们的精神层面也要加快节奏,如果就这篇感悟来说,起码我们不应该忘却像胡适这样的划时代的“大家”,这也是说给我学生听的,是的,学生们对现代诗歌的关注更是少之又少,就别提这其中蕴藏的历史渊源了,要说原因,众人皆知,高考不考,所以不讲,但我多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有更多的像胡适这样的人,引领我们的时代,不断鞭策我们的“狭隘”,让我们走向更宽广的天地,真正立足于世界的舞台!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读后感借鉴]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汇总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很多思维的火花在阅读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读后感的素材。那么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读后感借鉴]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汇总”,欢迎大家收藏与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篇1)

最近读了《四十自述》这本书。胡适这个人还挺谦虚,或者说,比较谨慎。他27岁留美回国爆得大名,四十岁早已经享誉中外,但这本书只是平铺的叙述了少年、青年的过往。文笔很简单,点滴地填些感情,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究竟是一个受史学训练深于文学训练的人,写完了第一篇,写到了自己的幼年生活,就不知不觉的抛弃了小说的体裁,回到了严谨的历史叙述的老路上去了”。所以文章写得跟流水账似的`也不奇怪,能从内心了解他本人也就够了。

胡适成长于动乱年代,清末民初的动荡与以往还不同,国门终于被打开了,有进来的,有出去的,在这样一种新旧思潮的碰撞中,新生长于世界的少年人就难免产生新想法,产生叛逆,思想总想跟着未见的思潮走。胡适这前四十年的“叛逆”,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上:无神论与白话革命。胡老先生一生儒雅,对这两件事,算得上是主动上擂秀了一下肌肉。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他儿时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

胡适的母亲了不得。她自幼生在农家,17岁出嫁就嫁给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铁花。这一段忘年之恋放在如今看来也得非议不断。更何况胡铁花后曾官至台东直隶州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作为最小儿子的胡适,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能看出胡适幼年家境还是比较殷实的,虽然后来父亲去世给整个家庭蒙上了阴影,但胡适幼年的生活条件比一般家庭是要好的。历史上许多名人俊秀都并非出自寒门,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蒋介石、张学良,又如梁启超、陈寅恪、傅斯年、李大钊、陈独秀,家境虽然不至于都是高官巨贾,但至少也都是农夫山泉有点田,安分日子富富有余。富足的物质、良好的教育也为他们日后成名创造了条件。或许是少年丧父母亲便更加疼爱,胡适一生受母亲影响尤为深远。四岁便缺失父爱的胡适一生温顺,将中庸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能看出跟幼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李敖说:别看他笑得那么好,我总觉得胡适之是一个寂寞的人。也许这颗寂寞的种子,在胡适孩童时代就已经种下了。他的寂寞,是强权时代期待民主的落寞,是硝烟战场渴望和平的孤独。他后来的呼声,给了人们一厢情愿的温暖,却改变不了螳臂当车的命运和步伐。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由硬派者主宰,胡适的温存,权当是酷九严寒高山背面的一丝和风吧。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篇2)

1、小时候应该是读过的,尤其是他写家族在父亲离世后对寡母的刁难,“色难”记忆尤深。

2、他写少年时期最爱梁任公的文章,常常为其意气所感,后任公思想有变,读了有“失望”,但仍强调“但这种失望也正是他的大恩惠。因为他尽了他的能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境界,原指望我们感觉不满足,原指望我们更朝前走。着他走,我们固然得感谢他;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指着一个未知的世界叫我们自己去探寻,我们更得感谢他。”

3、在《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先生曾与梅光迪、任叔永有过多次来往讨论,到了观点相对之处,难免激烈,但通过书中对于当时来往文字的摘录来看,双方都秉持着十分严肃之态度,严谨之逻辑,诚挚之心胸,克制之言辞求真求实求变。百年之后于舆论场乱象之中读到,颇感心向往之,身不能至。

4、从先生对于青少年求学回忆的字里行间感觉到中国古人求知为文亦有一套严谨的方法论,时至今日,多半我竟然完全不知。非常惭愧。

5、以前在学校,凡举一新学问,必先言其历史,都囫囵听了,也不知所谓。这一阵才真正体会到将思想至于时空当中讨论的必要性。这本书虽说是自述,但是与大历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应了他在序言当中说:“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篇3)

胡适生长在有神论的家庭环境中,换言之,有神论的观点是他人灌输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他通过自主求知在树上偶遇有神论的观点,是否会偏向于相信自己求知的结果?实际上,对他影响甚深的《资治通鉴》中范缜以为“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这在我看来,只是观点表达而非严密的论证或确凿的事实,实际上,唯心主义者亦可举出无数类似的理论。那么,假如情况颠倒过来,先相信无神论再偶遇有神论,是否会弃前者而取后者?有所谓“先入为主”说,那么在某些语境下是否有“后入为主”呢?

话说回来,客观而言,人是不是要读透、站在宏观的角度研究有神论与无神论两方的所有观点、论据后,才能选择真正找到自己的信仰倾向呢?否则,那只是偶然的结果,不是所谓“选择”,因为你并没有做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某人持什么观点,也许只是因为他遇到了那种观点,而非对比分析去伪存真后的审慎选择。就像文中所说:“他决想不到,八百年后这三十五个字竟感悟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竟影响了他一生的思想”。

在这个意义上,信仰什么也许只是先入为主还是后入为主的问题。

而白话与文言之于胡适,或许恰恰相反。实际上,胡适的古文功底并不薄弱,从其儿时教育便可窥见。而他最终毕生致力于推广白话文写作,想必就是我上述的“对比分析去伪存真后的审慎选择”。

“正在传抄《革命军》的少年,怎肯投到官厅去考试呢?”读这样的语句我总是莫名感动。静言思之,我喜欢、向往民国那个年代,大概是因为,在当时,青年人朝气蓬勃,“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读书可以改变个体命运,文学可以影响民族未来,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真理真真正正是至高无上的。哪怕这一切仅存于读书人与理想主义者的视野之中。被称为文学的黄金时代的八十年代大抵亦然。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篇4)

篇幅不长的一段自传,记录了胡适幼年、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

胡适原名胡洪骍,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他去美国读书。当年他为了考庚子赔款支持的美国留学机会,担心考不上被朋友和学生笑话,临时改名为胡适参加考试,结果如愿考取,以后就一直用了胡适这个名字。

胡适生于晚清,他的父亲胡传是当时台东直隶州知州,直隶州是当时清政府直隶州制度下的一个台湾行政区划,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台东县和花莲县,知州是行政区划的最高长官,按清政府的官阶安排属于正五品官员。按现在的说法,幼年的胡适属于不折不扣的“官二代”,而彼时的政府官员也是通过层层科举选拔择优录用,这样一来,三岁的胡适是有很好的生活和求学基础的。然而好景不长,当时正逢中日甲午海战,胡适的父亲负责海军防务,在战事后期身患重疾,而受战事掣肘不能离开,耽误了治疗时机,不久以后死在厦门。

父亲的死对整个家庭的打击是巨大的,没有了经济来源,整个家庭靠着父亲生前当官的积蓄生活,年轻的母亲一人挑起整个大家庭的重担,同时还要做胡适几个异母兄弟姐妹的后母。

然而身负这些困难,母亲给了胡适无微不至的关爱,虽然经济困难,在胡适的教育花费上毫不吝惜,加上平日里严加管教,让幼年的胡适顺利度过幼年时期的学习阶段。

读这一段幼年胡适的求学经历,深感胡适的思想启蒙,应该归功于母亲,她对胡适的关切之深和管教之严,慢慢培养了幼年胡适勤勉、务实的求学态度。在教育上不惜投入,又让胡适从老师那里得到比其他童年伙伴更耐心,更细致的指导,每个字每句话都有老师俯首贴耳亲自讲解。这样的胡适,就像一棵有充足的阳光雨水滋养的树苗,为后来的求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求学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老师和母亲悉心教导下完成基础教育,学会识字念书,熟读四书五经等教材。第二阶段属于胡适的思想启蒙阶段,他学会思考,求知若渴。一次偶然读到《水浒传》的经历,让他对小说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那个知识来源极其贫乏的年代,兴趣驱使他翻遍十里八乡的每个角落,读了附近几乎能够找到的所有的小说书籍。

还有那些在悄无声息的思想启蒙过程中,顿悟般的瞬间,就像思维的冰山经过了漫长汲取凝固过程,长出水面的那一瞬间,四十岁的人回忆起几十年前那个瞬间,那个思想上受到无神论启发的.瞬间,细节清晰得就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事情一样。

如果说幼年时期的胡适,在母亲呵护下的求学过程是温暖、新奇、无忧无虑的体验的话,少年时期的胡适离开母亲到上海独自求学的经历,则让他初尝苦涩、艰辛、无奈、成就、挫折这些真实人生里的第一口清晰味道,也让他有了信仰的初体验。

在上海,胡适求学辗转三个学校,无一毕业,让他深深体会到受教育的不易。动荡的社会国事战事让少年脚下的求学土壤犹如流沙,没有立足的根基,而当时的少年仅仅感受到那一层无奈和难以稳定,还完全没有变局破局的自主意识生长出来。

在身心流离之间,艰难求学的日子,有一些无奈空洞无意识借酒精填满,意外收获一番荒唐和现实的冰冷体会,伴随着对母亲温暖苦涩的思念,就这样,有意无意的,胡适获得了赴美留学的机会。

在那样的无望年代,吃饱穿暖、受教育尚且艰难,就更不要提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那些思维开关,掌管着当下人的紧张和敏感:幸福感,成就感,梦想,财富,正能量。显得我们无比矫情和脆弱,让我奇怪的是,当时怎么就没有愤世嫉俗?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篇5)

记得我第一次讲到“白话”诗歌 ,对胡适这个大人物 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只是凭借自己对于现代诗歌的偏爱 自我 性的解读了那首《两只蝴蝶》,殊不知,这首看似简单易懂的诗歌对于中国母语的进步与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虽然这本传记仅仅记录 了胡适从童年到青年的人生历程,但第六章“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个想要改变国人语言现状的伟大设想是多么需要充足的勇气和非凡的实力,外加坚定的信 念和不屈服的意志啊,而胡适,他做到了!

这首先源于他扎实敦厚的文学底蕴,从他的童年时代我们就不难看出,读万卷书对于一个人 的文学素养和精神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必须要提起他的母亲,虽然是一个农村妇女,不仅恪守着丈夫胡铁花 对于胡适的最终“遗愿”,但更多的成为了胡适教育 方面的引导者,而胡适,也正是目睹了母亲坎坷的一生,承载着母亲的无限期待,才激励着他在人生轨迹上不断的走向巅峰,不断的突破自我,并且走向了世界的舞台,当然我认为这也离不开他父亲文学造诣的“遗传”,还有他不同常人的天资禀赋!

我不想过多涉及胡适在政治方面的作为,历史自有它判断的标尺,谁对谁错可能再过一百年才会有相应的印证。

在我看来,胡适虽然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儒家经典和诗词 歌赋中汲取营养,但他的眼界是开阔的,思想是非凡的,他没有局限于眼前的这些经典书籍,而是把文学领域拓宽到社会甚至国家层面,他所思考的是不仅仅是老庄的哲思,诗歌的韵脚,小说的通俗,他所关注的是更广阔的生命 群体,是当下国人语言文化的退缩与改革的问题,这样深刻的远见性,相信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拥有的!他能够从深远的经典文化中抽身,在别人看来根本没有可能改变的情况 下,却毅然决然的提出了“文言”已经不适合当下历史发展的浪潮,并且大胆有力的指出“今日所需,乃是一种可读,可听,可歌,可讲,可记的言语。要读书不须口译,演说不须笔译,要施诸讲坛舞台而皆可,诵之村妪妇孺皆可懂。不如此者,非活的语言也,决不能成为吾国之国语也,决不能产生第一流的文学也”的深刻言论,可见,他的文学改革的思想是极具超越性又与时俱进的!

当然,胡适应该感谢 和他一起留学 的朋友,正是他们的不解和批判,才成就了孤立的伟人,才让他更加坚定的走上了文学改革的道路,写了《尝试集》,并且在众多友人极力反驳的情况下,踽踽独行,用“白话”创作诗歌,也正是因为他对“白话”的坚守,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母语现状,不然,我们可能依然操着文白夹杂的口音习惯,继续在死文字,半死文字,活文字的怪圈里原地踏步呢吧!

胡适的才华是公认的,他为国民文化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没有谁会去特别关注这个看似被时代逐渐淹没的伟人,他们或许根本不愿去了解母语的华丽又艰难的变迁,即便是有点文学爱好的人,也多数沉浸在悬疑小说,言情酸腐,或是什么语言艺术 ,心理技巧,怎么变成有钱人之类的畅销书堆中,我不知道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还是文化的萎缩倒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应该跟上当下流行的思想脚步,或是应该继续保持一点对物质功利浮华之外的深度思考?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篇6)

今年春节的最后三天,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读完了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读罢,神清气爽,醍醐灌顶,心旷神怡,那真叫一个“过瘾”。鉴于刚刚制定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我便从小做起,从一点点的感悟谈起,学习胡适先生的杜绝“苟且”,从我做起。

通读全篇,这本书是胡适先生记录的自己40多年来生命中比较重要的时间、空间等碎片记忆,从零散的记忆里我们可以感触到胡适先生当年的风采,这里有几点小感悟:

一、胡适先生的文字。读罢此书,我越发的对中国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先生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你都不觉得多余,与当前时代背景下繁冗的文字游戏大相径庭,可以说先生的文字代表了那个年代的特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语言艺术的上品。我虽然不懂得如何从专业角度去分析,但字里行间的感觉是当地文字所无可比拟的。感觉是文字无法形容的,还需要大家细细的去品味。

二、胡适先生的胆魄。胡适先生真可谓中国白话文字的先驱,本书有一大部分是在记述胡适对中国文学革命所做的贡献,这里倾注了胡适先生一生的心血,他用一己之力影响人,改变人,我甚是敬佩,当代中国最缺乏的就是像他老人家这样,敢讲真话,敢动真格,敢直抒胸臆的人才,我斗胆命名为胆魄,胡先生的胆魄全中国人应为之敬也。

三、胡适先生的思想。胡老的思想是最难得的,本书的最后附录一部分都在写胡适的思想,读的酣畅淋漓。这里我佩服的一方面是胡适看问题的角度,直击要害,从不拐弯抹角,找的准,说的狠。比如在《旬报》第三十六期上发表一篇《苟且》,痛论随便省事不肯彻底思想的毛病,说“苟且”二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大瘟疫,把几千年的名族精神都瘟死了。别说当时,就在当下,“苟且”的瘟疫依然再继续,吾国吾民何时能够被唤醒?吾心之痛堪比亡国。再比如,他形容中国文学的病症,吾国文学大病有三:一曰无病呻吟,二曰摹仿古人,三曰言之无物。倾所作词,专攻此三弊,岂徒责人,亦以自誓耳。句句如针扎,针针戳痛处。最后我想展示胡适思想的精髓,我认为的就是“透“,一个”透“字蕴含了多少哲理,我们暂且不论,看看胡适先生怎样评价”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凡是有价值的思想,都是从这个那个具体的问题下手的。先研究了问题的种种方面种种事实,看看究竟病在何处,这是思想的第一步功夫。然后根据一生的经验学问,提出种种解决的方法,提出种种医病的丹方,这是思想的第二步功夫。然后用一生的经验学问,加上想象的能力,推思每一种假定的解决法应该可以有什么样的效果,更推想这种效果能否解决眼前这个困难问题。推想的结果,拣定一种假设(最满意的)解决,认为我的主张,这是思想的第三步工夫。凡有价值的主张,都是先经过这三步工夫来的。

不言自明,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而且适合重复阅读,尤其是附录《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章是本书的精华所在,我认为很有比较重复阅读,并拜读胡适先生所列出的文章,例如《问题和主义》、《新思潮的意义》等等。

停笔,闭目,尽是适之之思想。

韬奋,前行,满是适之之精髓。

崛起,未眠,是时代呼唤适之。

四十自述读后感


四十自述读后感

最近,忽然想起毛泽东曾对斯诺说过的一句话:当时我特别喜欢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于是,就拿起胡适的《四十自述》一读。

初识胡适大名,是从教科书里,在鲁迅文章的痛骂中得知的。后来,读工科,没有语文课,就远离文了。当年盛行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的信条,而胡适去在台湾,被人淡忘是理所当然的。除非是拿来作反面教材,才有人提及他的名字2020、文章和书。

岁月递嬗,斗转星移。十年文革过后,学界对思想、文化领域及中国新文化运动,作了较为客观、科学的评价。尽管对胡的是非功过尚有争议,但对其贡献,依然作出了肯定。十多年前,偶见《四十自述》一书,有点儿兴奋,便买下一观。由于当时仍须日日点卯撞钟、像愚公一样:每天挖山不止,书。也只当睡前催眠罢了。

自从赋闲以来,为了打发时光和远离痴呆症,常以书为伴。看完《四十自述》,有些感慨,不妨闲叙一下。

胡适,原名洪骍,安徽绩溪人。父亲是晚清一小官员,在台中任职。母亲原是不识字2020的农村姑娘,虚龄17岁时嫁给他47岁的父亲做续弦,胡适的大哥大姐比其母还大,其他哥哥的年龄也都比胡适大得多。

胡适出生不久,随母往台湾父亲住所。他父亲在百忙中,用红纸方字2020教母亲认字2020和读书,同时,母亲转教胡适,也当复习。他未满2岁,已认得700多字2020。他父亲还为他编两本四言韵文,作为教材,称原学。内中充满哲理,教他日后如何做人。

儿童早教、早慧,沿袭诵读经史的教育方法,在周恩来、胡适等等,诸多名人身上,得到了成功的印证。此方法是否可取、值得推而广之?让教育界仁者去考量是了。

在将近一个世纪前,一名不识字2020农村妇女,能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艰苦地支持孩子读书,(.org)并毅然让少年的胡适离开她,到远方的上海去,实在难能可贵。

12岁的胡适,能用得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除了学识广博,说明他已从父母那里,学会了做人。这种素质,是当今的少年人所极度缺乏的!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的教育方法,是传统教育的精髓之一。可惜,目前被大多数家庭和学校所忽略,太遗憾了!

