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沉思录》的读后感 > 地图 > 《沉思录》的读后感,2024《沉思录》的读后感
《沉思录》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沉思录》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沉思录》的读后感推荐
《沉思录》的读后感

(共 3636 篇)

  • 1、 《沉思录》的读后感900字5篇

    读后感是只看完了一本书之后,将具体的感受和得到了启发写出来的文章,当阅读了作者的作品之后,大家都会新的见解。此时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写成读后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以下内容“《沉思录》的读后感”为读后感大全编辑收集整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沉思录》的读后感【篇1】

    《沉思录》成书于公元2世纪,作者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它是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主要思考人生伦理问题,兼及自然哲学。这是一本奥勒留写给自己的思想散文集。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因为是写给自己的,所以词句凝练,情感真诚。

    《沉思录》的内容由小段叙述组成,彼此独立,偶有关联,更像一本格言集。从读者的角度看,书中充满了自我标榜和说教,如第一卷第一句,“从我的祖父维勒斯,我学习到了和蔼待人之道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意思就是,“做人要懂得和蔼待人,控制情绪。”看起来平凡无奇,似乎已经说滥了,但是作者的君王身份使这句话顿时成了至高的真理,熠熠生辉,充满了圣贤的智慧。

    同样的话,为什么从不同的人口里说出来,价值会有天壤之别呢?那是因为语言的含义远远超越了呈现它的文字本身。马可·奥勒留是罗马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这本《沉思录》凝结了他半生的实践,背后是一个哲学家的深刻思考,一个伟人的成长历程。同样的文字也可以通过任何一个识字的人鹦鹉学舌念出。只有经过了实践检验的才是真理。说话的人不能身体力行,听话的人就不能认真对待。

    书中有许多具有生活指导意义的警句,如:“为了未来,不要消耗你的思想在别人身上,除非是共同的利益引你这么做。因为费尽心机地探讨他人的事情,细细回味别人的言谈、幻想和用意,揣测别人的目的与动机……这一切不过是使你忘掉自己,使你背离自身的指导原则而漫无目的的奔突闯荡。”一个戎马倥偬的皇帝和一个八卦势利的平民面对着同样的困惑,智慧是相通的。

    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斯多葛派哲学家。和书中众多平实无奇的格言一样,他对哲学的贡献不在于创造,而在于实践和总结。他在书中多次陈述理性和神性对一个人获得幸福的重要性。当代人的教育资源远胜于1800多年前的马可·奥勒留,但大多数人并不懂得怎样运用知识指导自己过一种高贵的人生,多么令人惋惜!多少才智没有用在正道,却用来引诱人们堕入庸俗或卑劣。我们可以轻易读到这本《沉思录》,却不容易通过实践汲取其中的智慧。至少我们可以从翻开本书开始,一睹一个高

  • 2、 《沉思录》的读后感模板8篇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还开拓我们的视野。读过作者的作品后,我被其中的情节所打动了。如果有时间的话不妨静静的去写一份读书感悟。关于作品的读后感,该如何去写作呢?根据你的需要,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精心整理了《沉思录》的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沉思录》的读后感(篇1)

    在看哲学方面是书籍。而且看了部分佛学。但看到《沉思录》这本书的时候很是感慨。并不是因为像网上说的这本书是温家宝总理的最爱。而是作者马可·奥勒留·安东尼那独特的思想和对人生的参悟让我久久不能自拔。下面是关于作者的一个简单介绍。

    公元121年,那是离现在无比遥远的一段岁月。那一年在中国,造纸巨匠蔡伦自尽而亡。那一年在西方古罗马,一个卓越的罗马帝王哲学家,来到了世上,他就是马可?奥勒留?安东尼(121—180)。他的伟大也许不在于他的战功,不在于他的励精图治,而在于他留给后人的一本书,一本他写给自己的书,一本20xx余年后的今天读来依然震撼人心的书:《沉思录》。

    奥勒留作为曾经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他的一生过得并不顺心,在位二十余年的时间内,国内战乱不断、灾难频繁,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军营度过。昔日辉煌的罗马帝国内忧外患,如染上了慢性病的病人渐临风烛残年,经济、政治状况日渐衰落,致使罗马人口锐减,民不聊生。大厦将倾,任他奥勒留有千般本事,夙兴夜寐地工作,也无法阻挡古罗马帝国的颓势,只能眼睁睁看着古罗马轰然倒下,也许正是常年征战的经历使他以斯多葛派哲学的眼光开始思索生命、拷问自己的灵魂,与自己对话。

    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个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自己与自己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

