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无问东西的读后感450字 > 地图 > 无问东西的读后感450字,2024无问东西的读后感450字范文大全
无问东西的读后感450字相关栏目
无问东西的读后感450字热门栏目
无问东西的读后感450字推荐
无问东西的读后感450字

(共 7789 篇)

  • 1、 无问东西观后感

    该影片主要讲述一所大学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以及对于历代学子的精神濡养,塑造出来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的品格。结尾提到谨以此篇献给珍贵的你,意为呼唤民众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即使在如今的现实环境中略显无力。

    有一些人会被一个民族铭记,例如,影片中西南联大中群星闪耀的大师们。

    还有一些人并没有卓著的功绩,依然被人铭记。

    例如,沈光耀,1943年,鄂西会战中,在可以逃生的情境之下,选择驾驶飞机撞毁日军军舰。

    例如,陈鹏,1962年,在复杂的正直斗争环境之中,冒险救出受到批判晕死的徐敏佳。

    例如,张果果,2012年,在北京凭一己之力捐助贫困的四胞胎家庭;被上司出卖背黑锅后,拒绝通过揭发上司来获得利益。

    清华学子吴岭澜师承梅贻琦先生,而后成长为清华国学教授。吴岭澜的故事情节贯穿几个历史时期,从吴的身上可以看到其沿袭梅校长的治学、处世之道。吴曾是一位严重偏科而面临转系的清华学子,他的国文和外语总是满分,但物理化学却常常不及格;他不愿意转文科,因为最好的学生都念实科。不同于此片中别的角色面临生死攸关的利益抉择,吴的这次抉择是另一个检验哲学思辨能力的考场。梅贻琦老师开导吴说,真正的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在1924年泰戈尔访华的演讲中,曾问清华学子你明白你自己的心吗,吴岭澜由此次演讲受到启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可能会面临类似吴岭澜或者张果果这样的困境,而良好的思辨能力能够帮助其拨云见日,走出阴霾,达到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的境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而我们的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之外,更为重要的则是培养学生审视生命的宽阔视野以及超然现实之外的思辨能力。

  • 2、 《无问东西》观后感1600字

    《无问东西》观后感 刚看完这部电影,我说不出什么话来,想了片刻,才开始被深深地感动了。开始我也想不到,我该用个什么标题来描绘我的观后感,重新再回味在电影中最后的一段话:不知道你们是否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出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记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我想,大概有意义的人生就是这样吧。 这部电影被雪藏了五六年才终于搬到荧幕上,我看到豆瓣的评分也只有7.6分,实在是太低了。不是说这电影不好,而是现在的人,越来越看不懂内涵的东西,都是很浮躁,都是很世俗的。其实人活着很累,都是那些所谓世俗所希望我们想做的事情,却又违背了我们自身的意愿,因此,我们都活着很累,像是行尸走肉般的,随着世俗的价值观而挪动自己的步伐。我敢说,要是真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这一代人绝对是一盘散沙,没有以前那些知识分子的凝聚力,也没有他们那种使命感,责任感。现在知识分子,只知道用自己的知识,如何换取更多的身外物,天下的事情,他们不关心,社会责任,他们也不关心,他们只关心自己。 我们很多时候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是,其实这些事情还是可以拒绝的。问题是,初心还在吗?很多人觉得,自己过得好了,给父母想要的,或者是追求更多物质上的东西,这就是完成了这一生应该要做的事情。我曾经跟一个同事聊天,他说不要那么早结婚,晚点结婚,早点买好了房子,就能成为人生的赢家。但是,房子买好了呢?你还会坚持以前那样好好工作,好好上班,好好做一个为社会贡献的人吗?他给的我答案是,房子买好了,他就去环游世界了,老婆也可以换人了。虽然看起来他是没有心机说这种事情,但是这种无心,就是恰好证明了他真实的想法。那些追求身外物的人,每当完成了一些所谓的成就目标,接着就是无止无尽地继续追求。为什么很多影视作品都在反应很多人在追求金钱,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想去追求权力,直到想去控制整个世界。这个就是人的贪欲,也就是世俗想我们这么做。但是这么做的最终结果是什么,不会被人爱戴,死后身败名裂,还会被人挖出来鞭尸。影视作品的材料都是来自人我们生活的本身,就是因为世俗有太多这样的人和事,才会被一
  • 3、 《无翼的飞翔》的读后感范文