18岁、还算是中学生的胡适,喝醉酒打了巡捕(警察)。他能自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不玷辱供职学校的名誉,猛然自省,痛改前非,发奋图强,令人赞叹!然而,当今的大学生,有的要父母千里迢迢,前往学校附近租屋陪读,有的要吃妈妈乘飞机送去的饺子如此反差,真是天壤之别了!

胡适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天资和勤奋之外,无庸置疑,家庭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要归功于他那位伟大的母亲!在近百年前,一位没文化的年轻寡妇,能将一个生活在农村孩子,教育培养成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杰出名人,北大教授、北大校长,中国驻美大使,参加联合成立大会的中国代表应该说,这位英雄母亲为中华民族做了一桩功德无量的美事!

人们在赞叹胡适的同时,自然会思考:当今的教育,是进步、还是负进步呢?

《四十自述》读后感:变


欣赏着书本里一条条灵动的白话文,胡适这个名字悄然浮出脑海,带来一味清香

胡适的父亲早逝。不幸中的他,在父亲的遗嘱下饱览全书,在母亲的教育下努力学习。这从小的磨难成就了他。

之后,他只身一人外出求学。在学校,他奠下的扎实基础倍受老师青睐。由此,他受到了更好的教育,有了更好的学习平台。在漫漫求学路上,他疯狂地汲取知识,升华精神,接触政治。他第一次变,变成了一个满腹经纶的知识青年。

但他家道的衰败和母亲的衰老渐渐脱去他知识青年的外衣,他又变,变得颓废,变得茫然。他成天和不良青年喝酒作乐。终于有一次,他因为喝酒闯了大祸。事后的他幡然悔悟,毅然决定出国求学。他经受住了挫折的剥削,又牢牢地加上了有志青年的大衣。

他继续在国外上下求索,却忽然意识到中国文学的不足。中国文学如同是中国这个破烂的襁褓中的婴儿,急需一种成长、蜕变。于是像胡适这样的先进文化青年便利用自己一肚子的墨水,狂妄地想开展文学革命。

胡适先从最表面文字的死活来谈。他认为,古文已是枯死了的朽木,而白话则是刚冒芽的新苗。初步确立了白话的大方向后,胡适与留学好友探讨进行书信大战。

他与朋友们唇枪舌战、据理力争,终于是他们认可了白话散文和小说。但毕竟散文小说都在当时不登大雅之堂,诗才是真正雅致的文学。但白话诗基本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朋友的反对,瓶颈的顽固,创新的困难这种种不顺都让胡适感到孤立与无助。于是,第一首白话诗《蝴蝶》便应运而生。

尽管白话还是很稚嫩,但《蝴蝶》至少证明了白话可入诗。于是这成为了胡适与白话的转折点。

胡适将之前散乱的思想汇聚起来,发给了国内更有执行力的人,此时的形势,正如胡适所说:由一群国外留学生的业余探讨,到国内的革新大事。胡适的作为使他携着文学这婴儿一起变。他俨然成为一个父亲,辛勤抚育着文学。

清香消散后,白话依旧跳跃在纸张上,让我们再也无法忘怀,胡适的变。

四十自述读后感1000字


用书香熏染生命,读经典塑造灵魂。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让人不禁茅塞顿开我们需要保持着我们当时阅读作品时的感觉,写出一篇读后感。我们该如何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也许下面的“四十自述读后感”正合你意!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四十自述读后感【篇1】

最近读了《四十自述》这本书。胡适这个人还挺谦虚,或者说,比较谨慎。他27岁留美回国爆得大名,四十岁早已经享誉中外,但这本书只是平铺的叙述了少年、青年的过往。文笔很简单,点滴地填些感情,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究竟是一个受史学训练深于文学训练的人,写完了第一篇,写到了自己的幼年生活,就不知不觉的抛弃了小说的体裁,回到了严谨的历史叙述的老路上去了”。所以文章写得跟流水账似的`也不奇怪,能从内心了解他本人也就够了。

胡适成长于动乱年代,清末民初的动荡与以往还不同,国门终于被打开了,有进来的,有出去的,在这样一种新旧思潮的碰撞中,新生长于世界的少年人就难免产生新想法,产生叛逆,思想总想跟着未见的思潮走。胡适这前四十年的“叛逆”,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上:无神论与白话革命。胡老先生一生儒雅,对这两件事,算得上是主动上擂秀了一下肌肉。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他儿时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

胡适的母亲了不得。她自幼生在农家,17岁出嫁就嫁给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铁花。这一段忘年之恋放在如今看来也得非议不断。更何况胡铁花后曾官至台东直隶州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作为最小儿子的胡适,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能看出胡适幼年家境还是比较殷实的,虽然后来父亲去世给整个家庭蒙上了阴影,但胡适幼年的生活条件比一般家庭是要好的。历史上许多名人俊秀都并非出自寒门,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蒋介石、张学良,又如梁启超、陈寅恪、傅斯年、李大钊、陈独秀,家境虽然不至于都是高官巨贾,但至少也都是农夫山泉有点田,安分日子富富有余。富足的物质、良好的教育也为他们日后成名创造了条件。或许是少年丧父母亲便更加疼爱,胡适一生受母亲影响尤为深远。四岁便缺失父爱的胡适一生温顺,将中庸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能看出跟幼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李敖说:别看他笑得那么好,我总觉得胡适之是一个寂寞的人。也许这颗寂寞的种子,在胡适孩童时代就已经种下了。他的寂寞,是强权时代期待民主的落寞,是硝烟战场渴望和平的孤独。他后来的呼声,给了人们一厢情愿的温暖,却改变不了螳臂当车的命运和步伐。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由硬派者主宰,胡适的温存,权当是酷九严寒高山背面的一丝和风吧。

四十自述读后感【篇2】

胡适生长在有神论的家庭环境中,换言之,有神论的观点是他人灌输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他通过自主求知在树上偶遇有神论的观点,是否会偏向于相信自己求知的结果?实际上,对他影响甚深的《资治通鉴》中范缜以为“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这在我看来,只是观点表达而非严密的论证或确凿的事实,实际上,唯心主义者亦可举出无数类似的理论。那么,假如情况颠倒过来,先相信无神论再偶遇有神论,是否会弃前者而取后者?有所谓“先入为主”说,那么在某些语境下是否有“后入为主”呢?

话说回来,客观而言,人是不是要读透、站在宏观的角度研究有神论与无神论两方的所有观点、论据后,才能选择真正找到自己的信仰倾向呢?否则,那只是偶然的结果,不是所谓“选择”,因为你并没有做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某人持什么观点,也许只是因为他遇到了那种观点,而非对比分析去伪存真后的审慎选择。就像文中所说:“他决想不到,八百年后这三十五个字竟感悟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竟影响了他一生的思想”。

在这个意义上,信仰什么也许只是先入为主还是后入为主的问题。

而白话与文言之于胡适,或许恰恰相反。实际上,胡适的古文功底并不薄弱,从其儿时教育便可窥见。而他最终毕生致力于推广白话文写作,想必就是我上述的“对比分析去伪存真后的审慎选择”。

“正在传抄《革命军》的少年,怎肯投到官厅去考试呢?”读这样的语句我总是莫名感动。静言思之,我喜欢、向往民国那个年代,大概是因为,在当时,青年人朝气蓬勃,“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读书可以改变个体命运,文学可以影响民族未来,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真理真真正正是至高无上的。哪怕这一切仅存于读书人与理想主义者的视野之中。被称为文学的黄金时代的八十年代大抵亦然。

四十自述读后感【篇3】

篇幅不长的一段自传,记录了胡适幼年、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

胡适原名胡洪骍,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他去美国读书。当年他为了考庚子赔款支持的美国留学机会,担心考不上被朋友和学生笑话,临时改名为胡适参加考试,结果如愿考取,以后就一直用了胡适这个名字。

胡适生于晚清,他的父亲胡传是当时台东直隶州知州,直隶州是当时清政府直隶州制度下的一个台湾行政区划,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台东县和花莲县,知州是行政区划的最高长官,按清政府的官阶安排属于正五品官员。按现在的说法,幼年的胡适属于不折不扣的“官二代”,而彼时的政府官员也是通过层层科举选拔择优录用,这样一来,三岁的胡适是有很好的生活和求学基础的。然而好景不长,当时正逢中日甲午海战,胡适的父亲负责海军防务,在战事后期身患重疾,而受战事掣肘不能离开,耽误了治疗时机,不久以后死在厦门。

父亲的死对整个家庭的打击是巨大的,没有了经济来源,整个家庭靠着父亲生前当官的积蓄生活,年轻的母亲一人挑起整个大家庭的重担,同时还要做胡适几个异母兄弟姐妹的后母。

然而身负这些困难,母亲给了胡适无微不至的关爱,虽然经济困难,在胡适的教育花费上毫不吝惜,加上平日里严加管教,让幼年的胡适顺利度过幼年时期的学习阶段。

读这一段幼年胡适的求学经历,深感胡适的思想启蒙,应该归功于母亲,她对胡适的关切之深和管教之严,慢慢培养了幼年胡适勤勉、务实的求学态度。在教育上不惜投入,又让胡适从老师那里得到比其他童年伙伴更耐心,更细致的指导,每个字每句话都有老师俯首贴耳亲自讲解。这样的胡适,就像一棵有充足的阳光雨水滋养的树苗,为后来的求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求学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老师和母亲悉心教导下完成基础教育,学会识字念书,熟读四书五经等教材。第二阶段属于胡适的思想启蒙阶段,他学会思考,求知若渴。一次偶然读到《水浒传》的经历,让他对小说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那个知识来源极其贫乏的年代,兴趣驱使他翻遍十里八乡的每个角落,读了附近几乎能够找到的所有的小说书籍。

还有那些在悄无声息的思想启蒙过程中,顿悟般的瞬间,就像思维的冰山经过了漫长汲取凝固过程,长出水面的那一瞬间,四十岁的人回忆起几十年前那个瞬间,那个思想上受到无神论启发的.瞬间,细节清晰得就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事情一样。

如果说幼年时期的胡适,在母亲呵护下的求学过程是温暖、新奇、无忧无虑的体验的话,少年时期的胡适离开母亲到上海独自求学的经历,则让他初尝苦涩、艰辛、无奈、成就、挫折这些真实人生里的第一口清晰味道,也让他有了信仰的初体验。

在上海,胡适求学辗转三个学校,无一毕业,让他深深体会到受教育的不易。动荡的社会国事战事让少年脚下的求学土壤犹如流沙,没有立足的根基,而当时的少年仅仅感受到那一层无奈和难以稳定,还完全没有变局破局的自主意识生长出来。

在身心流离之间,艰难求学的日子,有一些无奈空洞无意识借酒精填满,意外收获一番荒唐和现实的冰冷体会,伴随着对母亲温暖苦涩的思念,就这样,有意无意的,胡适获得了赴美留学的机会。

在那样的无望年代,吃饱穿暖、受教育尚且艰难,就更不要提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那些思维开关,掌管着当下人的紧张和敏感:幸福感,成就感,梦想,财富,正能量。显得我们无比矫情和脆弱,让我奇怪的是,当时怎么就没有愤世嫉俗?

四十自述读后感【篇4】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最近看的书,是胡适四十岁时写的一本自传,叫《胡适四十自述》,内容不多,只有六章,加上后面的几篇胡适的文章作为附录,也才14万字左右。这本书从胡适的父母结婚开始讲起,主要介绍了胡适的求学经历,从上私塾一直到他出国留学前,最后讲了一部分胡适关于文学革命的思考。总的来说,值得一看。

现在就这本书谈谈我的五点感受:首先是读书。这本书大部分甚至可以说通篇都是讲胡适如何读书的,读完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胡适这才叫读书,我不管是上学还是看课外书,都不叫读书。那么胡适是怎么读书的呢?那才叫如饥似渴,上私塾的时候,胡适就四处找小说,把《三国》《水浒》等,还有一些文言作品《易经》、诗词都读了,认的字比同龄人都多,而且文言也比其他人好。到上公学的时候,熬夜看书那也是家常便饭。其实胡适最大的特点就是孜孜不倦、探寻到底,这是我们很多人都缺少的。所以胡适为什么能成为大师,从他读书就可以看出来。

第二,家庭教育很重要。胡适的母亲是个乡下人,但是她很重视教育,家里并不富裕,但是坚决把胡适送到外地读书,十年来母子只见过三面。同时,她母亲对胡适的要求非常严格,这对胡适有极大的影响,他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大的成就,她母亲的影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故而晚年十分怀念母亲。所以,千万不要忽视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教育,不能单靠学校教育,其实决定孩子一生的,是家庭而不是学校。

顺便说一句,前阵子《罗辑思维》说了一个观点,就是寡母带大的孩子更能取得成就,像孔子、孟子都是父亲去世得早的。胡适也是,他父亲四十多岁才娶了十多岁的母亲,前妻的孩子比胡适的母亲还大一岁。在胡适三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那么为什么寡母带大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呢?有个说法是说这样的孩子因为没有父亲,所以会更早地担当起一部分父亲的责任。这个观点,大家可以想一想。

第三,讨论与辩论对学术很重要。在整本书中,可以看到胡适跟他的朋友讨论或者辩论文学革命的一些问题,十分激烈,但是真理不辩不明,在辩论的过程中,胡适对文学革命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也更加坚定了文学革命的必要性。其实读书,重要的不是读,而是说,尤其是讨论和辩论,很可惜,这是中国教育非常不重视的部分,这一点应该加强。

第四,胡适是个自由主义者,但是他认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以前分享过胡适的一篇文章,就叫《容忍与自由》,大家可以看看。其实我认为,容忍就是自由的核心,没有了容忍,也就没有了自由,就像人没了心。所谓容忍,作文一是要让大家都说话,二是不以自己的是非为是非。这一点,陈独秀就没做到。

第五,胡适是文学革命的功臣。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其实就是主张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甚至是白话诗,同时主张“笔锋带着感情”,不要空洞无物,这一主张对当时的文化和思想影响巨大。

以上就是我对《胡适四十自述》这本书的一点感受,很值得大家看。但是这本书有一个缺陷,就是太少了,只写到胡适留学前的内容,也就是1917年之前,胡适留学以后的事就没有说了,胡适也没有再写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四十自述读后感【篇5】

幼年只知鲁迅,不识胡适。正值新文化运动100年,得了这本《四十自述》。虽谓四十自述,其实只写到1917年(26岁)的美国公费留学生涯。

一个人的成就,起源于他的成长环境和所受的教育。父亲是一位有才干的学者。母亲是庄稼人的女儿,狠抓教育从每日的晨训开始,三倍学费的物有所得,彰显了她的远见卓识。胡适从小就被称为“糜先生”,聪慧之外,苦读功不可没。没有3岁开始的博览古籍,通读小说,哪里有后来的渊博学识?

