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诗经的艺读后感 > 地图 > 诗经的艺读后感,2024诗经的艺读后感
诗经的艺读后感相关栏目
诗经的艺读后感热门栏目
诗经的艺读后感推荐
诗经的艺读后感

(共 8374 篇)

  • 1、 优秀!诗经的读后感(5篇)

    多读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观看一本书之后,我们对于作品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通过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值得收藏点赞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诗经的读后感(5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经的读后感(篇一)

    《诗经》是我国第一步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500多年间诗歌305篇。谈到它,我们都不会陌生。首先想到的会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的纯情诗句。它广为流传,并非没有原因的,因为它讲了一个恒古不变的真理。漂亮好的女孩,谁不想追求呢?但是这句话,真正解读起来呢,又有什么样的不同体会呢?雎鸠是离爱情最近的鸟,近到它的“关关”叫声,在那思慕男子的女子听来,也是在呼唤自己的爱人。古代传说雎鸠雌雄形影不离。指其一递一声的相和而鸣。雎鸠被说成是贞鸟,是爱情忠贞的象征。但是!其实据考证,雎鸠不是斑鸠,而是鱼鹰,《关雎》并非雌雄和鸣,而是以鱼鹰在河州求鱼象征男子向女子求爱。

    这就是解读之后的诗经。可能与你臆想当中的情景不一样,但是这确实事实。人们总是趋向于完美,把东西都往好了方面想,也从中得到了一些自己想要的灵魂营养,我感觉这就足够了,不用非得在乎讲的事实,你自己认定的事实、对你有所启发有所帮助的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由于诗经中所涉及到的诗歌太多,我也不可能一一解读。我总结了一下他们的特点,发现诗经中以女性为主角的诗有两多,弃妇诗多,思妇诗多。弃妇诗又多以悲情见多。我读这样的诗,总是感觉读不下去,读着读着心里就来气。一个女人,被男人抛弃了,那个男人固然不对,固然应该受到社会的唾弃。但是你被抛弃了,本身就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还整天哭哭啼啼悲悲切切,丝毫没有振作的迹象。看到这里,心里真是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不就是一个男人吗?没了他至于这样要死要活的吗?如果那个男的回过头来看你那样眼泪一把鼻涕一把,本来想和好的心,瞬间又会蹦碎的。也许我现在是以现代的眼光去思考的,环境不一样,心态自然也就不一样。但是这样一个形象,描写在书里,会对多少中国女性产生影响呢?不过幸好我发现,现在这种影响越来越小了,现在的女人们,似乎都看得开,分了就分了白,也不差那么一个。反而觉得男人越来越变得跟诗经中描述的怨妇

  • 2、 《谈艺录》读后感

    《谈艺录》实际上是一部诗话,只是不涉及时人作品而已。不像《随园诗话》有假书传诗之嫌,亦有借人抬己之疑。钱先生对随园颇有微词,常有发难之语。如果单就趣味性而言,我以为《谈艺录》不及《随园诗话》,不搞专门研究者不一定要看。

    《谈艺录》的特点是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相关资料,书(中华书局1996年版本)中补遗、补订、补正篇幅超过原文,释道儒墨阴阳家,英德法意希腊文,信手拈来,其才情博学记忆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资料的丰富罗列,为后人作某项专题研究提供了可贵的索引;但为了说明一个问题,有时是用不着举那么多例子的。(他自己在《管锥编》里说:贾谊《过秦论》“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者一意,任举其二,似已畅足;多举犹“一个孤僧独自行”“关门闭户掩柴扉”一样可笑了。

    凡读过《谈艺录》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不论名气多大的诗人,他都能在其诗作里找出沿袭前人的句子。如大诗人陆游,简直被他追得无地自容。

    钱先生论唐诗宋诗的差别,“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所谓唐宋诗是指风格而言,“自宋以来,历元、明、清,才人辈出,而所作不能出唐宋之范围,皆可分唐宋之畛域”。

    一般的说法,师法尚高,“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但钱先生比较竟陵与公安两派,“以作诗论,竟陵不如公安;公安取法乎中,尚得其下,竟陵取法乎上,并下不得。”可能是眼高手低吧。

