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性社会学1000字读后感 > 地图 > 性社会学1000字读后感

性社会学1000字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4 来源:互联网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

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因此,我们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比如中外经典名著,它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只要我们认真的看过一本书并投入进去,就一定会在书中感悟到不一样的人生道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一):社会不晦涩

草鱼

《与社会学同游》这本出版于1963年的"老"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后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而落伍,反而依旧保持着它智慧的魅力和有效性。这个寒假,我有幸与之邂逅。我读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由著名学者何道宽主笔翻译。何先生凭借他深厚的人类学学养和游刃有余的文字驾驭功力,让我们在母语环境中顺畅地遨游于社会学的世界。

作者彼得?伯格是世界知名的社会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从奥地利移居美国,50年代初在纽约市的社会科学新型学院(由二战期间流亡美国的德国学者所创办)获得博士学位后,到德国大学任教。这样的经历使他既具备德国的严谨学风又有美国的创新思维,这些体现在他的高屋建瓴的思路和自成一体的逻辑、幽默生动的语言上,也使他在34岁举重若轻地用20万字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社会学、社会这样宏大的问题,夯实了他30岁时就已经奠定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名望。

大二上接触了社会学,颇感兴趣。当拿到这本书时,更是爱不释手。书很小,不到20万字,一杯茶,一个温暖的午后,就可以悠闲的读完。我试着找寻一个答案,可却是越读越迷茫,越迷茫越想读,周而复始,倒也了然于胸。这本小书的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在我这个普通读者看来,作为介绍社会学、辨析对社会学视角和对社会学家误解,是很恰当的一本书。

伯格是在社会学学科内外的广阔背景中引导着我们开始这趟旅程的。首先进入眼帘的风景是社会学学科的主要理论图景和社会学的视野,而这些可以启发并且丰富我们对日常平凡琐事的理解。伯格从人文视角出发,指出了这一学科与历史学和哲学的密切关系。

然后,这趟旅程向我们展现了社会学的追求――"社会学的视野是放眼于人类生活的广博、开放的视野,是摆脱了束缚的视野".

第三站我们进入了社会的微观层面,去看一看每个人是如何形成自我形象和世界观的,在这里我们发现我们的"自画像"不断在变化,因为"我们回忆过去的经历时往往反复进行新的解释。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有多少观点,他就有多少不同的人生经历".

接下来的几章"人在社会"、"社会在人"、"社会如戏" 联系甚为紧密,仿佛一串连环炮弹,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并重建着我们的三观。一番狂轰乱炸之后,心灵的世界仿佛清静了许多,社会原来这般摸样。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想想在你每次面临人生"转折点"之际,身边的人,尤其家长老师还有各种关心你的长辈,总会嘱咐一句,要学会适应新环境。当你毕业面临就业,走向社会那天,他们更是语重心长告诫你,一定一定要适应社会。所谓的适应就是,别管社会给你事先设定了什么跑道,你只管跟着大家跑就是。千万别脱轨,千万别偏离跑道,千万别掉队。

于是你常常会发现,社会上的各色人等,像极了拿着本固定剧本,定时上场的演员。他们扮演着社会给他指定的那些角色,亦步亦趋,按部就班,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露了馅,出了差错。他们追求别人认为他应该追求的,羡慕别人认为他应该羡慕的。甚至他的喜怒哀乐也是角色需要,而非内心所需。

这种社会给个人的角色设定,以及个人无意识地回应这种角色扮演,伯格在《社会学视角——人在社会》一章作了集中阐述。最后的结论是:"角色的作用是形成、形塑和模塑行为和行为者。在这个世界上,装腔作势是非常困难的。一般地说,你会成为你扮演的角色。"当你成为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入戏太深以至分不清自我与角色之间的差别,也即达到了长辈们所说的"适应了社会".