胡适年幼体弱,却极有主见,8岁能从《资治通鉴》的只言片语中读出“无神论”。13岁到上海求学,15岁开始用白话文在报上发表文章,17岁作为《竞业旬报》的编辑,有时竟做了全期的文字,真是一块能自由发表思想的乐土。同年成为中国新公学的老师。

1915年,胡适提出“文学革命”时年仅24岁,从白话小说,白话诗开始,到废除文言文,废除汉字,一场辩论轰轰烈烈。胡适的打油诗,挚友间的争辩,看起来颇有些意思。

书中除了自传,还收录了“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一章,简要说明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及运动宗旨和主张、要点。另收录了“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一章,胡适对50年来的作品、作家、流派娓娓道来,细加评说。唯有全部读过,领悟过,比较过,总结过,方能信手拈来。胡适的深厚功底可见一斑。

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白话文运动确实对普及文化,去除糟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当我读到:“白话文是活文字,古文是半死的文字。”不禁悲叹不已,5000年的瑰宝,如今渐行渐远,真正成了半死的文字。新文化运动后的100年,哪里还有严复、林纾、胡适般通晓古籍的文人?能以半通不通文言文写书作诗之人,也是凤毛麟角了。

庆幸的是,虽然经历了多次字母运动,汉字还留在你的眼中,留在我的笔下。

四十自述读后感【篇6】

《四十自述》是胡适先生写的一本传记。它记录了胡适先生从童年到青年的人生历程,在这本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到胡适先生思想的逐渐成熟。

胡适先生的童年是十分幸福的。他与别的小孩不一样,在童年时期胡适便跟着母亲接触教育。母亲为人处世十分令人敬佩,这也使得胡适养成了温文儒雅的性格。这可以从书上的一句话体现出来。“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这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正因为如此,胡适先生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方面是颇有成就。但他却没有沉浸于此,在那样一个封建的旧时代,胡适先生仍热情地追求新鲜事物,敢于突破旧思想的束缚,这也可以从他的“有神论”到“无神论”可以看出。

在书中,与胡适先生一起在上海留学的朋友对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正是因为他朋友不合理的批判,才会使得胡适先生更加坚定文学的改革。

在上学期的历史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胡适也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伟人。他倡导白话文,推进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也有许许多多像胡适先生这样的人。他们在现代人民早已习惯的生活里,创造出了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用品,尽管他们知道这可能会受到别人的质疑和误解。

但是在这不断创新的世界中,我们得需要学会“辨别”。不能盲目地相信新生活、新方式,得学会提出问题,提出质疑,灵活应变。

好友之间的行程安排、班级里的纪律规章都是一种“新的改革”,也都需要我们参与,提出质疑,这才能是一个正常的规则。

总而言之,每一种新的创造或发现或出现时,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们应该感谢胡适先生的正确观点和发现。这才让我们从拗口的文言文中解脱。不得不说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是伟大的。(连泽羽)

四十自述读后感【篇7】

《胡适四十自述》

这本书记录了胡适从母亲订婚到自己离家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母亲对他的教育和他自我思想的转变等,他从14岁外出上学,不断接触新思想,19岁考取官费去美国留学,为其大师的养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是胡适先生的半生回忆录,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文学大少年时的心路历程,以及他是如何走上大师之路的。

读完此书,令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胡适先生的成功离不开他母亲对他的悉心教导。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7岁便出嫁,23岁生下胡适后便做了寡妇。而母亲是个非常隐忍的人,虽然生活过的很艰苦,总是受哥哥嫂子的气,但母亲却待人温和,从未说过一句伤人的话。母亲宽恕体谅人的性格也对胡适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胡适天资聪颖,母亲也谨遵父亲的遗嘱让胡适读书。在学堂中,胡适母亲花费高额的学费请老师帮他讲学,更使得胡适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胡适先生也成说,如果他学得了一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他能够体谅人、宽恕人都要感谢他的慈母。

2.兴趣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胡适在脚气病期间以读诗为乐,受朋友傅君剑的影响,励志当一名诗人,还曾在大学代数下翻阅《诗韵合璧》,这几个月的时间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从此之后,胡适先生走上了文学史的道路,后来几次想挽救回来,却发现兴趣已深、习惯已成、无法挽回。

3.从新公学的成立到与老工学合并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年的青年学生热血方刚、为了理想而奋斗、为了团体而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然而由于经费紧张和原公学势力的压迫,理想主义最终向现实低下了头,新老工学调停合并。在这期间,胡适曾任新公学的英文任课教师,并与当时新公学的职员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曾有天涯感,无忘城下盟”,这些公学的记忆如同鸿爪遗痕,在胡适等人的精神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子。

4.在《逼上梁山》一章中,胡适先生提倡以“白话作诗,以白话作文”,的主张受到了好友梅觐庄、任叔永的反对,从行文中我们可以读出胡适先生的孤单和失落,一年多的讨论竟然不能说服一两个好友与其同行。然而胡适先生却不曾放弃,并决心试验白话诗,相继发表了《尝试集》和《文学改良邹议》。随后胡适得到了陈独秀和钱玄同等人的支持,并引发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激烈变革。

四十自述读后感【篇8】

1、小时候应该是读过的,尤其是他写家族在父亲离世后对寡母的刁难,“色难”记忆尤深。

2、他写少年时期最爱梁任公的文章,常常为其意气所感,后任公思想有变,读了有“失望”,但仍强调“但这种失望也正是他的大恩惠。因为他尽了他的能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境界,原指望我们感觉不满足,原指望我们更朝前走。着他走,我们固然得感谢他;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指着一个未知的世界叫我们自己去探寻,我们更得感谢他。”

3、在《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先生曾与梅光迪、任叔永有过多次来往讨论,到了观点相对之处,难免激烈,但通过书中对于当时来往文字的摘录来看,双方都秉持着十分严肃之态度,严谨之逻辑,诚挚之心胸,克制之言辞求真求实求变。百年之后于舆论场乱象之中读到,颇感心向往之,身不能至。

4、从先生对于青少年求学回忆的字里行间感觉到中国古人求知为文亦有一套严谨的方法论,时至今日,多半我竟然完全不知。非常惭愧。

5、以前在学校,凡举一新学问,必先言其历史,都囫囵听了,也不知所谓。这一阵才真正体会到将思想至于时空当中讨论的必要性。这本书虽说是自述,但是与大历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应了他在序言当中说:“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四十自述读后感【篇9】

这是新年第四本书了,之前很喜欢胡适先生的《宽容与自由》,看到这本《四十自述》的时候,自然就想翻一翻,了解先生的生平。自述总是来的更鲜活一些…主管评判,本书对于喜欢胡适的人而言,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本书印象比较深的部分,分别是:母亲的生平与先生幼年的开蒙、少时外出求学以及发起新文化运动。

对于母亲的生平,先生真的是为我们刻画出了一个传统中国女性无私、奉献、克制、忍耐的形象。这样的母亲,隐忍又充满爱意,年轻寡居,在打理一家子琐事之外,生活全部的希望都集在幼子的教育上。对于胡适母亲的教育,我认为有很多可取之处。第一,教育投资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幼童启蒙阶段。生活虽不宽裕,但胡适母亲对教育的投资却很大方,别人二元的学费,她却一开始就给到六元,以后逐年递增。也因之这种差别的学费,小胡适可以受到书堂先生刻意的关爱,别人只会教认字,而胡适却还能听讲文章的意义。也因此,读书并未成为胡适的负担,他沉迷其中,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少年广博群书,为他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基础。第二,对于孩子的教育,好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要,家规的树立也是必不可少的。上文已提到,胡适母亲年轻寡居,且她极度尊敬爱戴胡适的父亲,又加之胡适父亲对于小胡适的期待颇高,希望他在读书之路上有所建树。因此,母亲从小对于胡适的教育颇为严格,晨起先要讲规矩,讲道理,然后方可去书堂。对于小错误,她只和你讲道理,认错便可。但是,对于性质严重的问题,当天晚上就会解决,第二天早晨继续。且胡适母亲的隐忍,也一贯体现在教育胡适的方式,她并不大声言语,只是和你讲道理,情到深处会哀伤哭泣,就这样,效果反而很显著。可以说,胡适有后来的发展,与幼年时和母亲生活给他养成的习惯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同时,这样的教育,也让孩子非常感恩母亲,在书中,胡适写到,我与母亲虽然只是生活了短短的十四年,但在后来的时光里,我却一直怀念我的母亲。

对于少年求学,印象较深的是大师们独立自主的思想与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也是吾辈非常欠缺的。同时,先生的经历也说明了,每个人的成长都非一帆风顺一蹴而就,连同大师们,包括胡适、季羡林等,也都有过年少荒唐散漫堕落的时期,但人与人最大的差别,在于从逆境中突破的反弹力。不任性放纵,当是自律必备的底线吧。

对于书中提到的新文化运动,先生的理念一直都是要用活的文学代替死的文学。他坚信,过去的古文已经是不合实际的,不能满足当时社会发展的落后的文学,需要用白话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发出新时代改革的声音。在此之前,其实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只是流于历史书中教条的写作,但真的读后才会发现,如果一直用高高在上的古文来读书写作,确实会淘汰掉很多读书的人。先从学习工具入手,只有改变了读书的束缚,所有人才会有机会进步,才能聆听新的思想,学习新的技术,从这个角度讲,新文化运动的意义确实深远非常。如果没有当初前人的努力,现在的我,估计也是目不识丁段不能识文辨字的粗俗人了………

四十自述读后感600字


《四十自述》是胡适先生写的一本传记。它记录了胡适先生从童年到青年的人生历程,在这本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到胡适先生思想的逐渐成熟。

胡适先生的童年是十分幸福的。他与别的小孩不一样,在童年时期胡适便跟着母亲接触教育。母亲为人处世十分令人敬佩,这也使得胡适养成了温文儒雅的性格。这可以从书上的一句话体现出来。“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这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正因为如此,胡适先生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方面是颇有成就。但他却没有沉浸于此,在那样一个封建的旧时代,胡适先生仍热情地追求新鲜事物,敢于突破旧思想的束缚,这也可以从他的“有神论”到“无神论”可以看出。

在书中,与胡适先生一起在上海留学的朋友对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正是因为他朋友不合理的批判,才会使得胡适先生更加坚定文学的改革。

在上学期的历史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胡适也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伟人。他倡导白话文,推进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也有许许多多像胡适先生这样的人。他们在现代人民早已习惯的生活里,创造出了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用品,尽管他们知道这可能会受到别人的质疑和误解。

但是在这不断创新的世界中,我们得需要学会“辨别”。不能盲目地相信新生活、新方式,得学会提出问题,提出质疑,灵活应变。

好友之间的行程安排、班级里的纪律规章都是一种“新的改革”,也都需要我们参与,提出质疑,这才能是一个正常的规则。

总而言之,每一种新的创造或发现或出现时,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们应该感谢胡适先生的正确观点和发现。这才让我们从拗口的文言文中解脱。不得不说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是伟大的。(连泽羽)

四十自述读后感(读后感范文)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四十自述》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m.dhb100.com

首先是自序,胡适先生介绍了写作的由起,他感到中国最缺乏传记,为此到处去劝身边的老朋友写自传,大家也都答应,可却迟迟不敢下笔。岁月无情,命运多舛,林长民、梁启超想写却死于战乱,英年早逝,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胡适先生怀着抛砖引玉之心,开始写这本《四十自述》,以开启自传风气,其最根本的考虑是“给史料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这本书,按照胡适先生的想法,是想写留学前、留学时、归国后三个阶段,时间总共是40年,可是事与愿违,在阴差阳错之下,只写了前两个阶段。全书浸透着一种真情实感,相比于我的作文简直好得太多,他的文笔,或娓娓道来,或平铺直叙,或夹议插叙……

这本书中,多次提到他因读书从拜神到信奉无神的经历。范缜说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而没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当胡适先生看到这句话,还高兴得直跳,从此以后成了一个信奉无鬼无神的人。这要放在现在的科技时代,好像it’snotabigdeal(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当时是在落后的封建社会啊,在一个村落之中,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居然有如此想法,还敢叫同伴一起去拆神像,真可谓是惊世骇俗,这也为他的一生奠定了文化基础。在当今社会,迷信似乎已经远离,可愚昧还在我们心中徘徊,我们不拜神了,却拜气功大师、养生专家,开始煽动谣言,盲目从众。

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想。胡适16岁的时候与同学们经历公学风潮,勇争本属于学生们的权利;17岁就发表几十篇文章启发民智;20岁就开始……反观自己,这十余年来,脑子里装了什么,又想着什么?我不禁为之汗颜。

所以,要想成就自我,还须从改装大脑开始,每天想着普渡众生,你就能立地成佛,每天想着柴米油盐,你就只能平庸度日,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人,生活方式不同,境界就分高与低!(林瑞煜)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http://www.dhb100.com

四十自述读后感1000字(通用10篇)


读后感大全精选专题推荐:“四十自述读后感”。

书籍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虽然他没有热情,但他会十分忠诚,优秀的书籍通常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不妨写下一篇读后感,回顾书中的精彩片段,下面的内容是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四十自述读后感,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1

今年春节的最后三天,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读完了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读罢,神清气爽,醍醐灌顶,心旷神怡,那真叫一个“过瘾”。鉴于刚刚制定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我便从小做起,从一点点的感悟谈起,学习胡适先生的杜绝“苟且”,从我做起。

通读全篇,这本书是胡适先生记录的自己40多年来生命中比较重要的时间、空间等碎片记忆,从零散的记忆里我们可以感触到胡适先生当年的风采,这里有几点小感悟:

一、胡适先生的文字。读罢此书,我越发的对中国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先生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你都不觉得多余,与当前时代背景下繁冗的文字游戏大相径庭,可以说先生的文字代表了那个年代的特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语言艺术的上品。我虽然不懂得如何从专业角度去分析,但字里行间的感觉是当地文字所无可比拟的。感觉是文字无法形容的,还需要大家细细的去品味。

二、胡适先生的胆魄。胡适先生真可谓中国白话文字的先驱,本书有一大部分是在记述胡适对中国文学革命所做的贡献,这里倾注了胡适先生一生的心血,他用一己之力影响人,改变人,我甚是敬佩,当代中国最缺乏的就是像他老人家这样,敢讲真话,敢动真格,敢直抒胸臆的人才,我斗胆命名为胆魄,胡先生的胆魄全中国人应为之敬也。

三、胡适先生的思想。胡老的思想是最难得的,本书的最后附录一部分都在写胡适的思想,读的酣畅淋漓。这里我佩服的一方面是胡适看问题的角度,直击要害,从不拐弯抹角,找的准,说的狠。比如在《旬报》第三十六期上发表一篇《苟且》,痛论随便省事不肯彻底思想的毛病,说“苟且”二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大瘟疫,把几千年的名族精神都瘟死了。别说当时,就在当下,“苟且”的瘟疫依然再继续,吾国吾民何时能够被唤醒?吾心之痛堪比亡国。再比如,他形容中国文学的病症,吾国文学大病有三:一曰无病呻吟,二曰摹仿古人,三曰言之无物。倾所作词,专攻此三弊,岂徒责人,亦以自誓耳。句句如针扎,针针戳痛处。最后我想展示胡适思想的精髓,我认为的就是“透“,一个”透“字蕴含了多少哲理,我们暂且不论,看看胡适先生怎样评价”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凡是有价值的思想,都是从这个那个具体的问题下手的。先研究了问题的种种方面种种事实,看看究竟病在何处,这是思想的第一步功夫。然后根据一生的经验学问,提出种种解决的方法,提出种种医病的丹方,这是思想的第二步功夫。然后用一生的经验学问,加上想象的能力,推思每一种假定的解决法应该可以有什么样的效果,更推想这种效果能否解决眼前这个困难问题。推想的结果,拣定一种假设(最满意的)解决,认为我的主张,这是思想的第三步工夫。凡有价值的主张,都是先经过这三步工夫来的。

不言自明,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而且适合重复阅读,尤其是附录《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章是本书的精华所在,我认为很有比较重复阅读,并拜读胡适先生所列出的文章,例如《问题和主义》、《新思潮的意义》等等。

停笔,闭目,尽是适之之思想。

韬奋,前行,满是适之之精髓。

崛起,未眠,是时代呼唤适之。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2

胡适生长在有神论的家庭环境中,换言之,有神论的观点是他人灌输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他通过自主求知在树上偶遇有神论的观点,是否会偏向于相信自己求知的结果?实际上,对他影响甚深的《资治通鉴》中范缜以为“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这在我看来,只是观点表达而非严密的论证或确凿的事实,实际上,唯心主义者亦可举出无数类似的理论。那么,假如情况颠倒过来,先相信无神论再偶遇有神论,是否会弃前者而取后者?有所谓“先入为主”说,那么在某些语境下是否有“后入为主”呢?

