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学记读书笔记 > 地图 > 学记读书笔记,2024学记读书笔记
学记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学记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学记读书笔记推荐
学记读书笔记

(共 2193 篇)

  • 1、 有关学记的读书笔记精选3篇

    下面的“学记的读书笔记”相关内容主题,是由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的,作品一书引起了无数读者内心的共鸣。对读书产生了非常重大的震撼,我们可以把它以文字的形式写成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学记的读书笔记【篇1】

    真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过教育类的著作。在校长的`推荐下,我选择了一本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阅读。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意识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状况,掌握儿童的心理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有多么重要。我多年从事的是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所以我对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发展十分感兴趣,我便重点学习了这一章节。

    在课堂上,低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力是最难掌握的。所以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学龄初期这些孩子的注意力发展的特点,即:无意注意已经有很好的发展,有意注意还在逐步形成中。具体来说就是:

    一、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

    二、在教学影响下,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而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该分别好好研究如何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这两个方面来提高学习质量,发展儿童智力。首先,如何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

    1、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的学习兴趣。

    2、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直观性。

    3、应该利用儿童的情绪态度。

    4、要积极防止可以分散儿童注意的因素。

    另外,大力培养儿童的有意注意是必要的:

    1、发展儿童对学习的自觉的责任感,在发展儿童有意注意上具有重大意义。

    2、把有意注意发展为“有意后注意”,是保持和巩固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小孩子的有意注意的时间非常有限,当他们的有意注意的时间过了的时候就必须要运用直观性强的,有图案的有趣味语言的教材,或者是其他方法来引起儿童的无意注意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的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这两种注意必须有节奏地交替进行。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来学习困难的课业或者讲解教材的主要部分,在学生紧张的努力学习之后再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完成轻松的环节,这以后还会成功地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但是,如果过分偏向哪种注意力就会给教学效果打折扣。如果过分亲睐无意注意,一味地为学生的兴趣,为课堂的热闹,为活动而活动,为满足学生成就感而过分降低学习难度,那么学生的能力肯定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也可能会阻碍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的发展。反之,如果过分

  • 2、 学记的读书笔记900字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不可一日无书读。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阅读完以后,我们经常会仔细口味这本书,为了可以记住当时读完书后的所思所想,就必须写一篇读书笔记,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读书笔记有一定的深度呢?小编特别编辑了“学记的读书笔记9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记的读书笔记 篇1

    一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写出了作者的辛酸,同时也表达出了知音难觅的无可奈何和苦闷。曹雪芹的《红楼梦》这本书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它表达了青春的伤痛和无奈。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而作者幼时曾体验过荣华富贵的贵族生活,但后来曹家败落,在这样贫穷的环境下,曹雪芹先生写《红楼梦》一书。

    《红楼梦》的结尾无疑是悲惨的、凄凉的。有时时常在想,曹雪芹先生为何要将结尾写得如此的让人悲伤,为什么不可以像那些故事一样,有着一个完美的结尾,一个温馨的画面。可后来,我终于明白,故事终究只能是故事。现实终究是残酷的。

    《红楼梦》一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无异于林黛玉和贾宝玉这一对苦命鸳鸯。林黛玉生性多愁善感,只因他从小父母双亡,留她一人寄人篱下。一人的孤独使她变得多愁善感。在薛宝钗和贾宝玉结婚当晚,吐血身亡。临死时只有一个丫鬟在身旁哭泣。她将青春付出,却在封建礼教的逼迫下,晾成悲惨结局。

    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春年少,因有着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慢慢发展成爱情。但年少时的叛逆却奠定了悲惨的结局。

    我们正处于青春最美的时段,为何要让叛逆阻碍我们前进的历程。爸爸曾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在你学习的时候,你选择了放纵,选择了叛逆。可当你应当放纵自己时,你又能选择什么呢?你能选择学习还是选择继续庸碌一生?当爸爸提出这个问题时,我犹豫了。对啊,在不该放纵的时候放纵了,那在该放纵时你又能干什么呢?

