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美学著作读书笔记 > 地图 > 美学著作读书笔记,2024美学著作读书笔记
美学著作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美学著作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美学著作读书笔记推荐
美学著作读书笔记

(共 124 篇)

  • 1、 《美学引论》读书笔记

    按照本书的读书的笔记,分三章进行整理,即第一章为外向客体系统,第二章为内向主体系统,第三章为横向连带系统,所以对于读书笔记序言的写作是综合了《美学引论》中的两篇序言和第一章绪论的内容,这样可以便于以下三章能以清晰的条理出现在读者朋友面前。

    其实每次当我开始对一本新书进行学习的时候,总是首先学习这本书的提纲也就是骨架,因为了解的书的骨架,也就了解了这本书所要陈述的主要内容,之后就是热衷于对序言的学习,因为序言总是能表达出作者的写作初衷、构建著作的历史发生以及著作在当代学术界的创新之处。关于由辽宁大学出版社于xx年7月再版这本《美学引论》,是由杨恩寰先生主编的,其书写序言的任务自然由杨恩寰先生担任。因为本书是对1992年《美学引论》的修订版,所以本书出现了1992年9月和xx年4月两篇序言。在前篇序言的书写中,杨恩寰先生说明了《美学引论》这本书是美学在当代语境建设中自觉的产物,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即美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发生根基和本书的理论框架。

    对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发生根基,杨恩寰先生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那广泛存在的审美现象或审美实事。审美现象是一种历史现象,一种文化现象,因此美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审美现象是社会历史现象,人类社会实践是一切历史现象其中包括审美现象的最深刻的基础,作为历史现象的审美现象也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人化自然说才能得到科学地解释和说明。只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论为基础把认识论同价值论结合起来,才能彻底揭示审美现象的历史根源和本质。

    一切不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美学体系,针对谈美学体系的科学研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偏差甚至背离的现象,如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以唯心主义为根基,对美学问题的阐述多数都是 伪科学的,是站不住脚的,所以导致了黑格尔美学体系最终解体。对于本书构建的理论框架,我本人也认为是当代美学的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中是一种最着实有效的理论体系,既能突出重点又能兼顾其它,即以审美现象(经验的审美对象与对象的审美经验)为起点,首先向客体和主体两个方向延伸,外向客体方向的延伸,论及审美对象、审美属性、审美存在和美本体四个方面;内向主体方向延伸,论及审美经验、审美机制、审美个性、审美欣赏、审美批评、审美创造、审美形态和审美教育八个方面。之后进行纵横连带的研究,横向连带涉及审美文化的研究,纵向连带涉及

  • 2、 音乐教学著作读书笔记范文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科学的、艺术的、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塑造学生的创新品格,是广大音乐教师不懈努力与追求的目。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音乐教学著作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音乐教学著作读书笔记范文1

    《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有感

    我国自古老师教导学生,重视因材施教。近代教育心理学家则更加系统地从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中,找出其心理规律,指导教学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这本书就是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曹理教授在北京市城镇、农村选取典型学校,在三十余所大中小学,向两千余名师生进行了有关音乐学习心理、音乐能力发展及音乐教师素质等多项问卷的调查与测试,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汲取国内外课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和研究,编纂而成的,是一本切于实用的教材和参考用书。

    全书四个部分共十四章节,分别从音乐基础心理、师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进行阐述,尤其是第四部分对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心理效应及形成的音乐教学模式对于音乐教师的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拜读了曹理老师的著作《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感触颇深。

    在音乐教学中,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音乐是怡情悦性的艺术,学生学习音乐,不论是学音乐知识技能、音乐欣赏,还是从事音乐表演和创作,心理活动都很活跃。音乐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应当密切注意,才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研究表明,在儿童学习音乐的诸多心理中,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唯一动机。那么,音乐兴趣产生的途径有哪些呢?

    第一,对音乐的兴趣就产生在追求音乐美的过程中。美的事物不仅使人获得美感,而且是产生兴趣的源泉。比如当你聆听美妙的歌曲时,你就会被音乐感染,会跟着轻声哼唱,想去学习它,希望自己也能演唱,这是音乐本身就具有的美,它是激起学生强烈兴趣的重要因素。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音乐的美,例如,学习歌曲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听一听歌曲或由教师范唱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让学生说说听后的心情,是高兴还是忧伤,感受歌曲的情绪。在学唱歌曲时,还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体会,感受歌曲的意境。无论是生动的歌词还是优美的旋律都可以成为教师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因素。

    第二,兴趣就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兴趣和创造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因素,动听的歌声,美妙的琴声固然能吸引学

