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 > 地图 >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2024书剑恩仇录读后感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相关栏目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热门栏目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推荐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

(共 7814 篇)

  • 1、 有关书剑恩仇录读后感1000字(模板10篇)

    提升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写好作品读后感呢?读一读作者的作品,从中就能让我们的内心得到更多的感想,这时我们可以把学习到的新东西写在读后感上,以下是读后感大全的编辑收集整理的“书剑恩仇录读后感”,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篇1】

    这是金庸第一部武侠小说,属于处女作,创造时,只有三十岁。整体上来说,不能算是上乘之作,却也有着重要地位。如果不看资料,小说情节我也记不太清楚了,电视剧翻拍地也不多,说明比较普通,但却是开山之作,万事开头难,这部小说奠定了金庸小说历史演义与江湖传奇的基调。

    题材采用家乡海宁流传的一个民间传说。乾隆皇帝是海宁陈阁老的儿子。小说以乾隆年间汉人反清斗争为背景,围绕乾隆和陈家洛二人的矛盾来展开。他俩既是亲生兄弟,又是政治上不共戴天的仇敌,一个是满族皇帝,一个是反清组织红花会的总会主。两人既是至亲,又是死敌,可谓矛盾极其深厚。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有人物矛盾才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矛盾越深,故事就越有可读性,也能给人更大的震撼力。尤其是那种国恨家仇,外加情感纠纷,时不时再来点娱乐八卦,幽默笑话,更是让人读起来爱不释手、手不释卷。

    小说整体格调是悲剧的。陈家洛的性格悲剧导致了他的事业悲剧和爱情悲剧,事业的悲剧还可以有时局的原因,而爱情的悲剧就纯粹是陈家洛自己个人的原因了,面对女扮男装的李沅芷与霍青桐的亲热情状却不能自已,嫉妒非常,这说明陈家洛内心是渴望爱情的。而当香香公主出现在眼前时,却将她献给乾隆,以求换得反清大计的实现。有情人终不能成为眷属,令读者感到遗憾,甚至是愤慨。好好的一个美人,结果却因为个人的原因,香消玉殒了,读之真是令人惋惜。

    陈家洛这个人物的时代悲剧,更加深刻地揭示了历史悲剧。首先,驱满复汉已经不可能完成,满人已经取得江山并且坐稳江山了,仅仅通过红花会组织不可能扭转时局。其次,不管是汉人统治也好,满人统治也好,本质上都是封建社会的统治。红花会群英试图通过将满人皇帝换为汉人皇帝,及至让满人皇帝换一套汉服,就以为是抗清大业的完成,而对封建社会的历史本质却毫无认识,对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毫无反抗,有的更多是愚忠,而不是为了人民。只有君而没有民,这就决定了红花会以及类似红花会的组织,比如后来的天地会,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悲剧结局也是必然的。

    陈家洛。乾隆皇帝的亲弟弟。红花会的总舵主,陈阁老的二公子,袁士霄的徒弟。外貌看

  • 2、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1000字通用

    书籍是船舶,能载着我们驶入知识的海洋。从作者的作品中,能让我们的内心得到更多的感想,说起读后感写作要点,我们只需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作品的读后感应该怎么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编辑为大家呈上书剑恩仇录读后感,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篇1】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600字

    近日闲来无事,又拿起金大侠的书剑恩仇录翻阅了一遍,比之上次阅读多了几分认真和细致,也获得了更多的感受。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先生的开山之作,可能在细微方面较之后期作品显得功力不足,但在我看来也是精彩丰呈,妙笔生花了。因为之前对书剑的影视作品了解不多,所以我也感到比较庆幸,原因是如果先看过电视剧再品原著时,在书上看到某一个人物或剧情时电视上的画面就会先入为主,比如看到天龙八部中的乔峰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胡军,以及电视里乔峰的穿着打扮,说话风格,这样的话就会大大减少我们的遐想空间,限制了我们对原著里的人物,对白,武功的一招一式,场景的想象。自然会少了许多阅读的乐趣。

    在书剑中,我最喜欢的情节有两个,一是陈家洛在西湖邀乾隆赏月喝酒,后来乾隆准备用强发难时,陈家洛跃然上马,胸上佩戴了一朵海碗大小的金丝绒大红花,引爆全场红花会众欢声雷动,官军中也有大批会众蜂拥前来施礼,那场面真是壮观之极,风光之极。第二个是写翠羽黄衫霍青桐身负众人猜疑全力指挥回军与清军决一死战的情节了。当看到清军追过一座沙丘,突然看见沙丘两边黑压压万名回军手持兵器静悄悄的站在那里……看的我不禁叫好。