    世界上总有很多奇迹,但那个创造奇迹的人往往可能是自己,有人曾说我们不能选择命运,但是我们能改变命运。

    在江苏徐州的一个偏远农村有这么一个人,他所做的一切,会让我们想起自立自强、自强不息、永不放弃等等我们熟悉却难以做到的字眼。这个不平凡的人,手摇轮椅,在吉尼斯纪录上写下了不平凡的一页,他就是尹小星叔叔。

    他的故事很长,他的故事更是辛酸。

    小星叔叔出生仅仅8个月,就因患上了小儿麻痹致残,他的小腿像面条似的,因此失去了行走的机会。小星叔叔仅有初中文化程度,就在他上学的第一天下课后,同学们蜂拥向厕所跑去的时候,而他只能爬着,有同学骑在了他的身上,他也只能拼命挣扎、挣扎,是那么的无助,他曾自卑,他的心早就在滴血,从那以后,他早上和中午不吃不喝,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为了能上学,只为了心中这小小的心愿。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星叔叔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他时刻告诉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他总说:“只有残缺的肢体,没有残缺的生命。”从小小星叔叔就自立自强,他曾经像个乞丐拣过瓜皮,他曾经站在死海边缘……他从不怨天尤人,他用微笑抒写自己的人生。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孤身一个手摇轮椅穿越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凭借双臂登上东方珠塔,翻越了唐古拉山脉,攀登了20多座名山……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全球。

    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是爱,是执著。他告诉所有歧视残疾人的人,他们并非那样懦弱,他证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证明了命运只掌握在自己手里,他证明了没有残缺的生命……

    他自强不息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弘扬吗?难道我们不觉得惭愧吗?

    每次遇到一点困难就停滞不前,总是抱怨命运,抱怨生活给予我们太多不幸,因此一路上错过了太多,我们总希望会有什么不劳而获,可是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呢?

    让我们像小星叔叔那样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奇迹吧!

  • 4、 《学与问》读后感 (450字)

    今天,我们组织去多媒体教室观看一部抗战电影,名叫《小兵张嘎》,我深深地被张嘎那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电影的内容大约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叫张嘎的小男孩与惟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时,表现得勇敢、机智。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枝手枪,偷偷把枪藏进鸟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敌人拷问时,他英勇反抗,坚强不屈。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终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鸹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交公,队长则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嘎子心满意足,便将自己珍爱的木制小手枪送给了好朋友胖墩。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要像嘎子学习,不管多么困难,多么辛苦,我一定要勇敢地面对!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一定要坚强!作为未来祖国的接班人,我们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这是课文《学与问》的第一段,我觉得说得太有道理了。的确,我们只有不停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提出不同的问题,才会有进步。创新,当我们有了成就之后,学与问依旧伴随在我们左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无止,而问无休。人的一生,永远也不会有学完和问完的一天,只要活着就有得学。有得问;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所以学与问将伴我们一生,直到死神的到来。

    学问学问,为什么要把学放在前面,而将问放于后面呢?这是因为我们只有学习新的知识。去了解新的事物,才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加入将问放于前面,就是问学,我们什么都没学到,脑子里一片空白,连问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学了。所以,我们只有先学,才能提出问题,最后取得问题的答案。

    最后,用课文的最后一段的前两句来结束这篇文章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云南昭通大关县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中心小学六(3)班五年级:幻梦成灰

  • 5、 《借东西的小人》读后感450字

    暑假里我阅读了好几本书,其中让我印像最深刻的是一本叫《借东西的小人》的书。这是一部童话故事,作者是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玛丽.诺顿,这本书是她的代表作。并且由闻名的译者任溶溶翻译。

    文章开头是梅太太边做针线活,边和凯特聊天。而“小人”的这个故事就是由凯特丢了钩针引出来的。

    小人一家,妈妈霍米莉,爸爸波德和小阿丽埃蒂住在英国乡间的一个老宅里,时钟底下,护壁板脚下的一个洞里。他们一直过着安稳的生活,但是几个仆人,亲人随着一个男孩住进了老宅,小人一家陆续被看见,后来在男孩的帮助下,离开了老宅,住进了比獾洞还深的洞里。