  • 3、 沉思录读后感1300字: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没有过分的讲究辞藻,也没有注意交代和结构安排,而是任凭思想随波逐流的一部经典哲学名著。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个性是当他在心里有这种思想的时候,透过思考它们,他立刻进入了完全的宁静。但就是这些简单的话语,让人有一种听古典神秘音乐时的静谧感和认同感。

    一本温家宝总理读了一百多遍的书本以为只是一个宣传叫卖的噱头,但真正阅读过才发现它的确是一本能净化人心灵的书籍。本书译者何怀宏这样说到: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必须立刻读,但必须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必须也还会有人去读它。我坚信这一点,因为它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是一本拷问心灵的书,每一句写给自己的话语,都是一次向着心灵的凶猛攻击。即使是在时隔两千年的这天,我们仍能跨越时空,看到作者低头沉思,与自己内心对话。

    《沉思录》,这是一本记录自己与自己对话的书,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用双眼看世界,却看不到自己,所以要先看清自己惟有用心。反省自己过往并构成对话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绝对的真诚、平和的心态和超凡的勇气。这本书中字里行间常常出现的不是我,而是你,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面前,对镜子中的自己做出告诫与提醒。他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倾诉,而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是对自己灵魂的解剖和对自己的告诫。他这样说到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他一向这样拷问自己。

    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自己便能战胜一切。古训道:待人宽、责己严,这句话人人都明白,但是做起来却很难,所以《沉思录》里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思考,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我们应做的是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自我反省,想想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了什么,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不要只注意别人的缺点而忽略了审查自己的行为。因为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然而人不是孤独存在,人是社会性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这也正是《沉思录》中反复强调人的社会性,人

  • 4、 《沉思录》的读后感

    篇一:《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

    2009年11月29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南京工业大学视察,参观了其创新成果。参观中,温家宝总理给大学生们推荐了一本好书——《沉思录》。温家宝总理说:“这本书(《沉思录》)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温家宝总理推荐的《沉思录》引起了全校学生的广泛阅读,我也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读后,感想颇多,受益匪浅。

    《沉思录》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马可·奥勒留认为人的一生都应该在不断地学习处世,怀善向人,规训克己,不关注自身灵魂内部的人必然不会幸福的,而且应该遵循自己的认为对的事情,坚持真理,明白生死有命,安守自然.《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感悟一:

    “那对身后的名声有强烈欲望的人没有考虑到,记住他的人之中的每一位也是很快要死去;也没有考虑到,那些延续了他们的人也是很快要死去的,直到全部的记忆都销声匿迹,因为它是通过盲目崇拜和有朽的人传递下去的。”

    “如此多的被赞美过得人已经被忘却;如此多的赞美过别人的人早已死去。”

    以前的读书人,把“名节”看得重于一切,一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取丹心照汗青”,让千千万万的读书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一样的人性光辉.“要留当留万世名”一直是很多人自认为伟大志向的标准之一。但当读完《沉思录》后,我心灵受到一股震撼,人死后依然归土或返回天国,留在世上的东西终有一天化为尘埃,为何死死纠缠呢?

    换一个角度来审视名声,它本虚无,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确认自己的幸福。如果根据自身的感觉来判断,就很难找到究竟是否幸福的答案。我们能引以自慰的只是别人对自己的羡慕和模仿,这使我们因为名声而得到骄傲和荣誉,与此同时,我们心中的感觉也许恰恰相反,我们会常常感到忧虑,甚至直至生命终结才能意识到自己盲目追逐的错误所在。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思量名声,它也并不是一

  • 5、 沉思录读后感作文1100字:沉思录读后感

    轻轻地,我把那个绿本子合上了,但是,此时此刻,我的情绪却无比沉重,手中捧着那本沉甸甸的书,心里塞满了对人生的感悟。之前一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敬爱的温家宝总理那么喜欢这本书,此刻最后懂了,它不仅仅能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而且能让我们深刻明白我思故我在的道理。

    曾记得,在康德的墓志铭有这么一句话: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由此可见道德法则于我们的重要性。这个道理或许很多人都明白,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道德这东西无色无味,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唯有用心才能领悟。之前,对于道德和人性的探索一向只停留在表面,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有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思考。《沉思录》是一本能够为那些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灵魂阶梯的好书,它不只是尼采的哲学思考,也不同于罗曼罗兰的文钞,这是一本用灵魂写就的不朽之书。

    《沉思录》的词句不显华美,却词词打动人心,句句发人深省。其中让我最震撼的一句话是:热爱你所遭遇的一切,神用命运之线为你织造的一切,因为还有什么比这更适合你的呢?是呀,不要去埋怨你所遭遇的,更不应去无谓地痛苦。既然能够选取笑,为什么还要哭呢?你就应要感谢上苍,因为你比别人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只要你相信自己不是弱者,能够承受苦难,那么你将会从苦难的历练中浑然新生,犹如被烈火灼烧过的真金,光芒四射!

