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谈艺录读后感 > 地图 > 谈艺录读后感,2024谈艺录读后感
谈艺录读后感相关栏目
谈艺录读后感热门栏目
谈艺录读后感推荐
谈艺录读后感

(共 5316 篇)

  • 1、 《宫女谈往录》(精选)

    《宫女谈往录》读后感很偶然的一个机会,我看到《宫女谈往录》,翻开读,不禁被它深深吸引。读罢后,掩面沉思,脑海中似乎总有个沉静、优雅而又幽怨的老宫女的形象若隐若现。读这本书原始的动力,是因为好奇,那个宫墙深锁的世界总让人感到神秘,让我想去探究他。在这本书所记述的慈禧生活起居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讲慈禧穿袜子,袜子是真丝的,是由手艺精湛的裁缝制作的,而不管多精致的袜子,慈禧都只穿一次。光穿袜子一项,一年的花费就要一万多两银子。书中还对慈禧的马桶做了非常细致的描写,把马桶做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离开了那个皇权的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是再难重现了。看到这些,我也深深感到,那个摇摇欲坠的大清朝确实就该走向历史的末路了,国家已经岌岌可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里,养在深宫里的统治者还沉湎于物质享爱之中,置家国山河、人民安危于不顾,这样的王朝又有什么不亡的道理呢。如果不是八国联军打到了家门口,故宫里都受到了流弹的侵扰,恐怕慈禧老太后还悠哉游哉地在颐和园里逗着鱼,玩着鸟,听着曲子,一派闲情逸致呢。而西行路上的狼狈不堪、风餐露宿与过去在宫里养尊处优,无处不享用人间极品的生活相比较,真是非常讽刺!在这本书里,还是人的苦难给我的触动最深。宫女连挨打都不许出声,要像脸谱一样地保持着笑脸生活,那富丽堂皇的皇宫,从其压抑人性的视角看,不是一座活地狱嘛。隔着书页,也能感到老宫女那深入骨髓的悲苦,让人心痛。但我难以体味和理解的是,她对于慈禧的感情,尽管因为老太后将她许给了太监,她满心的怨,但她还是对慈禧满怀感恩。她的太监丈夫去逝的时候,她只有30多岁,却自愿一个人孤苦度日,不知道是一种自我的放逐,还是一种自我的捆绑,她自觉的将太监丈夫的墓地视为她最终的归宿。这让可悲又可叹,她明明可以对生活做出新的选择,让生命朝着更有阳光的方向生长,何苦要让自己成为一个逝去王朝的牺牲呢!书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对太监净身的记述,穷人家的孩子真是命苦!这种变态的制度,让我对人类这个种族,都有些心生厌恶。西方有丑恶的蓄奴制度,中国有太监这种高度封建集权下畸形的人群存在。其他如对李莲英出身和为人,做事的描写,也非常值得一读,即使是身处在今天这个时代,也还是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掩起书,唯有感叹生之维艰,众生皆苦!

  • 2、 《谈艺录》读后感

    《谈艺录》实际上是一部诗话,只是不涉及时人作品而已。不像《随园诗话》有假书传诗之嫌,亦有借人抬己之疑。钱先生对随园颇有微词,常有发难之语。如果单就趣味性而言,我以为《谈艺录》不及《随园诗话》,不搞专门研究者不一定要看。

    《谈艺录》的特点是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相关资料,书(中华书局1996年版本)中补遗、补订、补正篇幅超过原文,释道儒墨阴阳家,英德法意希腊文,信手拈来,其才情博学记忆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资料的丰富罗列,为后人作某项专题研究提供了可贵的索引;但为了说明一个问题,有时是用不着举那么多例子的。(他自己在《管锥编》里说:贾谊《过秦论》“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者一意,任举其二,似已畅足;多举犹“一个孤僧独自行”“关门闭户掩柴扉”一样可笑了。

    凡读过《谈艺录》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不论名气多大的诗人,他都能在其诗作里找出沿袭前人的句子。如大诗人陆游,简直被他追得无地自容。

    钱先生论唐诗宋诗的差别,“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所谓唐宋诗是指风格而言,“自宋以来,历元、明、清,才人辈出,而所作不能出唐宋之范围,皆可分唐宋之畛域”。

