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语文教学专著读书笔记 > 地图 > 语文教学专著读书笔记

语文教学专著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读《语文教学谈艺录》有感:语文教学要有学生意识。

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阅读一本好书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作者笔下所描述的情节中。很多优秀的读后感,就来自于作者及时地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录下来,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读《语文教学谈艺录》有感:语文教学要有学生意识,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语文教学要有学生意识

——读《语文教学谈艺录》有感

陆丽华

于漪老师一直是我最为敬仰和钦佩的教育大家,敬仰她在耄耋高龄之时还在为上海的语文教育奔走忙碌,更钦佩她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假期里,我又一次认真拜读了于漪老师编写的《语文教学谈艺录》。印象最深的,是于漪老师在书中说:“教学中有三个因素,这就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因为没有学生就没有学习,也就没有教学。教师必须树立目中有人,也就是目中有学生的观念。……每一个学生是具有个人特点的,有自己的理想、兴趣、爱好,有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他的长处,他的不足,他的潜力,他的发展趋向,他的语文能力和学习方法,教师都须了然在胸。”

于是,对于老师又产生了一份感动,感动于她心中对语文教育这份事业的热爱,更感动于她整个教育生命中浓浓的学生意识。

反观自己,从教也已十年余,从一开始的踌躇满志,到现在的按部就班,上课已经成为一种固定思维却不自知。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谈艺录》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考虑过课堂的起点在哪里吗?我讲的东西是不是都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我在上课过程中有关注过学生的反应吗?询问过他们的需求吗?课结束后,是因为又讲掉了一篇课文而长舒一口气,还是更在乎学生的收获如何呢?……

于漪老师在书中传授的点点滴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

一堂课的起点,应源于学生的需求。

一堂课的过程,要解决学生的困惑。

一堂课的终点,更关注学生的收获。

拥有学生意识的语文教学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

1

学生的需求才是课堂的起点

一堂课的起点,远不只是文本解读的问题和寻找教材切入点的问题,更是对学生的理解问题。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考虑学生与教材的契合点在哪里,或者说,考虑学生的个性和教材的个性如何才能共构成为课堂的教学核心。契合点找准了,课的起点就实了,就像穿鞋一样,合脚了;反之,契合点低了或高了,都会影响后面的行走。因此,课开始之前,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将之作为课的起点。

1

建立在语文课程性质基础上的宏观需求

于漪老师这样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课程,它在以语文智育为核心的同时,应融合德育和美育。其中的智育,我将其理解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及口语交际的能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综合能力;其中的德育是指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美育是指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美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美、人文美、语言美……要发展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因此,作为教师,要始终牢记语文学科的育人使命,牢记学生学习语文的宏观需求,首先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的综合能力,更要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社会观察与文化判断等各方面,提升他们的境界,培养他们的情操,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和道德的震撼,帮助他们成为健全的人——这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的使命!

2

流淌在每一个语文课堂上的微观需求

宏观需求的达成,离不开每一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只有在持续、长久的教学过程中,紧扣课文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激发、美育德育的渗透,才能将语言文字的力量在学生心中汇聚成千斤重量!

但是,每一篇课文都是不同的,都有着独特的文本特点和文本个性,学生都能读懂吗?这就是针对具体课文的微观需求了。教师在课开始的时候,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微观需求,才能将课上出真正的价值。

那么,怎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微观需求呢?

我认为,学生的预习反馈很重要。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预习不仅仅只是把课文读两遍,生词抄写两遍这么简单。预习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章法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活动,教师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可以指导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步骤:

(1)扫清文字障碍。

(2)整体感知内容。

(3)写下独特理解。

(4)提出难点疑点。

这四个步骤中,尤其是第四点,是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需求的。让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的困难和困惑,然后在课堂上一起讨论解决,将心中的问号拉成感叹号,这就是学生上课的需求,这也是“以学定教”四个字的真切含义吧。

曾有一次看到步根海老师上《合欢树》的教学实录,课的伊始,步老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看课文后的疑问,然后将这些问题归纳为内容、语言、结构三个方面的问题,开始这堂课。步老师的课,以学生的需求为起点,在明确起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一步步解决他们内心的疑问。这样的课堂,效果自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有空间意识。我的导师兰保民老师说过,要行走在文本易忽略处,提升学生的思维敏锐度。有些语言,学生知道自己不懂,可以在预习时提出来,在课堂上加以讨论解决;而有些语言,很重要,学生却容易忽略,他们不知道自己不懂。对于这样的语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状况和解读可能,要知晓他们与文本的距离,要预留出学生思考和生成的空间。

2

上课的过程是解疑的过程

课堂上,首先要致力于解决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可以如步根海老师那样,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再在课堂上加以分析讨论。

其次,要引导学生去探究那些他们容易忽略但其实很重要的部分。于漪老师说,教材对学生来说,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大堆问题。它潜藏着需要解释、需要认知、需要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能发现一二,做肤浅的了解,而真正要洞悉底里,理解语言文字的深刻含义与表现力,教师的引导很重要。于老师说,教师就是要善于紧扣教材的特点,提出问题,挑起矛盾,让学生置身于教材的主要矛盾冲突之中,思考、探索,寻求解决的途径。

于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多很好的示范。如《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歌,诗中的“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一句中的“好”是个非常稀松平常的词,学生不会引起多少注意,更不会去思考,这个“好”字中包含了多少丰富的含义。于老师就抓住这个字,要求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及平日对周总理的了解,引用名人名言或自己的语言,谈这个字的千钧分量。学生在于老师的引导下,才真正去思考周总理“好”的深刻含义,有的学生说出了“俯首甘为孺子牛”,有的学生说出了“万古云霄一羽毛”,有的学生说出了“文能治国,无能安邦,功盖天地,万古流芳”,在交流的过程中,再次罗列了总理在政治、军事、外交、民生、文化建设等等各方面的丰功伟绩。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帮助学生提出了他们自以为没有问题的问题,更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了情感的激荡!

