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孤独的你总有星辰作伴读后感 > 地图 > 孤独的你总有星辰作伴读后感,2024孤独的你总有星辰作伴读后感
孤独的你总有星辰作伴读后感相关栏目
孤独的你总有星辰作伴读后感热门栏目
孤独的你总有星辰作伴读后感推荐
孤独的你总有星辰作伴读后感

(共 291 篇)

  • 1、 《孤独的你总有星辰作伴》读后感200字

    自己想要什么?不如开始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想到怎样的人生?我到底在追求什么?真相的意义又是什么?有些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却又难以解答。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在这浮躁的社会还能追求些什么,社会似乎不公平,但又没权指责其中,能怎么办?

    我不能否认自己,,不能因为生活的一点瑕疵而放弃一段坚持,而应该坚持在最孤独的时候也不放弃心中的光。

    最后借李清瑞一句话:就算现在因为技术爆炸而暂停阅读,但大部分人还是能静下心来看书的。希望我们在快生活节奏下依然能静下心来看会书。

  • 2、 总有你陪伴读后感

    总有你陪伴读后感

    八岁的你是否遭遇过一件让你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事,一件刺痛你的心灵、几乎毁灭你的所有的往事。那一年,八岁的罗柏永远的失去了他的哥哥山姆,这一场车祸虽然给这个原本温馨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但也带来了一只新生命克丽奥,一只神秘的黑猫。因为猫咪的到来,一切事情都在开始变化了,在猫咪执着的热情感染下,这个家庭的生活也溢进了越来越多的阳光。这一点一滴的迹象,仿佛在诉说着猫咪和九岁的哥哥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奇特的联系,故事也正在发生

    七堇年曾说过,年华里,我们失却的是一种心情。也许,我们失却的不单单是我们的心情,还有我们的梦。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它仿佛穿越了另一个世界传来一丝丝怀念。读着《总有你陪伴》,我像是走进了八岁的罗柏的童年,看着他因为哥哥的死而变得内向伤心,这像是长达一个世纪的梦魇缠绕着他和他的妈妈海伦。 那条峭壁上的之字2020路,那包覆在屋子外面的暗色横木和百叶窗,那屋前沿着小径生长的勿忘我,还有那紫蓝色的山丘,这些地方所浮现的一幕幕情景,就像一条溪流静静地,慢慢地渗入我的脑海中:一家人刚刚搬进这个带有一种光环渐褪童话般的小屋,妈妈海伦带着两个小鬼拜访了邻居莱娜,九岁的山姆在莱娜家中预定了他的生日礼物刚出生的克丽奥,到车祸发生之后,丈夫因自责离开了海伦,罗柏因为猫咪的出现而渐渐变得开朗勇敢,海伦渐渐彻底走出伤痛。所有的这些事情都仿佛一件件发生在我眼前,是这么的真实,又是那么的虚幻。

    在我看来,人类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像猫咪这一类的生灵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只是陪伴,更多的是教会我们许多人生道理。在古埃及时期,猫咪就一直和魔力和超自然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并且猫有九条命,这也就让当时的埃及人对猫十分崇敬。猫咪当然也就习惯被娇宠的生活了,只有猫咪选择自己的主人而非主人选择猫咪,在选择这一方面,它们早就充当了主动者。面对突然的失去,猫咪不像人类,它们早已习以为常,因为它们会欣然地接受自然法则。面对自由,人类总急于对所爱的一切宣示所有权,可是猫咪不属于任何人,它或许只属于月亮。猫咪愿意忍耐,因为等待,不过是花点时间抬头看云彩。还有,猫咪护士或许比人类护士更要尽心尽力,猫咪的呼噜声是一种来自远古的诵唱,如同海浪拍岸的节奏,里面含有强效药物。一边读着这本书,我不由的想,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要向猫咪学习,猫咪的从容高傲,让它们拥有更多的智慧,它们不会带着情绪观察