  • 3、 教育著作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著作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著作读书笔记篇一

    读完了《爱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爱的教育是什么?我在书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学生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年轻出任教职时,满腔热诚的爱,希望能够全心全力扮演为人师表角色,然而在专业经验不足、缺乏教学经验、也没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经以「教师的权威」,用教鞭管教学生,以致伤了学生的心。也曾为了虚荣,逼迫学生在各项比赛中斤斤计较分数,以争取许多虚伪的荣誉。甚至以分数来看待孩子,也以外表来衡量孩子,更以听话与否来评价孩子,每每忆及此事,不禁全身颤抖,惭愧不已。

    不断的调整心态和做法,也为孩子多付出一份关心与爱心与真心,发现孩子们总会相对的给予回馈。因此有爱的教育,才有美的回忆。

    我的体会:

    一、以教育为主题的美丽、可爱又动人的故事,应该很多,发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层的教育工作人员,所接触到、感受到的故事应该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没有把他记录下来而已,如果有机会加以整理,如同本书一样,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书。

  • 4、 《毛泽东著作》读书笔记

    读著作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毛泽东著作》读书笔记,欢迎大家的阅读。

    上学时便学过毛泽东的很多文章,如《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论持久战》、《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论联合政府》、《愚公移山》等,对毛泽东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学习了毛泽东思想这门课后,对毛泽东思想更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在毛泽东同志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古人云:气盛则言宜。那么言宜是不是必气盛呢?我以为然矣。读他老人家的著作,你好像被巨大而强烈的气场所包围、所感染,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崇敬之下,细细辨之、品之,感到篇篇华章中至少蕴涵着六种气,在此不妨说说。

    一是浩然正气。正气即正义、刚直之气。随意翻开毛著里的一篇文章,你都会被字里行间所充溢的浩然正气所折服。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坚定执着的信念: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感受到的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甘愿舍弃一切的高尚情操情:以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难道还有什么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观点、意见、办法,舍不得丢掉吗?难道我们还欢迎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的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健全的肌体吗?------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论联合政府》);我们感受到的是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论联合政府》)具有了如此坚定信念和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精神,正气焉能不存?而正气在胸,困难何惧,生死何惧,鬼神何惧!这里不妨再举一例,1955年,当美国在台湾海峡部署原子武器,并放言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时,毛泽东说:今天,世界战争的危险和对中国的威胁主要来自美国的好战分子。他们侵占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还想发动原子战争。我们有两条:第一,我们不要战争;第二,如果有人来侵略我们,我们就予以坚决回击。我们对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就是这样进行教育的。美国的原子讹诈,吓不倒中国人民。(《原子弹吓不倒中国人民》)面对强权威逼,面对战争威胁,铁骨铮铮,义正辞严地向侵略

  • 5、 著作简爱读书笔记

    对简爱,我有的是欣赏和赞美。她追求独立的人格,追求男女之间精神的平等。虽经历不幸却热爱生活,并把爱带给每个需要她的人。为了自己的爱的信念,平等的真实纯粹的爱,甚至毅然放弃渴望以久的唾手可得的爱情,并最终也自己的爱人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简爱的一生,虽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却是平凡而不平庸。在我心中,简爱就像一个充满智慧、充满爱心并努力使自己生命得到最大张扬的精灵。她的生命,有如彗星的闪亮和美丽。 然而,最打动我心的却是海轮,一个同样充满智慧和爱心的小姑娘。

    海伦——我心目中超凡美丽的天使。她超凡,是因为她完全放弃现世,达到了浩淼高远的精神境界,有着难以比拟的忍耐精神。她美丽,毋庸置疑,有哪个人心目中的天使不美丽呢?

    海伦的超凡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也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包括简爱。

    海伦因小事受鞭罚,简认为这是无法忍受的。她说:“要是他用那个鞭揍我,我会从她手中夺过来,我会当着他的面把它折断。然而海伦却以圣经中的以德报怨,告之以忍耐既然无可避免就非忍受不可,命中该你忍受的事如果你说受不了,那是软弱和愚蠢的。简惊异而无法理解这种信条,也无法理解和赞同她的宽容,然而她感觉到了海伦是“凭借一种我所看不到的光来考察事物的”。(本段有所引用) 简的反抗精神固然自然率直,令人振奋,但海轮的坚忍宽容更显豁达而耐人寻味。

    海伦的超凡在于她能够把真正的智慧和勇气施及他人。

    在简受到勃洛克赫斯特的诽谤和污辱时,她看到海伦眼中闪出奇怪的光芒。而且明了那是高智慧和真勇气的流露,凭借着这圣光的支持,简抑制住将要歇斯底里的发作。但简只能以此抚慰自己无助又不安的灵魂,却无法踏入海轮的精神殿堂。(本段有所引用)

    这也正说明了海伦的超凡脱俗。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竟有如此虚怀若谷的气度和容纳百川的胸襟,真是可钦,可敬!