话说回来,客观而言,人是不是要读透、站在宏观的角度研究有神论与无神论两方的所有观点、论据后,才能选择真正找到自己的信仰倾向呢?否则,那只是偶然的结果,不是所谓“选择”,因为你并没有做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某人持什么观点,也许只是因为他遇到了那种观点,而非对比分析去伪存真后的审慎选择。就像文中所说:“他决想不到,八百年后这三十五个字竟感悟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竟影响了他一生的思想”。

在这个意义上,信仰什么也许只是先入为主还是后入为主的问题。

而白话与文言之于胡适,或许恰恰相反。实际上,胡适的古文功底并不薄弱,从其儿时教育便可窥见。而他最终毕生致力于推广白话文写作,想必就是我上述的“对比分析去伪存真后的审慎选择”。

“正在传抄《革命军》的少年,怎肯投到官厅去考试呢?”读这样的语句我总是莫名感动。静言思之,我喜欢、向往民国那个年代,大概是因为,在当时,青年人朝气蓬勃,“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读书可以改变个体命运,文学可以影响民族未来,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真理真真正正是至高无上的。哪怕这一切仅存于读书人与理想主义者的视野之中。被称为文学的黄金时代的八十年代大抵亦然。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3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四十自述》

首先是自序,胡适先生介绍了写作的由起,他感到中国最缺乏传记,为此到处去劝身边的老朋友写自传,大家也都答应,可却迟迟不敢下笔。岁月无情,命运多舛,林长民、梁启超想写却死于战乱,英年早逝,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胡适先生怀着抛砖引玉之心,开始写这本《四十自述》,以开启自传风气,其最根本的考虑是“给史料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这本书,按照胡适先生的想法,是想写留学前、留学时、归国后三个阶段,时间总共是40年,可是事与愿违,在阴差阳错之下,只写了前两个阶段。全书浸透着一种真情实感,相比于我的作文简直好得太多,他的文笔,或娓娓道来,或平铺直叙,或夹议插叙……

这本书中,多次提到他因读书从拜神到信奉无神的经历。范缜说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而没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当胡适先生看到这句话,还高兴得直跳,从此以后成了一个信奉无鬼无神的人。这要放在现在的科技时代,好像it’snotabigdeal(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当时是在落后的封建社会啊,在一个村落之中,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居然有如此想法,还敢叫同伴一起去拆神像,真可谓是惊世骇俗,这也为他的一生奠定了文化基础。在当今社会,迷信似乎已经远离,可愚昧还在我们心中徘徊,我们不拜神了,却拜气功大师、养生专家,开始煽动谣言,盲目从众。

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想。胡适16岁的时候与同学们经历公学风潮,勇争本属于学生们的权利;17岁就发表几十篇文章启发民智;20岁就开始……反观自己,这十余年来,脑子里装了什么,又想着什么?我不禁为之汗颜。

所以,要想成就自我,还须从改装大脑开始,每天想着普渡众生,你就能立地成佛,每天想着柴米油盐,你就只能平庸度日,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人,生活方式不同,境界就分高与低!(林瑞煜)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4

记得我第一次讲到“白话”诗歌 ,对胡适这个大人物 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只是凭借自己对于现代诗歌的偏爱 自我 性的解读了那首《两只蝴蝶》,殊不知,这首看似简单易懂的诗歌对于中国母语的进步与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虽然这本传记仅仅记录 了胡适从童年到青年的人生历程,但第六章“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个想要改变国人语言现状的伟大设想是多么需要充足的勇气和非凡的实力,外加坚定的信 念和不屈服的意志啊,而胡适,他做到了!

这首先源于他扎实敦厚的文学底蕴,从他的童年时代我们就不难看出,读万卷书对于一个人 的文学素养和精神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必须要提起他的母亲,虽然是一个农村妇女,不仅恪守着丈夫胡铁花 对于胡适的最终“遗愿”,但更多的成为了胡适教育 方面的引导者,而胡适,也正是目睹了母亲坎坷的一生,承载着母亲的无限期待,才激励着他在人生轨迹上不断的走向巅峰,不断的突破自我,并且走向了世界的舞台,当然我认为这也离不开他父亲文学造诣的“遗传”,还有他不同常人的天资禀赋!

我不想过多涉及胡适在政治方面的作为,历史自有它判断的标尺,谁对谁错可能再过一百年才会有相应的印证。

在我看来,胡适虽然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儒家经典和诗词 歌赋中汲取营养,但他的眼界是开阔的,思想是非凡的,他没有局限于眼前的这些经典书籍,而是把文学领域拓宽到社会甚至国家层面,他所思考的是不仅仅是老庄的哲思,诗歌的韵脚,小说的通俗,他所关注的是更广阔的生命 群体,是当下国人语言文化的退缩与改革的问题,这样深刻的远见性,相信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拥有的!他能够从深远的经典文化中抽身,在别人看来根本没有可能改变的情况 下,却毅然决然的提出了“文言”已经不适合当下历史发展的浪潮,并且大胆有力的指出“今日所需,乃是一种可读,可听,可歌,可讲,可记的言语。要读书不须口译,演说不须笔译,要施诸讲坛舞台而皆可,诵之村妪妇孺皆可懂。不如此者,非活的语言也,决不能成为吾国之国语也,决不能产生第一流的文学也”的深刻言论,可见,他的文学改革的思想是极具超越性又与时俱进的!

当然,胡适应该感谢 和他一起留学 的朋友,正是他们的不解和批判,才成就了孤立的伟人,才让他更加坚定的走上了文学改革的道路,写了《尝试集》,并且在众多友人极力反驳的情况下,踽踽独行,用“白话”创作诗歌,也正是因为他对“白话”的坚守,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母语现状,不然,我们可能依然操着文白夹杂的口音习惯,继续在死文字,半死文字,活文字的怪圈里原地踏步呢吧!

胡适的才华是公认的,他为国民文化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没有谁会去特别关注这个看似被时代逐渐淹没的伟人,他们或许根本不愿去了解母语的华丽又艰难的变迁,即便是有点文学爱好的人,也多数沉浸在悬疑小说,言情酸腐,或是什么语言艺术 ,心理技巧,怎么变成有钱人之类的畅销书堆中,我不知道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还是文化的萎缩倒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应该跟上当下流行的思想脚步,或是应该继续保持一点对物质功利浮华之外的深度思考?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5

《四十自述》是胡适先生写的一本传记。它记录了胡适先生从童年到青年的人生历程,在这本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到胡适先生思想的逐渐成熟。

胡适先生的童年是十分幸福的。他与别的小孩不一样,在童年时期胡适便跟着母亲接触教育。母亲为人处世十分令人敬佩,这也使得胡适养成了温文儒雅的性格。这可以从书上的一句话体现出来。“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这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正因为如此,胡适先生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方面是颇有成就。但他却没有沉浸于此,在那样一个封建的旧时代,胡适先生仍热情地追求新鲜事物,敢于突破旧思想的束缚,这也可以从他的“有神论”到“无神论”可以看出。

在书中,与胡适先生一起在上海留学的朋友对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正是因为他朋友不合理的批判,才会使得胡适先生更加坚定文学的改革。

在上学期的历史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胡适也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伟人。他倡导白话文,推进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也有许许多多像胡适先生这样的人。他们在现代人民早已习惯的生活里,创造出了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用品,尽管他们知道这可能会受到别人的质疑和误解。

但是在这不断创新的世界中,我们得需要学会“辨别”。不能盲目地相信新生活、新方式,得学会提出问题,提出质疑,灵活应变。

好友之间的行程安排、班级里的纪律规章都是一种“新的改革”,也都需要我们参与,提出质疑,这才能是一个正常的规则。

总而言之,每一种新的创造或发现或出现时,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们应该感谢胡适先生的正确观点和发现。这才让我们从拗口的文言文中解脱。不得不说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是伟大的。(连泽羽)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6

这是新年第四本书了,之前很喜欢胡适先生的《宽容与自由》,看到这本《四十自述》的时候,自然就想翻一翻,了解先生的生平。自述总是来的更鲜活一些…主管评判,本书对于喜欢胡适的人而言,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本书印象比较深的部分,分别是:母亲的生平与先生幼年的开蒙、少时外出求学以及发起新文化运动。

对于母亲的生平,先生真的是为我们刻画出了一个传统中国女性无私、奉献、克制、忍耐的形象。这样的母亲,隐忍又充满爱意,年轻寡居,在打理一家子琐事之外,生活全部的希望都集在幼子的教育上。对于胡适母亲的教育,我认为有很多可取之处。第一,教育投资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幼童启蒙阶段。生活虽不宽裕,但胡适母亲对教育的投资却很大方,别人二元的学费,她却一开始就给到六元,以后逐年递增。也因之这种差别的学费,小胡适可以受到书堂先生刻意的关爱,别人只会教认字,而胡适却还能听讲文章的意义。也因此,读书并未成为胡适的负担,他沉迷其中,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少年广博群书,为他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基础。第二,对于孩子的教育,好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要,家规的树立也是必不可少的。上文已提到,胡适母亲年轻寡居,且她极度尊敬爱戴胡适的父亲,又加之胡适父亲对于小胡适的期待颇高,希望他在读书之路上有所建树。因此,母亲从小对于胡适的教育颇为严格,晨起先要讲规矩,讲道理,然后方可去书堂。对于小错误,她只和你讲道理,认错便可。但是,对于性质严重的问题,当天晚上就会解决,第二天早晨继续。且胡适母亲的隐忍,也一贯体现在教育胡适的方式,她并不大声言语,只是和你讲道理,情到深处会哀伤哭泣,就这样,效果反而很显著。可以说,胡适有后来的发展,与幼年时和母亲生活给他养成的习惯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同时,这样的教育,也让孩子非常感恩母亲,在书中,胡适写到,我与母亲虽然只是生活了短短的十四年,但在后来的时光里,我却一直怀念我的母亲。

对于少年求学,印象较深的是大师们独立自主的思想与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也是吾辈非常欠缺的。同时,先生的经历也说明了,每个人的成长都非一帆风顺一蹴而就,连同大师们,包括胡适、季羡林等,也都有过年少荒唐散漫堕落的时期,但人与人最大的差别,在于从逆境中突破的反弹力。不任性放纵,当是自律必备的底线吧。

对于书中提到的新文化运动,先生的理念一直都是要用活的文学代替死的文学。他坚信,过去的古文已经是不合实际的,不能满足当时社会发展的落后的文学,需要用白话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发出新时代改革的声音。在此之前,其实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只是流于历史书中教条的写作,但真的读后才会发现,如果一直用高高在上的古文来读书写作,确实会淘汰掉很多读书的人。先从学习工具入手,只有改变了读书的束缚,所有人才会有机会进步,才能聆听新的思想,学习新的技术,从这个角度讲,新文化运动的意义确实深远非常。如果没有当初前人的努力,现在的我,估计也是目不识丁段不能识文辨字的粗俗人了………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7

篇幅不长的一段自传,记录了胡适幼年、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

胡适原名胡洪骍,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他去美国读书。当年他为了考庚子赔款支持的美国留学机会,担心考不上被朋友和学生笑话,临时改名为胡适参加考试,结果如愿考取,以后就一直用了胡适这个名字。

胡适生于晚清,他的父亲胡传是当时台东直隶州知州,直隶州是当时清政府直隶州制度下的一个台湾行政区划,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台东县和花莲县,知州是行政区划的最高长官,按清政府的官阶安排属于正五品官员。按现在的说法,幼年的胡适属于不折不扣的“官二代”,而彼时的政府官员也是通过层层科举选拔择优录用,这样一来,三岁的胡适是有很好的生活和求学基础的。然而好景不长,当时正逢中日甲午海战,胡适的父亲负责海军防务,在战事后期身患重疾,而受战事掣肘不能离开,耽误了治疗时机,不久以后死在厦门。

父亲的死对整个家庭的打击是巨大的,没有了经济来源,整个家庭靠着父亲生前当官的积蓄生活,年轻的母亲一人挑起整个大家庭的重担,同时还要做胡适几个异母兄弟姐妹的后母。

然而身负这些困难,母亲给了胡适无微不至的关爱,虽然经济困难,在胡适的教育花费上毫不吝惜,加上平日里严加管教,让幼年的胡适顺利度过幼年时期的学习阶段。

读这一段幼年胡适的求学经历,深感胡适的思想启蒙,应该归功于母亲,她对胡适的关切之深和管教之严,慢慢培养了幼年胡适勤勉、务实的求学态度。在教育上不惜投入,又让胡适从老师那里得到比其他童年伙伴更耐心,更细致的指导,每个字每句话都有老师俯首贴耳亲自讲解。这样的胡适,就像一棵有充足的阳光雨水滋养的树苗,为后来的求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求学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老师和母亲悉心教导下完成基础教育,学会识字念书,熟读四书五经等教材。第二阶段属于胡适的思想启蒙阶段,他学会思考,求知若渴。一次偶然读到《水浒传》的经历,让他对小说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那个知识来源极其贫乏的年代,兴趣驱使他翻遍十里八乡的每个角落,读了附近几乎能够找到的所有的小说书籍。

还有那些在悄无声息的思想启蒙过程中,顿悟般的瞬间,就像思维的冰山经过了漫长汲取凝固过程,长出水面的那一瞬间,四十岁的人回忆起几十年前那个瞬间,那个思想上受到无神论启发的.瞬间,细节清晰得就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事情一样。

如果说幼年时期的胡适,在母亲呵护下的求学过程是温暖、新奇、无忧无虑的体验的话,少年时期的胡适离开母亲到上海独自求学的经历,则让他初尝苦涩、艰辛、无奈、成就、挫折这些真实人生里的第一口清晰味道,也让他有了信仰的初体验。

在上海,胡适求学辗转三个学校,无一毕业,让他深深体会到受教育的不易。动荡的社会国事战事让少年脚下的求学土壤犹如流沙,没有立足的根基,而当时的少年仅仅感受到那一层无奈和难以稳定,还完全没有变局破局的自主意识生长出来。

在身心流离之间,艰难求学的日子,有一些无奈空洞无意识借酒精填满,意外收获一番荒唐和现实的冰冷体会,伴随着对母亲温暖苦涩的思念,就这样,有意无意的,胡适获得了赴美留学的机会。

在那样的无望年代,吃饱穿暖、受教育尚且艰难,就更不要提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那些思维开关,掌管着当下人的紧张和敏感:幸福感,成就感,梦想,财富,正能量。显得我们无比矫情和脆弱,让我奇怪的是,当时怎么就没有愤世嫉俗?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8

本书中《从拜神到无神》一章最引人入思。作者说,他看了司马光《资治通鉴》里的“形既朽灭,神亦飘散”,刀因有刃才会利,人也因有形才有神,刀刃都不在了,哪来的利?私以为这是不成理的推论,因为,我们怎能知道,人的“神”与“形”可以和刀的“刃”与“利”类比?

我不敢讲我是个无神论者,也不会欺骗自己说,凭先生的三三两两似乎凿凿的证据就坚信了自己也是无神论者。佛系,道系,等等的经义都是我没有接触过的,可我总觉得,一切的经义和大道都是人所领悟和创造的,所以,一切都是人性。鬼神是人性,因果是人性,向善是人性,可道不可道的也是人性,升华也是人性的升华。因此,鬼神都不可怕,厄运也不可怕。相由心生,都由心造,都由人为,所以因果也由自己创造。

这样理清了,再来看我们的那些传说,上古神话,封神演义,志怪,聊斋,西游……就会觉得人是多么美丽,美丽又艰辛。西游里的猴子,化为人形,修成正果,“人性”、“猴性”、“佛性”都以那一副皮囊做载体,熠熠生辉,最有启示性的六耳猕猴也终是孙猴子自己打死的。聊斋里借着鬼神抒发人志,作者借着鬼神描写自况。我们也不怕说些不着边的话,不怕唱些不着调的歌,我们有自己的人的条框来约束,来依附。

所以,或许我不是个无神论者。我的神,是我自己创造的,我信他,也是信我自己,我不信他,也是信我自己。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9

幼年只知鲁迅,不识胡适。正值新文化运动100年,得了这本《四十自述》。虽谓四十自述,其实只写到1917年(26岁)的美国公费留学生涯。

一个人的成就,起源于他的成长环境和所受的教育。父亲是一位有才干的学者。母亲是庄稼人的女儿,狠抓教育从每日的晨训开始,三倍学费的物有所得,彰显了她的远见卓识。胡适从小就被称为“糜先生”,聪慧之外,苦读功不可没。没有3岁开始的博览古籍,通读小说,哪里有后来的渊博学识?

