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学与问读后感 > 地图 > 学与问读后感,2024学与问读后感
学与问读后感相关栏目
学与问读后感热门栏目
学与问读后感推荐
学与问读后感

(共 5217 篇)

  • 1、 学与问读后感

    篇一:《学与问》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学与问》这一课,这是一篇守明事理的文章。全文围绕着“勤奋学习观察思考”这一方面来写的。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的真知。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这篇课文主要告诉了我们问的重要性。我们完全可以遇到不会的题就像别人请教,要学会拜能者为师。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要对一个问题去不懈探求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宋濂冒雪访师。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看,古人都知道勤奋好问。在学中文,在问中学,我们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加油,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二:读后感

    《丑小鸭》读后感

    一只天鹅在水上迈动着轻盈的舞步,平静的湖面映着它美丽的身影。这时,没有人会想到它曾经是一只丑陋的,走投无路的丑小鸭。

    说起《丑小鸭》的故事,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它是讲一个无助的小鸭,因相貌丑陋而处处被人排挤,在逆境中顽强生存下来,最终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道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有陷入困境的时候。困难是可以让人成长的,而人生的道路就是由一次次困难的积累所搭建的。在遇到困难时不要灰心,不要气馁,要相信自己,要相信光明总有到来的一天。我们要勇敢的迎接人生给我们的每一次挑战。我们要打倒困难,向光辉的明天迈进。这是正面意义。但我要说却是丑小鸭身边那些形形色色的“评论家”们。是丑小鸭变了吗?就本质上来说,没有!它就是他。变化的只是外表,然而,这正说明,那些“评论家”们,只注重外表美与不美,根本就没有想过,其实,天鹅的可爱和美

  • 2、 《学与问》学后感 (450字)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而今天,汪老师就带我们学习了第23课《学与问》。

    这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说了学与问的观点。这篇课文是由提出观点、证实观点、举例论证、得出结果所组成的。

    首先,课文提出观点。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然后举例证实。说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从小就对世界充满的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小时候就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为什么,而哥白尼就是通过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才得到真知与无穷奥秘的知识的。还有就是说北宋的大科学家沈括也是通过问与自己的实践才知道了其中的奥秘的。他还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巧妙地结合了起来。证实了上面的观点。

    最后,课文总结了: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得出了最终的结果。

    通过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我受益匪浅,是的,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中必定有学与问,正如那一句俗语:小疑者小进,大疑者大进。学与问就像打开知识海洋的金钥匙,让我们尽情地翱翔于知识的海洋!

    六年级:方紫铱

  • 3、 学与问的读后感

    学与问的读后感(一)

    我通过学习《学与问》这一课程,学到了许多知识,也让我感悟到了许多。

    在这次课程当中,我觉得对我们小学生最有益的是一句话:我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我能从这句话当中感受到学习和提问是密不可分的,和对生活以及学习当中所起到的重要性。在这里有个小故事:从前有一家兄弟,父亲去世了,留下了一块牌匾,上边有学问二字2020。兄弟两人一人拿到了一个字2020,都分别按照上面的意思去做。结果很多年后,两人依旧一贫如洗,原来老大只一个劲的埋头苦学,遇到问题了从不提问,老二却从不学习,天天问别人问题。后来兄弟二人将牌匾合在了一起,很快就发家致富了。

    大家在生活当中,只像故事中的老大一样埋头苦学不好,像老二一样一个劲的提问也不好。我们应该把学习当中的问题提问出来,直到找到了答案再去学习。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计其数。而我们都一扫而过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法。从学习当中找到问题,首先就应该自己思考,思考不出来什么头绪再去问别人。

    学与问这一课为了更加帮助我们理解学习与提问当中密不可分的关系,给我们举了很恰当的两个例子: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提问父母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哥白尼的父母只能简略的说说,但是很含糊。小哥白尼就是在这样子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当中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天文学家的;

    我国古代的大学问家沈括,他小的时候学习白居易的古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沈括对于这个有关于桃花的问题很感兴趣,就跑去问妈妈。妈妈说:可能是一个开花早,一个开花晚的问题吧。沈括对于妈妈的回答很不满意,于是就自己探索其中的奥妙。一次,大人们带沈括到山上去玩耍,沈括发现山上的温度比山下的温度低得多,这才明白其中的奥妙。他就是在探索一个个问题的答案成长着,最终成为我们受敬仰的人。