    然而,天使终归是要回返天堂的——她永远的家。 海伦在人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发出了流星般耀眼的光芒。海轮的一生,有如落日一般辉煌与悲壮,这是一种崇高的美,豁达的美,气势磅礴的美,可歌可泣的美。

    还记得那次梦中醒来,努力搜集所有有关海伦的语言和描述。不知为什么,对她的死就是有一种不甘。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发现了一段被自己忽略了的细节,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在海伦的墓碑上有这么一个拉丁文,resurgam意思是我将再生”。

    一股郁结也心胸的感伤终于释怀了。我欣然,释然。“resurgam”不正象征了海伦的崇高精

  • 6、 美学的读书笔记

    美学是还原生活中的美。喜欢美学的你,快来看看人家写的美学笔记吧。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美学的读书笔记,希望你喜欢。

    美学的读书笔记篇一

    《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集中体现了芦原义信以“外部空间设计”为中心的建筑美学思想。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因为作者具有东西方的教育背景,所以作者在书中既引用来自西方的格式塔理论,又引用中国的“阴阳”学说,对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建筑环境与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较,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但在我看来,这本书最重要价值在于,芦原义信归纳出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如何接受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在提出这些差异的时候,作者却往往能从一些敏感的生活细节出发,从中挖掘出背后的深刻根源,中西结合,小中见大,令人敬佩。

    同时,芦原义信这部《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一扫现代西方建筑理论虽言之凿凿却无法直接指导设计实践的弊端,而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中,通俗而不浅薄。并且,作者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建筑创作,通过自己的大量作品说明这些理论,故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践。此为此书最大的特点。同时,作为建筑师的他十分懂得利用图示语言,使得本书更加易读。

    美学的读书笔记篇二

    一. 关于“诗(文学)和画的分界”

    一般说来,将拉奥孔的嘴巴雕刻得张大或微开显然不会过多影响人们对创作者的能力的评判。观众评价这件艺术品是按照内心所获得的感受,即以是否产生或产生何种程度的审美愉悦感来评价它的优劣程度,进而以此评价创作者的能力。假设有两座拉奥孔的雕像,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微开着嘴巴的拉奥孔比张大嘴巴的拉奥孔更能激起人们的美感(理由见《美学散步》6-7页 莱辛语),人们便认定前者更有艺术性,而将拉奥孔的嘴巴雕成微开状的那位创作者更富有创作才能。在此条件下,便可以说,艺术反映人的能力。“艺术是一种技术,古代艺术家本就是技术家”(24页)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美是艺术的特殊目的”,“艺术”的一定是“美”的,“美”的却不一定是“艺术”的。因为“艺术”反映的是人的能力,那些未经人加工的自然状态下的事物、风景,就不是“艺术”-虽然它们也会使人产生美感。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

  • 7、 黑格尔美学的读书笔记

    黑格尔关于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也有着很多的看法:黑格尔给美所下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黑格尔美学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参考。

    黑格尔美学的读书笔记

    我发现黑格尔的《美学》是很难读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学是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及其辩证法出发的。这套体系极端抽象和艰晦,而且有很多矛盾和漏洞。抽象艰晦的思想体系就必然表达于抽象艰晦的语言,黑格尔所用的并不是一般德国人所习用的语言。读他的书的时候有好几次差点放弃。但是难懂并不等于不可懂。后来还是硬着头皮读下去了。

    首先黑格尔是从哲学的高度,也就是科学的最高层次来研究美学的,他认为不是从哲学的高度出发,艺术的标准就是不充实和缺乏说服力的。他在“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一节中,首先将自然美排除在了他的美学研究范围之外,就是因为纯自然的东西排在一起,没有经过人心灵的体验,其内容是机械的,相互间也不存在比较的标准。但是他还是就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作了阐述。他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高多少”。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够产生高于自然美的艺术感受,但是由于人的各方面修养层次的不同,这种艺术感受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自然的东西美不美,必须经过心灵的感知和加工,才可能具有美的含义,只有人具有这种加工的能力,因此也就只有人才能创造和感知艺术美。他认为摹仿的作品只有正确与否,但无所谓美,因为它不是心灵的产品,没有实质的内容。有人说,那些仿冒艺术真品非常逼真的赝品,就其摹仿的功底和效果来说,也可以称为艺术作品,但是从黑格尔的观点来看,这些赝品只是一种“制造”,而不是“创造”,因此从艺术的角度说,它们是进不了艺术的殿堂的。