    “文贵曲,诗宜淡”,钱先生引古人言证之。贵直者人也,贵曲者文也;天上有文曲星,无文直星。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诗到无人爱处工,俗人犹爱未为诗。直须作到无人爱,始是吾诗长进时。

    诗文之累,不由于谤而由于谀。诗文之累学者,不由于其劣处,而由于其佳处。人之自失也,以其所长者也。第一个用花比女人的是天才,但花喻女人已流为俗套;好诗被学被尊为xx体,便不怎么新鲜了。

    关于剽窃,须严格区分“改”与“袭”:以为原句不佳,故改;以为原句甚佳,故袭。改则非胜原作不可,袭则常视原作不如。

    司空徒《诗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不是一个字不写。“不著”者,不多著,不更著也;“著”有注解的意思。好像山水画,无笔墨处与点染处互相烘托,并不是无字天书或圆光之白纸。

    关于诗与文的比喻,转引《围炉诗话》说明,非常形象。意喻之米,文如饭,诗如酒,饭不变米形,酒则尽变;饭使人饱,酒令人醉。

    作诗须以不类为类乃佳;看了上句,使

  • 3、 《笛艺春秋》读后感2000字

    《笛艺春秋》读后感2000字:

    赵松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笛子演奏家,被誉为江南笛王,在这个假期我阅读了其著作《笛艺春秋》并得到许多感悟,现将记录如下。

    本书的第一章是常识的介绍,首先是作者对其五十年笛龄的概括,作者儿时因一位老师,让他对笛子起了兴趣,恰巧他的父亲也是喜欢吹笛子的,便把一些基本的指法和道理传授给他,到了初中毕业时,便担任了学校乐队的首席,当时的作者有意想要从事这方面的事业时,遭到了亲属的阻拦,他怀着为艺术奋斗终生的志向去报考当时的国立中央音乐学院,却遭到当时许多教授学生的鄙视,狼狈逃出考场,家庭的阻拦和社会的鄙视,迫使作者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只得考入法学院读法律。一九四九年,作者以第一的成绩考入当时的一个部队文工团,他的笛艺得以发挥,并不断探索,不仅只局限于他所掌握的南派技巧,还学习了北派技巧,还将其探索的循环换气的技巧应用到其作品《早晨》中,归纳笛子的演奏技巧为三大部门:气、指、舌;在本书中按其归纳表述,与很多的教材有所不同。回顾赵松庭先生的生平,他热爱生活,热爱民乐,虽遭到家人的反对,当时社会的阻碍,但从未放弃其所爱,最终实现了其在音乐界的地位,实在可贵。

    赵松庭先生在制笛方面亦有建树,文革期间制作了近两千根笛子,并和赵松龄先生合作,整理出《横笛频率理论计算》一文,其适用于中国竹笛,长笛和短笛以及各国民间笛子,是一篇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文章,赵松庭先生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但也收获了许多,实在令人钦佩,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许多独奏曲,其中不乏现今的考级曲,这反映了赵松庭先生过人的天赋,他对笛子的热爱和追求,令我敬佩。

    松庭先生认为接受任何技术,不应该存在门户之见,把自己的技术限制在狭小的圈子里,我十分赞同,因为学习是不存在偏见的,科学的理论是通用的,所以,我们应该把自己的视野放宽,积累前人的经验,博取众长,并加以发挥创造。

    作者认为技术水平越高就能表现更多方面的内容,但是一个对音乐缺乏起码知识的人,即使掌握了很多复杂的技术,也不能很好地运用它来表达内容,要演奏好一种乐器,不能单纯依靠技术训练,还要接受一定的艺术修养,这一点,我认为和俞逊发先生所提的“笛艺在笛外”是相符合的,俞逊发先生创作的秋湖月夜,谱面虽简单,但是却是十级的曲目,要将这简单的变成复杂的,真是不易,这不仅考察我们对中国文化历史,美学及哲学的了解,也是笛子艺术的养料,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应该在演

  • 4、 诗经的读后感

    诗经的读后感(一)