    看完全书最大的感觉就是世态炎凉,世事沧桑,同时也有可惜可叹可怜,可惜天山双鹰纵横江湖大半辈子,争风吃醋了大半辈子,陈正德在临终前才知道了妻子的心意,可惜。可叹的是红花会众家兄弟奔波多年,不知为之付出了多少,牺牲了多少的反清复明大业,在最后因为轻易相信了背信弃义的乾隆而功亏一篑,最后不得不退到北方大漠,可叹。可怜的是香香公主,一代佳人,天真纯洁,最后还要听从心爱人的话用自己的身体去换取乾隆的合作,在得知这又是一个圈套时,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把消息传递出去以保得情郎周全。不愧是回族人民心中的神圣女神,不仅容貌惊为天人,不可方物,而且纯洁无暇,毫无心计,善良勇敢,对爱情坚贞,可惜最后还是落了个香消玉损的悲剧。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

  • 3、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2000字

    《书剑恩仇录》(郑少秋版)终于看完了,总共四十集呢。这是金庸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我从头到尾看下来的第一部武侠剧。来说说观后感吧。

    剧中最动人的部分,应该是在20多集之后的时候,九王爷为了心爱的女人在永乐堡杀死俩出生入死兄弟那段,之前的部分都在平白的叙述情节,到这部分有种冲天的感觉。之后红花会总舵主与乾隆皇帝谈判,做交易也是比较精彩的部分。

    说说九王爷!

    被兄弟雍正改名赛思黑,于是毕生的事业就是恢复自己的名誉,夺得皇权。组建红花会,拉拢江湖各路豪杰,表面是行侠仗义,反清复明,实则为了自己的事业。又进驻西域七族,拉拢有利的族人,来为自己的事业服务。最初隐姓埋名在陈家洛家里为奴多年,又把陈家洛收为义子,之后装死退到幕后,这些都足以证明九爷是个有魄力,有智慧,隐忍负重的人,此乃人中骐骥,绝非等闲之辈。

    如今很多人都喜欢把电视剧中的人物放置今天的职场之中来论述,九王爷放在今天的职场,那绝对算得上是个成功人士,虽然最后他死了。可谁又能逃脱死亡的命运,有如司马迁所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红毛。九王爷一生是短暂却是足够宽阔和深厚的。说起九王爷的死,当陈家洛的剑刺过来的时候,他没有躲开,而是接了上去,并且抓住剑又往自己身上狠狠推了一把,那一瞬间他回忆了自己的一生。这一瞬间的回忆,使得整个片子一下子变得立体丰满,完美无暇。

    另外在儿女感情方面,九爷是个专情,有情,重情的男人,整个片子几乎是从布倩佳听到他和兄弟的计划,想阻扰他的计划与常氏兄弟拼杀开始,九王爷的计划就变得不那么完美,导致之后一路承前直到结局。当常氏兄弟与布倩佳打杀的时候,他还是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杀了自己的兄弟。在事业上九爷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甚至有些心狠手辣,不择手段,是个不太会因个人感情妨碍事业的人,可当碰上自己心爱的人时他想都没想就拔下剑飙上形同手足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也是从这一刻起,突然就让我很动容!谁说男儿无情,只因情未到真处。当他被陈家洛刺中跌下悬崖,努力去想抓住布倩佳临死遗留下的玉佩,那刻,也让我为之感动。这几处都说明九王爷也有柔软和性情的一面,并且真挚虔诚。(剧中的布倩佳似乎有点红颜祸水的味道,可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不能苛刻的要求人家^_^)

    再说陈家洛,霍青桐!