  • 3、 《让你的斗篷镶满星辰》读后感

    《让你的斗篷镶满星辰》读后感

    请披上一件灰黑的斗篷,星辰镶在里面,这是英国著名作家、诗人雪莱的一句诗词,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雪莱作为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以美好的幻想和饱满的激情抨击黑暗,以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美妙的比喻、深刻的哲理创造了诗歌的伊甸园。《让你的斗篷镶满星辰》这本书以雪莱蕴含哲理的诗句为标题分为十章,如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除了变,一切都不会永久、别诱惑我砸掉我的镣铐、感受不到光明是因为本身阴暗等等,涉及把握良好心态、坚守道德、不惧改变、人生定位、做好当下等心灵鸡汤。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去探讨雪莱如何去写诗,只来分享从雪莱的这些诗句中读出的哲理,思考我们的问题,激励我们的内心。我们都是普通人,而不是神,所有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所以需要修炼积极的心态,为此书中还对此介绍了一些方法,可以试试,如经常自我暗示;有压力别憋着,一定说出来;一直微笑着向前小跑,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 4、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一)

    玖后感本应该读后马上就写,因为那时的感觉最深刻,但此书第一遍看了,没感觉。安慰自己,再看一遍,还没感觉。结果发现越读越没感觉。等过一段时间再来看,似乎找到了点共鸣。所以就把写读后感的这事儿拖到了现在。恰巧今天改了网名,想到书中也提到了取网名的事,所以就一性一起将读后感写了吧。

    先评价一下这书吧。(梦君儿推荐的书,虽然没读就知道多半是励志类的,但也一定得细读啊:)书包装一精一美,价格不菲。图文并茂,即可看别人的故事,又可学学摄影技术,特别是不用自一拍而能拍到自己这一了不起的技能。另外书中空白较多,几乎每一页的上半部分都是空着的,可以记笔记,这真该是语文书的样本啊!玖后发现,内容有亮点,也有值得讨论的地方。作者很用心,比如自己33岁,书中就安排了六章33节,谓之33种温暖,33段成长,33次感动,这不免让人觉得有点刻意安排的不自然感。另外,作者也有点随意指点江山之态。比如6页上作者自序现在我认为,孤独就是自己都忘记了与自己对话,可在288页,作者写道其实孤独并不可怕,只要你学会了自己与自己对话。总得来说,前三章故事还是挺动人的,后面的部分也许是留给粉丝看的,可我连【谁的青春不迷茫】都不知道,也没听说过刘同是谁,也没兴趣看一个媒体人的奋斗史,所以后半部分看着着实觉得无聊。最后,就是这读后感的导火索,有关网名的。第203页,我就会用刻薄的语言打击他们:你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敢使用,请问你是干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情,还是你准备要干多少见不得人的事情。作者似乎对这种打击挺自信的。对此我想问了,为何周树人要取个笔名叫鲁迅呢?鲁迅又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情呢?马云谈到捐款,说:自己不捐可以,但自己不捐同时又不让别人捐,那就不对了,我想多少有点那个意思。(再最后,败字的含义我也没有理解到,不明白何来的败)

    以上是竖中指部分,接下来是竖大拇指和共鸣部分。首先,有些地方写得挺美的。尤其是289页的那一段孤独是磨刀石,是夜光杯,是黑色夜晚里孕育的万千色彩,是吹不出旋律的牧笛。吹不出旋律的牧笛,这意境真贴切,真美。有点天空一无所有,何为给我安慰的感觉。再比如孤独和寂寞的差别是:孤独你有的是热闹的选择,偶尔不选绝已。很美很高冷。那种感觉,别人不懂,你也根本不介意别人懂不懂。寂寞你没得选。总是很慌张很饥一渴。那种不好的感觉,别人懂。但懂了也不在乎。写得真是贴切,逻辑思辨

  • 5、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一)

    也许你现在仍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乘地铁,然而你却能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乘地铁。很多人离开另一个人,就没有自己,而你却一个人度过了所有。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这些平凡朴实的字2020眼串成一句话令人心生悲凉,感觉好孤寂。而这些孤寂的话是由一位拥有光环荣耀拥有无限前景的成功人士写下的,他叫刘同,今年33岁。光线传媒资讯事业部副总裁,也是中国新生代作家,多部青春畅销的作者。我很疑惑,拥有如此大成就的他,怎会孤独有经历过怎样的孤独。