    黑格尔关于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也有着很多的看法:黑格尔给美所下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黑格尔看来美源自绝对理念,使美具有了客观精神性。绝对理念的发展是必然的,美的产生、发展也就是必然的。艺术美与自然美孰优孰劣,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美是远远高于自然美的。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蕴含着精神与理念的心灵比自然现象高多少,艺术美相对于自然美就优越多少。艺术美才是真正的美,艺术美的优越性是黑格尔重要的观点。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艺术,只要是真正的追求美就应该是蕴育着理念的,是表达心灵的,只有这样的美,也只有传达此类情

  • 8、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三篇

    篇一:《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

    上篇

    一、街道与建筑的关系

    作者认为一种文化的街道和城市建设,是和这种文化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

    对于街道的热衷,作者认为是意大利人—英国人,最后才是日本人。因为意大利人是真的就把街道当作自己的起居室了。有事没事都来溜达溜达,“这时要是不遇上朋友简直是不可能的。”所以意大利人建设了大量广场。

    而英国人显然更喜欢田园生活。所以他们建造了大量的公园。

    而这两种人不论怎么样,都是有着公众生活空间的习惯的,就是说都把公众生活作为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而日本人则基本上没有这种习惯。所以基本上没有公共空间可言。

    而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就是:这3个国家的性格的分别,也是意大利人最外向,而日本人最内向。这个看来和建筑空间有一种互动的关系。

    而作者谈论街道,便首先谈论了城市建筑的不同。

    作者谈到澳大利亚和美国的郊区住宅的前院,“其前院与其说是为了住宅的主人,不如说是为了路上的行人更为合适。”而这种院落空间的开放性反而是基于了住宅本身的封闭性看来,相对而言东亚住宅(作者谈论的是日本住宅,而我在所有的和中国住宅有着共同性质的地方,干脆不如替换为东亚住宅好一些)本身比较开放,所以必须首先用院落空间将其围合起来。也就是说,同样是院落,东亚的院落是住宅内部秩序的一部分,而美洲的院落则往往是外部城市秩序的一部分,这里面可以说有着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说反而是因为东亚住宅本身私密性不强,所以必须通过院落来完成其私密性。而美洲则正因为住宅本身私密性好,所以才能够以此为前提将院落贡献给城市。是良好的私密性成就了良好的公共性。有好的私密性才能够有好的公共性,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一对矛盾。

    作者提了一点希望日本人能够从观念上革命的一点很重要:“没有建住宅的地面,纵使归个人所有,也应作为公共性外部秩序的一部分来考虑,这种观念性革命是很必要的。”

    而欧洲的住宅,希腊和意大利,则没有前院,“石结构建筑之外的剩余地面全部铺装作为街道使用”,但是因为是住宅外墙直接形成街道,所以却和东亚由院墙形成的街道不同,有着生活性的门窗开口,住宅内外沟通,街道具有非常强烈的生活气息。

    另外还有伊斯兰文化(包括西班牙)的内院式街道,这种街道的外墙仍然形成了街道,不过因为有了内部的室外生活空间因此没有了意大利街道的那么多的生活气息。

    所以,芦原信义在这里其实将街道和住宅的关系分作了3种基本类型:

  • 9、 黄宗智: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和做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和做读书笔记,文/黄宗智。

    如何做有效的读书笔记?

    1、读书首要的是概括清楚作者的观点,而不是陈述自己的观点。所以不能有太多的自己的发挥,否则那是读后感,或者是书评,而不是读书笔记。

    2.、读书笔记,最主要的用处,是方便自己日后阅读查看。因为任何一本书,读后不超过三个月,就只剩下对书籍的大体印象和基本观点了,如果在写论文和教学中使用,必须要再重读。而读书笔记能解决这个问题,好的读书笔记,能够帮助你在多年之后仍能够明白书籍的内容和构架。

    3、读书笔记关注三个问题:(1)作者的论点(包括全书的主要论点和分论点)是什么?各个论点是靠什么样的逻辑串联起来的?(2)作者使用的证据材料、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3)作者采取了怎样的流程,去组织材料、使用方法得到论点的?

    4、读书笔记还需要问自己:作者是否将你说服了?你觉得作者对论点的论证有力吗?

    5、读书笔记不是对书中好句子的摘抄,我心中最好的笔记,是完全用自己的话,把作者的书籍缩写成2000字以内的文章。更不是对观点和结论的列举,那纯粹是没有一点意义的。

    怎么阅读学术文献?