    故事刚开始的时候,陈家洛和霍青桐都还是孩子,顽皮、天真、无邪,从陈家洛得知义父死后,这俩人就突然变得沉稳、懂事、一下子成熟了,呵呵,这个过渡

  • 4、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800字

    书、剑、恩、仇,这四个字贯穿着这部跌宕起伏的小说《书剑恩仇录》。提起这部小说,首当其冲的就是反清复明的教会红花会,饱受清政府压迫的回族部落,还有威震江湖的武林豪杰。

    故事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豪杰辈出的江南教会红花会成为了清王朝的眼中钉。红花会的英雄武艺高强,各怀绝技:狠如迅雷的四当家奔雷手文泰来、刀技过人的爱妻骆冰、足智多谋的七当家武诸葛徐天宏,除此之外,会中还有一位气宇轩昂、风度翩翩的总舵主陈家洛,带领群雄组成了一支强劲的抗清力量。群雄中有的是武林前辈的得意门生,有的是江湖豪杰的刎颈之交,他们与远在西北大漠的回部积极联络,共同抗击清政府的压迫,回部的女中豪杰翠羽黄衫霍青桐的英姿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政府也不甘示弱,乾隆皇帝身边有一位武艺高强的将领,他就是让红花会和回部的抗清英雄为之头痛的火手判官张召重,他与大师兄马真,二师兄陆菲青并称武当三杰。其人心狠手辣,自恃其武功高人一筹,再加上一把削铁如泥的凝碧剑,所到之处无人不为之汗颜。但在群雄的齐心协力和互相帮助下战胜了恶势力,摆脱了清政府对江南黎民百姓和回部的迫害。

    在回部,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结识了霍青桐的妹妹香香公主,两人感情深厚。公主的纯真,朴素和那一股面对恶势力宁死不屈和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感动了红花会的群雄,也感动了读者。

    欣赏完这部荡气回肠的小说,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江湖上的豪侠仗义,让我明白了坦诚待人,坦诚做事,做一个朴实,善良,为他人着想的人。

    读金庸的武侠小说,我不禁会赞叹作者金庸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一招一式,描绘着英雄们的飒爽英姿,渗透着英雄们的性格,对细节的精细描写更是衬托着情节的连环起伏。

    书、剑、恩、仇,英雄们的雄姿我仍记忆犹新,英雄们的仗义流芳百世,希望我能通过欣赏《书剑恩仇录》,做一个诚实守信,与朋友肝胆相照的男子汉!

  • 5、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1500字

    喜欢金庸武侠自始至今都是在反对中进行的,无论是武侠世界皆虚幻,还是粗糙文学难登大雅之堂,甚至柔情女子勿近武侠,种种指责与批判都无法阻止我对金庸武侠挚爱的脚步。书中有的不仅仅是武学宗派,打打杀杀,尔虞我诈,更多的是侠骨柔情,赤胆忠心,是书中那份撼古震今的真情,那种引人入胜的意境,那些催人泪下的宿命其中令我感触最多的武侠作品之一就是他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 金庸曾说过:如果你到过江南,会想起那些燕子,那些杨柳和杏花,那些微雨中的小船。《书剑恩仇录》便起于那个竹木阴森、苍翠重叠、不雨 而润、不烟而晕、如诗如画的江南。书中没有《笑傲江湖》那种世间无好人的苍凉,却有着乾隆见她眉梢眼角风情万种,歌声婉转,曲意悠扬,加之湖上阵阵花香,波光月影,如在梦中,渐渐忘却是在和江洋大盗相会的脱俗意境。喜欢《书剑恩仇录》,因为喜欢看红花会众兄弟至亲至爱,生死无惧;喜欢看大家闺秀李沅芷与金笛秀才余鱼同的曲折爱情,同她一起伤心,一起落泪,一起花痴;喜欢看简单天真的周绮与武诸葛徐天宏这对欢喜冤家,同他们一起欢笑;喜欢看骆冰和文泰来坚实的爱情,同他们一起欣慰。但更喜欢的是霍青桐,这个让我沉醉的女子。 古道骏马惊白发,险峡神驼飞翠翎。从小桥流水的江南到黄沙纷飞的大漠,红花会各路英雄相继出场,同时也引出了我的最爱霍青桐。丽若冬梅拥雪,露沾明珠;神如秋菊披霜,花衬温玉。两颊晕红,霞映白云;双目炯炯,星灿月朗。穿得一袭翠羽黄衫,修得一派娇美神态,习得一身绝学武功,学得一通政治才略。天下女子有谁能比?世间男子谁不倾心?就连女扮男装姣滴美貌的名门千金李沅芷都为她倾心折服!她为了给回部抢回《可兰经》,几经周折,煞费苦心,日夜操劳,铤而走险,在回部与清朝战争中更是显现了她卓绝的智慧和领导才能,可为何这样一个善良、美貌、有才、近乎完美的女子却被感情拒之门外?可能由于性格原因,我所钟爱的人物都有着悲剧色彩的命运,萧峰如是,杨过如是,青桐亦如是!那时承他搭救性命,便将师傅传的贵重匕首送了他,从此心也便许了他。不是山盟海誓,却是心心相印,可后来的他却对她敬多于爱而选择了别人,深深地伤了我的心,更何况是青桐那颗处处为别人着想饱受煎熬的心!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女子的悲剧,令我心中愤愤难平,但青桐却不能怨恨别人和上天,因为令他痴迷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最亲的妹子!一个不谙世事,从小放羊吃花的少女;一个通体透着香气,让人如