胡适年幼体弱,却极有主见,8岁能从《资治通鉴》的只言片语中读出“无神论”。13岁到上海求学,15岁开始用白话文在报上发表文章,17岁作为《竞业旬报》的编辑,有时竟做了全期的文字,真是一块能自由发表思想的乐土。同年成为中国新公学的老师。

1915年,胡适提出“文学革命”时年仅24岁,从白话小说,白话诗开始,到废除文言文,废除汉字,一场辩论轰轰烈烈。胡适的打油诗,挚友间的争辩,看起来颇有些意思。

书中除了自传,还收录了“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一章,简要说明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及运动宗旨和主张、要点。另收录了“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一章,胡适对50年来的作品、作家、流派娓娓道来,细加评说。唯有全部读过,领悟过,比较过,总结过,方能信手拈来。胡适的深厚功底可见一斑。

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白话文运动确实对普及文化,去除糟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当我读到:“白话文是活文字,古文是半死的文字。”不禁悲叹不已,5000年的瑰宝,如今渐行渐远,真正成了半死的文字。新文化运动后的100年,哪里还有严复、林纾、胡适般通晓古籍的文人?能以半通不通文言文写书作诗之人,也是凤毛麟角了。

庆幸的是,虽然经历了多次字母运动,汉字还留在你的眼中,留在我的笔下。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10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最近看的书,是胡适四十岁时写的一本自传,叫《胡适四十自述》,内容不多,只有六章,加上后面的几篇胡适的文章作为附录,也才14万字左右。这本书从胡适的父母结婚开始讲起,主要介绍了胡适的求学经历,从上私塾一直到他出国留学前,最后讲了一部分胡适关于文学革命的思考。总的来说,值得一看。

现在就这本书谈谈我的五点感受:首先是读书。这本书大部分甚至可以说通篇都是讲胡适如何读书的,读完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胡适这才叫读书,我不管是上学还是看课外书,都不叫读书。那么胡适是怎么读书的呢?那才叫如饥似渴,上私塾的时候,胡适就四处找小说,把《三国》《水浒》等,还有一些文言作品《易经》、诗词都读了,认的字比同龄人都多,而且文言也比其他人好。到上公学的时候,熬夜看书那也是家常便饭。其实胡适最大的特点就是孜孜不倦、探寻到底,这是我们很多人都缺少的。所以胡适为什么能成为大师,从他读书就可以看出来。

第二,家庭教育很重要。胡适的母亲是个乡下人,但是她很重视教育,家里并不富裕,但是坚决把胡适送到外地读书,十年来母子只见过三面。同时,她母亲对胡适的要求非常严格,这对胡适有极大的影响,他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大的成就,她母亲的影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故而晚年十分怀念母亲。所以,千万不要忽视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教育,不能单靠学校教育,其实决定孩子一生的,是家庭而不是学校。

顺便说一句,前阵子《罗辑思维》说了一个观点,就是寡母带大的孩子更能取得成就,像孔子、孟子都是父亲去世得早的。胡适也是,他父亲四十多岁才娶了十多岁的母亲,前妻的孩子比胡适的母亲还大一岁。在胡适三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那么为什么寡母带大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呢?有个说法是说这样的孩子因为没有父亲,所以会更早地担当起一部分父亲的责任。这个观点,大家可以想一想。

第三,讨论与辩论对学术很重要。在整本书中,可以看到胡适跟他的朋友讨论或者辩论文学革命的一些问题,十分激烈,但是真理不辩不明,在辩论的过程中,胡适对文学革命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也更加坚定了文学革命的必要性。其实读书,重要的不是读,而是说,尤其是讨论和辩论,很可惜,这是中国教育非常不重视的部分,这一点应该加强。

第四,胡适是个自由主义者,但是他认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以前分享过胡适的一篇文章,就叫《容忍与自由》,大家可以看看。其实我认为,容忍就是自由的核心,没有了容忍,也就没有了自由,就像人没了心。所谓容忍,作文一是要让大家都说话,二是不以自己的是非为是非。这一点,陈独秀就没做到。

第五,胡适是文学革命的功臣。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其实就是主张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甚至是白话诗,同时主张“笔锋带着感情”,不要空洞无物,这一主张对当时的文化和思想影响巨大。

以上就是我对《胡适四十自述》这本书的一点感受,很值得大家看。但是这本书有一个缺陷,就是太少了,只写到胡适留学前的内容,也就是1917年之前,胡适留学以后的事就没有说了,胡适也没有再写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胡适文集读后感


导语:胡适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也是一名有影响力的人,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胡适文集读后感,欢迎大家参考。

胡适文集读后感【1】

哲人说,母爱是最无私、最珍贵的爱!

诗人说,母爱是最动人、最伟大的爱!

笔者说,母爱是最勇敢、最无畏的爱!

在胡适的《我的母亲》中,他的母亲从小就变成了寡妇,不仅要管教自己的儿子,还要照管他那死去的丈夫所留下来的,自己还要大的“孩子”。

在这重重的困难、劳累,痛苦中母亲仍然让胡适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她的宽容,她的善良,她的坚强,她的刚气。

这使我不禁想到了我的母亲。

她和所有的母亲一样,不仅给予我伟大的生命,还付出了她所剩下的所有时间与精力。

我,在他那无微不至但又默默无声的关心下快速的成长。

她和胡适的母亲一样,对我十分的严厉,她在别人面前是一位伟大的医生,她显得那么坚强,一切事情不管有多大困难,她也能很好的完整。

但是,她对于我,却显得那么软弱。

记得,一次爷爷做手术,住院了,我们一起去看望他。

爷爷得的是一种会传给下一代的眼病,这种眼病很可能会在年近花甲的时候双目失明。

在看望的同时,也陪同这爷爷去检查眼睛。

“医生,也给我的女儿也检查一下吧?他爷爷这个病会传染,不知她的眼睛会不会有这种玻”母亲对医生说。

“快,过来,你也让医生来看看!”母亲带着奇怪的微笑把我拉向了医生,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微笑呢?好像隐藏着极大的不情愿,和极大的焦急与担心。

我把头移到了机器前,一束微弱的光毫无阻挡的摄入了我的眼睛,使我感到特别刺眼,我不断的把自己的目光从那光上移开,这使的医生不断的提醒我:“盯着这束光看。”这时我突然感觉的了一种奇怪的安静。

你们肯定会问,医生这么唠叨,怎么还会安静呢?不,是因为母亲,她一句话也没说。

要是在平时,她早就插嘴了,为什么呢?我向母亲瞥了一眼,发现母亲像木头一般站在旁边,她的神情显示出很不安,仿佛头顶上有一块被细线绑住的大石头,一动就会掉下来。

终于检查完毕了,母亲急急忙忙走向前问:“怎么样医生?她的眼睛不会有事吧?”

“当然没事,仅仅是有点近视罢了!”

“那就好!”母亲异常轻松的说。

走出医院,母亲竟对我说:“从你刚出生起,我就开始担心你有和你爷爷一样的病,但是我一直都不敢带你去看,你知道吗,刚才妈妈就好像站在法庭上等待判刑一样,不过,幸好现在是无罪释放。”

我惊奇极了,没有想到母亲竟如此为我担心。

接着母亲踮起脚尖抚摸我的脑袋,我都已经比他高了。

我拉过母亲的手,那双圆润有力的手,那双为我洗过无数尿布的手,那双为我做了很多可口饭菜的手,早已失去了光泽,布满沟沟壑壑的道道裂痕。

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我能感觉到母亲的温暖传递给我,我的手是饱满的青春的充满活力的手。

看母亲的手,我知道我是她生命和希望的延续……

我缠绵的情思在这伟大的爱中不断的盘旋,这使我感到了无比的幸福,美好!

胡适文集读后感【2】

读罗志田新版胡适传,上载胡适初到美国留学时,享受的是美国归还的庚款补贴,数额不菲,除接济家中外,甚至还雇了一个佣人。

胡适常对人言,吾等留学生,在外代表炎黄子孙,不可只图省钱,而须处处注意吾等形象,免为西人歧视也!自己留学在外,对胡适当年此言有直接的体会。

身边的一些中国学生,千方百计地省钱,自己衣食节省无可厚非,但寻机贪图小便宜,遭外人背后议论,实在令人为之汗颜!我是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当然不会挥金如土,但因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一定要求,而且相信千金散尽还复来,决志不做金钱的奴隶,所以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只求称心,不图省钱,由此虽落下个“懂得享受”的恶名,也不以为意。

但即便是如我这般消费,每个月的奖学金还是能颇有结余,而一些中国学生想着靠省下的奖学金将来买房买车,实在令人不解。

且不说现在房价已涨,省下的钱实在杯水车薪,买不了几平米,就算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也应该是在学业上用功,将来谋个好差使,拿高工资,那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

——胡适当年回国到北大任教的时候,也没听说兜里带了多少钱回来啊。

活着应该享受每一天,年轻的时光更是弥足珍贵,为了三十岁之后的事情,亏待自己大好的年华不说,还养成个小器爱占便宜的毛病,甚至于有失国人脸面。

两相衡量,实在觉得不值。

胡适被后人誉为一代大儒,社会导师,大学问家,学贯中西,但其实他的国学功底一部分是在出国前奠定的,另一部分则是回北大后“补课”的。

在美国的几年,据罗织田推测,可能并没有认真读多少书。

先是在康奈尔,书没读好,倒是成了校内小有名气的演说家。

后来转学到哥大,应酬不减反增,平均每天要写好几封信。

记得以前读胡适的留学日记,他常自责不安心读书,朋友来信中也常劝他好好读书。

说胡适在美国没有读书自然不可能,但从日记中按图索骥,其这一时期所读之书,要是比起陈寅恪吴宓等来,就显得黯然了。

胡适日记中记载其与友人打牌、喝酒,动辄半天,多不甚举。

如此留学之胡适,后来竟能得享大名,成为引领时代潮流之人物,虽有时势造英雄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胡适本身聪慧过人,又早怀做“社会之导师”之宏志,为此亦做了相当的准备。

胡适读书博杂而不精,自己亦承认此为生平大过,但要成为一代之精神导师,必须是个通达之才,而不能只是一个专功之家,而胡适于专业学习之外尤关注现实政治,实为其归国后呼风唤雨奠定了基础,这些又是陈寅恪吴宓等所不及的。

读至此,不禁想,“浪子回头金不换”,胡适虽在美国虚度了些时日,但后程发力,终成名山大业。

但当年,中国虽处内忧外患之中,没拿学位的胡适尚可回北大任教,既而掀起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运动,且在其后的岁月中纵横议论,针砭时弊,还差点参选了总统,其一生可谓传奇而多彩。

试想今日回国之留学生,虽有绝世之才干云之志如胡适当年者,安得成就如彼之洪业乎?思之不禁 “西北望长安”,一声叹息尔。

胡适文集读后感【3】

借胡适的文集的时候,是因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头人。

所以我想看看先驱是如何写文章的。

看胡适的文集的时候,我还真的不曾留意那些曾经扣在他头上的无数的光环。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治学严谨是我对他的一个最初的印象。

“卖药游方二十年,人间浪说小神仙。于今回向人间去,洗净蓬莱再上天。”这是他四十七岁生日的自嘲。

胡适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的一生珍视思想甚于世俗声誉。

他的眼中,人要自由,要解放自己。

心中怎么想,手上的笔就怎么写,发自内心即可,并不需要把读者捧来捧去。

所以在他的文章中,我睁着双眼看不到意境,就像在聊天室里你一句我一句的感觉。

因为他并不刻意加工文字,虽无三分美,却有七分真。

“月光下的老槐树,落英缤纷的秋山,柳岸花堤,青山处处,绿水长流……”以上是我加工的,在胡适的文章下,不会有如此美好的意境,但又确确实实是他所写。

毕竟现实在眼里,浪漫在心中。

呵呵,不知道胡适先生写那些文章的时候,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如果要我说出对胡适先生的感觉,我想他应该是一名“文坛的守望者”吧。

胡适《为什么读书》读后感


胡适《为什么读书》读后感

今天看了胡适写的《为什么读书》 ,获益匪浅。

在论述为什么要读书时,他列举了三个原因。一是读书可以接受前人留下的知识财产,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将知识发扬光大,换句话说,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二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当你看不懂一本书时,应该暂时把这本书放下,看一看更为基础的书,待功夫成熟再看会那本书。三是读书可以帮助解决困难,因为知识是思想材料的来源。

我对第二和第三点的印象尤为深刻。 在我看来, 它们都指向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观点:“专业人士更需要跨专业的技能”。很多情况下,看似毫不相干的学问能在你在思考其他问题时带来很大的启发。 达尔文创作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学说,其实部分是因为受到当时的一篇关于人口增长的经济学文章的影响。 着名的投资人查理芒格曾说过: “商业事件往往有错综复杂的原因, 我们应该试着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加以分析。 ”如果要达到前面两位”大神“的程度, 最方便的方法莫过于广泛的阅读。股神巴菲特就提倡广泛的阅读,无论是在办公室、餐桌上,还是在飞机上, 他都不放过阅读的机会。他阅读的书范围很广,有企业年报、各种报表、 传记、 历史书、科普书籍等等,按他的说法, ”这么多年来,是广泛的阅读让我致富“。

另外,胡适先生也提到读什么书的问题。他认为, 中国旧籍是经不起读的(指的是集、史、子、经) 。胡先生对中国旧籍的评价在今天看来可能非常夸张。但是, 结合中国现在教育情况,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网络上有一个有些内涵的段子:”中国人爱考究着曹操是不是曹参的后代这种事, 美国人则喜欢想怎样抵抗外星人入侵。 前者喜欢往后看,后者喜欢往前看。 “暂且不讨论这句是多么的不严谨,但这句话却刺中了中国的一个痛点: 对科技领域的关注不够。谈到解决的方法,胡适说: ”中国的书不够读,我们要另开生路,这条生路,就是每个少年人必须至少要精通一种外国文字“。可能有人会说,现在大家都在学英语, 而且不少人学其他英语, 早就已经达到胡适先生所说的程度啦。其实不然。应试教育下的外语,已经让大多数人迷失了学外语的目的, 本科生用到英语的地方,基本就是考场和美剧。 尝试广泛阅读外国文献的本科生太少了,要知道, 与科技相关的专业,最前沿的发现就在国外,不了解学科前沿,想在知识上有有用的创新是很难的。

爱因斯坦读物理学的时候, 课内课程学得很一般, 但是他很喜欢拜读国际上一些大师的最新发现,正是因为受到当时普朗克一篇有关量子观点的文章的启发,他才想到光电效应的解释, 那一年,他才 25 岁,仅仅是一所普通学校的本科生!

以“读书是为解决问题”为目的,以“为读书而读书”为手段,这将是我今后读书的宗旨。

胡适我的母亲读后感


【篇一:《我的母亲》读后感】

当我看完《我的母亲》一文后真的使我很感动。由于作者当时丈夫的突然去世作为神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打击实在太大但又无处可诉苦水只得自己咽而且上有老下有小一家的重担全由她一人承担我觉得她的确是伟大。

对于当时母亲要孩子很父亲其实只是想让孩子们对他们的父亲少一份思念之情。另外改嫁对于母亲来说。也是别无选择并且听说对方说我一生没有亲人这两个孩子只当是我的亲生有我吃的就有她俩吃的。作为一个母亲来说听到这样的话对自己是莫大的安慰。

现在我自己身为母亲我认为首先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更确切地说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更好地培养下一代包括做人的道理。

让我和包括所有做母亲的一起携手起来共同努力吧!

【篇二:我的母亲读后感】

母亲,一个又简单又伟大的词,每次想起这个词,就犹如闻到一股芳香,久久不能忘怀。今日,读到冯亦代写得《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时,蕴藏在我心中的那份感动也被无意地带了出来。

有母亲的孩子,就像一块宝,被呵护,被疼爱,文中的我却失去了这份独一无二的母爱。可是,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在失去母亲的时候,有一个奶妈照顾了我。我虽然和奶妈没有一丝血缘关系,但她却百般地疼我,比我的亲生母亲还要亲。当我饿了的时候,奶妈就会烧上一碗热乎乎的白米饭;当我冷了的时候,她会及时为我递上一件保暖的衣裳;当我在读书的时候,她便天天在煤油灯下督促我。慢慢地,奶妈那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照和耐心的指导溶进了我的血液里,刻进了我的脉搏里。

奶妈自己也有孩子,可她为了我,却把孩子寄养在邻人家里,虽说一看见他就心酸,可奶妈没有放弃对我的照顾,自己一个人默默无闻的掉眼泪,这些我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我决定,长大以后赚了钱,一定养奶妈和奶哥!