    我们真的应该庆幸我们拥有了这么一部古老的诗集,在岁月长河中穿行的过程中,周围的空气和他摩擦,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电光雷火。四字2020的组合,就是中国文化的方阵,四声铿锵,掷地有声;赋比兴的成熟,拓展想象,催生情感,我们的脑海一朵朵思维浪花耀眼生光;淑女形象,古典情节,凝聚成一块块富有意味的礁石,屹立成林,璀璨生花。

    可是,现在,我们的河流面临着断流的困境。汉字2020在电脑文化面前大有退缩为只有语言符号功能的砖头,齐整规一,用来堆砌同一种类的高楼大厦,诗意被用来嘲笑不懂事故的疯子。那位伊人在哪里?还有没有蒹葭之岸?那种蕴藉绵长的情致哪里去了?我们的生命除了钞票还剩神么?

    这也是一条母亲河,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先民的心灵中,经风雨,历磨难,成为中华名族生命皈依的文化、情感、审美的大河。我们是这条河里的一条鱼,因为宿命的连接,我们无法超越水源而存活。不少鱼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只鹰,天空是自己的家乡和归宿。但是,他们忘了,作为我们不能长出翅膀,这是我们生存于天空的劣势却是生存于大河的优势。回到大河,我们快乐无比。一条鱼的生命灵魂里只能有一条大河,其他的水源都是暂时的栖身繁衍之地。

    《诗经》是我们文化、情感、审美的圣经,是一种生命基因,一种灵魂酵母,《诗经》是我们的另一条母亲河。我们彼此的区别仅仅在于,君住大河头,我住大河尾,我们共饮一河水。

    长江已经被我们转化用做照明了,因为我们的黑夜太漫长了;而我们现在的心情越来越浮躁,我们的情怀越来越失去古典意味,我们因为进步而越来越不快乐。

    《诗经》之河断流之日,中国文化被截断之时!

    诗经的读后感(二)

    《诗经》给人一种神秘、古老、穿越千年的美感。它美在自然纯朴,没有过多的华丽词藻,只有娓娓道来的清新自然。

    读一篇《诗经》,仿佛看到青石板上的涓涓细流;仿佛嗅到流转千年的竹筏依旧的清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朦胧婉约美,淡淡的清香如一杯清茶,回味了几千年。我常想:千年之前的当年,一见倾心的伊人该是多么的美丽动人,素心相赠,在水一方的伊人,又是否明白?

    读《诗经》,心的上空一片晴朗,阳光如桃花般的明艳动人。

    透过《诗经》行走在这些字2020里行间,我学会了如何更淡然的去领悟人生内涵,更深刻的理解人生哲理。

    诗经的读后感(三)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这三个古国的文明早

  • 5、 《吴双艺自说自话》读后感

    双艺好学。在戏曲界我熟识的朋友中好学的不少,而双艺的好学,给我的印象特深。他为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探求滑稽戏的革新道路,数十年如一日,勤奋学习,孜孜不倦,从多方面吸取营养。他除了读书,每读到报刊上有关喜剧的文章,必抄录、剪贴,保存起来,可见他钻研业务的刻苦认真。我读了他的这本书,知道他从小就酷爱戏曲曲艺,更热爱京戏,尤其是周信芳的麒派,不但看,而且学,许多麒派名剧的唱段他都会演唱,而且被公认为颇有麒味的。

    双艺是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有理想、有文化、有修养的滑稽演员。他不仅能演,而且还能编、导,是滑稽界集编、导、演于一身的不可多得的全才。他曾编写了许多独脚戏和滑稽戏,他用业余时间在这方面的劳作,可说不逊于专业编剧。他也是一位艺术青春常驻的演员,虽已过古稀之年,但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屏幕上,光彩不减当年,我为他高兴。

    《吴双艺自说自话》既记述了作者自己的艺术人生,又几乎写到了整个滑稽界老、中、青三代人,因此,我觉得它不单是双艺个人的艺术档案,也是滑稽界一份难得的资料。双艺在舞台上、屏幕上拥有广大观众,我相信,这本书也将会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

  • 6、 《艺路花语》读后感800字

    《艺路花语》一书由梁宇所著,是一部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将汉唐优美的舞蹈记录于书中,展现于我们眼前。下面小编带来的是《艺路花语》读后感800字。