    我们当下应该珍惜青春年华,不负青春不留遗憾。

    学记的读书笔记 篇2

    《骆驼祥子》这本书是老舍先生写的一本著名的小说。谈起这本书,脑海里浮现了祥子刚拉车时的情形,那时他是那么的自信,但是后来的祥子浑浑噩噩,再也没有往日的热情,已经被堕落的环境同化了……

    祥子开始

  • 3、 学记的读书笔记精选汇编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在阅读相关作品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那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将它记录下来也方便了我们以后随时也可以翻看,如何才能将读书笔记写的清晰而有条理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学记的读书笔记精选,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学记的读书笔记精选【篇1】

    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科学名著,有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有霍金的《时间简史》;有布尔斯廷的《发现者》……但在数百本科学名著中,我最喜爱的莫过于法国作者法布尔的传世佳作《昆虫记》了。

    《昆虫记》不仅是一本文学巨著,而且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全书,它花尽了作者一生的心血和精力,这本书以人性比照虫性,仿佛昆虫就像作者的好朋友似的,里面记载了近百来种昆虫的样貌、生活习惯,令人目不暇接,沉迷于这本书中。

    这部书使我了解了许多昆虫,在没读这本书之前,对于屎壳郎如何会滚得一个比自己身体还大的粪球令我总是很疑惑,我曾经怀疑过是不是屎壳郎的力气比人还大?也很疑惑屎壳郎为何要滚粪球?甚至觉得屎壳郎是天底下最恶心的虫子。后来我才明白,原来屎壳郎有个很好听的学名叫蜣螂,它可是大自然洁净的主力军,它不辞辛苦地滚出的大粪球就是它孩子们的产房和卧室。想想屎壳郎是那么辛苦,为自己儿女能有个安稳的家,用它那细小的身躯完成了这么巨大而繁重的工作,我突然不再觉得屎壳郎恶心了,反而被它那份爱心和责任心深深感动了。

    同时在《昆虫记》中我还了解了许多其他动物,像螳螂是我最怕的一种动物,两只突眼比头还大,长而细的脖子,带着倒钩的长脚,锋利的大螯就像两把剪刀,能轻松地剪断一只蜻蜓的身体,别看它这么厉害其实螳螂的幼仔是十分弱小的,连小小的蚂蚁都能轻易将它打败吃掉,所以螳螂妈妈对自己的孩子保护非常周到,甚至为自己的孩子能付出自己的生命!

    学记的读书笔记精选【篇2】

    第一个预防法:禁于未发之谓“豫”。这一条最重要,它是根本。这是说要在孩子的情欲未生发之前,就要禁止他,让他不发,这个方法叫做“豫”。为什么“大学之法”第一是这个?青少年男的十五岁前,女的十二岁半前,“情欲未发”能够用意专一,学业易入。教学之道,应当逆着孩子生发情欲的趋势,预防使之不发,在未发前教之圣贤的学问。祖先太有智慧了,我们胎生的人类,情欲这个欲望最强,这欲望一生,很难教他了。“百善孝为先”下一句“万恶淫为首”,古人传下来的做人道理最重要之事,

  • 4、 《乱说学记》读后感

    《乱说学记》读后感

    《乱说学记》是乱说系列之一,是非常老师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的讲述之一。因为非常老师,我得到了功夫作文的法门;也因为非常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从对古文的深恶痛绝到慢慢喜欢,到如今会有一些感悟。

    《乱说学记》,素雅白底、淡墨而出的竹子,给人庄严和亲切感。翻开扉页,醒目的橙黄内页上有非常老师的亲笔签名:教育是熏习、是影响、是启发、是挖掘。几个字笔力刚健、圆融可亲,想来字如其人,非常老师一定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吧。

    书中有个禅师的故事,看完我还有些疑惑,这个禅师真是个伟大的教育家吗?经过一点一滴的生活实践,我终于明白了:不管弟子们和孩子的答案是什么,这些答案都是他们思考的结果,而不是权威下的指令。就像开而弗达,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教育的本质是启发而不是强灌,拔苗助长对孩子不能起好的助力作用,反而会生起很多麻烦。譬如会打压他们的自信心、剥夺他们的创造力,还会养成他们遇事不愿再思考的惰性。说来很惭愧,为了省事,我从来都是目标明确,标准答案一塞了事,结果,孩子每回都等我的答案,以前不明白,觉得自己很累,现在懂了,这个结果其实是自己找的。