    我是个内向的人,对孤独寂寥这些悲凉的字2020眼比较敏感。或许这些字2020眼在别人眼里只不过是渲染一种悲的气氛,而在我眼里,它是一种美,一种凄美。当我阅读每一个孤独背后的故事,曾经那些痛的过往像电影一般不停在脑海里倒带,而映入眼帘的那些作者的评语和对每一种孤独的定义却在告慰我安抚我被揭开的伤疤。人生中,我们似乎每一个阶段都要拥抱孤独,高考结束后的失落、初入大学的陌生、对看不清的未来迷茫、对梦想的不断肯定与否定秋微说:孤独是人生最大的秘密。关于孤独,我们只要记住两件事:孤独没有不好,不接受孤独才不好。大概是因为我学文需要对课本字2020词咬文嚼字2020,渐渐地我喜欢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述他独享夜晚的那一句:独处的妙处。是啊,独处的时光有时真的很妙。我不爱说话喜欢默默地看着听着周围发生的一切,并不是真的喜欢孤独,而是不知该如何融入。自小搬来城镇上读最好的小学初中,靠自己的努力上了最好的高中,虽然条件比乡村的同龄人好一些,可我不喜欢城市中灯红酒绿,到处喧闹霓虹灯闪烁灰尘满天飞,没有一个能安静欣赏夜空的地方。喜欢放假回老家陪奶奶,喜欢不顾奶奶反对在周围的小山堆乱闯乱走,更喜欢冒着风险去禁区,因为我知道不管怎样我都能找到回家的路。静静地一个人坐在屋顶,听着轻音乐抬头仰望星星点点的夜空,想想自己的现状,思考自己的梦,憧憬我的未来。这独处的孤独感不是悲伤而是沉淀自己喧闹的心的平静,这孤独没有不好。作者讲述了他从惧怕孤独到忍受孤独再到享受孤独这么一个过程的感受,而他事业上的成功正是耐受住孤独带给他的一切。用卢思浩的话来评价他的孤独,那就是只有从害怕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奔波,到习惯一个人面对各种波折,才能明白孤独到底是什么,它是你的一部分,它是天使也是魔鬼,它能让你变得更好,也能让你万劫不复

  • 6、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
    前一段时间,刘同的新书发布,网上炒得很火,于是便怀着凑热闹的心情去订了一本。 书到,很平静地一口气看完了整本书,看完后那些压抑不住的感受让我不得不出去走走,很多曾经认为无法奢求的感同身受,却在这一刻找到了惺惺相惜的火种。 33个与温暖相关的故事,33段人生无形的成长,33次看后不再孤独的感怀,集结成《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那些曾经一个人默默的日子,一个人吃饭想吃大餐却因只自己一个人而默默放弃、一个人搬家大包小包累到想哭、一个人坐汽车回家想上厕所行李太多而不得不憋着的窘迫、一个人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想分享却不知道给谁的落寞 曾经那些最孤单,最无望,最失落,最安静的经历,一直以为是自己最潦倒的时光。然而憋着这口气,耐住了孤单,扛过了无望,不再怕失落,也终学会了与安静为伴。 或许也正如书上说的:你的脸上云淡风轻,谁也不知道你的牙咬得有多紧。你走路带着风,谁也不知道你膝盖上仍有曾摔伤的淤青。与那个时光的自己对话,日后谈起会不会被这样的自己真实的感动,让那些等待的孤独,一起击掌共鸣。
  • 7、 你的孤独 虽败犹荣读后感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一)

    读后感本应该读后马上就写,因为那时的感觉最深刻,但此书第一遍看了,没感觉。安慰自己,再看一遍,还没感觉。结果发现越读越没感觉。等过一段时间再来看,似乎找到了点共鸣。所以就把写读后感的这事儿拖到了现在。恰巧今天改了网名,想到书中也提到了取网名的事,所以就性起将读后感写了吧。

    先评价一下这书吧。(梦君儿推荐的书,虽然没读就知道多半是励志类的,但也一定得细读啊:)书包装精美,价格不菲。图文并茂,即可看别人的故事,又可学学摄影技术,特别是不用自拍而能拍到自己这一了不起的技能。另外书中空白较多,几乎每一页的上半部分都是空着的,可以记笔记,这真该是语文书的样本啊!读后发现,内容有亮点,也有值得讨论的地方。作者很用心,比如自己33岁,书中就安排了六章33节,谓之33种温暖,33段成长,33次感动,这不免让人觉得有点刻意安排的不自然感。另外,作者也有点随意指点江山之态。比如6页上作者自序现在我认为,孤独就是自己都忘记了与自己对话,可在288页,作者写道其实孤独并不可怕,只要你学会了自己与自己对话。总得来说,前三章故事还是挺动人的,后面的部分也许是留给粉丝看的,可我连《谁的青春不迷茫》都不知道,也没听说过刘同是谁,也没兴趣看一个媒体人的奋斗史,所以后半部分看着着实觉得无聊。最后,就是这读后感的导火索,有关网名的。第203页,我就会用刻薄的语言打击他们:你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敢使用,请问你是干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情,还是你准备要干多少见不得人的事情。作者似乎对这种打击挺自信的。对此我想问了,为何周树人要取个笔名叫鲁迅呢?鲁迅又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情呢?马云谈到捐款,说:自己不捐可以,但自己不捐同时又不让别人捐,那就不对了,我想多少有点那个意思。(再最后,败字的含义我也没有理解到,不明白何来的败)