    一般的说法,师法尚高,“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但钱先生比较竟陵与公安两派,“以作诗论,竟陵不如公安;公安取法乎中,尚得其下,竟陵取法乎上,并下不得。”可能是眼高手低吧。

    “文贵曲,诗宜淡”,钱先生引古人言证之。贵直者人也,贵曲者文也;天上有文曲星,无文直星。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诗到无人爱处工,俗人犹爱未为诗。直须作到无人爱,始是吾诗长进时。

    诗文之累,不由于谤而由于谀。诗文之累学者,不由于其劣处,而由于其佳处。人之自失也,以其所长者也。第一个用花比女人的是天才,但花喻女人已流为俗套;好诗被学被尊为xx体,便不怎么新鲜了。

    关于剽窃,须严格区分“改”与“袭”:以为原句不佳,故改;以为原句甚佳,故袭。改则非胜原作不可,袭则常视原作不如。

    司空徒《诗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不是一个字不写。“不著”者,不多著,不更著也;“著”有注解的意思。好像山水画,无笔墨处与点染处互相烘托,并不是无字天书或圆光之白纸。

    关于诗与文的比喻,转引《围炉诗话》说明,非常形象。意喻之米,文如饭,诗如酒,饭不变米形,酒则尽变;饭使人饱,酒令人醉。

    作诗须以不类为类乃佳;看了上句,使

  • 3、 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_

    让语文课堂更艺术

    ——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王颖梅

    最近,阅读了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写的《语文教学谈艺录》,这本专著写于20世纪90年代,是她退休之后仍心系教育,拖着病体,在病房、家里完成的专著。读罢全书,感触颇多。

    于漪老师在后记中写道:"不少教师视语文教学为苦事,认为精力花得很多,收效却不显著,不像有的学科能立竿见影。再加上身不由己,不得已为考而教,常处于揣摩、惶恐、茫然之中,自信力下降,谈不上教学的情趣,更别说从中享受到教文育人的幸福。面对这样的现实,我既理解与同情语文同行的苦恼与无奈,更觉得应振奋精神跳出这个怪圈。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清醒地认识语文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不可代替的重要价值,感受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传承文化的巨大魅力,要努力探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规律,品赏与享受语文教学艺术的快乐。"可见,做为一名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于漪老师既理解同行的"苦",又希望同行能悟出并享受语文教学的"乐".在她看来,语文课程不单是一门实用的人文课程,更是多姿多彩的,且具有多功能的育人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则应该是是一门艺术,教与学应是和谐互动的。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先导,教师在课堂上能积极诱导学生在佳作中寻宝探宝,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精心安排掌控教学节奏,创设出艺术的教学课堂。教学艺术了,有情趣了,做为教师也便有了教文育人的幸福感。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艺术呢?方法是多样的。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师的精神成长》主题报告中曾说过,课堂是语文教师安身立命之本。笔者认为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创设艺术的课堂,就应该在课堂教学设计上精益求精。教学设计精心了,课堂效率就能提升,学生的收获也会大不少。

    但课堂教学的设计,不能随心所欲。于漪老师的建议是"减头绪,削枝强干",她认为"教学不能搞倾盆大雨,把头绪繁多的教学内容塞进一堂课内,弄得学生眼花缭乱,要切实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紧扣教学目标,减头绪,削枝强干,使得课堂眉目清楚,容易理解,容易心领神会。"

    要删减枝干

    众所周知,园林景观需要修剪枝叶,才能呈现个性的、艺术的状态,语文教学也同样如此。想要呈现艺术化的教学形式就要以目标为准绳,对教学内容进行剪裁,决定取舍详略。毕竟教学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有连续性、阶段性、层次性、反复性。所以教学中千万不能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学会