    从这些故事当中,能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学习与提问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只有巧妙利用其中的微妙关系,最终才能成为像沈括一样的大学问家。

    学与问的读后感(二)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而今天,汪老师就带我们学习了第23课《学与问》。

    这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说了学与问的观点。这篇课文是由提出观点、证实观点、举例论证、得出结果所组成的。

    首先,课文提出观点。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

  • 4、 《学与问》读后感 (450字)

    今天,我们组织去多媒体教室观看一部抗战电影,名叫《小兵张嘎》,我深深地被张嘎那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电影的内容大约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叫张嘎的小男孩与惟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时,表现得勇敢、机智。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枝手枪,偷偷把枪藏进鸟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敌人拷问时,他英勇反抗,坚强不屈。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终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鸹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交公,队长则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嘎子心满意足,便将自己珍爱的木制小手枪送给了好朋友胖墩。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要像嘎子学习,不管多么困难,多么辛苦,我一定要勇敢地面对!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一定要坚强!作为未来祖国的接班人,我们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这是课文《学与问》的第一段,我觉得说得太有道理了。的确,我们只有不停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提出不同的问题,才会有进步。创新,当我们有了成就之后,学与问依旧伴随在我们左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无止,而问无休。人的一生,永远也不会有学完和问完的一天,只要活着就有得学。有得问;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所以学与问将伴我们一生,直到死神的到来。

    学问学问,为什么要把学放在前面,而将问放于后面呢?这是因为我们只有学习新的知识。去了解新的事物,才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加入将问放于前面,就是问学,我们什么都没学到,脑子里一片空白,连问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学了。所以,我们只有先学,才能提出问题,最后取得问题的答案。

    最后,用课文的最后一段的前两句来结束这篇文章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云南昭通大关县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中心小学六(3)班五年级:幻梦成灰

  • 5、 《学与问》读书笔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只学习而不去思考,不问自己为什么,那么就会感到很疑惑,得不到真正的思想。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篇课文是《学与问》。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这篇议论文主要哥白尼,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开始的才会有后来的成就。哥白尼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其中有一句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我喜欢这篇课文,它使我知道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不会时,不管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

    只有学与问结合到了一起,才会成功;边学边问,养成良好习惯,才会从问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会从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才会慢慢积累,获得成功。

    人们常叫有知识的为有学问。对这句话,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今天,读到了这篇文章后,我才明白了,原来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 6、 优秀读后感:读《学与问》有感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篇课文是《学与问》,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这篇议论文主要哥白尼,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开始的才会有后来的成就。哥白尼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其中有一句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我喜欢这篇课文,它使我知道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不会时,不管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

  • 7、 学与问读后感400字2020

    学与问读后感400字2020(一)

    我看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学和问》,这个故事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

    故事讲的是:知识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学,一个是问,第一个是光学不问,另一个是光问不学,这兄弟俩很孝顺,可是有一天,一对好兄弟却吵起了架,都说自己的学习方法好,两兄弟吵得不可开交,所以来找知识妈妈评理,妈妈说;你们先暂时分开,都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做。于是两兄弟就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了。可是学看的书很多反而越来越糊涂,问不看书问题也提不出来了,两人又去找知识妈妈。妈妈说;既然这样,那么你们交换彼此的学习方法。最后学开始问,问开始学。他们明白了妈妈对他们的教育。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同学们,要想成为真正的人才,就得多学多问,不要像学和问。学是光学不问,问是光问不学。我也希望你们要做一个多学多问的好孩子,同时你们在进步别人也在进步还有我也在进步。不学不问是最愚蠢的人,千万不要像这样的人学习,多学多问,我也相信这也是家长对我们的期望。

    所以我们要不光学还要多问,光学不问,只会变成呆子。光问不学,只会变成傻瓜,又学又问,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与问读后感400字2020(二)

    初读23课课题,我不禁产生了疑惑。学与问,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学问一词,本课也必说学问无疑。可学问从何处来的呢?带着这个问号,我走进了课文。

    而只一课,老师便基本讲完了这一课,只剩下一条小尾巴扫一下。但不得不承认,这节课由于老师的生动讲解与同学们的积极配合,完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我原先的疑问,也找到了答案了。