    深有感触,暑假在网上买了软呼啦圈,孩子和我认真地研究起来。结果没几下,孩子就能转起几个来,而我感觉很难控制,一脱手,那呼啦圈就软塌塌的直掉到脚边。看着女儿从不会到能转,不禁表扬了她几句,结果孩子更起劲了,还教我要领,俨然是个小老师,第二天孩子已经可以连续转上百个了。虽然她教的方法我还是不能领会,但经过练习,我竟然也能转几个了。等到我能转起来的时候,再仔细体会孩子的方法,觉得是很对的,但是要是我不做练习,方法对,不用也是枉然。

    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的反面就是安其心而能知其乐。孩子暑假报了游泳班,第一天连水都不敢碰,鼻尖还没有碰到水就赶紧抬起头了,孩子说怕水进到眼睛里,我赶紧给买了个游泳镜,结果第二天,她就敢进水了,这以后就每天很快乐的去学游泳,下了课也要求去泳池游,最后教练还推荐她去参加结营的游泳比赛。

    反思下,为什么在我不擅长的领域,孩子的进步这么大,而我能教的学业却很不乐观?应该是我的态度、我的方法造成的,自己觉得很容易,教了几次就会有迁怒,态度就差了,嗓门也大了,脸色也难看了。还有方法上,没有用善喻的方法,用的是开而达的方法,犯了教的大忌。

    看了《乱说学记》更感到,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也。若是连其善也看不出,其用心努力也看

  • 5、 《学与教的心理探秘》读书笔记

    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好书《学与教的心理探秘》,作者:徐卓娅,本书由三个篇章组成,空间de奥秘、千姿百态de音乐、娓娓道来体态语等;这本书是在美国受到rosalie a.haritun 编写的《课堂音乐教师的救命稻草》一书的启示,编写的一本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集体音乐舞蹈教学的救命稻草,成为一本既符合学与教的心理规律,避免师幼在集体音乐舞蹈学习情境中的不必要冲突,又能提升师幼共同享受音乐舞蹈学习快乐水平的教学指南。另外,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没有过多的大道理,而是运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案例以对比处理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个案例看起来都是那么地似曾相识,阅读过后会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当我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我是怎么解决的?书中解决的办法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在以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应该注意些什么?等等。下面我就谈谈对自己印象比较深的案例吧!

    在空间拥挤的情况下,没有经验的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是正常的。教师应该首先告诉他们:挤有挤的乐趣!然后在引导他们去发现,挤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办法做相互不干扰的动作,这就把拥挤空间中共同游戏的乐趣和解决问题的智慧传递给了孩子们;书中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二、三,木头人》,教师发出指令跑吧,要停了。停,都别动,很好!另外一个则是一、二、三、跑!停,你别动,你们别动,我生气了,都上位!同样是一样的活动,教师的提醒在前,让幼儿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收到的效果就会不同。

    在舞蹈活动中,如果发生个别调皮的孩子捣乱怎么办?一位老师拉着这位小朋友的手说我们一起跳吧!而另一位老师则是大声训斥谁让你们打架的?大家的不是好孩子!,在上例中,教师适时地自然插入,让两个孩子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因而没有造成情绪的对立,活动得以继续开展。

    另外,在娓娓道来体态语中,还提到了有关教师手指、眼神的正确运用,这些都是日常教学中的小细节,在这些小细节中,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让孩子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很受用。书中还举了这么一个例子:在课堂上,一个小男孩想去摸摸前面一个小女孩的发夹是软的还是硬的,一个教师是用静悄悄的身体接触和柔和、坚定的目光,对他进行提醒,另一个教师则大声的呵斥你怎么又乱摸别人?同样遇到了这种情况,前一个教师的行为既保护了个别幼儿的自尊心,又不影响其他幼儿的活动。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如何更巧妙地采用空间接近、身体接触和表情、目光等体态语言和孩子们进行自