    1、首先掌握作者的中心论点;

    2、总结作者对自己中心论点的主要经验支撑证据,并同时照顾到中心论点次一级的阐发性概念及其经验根据。

    3、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更有进者,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做怎样的修改?)

    4、这样的读书习惯另外有一个很实用的考虑,就是为了积累自己将来研究和教学的可用材料。我们要在记忆清晰的时候,精确地总结这本书以备将来之用。而这样的总结,不是被动的摘抄,而是积极的消化,迫使自己在记忆最完整的时候,按照上述的方法精确地掌握这本书并对之进行系统思考。那样,将来可以随时找回检索使用。我自己要到30岁之后才清楚了解到自己的记忆(或仅仅把书排列在书架上)的不可依靠,开始积累笔记。

    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前人有众多的理论著作,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资源。我自己提倡的途径是要掌握主要不同流派的理论,作为入门途径。阅读时要求与之对话,而不是简单的死学。而对话、决定取舍的最好方法,乃是看它对组织、解释自己掌握的经验材料有用没用。

    另一个有用办法是:区别经典理论与庸俗理论;前者较少,后者俯拾皆是。前者一般视野比较宽阔,提出的概念更清晰并强有力,后者则比较模糊繁杂,除非和自己的研究课题有直接联系,一般用途不大。

  • 10、 胡适著作《怎样读书》读书笔记

    书本内容之:陈中凡谈读书

    陈中凡(1888—1982),原名钟凡,字斠(jiào)玄,号觉元。江苏盐城人。中国古典文学家,红学家。与胡小石、汪辟疆并称南大中文系「三老」。

    陈中凡1888年出生于江苏盐城;1911年毕业于两江师范学堂,受业于李瑞清、缪荃孙、陈三立诸名师;1914年后考入北京大学习哲学,毕业后留校工作。

    陈中凡博学洽闻,治学根基深厚,从研究书目学、诸子群经到文学批评史,以及先秦、两汉、隋唐五代、宋元金文学史等,无不涉猎,晚年侧重古代戏剧史研究,在文学、历史学、哲学乃至目录学、古文字学、教育学、艺术史诸方面均有建树。著有《古书读校法》、《中国文学批评史》等书,其中《中国文学批评史》是中国第一部文学批评史。

    《怎样读书》收录陈中凡先生谈读书的文章《读什么书》,主要讲述读书的选书问题,主要介绍的是中国古代书籍的分类及其阅读。

    陈中凡文章:《读什么书》

    摘抄和提要

    注:内容基本是摘抄,基本已是文章的内容概括(摘句法),在做真正的内容概括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删减增补修改,做更准确的概括,更简洁的表达,做到语句连贯、衔接自然。

    现在科学繁重,所以读书要讲求最经济的方法。

    现在学校中各科常识都要讲究,读专门书的时间很少,所以读书的观念要改变。

    书籍是各种知识的宝库,读书为着要解决问题,否则可不必读。我们要用最经济的方法去读最有用的书。

    现在各种书籍汗牛充栋,浩繁已极,可以分门别类。旧时代采用七分法或四分法。所谓七分法实在是六分法,如六艺。四分法就是把中国旧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种,但经应该归到文学一类,所以中国旧书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史学、哲学思想和文学。

    史学方面的书籍很多,如《二十四史》。史可以分为两种,就是通史和专史。

    其次要讲到哲学,这是思想的问题。春秋有三大家。第一是道家。第二是儒家。第三是墨子,包含名家和发夹。其次还有批评家、怀疑学派、相宗等。

    最后讲到文学。文学是感情的产物。有环境的关系,含有民族性、阶级性,和时代性。歌谣、乐府、山水诗、骈文、律诗、词、散曲、小说等,文学发展的形式多样。文学可以超越实践性和地方性的关系,文学的阶级性也并非是固定的。

    总之,中国的书籍可以分为三类。

    书本内容之:王云五谈读书

    王云五(1888.7.9~1979),名鸿桢、字日祥、号岫庐,笔名出岫、之瑞、龙倦飞、龙一江等。现代出版家、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王云五,1888年7月9日(清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3-05-21

  • 2023-03-16

  • 2023-05-12

  • 2019-11-12

  • 2021-05-1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2

  • 2023-01-10

  • 2023-03-20

  • 2022-11-14

  • 2023-03-3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9-30

  • 2022-09-20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29

  • 2022-09-16

  • 2019-10-11

  • 2019-10-29

  • 2022-09-22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美学著作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美学著作读书笔记栏目为大家提供美学著作读书笔记、2024美学著作读书笔记,美学著作读书笔记摘抄,美学著作读书笔记大全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