又想起了兰保民老师上《芦花荡》一课,课文的11—13小节三段文字,没有连接上文的情节,而是宕开一笔,介绍起两个小女孩的经历身世以及遭遇,对于这样的文字,学生都没有关注到,只认为那是无关紧要的闲笔。兰老师却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三段文字?这三段文字对于塑造老头子有何作用?对于孙犁小说特点的体现有何作用?兰老师的提问,就像一个撬棒,撬开了通向文本深处的大门,也撬开了学生的心灵。正是两个女孩子悲惨的遭遇、屡遭磨难的经历,激发了老头子对她们心疼、怜惜的,那是老头子内心情感的源头,而这种情感,正体现了孙犁小说的人性美。兰老师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要关注文本的细节之处,更是教会了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解读文本要有整体意识,要关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整体性,并加深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第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更是教师应该及时把握的。很多教师对课堂上的生成有着非常矛盾的态度,期望出现精彩的现场生成,把课堂推向高潮,又惧怕学生有意想不到的提问,令课堂失控。没错,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抓住并很好地利用它,它会成就一堂精彩纷呈的课;忽略甚至无视它,不仅课堂将会陷入平庸乏味的泥淖,对于提问或发言的学生,更得不到学习探究的乐趣。因此,基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认知,教师必须及时郑重且机智地对待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愉悦,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尊重。

印象最深的,是于漪老师在上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的精彩生成,以及于漪老师的精彩应对。学生提出疑问:别里科夫逢事必讲“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但是当事情大到差点儿要与柯瓦连科的姐姐华连卡结婚,倒反而没有一句这样的话,似乎不合情理。再说,柯瓦连科、华连科那么活泼、好动,单是骑自行车就够吓死别里科夫了这个提问出乎意料,但于漪老师没有无视或打马虎眼,她先称赞了学生的提问,并给大家介绍,说这篇课文是节选的,只有原作的一半篇幅,并趁机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展开想象,有声有色地加以补充。学生的想象热情被激发出来了,你一言我一语,课堂里充满了想象力。在学生们的诉说结束后,于老师把删节的部分告诉给大家:别里科夫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不成,婚姻是终身大事,应当先估量一下马上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免得以后出什么乱子。这件事闹得我六神不安,我现在通宵睡不着觉。老实说,我害怕,她和她弟弟的思想方式有点古怪,她的性情又很活泼。一旦结了婚,以后说不定就会惹出什么麻烦来。”学生不仅都煞有兴趣地记录了下来,那个提问的学生眼神中更投射出一种满足感和得意感。可以想见,这个学生在这一刻,深深地爱上了语文课。

更耳熟能详的故事,是于漪老师在教《花木兰》的过程中,因为有学生质疑花木兰故事的真实性,而导致于漪老师去查阅很多资料,证实中国古代女子裹小脚的起源,在此不一一赘述。

如何对待课堂上的生成,于漪老师给了我们最好的示范。在读于漪老师的书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有着这样的感慨:于漪老师给学生上课的那个年代,没有现在那么多的教学资源,没有形象生动的音频、视频,没有鲜艳亮丽的图片,更没有制作精美的所谓ppT。但是,在于老师的课堂,师生之间的学习氛围是那样浓厚,学生学习的欲望是那样强烈,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于漪老师真正懂得学生的需求,懂得尊重学生,更懂得如何引领、提升他们的思考力和探索力。

反观我们自己,上课必用幻灯片,没有幻灯片似乎就不会上课了。犹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那几年,备课就是制作幻灯片,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找素材,找好看的动画小图片,动画怎么出现才好看……每做好一个幻灯片,心中都会长呼一口气——备课备好了!上课过程中,教师自己盯着电脑屏幕的时间比注视学生的时间要多得多!现在想想,真是特别惭愧,固定模式的幻灯片,怎么能成为上课的必备?幻灯片就如同标准化的流水生产线,按部就班,没有情感的温度,更不允许学生提出其它的疑问,偏离预先设定的轨道,所以也更扼杀了课堂生成的可能性。这样的课,看似很标准,却最缺少对于学生需求的关注。这样的课,真的是学生喜欢和需要的么?

语文教育的理念,强调的是对学生人生价值的守护,尊重他们对生活独特和丰富的体悟,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自觉,开发他们的潜质、扶助他们个性的成长,让学生在言语生命中张扬生命激情。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不做表面文章,踏踏实实引领着学生走在文本中、走进语言的深处,去探寻文字背后的深意;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教育智慧、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把课堂上学生的生成作为自己的教学追求,从而提升自己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益;更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第四,必须要补充的是,上课的过程是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一个一个、零零散散地解决问题,这种提问回答、提问回答的“打地鼠”式的上课方式是缺乏整体性和规律性的,难以获得有效的提高。因此,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归纳总结学生的困惑来源于哪里,是语文知识的欠缺,还是语言能力的不足,抑或是思维力或想象力的不足,再或者是对生活的认识及体验不够等等。所以,教师还是要在平时的每一堂语文课上,在对一篇篇经典美文的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铺设学生思维的阶梯,提供学生思考和发展空间,综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越来越深,让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习,自己给自己答案。

3

学生的收获是检验课堂成果的唯一标准

什么样的课算得上是一堂好课,说法有很多,如: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板书规范、气氛热烈、重点突出、方法得到等等等等,但是,于漪老师的课堂告诉我,教学的目标、思路、方法、重点等,都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但是,如果一个教师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方法得当、重点也很突出,唯独缺少了对学生的关注和启发,教师只是自顾自地讲重点难点,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课,能算是好课吗?