但我们心中都明白,社会不是那只只能削足适履的鞋,人生如戏,是演戏也是游戏。你要做的是,在不被社会牵着走的同时,也能适当调戏一下社会。即书中所说的游离:"‘游离’不是神秘而异常的意识高涨,而是其字面的意思,置身局外或步出理所当然的日常社会时的那种感觉。"

最后,作者又回到社会学层面上,探讨了社会学的伦理关怀,并再次明晰了这趟旅行的主旨"人文主义的视角".伯格带领读者在这个广袤的王国里徜徉之后,向我们指明了社会学的最大贡献是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和人的主体性,"我们可以停止木偶的演出动作,抬头仰视并感知操纵我们的那一套‘木偶线’。这个停止演出的动作是我们走向自由的第一步";我们也因此得出一个具有"铁定的合理性"的结论――"社会学是人文科学",从而圆满地完成了与社会学同游的发现之旅和智慧之旅。

在这样的一趟旅程中,我们既可以读到睿智热忱的议论,又可以看到清晰流畅的阐述,也到处可以遇到生动机智的比喻。这在很多社会学著作中也是非常罕见的。因此,这本书正如译者何先生所言,"虽为经典,却又面对大众".

但是,正如伯格所言,所有的认识都有一定的时空相对性,他的一些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至于如何取舍,还要读者自己拿捏。

200来页的小册子拿在手上是一种享受,当你阅读这本极富有智慧的小书的时候,你会立即沉迷其中,而使你甚至不舍得翻到最后一页,就此结束这样一个心智收获颇为丰富的时段。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二):

艾之味

大学本科期间如果有一件后悔的事,那就是没修社会学双学位。即使不真的从事这门学科的研究,或者并不爱跑数据,读读这门学科里大家们的精妙想法,也是种享受呀。

今年小艾正式"走入社会",初来乍到遇见了很多问题,很多困惑,很多都是关于"我究竟是谁""我如何和周围的环境相处""人与人的关系竟然这么复杂"相关的。这,让我想起了书柜里这本《与社会学同游》。在过年期间读了这本小书,作者彼得?伯格的文笔特别好,这位著名社会学家深入浅出地讲解着"社会学是什么"这个巨大话题,一路上播种下好多金句,而我跟在后面默默折角。

书中有很多社会学家的照片,其中一些,我也是被其皇皇巨著的读书笔记任务"折磨"过的,但我仍然特别感谢他们,这些富有洞察力而严谨的社会学家提供给我们不同的棱镜去观察这习以为常的生活,看出一些令人惊讶或细心的不同。

这也是伯格先生提到的"社会学的首要智慧":事物并非表面看上去的样子。我们每去到一个新的环境,就像是人类学家到了一座有食人传统的岛上一样,总或多或少会遇到"culture shock(文化冲击)".

而我反而有点喜欢这种冲击,因为它能使我的反应和思考都特别新鲜。当用一双新鲜的眼睛看,问题自然浮现。而不让新鲜的眼睛消失,则需要我们常常跳出惯常的思考回路,变为旁观者。

社会呢,其实是大量而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总和。在各种关系中,有一种我觉得很有趣:非正式的关系。"它是正式的组织上的一个不那么显著的群体网络,这些群体有其忠诚、偏见、厌恶和行为准则。"这样的观察出了作者举出的教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例子外,其实我们每天都看得见:某群同事一定会一起吃饭一起聚会,大家默契地说一些政治正确的话,在开放的工作空间中因为非正式的关系而产生了隐形的墙壁,把大家分成一个一个小群体,不打扰不(正面)互动。这种"非正式的关系"有时更强力更难以冲破。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小编推荐

《社会学的邀请》读书笔记2000字


在每个读书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的梦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最好能遗世而独立。然而在现代社会,这个梦想已是越来越不可能了。不仅不可能离群索居,我们面对纷繁世界扑面而来的信息和变化万千的环境,常常会深陷困惑,我到底应该如何思考问题,我应该如何去做。如果要思考这样的问题,不妨后退一步,看看现在的我们,“为什么会照我们想的那样去想”,“为什么会照我们做的那样去做呢”。