  • 4、 读《语文教学谈艺录》有感:语文教学要有学生意识

    语文教学要有学生意识

    ——读《语文教学谈艺录》有感

    陆丽华

    于漪老师一直是我最为敬仰和钦佩的教育大家,敬仰她在耄耋高龄之时还在为上海的语文教育奔走忙碌,更钦佩她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假期里,我又一次认真拜读了于漪老师编写的《语文教学谈艺录》。印象最深的,是于漪老师在书中说:“教学中有三个因素,这就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因为没有学生就没有学习,也就没有教学。教师必须树立目中有人,也就是目中有学生的观念。……每一个学生是具有个人特点的,有自己的理想、兴趣、爱好,有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他的长处,他的不足,他的潜力,他的发展趋向,他的语文能力和学习方法,教师都须了然在胸。”

    于是,对于老师又产生了一份感动,感动于她心中对语文教育这份事业的热爱,更感动于她整个教育生命中浓浓的学生意识。

    反观自己,从教也已十年余,从一开始的踌躇满志,到现在的按部就班,上课已经成为一种固定思维却不自知。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谈艺录》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考虑过课堂的起点在哪里吗?我讲的东西是不是都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我在上课过程中有关注过学生的反应吗?询问过他们的需求吗?课结束后,是因为又讲掉了一篇课文而长舒一口气,还是更在乎学生的收获如何呢?……

    于漪老师在书中传授的点点滴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

    一堂课的起点,应源于学生的需求。

    一堂课的过程,要解决学生的困惑。

    一堂课的终点,更关注学生的收获。

    拥有学生意识的语文教学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

    1

    学生的需求才是课堂的起点

    一堂课的起点,远不只是文本解读的问题和寻找教材切入点的问题,更是对学生的理解问题。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考虑学生与教材的契合点在哪里,或者说,考虑学生的个性和教材的个性如何才能共构成为课堂的教学核心。契合点找准了,课的起点就实了,就像穿鞋一样,合脚了;反之,契合点低了或高了,都会影响后面的行走。因此,课开始之前,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将之作为课的起点。

    1

    建立在语文课程性质基础上的宏观需求

    于漪老师这样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课程,它在以语文智育为核心的同时,应融合德育和美育。其中的智育,我将其理解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及口语交际的能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综合能力;其中的德育是指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 5、 一辈子学做老师_《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一辈子学做老师_《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中提到:“人们在做相同的事的时候,由于各人觉解的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这个不同的意义决定了各人人生境界的等级。”一名语文教师对语文境界的理解程度,也决定了这个教师的发展等级。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完,觉得亲和力十足,在于老师的娓娓道来中尽显她的慧心和钻研!

    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书中“和学生问题的碰撞”这块内容。

    原来的我,总是要求教到哪一课就把那一课教透,把自认为是问题的部分分析透彻了,最终必定以没问题收场。学生似乎也看出我的这个“掌控”意识强烈,也就点头附和着。

    再后来的我,课改开始了,我也与时俱进了一把,在预习这部分内容中加上了一项“提出问题”,学生们倒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还真是我没想到的,碰到这情况我的处理方式是拿出来让同学们讨论解决,或者我最后给个我的见解。形式仍是最终以“没问题”结束。

    记得上学期上《松鼠》这一课时,到了“提出问题”这一环节,当我们都在感叹作者把小松鼠描写得是如何的可爱、聪明,有个学生举手问道:“通过这位作者对松鼠的描写,感受到作者应是很喜欢松鼠的,但为什么结尾处写到‘他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呢?”

    当时的我心里“咯噔”一下,对啊,为什么呢?我如何对答呢?我需要些时间,于是我让学生讨论起来,但肯定的是这一定是个好问题!

    学生们讨论的还真热闹,谈到了“这是败笔”“这的确血腥了些”“谁会把自己喜爱的动物吃了,杀了呢?”

    我当时就想一定要给个结论给学生,不然这课不成功。我把自己的理解告诉给学生:“从文章体裁看,这是篇说明文,所以作者是从客观上给读者以全面的认知才加上这句话的,说明了松鼠的其他用途。”

    说完,下课了,学生似懂非懂的看着我,我仓皇而逃……

    事后,我查阅了各个资料,原文,我才发现这是编者改加的一句话,作者自己根本没有这句话的。我惋惜我的独断,我惭愧我的教法。虽后来又和学生解释了一遍,但总感到遗憾越来大,时间的推移,历史的重演,自己不断的问自己“语文课堂究竟是怎样的呢?”