看了于漪老师的书,我知道了,一堂课究竟有没有成果,答案在学生。课堂上,学生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是否踊跃参与、是否积极探索;课结束,学生是否有获得知识的满足、是否获得了求知的快乐、是否有继续探索的动力、是否有进一步学习的渴望等等。而这所有的一切,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于漪老师说:“课堂教学要进行改革,改革陈旧的不符合全面培养人的低效率做法,须转换立足点,要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生的‘学’出发。学生是学语文的主人,‘教’是为学生服务的,‘教’不是统治‘学’,也不是代替学生去‘学’。教师的‘教’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施教之功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

于老师的话让我深受启发,更多时候,我们备课,备的是教材,上课,上的是教案;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学生能接受吗?学生能受到启发吗?学生能有收获吗?

从今天开始,做一个“胸中有书,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的学,把学生学有收获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

最后,再次用于漪老师的话勉励自己: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提供知识,而且给学生以良好的教育。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

(感谢育人中学陆丽华老师供稿)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读魏书生谈语文教学有感


读魏书生谈语文教学有感

让生命在追寻中精彩

说来惭愧,魏书生老师的大名,我虽然早有耳闻,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得以亲近。去年听了魏老师的报告以后,我买了这本《魏书生谈语文教学》,开卷一读,真是不忍释手。这本书是魏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魏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徜徉于此书的字里行间,我的心情会变得特别宁静,就像呆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舒适、惬意,又仿佛是海边行走的小孩,捡到贝壳一样高兴……

就这样一口气读下来, 给我最大感触的是八个字:改变自我,世界变新

这本书的第一篇章是《人生观》,打开它,首先看到这样一段话:“我们以高尚、昂扬、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那我们就会生活在高尚、昂扬和乐观的生活之中。”句子虽然简短,却深深地启迪了我。我成为一名教师已经七年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常常会遭遇很多问题学生:有不写作业的,有扰乱课堂秩序的,有和老师顶嘴的,有打架斗殴的,有逃课去网吧的……面对这些孩子,我经常绞尽脑汁地想我应该怎么教育他们,改变他们,当然了,也会采取一些惩罚措施,期待着这些孩子能够按照我的方式改变,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看了魏书生老师的书后,我恍然大悟。魏老师的班上有一个淘气包不爱学习,他用很长时间想改变他,他也不学。在改变不了学生时,魏老师就尝试改变自己。他尝试改变自己的做法,先后用十多种办法来引导那个淘气包学习,后来,那个学生不知不觉地就跟着魏老师学起来了。这是多么奇妙的一件事啊!抛弃了批评和惩罚,改变了自己,也感化和转变了学生。

读了此书,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历程。以前,我的最大感受是现在的学生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咱抓得紧点,他们就学,咱松一点,他们就不学。似乎他们都是给老师学的。在课堂上,经常是死气沉沉,学生不爱听,也不爱说,我自己也越讲越不是滋味。布置的作业,经常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用了各种方法,却收效甚微。很多时候,搞得自己身心俱疲。于是,我也开始学会了抱怨,但是抱怨的结果呢?一切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抱怨而有所好转。魏老师告诉我:“埋怨世界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环境太恶劣、太困难,常常是我们自己没有能力,主观努力不够;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

很多人问他:“你是靠什么办法,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的?”魏老师的回答只有两个字:育人。魏书生的育人观,两个方面:一是育人教书;二是教书育人。前者主要表现为先育人,后教书;后者则表现为发挥语文学科优势,强化育人功能。魏书生身兼数职,经常出外讲学,在他离开后,学生仍能自学,这就是育人工程在发挥作用。“行为养成习惯,习惯行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这是他育人实践的深刻体会。他喜欢凡事都跟学生“商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重点、课时安排以至具体的教学方法,都“商量”着来,尽可能达到师生认识上的统一。反观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专治”的姿态出现在学生中间,压制着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语文学习失去了原本的活力与魅力。“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学习是一种享受。”我想,魏老师这句话可以看做是对语文教学工作总的概括和指导,它也成为了我一直努力和永恒追求的目标。

魏书生老师真不愧是一个教育大家,他的这本书让我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我开始反思自己,并且在反思中摸索前行。感谢魏老师,用他的光辉照亮了我思想的盲点,用他的追求点燃了我追求理想的火炬。我不再孤独和迷茫,我愿一路追寻着魏老师闪光的足迹,让生命在追寻中精彩!

读《语文教学探索》有感1500字


读《语文教学探索》有感1500字

(教师:柴雪薇)

“我爱教书,费尽千辛万苦,夙愿方才得偿。从此,我像广阔的教育园地中的一棵小草,每天生活得兴味盎然。”这是魏书生先生在《语文教学探索》一书的一部分自序。在这本书中,魏书生先生从自强、育人、教书三个角度,向我们真实又真诚地展示了他作为一名教师的柔弱、渺小、平凡又自强不息的形神。希望我们年轻教师能多做实事,快做实事,去寻求生活的幸福。