读到这里我不由的想起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和文中那位奶妈一样,一样关爱我。当我伤心时,妈妈会耐心倾听我的苦恼;当我贪玩时不学习时,妈妈便会严厉的批评我;当我放学时,妈妈会每天来接我放学。我的妈妈也一样爱我!

母亲,她就是生活中的一切,她是悲痛时的慰藉,绝望时的希望,软弱时的力量。她是怜悯、慈悲、同情、宽容的源泉。母亲,谢谢您对我们的关怀,谢谢您抚育了我们!

【篇三:胡适散文我的母亲读后感作文】

今日重阳节!

爸爸不到七点电话询问我中午回家吃饭否尽管我没有睡醒,白天还有好多闲事,但是我还是毅然答应父亲回家。爸爸高兴地嘱咐我勿忘带菜刀回去,他给我们磨磨。他老人家磨得哪是刀啊这个世界最终真心关心你的人只有自己的爸妈!

九九重阳父母节,登高插庾年己衰。

浩浩江水千尺深,谁人报完哺育恩?

日月星辰似流滢,少小轻狂游子心。

古人教人尽孝道,敬上蟠桃以慰心!

借此佳节之际我感谢您:父亲、母亲,您的笑颜似灿烂的阳光照亮了我的世界,您给予我的安慰和鼓励支持我度过一切艰苦,儿子一定会孝敬你们二老,同时为天下所有的老人们送上一句祝福,写下您的动人诗篇:祝他们心旷神怡,安康幸福,健康永久,快乐同在!

胡适的父亲在他五岁过世,他母亲23岁时守寡,承担者操持家务和抚育子女的重任。作者着重描写的就是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童年经历。

胡适开篇并没有直接写母亲,而是写自己童年中的几件小事(前后跨越九年),看似无意,实则为下文写好母亲做铺垫。当顺势转为正题,选取几个与母亲有关的重点事例作陈述,以委婉平实的言语描述了母亲爱子情深、教子有方、气量大、性子好、代人仁慈、温柔又不失刚气的情怀与个性,将一中国传统农村典型寡妇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篇尾点明母亲是影响自己的性格及人生道路的第一人。

全文脉络层次,清洗分明,文字文笔流畅明白如话,娓娓道来,感人至深。

更能使我们理解到当时,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大家庭环境作为后母维系家庭关系的不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建议大家认真读读母亲对胡适做人的训练这对作者的少年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

临收笔的时候脑袋里一直在默念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谨以此篇读后感敬献给我的父母大人!

【篇四:胡适《我的母亲》读后感】

胡适的母亲在他的生命中充当了两个角色严父慈母,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中,母亲也充当了两个角色,一个是慈母,一个是严师。

胡适对于母亲的理解是他的母亲嘴边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她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慢慢地耐心地教会胡适怎样学得好脾气,学得待人接物要和气,要能宽恕人,体谅人。其实,在我们身边的慈母也是这样的,耐心地教你怎样学习,直到懂得,只是你总是认为这不是爱,视而不见,你一直认为爱像空气一样,让我们赖以生存,却常常忘了它的存在,可看了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细细地去观察母爱在何处,在何方,也许就在你的身边,在细微处。

胡适没有父亲,母亲即是慈母,又是严父。胡适在《我的母亲》里写道早晨他总是第一个到校,预习好课文,再回家吃早饭,母亲把胡适的学习管得很好。当胡适做错了事,在人静时,母亲会先责备胡适,再用行罚,罚跪等方式,无论怎样痛,都不许胡适哭出来。

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历过打、骂,即使不是经常,但也刻骨铭心,记忆深刻。也许你认为打是痛苦的,但你不知道母亲的心里也饱受折磨和煎熬,母亲的心里也曾犹豫我该不该打,不打会让孩子将错就错,打了孩子才能使孩子不走上歪路,才能在真实的生活里健康成长。打完后,母亲也曾自责过,哭泣过,只是我们不理解父母。而胡适在14岁离开母亲,一直感受到母亲的这份爱,正是这位母亲的严格成就了一位名人。

在生活中,母爱伟大而又平凡,正因为爱的细微处,才显得温馨、珍贵、美丽。

【篇五:读胡适《我的母亲》有感】

一直以来,在我的印象中,胡适先生就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以及从历史书中得知他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再无其他。并没有读过他任何的文章,看过他任何的著作。只在近日,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了胡适先生《我的母亲》一文,全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文字文笔流畅明白如话,娓娓道来,感人至深。使我们理解到当时,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大家庭环境作为后母维系家庭关系的不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读罢全文,有两段话久久的回旋在我的脑海里,一遍一遍的来找我,让我无法忘记。第一是: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第二便是: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我在平时也极喜欢翻书,小说散文更是我的爱好,不敢说看过多少多少书,但最近的两年间几乎没有一天间断过。在我所读的这些书中,不乏让我感动到流泪的作品,也有不少获益很深的文字,但却从来没有一篇或是一段话能够向胡适先生《我的母亲》中的上两段话给我带来心灵上的强烈的共鸣与震撼。让我在读完之后的两天中脑海中总是回旋着,在第三天又找来读,读过之后我第一次有了想写东西的冲动,文章字里行间胡适先生对母亲的爱与敬勾起了我对父亲的深深的怀念,在父亲离开我的第四个年头,在我一直想用文字纪念我的父亲却不知从何处下手的时候。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中似乎一下子打开了一个缺口,童年时父亲教育我的点点滴滴豁然涌上心头。

父亲是一个极爱读书的人,他读的书包罗万象。全套的《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选》、《易经》、《曾国潘》、《古今对联大全》、《古文观止》等等,甚至还有父亲高中时代手抄的书,在家中小小的房间里对的满满当当,到处都是。我极小的时候,就会学着父亲的样子抱一本书看,尽管当时我认识的字可能连一页书都看不到。现在想来,我从学生时代开始一直到现在都很喜欢看书,和父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但是父亲对我的影响却远不止一项读书,我从小学开始成绩便是班级中的佼佼者,考试从来没出过前三名,很是有一些小聪明,这样的好成绩使得我在小学时便开始有些飘飘然了,于是便开始有些骄傲,做题马虎的小毛病慢慢暴露出来。我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母亲做好饭等我吃饭,我却偏要把老师布置的数学题做完了再吃,于是父母亲在吃饭我便在一旁慌慌张张的做作业,不到十分钟便解决问题,本子往旁边一扔就开始吃饭,父亲顺手拿来我的作业检查,结果5道题目错了3道,父亲拿了吃饭的筷子啪啪在我的头上敲了两下,那是我第一次挨父亲的打,打完之后父亲饭也不吃开始教训我,拿过我的本子写了四个字:戒骄戒躁,说:自己看去吧,晚上告诉我什么意思?从那以后我在学业上再也不敢马马虎虎,父亲倒是经常会拿一些话问我,学而优则仕,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等等,年幼的我每每会把自己从字面上理解的意思讲给父亲听,父亲只是微微点头然后语重心长的说:我的闺女呀,你要弄懂这些还早着呢。而我当时只是听着,心里却是不以为然的,总以为父亲因为总是看书是有一些迂的,现在看来却不是这样。父亲去世的时候我25岁,至今已经四年多了,在这四年当中,每当我遇到事情自己无法解决,才会发现身边没有人可以给我帮助,这帮助不是物质上的,而是心灵上的。每当这时我才晓得父亲的好,才总是去想念父亲那一句句话中蕴含的深意,想念与父亲晚上谈天谈到很晚的时候,想念父亲告诉我女孩子外套上的扣子没扣好不要出门时的表情,想念那一双敲我的头的筷子。

就像胡适先生在《我的母亲》末尾的那段话一样: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零二、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我也想对父亲说:尽管女儿没有多么崇高的理想,没有多么大的能耐,但是我会做到不比同龄人差,不跌您的股。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父亲!

【篇六:胡适《我的母亲》读后感】

胡适对母亲的爱满溢于全文,这是读后的最大感受。虽然作者的笔调很平实,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与歌功颂德,但是正是因为它的平实,所以才令此篇散文的光彩持久、柔和。

文章起初,作者将一些童年趣事记忆起来,并将自己作为先生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让读者颇觉有趣与熟悉。小孩子总是有那么一个心理,虽然大人们总觉得他们小爱开他们的玩笑,可是在小孩的心里自己却是很成熟的。而作者写他小时候的童年趣事则是为了给下文母亲的出场作铺垫。

母亲对我的管教,不仅是严格的,也是慈爱的。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从这便可知道母亲对我的严格与母亲生活的艰难,作者从来都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醒来坐在床前多久,可见母亲虽然仁慈温和、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可是在后母兼后婆的身份下,她的生活比一般封建家庭主妇更加地艰难。因此,儿子就是她的精神与生活的寄托,更是未来的希望。而在她看来,儿子踏上丈夫的脚步就是最理想的。

母亲对作者的管束最严,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回家再关上门好好地教育儿子,这给我留足了尊严与脸面,并不是像其他家长一般喜欢在外头教训孩子,给别人看给别人听,以示自己管教的严格。

母亲虽然严格,可是在她心里面却是包容着千千万万的疼爱。有一次我害了翳病,母亲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她便真的用舌头舔我病眼。在当时她根本就没有考虑后果,也没有担心病菌会不会传染给自己。

作为当家的后母在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的时候,总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就算受了多大的委屈多少的脸色,都不曾与他们脸红、吵嘴、闹气,只是再也无法忍受得了就悲泣,让矛盾暂时地和缓下来。

因为作者从心底里同情与心疼母亲,所以他说,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是的,打和骂还只是躯体上的疼痛,可是纠结在心里的难受是会让人发疯的。

虽然,母亲待人是最仁慈最温和的,但是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是绝对不允许的。譬如那次五叔对母亲的污蔑,母亲气得大哭,并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从这可见母亲的刚气与对名节的忠贞。

从这些作者对母亲的回忆可见作者对母亲的爱是多么地深沉与难忘。作者还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从这便可知母亲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与份量。

爱,这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感情中最最宝贵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是我们生命中完整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缺失了爱,那么他的人生就会有无限的遗憾与不堪。很开心能在胡适平实的笔调中见识了世间伟大母亲的一种,这使我更加地珍惜、感恩现在的生活与所拥有的一切。

【篇七:胡适我的母亲读后感】

哲人说,母爱是最无私、最珍贵的爱!

诗人说,母爱是最动人、最伟大的爱!

笔者说,母爱是最勇敢、最无畏的爱!

在胡适的《我的母亲》中,他的母亲从小就变成了寡妇,不仅要管教自己的儿子,还要照管他那死去的丈夫所留下来的,自己还要大的孩子。

在这重重的困难、劳累,痛苦中母亲仍然让胡适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她的宽容,她的善良,她的坚强,她的刚气。

这使我不禁想到了我的母亲。她和所有的母亲一样,不仅给予我伟大的生命,还付出了她所剩下的所有时间与精力。我,在他那无微不至但又默默无声的关心下快速的成长。

她和胡适的母亲一样,对我十分的严厉,她在别人面前是一位伟大的医生,她显得那么坚强,一切事情不管有多大困难,她也能很好的完整。但是,她对于我,却显得那么软弱。

记得,一次爷爷做手术,住院了,我们一起去看望他。爷爷得的是一种会传给下一代的眼病,这种眼病很可能会在年近花甲的时候双目失明。在看望的同时,也陪同这爷爷去检查眼睛。

医生,也给我的女儿也检查一下吧?他爷爷这个病会传染,不知她的眼睛会不会有这种玻母亲对医生说。快,过来,你也让医生来看看!母亲带着奇怪的微笑把我拉向了医生,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微笑呢?好像隐藏着极大的不情愿,和极大的焦急与担心。

我把头移到了机器前,一束微弱的光毫无阻挡的摄入了我的眼睛,使我感到特别刺眼,我不断的把自己的目光从那光上移开,这使的医生不断的提醒我:盯着这束光看。这时我突然感觉的了一种奇怪的安静。你们肯定会问,医生这么唠叨,怎么还会安静呢?不,是因为母亲,她一句话也没说。要是在平时,她早就插嘴了,为什么呢?我向母亲瞥了一眼,发现母亲像木头一般站在旁边,她的神情显示出很不安,仿佛头顶上有一块被细线绑住的大石头,一动就会掉下来。

终于检查完毕了,母亲急急忙忙走向前问:怎么样医生?她的眼睛不会有事吧?

当然没事,仅仅是有点近视罢了!

那就好!母亲异常轻松的说。

走出医院,母亲竟对我说:从你刚出生起,我就开始担心你有和你爷爷一样的病,但是我一直都不敢带你去看,你知道吗,刚才妈妈就好像站在法庭上等待判刑一样,不过,幸好现在是无罪释放。

我惊奇极了,没有想到母亲竟如此为我担心。

接着母亲踮起脚尖抚摸我的脑袋,我都已经比他高了。我拉过母亲的手,那双圆润有力的手,那双为我洗过无数尿布的手,那双为我做了很多可口饭菜的手,早已失去了光泽,布满沟沟壑壑的道道裂痕。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我能感觉到母亲的温暖传递给我,我的手是饱满的青春的充满活力的手。看母亲的手,我知道我是她生命和希望的延续

我缠绵的情思在这伟大的爱中不断的盘旋,这使我感到了无比的幸福,美好!

【篇八:读胡适《我的母亲》有感】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的那几句感人肺腑的话语,那种对母亲刻骨铭心的真情流露,一直回旋在我的脑海里。一气读罢胡适的《我的母亲》,我也不禁潸然泪下,深感它对每一个已为人父母的,还是那些即将为人父母的,或是那些将来为人父母的,都将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胡适的母亲和胡适用他们的真爱和真情诠释了这样一个家庭教育的哲理用真爱换取真情的一生。

胡适自幼失去了父亲,母亲用那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在家里,母亲一人担当起了慈母和严父两个角色既要把母爱倾注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家的温馨,又要严格管束孩子,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做人。事实证明,胡母的慈爱和严厉,实践了她作为家长的责职,也赢得了孩子对她的尊敬,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她肃然起敬,同时我们从中也悟到了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真谛:真爱等于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的,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明确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家庭环境内、改革教育应从家庭着手、家长作为第一任老师的系统工程早已开始全面实施。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现代社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的家庭教育有着光荣的传统,孟母、岳母教育子女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教育实实在在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爱而无度,严而无格。对孩子的溺爱宠爱,使孩子从小失去了在艰苦环境和挫折中磨练的机会,形成任性、自私、自理能力差等;另外棍棒教育、恨铁不成钢,过高期望成泡影,使不少家长失去了教育方向,一种看不见的灾难,严重的扭曲了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种种迹象表明,家庭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因此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孟母岳母胡母的出现,让更多的孩子在健康的家庭教育中得到真爱。

胡适在《我的母亲》中是这样说到他的既是慈母又是严父的母亲的:她每天催我早起、早学,要我学父亲做一个完全的人;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在我犯错时,无论怎样重罚,母亲总不许我哭出声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母亲很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胡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的理念和做人原则堪称先进,母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了胡适的一生,母亲的人格魅力使胡适成为了一个大度、大气、大智的一代名人,胡母用真爱换得了胡适的真情。在这里,我期待着更多的胡适现象的出现,我更期待着成功的家庭教育不断出现新热点、新气象、新模版,我真切希望岳母胡母的故事催生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新时代的好家长的成长、成熟、成功。

转眼间,我们离开《我的母亲》所记载的那个年代已经很久了,但是爱这种教育的方式却永远不应该远离我们,特别是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又其是教师,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我们要全身心的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欣慰,用爱的泉水去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长!