    当看到于老师说:“在语言交流、思想碰撞中获得求知的欢乐。”“语言交流,思想碰撞,问题探讨就不浮在教材的表层,而是有一定的深度、一定的拓展,学生从中体会到求知的欢乐。”想着之前的我,面红耳赤,多少次火花被我随意的掐灭了?多少次问题的提升

  • 6、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一辈子学做老师

    一辈子学做老师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张丽

    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中提到:"人们在做相同的事的时候,由于各人觉解的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这个不同的意义决定了各人人生境界的等级。"一名语文教师对语文境界的理解程度,也决定了这个教师的发展等级。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完,觉得亲和力十足,在于老师的娓娓道来中尽显她的慧心和钻研!

    · 壹 ·

    没有问题的教学

    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书中"和学生问题的碰撞"这块内容。

    原来的我,总是要求教到哪一课就把那一课教透,把自认为是问题的部分分析透彻了,最终必定以没问题收场。学生似乎也看出我的这个"掌控"意识强烈,也就点头附和着。

    再后来的我,课改开始了,我也与时俱进了一把,在预习这部分内容中加上了一项"提出问题",学生们倒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还真是我没想到的,碰到这情况我的处理方式是拿出来让同学们讨论解决,或者我最后给个我的见解。形式仍是最终以"没问题"结束。

    记得上学期上《松鼠》这一课时,到了"提出问题"这一环节,当我们都在感叹作者把小松鼠描写得是如何的可爱、聪明,有个学生举手问道:"通过这位作者对松鼠的描写,感受到作者应是很喜欢松鼠的,但为什么结尾处写到‘他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呢?"

    当时的我心里"咯噔"一下,对啊,为什么呢?我如何对答呢?我需要些时间,于是我让学生讨论起来,但肯定的是这一定是个好问题!

    学生们讨论的还真热闹,谈到了"这是败笔""这的确血腥了些""谁会把自己喜爱的动物吃了,杀了呢?"

    我当时就想一定要给个结论给学生,不然这课不成功。我把自己的理解告诉给学生:"从文章体裁看,这是篇说明文,所以作者是从客观上给读者以全面的认知才加上这句话的,说明了松鼠的其他用途。"

    说完,下课了,学生似懂非懂的看着我,我仓皇而逃……

    事后,我查阅了各个资料,原文,我才发现这是编者改加的一句话,作者自己根本没有这句话的。我惋惜我的独断,我惭愧我的教法。虽后来又和学生解释了一遍,但总感到遗憾越来大,时间的推移,历史的重演,自己不断的问自己"语文课堂究竟是怎样的呢?"

    · 贰 ·

    一辈子学做老师

    当看到于老师说:"在语言交流、思想碰撞中获得求知的欢乐。""语言交流,思想碰撞,问题探讨就不浮在教材的表层,而是有一定的深度、一定的拓展,学生从中体会到求知的欢乐。"想着

  • 7、 《歌德谈知录》读书笔记高中

    歌德,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小说家,剧作家,诗人,自然科学家,博物学家,画家,是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在歌德的心目中,父亲是严厉的,严肃的。歌德的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那种温柔体贴的母爱安抚、保护、激励着歌德,促使他愉快地、始终如一地对学习怀有浓厚的兴趣,并竭力培养歌德掌握对于文学的正确理解能力。

    歌德小时候,母亲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膝头,讲述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给他听。母亲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语汇也十分丰富。歌德常常听得如醉如痴。也许正是继承了母亲的这种才能,歌德在自己的朋友中间,总是以知晓各种趣味横生的笑话而著名。歌德成年以后,母亲仍是他与之共同探讨创作的伙伴。同时,母亲还起着激发他创作热情的作用。对于儿子的作品,母亲是凡有必读,并总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评论。歌德深有感触地说:从父亲那里,我得到一付强壮的体魄和做一个正直人的人生观,从母亲那儿,则继承了她乐观的性格和对于语言的表达能力。

    歌德谈话录被学术界看作研究歌德的必读作品,有些专家甚至把这本书看作歌德自己的作品,然而这与这本书的作者的想法截然相反,爱克曼眼中的歌德是有不同的形象的,而书中记载的只是爱克曼自己心中的歌德。