一、自强篇

人的眼睛长得朝向外部,总在观察审视着别人和外部世界。于是不少人总是先看到别人的缺点、短处,看到世事的不平。于是动辄指责、批评、埋怨别人和外部世界。甚至有人用了很多心思去改变别人、改变外部,结果反倒忽视了改变自身,或没有精力和时间来改变自身。在魏书生先生看来,如果我们把精力都用在改变学生上,那样只会事半功倍,相反,若我们从改变自己做起,工作就会顺利得多。埋怨外界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环境太恶劣、太困难,常常是我们自己没能力,主观努力不够;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十年的粉笔生涯中学会感受自我进步,毕竟教学之乐,业外人员难以体会。首先,教师的劳动是有双倍收获的劳动,教师除了收获直接劳动成果----学生的成绩,乃至全面发展的人才本身外,还能收获到感情,收获到心意。其次,教育工作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老师每天每时都有研究的内容,学生注意力的变化,感情的波动,良好行为的养成,教法与学法的改进…...都能够成为我们教师思考研究的主题。第三,教师可以保持一颗童心。我们教师每时每刻都需要淳朴、善良、真诚。我们教的学生都是处于少儿时期的,他们都是涉世未深的孩童,同这样一群孩子学习、运动、交流,我们怎能不保持自己的童心呢?面对这样的教学环境,这样的教学对象,我们又怎能不乐在其中呢?

二、育人篇

教书必须育人。语文是工具学科,既然是工具学科,就必然要为某种目的服务。不同的人利用这一工具做着不同的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魏书生先生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他深知那些心术不正的知识分子是怎样愚弄少年,愚弄人民的。所以我们要培养对国家起积极正面作用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育人。在语文学科中,课文就是蕴含着很多正能量、道德和情操的载体。我们可以通过讲读课,增强学生自我完善的意识,比如四年级课文《普罗米修斯》,就要求学生理解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甘愿牺牲的精神。学生在探索这些人物心灵世界的同时,也会起到完善自我的效果。通过讲读课,还会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团队协作意识,都是学生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并且也会被内化的正向价值观念。在讲读这些课文的方法上也要多加注意,尽可能使用感染、熏陶的方法,使学生因动情而明理。使学生感受到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自己需要的精神营养。需要认真吸收,主动成为自己精神的一部分。

三、教书篇

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魏书生先生将课堂教学分为了六个部分: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这其中,学生自学的环节占了三部分,交流讨论占了讨论环节、定向及答疑的一部分,老师将大部分精力用到了引导、讲解疑难问题的地方,这样既给了学生充分的开动脑筋自主学习的机会,也让老师从满堂讲解中解脱出来。但魏书生先生所教的学生是处于初中阶段,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在小学的不同阶段,学生们的自学能力有待提高,这就给我们老师提出了要求,我们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能力,我们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讲究方法,甚至给学生营造一种上课的规律性,拿到一篇课文首先应该怎样预习,预习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理顺课文思路,在课堂上怎样听讲,课后怎样进行巩固练习,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在教学的过程慢慢达到的。

向魏书生先生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坚定教育信念,热爱教育事业,掌握知识,学习理论,付诸实践。今后,我会更多地拜读魏书生先生的作品,脚踏实地地坚守在教育岗位上。

一辈子学做老师_《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一辈子学做老师_《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中提到:“人们在做相同的事的时候,由于各人觉解的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这个不同的意义决定了各人人生境界的等级。”一名语文教师对语文境界的理解程度,也决定了这个教师的发展等级。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完,觉得亲和力十足,在于老师的娓娓道来中尽显她的慧心和钻研!

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书中“和学生问题的碰撞”这块内容。

原来的我,总是要求教到哪一课就把那一课教透,把自认为是问题的部分分析透彻了,最终必定以没问题收场。学生似乎也看出我的这个“掌控”意识强烈,也就点头附和着。

再后来的我,课改开始了,我也与时俱进了一把,在预习这部分内容中加上了一项“提出问题”,学生们倒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还真是我没想到的,碰到这情况我的处理方式是拿出来让同学们讨论解决,或者我最后给个我的见解。形式仍是最终以“没问题”结束。

记得上学期上《松鼠》这一课时,到了“提出问题”这一环节,当我们都在感叹作者把小松鼠描写得是如何的可爱、聪明,有个学生举手问道:“通过这位作者对松鼠的描写,感受到作者应是很喜欢松鼠的,但为什么结尾处写到‘他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呢?”

当时的我心里“咯噔”一下,对啊,为什么呢?我如何对答呢?我需要些时间,于是我让学生讨论起来,但肯定的是这一定是个好问题!

学生们讨论的还真热闹,谈到了“这是败笔”“这的确血腥了些”“谁会把自己喜爱的动物吃了,杀了呢?”

我当时就想一定要给个结论给学生,不然这课不成功。我把自己的理解告诉给学生:“从文章体裁看,这是篇说明文,所以作者是从客观上给读者以全面的认知才加上这句话的,说明了松鼠的其他用途。”

说完,下课了,学生似懂非懂的看着我,我仓皇而逃……

事后,我查阅了各个资料,原文,我才发现这是编者改加的一句话,作者自己根本没有这句话的。我惋惜我的独断,我惭愧我的教法。虽后来又和学生解释了一遍,但总感到遗憾越来大,时间的推移,历史的重演,自己不断的问自己“语文课堂究竟是怎样的呢?”

当看到于老师说:“在语言交流、思想碰撞中获得求知的欢乐。”“语言交流,思想碰撞,问题探讨就不浮在教材的表层,而是有一定的深度、一定的拓展,学生从中体会到求知的欢乐。”想着之前的我,面红耳赤,多少次火花被我随意的掐灭了?多少次问题的提升被我刻意的拗断了?学生的求知欢乐又是多少次让我消灭了?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反省中……

改进是必须的!