    汉家宫阙晓月,渭城朝雨柳丝,沿着悠远的文化长廊溯流而上,煌煌楚骚汉赋,巍巍盛唐气象一一奔来眼底,琴瑟箜篌弹奏,石磬编钟齐鸣,我仿佛看到了未央宫前如花美眷的翩翩舞姿。

    汉唐古典舞作为中国舞的一个流派,以它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舞蹈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喜欢中国古典舞蹈的我曾有幸接受梁宇老师的指导。梁宇老师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师从汉唐古典舞鼻祖孙颖教授。从梁宇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了她的学富五车。她以一颗充盈着古典意蕴的心热爱着汉唐舞教学事业,传承着悠悠汉唐舞蹈文化。梁宇老师和蔼可亲,并赠予我她所著的书《艺路花语》,我细细品读,感触颇多。

    此书由汉唐古典舞的创始人孙颖教授作序,内容分为白雪红梅情感篇、柳浪闻莺杂文篇、清荷听雨舞评篇、双菊天香理论篇、寒月松风小说篇共五个篇章。艺术的灵魂像飘忽在空中的云朵,这一片云与那一片云在时代长风的吹拂下,时而相遇,时而又分离。当它们再度凝结在一起时,便又形成了雨。那或许是人生的沧桑风雨;或许是心中的思路花雨。在情感篇中,梁宇老师道出了与其导师孙颖教授的浓浓师生情。她说正是孙颖先生的勉励和支持,才了结了她的舞院情结、圆了她的古典情愫。教育真的是引领人类灵魂的阶梯,遇到一个好的导师,就如同有着照亮人生的北斗星,发出光芒引领着自己朝着目标不断前行。在杂文篇中,梁老师写出了在毕业告别季互道珍重,收拾行囊,开始彼此各自飘零的伤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过去的尸体总会风化为沙漠中记忆的白骨;曾经的美好,也会闲置成灰暗角落一尊等待破碎的旧花()瓶。我们要展望未来,往事终究只会成为泛黄的回忆。在舞评篇中,梁老师品读了汉唐舞剧目的历史审美内涵和舞蹈意蕴。

    字里行间中,我明白了舞蹈并不只注重动作的标准性,情感的抒发在剧目表演中也尤为重要。例如在舞蹈《梅花三弄》中,琴曲营造了风吹来,雪纷飞的冰天雪地;演员表现出了梅花神清骨秀、端庄高雅、幽古含蓄的丰韵。在演员的妖娆起舞中,节奏时而平稳舒缓,时而跌宕起伏,仿佛梅花含笑怒放,风情万种,却不张扬显露,只是静静地傲视霜雪。在理论篇中,古典舞中的水袖以及女乐与乐舞伎等都被梁宇老师描述得活灵活现。还有探海、斜探海,旋转动作中气的运用,弹跳动作中气的运用等一些专业舞蹈技巧也一