  • 6、 《学与问》读书笔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只学习而不去思考,不问自己为什么,那么就会感到很疑惑,得不到真正的思想。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篇课文是《学与问》。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这篇议论文主要哥白尼,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开始的才会有后来的成就。哥白尼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其中有一句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我喜欢这篇课文,它使我知道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不会时,不管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

    只有学与问结合到了一起,才会成功;边学边问,养成良好习惯,才会从问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会从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才会慢慢积累,获得成功。

    人们常叫有知识的为有学问。对这句话,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今天,读到了这篇文章后,我才明白了,原来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 7、 《小蚂蚁学本领》读书笔记

    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那时的山和水,又回复了是山是水,而人生已然走过,是多么美好的一个秋天。

    《小蚂蚁学本领》这篇童话,讲了一只小蚂蚁因为找不到食物,就下定决心像蜘蛛学习织网本领的故事。小蚂蚁认为有了一张网,就可以一劳永逸地等食物自投罗网了。但经过和蜘蛛一夜的相处,小蚂蚁明白了: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的。只有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这篇童话故事,让我想起了自己八岁时的一件事。

    有一天,爸爸从市场上买回来一盆吊兰,我立刻被它吸引了并且喜欢上了它。我保证把它照顾得好好的!我说。好吧。

    起初,我给那盆吊兰无微不至地照顾,小心地施肥、浇水,耐心地除草,一天至少去看它两次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便开始觉得厌烦了,兴致也减少了许多。于是把吊兰连盆放进一个盛满水的桶里。

    过了几天,我去看吊兰,发现它已经枯萎了,我大声哭了起来,爸爸闻声而来,说:这就是想一劳永逸的后果啊,以后别这样了。

    现在我才明白: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只要踏踏实实地去做,就能把事情做好。从今天起,要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扰。要快乐,要开朗,要坚韧,要温暖,对人要真诚。要诚恳,要坦然,要慷慨,要宽容,要有平常心。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多看书,看好书。少吃点,吃好的。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 8、 《学会关心》读书笔记
    前几天,我阅读了从学校图书馆里借来的《学会关心》这本书,其中的好多内容都是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做到的。我主要摘抄了孝敬父母这一段内容。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朝孟郊的《游子吟》,用春天的阳光比喻母爱,用小草比喻儿女,说明做儿女的无论怎样孝敬父母,都难以报答父母的恩情! 孝敬父母要感激父母,理解父母,用行动来孝敬父母。泰安市检查长公丕汉这个侦破轰动全国的泰安大案功臣,他不仅是一个嫉恶如仇的山东硬汉,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大孝子。他坚持一条偏激的土政策:不孝顺父母的人一律不得重用,他几乎顽固地坚持不与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人交朋友 父子之情、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永不熄灭的灯火!父母对儿女的恩情像大海一样深厚,为了孩子,父母可以作出一切牺牲。十多年来,你可曾想过父母为你倾注了多少心血?父母对儿女的深情,这样深厚,这样无私,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起码道德。 说到这里,不得不想起前一周《今日说法》播放的一个故事。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因为打游戏机,受到了妈妈的严加管教。他不但不理解父母,还记恨在心,后来跟一些坏人学起来,一天用绳子残酷地杀害了他的母亲,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每个人一来到世上,就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父母为子女献出了无私的爱,作为子女是不是应当把孝敬之心献给他们呢?