《我的母亲》中,把爱比成很多,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真情需要付出,真爱必有回报,有情的日子才是好日子,有爱的生活才是好生活。胡适用心、用情表露了自己对母亲的真情、真爱,同时他的作品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唯有真爱才能换来真情。愿全天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从胡适母亲教育子女的启示中悟到家庭教育的真谛真爱等于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胡适口述自传读后感


【篇一:《胡适口述自传》读后感】

之前读过不少名人的自传,了解了名人的一生。这本书却有所不同,是通过第三人的角度去诠释另一个人,读来别有一番滋味。书中最令我感兴趣的就是胡适先生的政治路途。

胡适先生的政治生涯开始于一次次的演讲,在演讲的期间,胡适先生几乎跑遍了美国,将安吉尔和杜威二人的新和平主义传播。经过各种学生组织的锻炼,熟练地掌握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一套会议流程,在今后组织国际性组织和国内组织加以应用,自成一套民主系统。

胡适先生一生主张新和平主义,所谓的新和平主义在我看来就是不抵抗主义或者是反战主义。最明显地体现在对中日战争的态度上。日本在逼迫中国签订二十一条的时候,胡适极力反对中国对日宣战。当然中国对日宣战的确是拿鸡蛋碰石头,当时的中国还处于清政府的无能领导之中,结果甲午战争,清政府一败涂地,胡适先生算对了一次。在二战时期,胡适依然反对中国抗日,原因是中国的经历实力落后、武器硬件实力不够。但是,八年抗战,中国战胜了日本,这次胡适先生算错了一次。

其实无论是算对算错,都没有必然联系,根源在于胡适先生顽固的思想,一生执着地追求着安吉尔和杜威二人的新和平主义,这种主义就是反战,不抵抗。所以胡适对于战争都是持反对的态度,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印度的甘地非暴力不抵抗主义。其实这种思想存在局限性,尤其在世界大战期间,除了日不落的英国在维护自己的地位,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列强都在想办法扩大自己的版图,与这些国家谈判等于慢性认输,他们会贪婪地无限之地像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伸出罪恶的爪牙。在二战时,中国对日宣战是必然,此时的中国是资本主义政党主导,与社会主义政党合作,领导思路先进,兵器设备虽无法与日军匹敌,但完全是现代化军备。关键这一次是全民抗战,万众一心。所以,笔者对于胡适先生一贯追求新和平主义不敢苟同,胡适先生缺乏与时俱进的思辨性。

为何安吉尔和杜威两人会提出这种主张,原因在于第一,他二人都是白种人。

他们的文化传统白得像一条被单。他们的思想、观念,是完全从欧洲白种人的文化传统出发的。第二,他二人都是西方扩张主义极盛时代、最富强的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上等公民。第三,他们是上述这个社会内的开明分子、社会贤达、高级知识分子,自命为有教无类的大学者、教育家。他们的人品都是极其善良的:奉行基督,反对战争,同情弱小,同情得像贾宝玉同情刘姥姥的孙子板儿一样。第四,他二人就同胡适之先生、张君劢先生一样,无拳无勇无钱,而又自命不凡,不甘寂寞,专门欢喜谈政治的白面书生。现在美国的费正清先生等等的社会贤达,还是属于这一类。而胡适先生的家庭背景也与其相似,家庭出生好,是个完全的白面书生,很容易受到文人政客思想的影响。

我读完后在想,如果当时中国群众跟随了胡适先生的新和平主义思想,不对日宣战,那后果又是什么,我现在打的是中文还是日文呢?

胡适先生生前一直主张要学会质疑,在疑处生疑。那为何他确不以此来要求自己呢?一生的思想都被安吉尔和杜威的新和平主义牵着鼻子走。所以,真理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主义同样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来看。中国之所以最后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除了硬件支持外,思想上的先进性决定了战争的胜利。胡适先生固然伟大,但不能称作是伟人。胡适先生虽参加过新文化运动,但并未给中国民主带来实质性的进程,我指的是民主解放的国民性。总的来说,胡适先生的思想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在中国不合适,思想一定要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去检验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才行。

【篇二:《胡适口述自传》读后感】

对我而言,胡适曾经那么的遥远,感触不到任何声息;忽然间,他又那么近了,而又仿佛从未走远。就是这样陌生而又熟悉。

胡适先生喜欢别人称其为胡适之先生,不过对于胡适这个称谓也欣然接受。学术界关于胡适的各种论著汗牛充栋,我不敢对其评头论足,也不奢望添一笔浓墨重彩的论调,只是想记录一下自己读完胡适传记的一点感想。大抵是想说点什么,却又说不清楚,还是那种熟悉而陌生的感觉。

陌生是很正常的。我不是出生在书香门第,自然也接触不到太多关于胡适先生的书籍,即使是书香门第怕也不是很多。那时,大陆少有胡适先生学术的著作,虽然海外已经蔚然成风;那时,少有胡适先生的痕迹,虽然有人大呼北大应该有这位老校长的铜像,但沉默成了最好的拒绝。这样那样的因素学术思想由于裹挟了政治而变得难以名状。

然而,却又是如此的熟悉,你信么?你我都离胡适很近。有几句话,你一定听说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等,我们一定能够耳熟能详,但未必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是胡适说的。中国需要的是医治贫穷、愚昧、贪污、疾病、扰乱,而不是革命这样的论调,在激情岁月远离的今天,又似乎有些现实的味道。这就是胡适先生,陌生而又熟悉。

贸然揣测一下年轻人读名人传记心理,恐怕只是单纯崇拜因素的人少,多是想吸取一些精华,以期自己能追随其脚步。我就是抱着这样功利的目的,经常排查哪个名人和我的起点相似。这样的心态往往对名人小时候的经历不是太感兴趣,因为时光不能倒流,不能效仿砍樱桃树壮举了。但是名人传记大抵都是从出生就写起的,从无忧无虑的童年到青年勤学再到艰辛的中年以至功成名就,随便再推介一下自己的家乡。《胡适口述自传》也是这样的一个叙述的方式,而且更侧重的是其学术的总结评价,耐不住冷板凳的我自然读不进去,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唐德刚的注释成了传记更为精妙的部分,以至于有了先看德刚,后看胡适的言论。

去年,唐德刚先生故去,作为胡老夫子的关门弟子,他所有关于胡适的著作中没有粉饰老师为圣人,反而客观中肯,毫无隐晦之意,在今天漫天飞的传记里,怕是少有的极品了。唐德刚说胡适是近代中国惟一没有枪杆子作后盾而思想言论能风靡一时,在意识形态上能颠倒众生的思想家。但是又说其:搞政治胡适后天不足,在主观条件上,胡先生所缺乏的是:他没有大政治家的肩膀、中上级官僚的脸皮和政客与外交家的手腕;他甚至也没有足够作政论家的眼光。这样的论断,胡适先生听了也许只是笑而不语,因为他说: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的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何惧这点小小的评论?

政治归于政治,学术归于学术,是一个民族成熟的象征。坦率的讲,胡适在30年前的中国曾是一个禁忌,而如今,胡适慢慢的又回来了,尘埃落定后的生活也许需要更多一点循序渐进的言论。对于五四不同的看法,不应该阻挡胡适先生其他成就的树叶。毕百年之功于百日维新诚不可信,但胡老夫子所舶来的杜威主义却是一点一滴真诚的社会改造(熊培云语)。

是该读一点胡适了,把陌生变得熟悉。

【篇三:《胡适口述自传》读后感作文】

由于时间有限,关于胡适的作品我也只是仔细读过这一本《胡适口述自传》,在这之前,我对胡适先生的了解也仅仅是停留在《尝试集》上,知道他是我国白话文学的大师,但其他的就不甚了解了。而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胡适也有了个全新的了解。

通篇读下来,我们会觉得,胡适先生是一个很可爱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他并不是一个拘泥于形式和旧思想的人,这我们从他写的那些白话诗里就可见一斑,还有,在美国求学的期间,一开始胡适先生读的是农学,但在一次考试之后就明白自己不适合这个专业,再加之自己的兴趣在文学和哲学方面,自己就义无反顾地改学文学了,而从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出胡适先生是个敢于尝试并创新的人。

但如果凭这一点就说胡适先生是个典型的自由主义者,我觉得是不妥的。胡适先生在是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同时,他首先是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而这一点,从他的父亲对他人生的影响就可以看出来。再加上那个时代的局限,正如作者唐德刚所说的,我们没办法去责怪那个时候的留学生的盲目的崇洋媚外,同样多的,胡适先生身上的传统思想也是刻进了他的骨血里的。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限制的自由,戴着镣铐起舞,只有在规则的引导下,我们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胡适先生的人缘还是不错的,这和他自身宽厚容忍的个性有关,但这并不能说胡适先生就是个不讲原则的好好先生,相反,他是个有些大智若愚的人,说得再明白些就是,只要这件事不涉及自己的底线,那么委屈吃亏就是占便宜。其次,胡适先生带人宽容,但治学态度是十分严谨的,这从书中提及的他在每次讲演之前都要认真准备好久就可以看出来,所以这个说法也是不妥当的。

从这本书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胡适先生,从的身上我们也可以学到很多,首先并且最值得我们借鉴的就是他的治学态度,他提到的治学要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我认为是十分有道理的。我们要敢于质疑一切,向这个世界提出我们的疑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然后才是求证,而这个过程是需要十分的仔细的,小心地抽丝剥茧,来证明自己看法的正误。

而在为人处事方面,他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就如他自己说的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疑处不疑,这句话并不难理解,他是要我们认真对待并相信自己的朋友,要学会理性对待工作和情感,这句话让我启发很大,他告诉我们要学会理智对待自己,学会用理性的闸门管理自己情感的洪流。

总之,这本书让我对胡适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让我获益匪浅。

【篇四:《胡适口述自传》读后感】

《胡适口述自传》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项目,叫作口述历史的成果。原来由胡适先生口述,唐德刚先生整理,以英文出版。唐先生后来又将其译为中文,并加以注释。

所以,提到这本书,那就不能不提到唐德刚先生为本书的注释。唐德刚先生的注释很精彩,甚至有些喧宾夺主的意思。唐德刚先生对胡适先生的这些评注还算是中肯的,而之所以众多读者更推崇唐先生的注释,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胡适口述传记的读者和唐注释的读者不同。胡适想要告诉的是美国人,而唐想要告诉的是中国人,这一预设前提的不同,决定了不同读者对两部分的不同态度。我们都是中文读者,当然更喜欢唐的行文了。评述自己和谈论他人之间有很大的区别。胡适谈到自己的时候,从本能上来说,都有一种潜意识的维护、遮掩、甚至是美化的心理,让有窥视欲的人、让对名人的一般言行有初步了解的人,都觉得有些不过瘾。或者也许是一种身在庐山中的视角限制。而作为唐,谈论别人之事,那就要放松得多,而且,视野也更宽阔一些,这也就自然显得是更加有趣了。

我也喜欢唐德刚先生的评注,语言风趣,观点辛辣,丝毫没有因为胡适是恩师的原因就大加赞赏,阿谀奉承的意思。对很多胡适先生的观点和想法都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对胡适的理论有前后矛盾的地方,也毫不留情的点评了出来。这才是学者应有的治学态度。

书里的胡适,是一位娓娓道来的学者,一个有些固执但却十分可爱的老头。从唐德刚先生的记述中,胡老先生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就如同这个善良的,喜欢同人争辩,但又及其怕事的温软书生坐在你对面的摇椅上,慢悠悠的说:我年轻的时候读完《胡适口述自传》,我发现,可以通过阅读某个人的一生,来了解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胡适先生的口述其实有些断断续续,唠唠叨叨,不过,这就更符合一个老爷爷口述的特点,本书倒因为此显得真实和合理。书中的主线是从胡适先生的个人经历出发的,故乡和父亲、初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他的恩师杜威、中国的文艺复习、五四运动和他晚年总结的他这一生的研究成果。

胡老先生也改不了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人的习惯对年轻人谆谆教诲。他说,年轻人对他们自己的学习前途的选择,千万不要以社会时尚或社会国家之需要为标准。他们应该以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秉赋,作为选科的标准才是正确的。可能是在海外的留学经历,造就了胡适先生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将人的自身价值放在更高的位置,而不是社会的需求,这一点和我们的政党所提倡的格格不入。

我们总是眼里容不得沙子,不愿意听到不同的声音。真正的文明,应是伴随着客观评价和主观关怀而来的。在胡适的晚年,被迫远离家乡,出走台湾,这里包含着多少的无奈和忧伤。一九五四年,我们的政党因为胡适评价五四运动的态度开始对这位老先生进行攻击,所谓批判胡适思想的毒瘤。

真正的名家是禁得住时间的考验的,胡适就是这样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他不应该只沉睡在历史中,新一代的年轻人都应该通过这本书走近胡适。

胡适散文《我的母亲》读后感


今日重阳节!

爸爸不到七点电话询问我“中午回家吃饭否”尽管我没有睡醒,白天还有好多闲事,但是我还是毅然答应父亲回家。爸爸高兴地嘱咐我勿忘带“菜刀”回去,他给我们磨磨。他老人家磨得哪是刀啊......这个世界最终真心关心你的人只有自己的爸妈!

九九重阳父母节,登高插庾年己衰。

浩浩江水千尺深,谁人报完哺育恩?

日月星辰似流滢,少小轻狂游子心。

古人教人尽孝道,敬上蟠桃以慰心!

借此佳节之际我感谢您:父亲、母亲,您的笑颜似灿烂的阳光照亮了我的世界,您给予我的安慰和鼓励支持我度过一切艰苦,儿子一定会孝敬你们二老,同时为天下所有的老人们送上一句祝福,写下您的动人诗篇:祝他们心旷神怡,安康幸福,健康永久,快乐同在!

胡适的父亲在他五岁过世,他母亲23岁时守寡,承担者操持家务和抚育子女的重任。作者着重描写的就是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童年经历。

胡适开篇并没有直接写母亲,而是写自己童年中的几件小事(前后跨越九年),看似无意,实则为下文写好母亲做铺垫。当顺势转为正题,选取几个与母亲有关的重点事例作陈述,以委婉平实的言语描述了母亲爱子情深、教子有方、气量大、性子好、代人仁慈、温柔又不失刚气的情怀与个性,将一中国传统农村典型寡妇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篇尾点明母亲是影响自己的性格及人生道路的第一人。

全文脉络层次,清洗分明,文字文笔流畅明白如话,娓娓道来,感人至深。

更能使我们理解到当时,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大家庭环境作为后母维系家庭关系的不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建议大家认真读读母亲对胡适“做人的训练”这对作者的少年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

临收笔的时候脑袋里一直在默念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谨以此篇读后感敬献给我的父母大人!

2011年10月16日农历庚寅年九月初九

胡适作品读后感


《胡适传》读后感

今日完读《胡适传》,一代哲人,为民主、自由而奋争,为国难、民穷而奔波,尽一个知识分子的应尽责任,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端人、领军人物,一度曾任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终生索求,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堪有孔子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风骨,其主张的民主、自由、人权的思想及怀疑的精神,他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至今令学人深思。

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正如毛泽东所言,该是为其正名的时候了。说实话,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劳的,不能一笔抹煞,应当实事求是。到了二十一世纪,那时侯,替他恢复名誉吧。蒋介石送挽联称其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当是对其比较确切的评价。

读《胡适传》有感

读罗志田新版胡适传,上载胡适初到美国留学时,享受的是美国归还的庚款补贴,数额不菲,除接济家中外,甚至还雇了一个佣人。胡适常对人言,吾等留学生,在外代表炎黄子孙,不可只图省钱,而须处处注意吾等形象,免为西人歧视也!自己留学在外,对胡适当年此言有直接的体会。身边的一些中国学生,千方百计地省钱,自己衣食节省无可厚非,但寻机贪图小便宜,遭外人背后议论,实在令人为之汗颜!我是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当然不会挥金如土,但因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一定要求,而且相信千金散尽还复来,决志不做金钱的奴隶,所以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只求称心,不图省钱,由此虽落下个懂得享受的恶名,也不以为意。但即便是如我这般消费,每个月的奖学金还是能颇有结余,而一些中国学生想着靠省下的奖学金将来买房买车,实在令人不解。且不说现在房价已涨,省下的钱实在杯水车薪,买不了几平米,就算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也应该是在学业上用功,将来谋个好差使,拿高工资,那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胡适当年回国到北大任教的时候,也没听说兜里带了多少钱回来啊。活着应该享受每一天,年轻的时光更是弥足珍贵,为了三十岁之后的事情,亏待自己大好的年华不说,还养成个小器爱占便宜的毛病,甚至于有失国人脸面。两相衡量,实在觉得不值。

胡适被后人誉为一代大儒,社会导师,大学问家,学贯中西,但其实他的国学功底一部分是在出国前奠定的,另一部分则是回北大后补课的。在美国的几年,据罗织田推测,可能并没有认真读多少书。先是在康奈尔,书没读好,倒是成了校内小有名气的演说家。后来转学到哥大,应酬不减反增,平均每天要写好几封信。记得以前读胡适的留学日记,他常自责不安心读书,朋友来信中也常劝他好好读书。说胡适在美国没有读书自然不可能,但从日记中按图索骥,其这一时期所读之书,要是比起陈寅恪吴宓等来,就显得黯然了。胡适日记中记载其与友人打牌、喝酒,动辄半天,多不甚举。如此留学之胡适,后来竟能得享大名,成为引领时代潮流之人物,虽有时势造英雄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胡适本身聪慧过人,又早怀做社会之导师之宏志,为此亦做了相当的准备。胡适读书博杂而不精,自己亦承认此为生平大过,但要成为一代之精神导师,必须是个通达之才,而不能只是一个专功之家,而胡适于专业学习之外尤关注现实政治,实为其归国后呼风唤雨奠定了基础,这些又是陈寅恪吴宓等所不及的。读至此,不禁想,浪子回头金不换,胡适虽在美国虚度了些时日,但后程发力,终成名山大业。但当年,中国虽处内忧外患之中,没拿学位的胡适尚可回北大任教,既而掀起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运动,且在其后的岁月中纵横议论,针砭时弊,还差点参选了总统,其一生可谓传奇而多彩。试想今日回国之留学生,虽有绝世之才干云之志如胡适当年者,安得成就如彼之洪业乎?思之不禁 西北望长安,一声叹息尔。

重读《胡适传》有感

最近在单位整理东西,无意间看到了多年前《光明日报》连载的白吉庵先生著的《胡适传》,便再次拜读了一遍。

记得当时每天拿到报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连载的《胡适传》剪下来。今天许多人对胡适可能比较陌生了,因为他生活的年代已经离我们比较久远了。但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胡适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和陈独秀一道,是中国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也是中国现代白话文学第一人。

我十分敬佩胡适的人品!敬佩他的清正廉洁!敬佩他的骨气!敬佩他的才学!