    当然,在《沉思录》中,这样的好句子比比皆是,多如牛毛,如果要一一细说,恐怕要耗尽我的余生。

    《沉思录》给我的启示也很多,其中最深刻的有四。

    第一,适者生存。

    适者生存这一法则不仅仅仅只适用于动物界,对我们人类也同样适用,尤其是在当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稍不留神,可能就被社会遗弃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活生生的,残酷的现实,如果你不想成为社会的弃婴,你就务必学会适应周围环境,适应整个社会。

    第二,挺住精神。

    人需要沉得住气。我们不再是天真无知的小学生,也不再是埋头苦读的中学生,我们再也不需要那种懵懵懂懂的莽撞,或者是那种锋芒毕露的冲动,我们需要的是不到最后决不言败的精神与毅力,还有在苦海中作乐的坦荡与大度。所以,当你在苦难中倍受煎熬时,你要对自己说:坚持吧,挺一挺就过去了。

    第三,寡欲多福。

    欲望,是人的本性。自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各种形形色色的欲望所包围。为了欲望,

  • 6、 《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马可?奥勒留把一切对他发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意见,并且是可以由心灵加以消除的。他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热诚地从其他人身上学习他们最优秀的品质,果敢、谦逊、仁爱……他希望人们热爱劳作、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并为之努力。《沉思录》是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二、挺住精神。人需要沉得住气。我们不再是天真无知的小学生,也不再是埋头苦读的中学生,我们再也不需要那种懵懵懂懂的莽撞,或者是那种锋芒毕露的冲动,我们需要的是不到最后决不言败的精神与毅力,还有在苦海中作乐的坦荡与大度。所以,当你在苦难中倍受煎熬时,你要对自己说:坚持吧,挺一挺就过去了。

      三、寡欲多福。欲望,是人的本性。自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各种形形色色的欲望所包围。为了欲望,我们劳心劳力,可到头来除了累之外,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放下你心中过多的欲望吧,我们需要只是那适当的正确的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得轻松,活得精彩。

      四、辩证思考。犹如硬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遇事,要辩证思考,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足的地方。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好与绝对坏的事情,所以,当我们失败时,要想想得到了什么;成功时,要想想失去了什么。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过得有滋有味。

      《沉思录》的确是一本能让人思考的书,还沉浸在其中,思考,思考,还在思考。我终于明白了温家宝总理为什么把这本书放在床头,为什么读了不下100遍。《沉思录》让我思考人生,思考自己,也思考周围的一切。它的好不是读一遍就可以领悟的,我也要加强自身学习,多读,多想,多实践,让《沉思录》真正的带给我成长。

  • 7、 沉思录读后感

    【篇一:沉思录读后感】

    读《沉思录》时,总感觉它不是有某种体裁的书籍,而更像是作者在戏言自语,一开始觉得很乏味,可是在读完第一章时却发现:这都是我们明白的道理,可我们却没有遵循,这本书正是告诉我怎么样实践它。

    从这本书中,我发现了我作为一个青少年,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所应该做的、不该做的、该忍耐的、该发泄出来的我从中懂得了:人与人要相互体谅,不要因为一点小事闹翻;我们要远离奢华的生活,因为我们不赚钱,花的都是父母的钱;我们要学会忍耐,学会避让,因为愤怒就是在摧残自己像这样的道理,这本书解释了很多,我想,如果我们想做好这些,就一定可以做好,虽然有些有点难,但是难做不等于不能完成,我们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能更进一步,才能再次升华。

    《沉思录》这本书在帮助我前行,引领我探索人生的意义,找到自我的价值,虽然我们难以改变周围的世界,可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篇二:沉思录读后感】

    我很庆幸自己读到了《沉思录》,这是一本好书,读着读着,会觉得自己的内心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马可奥勒留,一位卓越的罗马帝王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用他的《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

    这是一本很短的书,全书十二仅卷,每一卷都有一个大主题,我用一个礼拜的时间读完了第一遍,后来我又反复的读过2遍,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甚至有的时候,读着读着就念出了声音。我能感觉这些声音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走进了我,走到了我的心里,教会我坚强、弘德、制怒、感恩

    这是一本哲学书,崇高却不失质朴。它不如尼采的哲学思考深刻,也不同于《心灵鸡汤》《苏菲的世界》等速食类哲学著作琅琅上口,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

    在《沉思录》中,亲爱的奥勒留皇帝、先哲,他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我看着书,看着那些智慧的文字,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他就是在告诫他自己,同时,我们更被恩泽。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自己与自己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