    学问何处来?从勤学好问中来,因为勤学好问,才有了哥白尼《日心说》的伟大成就,因为勤学好问,才有了沈括举世无双的《梦溪笔谈》。

    而说到问,我便想起了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那天是语文考试,可我们几个自以为稳操胜券的人望着一条熟悉的考题傻眼了,互相递着眼色,可得到的却全是无奈的耸肩。最后只能瞎蒙,可当时自己估计正确的可能性几乎与中国男足赢世界杯的可能性一样高。

    何题?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请君用一成语概括。若放在平日不会也情有可原,可偏偏这题昨日刚出现在我们家庭作业中,整班全灭,老师只冷冷抛下一句下午讲,可谁知下午率先迎接我们的却是一考试。

    那次考试那一题只有m君对,答案是瓜田李下。吾们不服,逼问m君如何知道,他平静地回答了一句上午问老师的。吾们顿时抓狂,大有把m君吞了之势,面对如此情景,他仍

  • 8、 读《学与问》有感500字
    学与问,就是边学边问。怎样才能学好呢?只要做到这一点,你便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非常喜欢提问题,他经常问父母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太阳为什么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为什么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哥白尼能成为天文学家,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我们这个世界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我们应该像哥白尼那样,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 北宋有个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读完前两句他想:为什么全是桃花,时间却相差那么远?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沈括觉得不满意,一直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去寺庙,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读了短文,我明白了: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踏上成功的彼岸。
  • 9、 读《学与问》有感 (800字)

    初读23课课题,我不禁产生了疑惑。学与问,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学问一词,本课也必说学问无疑。可学问从何处来的呢?带着这个问号,我走进了课文。而只一课,老师便基本讲完了这一课,只剩下一条小尾巴扫一下。但不得不承认,这节课由于老师的生动讲解与同学们的积极配合,完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我原先的疑问,也找到了答案了。学问何处来?从勤学好问中来,因为勤学好问,才有了哥白尼《日心说》的伟大成就,因为勤学好问,才有了沈括举世无双的《梦溪笔谈》。而说到问,我便想起了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那天是语文考试,可我们几个自以为稳操胜券的人望着一条熟悉的考题傻眼了,互相递着眼色,可得到的却全是无奈的耸肩。最后只能瞎蒙,可当时自己估计正确的可能性几乎与中国男足赢世界杯的可能性一样高。何题?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请君用一成语概括。若放在平日不会也情有可原,可偏偏这题昨日刚出现在我们家庭作业中,整班全灭,老师只冷冷抛下一句下午讲,可谁知下午率先迎接我们的却是一考试。那次考试那一题只有m君对,答案是瓜田李下。吾们不服,逼问m君如何知道,他平静地回答了一句上午问老师的。吾们顿时抓狂,大有把m君吞了之势,面对如此情景,他仍平静地回答了一句上午问下午考,有何不妥?你们怎么不晓得问?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我们都有无语地从m君座位旁离开。一道昨日不会之题不问个究竟,导致了下午考试直接丢分,老师没有什么不对,m君也没有什么不对,不对的却是我们。我们刚愎自用,自以为天下无敌却输给了一个无名小卒,我们难搁面子,只因为平时在同学面前装得无所不知,再问老师岂不甚是虚伪?而今天学的《学与问》这一课也解开了我心里许久的一个结,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也顿觉孔圣人所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极是也。向人请教不是耻辱,面成熟谦逊的表现,而在千万个为什么中我们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做到真正的有学问。

    我请教,我学习,我快乐!

    六年级:k327

  • 10、 读《学与问》有感 (300字)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篇课文是《学与问》,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这篇议论文主要哥白尼,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开始的才会有后来的成就。哥白尼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其中有一句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我喜欢这篇课文,它使我知道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不会时,不管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

    五年级:钟灵辉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09-21

  • 2023-01-20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11-08

  • 2023-04-27

  • 2019-10-12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2-03-29

  • 2022-02-08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0-23

  • 2021-08-28

  • 2021-07-20

  • 2021-05-29

  • 2022-12-21

  • 2023-01-21

  • 2021-10-29

  • 2019-10-23

  • 2023-04-14

  • 2019-10-20

  • 2019-11-12

  • 2019-11-03

  • 2019-11-16

学与问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学与问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学与问读后感、2024学与问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