  • 6、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600字

    近日闲来无事,又拿起金大侠的书剑恩仇录翻阅了一遍,比之上次阅读多了几分认真和细致,也获得了更多的感受。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先生的开山之作,可能在细微方面较之后期作品显得功力不足,但在我看来也是精彩丰呈,妙笔生花了。因为之前对书剑的影视作品了解不多,所以我也感到比较庆幸,原因是如果先看过电视剧再品原著时,在书上看到某一个人物或剧情时电视上的画面就会先入为主,比如看到天龙八部中的乔峰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胡军,以及电视里乔峰的穿着打扮,说话风格,这样的话就会大大减少我们的遐想空间,限制了我们对原著里的人物,对白,武功的一招一式,场景的想象。自然会少了许多阅读的乐趣。

    在书剑中,我最喜欢的情节有两个,一是陈家洛在西湖邀乾隆赏月喝酒,后来乾隆准备用强发难时,陈家洛跃然上马,胸上佩戴了一朵海碗大小的金丝绒大红花,引爆全场红花会众欢声雷动,官军中也有大批会众蜂拥前来施礼,那场面真是壮观之极,风光之极。第二个是写翠羽黄衫霍青桐身负众人猜疑全力指挥回军与清军决一死战的情节了。当看到清军追过一座沙丘,突然看见沙丘两边黑压压万名回军手持兵器静悄悄的站在那里看的我不禁叫好。

    看完全书最大的感觉就是世态炎凉,世事沧桑,同时也有可惜可叹可怜,可惜天山双鹰纵横江湖大半辈子,争风吃醋了大半辈子,陈正德在临终前才知道了妻子的心意,可惜。可叹的是红花会众家兄弟奔波多年,不知为之付出了多少,牺牲了多少的反清复明大业,在最后因为轻易相信了背信弃义的乾隆而功亏一篑,最后不得不退到北方大漠,可叹。可怜的是香香公主,一代佳人,天真纯洁,最后还要听从心爱人的话用自己的身体去换取乾隆的合作,在得知这又是一个圈套时,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把消息传递出去以保得情郎周全。不愧是回族人民心中的神圣女神,不仅容貌惊为天人,不可方物,而且纯洁无暇,毫无心计,善良勇敢,对爱情坚贞,可惜最后还是落了个香消玉损的悲剧。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先说主人公陈家洛,虽然有人说他性格上的缺陷很多,没有领导群雄的能力,对感情也模模糊糊,揪扯不清,最后害了霍青桐喀丝丽姐妹。可是我却觉得这种写法让这个角色更加真实,而且陈家洛最初是不想出任红花会的总舵主的,是被众人强推上去的,可见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可能无法胜任,但义气当先

  • 7、 读书剑恩仇录有感1200字

    印象最深的是该书了。那时是高中阶段,到同学家去玩,无意翻了翻,被深深吸引了,开口相借,死活不肯。无奈,只能在他家通宵阅读。从此对金庸先生的侠客书很是喜欢。最近看了《白马啸西风》、《鸳鸯刀》,算是看完了他的所有作品,惭愧。

    孔庆东先生喜欢金庸先生的书,还有萨苏先生。受他们的影响,时过这么多年,想想还是收集金庸先生的书籍为好,免得受制于人。那个同学工作后去了他家几次,但他都不肯回访,就不自讨没趣了。如今网上订购,非常方便。

    想想还是再从《书剑恩仇录》开始看吧,区别是第二遍看是人到中年了,如果看第三遍的话估计是要老气横秋了。

    少年时看此书是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去找高手拜师学武,想想好笑。时过境迁,体会就不同了。

    一部中国文明史,应该说是一部腥风血雨史。封建社会在那个时代是先进的,但终究会被历史淘汰,落后就要挨打。而当时的国外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比我们更残酷。那是走向文明的代价。记得有一部电视剧的歌唱的是那个什么皇帝再活五百年,真是害人的东西。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了,那个歌词作者是一直想做奴才吧,他想做是他的事,为什么还要扯上我们。