    以上是竖中指部分,接下来是竖大拇指和共鸣部分。首先,有些地方写得挺美的。尤其是289页的那一段孤独是磨刀石,是夜光杯,是黑色夜晚里孕育的万千色彩,是吹不出旋律的牧笛。吹不出旋律的牧笛,这意境真贴切,真美。有点天空一无所有,何为给我安慰的感觉。再比如孤独和寂寞的差别是:孤独你有的是热闹的选择,偶尔不选而已。很美很高冷。那种感觉,别人不懂,你也根本不介意别人懂不懂。寂寞你没得选。总是很慌张很饥渴。那种不好的感觉,别人懂。但懂了也不在乎。写得真是贴切,逻辑思辨也很严谨,写得

  • 8、 读《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有感:拥抱孤独

    拥抱孤独

    ——读《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有感

    meng'm 老赵晾晒

    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独,合群了才是内心的孤独。孤独是全世界,是所有人,是一切历史,是你终将学会的相处方式。孤独是半身浸江,秋水生凉。寂寞是全身如林,寒意渐深。走进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对孤独便有了全新的定义,曾经他认为,孤独就是自己写自己的对话。现在他认为,孤独就是自己都忘记了与自己对话。曾经他认为,孤独是世界上只剩自己一个人。现在他认为,孤独是自己居然就能成为一个世界。小五、cd店的她、二毛、外婆、李旭林、张老头、苏铁、望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孤独。在车站,父母转身后留给你的孤独;一个人进屋,油然而生的孤独;一个人成功其他人失败的孤独;想起一个人,却失去了对方联系方式的孤独……林林总总、密密麻麻的孤独攀上我们伸展的枝干、向阳的脸庞。

    曾经大声问同学周日是星期几。

    曾经拿着手机给朋友打电话哭诉:手机不见了。

    曾经在公司偶遇同事,问对方:呃,我这是要去哪里?

    刘同说,这种事刚开始听,感觉都是笑话而已。听多了,你也会默默干上一杯酒,自嘲地笑一笑。为了不孤独而一直忙碌,把自己当成陀螺,30岁之后,风景于他只是几道走马观花的残影,少有流连忘返的停留。

    他在孤独中成长。就当今大部分人来讲,与其说是讨厌孤独,倒不如说是恐惧孤独。害怕身在鼎沸人群中却不被正眼看待,同行数人却没有共同话题,一群人成功自己失败……有人恐惧精神上的孤独,有人害怕灵魂上的孤独,人有逃避心理上的孤独。孤独往往没有精确的定义。处于喧嚣的人群中,幽静的树林里,空旷的田野上,都有可能觉得孤独:世界明明离我这么近,可是却又觉得太遥远。当孤独走向你的时候,大多数人选择了逃避,刘同却将它当成了面对这个世界的盔甲。痛都是别人给的,但伤都是自己好的。有人在欢笑中成长,有人在伤痛中成长,有人在遗憾中成长,有人在孤独中成长。有了享受欢笑的幸运,就要有承受伤痛的能力。一路上经历这样的孤独,算不算是一种虽败犹荣?

    我不知道,你的孤独是否虽败犹荣,但我知道,你还有我,便不孤独。

    我不孤独吗?也许吧!小的时候,日子过得很慢,和家人、朋友、师长、同学在一起的一点一滴,都记得很清楚。长大后,时间过得太快,快到一眨眼,一年的时光就消逝了;快到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爸爸的暴躁,妈妈的不讲理,好朋友的背叛,不理想的成绩……一件又一件,一桩又一桩,无不缠绕着我,紧锁着我

  • 9、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体会

    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孤独只是一种心理.而看了以后,它颠覆了我的认知,我才知道它原来有这么多的含义.孤独可能不仅仅是个名词,它可能是某种状态下忽然产生的情绪,可能是突然感到了难过.然而不论怎样,他都是一种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经历.