于漪老师真情告白“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我阅读完后:于老师“学做教师”中关键的一环就是“回顾与反思”。细细读来,感觉于老师的“回顾与反思”也是不断精进的,似乎有这样三个层面:

①于老师用“教后”记录下自己教学上的点点滴滴,逐步清晰教学中的是非得失;②于老师不断地用“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在“比”与“量”的过程中,找自己的不足,学别人的长处;③于老师在学理层面上,积极表达、提炼,那么多年的不停追问,学习与反思,最后让于老师有了创造性的突破,实现自身学术理论上的一次重要跨越,奠定了于老师独特的语文教学理论体系。

第一,于老师的“教前”“教后”。课前孜孜不倦地钻研教材,虚心学习和借鉴别人创造的有益经验十分重要,而及时并持之以恒地总结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也至为重要。课有时上得很‘顺’,学生全程关注,或神采飞扬,课堂气氛和谐活跃,自己也心情舒畅;有时课上‘毛’了,疙疙瘩瘩,学生或无精打采,或迷惑不解,课堂气氛呆滞,自己也惘然若有所失。为何会出现迥然不同的情况?其中必有原因,那就需要坐下来认真地静思回味,寻求答案。对语文教学的正确认识,许多是来之于语文教学实践。于是,有了“教后”,课后不断地记录下教学实践的种种情况,积累资料,提炼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放到教学实践中去检验,正确的,坚持;错误的,修正,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增强自觉意识。

第二,于老师的“两把尺子”。于老师引用罗曼?罗兰的话:这累累的创伤就标志着你生命前进了一步。于老师说:“我确实是累累创伤,我随便打开自己的文章、教案,可以讲出很多不足和缺陷,但正是这些缺陷、不足,激励我向前奔跑”。

于老师说: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要比的,可是比什么,和谁比,我觉得其中非常有讲究。我这一辈子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

于老师就是在这种“比”和“量”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于老师说:“我横比竖比,量别人量自己,越比越觉得自己有向前奔跑的动力”。

第三,为了从学理的层面,也就是从语文和语文学科的性质这个基点上说清楚教文育人这一观念的科学性、合理性。“于老师进一步跳出自己看自己,跳出语文看语文,跳出教育看教育。这种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反思_批判精神,是后续教育行动的内在动力,又是后续教育研究的人文火种”。积极表达,将自己已有的思考、智慧整理出来。这是一个无休止地自觉地向自我挑战的开始。

于老师曾经给贵州偏远山区一位中学语文教研员写过一封长篇复信,被认为是一篇美文,信的结尾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深深地体会到‘永不满足’是必须遵循的信条”。

“永不满足”,这个坚定的信念让于老师不断地“向外,拓展世界;向内,发现内心”。我一定也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用行动来诠释语文教师字典里没有一个“够”字。(感谢进才北校张丽老师供稿)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一辈子学做老师


一辈子学做老师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张丽

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中提到:"人们在做相同的事的时候,由于各人觉解的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这个不同的意义决定了各人人生境界的等级。"一名语文教师对语文境界的理解程度,也决定了这个教师的发展等级。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完,觉得亲和力十足,在于老师的娓娓道来中尽显她的慧心和钻研!

· 壹 ·

没有问题的教学

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书中"和学生问题的碰撞"这块内容。

原来的我,总是要求教到哪一课就把那一课教透,把自认为是问题的部分分析透彻了,最终必定以没问题收场。学生似乎也看出我的这个"掌控"意识强烈,也就点头附和着。

再后来的我,课改开始了,我也与时俱进了一把,在预习这部分内容中加上了一项"提出问题",学生们倒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还真是我没想到的,碰到这情况我的处理方式是拿出来让同学们讨论解决,或者我最后给个我的见解。形式仍是最终以"没问题"结束。

记得上学期上《松鼠》这一课时,到了"提出问题"这一环节,当我们都在感叹作者把小松鼠描写得是如何的可爱、聪明,有个学生举手问道:"通过这位作者对松鼠的描写,感受到作者应是很喜欢松鼠的,但为什么结尾处写到‘他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呢?"

当时的我心里"咯噔"一下,对啊,为什么呢?我如何对答呢?我需要些时间,于是我让学生讨论起来,但肯定的是这一定是个好问题!

学生们讨论的还真热闹,谈到了"这是败笔""这的确血腥了些""谁会把自己喜爱的动物吃了,杀了呢?"

我当时就想一定要给个结论给学生,不然这课不成功。我把自己的理解告诉给学生:"从文章体裁看,这是篇说明文,所以作者是从客观上给读者以全面的认知才加上这句话的,说明了松鼠的其他用途。"

说完,下课了,学生似懂非懂的看着我,我仓皇而逃……

事后,我查阅了各个资料,原文,我才发现这是编者改加的一句话,作者自己根本没有这句话的。我惋惜我的独断,我惭愧我的教法。虽后来又和学生解释了一遍,但总感到遗憾越来大,时间的推移,历史的重演,自己不断的问自己"语文课堂究竟是怎样的呢?"

· 贰 ·

一辈子学做老师

当看到于老师说:"在语言交流、思想碰撞中获得求知的欢乐。""语言交流,思想碰撞,问题探讨就不浮在教材的表层,而是有一定的深度、一定的拓展,学生从中体会到求知的欢乐。"想着之前的我,面红耳赤,多少次火花被我随意的掐灭了?多少次问题的提升被我刻意的拗断了?学生的求知欢乐又是多少次让我消灭了?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反省中……

改进是必须的!