胡适和母亲包办的年龄比他大、且识不得几个字的原配夫人江冬秀(小脚,即缠足)白头偕老,以他的身份地位和才华能力,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完全可以再娶第二、第三房姨太太,或抛弃原配,找个年轻貌美的。所以,从这一点看,他比鲁迅强。

胡适的清正廉洁、他的骨气更令人钦佩。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任四年驻美大使,离职时银行存款只有1800美元。长期在美国生活,但不愿加入美国国籍,拒绝接受美国人在住宅等方面的馈赠。在他花甲之年,国民党台湾当局送给他六万美元,被他全数退回。

我印象最深、也是我最欣赏的,是胡适曾经对年轻人常讲的一句话: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胡适晚年在台湾某大学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进行的一次题目为《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的演讲也非常经典。他送给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三味药:第一味药是问题丹,年轻人应总要寻找、思考几个麻烦而有趣的问题,并想方设法地研究解决;第二味药是兴趣散,每个人除了本职工作外,都应有几个业余爱好。他认为:这种非职业的玩艺儿,可以使你的生活更有趣、更快乐、更有意思。有时候,一个人的业余兴趣、爱好也许比他的职业还重要,还富有成果;第三味药是信心汤,年轻人必须自信,要坚信自己能够干成一些事。他说:努力是不会白费的!

读《胡适传》有感

有的人一生平平淡淡,有的人一生轰轰烈烈,有的人一生庸庸碌碌。。。。看着胡适走过的人生之路,想想现在的我,总是觉得生活很无聊,从来都不发言,从来都不写文章,从来都不广交友人,也从来都不上心于学术,我只是静静地对着电脑,偶尔玩玩游戏,偶尔发发呆,偶尔拨弄自己的头发,偶尔担心自己的作业没有写完。时间就这样在我这无数的偶尔中流失,流失了又开始后悔自己什么也没有做,我的生活似乎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胡适大学和读研期间可不是这样,他研究学术,发表演讲,研究政论,发表己见,想着怎样去救过,怎样去顾家。当然我不能和他比,只是有句话叫做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走得更高更远,我想我必须要求自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了。不管晚不晚,我希望我也能有一番作为,能严于律己。

感谢胡适,感谢老师!

浅读《胡适传》

在我的记忆中,胡适这个名字只是在历史书上看到过。过分的轻描淡写,是我对这位名人的关注并不多,仅仅是知道他曾经是北大的校长而已。不像鲁迅,几乎每一册语文教材都有一篇鲁迅的名作,这就自然而然地对鲁迅了解更深了。

想去了解胡适,是从教育学课堂上认识到教授对胡适的崇拜开始的。因为对一个人尚未有基本的了解,所以并不敢轻易去读胡适的文章,只是借了本《胡适传》来看看。

《胡适传》总共十二章,比较详尽地介绍了胡适先生的一生。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写这篇读后感之前我仅仅看了前两章,也就是仅仅是了解到胡适先生在留学美国前的那段日子里的事。其中感触最深的是胡适先生对家庭教育的见解。

胡适先生在十几岁便已经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此他曾经发表过相关的一些文章,例如《敬告中国女子》和《论家庭教育》。他认为:女子接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其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有一位受过教育的母亲,才能使其孩子有更好的家庭教育。胡适先生还引用三岁定八十、山树条,从小湾说明了: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雄大豪杰,或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字上分别出来。

胡适之所以如此重视家庭教育,我想这必定是从自己的成就和别人的成就的对比中,以及自己母亲和别人母亲的教育的对比中总结出来的。

胡适四岁就丧父,母亲二十三岁就守寡,但是胡适并没有因此而失去良好的家庭教育。相反,母亲对其在做人上的严格要求以及在求学上的大力支持,使得胡适渐渐地卓越于其他的孩子。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在做人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母亲。在《胡适传》中清楚地写到:每天天刚亮,就把他(胡适)叫醒,披上衣服坐着,然后训诫他说:昨天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他认真改正;并且要他认真学习。又是向他讲述父亲的种种好处、平时胡适在家做错了事,母亲从不在人前责备他,而只用严厉的眼光一瞅,胡适就吓住了。到了晚上人静的时候,他母亲才关起房门教训他相比之下,胡适的嫂嫂们对孩子的教育就显得那么的愚蠢,她们总是在不顺心的时候拿自己的孩子出气,骂给别人听。

胡适先生的父亲死后,家业逐渐衰落,但尽管如此,母亲还是为胡适多交学费,使得私塾的老师能在严加管教年幼的胡适,并倾尽全力教育好胡适。当其他的孩子还在绞尽脑汁想办法逃学的时候,胡适就已经学会自己读一些深奥的书了。这应该能给现今的父母们一个启示:要求孩子学特长固然重要,但是如何令孩子对所学东西产生兴趣,而不是因此产生厌学情绪就更显得重要了!

联想到我的家庭教育,我的父母还是做的很不错的。他们向来不会在客人面前埋怨自己孩子的不是,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树立起了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另外,我真的有做不好的地方,他们就会在日常聊天中指出。我的父母始终认为不应该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另孩子失去该有的自信,否则得不偿失。至于我的学习方面,他们从来不可以要求我去学这学那,而是培养起我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并在我求知的过程中给予我极大的帮助。

希望更多的人把家庭教育重视起来,而不至于白白断送了众多孩子的未来!

胡适文集读后感1000


胡适文集读后感1000,胡适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也是一名有影响力的人,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胡适文集读后感,欢迎阅读!

胡适文集读后感【1】

哲人说,母爱是最无私、最珍贵的爱!

诗人说,母爱是最动人、最伟大的爱!

笔者说,母爱是最勇敢、最无畏的爱!

在胡适的《我的母亲》中,他的母亲从小就变成了寡妇,不仅要管教自己的儿子,还要照管他那死去的丈夫所留下来的,自己还要大的孩子。

在这重重的困难、劳累,痛苦中母亲仍然让胡适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她的宽容,她的善良,她的坚强,她的刚气。

这使我不禁想到了我的母亲。

她和所有的母亲一样,不仅给予我伟大的生命,还付出了她所剩下的所有时间与精力。

我,在他那无微不至但又默默无声的关心下快速的成长。

她和胡适的母亲一样,对我十分的严厉,她在别人面前是一位伟大的医生,她显得那么坚强,一切事情不管有多大困难,她也能很好的完整。

但是,她对于我,却显得那么软弱。

记得,一次爷爷做手术,住院了,我们一起去看望他。

爷爷得的是一种会传给下一代的眼病,这种眼病很可能会在年近花甲的时候双目失明。

在看望的同时,也陪同这爷爷去检查眼睛。

医生,也给我的女儿也检查一下吧?他爷爷这个病会传染,不知她的眼睛会不会有这种玻母亲对医生说。

快,过来,你也让医生来看看!母亲带着奇怪的微笑把我拉向了医生,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微笑呢?好像隐藏着极大的不情愿,和极大的焦急与担心。

我把头移到了机器前,一束微弱的光毫无阻挡的摄入了我的眼睛,使我感到特别刺眼,我不断的把自己的目光从那光上移开,这使的医生不断的提醒我:盯着这束光看。这时我突然感觉的了一种奇怪的安静。

你们肯定会问,医生这么唠叨,怎么还会安静呢?不,是因为母亲,她一句话也没说。

要是在平时,她早就插嘴了,为什么呢?我向母亲瞥了一眼,发现母亲像木头一般站在旁边,她的神情显示出很不安,仿佛头顶上有一块被细线绑住的大石头,一动就会掉下来。

终于检查完毕了,母亲急急忙忙走向前问:怎么样医生?她的眼睛不会有事吧?

当然没事,仅仅是有点近视罢了!

那就好!母亲异常轻松的说。

走出医院,母亲竟对我说:从你刚出生起,我就开始担心你有和你爷爷一样的病,但是我一直都不敢带你去看,你知道吗,刚才妈妈就好像站在法庭上等待判刑一样,不过,幸好现在是无罪释放。

我惊奇极了,没有想到母亲竟如此为我担心。

接着母亲踮起脚尖抚摸我的脑袋,我都已经比他高了。

我拉过母亲的手,那双圆润有力的手,那双为我洗过无数尿布的手,那双为我做了很多可口饭菜的手,早已失去了光泽,布满沟沟壑壑的道道裂痕。

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我能感觉到母亲的温暖传递给我,我的手是饱满的青春的充满活力的手。

看母亲的手,我知道我是她生命和希望的延续

我缠绵的情思在这伟大的爱中不断的盘旋,这使我感到了无比的幸福,美好!

胡适文集读后感【2】

读罗志田新版胡适传,上载胡适初到美国留学时,享受的是美国归还的庚款补贴,数额不菲,除接济家中外,甚至还雇了一个佣人。

胡适常对人言,吾等留学生,在外代表炎黄子孙,不可只图省钱,而须处处注意吾等形象,免为西人歧视也!自己留学在外,对胡适当年此言有直接的体会。

身边的一些中国学生,千方百计地省钱,自己衣食节省无可厚非,但寻机贪图小便宜,遭外人背后议论,实在令人为之汗颜!我是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当然不会挥金如土,但因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一定要求,而且相信千金散尽还复来,决志不做金钱的奴隶,所以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只求称心,不图省钱,由此虽落下个懂得享受的恶名,也不以为意。

但即便是如我这般消费,每个月的奖学金还是能颇有结余,而一些中国学生想着靠省下的奖学金将来买房买车,实在令人不解。

且不说现在房价已涨,省下的钱实在杯水车薪,买不了几平米,就算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也应该是在学业上用功,将来谋个好差使,拿高工资,那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

胡适当年回国到北大任教的时候,也没听说兜里带了多少钱回来啊。

活着应该享受每一天,年轻的时光更是弥足珍贵,为了三十岁之后的事情,亏待自己大好的年华不说,还养成个小器爱占便宜的毛病,甚至于有失国人脸面。

两相衡量,实在觉得不值。

胡适被后人誉为一代大儒,社会导师,大学问家,学贯中西,但其实他的国学功底一部分是在出国前奠定的,另一部分则是回北大后补课的。

在美国的几年,据罗织田推测,可能并没有认真读多少书。

先是在康奈尔,书没读好,倒是成了校内小有名气的演说家。

后来转学到哥大,应酬不减反增,平均每天要写好几封信。

记得以前读胡适的留学日记,他常自责不安心读书,朋友来信中也常劝他好好读书。

说胡适在美国没有读书自然不可能,但从日记中按图索骥,其这一时期所读之书,要是比起陈寅恪吴宓等来,就显得黯然了。

胡适日记中记载其与友人打牌、喝酒,动辄半天,多不甚举。

如此留学之胡适,后来竟能得享大名,成为引领时代潮流之人物,虽有时势造英雄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胡适本身聪慧过人,又早怀做社会之导师之宏志,为此亦做了相当的准备。

胡适读书博杂而不精,自己亦承认此为生平大过,但要成为一代之精神导师,必须是个通达之才,而不能只是一个专功之家,而胡适于专业学习之外尤关注现实政治,实为其归国后呼风唤雨奠定了基础,这些又是陈寅恪吴宓等所不及的。

读至此,不禁想,浪子回头金不换,胡适虽在美国虚度了些时日,但后程发力,终成名山大业。

但当年,中国虽处内忧外患之中,没拿学位的胡适尚可回北大任教,既而掀起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运动,且在其后的岁月中纵横议论,针砭时弊,还差点参选了总统,其一生可谓传奇而多彩。

试想今日回国之留学生,虽有绝世之才干云之志如胡适当年者,安得成就如彼之洪业乎?思之不禁 西北望长安,一声叹息尔。

胡适文集读后感【3】

借胡适的文集的时候,是因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头人。

所以我想看看先驱是如何写文章的。

看胡适的文集的时候,我还真的不曾留意那些曾经扣在他头上的无数的光环。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治学严谨是我对他的一个最初的印象。

卖药游方二十年,人间浪说小神仙。于今回向人间去,洗净蓬莱再上天。这是他四十七岁生日的自嘲。

胡适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的一生珍视思想甚于世俗声誉。

他的眼中,人要自由,要解放自己。

心中怎么想,手上的笔就怎么写,发自内心即可,并不需要把读者捧来捧去。

所以在他的文章中,我睁着双眼看不到意境,就像在聊天室里你一句我一句的感觉。

因为他并不刻意加工文字,虽无三分美,却有七分真。

月光下的老槐树,落英缤纷的秋山,柳岸花堤,青山处处,绿水长流以上是我加工的,在胡适的文章下,不会有如此美好的意境,但又确确实实是他所写。

毕竟现实在眼里,浪漫在心中。

呵呵,不知道胡适先生写那些文章的时候,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如果要我说出对胡适先生的感觉,我想他应该是一名文坛的守望者吧。

胡适谈读书读后感(优秀范文)


在我的记忆中,一直对胡适先生没有什么好印象。因为从我听到这个名字开始,无论是历史课本,还是语文课本,他就一直作为一个典型的反派人物备受批评。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m.dhb100.com

历史的偏见总会得到纠正,暂时的前嫌总能最后冰释。而从读到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谈读书》后,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原来这才是胡适,真实的胡适--20世纪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开启中国社会文艺复兴的重要人物,一位大学者,一位地地道道的读书人。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谈读书》从胡适的文章和演讲中,撷取出二十几篇具有代表性的谈读书治学与立志做人的文章。全书分四卷。这些文章,全部取材于已经公开出版的胡适著作,原汁原味,实事求是地反映出胡适在读书做学问上的习惯、理念和方法,帮助人从各个侧面了解胡适其人及其思想学术。

谈到读书,胡适先生直言不讳,道出了他的真知灼见:“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他谆谆教诲我们:“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为什么要读书?胡适先生高声说道:“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孔子在《礼记•学记》中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正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读书学习亦然,越读越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越学越感到本领的缺少。只有读了书,你才会明白知识的力量,知识的奥妙,才会切身体会到自身的不足。

只不过孔夫子贵为人师,多多少少带有说教的滋味。胡适先生却把自己当做你的一位朋友。因此,他没有高高在上、严肃拗口、艰涩枯燥地说教,而只有温和浅白、平易简单的叙述,就如拉家常。他说:“我认为最值得与年轻人谈的便是知识的快乐。一个人怎样能使生活快乐?人生的快乐,就是知识的快乐,做研究的快乐,找真理的快乐,求证据的快乐。”四个“快乐”,既是人生的快乐,更是书香社会、“悦”读社会的快乐。

为了让我们读书,为了让我们会读书,为了让我们懂得读书为了什么,胡适先生以朋友的身份向我们分享了他的求学诀窍,他说:“多读书才能会读书。”一、既要读书致知,又要躬身实践;二、不迷信权威才能求得真理,多动脑子才会有思想;三、多收集材料,要探求学问,更要求证学问;四、要勤于培养自我检讨的好习惯。胡适先生更注重读书与做人。在他看来,心之所向,身之所在,学问是最好的“鋳器”工具,培养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才是真爱国,要用知识武装自己,以便有责任地思考,做个不受人惑的人。

胡适先生娓娓道来,循循善诱,使人依稀再见那个提倡写白话文的胡适,那个始终微笑、温文尔雅的胡适,那个当时、现在、将来都令人津津乐道的“我的朋友胡适”。

了解胡适的读书方法,你就会更好地读书;了解胡适的治学方法,也许明天你就是另一个文豪。《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谈读书》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大学者,浓缩了这位真实大学者70载的思想精华,使人恍然大悟:原来,读书和做学问,是可以如此简单。

读书吧!让书和胡适,都成为我们的朋友!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www.dhb100.com

相信《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四十自述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