这本书的作者Jon 对于“长大后我想成为怎样的人”而不同。非洲酋长家的孩子也许是做个好的酋长,家族企业的继承人更大概率去考虑如何运营企业,而普通家庭的孩子,则是在思考“如何找个好工作”。

而个人需要功能包括家庭成员的生理需要和情感需要。历史上,存在过通过多生孩子来提高家庭生产力,从而得到更多的生活用品。而现代,家庭已经能够满足我们的基础需要,并且生孩子在时间和金钱上的花费,越来越高昂,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发达国家的生育率越来越低。

像我们父母一辈的,很少将家庭事务如带孩子、清洁卫生、收拾屋子外包,家庭甚至通过像一起聚餐、一起打扫卫生来实现家庭情感的沟通。而后现代社会,由于工作日益影响家庭生活的投入,我们不得不面临很多的问题:如何兼顾工作和家庭。因此,我们看到组织家庭的方式都在发生剧变,而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

教育更是影响我们的机会和选择。作者作为一个大学教授,直言不讳的指出:教育能力可以克制资源获取上的差异,同时也掩盖了我们丧失机会的程度,并由此帮助维持了现状。简单的说,从小沉浸在大学教授家庭的孩子比普通家庭里的孩子更容易理解认知策略中的概率论。

3、我们有改变文化和结构的责任。

作者认为,社会学要求我们放眼全世界的同时,要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如何行动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他主张用实践智慧的视角,从社会方面去阐释价值和实践之间的矛盾。一旦我们对差异性的后果,不平等的模式和原则与实践有所了解,我们有责任有所作为。

我们可以用社会学的工具来帮助我们和我们身处的世界展开对话,求同存异,看到我们的盲点。虽然在这里包含了很多我们不想面对的现实,例如由物资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分配而形成的社会阶级将影响我们的行动、机会和选择。但是,拒不承认生活的污点,就是一种掩耳盗铃,将我们的社会现实隐藏在虚伪的共性之下。

《社会学的邀请》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社会学的邀请》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点评!

今天把社会学的邀请看完了,200多页的书,深受启发。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差异性结果的系统性研究。针对我们个人能够解释我为什么按照我做的这样做,我为什么按照我想的这样想的问题。

作者第一章抛出了对于社会地位的讨论,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对于个人的发展,和能够取得的成就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地位能够决定我们的社会关系、我们持有的信念、我们所获得的资源。处于相似社会地位的人,倾向于做出相似的选择。

社会地位决定了我们所能获得的社会资源,而社会资源包括物质和经济资源、社会关系资源、文化资源。

通过对于社会地位的讨论,作者对社会学做出了定义,并分别讨论了个人、群体和系统性定义的作用。第一章,描述了社会学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法先通过预测,做出假设,再通过采集数据对假设进行验证。归纳法通过实地采集大量数据,在分析获得的数据,得出结论。

从第四章开始,作者分别介绍了社会学三巨头:涂尔干、马克思、韦伯的理论并对比三者理论的异同点。这些大理论倾向于从宏大的社会场景中去分析群体和社会,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

最后作者转向分析个人的观念和行为,通过个人的行为,去分析整个社会,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最后作者提出了很多针对个人行动的建议,通过这些建议去践行社会学,发展自己,贡献社会。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这本书是去年在“金陵读书会”被伏龙安利的。伏龙是社会学专业的,介绍这本书时说是社会学的入门之作。他讲的过程中,透彻的针砭时弊尤其是对“科层制”的批判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阅读这本书。

但书买回来却屯了半年,最近才拿出来读。虽说是社会学的入门之作,但这本大作却和其他的人文学科的学术论著一样读起来非常吃力,作为对人文学术研究零基础的小白读者读了两遍,才渐渐理出一些头绪。

首先介绍下,作者赖特米尔斯,他被称为美国当代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著有《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权力精英》和本书《社会学想象力》,而《社会学想象力》被视为他的集学术之成的大作,在社会学家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社会学想象力的概述,第二部分是对美国社会学界的批判,第三部分是谈论如何发展社会学想象力,第四部分是论述如何将社会学作为一种学术职业。