于漪老师真情告白"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我阅读完后:于老师"学做教师"中关键的一环就是"回顾与反思".细细读来,感觉于老师的"回顾与反思"也是不断精进的,似乎有这样三个层面:

①于老师用"教后"记录下自己教学上的点点滴滴,逐步清晰教学中的是非得失;②于老师不断地用"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在"比"与"量"的过程中,找自己的不足,学别人的长处;③于老师在学理层面上,积极表达、提炼,那么多年的不停追问,学习与反思,最后让于老师有了创造性的突破,实现自身学术理论上的一次重要跨越,奠定了于老师独特的语文教学理论体系。

第一,于老师的"教前""教后".课前孜孜不倦地钻研教材,虚心学习和借鉴别人创造的有益经验十分重要,而及时并持之以恒地总结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也至为重要。课有时上得很‘顺’,学生全程关注,或神采飞扬,课堂气氛和谐活跃,自己也心情舒畅;有时课上‘毛’了,疙疙瘩瘩,学生或无精打采,或迷惑不解,课堂气氛呆滞,自己也惘然若有所失。为何会出现迥然不同的情况?其中必有原因,那就需要坐下来认真地静思回味,寻求答案。对语文教学的正确认识,许多是来之于语文教学实践。于是,有了"教后",课后不断地记录下教学实践的种种情况,积累资料,提炼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放到教学实践中去检验,正确的,坚持;错误的,修正,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增强自觉意识。

第二,于老师的"两把尺子".于老师引用罗曼?罗兰的话:这累累的创伤就标志着你生命前进了一步。于老师说:"我确实是累累创伤,我随便打开自己的文章、教案,可以讲出很多不足和缺陷,但正是这些缺陷、不足,激励我向前奔跑".

于老师说: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要比的,可是比什么,和谁比,我觉得其中非常有讲究。我这一辈子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

于老师就是在这种"比"和"量"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于老师说:"我横比竖比,量别人量自己,越比越觉得自己有向前奔跑的动力".

第三,为了从学理的层面,也就是从语文和语文学科的性质这个基点上说清楚教文育人这一观念的科学性、合理性。"于老师进一步跳出自己看自己,跳出语文看语文,跳出教育看教育。这种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反思——批判精神,是后续教育行动的内在动力,又是后续教育研究的人文火种" .积极表达,将自己已有的思考、智慧整理出来。这是一个无休止地自觉地向自我挑战的开始。

于老师曾经给贵州偏远山区一位中学语文教研员写过一封长篇复信,被认为是一篇美文,信的结尾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深深地体会到‘永不满足’是必须遵循的信条".

"永不满足",这个坚定的信念让于老师不断地"向外,拓展世界;向内,发现内心".我一定也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用行动来诠释语文教师字典里没有一个"够"字。

(感谢进才北校张丽老师供稿)

使用《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心得


使用《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心得

记得刚刚参加工作时,真是手忙脚乱,对于教学更是摸不着边,完全不知道怎么上课,于是总是在网上、在教案书里淘现成的教案,可是似乎也收效甚微!因为每一课时的教案都好长,根本记不住,有时候自己上课都觉得毫无章法、没有线索,真是可怜了之前的那些学生!

2013年秋季学期,随着教科书一起来了《教师教学用书》,起初,我并没有在意,以为不过又是一本教参,还是没有现成的、完整的教案来得方便,于是我继续着痛苦的但又自认为必要的记教案之旅!

后来,我无意中翻开了这本书,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这是一本教参,却又不仅仅是教参,且绝不是让人越变越懒还理不出线索的教案书!开始时,上课前,我还是主要翻看教案书,查看教案,但在看完教案之后会再来翻翻这本书,后来觉得教师用书似乎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于是先查阅教师用书,再看教案书,上课时,我发现自己的教学脉络要清晰了许多,也轻松了一些,不过,当时我还没意识到是这本书的功劳,但我似乎离不开这本书了!

转眼到了2014年春季学期,又是一年领新书之时,这回在书堆里我主动寻起了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来!之后我又循着头一个学期的步骤,继续使用这这本书和教案书,只是有渐渐抛弃教案书的趋势!

到了去年,我突然发现,我竟不需要时时离不开的教案书了,反倒是上课之前一定会好好研读《教师教学用书》。首先拿到新教材,即翻阅本册的《说明》,以熟悉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建议等,尤其是《说明》里会出示本册的教学目标,对于经常懒于翻阅新课标原文的我们简直是如雪中送炭,知道了教什么,我们才好思考怎么教啊!然后,每一单元的单元分析,让我们对一单元的内容都有个整体的了解,以免我们割裂单元的内容,做更好地整合教学,让我们更明晰教什么。接着,进入具体的一课的教学,《教师教学用书》给每一篇课文编写了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学案例(精读课文有,经常是片段)、相关链接。每次我都会从教材解读看起,了解课文背景、内容、表达特点,以及把握重点词句;再查看教学目标,进一步明晰本课教什么;教学建议就是给我们一个怎么教的建议,虽然这个部分不长,但每次看的时候,我花的时间是最多的,边看边圈画,再看的时候就把建议逐条简写在语文书上,加上自己对授课的感受和设计,那么我的每课时的教学简案就出来了,且因为我写了一遍,上课时脉络就会很清晰,几乎不会有自己都觉得很混乱的感觉。至于教学案例和相关链接,我通常只是了解一下就过。这本书最重要的就是先告诉了我们教什么,而不仅仅是怎么教,因此当我们明确了每课时教什么了的时候,我们的教学脉络自然清晰了!

我就这样用这本书两年了,去年才突然发现,我好像摆脱了对教案书的依赖,对于课文也有了自己的思考,以前是不看教案,根本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现在查看课文后,也会有一点点自己的感受,即使不查阅教案,也大概晓得教什么了,这也是一个收获吧?