    凡皇帝都是世上最大的自私的家伙。从造反起到灭亡止,为了巩固他的权力可以说不折手段,既得利益者好点(但一直是勾心斗角的),老百姓就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了。但几千年的观点是很难改的过来的,无怪陈家洛、无尘等还是接受皇帝的,就是要的是明代的皇帝而已,那是整个中国的悲哀。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想想就沉重。金庸先生用当今社会的观点写封建社会的事,而且写的那么好,只有以钦佩来表达了。

    金庸先生描述的江南写的非常好,生活在与大陆隔绝的香港,他的乡思之情与沈从文先生的如出一辙。字里行间没有透露一点怨言,那就是大家风范了。而新疆那边的描述就逊色多了,没有去过体会不深的,要本土作家写就还要生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侠义心肠贯穿始终,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有志之士都是围着这个主题转的,就是范围更广而已。侠义之士对皇帝没有办法,就普济民众,其实也是一种社会平衡吧。

    喜欢乾隆送给陈家洛玉佩上的刻字: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是金庸先生推崇的人生境界。哲理名言就这么轻松的呈现给读者,终身受益。解释是多余的了,网上都是上好佳。陈家洛送给香香公主的这块玉是从家洛口袋里拿出来的,想想有道理。皇帝的玉应该是无价之宝,但陈家洛就放在口袋里,充分说明了他

  • 8、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_读后感800字

    书、剑、恩、仇,这四个字贯穿着这部跌宕起伏的小说《书剑恩仇录》。提起这部小说,首当其冲的就是反清复明的教会红花会,饱受清政府压迫的回族部落,还有威震江湖的武林豪杰。

    故事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豪杰辈出的江南教会红花会成为了清王朝的眼中钉。红花会的英雄武艺高强,各怀绝技:狠如迅雷的四当家奔雷手文泰来、刀技过人的爱妻骆冰、足智多谋的七当家武诸葛徐天宏,除此之外,会中还有一位气宇轩昂、风度翩翩的总舵主陈家洛,带领群雄组成了一支强劲的抗清力量。群雄中有的是武林前辈的得意门生,有的是江湖豪杰的刎颈之交,他们与远在西北大漠的回部积极联络,共同抗击清政府的压迫,回部的女中豪杰翠羽黄衫霍青桐的英姿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政府也不甘示弱,乾隆皇帝身边有一位武艺高强的将领,他就是让红花会和回部的抗清英雄为之头痛的火手判官张召重,他与大师兄马真,二师兄陆菲青并称武当三杰。其人心狠手辣,自恃其武功高人一筹,再加上一把削铁如泥的凝碧剑,所到之处无人不为之汗颜。但在群雄的齐心协力和互相帮助下战胜了恶势力,摆脱了清政府对江南黎民百姓和回部的迫害。

    在回部,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结识了霍青桐的妹妹香香公主,两人感情深厚。公主的纯真,朴素和那一股面对恶势力宁死不屈和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感动了红花会的群雄,也感动了读者。

    欣赏完这部荡气回肠的小说,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江湖上的豪侠仗义,让我明白了坦诚待人,坦诚做事,做一个朴实,善良,为他人着想的人。

    读金庸的武侠小说,我不禁会赞叹作者金庸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一招一式,描绘着英雄们的飒爽英姿,渗透着英雄们的性格,对细节的精细描写更是衬托着情节的连环起伏。

    书、剑、恩、仇,英雄们的雄姿我仍记忆犹新,英雄们的仗义流芳百世,希望我能通过欣赏《书剑恩仇录》,做一个诚实守信,与朋友肝胆相照的男子汉!

  • 9、 《书剑恩仇录》的读后感2000字

    自古以来,英雄是人们心中、口中不忘的情节。英雄或是手把铜虎将,身总丈人师,或是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亦或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征战沙场,为国建功立业的是英雄;揭竿而起,反抗不公的是英雄;失意没落,悲情伤怀者亦是英雄。命运的天平不会每次都偏袒到英雄这一边,成功失败不是评判英雄的唯一标准。