    对我而言,这本书读得非常畅快,以至某个周五的晚上,原本打算轻轻松松看个电影,翻开读了几页就再也停不下来,一口气读到了十二点。对于那些企图写点什么的人来说,这些经验之谈太实在太可贵,以至我写下这些阅读心得之后,翻开黄灿然的《必要的角度》,看到一篇《歌德的智慧及其他》,不少句子就是我刚刚抄写下来的,甚至惊异于我们抄写段落的相似性。以下是阅读时记下的点滴心得:

    1、不要过早醉心于大作品的创作,从描绘日常生活提供的、熟悉的小题材开始,循序渐进,既能随时享受创作的喜悦,也是成就一个优秀作家的最佳捷径。这一两年看了无数半成品长篇,惊异地发现,有那么多人热爱写作,可有那么多人,或许连一个像样的千字文章尚且不能写得有滋有味就操刀长篇,且一写就是十几万,网络时代的写作自由随心却又失之浮躁。对于大多数没有天分且喜爱写点什么的人来说,尝试着将每天生活中令你印象深刻、感受深刻的描写下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这一点值得我谨记终生。

    2、不要过于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人的精力有限,把精力集中在有价值的东西上面,把一切对你没有好处和对你不相宜的东西都抛开。过于广泛而未能经过实践的东西不可能成为自己的东西,因为我们对自己学习过的东西,

  • 8、 《歌德谈知录》的读书笔记

    歌德《歌德谈话录》是一部漫谈式的语录体著作,谈话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它以一种交谈的方式真实地记下了歌德晚年最成熟的思想和实践经验,涉及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创作实践、自然科学以及日常生活和处世态度,其中尤以对艺术的真知灼见最为人称道。

    在歌德生活的时代,有人认为诗人需要的只是他自己,只有孤独的作家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对此,歌德认为,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需要的不是闭门不出地咀嚼孤独,而是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切交往以及作家之间的密切交流。在无拘无束、开诚布公的相互交往中,可以得到最大的收获和满足。

    建立民族文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面对自己文学艺术的民族特点。歌德认为作家、艺术家一定要认识自己民族的特点,作品一定要有民族性,这样才能使它保持这些特点并且通过这些特点同它交往一个真正的、全面的宽容应做到如何使每一个别的人和民族的特点能够自己保持下来,因为他们确信: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会因此而显露出来,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人类社会在发展,科技在发展。据此,歌德认为,文化产品将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并且确信普遍性的世界文学将要形成。他说: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我喜欢环视四周外国民族的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不过我们一方面重视外国文学,另一方面也不应拘守某一种特殊的文学,奉它为模范对其他一切文学我们都应只用历史眼光来看。碰到好的作品,只要它还有可取之处,就把它吸收过来。

    关于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歌德强调民族文学的特殊性,同时又主张各民族文学相互了解、相互吸收。吸引外国优秀文学的创作经验来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学,歌德自己是有深切体会的。他曾对爱克曼说:中国有成千上万这类作品,而且在我们的远祖还生活在山野森林的时代就有这类作品了。这番感慨是他读了中国传奇后所发的。他也曾说过:我们的发展要归功于广大世界千丝万缕的影响,从这些影响中,我们吸收我们能吸收的和对我们有用的那一部分。我有许多东西要归功于古希腊人和法国人,莎士比亚、斯泰恩和哥尔斯密给我的好处更是说不尽的。但是这番话并没有说完我的修养来源,这是说不完的,也没有必要。关键在于要有一颗爱真理的l心灵,随时随地碰见真理,就把它吸收进来。

    《歌德谈话录》中除上面所说的主要内容外, 还包括其他许多内容,如关于文学欣赏和修养问题,关于艺术描写问题,关于

  • 9、 《笛艺春秋》读后感2000字

    《笛艺春秋》读后感2000字:

    赵松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笛子演奏家,被誉为江南笛王,在这个假期我阅读了其著作《笛艺春秋》并得到许多感悟,现将记录如下。