《魏书生谈语文教学》读后感1500字


《魏书生谈语文教学》一书是魏老师几十年教育教学经验集粹,是魏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 他讲述了他的人生观,育人观和教学观。

1

一、魏老师的人生观

魏书生的人生观是积极的,向上的,是充满理想与热情的。他在《人生的价值:多做实实在在的事》中说道:人啊!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努力地一件接一件地为人民、为国家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吧!做的事情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不要过多关注报酬。报酬越少,吃得越清淡,穿得越简朴,你的人生价值就越大。临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能自豪而幸福地宣布:我吃穿比平均值少二分之一,而做的实事比平均值多一点。这种思想境界是多么得高,我想正是因为魏书生拥有如此高境界的人生追求,才能获得如此的成就与威望。又如在《钻研比的学问》中说道:显然目的不同,比的方法也不同。这些年我注意采用一些积极的比的方法。机遇和差的比。干劲要和足的比。待遇和低的比。生活和过去比。道德和高尚的比。将来和强的比。目前和接近的比。需要和入党时比。除了这些内容充分体现出魏书生老师高尚的人生追求之外,还在人生观这一章节中教育读者要学会尊重别人,善于与人合作,取长补短。尤其是《勤耕不辍,积少成多》和《持之以恒,坚持写日记》这两篇文章给我的启发最重要,很多论文和成果都可以从平时的点滴积累中积少成多,有无到有的,从魏书生老师的经验做法中,我深深领悟到了这一点。

2

二、魏老师的育人观

魏老师主张育人于讲读课中。魏老师告诉我们,教学中要发挥每篇课文的感人力量,注意摸到作者感情的脉搏,教师情真意切地教,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去扶植正确的思想感情,只要每篇课文都这样做,学生怎能不产生心理位移呢?

语文教师不应像食品厂的推销员,把食品卖出去就算完成任务。语文老师应像保育员,考虑孩子的胃口、体制的需要、性格心理的接受能力为己任。讲读课上育人,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尽可能使用感染熏陶的方法,使学生因情而明理,认真汲取每篇课文中的营养,使自己成为精神上、人格上的强者。

魏老师还提倡育人于日记写作中。魏老师把写日记比作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提倡老师留日记题目,进行日记指导。写《两个我》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理智地调动头脑中的正义之师,去战胜把自己拖向泥潭的错误思想。写《只有助人,才能有乐》、《为别人吃亏是福》等帮助学生养成尊重人、理解人、原谅人、帮助人的品质。写《妈妈笑了》、《替妈妈分忧解愁》、《我为妈妈做了什么》,培养学生从心灵深处爱自己的母亲。

引导学生通过写日记分析自己、分析他人、分析社会,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为养成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动脑筋想办法,班中五名同学比较懒,经常不写,或写二三百字应付一下。怎么办,请这五名同学想办法,选出懒病治疗小组的组长,检查,看写了没有,写够了没有。没有写,或写得篇幅不够,组长让他们当天补上,还要写一份说明书。

3

三、魏老师的教学观

魏书生老师一年在学校上课的时间很少,但是学生的成绩却出奇得好;魏书生从来不改学生的作文,可学生的写作水平却很高。原因是魏书生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书中写有《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十法》,从导语到教师的语速、动作、语言都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魏书生老师注重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的自学,他说掌握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一篇文章、一本书、到一门学科,他都钻研了有效的自学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凭自己的能力学会知识,同时还在学习的过程之中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写作的能力。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充实视野。在评价方式上,魏书生老师大多采用自留作业,互批作业,自己当自己的考官的自主评价方式,这些大胆的放手措施,有力地实现了对学生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各项实践能力都增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授人以鱼一餐之需,教人以渔,终生受益。学生能遇到做魏老师,很幸福,很幸运。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魏书生老师的人格魅力折服了,他的成就来源于自己的爱与钻,我想每个热衷于自己事业的人,只要肯像魏书生一样钻的话,都会有一番作为的。让我们以他为楷模辛勤耕耘于三尺讲台。

阅读与语文教学读后感


阅读与语文教学读后感

王丽丽

假期,就像土地的休养生息时间一样,需要放慢步伐,轻松迈着一段阅读.悦读时光,享受纸质捧读的美好。放假时间,是专门留给渴望好读书的人们一大段繁华锦缎般的高雅奢华。好书可以温暖心灵,可以绿染荒原,可以带来芳草萋萋。

初次执教六年级的我,自知语文功底甚微,常常思索着高段语文应该引领孩子们学习些什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们提高语文素养?于是,我捧起了钱理群先生的《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这是一本值得品味的好书。

首先让我们共享钱理群大师的这段话: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

说得多么好啊!我们要说的话名作(经典)的意义,读文学名作(经典)的目的,以及怎样去读都在里面了。但要真正懂得它,却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固有的文学观念、读书的目的、阅读方式,以至我们的思维方式文学的核心,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人,是人的心灵,人的感情,人的精神,而不是其他。

《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由最为用心,投入、花费精力最多的一篇篇教学文本解读组成,是作者身体力行为语文教育改革所做的重要实事,充满了深刻的锐见与平易的交流,既为一线老师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帮助,也能找到改变当下语文教育困境的突破口。

本书中,令我深受启迪的是《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审读意见这部分内容。

1、这让我更开阔教育视野,除编入教材的各篇经典佳作。我们应该更广地引导孩子们大量地阅读经典,可参考以下名家:萧红、鲁迅、沈从文、汪曾祺、巴金、老舍、冰心、叶圣陶。