    红花会的总舵主陈家洛,出身高贵,拜于名师,身量俊美,文武兼得。无论身处何地,总是一副书生形象,但依然威风凛凛,不怒自威。《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一出场,即是老舵主病逝,他接任新舵主,多少英雄豪杰拜于他的脚下,场面极其壮观宏大,无限景仰之情溢于言表,似乎认定他就是那种可以举大事、发大义的英豪。也许他真的是,为了救四当家文泰来,他率领众人与官吏斗智斗勇,只为保全义兄的平安。一路上,他广纳良言,乐善好施,积极采纳徐天宏的好建议,又帮助回部霍青桐夺回圣物。当危险来临之时,放弃一人逃命的机会,与众人同甘共苦,刀林剑雨中闯荡,义薄云天令人折服。然而,也许他不是,内心喜欢霍青桐,当他看到她与李沅芷举止亲密时却耿耿于怀,丝毫没有发现李沅芷是女扮男装,在情爱面前他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难免令人心有不服。杭州宝塔之上,北京紫荆城内,他轻信乾隆之言,使自己深爱的香香公主死于非命,也把红花会带上了绝路。心胸狭隘,单纯,毫无心机,优柔寡断,不禁让人为他捏一把汗。

    生在那样的时代,长在那样的环境,失败也许并不全是他的错,乾隆时期正是康乾盛世的尾声,依然国力强盛,百姓富足。虽有和珅这样的贪官祸乱朝纲,但盛世的积淀足以掩盖这小小的导火索。而陈家洛坚信满人应将权力交与汉人掌管,作为一个万人集团的首领,没有丝毫的高瞻远瞩,更忘了满人也罢,汉人也罢,优秀的统治者才是天下百姓最大的福气。改朝换代,政权更迭,需要社会环境和背景。纵观历史,均是在民怨沸腾之时方得以施行,而陈家洛饱读诗书,却忽略了这重要的一点。狭隘的民族观念,幼稚的政治头脑使他在这条道路上愈走愈远,这注定的失败使他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唱起失落英雄的悲歌。

    然而,悲情亦英雄,失落亦成功。陈家洛身怀绝技,出手不凡,小小年纪就有了超凡卓绝的武功。他有着自己明确的目标驱除满虏,恢复汉制。无论这个目标是他人强加于他,还是受时代的束缚,他一直都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和乾隆皇帝谈判,以情动人,以理晓喻,陈说利弊。在皇帝提出要么娶喀斯丽、举大事,要么放弃喀斯丽、大事泡汤的两

  • 10、 历史与江湖_《书剑恩仇录》读后感500字

    历史与江湖——读《书剑恩仇录》有感500字

    书中分了几大事件,相救文泰来,回部战争,乾隆改汉。其余或有夹杂其间的者,亦非泛笔。

    作者是把陈家洛塑造成一个老成持重的人,他深知世务圆滑,但绝非鸡鸣狗盗之徒,作者赋予他一身侠义心肠,使其历经艰险,但似乎并未得到多大成长,想来与其本身的成熟不无关系,其中引用典故,融合历史,自是作者一贯文风。情节引人入胜,描写相救文泰来自是极尽曲折,其中到香香公主与陈家洛相爱时便觉文字似蜜,使人心甜,极致香魂终成碧血,真情化为遗恨,使人不觉拍案,憎恨乾隆,尤为二人命运感到可惜。

    再说香香公主,作者是以一副孩子的口吻在某些大事上轻轻淡淡的对待,却觉得可笑中惹人深思,比如香香公主一句男人打打杀杀作什么,为什么不唱歌跳舞,一言既出,心下吃惊,想来老子说,专气致柔,涤除玄缆,抱合守一,以为婴儿,便是证明了最简单往往比复杂的还难办。人们在追求繁杂的文时忽略了质。人们更多地是对她的一种怜爱。为其不幸命运的伤心,这个情商有点低的小姑娘却能在国家民族大义之间牺牲自己,果有侠义之心。

    霍青桐更是侠骨柔情的英雄,翠羽黄衫,依稀风骨,好似红拂。红花会群侠也是忠肝丹心,其中人物也称一代风流。

    人物塑造上相较于杨过,郭靖自觉不如,故事或在相救文泰来上显得拖沓,然整观此书,亦属上品,值得再读。作者:李欣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11-08

  • 2019-09-25

  • 2023-04-03

  • 2019-09-23

  • 2019-09-19

  • 2023-01-01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24

  • 2022-03-16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10-24

  • 2019-09-23

  • 2021-08-31

  • 2022-11-14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6-07

  • 2019-11-08

  • 2019-10-22

书剑恩仇录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书剑恩仇录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书剑恩仇录读后感、2024书剑恩仇录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