    有一种孤独,关乎友情.你需要依靠的时候,发现四周黑暗无人,只剩自己,只能被迫拔节的生长.这点我深有体会

    以前我以为找到一个能和自己一起分享痛苦的人很难,后来发现找到一个能和自己一起分享自己喜悦和成长的人更难.

    孤独是很多情绪的化身,有时候你不知道它从何而来.有时候,你感受到孤独。让你恐慌、无助.作者刘同说:他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怎样佯装镇定心里还是jio得自己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从一开始的负隅顽抗到后来的平静接受,才明白一路过来的种种孤独感,如今看来都是无形中的忘我成长.

    刘同用最温暖的笔触诉说:孤独不是失败,它是自己与自己相处的最好时光,梦想之路总是充斥着孤独.它不是黑暗,曾经那些最无望、最孤独、最失落、最安静的经历,并不是你最潦倒的日子,因为你耐住了孤单,扛过了寂寞.

    现在,我也能坦然的接受孤独,青春总有一段时光是孤独的.这种孤独让我们的未来更像自己.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我们要成为自己的建造者.趁一切还来得及,多陪陪家人,多与朋友联系,努力寻找奋斗的方向,慢慢欣赏沿途的风景,边走边爱,有速度,更要有温度.(陈政豪)

  • 10、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3)篇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 第(1)篇

          看到《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这个书名时,以为是心灵鸡汤类读物,不曾想从读第一章开始就不轻松,牵动着我的思绪。整本书略微缺乏逻辑性,更像是日常间断写出的短篇勉强拼凑在一起。好在,可以从零散重复的文字和事例中提炼出对我有帮助的内容,花费时间阅读也算是值得。

          本书可以被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人与人之间相处时出现矛盾的背后原因,第二部分是婴幼儿时期的亲子关系问题以及对后期的影响,第三部分是作者分享自己运用心理学观点分析经典文学或影视作品写的影评和书评。第三部分太过于主观,不做评价,在此,我主要谈谈我个人对前两部分的感受。

          作者用15章的文字或理论或举例,无非表达了两个关键词:原生家庭的影响,投射性认同。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无法解释的行为或困惑。在与人交往时,无论是亲人,朋友,爱人,只要涉及亲密关系,都会暴露各自的缺陷。只是有些人没有意识,而有些人虽然意识到了却不明白而迷惘痛苦着。书中介绍了亲密关系中常见的问题,例如控制感,喜欢评价,依赖,支配与服从,自恋性幻想,自大或自卑,对成功的恐惧等等,这些都可以从我自己或朋友身上找到类似的影子。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有原因,每个人对待情感的反应都脱离不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在婴幼儿时期接收到的信息和情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成年后的生活和感情状态。那个时候被潜意识压制的情绪,就会变为“小我”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伴随我们去渴求“投射性认同”。为什么很多人渴望亲密又害怕亲密,内心渴望陪伴却持续孤独,也是因为我们没有发现自己真正的“小我”和被忽略的恐惧,没有满足自己渴望的“投射”。就像《吸引力法则》,喜欢一个人只是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渴望的“投射”,而排斥同样。因此,只有真正意识到情感的本质才能从中脱离开来,做到真正的“打开心扉”。

          如果你和我一样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某些情绪,为什么会犯某些错误,甚至为什么总在同一个地方摔倒而无法自控时,也许就是你该了解心理学的开始。而了解的目的不是为了给自己的失败找理由,而是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等你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分析了自己的行为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理解和宽容。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不完美的父母,朋友,爱人,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变得真实,才会体验真正的亲密感受。适当放弃“小我”,不执着于找寻“投射性认同”,可能

  • 2019-09-28

  • 2019-09-19

  • 2019-10-12

  • 2023-04-17

  • 2019-10-28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0-28

  • 2019-10-19

  • 2019-09-19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10-19

  • 2019-09-19

  • 2022-12-2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14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10-29

孤独的你总有星辰作伴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孤独的你总有星辰作伴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孤独的你总有星辰作伴读后感、2024孤独的你总有星辰作伴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