  • 7、 《诗经》读后感

    《诗经》读后感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是个大众教育家,他这样唱的诗,很可能就像现在周杰伦《双节棍》一样通俗流行。但后来《诗经》被置于六经之首,再加上那个没有注释谁也看不懂的《春秋》,于是在一般人看来经典似乎从此和通俗势不两立。《诗经》是民歌,之所以现在这样高高在上,让人觉得高不可攀、高山仰止,除了语言和社会变迁之外,还有诗歌本身发展的因素。不再通俗的是《诗经》的文本,而在我们这些热爱汉语、喜欢诗歌的人的血液里仍然流淌着《诗经》的元素。她会不停地跳出来,刺激你去了解整部《诗经》。至少对于我来说,每每想读诗经,但每每又止步于他佶聱难懂的文字。这样徘徊的心态持续了十年,终于在去年的冬天下定决心一字一句啃掉她。因为无论是唐诗的华丽,还是宋词的精巧,在我看来抵不过《关睢》《蒹葭》《子衿》给我的震撼,那种质朴,那种清新,那种深沉,直抵心间,无可比拟。 说是啃掉,实在是因为心态的浮躁。果然进去了,就是一种自在的飞翔。海德格尔说人的本质目的是诗性地活在大地上。诗是对生活的揭示、还原、歌唱、吟咏,在创作与歌咏间享受了美感、还原了自我、升华了人性,得到了自由。在《诗经》里我亲见了《桃夭》的繁华,《出车》的深沉,土国城漕的劳苦和死生契阔悲凉,似乎是真的回到遥远的古代。但我又不能,一本《诗经》千百个人有千百种读法,谁也无法保证谁能准确解读诗( )意。但依靠正确的方法还是可以做到不断接近诗意的。安意如无疑是读诗、解诗的高手。 你看她,在云南丽江的三月,坐在客栈的阳台上看云,看见日影衔山,有妇女背着装满一家生活的箩筐经过,看见《式微》家人的期待,那种“薄弱的未被剪绝的美,似在黄昏时望见的天际里最后的一缕霞光,远处小屋透出的一点橘黄灯光,遥远难求,竟未至绝望。”她从这里切入《诗经》真是别有风味。在这里她不用情景还原法,只写自己,只写身边,古今异同,情理相近,哀婉的古诗被她一点拨就进入了你我的生活,不变的只有对生活艰辛地深味和体会。看到《木瓜》想到家乡清甜滋养的瓜果脯,由木瓜的美好,再想到男女恋爱的轻快活泼,又到电视上的婚恋速配,《木瓜》一诗的轻快可爱到了她文中也变的轻快可爱。古代毕竟久远,虽然借助文字,我们可以情景还原,但书中得来终觉浅,不能和自己的生活相结合,理解诗意,终究是空发感慨。由这样浅显地介入,深沉的感悟,诗性便在你我心中充盈。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
  • 8、 《花艺秘籍》读后感400字

    上个月下旬跑到图书馆借了三本花艺书。一本比一本深入讲解花艺。从一枝花开始掌握花艺秘籍,然后了解花的架构。

    《从一枝花开始》这本内容最为简单易懂,非常实用。然而看《花艺秘籍》我才发现,我只不过在以上一本看的方式看这本,或者说我不懂其中的精髓。书中提供花材,然后教怎么组合成作品,并未说作品的构图,色彩,花的意义等等。让我照本宣科的去复制出如图作品实在是有点难。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容器插花实在是称不上花艺秘籍。倒是介绍了许多种类的话。或许是水平有限,读不懂吧。

    然《从一枝花开始》让我获益匪浅,书介绍了组合花色及其展现出的意义,花与容器的比例高度怎么样和谐,时尚,可爱,一面与四面容器插花重心点在哪。这些是花艺秘籍没有介绍的。花艺工具,主花副花点缀花植是两本书都提到的。其实我只要借第一书就好。借的时候是被厚度与名字吸引的,看来假象了。

    今天我要到娃再去借书《花艺配色基础与实践》。昨天看网络视频一位花艺师非常推荐的。话说,我觉得以后有机会资金还是要报班学习。希望在此之前,我也能学到很多,而且少走弯路。

  • 9、 诗经读后感

    【篇一:诗经读后感】

    淡淡的书香,古朴的气质,随着手中的页数缓缓增加,我仿佛看到了那午后暖暖的阳光,轻拂的柳叶,还有听到小山坡上那低低的吟唱。诗经,没有波澜壮阔;也没有万分柔弱,在我眼里,它有的是那午后的明朗,风儿的轻抚,虽有枪林弹雨中的烟火,却少了那一份尖锐,虽有小桥流水般的思绪,却淡去了那一份娇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们再也熟悉不过的诗音,短短几句,却深深地奏出了那一份对少女的倾慕。河水细流,荇菜参差,道出了在水一方的思绪,道出了翻来覆去的挂牵。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转眼,又是那坚贞的女子在扞卫爱情。谁道红颜娇弱不已,耳边,是她那誓死的决心。

    硝烟漫天,烽火连连,又有谁知叱咤风云的背后,却是深深的无奈,深深的思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百年前,千年前,又是谁在刀枪铠甲之下,脑海中浮现出妻与子的笑颜。只愿弃甲归田,与你漫步庭间。

    轻轻翻着这一张张的页码,转眼间,眼前,不再仅仅是那浓浓的亲情,爱情,字词深处,却是那对时事的评价,对人的赞美,以及那处于统治者压榨下的哀叹--

    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爱惜,是对那些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官吏无尽的赞美。而彼君子兮,不素飧兮《魏风伐檀》却又用着那声声的哀怨唤出了他们的不满,在那腐败的社会,在那只会搜刮民脂民膏的社会,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惨遭剥削,却只能是敢怒不敢言,换来的只是这深深地呢喃,叹息,指责,无奈!