    本书的第一章是常识的介绍,首先是作者对其五十年笛龄的概括,作者儿时因一位老师,让他对笛子起了兴趣,恰巧他的父亲也是喜欢吹笛子的,便把一些基本的指法和道理传授给他,到了初中毕业时,便担任了学校乐队的首席,当时的作者有意想要从事这方面的事业时,遭到了亲属的阻拦,他怀着为艺术奋斗终生的志向去报考当时的国立中央音乐学院,却遭到当时许多教授学生的鄙视,狼狈逃出考场,家庭的阻拦和社会的鄙视,迫使作者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只得考入法学院读法律。一九四九年,作者以第一的成绩考入当时的一个部队文工团,他的笛艺得以发挥,并不断探索,不仅只局限于他所掌握的南派技巧,还学习了北派技巧,还将其探索的循环换气的技巧应用到其作品《早晨》中,归纳笛子的演奏技巧为三大部门:气、指、舌;在本书中按其归纳表述,与很多的教材有所不同。回顾赵松庭先生的生平,他热爱生活,热爱民乐,虽遭到家人的反对,当时社会的阻碍,但从未放弃其所爱,最终实现了其在音乐界的地位,实在可贵。

    赵松庭先生在制笛方面亦有建树,文革期间制作了近两千根笛子,并和赵松龄先生合作,整理出《横笛频率理论计算》一文,其适用于中国竹笛,长笛和短笛以及各国民间笛子,是一篇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文章,赵松庭先生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但也收获了许多,实在令人钦佩,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许多独奏曲,其中不乏现今的考级曲,这反映了赵松庭先生过人的天赋,他对笛子的热爱和追求,令我敬佩。

    松庭先生认为接受任何技术,不应该存在门户之见,把自己的技术限制在狭小的圈子里,我十分赞同,因为学习是不存在偏见的,科学的理论是通用的,所以,我们应该把自己的视野放宽,积累前人的经验,博取众长,并加以发挥创造。

    作者认为技术水平越高就能表现更多方面的内容,但是一个对音乐缺乏起码知识的人,即使掌握了很多复杂的技术,也不能很好地运用它来表达内容,要演奏好一种乐器,不能单纯依靠技术训练,还要接受一定的艺术修养,这一点,我认为和俞逊发先生所提的“笛艺在笛外”是相符合的,俞逊发先生创作的秋湖月夜,谱面虽简单,但是却是十级的曲目,要将这简单的变成复杂的,真是不易,这不仅考察我们对中国文化历史,美学及哲学的了解,也是笛子艺术的养料,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应该在演

  • 10、 《吴双艺自说自话》读后感

    双艺好学。在戏曲界我熟识的朋友中好学的不少,而双艺的好学,给我的印象特深。他为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探求滑稽戏的革新道路,数十年如一日,勤奋学习,孜孜不倦,从多方面吸取营养。他除了读书,每读到报刊上有关喜剧的文章,必抄录、剪贴,保存起来,可见他钻研业务的刻苦认真。我读了他的这本书,知道他从小就酷爱戏曲曲艺,更热爱京戏,尤其是周信芳的麒派,不但看,而且学,许多麒派名剧的唱段他都会演唱,而且被公认为颇有麒味的。

    双艺是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有理想、有文化、有修养的滑稽演员。他不仅能演,而且还能编、导,是滑稽界集编、导、演于一身的不可多得的全才。他曾编写了许多独脚戏和滑稽戏,他用业余时间在这方面的劳作,可说不逊于专业编剧。他也是一位艺术青春常驻的演员,虽已过古稀之年,但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屏幕上,光彩不减当年,我为他高兴。

    《吴双艺自说自话》既记述了作者自己的艺术人生,又几乎写到了整个滑稽界老、中、青三代人,因此,我觉得它不单是双艺个人的艺术档案,也是滑稽界一份难得的资料。双艺在舞台上、屏幕上拥有广大观众,我相信,这本书也将会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

  • 2019-11-06

  • 2019-10-01

  • 2019-09-1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6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6

  • 2019-09-23

  • 2021-08-31

  • 2019-09-26

  • 2019-09-21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09

谈艺录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谈艺录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谈艺录读后感、2024谈艺录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