在作者看来,现代社会变化太快,每一刻都迅速成为历史,而作为个人则经常感受到滑入陷阱的感觉,我们来不及拥抱和理解,就已经被时代所弃。这是因为我们缺少一种心智品质,可以帮助我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能看清世界,以及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的清晰全貌,这种能力被作者定义为“社会学的想象力”。它要求从个人与时代,个人与历史和个人与社会全方位去认识个人所处的环境,不断的转换视角,从而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经历对价值的重新评估,从而获得一种心智能力。

每个人都会有个人的困扰,当环境与我们的内心产生冲突时,困扰变产生了,但是,个人的困扰却是私人的,只是自己所珍视的价值受到了威胁。但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所有人都有一样的个人困扰,这就成了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个人的困扰的解决有赖于对社会公共论题的讨论和解决,社会学所关注的正是公共论题的讨论与解决。

而经常遇到的情况下,公众对很多公共论题很漠然,因为公众感受不到威胁,另外一方面,很多时候公众感受到不安,却不知道来源于什么威胁,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所珍视的价值是什么。社会学的另外的任务就是搞清让公众漠然和不安的论题。社会学如此的重要,从创立之后却发展出了不好的趋势:

一,倾向于一种宏观的理论,概念的组合和分解,过于抽象化和概念化,而缺乏对真正问题的踏实的感受。宏大理论试图系统性解释所有问题,但最后脱离了具体的,经验性的问题。

二,倾向于某种方法论和抽象的经验主义,局限于方法和技术手段将导致技术专家的产生,从而扼杀了创造性和富有活力的思想。

三,倾向于各种各样的适用性,社会学与意识形态和科层制结合,从而失去了社会学的中立和自主性。

四,社会学服从于科层制,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院派系,社会学失去了自由发展的环境。

针对这些趋势,米尔斯提出对社会学发展重要的几个方面:

一,重视科学的方法,避免僵化的程序

二,关注人类的多样性

三,对历史的正确运用

四,注重理性和自由

五,对政治责任的关注

最后一章,米尔斯论述了作为一个将社会学作为自己学术职业的学者,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包括议题选择,档案建立和如何写作。

这本书对于研究社会学并以社会学为职业的学者而言,的确是一本值得放在枕边经常翻阅的书。米尔斯的批判给真正的社会学研究指明了方向。作者:秋筠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感悟600字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感悟600字:

读这本书其实很意外,有一天偶然听喜欢的作家推荐的社会学的入门读物——其实或许不能算是入门了,就像在去学武林秘籍的时候一定要有一定的武功基础一样,所谓的入门,也是指那些对社会学有一定了解的人。

而且,像这种理论性的读物难免枯燥,但每读一页就被作者折服一些-想起不知道在哪里看过的,最优秀的小说家并不是中文系教出来的,而是真正了解这个社会的社会学家,学中文只能教给人写作技巧,而真正了解这个社会的需求,真正写出能打动人的作品,写小说,单单有写作技巧是不够的。

还有就是读译本的一点好,也算是不好,它的前言后序都特别多——译者有话说,作者也有话说,担心你看不懂而错过了这本书的爱好者也有话说,这样,读者看起书来就并不纯粹了,因为带了太多其他人的看法,他们因着自己的喜爱和热情,真诚地推荐。而这些推荐,或者也可以称之为邀约,它能影响你对于这本书的看法和态度,世界上那么多人,没有人会完全认同另一个人的所有想法,但是会波别人的想法所影响,在看了推荐和序之后很容易先入为主,会有一点点影响你本身对书的看法和态度。

只是名著和大家作品大都如此了,经由人推荐再去读和自己在书海里发现的,终归是不一样的。

书是断断续续看完的,说是入门,其实也不算简单了,对这本书最大的想法就是——无论这个社会如何变迁,时代如何不同,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只是因为它具有永恒的意义。

那些聪明的通透的作者学者们留下的作品那么多,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信《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性社会学1000字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