  • 9、 《为学十六法》读书笔记
    《为学十六法》吕先生所谈的读书、治学方法,看似平实无奇,实是非真有研究、真有体会者不能道,其中也有二点很值得读者的注意:其一,读传统典籍,宜先读编年,缓读正史。这是因为编年类的史书,最便于把握历史的大概和时代的大势,进而可读典志类的史书,如此,对历代的理乱兴衰、典章经制已能通知大略之后,再来读正史。其二,初读书治学者,宜先博览,后精深 作为这么优秀的历史学家,我相信给吕思勉先生加一个伟大的也不足为过吧。抛开这些虚名,实事求是的来说,我觉得这本书很不错。我不知道现在人们心目中的学者、大师应该是咋样的。但是,吕思勉那种对于学问的追求、探索,那种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我是十分钦佩的。这本书中,吕思勉先生能够从自身的经验以及科学的治学方法中总结出切实的经验,拿出来提供给后进们。首先,我认为他是很无私很伟大的。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的资料,可以查到很多的知识,但是,对于治学的方法,做学问的门道,很难找到,有的人有,不告诉别人,有的人就是瞎告别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其次,吕思勉先生的为学十六法涵盖到做学问的态度、方法、过程以及这之中治学者会遇到的一些很实在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提示。比如当读书发现读过的书根本没记住,没印象。不要怕,读下去就是了。这也需要一个山穷水复疑无路的过程,等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就好了。总之,其中种种,还须读者自己去体会,正如那句话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相信,按照先生给的方法,坚持下去的话,是会有所成就的。不过感到可惜的是,现在的社会好像已经不太需要这样的学者了。这样的学者将注定要孤独了 吕思勉先生的这本书非常经典,对于有志于文史的人非常有用,条理很清晰,很实用,我读后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推荐给喜欢文史的朋友

  • 10、 《学会看病》读书笔记
    最近,我们学了一篇新课文:《学会看病》。 当我一次看到这个题目便被好奇所包围。看病又不难,要学吗?有些五六岁的小孩都会呢!于是,我带着新奇打开了文章《学会看病》的大门。这篇文章讲了我的儿子学看病的故事。竟然这么大了连病都不会看,父母可真是太爱他了。要是那个儿子是我,我都会自感不如的,太丢脸了! 我的儿子竟然看个病都是妈妈忍,儿子不肯,哎!我也明白了生活中的小事都要锻炼才行。 其实有时候,我们小孩子想锻炼,父母也不允许。甚至有时想独自下楼都难啊!虽然说我妈妈对我比较开放,但做什么事也必须要经过妈妈的允许。我们小孩真是一个笼中鸟真不知何时才能变成老鹰在蓝蓝的天空独自翱翔呀?文中的儿子应该和我们差不多,做什么事都要经过父母。要是总是被父母庇护着,长大以后,独自怎么面对生活? 报纸上也曾登过一篇文章,说现在有许多大学生上大学了,衣服不会洗,被子不会叠。成绩再好又怎么样,没有生活经验,是不能在社会上生存的。而作者也及时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从小事看病来锻炼他的孩子。 但因为是第一次,所以会有后悔、心痛等等情绪。可以从:时间艰涩的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等等一些地方看出,我就不多说了。 可又说回来,父母也不能什么也不管,孩子爱怎么样怎么样。有些孩子,娇气霸道,又多事烦人。相信每个班都会有这样的同学吧!这是父母从小娇惯成的,现在管也管不住了。成了笼外鸟,这样不也不好吗?养成这样一个恶习,可一点也不好。小时候天天自由散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认真学习。长大以后危害国家和公司利益的人,就算再宽宏大量的人,也不会去理会你。相比这样的一生会被所有人厌恶,你会觉得有意义吗?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我认为我们既不要只做笼外鸟、笼中鸟,而是要做一个既在笼中生活,也可以在笼外自由飞舞的二十一世纪最青春、活泼可爱的小鸟。不会天天自由散漫,而是认真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好学生。不自由,不拘束。可以锻炼自己生活,又不会让人厌恶。做一个这样的学生,应该就是作者所希望的吧! 更多读书笔记推荐: 《隆中对》读书笔记 《沙渣之族》读书笔记 《玫瑰的故事》读书笔记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1

  • 2019-11-11

  • 2019-11-11

  • 2019-11-11

  • 2019-11-11

  • 2019-11-11

  • 2019-11-11

  • 2019-11-11

  • 2019-11-06

  • 2019-11-02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11-12

  • 2021-11-05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12

  • 2023-05-09

  • 2019-11-12

  • 2023-05-27

学记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学记读书笔记栏目为大家提供学记读书笔记、2024学记读书笔记,学记读书笔记摘抄,学记读书笔记大全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