    后来梅太太为小人们送上了食物,第二天食物就不见了。而且还飘过土豆牛肉香味。

    其中,我最喜欢文中的阿丽埃蒂,她很勇敢,大胆,好奇,憧憬外面的世界,是一个天真,善良的小女孩。

    文中的爸爸波德临危不惧,机智勇敢,警惕性强,爱自己的家人,有责任心,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妈妈霍米莉很勤劳,爱女儿,为波德着想,但是因为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世界,很胆小,遇事慌张。

    《借东西的小人》这本书富有想像力,把我们生活中找不到的小东西想作被小人“借”走了。这本书也激励着我们一家人要风雨同舟,互想关爱。故事的结尾让读者们发挥想像,猜想小人们的家庭还会发生什么。

    这真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 6、 无问西东观后感450字

    《无问西东》观后感 刚开始看见刘淑芬和许伯常的时候觉得很气愤,很讨厌许伯常,我猜想如果我没听过文倩读的书的话肯定会很讨厌刘淑芬,但那一刻我却万分同情她。还有更气愤她的卑微的爱。 当我看见这个画面时,我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过往和浮云。 沈光耀把校园里的景色用铅笔了出来。 这一张感人至深,母亲那无声的爱。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 听从内心,无问西东。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们要面对得人生, 不知道你们是否还有勇气前来, 看见得和听到的, 经常会令你们沮丧, 世俗是这样强大, 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 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 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 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 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 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等你们长大, 你们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 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 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 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 常常 甚至永远地忘了自己的珍贵。 愿你在被打击时, 记起你的珍贵, 抵抗恶意; 愿你在迷茫时, 坚信你的珍贵, 爱你所爱, 行你所行, 听从你心, 无问西东。 多少年后会发现自己现在所遭受的一切,都不值一提。
  • 7、 无问西东读后感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100年清华史,四代清华学子,四种不同的热血青春,《无问西东》讲述了不同时代的四代青年的故事。

    无问,不要问。西东,方向。

    主角之一吴岭澜是一名文科成绩极佳而理科成绩却总是不及格的理科生,他之所以选择理科是因为优秀的学生都选择理科,他陷入了迷茫,每天游离于同学之外,一人思考着,是要遵循自己的内心,还是,跟随主流?沈光耀出身富裕家庭,是家中独子,不愁吃穿,但却有着一个做飞行员的梦想,奈何其母亲不辞跋山涉水带着家规劝他,不要去。是该遵从家规,还是,坚定自己报国的信念?陈鹏是清华大学高材生,王敏佳陈鹏和他是高中同学,王敏佳被诬陷为与其恩师偷情,作为同谋的李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没有站出来澄清,导致王敏佳被活活打的没气。李想面对的,是诚实、友情与梦想的斗争。所幸陈鹏赶来,不知是感动了天还是一个悲伤的灵魂唤醒了一个绝望的灵魂,王敏佳奇迹般的活过来了。而他们之后面对的,是如汹涌浪潮疯狂袭来的恶意,这份爱情是否还能在晃动中坚定。张果果是公司的上层,为了一个奶粉项目,与一家刚生了四胞胎姐妹的家庭产生联系,而他却被上司算计,自己被卷入了商场的尔虞我诈,四胞胎家庭在北京的生活,也似乎,全由他负责了。他被阴谋算作文计,过来人教他,还击回去。他似乎被四胞胎家庭赖上,过来人教他,尽早摆脱。他该做社会浑水中那个游刃有余的成功者,还是坚定内心的善良?