    诗经,一本不灭的书,她似动听的歌喉,唱出了一份真情,一份赞美;她似哀怨的二胡,唱出了一份无奈。她,拥有着一份典雅,一份清新,一份美丽,是桃花源里那清澈,美丽的小河,在人们心中缓缓的,流淌!

    【篇二:诗经读后感】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阅读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谐、神秘的气质所吸引,爱不释手。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恋爱中人的典型心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位厌战思妻士兵的内心独白。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征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是身在卫国的宋国人的思乡之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

    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生动地展示了一名坚贞不屈的女子誓死捍卫自己爱情的决心;虽速我狱,亦不女从。是一位女性对逼他从婚的贵人的斩钉截铁的答复

  • 10、 《吴双艺自说自话》读后感作文800字

    《吴双艺自说自话》是作者50多年艺术人生的记述,是一本饶有趣味的回忆录。上海解放不久,50年代初,我就认识双艺了。那时,滑稽界的服务对象已起了变化,原来以唱堂会、电台、酒楼为生的滑稽从业人员纷纷组班,转到剧场演出。从此,说唱、表演“独脚戏”的曲艺转变为舞台演出的滑稽戏。滑稽名家姚慕双、周柏春兄弟组织蜜蜂滑稽剧团演出于红宝剧场。我因工作关系常去看戏,就看到双艺活跃在舞台上。当时他20岁出头,人们以为他是刚从艺的小青年。其实,早在上海解放的前一年,他已拜姚慕双为师,成为姚氏门下最初的弟子之一,跟着老师跑堂会、上电台了。姚慕双的学生,艺名当中都有一个“双”字,滑稽界就有了一个“双”字辈的演员群,而双艺是其中的老师兄。双艺经历了滑稽说唱到滑稽戏演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使他既熟悉传统滑稽的说唱和“独脚戏”,后又长期在舞台上磨炼,这对他一生取得突出的艺术造诣和成就,不无密切关系。

    双艺好学。在戏曲界我熟识的朋友中好学的不少,而双艺的好学,给我的印象特深。他为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探求滑稽戏的革新道路,数十年如一日,勤奋学习,孜孜不倦,从多方面吸取营养。他除了读书,每读到报刊上有关喜剧的文章,必抄录、剪贴,保存起来,可见他钻研业务的刻苦认真。我读了他的这本书,知道他从小就酷爱戏曲曲艺,更热爱京戏,尤其是周信芳的麒派,不但看,而且学,许多麒派名剧的唱段他都会演唱,而且被公认为颇有麒味的。

    双艺是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有理想、有文化、有修养的滑稽演员。他不仅能演,而且还能编、导,是滑稽界集编、导、演于一身的不可多得的全才。他曾编写了许多独脚戏和滑稽戏,他用业余时间在这方面的劳作,可说不逊于专业编剧。他也是一位艺术青春常驻的演员,虽已过古稀之年,但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屏幕上,光彩不减当年,我为他高兴。

    《吴双艺自说自话》既记述了作者自己的艺术人生,又几乎写到了整个滑稽界老、中、青三代人,因此,我觉得它不单是双艺个人的艺术档案,也是滑稽界一份难得的资料。双艺在舞台上、屏幕上拥有广大观众,我相信,这本书也将会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

  • 2019-11-06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09-28

  • 2022-03-31

  • 2019-09-28

  • 2023-03-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2-01-14

  • 2023-06-02

  • 2021-09-15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9

  • 2022-08-31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8

  • 2023-04-11

  • 2022-08-31

  • 2022-09-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0-17

  • 2021-11-10

诗经的艺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诗经的艺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诗经的艺读后感、2024诗经的艺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