2、其次,我第一次直面了解了这些经典之作的名家们对小学生启迪的意义十分深远。钱理群先生引领我们思考:如何找到所选作家、作品的主要特点和孩子的生命成长之间的契合点,这样才能达到作家作品的经典性与小学生可接受性之间的连接。于是,我更多地了解到以下作家与众不同。例如《萧红读本》,被视为东北黑土地的女儿的她在观察、描写她的大地家园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值得推荐孩子们学习。又如作家鲁迅,针对六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着手引导学生读其文章,在文本细读上下工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让我了解到了同是喜欢描写乡村生活的作家间的不同。被定位为湘西的乡下人的沈从文与鲁迅所写的乡村生活的不同在于,鲁迅是写他看到的乡村。而沈从文写的是他身在其中,亲历的乡村,因此,更深入,更具体入微。《巴金读本》又呈现其不同的风格,他和我们的小读者之间的精神联系是什么?读后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巴金的精神、人格力量值得研究。他不像鲁迅、沈从文、萧红等提供地方文化、民间文化的丰厚资源,提供万象百味。而是以赤城的自我直面我们。

总之,诸如以上的感受颇多,不一一列举。钱理群先生的这本书绝对堪称佳作。值得建议老师们读书交流,相信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笔精神财富。

教师读书心得:语文教师的教学魅力


教师读书心得:语文教师的教学魅力

魅力,《新华字2024典》上解释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教学的魅力,即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有强烈而持久的人际吸引力、精神感召力和智慧的启迪力。它能够激励、鼓舞学生汲取知识的信心和力量,不断向新知识殿堂奋发进取。

语文教师的教学魅力,应该是由多种因素结合而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完善的人格力量是教师教学魅力的基础。

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经过长期陶冶的思想情操,磨炼的精神气质,积累的知识能力而形成的个人修养,无疑是教学魅力的基础。所以,只有长期勤奋好学,不断日积月累,认真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才会有其魅力的丰富底蕴。着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教学中对教材的烂熟于心,对知识的旁征博引,上挂下联,纵横捭阖,以其谈笑风生的教态,充分调动起学生高昂的情绪,浓厚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人听了一节课后问他,你备这节课用了多长时间,他耐人寻味地说:我的前半生。

由此看来,语文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进行自我充电。变原来的一桶水为长流水,继而升华为适合学生需要的甘甜水。将学生的知识杯与教师的专业桶都汇集到知识的大江大河上。变由师到生的知识单频振动为师生共振,变教学为学教,确信教学不仅相长,而且互补,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从而使授者和受者同步欢悦,同时长进。

读《怎样文道统一的进行语文教学》有感


读《怎样文道统一的进行语文教学》有感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我国自古有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的文化传统。韩愈也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在学习目的上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其中包括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可见,德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可是语文并非思政,对学生进行道德的灌输是偏离语文学科本身的,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读了时雁行的《怎样文道统一的进行语文教学》,我对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有所体会,遂感于下。

首先,要注意适度性。语文学科是以语言形式教育为主的学科,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2024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美学角度来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不顾虑语文形式而大谈思想道德会使德育空洞化,过犹不及。只有语言文字2024和思想教育相互配合联系,才会使教学文质兼备,充满生机。适度的德育更为行之有效。除了量的适度外,还要注意要有合适的时间进行德育,不是教师任意发挥,牵强附会的结论,这是不能让学生信服的。

其次,体验性。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形象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依据文章内容、情感适时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体验,引起学生的道德共鸣。学生可以通过对文本中人物的形象、思想情感的体验,使道德教育与学生个体发生现实的关联。学生在文本情境中,通过学生自身的体悟,自主选择、判断、反思,不断生成新的道德境界。除了文本,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真生活的体验。瓦西留克指出:人,永远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才能体验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产生危机的那些生活环境和变化。谁也不可能代替他这样做,就像最有经验的老师也不可能代替自己的学生去理解所讲的内容一样。

在把握语文教学中德育特点的基础上,要将这两点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具体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紧抓课本,进行正确的道德引导。语文课堂要以语言文字2024的训练为主,

片面、不合时宜地强调道德会脱离教育目标,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应紧抓课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适时适量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在上《最后一课》时,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感受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悲愤的生活。德国侵略者强行剥;夺阿尔萨斯、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和自由,激起了韩麦尔、小弗朗士和全体学生、村里的老人们的悲愤和爱国热情,他们把法语和祖国视为同义语,爱法语就是热爱法兰西祖国,因此,他们对统治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都凝聚在这最后一课里。通过这样一篇有浓烈爱国热情的课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讲授朱自清的《背影》时,着重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对文中几次背影描写的揣摩,体会文中隐含的深深的亲子之情。对于来自父辈的关爱,学生都有这种生活经验,由此发现人世间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增进学生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第二,走出课本,联系生活,增强学生道德体验。除了在利用书本上的人物事迹来进行德育外,还应着眼于生活。只有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中,学生的感悟才是最深刻。通过生活,学生会反省、认识自己,再这过程中提高道德修养。教师在课堂中,可从课本延伸到生活中,例如:在上《红楼梦》时,可以讲他们含蓄的爱情,借助宝黛,对青少年如何正确对待男女关系作出隐性指导,在含而不露的表述中,让学生对男女之情既有了较好的认识,又不会使老师和学生陷入尴尬的局面。课后,可以布置一些生活性较强的作业。例如:在母亲节的时候,让学生们为自己的母亲洗脚等感恩活动,并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会自己体会母亲的辛劳,让实践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还有可以让同学们看新闻联播,关注时事动态,培养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好习惯,有利于其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好公民。教师还可以利用班会课,对社会的道德时事进行分析,让学生参与其中,组织辩论,积极发言,在思辨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正确的道德认识。这些体验使学生在生活中提高道德修养。

第三,通过学生文字2024,加强师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渗透道德观念。文字2024是

表达思想,抒发感想的最佳途径。教师应培养学生书写的习惯,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真真实实地写成文字2024。一方面可锻炼学生文笔,一方面,教师可通过文字2024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由此,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指导。在心与心的交流中,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密切,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使德育更加有效。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语文教学谈艺录》有感:语文教学要有学生意识》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语文教学专著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