    而他们四个,都做到了,无问西东。吴岭澜最终坚定了自己的方向,成为一名老师。沈光耀在矛盾中毅然决然的成为了飞行员,尽管最终没能回来,可也是带着信念,牺牲在了奉献中。陈鹏没有放弃王敏佳,虽然陈鹏在远方做研究,但也会给王敏佳寄来一盒一盒的雪花膏,而王敏佳,在失去了自己拥有的一切后,也坚定了要永远和陈鹏并肩同行的信念。张果果在愤怒与无奈中,仍然决定,承担抚养四胞胎家庭的重责。在面对难以抉择的矛盾时,我们该怎么做?如果让你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

    吴岭澜告诉我们,了解真实的自我。

    沈光耀告诉我们,坚定自己的初心。

    王敏佳陈鹏告诉我们,即使眼前万般刁难,也不要放弃,握紧身边人的手,走下去。

    张果果告诉我们,举世皆浊,我仍要,坚定本真的内心。

    这世界太繁杂,这人生的路,太漫长,对于那些未知,对于那些难以抉择,我们只需要进入自己的内心,不要问那些方向,让内心告诉自己,我该怎样,坚定自己的本心,

  • 8、 《无问西东》影评800字

    《无问西东》影评 今天和女儿一起去看了电影《无问西东》,该片是为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专门拍摄的,2012年拍摄完毕,直到2018年初才公演,其间有过一些重拍和修改。虽然片中几个桥段剪辑穿插的太厉害,但还是一部吸引人的电影,包括它的画面和背景音乐《amazing grace》,当然我内心对清华大学和曾经在清华任教和学学习过的大师们的敬仰也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所谓爱屋及乌是也。 片尾在播出影片的演职员表的时候同时在左侧播放曾经在清华包括西南联大任教和学习过的著名人士的图片和文字,包括梅贻崎、冯友兰、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闻一多、杨振宁、李政道、沈从文、钱钟书等,长达七分钟之久,全场观众无一人离席,默默静坐看完全部人物介绍。中国人从骨子里对文化人从来都不缺乏尊敬和仰慕之情,虽然我们曾经也有过一段段有辱斯文的荒唐历史。 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我问女儿怎么理解电影片名《无问西东》,她说就是但做好事、莫问前程,我的理解是英雄莫问出处。回家上网查了一下,无问西东一词出自清华大学校歌歌词中的一句: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但只从这句歌词,怎么理解无问西东,每个人也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解读。 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校长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清华大学之所以让人思慕和景仰,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她的大师辈出。西南联大在当时简陋的条件下办学,仍然是名师荟萃,人才辈出,很好地验证了梅校长的这句话。 我对清华的第一印象是我在中国科大夜大学上学的时候《数据结构》课程使用的是清华大学严蔚敏教授所著的《数据结构》一书,考研前一年去中国科大西校区混在本科生里旁听一学期此课程也是使用的这本教材,这本书算是研究得烂熟于心,写满我的学习笔记,现在我的书架上还保存有我使用过的这本书。虽然我后来从北工大图书馆购得一本处理的美国出版的原版书《data structure using pascal》,该书不论在内容、排版和印刷质量上都不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数据结构》一书可比的,但我得承认这两本书都对我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严蔚敏老师的那本《数据结构》书,至今难以忘却。 在北工大读书的时候,我们经常去北京城西北的清华大学南门外的清华大学出版社读者服务部购书,我记得当时都是和我的同学一起去,斜穿整个北京城,往返得花去一
  • 9、 无问西东影评500字

    无问西东影评 周六休息,陪女儿观看了影片《无问西东》。不料全程泪眼相伴,真是好久没有看过如此直击内心的好电影了。 整篇故事由四个小故事串起,相互交错,整部电影一直被一种高尚的情怀所包围,高于明哲保身、小资情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失的东西。 影片的几个事件,我以前也都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过、听说过:四胞胎出生被奶粉公司选中提供奶粉;文革时期女学生为老师抱不平模仿别人的笔迹写信;研究核武器的第九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被核辐射影响身体健康;富家子沈光耀违背家训当空军战斗时牺牲;泰戈尔来清华演讲。看似毫无关联的几个素材在编导的妙手之下,起承转合被串联起来:开着战斗机送食物的沈光耀是第九研究院的陈朋口中的晃晃,现代人张果果的父母又是被问心有愧的李想所救因果轮回,便是百年。 几个故事在不同时间、不同时代中切换,但一代代所传承的精神却是不变的,在不同时代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在战争时代放弃优越生活投身戎马的沈光耀、在文革时代甘于坚守自己所爱的陈朋都在用不同的时代语言和行为,诠释和演绎了真实。影片中一代代躬耕于自己领域的精英,抵御得住世俗的狂躁,专注于跟从自己内心做事的行为,一次次得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反观我们现在的生活远离战争、远离饥饿,多了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学生和整个社会更看重的是分数和名校,那份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已经淡薄了很多。正如影片对白所说: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保持真我难能可贵,在你迷茫之时,请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印象最深的是影片里的对白: 如果你往下掉,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 谁会是自己可以托底的人?当时就想到了亲人、好友,我庆幸有可以托底的人,瞬间幸福感爆棚。我感恩有可爱的女儿承欢膝下、有年迈的双亲孝敬侍奉、有健康的身体工作生活、有交心的朋友诉诵倾听。面对今后的人生路,我依然会心存善良,听从内心,去做一些快乐的事,做那个自己想成为的人。
  • 10、 《无问西东》观后感: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文/王棣晶 影院里的灯光亮起,一时间,五味杂陈。 久久的,难以从电影情节中抽出思绪,好像自己仍处在那些清华学子身边,看着1924年的他面对飘渺前途艰难抉择,看着他在1942年舍小家顾大家,看着他们在1962年为爱坚守,看着他在2012年经受一念善恶的考验。这样的时代跨度与小说《解忧杂货店》的构思相似,初见只觉得不知所云,可当观罢,才觉其中的脉络联系是那样巧妙。 故事最开始的的吴岭澜,文科极佳却不能摆脱“理工科才叫实业”的理念。故而终日努力却因为未知的前途而闷闷不乐。因此校长鼓励他追求自己内心的平和和喜悦。取悦于他人很简单,可无愧于自己的内心绝非易事。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顾忌其他一些事物,便忘了自己的感受,逐渐丢失了那本坚定不移的初心。违背初心的人,一定无法收获快乐。 在校长的鼓励下勇敢听从内心的吴岭澜,遇到了求学的沈光耀,或许吴岭澜也没有想到,他的理念深深影响着这个年轻人。在小家与大国的抉择之际,沈光耀面对母亲的殷殷期望,最终选择了成为一名飞行员,参与到挽救国家的军队中去。或许他只要一时退缩,这一生便无灾无祸,可以长久地陪在家人身边,可以成就自己的小家。可在沈光耀的内心里,国家的危亡远远重于自己的幸福,所以他即使牺牲,依然无悔。更为难得的是沈光耀身为一个富家子弟,却拥有一颗善良温暖的心。他不忍看到孩子们遭战争摧残,便将自己的食物带上飞机,在孩子们聚集之处投下食物。“这世间不缺完美的人,缺少的是从心里往外的真心、正义、无畏、同情”,这是沈光耀参加空军选拔时选拔官告诉他的话,也是沈光耀弃文从军的动力。 还有后来的陈鹏、王敏佳、张果果,这些人之间总存在着一条线,这条线传递的是发自内心的善意,是忠于自己的理念。正是这些让我们感动,让我们不禁自惭地审视自己。最是人性使人心寒,却也最是人性触人心底。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太多恶意,它让我们逐渐带上了冷冰冰的面具,它让我们不再问心无愧,它让我们将人性中最美好、最真实的东西逐渐忘掉了。物质的进步却引发了精神上的匮乏,所以一代比一代变得自私、冷漠,这个世界开始变成了一座座孤岛。每个人心里都只装着自己,自顾自的生活,不再习惯于微笑,也不再保持“人性本善”。 可是我们一定要任由那些恶意作祟吗?一定要让它充斥于这个世界的角落?人性中的善意从未消失,只是这强大的世俗将它掩盖了。我们要一步一步的改变自己、改变他人,最终改变这个世界
  • 2022-02-03

  • 2019-11-03

  • 2019-11-16

  • 2022-02-15

  • 2019-11-04

  • 2019-10-24

  • 2022-02-15

  • 2019-11-04

  • 2019-11-16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3

  • 2022-01-31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11-03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3-04-11

  • 2019-11-16

  • 2021-06-22

  • 2022-04-12

  • 2019-10-28

  • 2019-11-03

  • 2019-11-03

  • 2019-11-06

  • 2022-02-08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16

  • 2022-02-02

无问东西的读后感450字
无问东西的读后感45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无问东西的读后感450字,无问东西的读后感450字大全,无问东西的读后感450字2024,更多无问东西的读后感45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