  • 8、 《沉思录Ⅱ》读后感

    《沉思录ⅱ》读后感

    1、区分什么你能控制,什么你不能控制,才可能拥有内心的宁静和外在的效率。这点很重要,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位置,才能公正的做事情,让自己不去抱怨,在宁静的平和的心态指导下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这是专注就给了你通往成功的保证。那什么是我能够控制的?观点,愿望,欲求以及厌恶,这些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品质,是我们能够控制的。生儿富足,运气亨通,别人对我的看法,以及我的社会地位,这些外部事物是我们不能够控制的。

    2、伤害我们的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不让事情带有个人色彩,不要对你自己或者人类的本性轻蔑的做出结论。要像侦探那样通过训练的眼睛分辨出事情的益处。为将来局面精心谋划,要养成个人的良好习惯,为此,要注意生活中所有细节,积极追求美好的事情,经常审视自己的动机,确保摆脱了恐惧,贪婪,懒惰的桎梏,这样做,才不会被外在的事情扰乱心绪。

    3、凡事不要当即作出反映,要推出冲突的现场,这样才会有更开阔的眼界,并使自己平静下来。

    4、心胸狭窄的人习惯于将自己的不幸归咎于他人,一般人则自己责备自己。那些致力于智慧人生的人知道责备任何人与事情的冲动都是愚蠢的,无论责备他人还是自己,都将一无所获。最后,伤害我们的是我们自己对事情的看法,而不是事情本身。

    5、与你有关的事情要全神贯注,专注于分内之事,与你相关的事情要全神贯注。如果遇到一个有魅力的人,你需要的品质就是自制力,如果感到痛苦或菏泽虚弱,你需要的则是耐力,面对恶语谩骂,你需要的就是耐心。

    6、让你的意愿与自然和谐一致,伟大之事不可能一夕而成,而需假日时日。好的生活是内心平静的生活,千万不要随波逐流地思考问题。

    7、好的东西究其实质只会在你能控制的事物之中找到,自制是我们真正的目标。

    8、持久的满足胜过及时的行乐,要让理性占上风,要不断强化慎思的习惯。

    9、要培养验证事物实际的好坏的技巧,要学会等待,要学会评价,而不是依据未经过训练的本能做出反映,不管怎样说,自发性均不是一种优点。

    10、如果在道德上缺乏修炼,我们很容易走向无节制。

    11、避免最流行的娱乐,大多被认为主流的娱乐,常常是低俗或者愚蠢的,他们只是迎合或者利用人性的弱点,你的生命如此短暂,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

    12、与他人交往要有所警惕。与人交往要小心,不要理会别人宣称什么,他们可能并非真正按照精神生活准则来生活,他们的思维习惯同样会对你产生有害的影

  • 9、 生命沉思录的读后感

    生命沉思录的读后感范文一

    最近,读到曲黎敏的《生命沉思录》,关于感悟生命的一书,感触颇深。可以说该书是一本充满大智慧和富有哲理之作。作者从养生到养心,实现华丽转身。面对当下文化焦虑、社会变革,精神颓废,价值失衡的现实。作者走笔春秋,扬汤止沸,对衣食、男女、婚姻、性爱、人性、生死、灵魂、宗教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全书诗情洋溢、哲思通透、禅意悠远,行文流畅。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周国平先生对此评价很高。他说:灵魂进入肉体,于是有了人的生命。生命,灵魂是道,肉体是器。养生,不是调养肉体,而是调养灵魂,使之阳光明媚,照亮肉体。真正善养生者,必善采人类智慧之精华以养心,且听曲黎敏说。

    是啊!曲黎敏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养生不如养心。她说:医药只能部分地解决人肉体层面的问题,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养心和养神。要想'离苦得乐',还要内心的觉悟。

    由此可见,时下流行的养生诗话: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真的还是有些道理的。我们认为,补是针对虚症而言的。药补的理由就是有病治病,无病也可强身。食补也是历来医家都极为推崇的。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那么,神补就是我国中医的一大贡献。中医注重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注意清静养神,适度用神。动静结合,节欲守神,怡情畅神。

    因此,扫除种种烦恼,自我摆脱悲愁的情绪,都应属于神补的范围,严格地讲还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内容,都是有益身心健康的。

    归结起来一句话;生命诚可贵,养生在养心。

    《生命沉思录》的读后感范文二

    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个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

    翻阅了《生命沉思录》之后,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阅读,可以让我永不媚俗。这是我一直肯定并坚信的真理。

    命是先天,是上天的口令;运是后天,是道路。奔驰车走山路,有命无运;拖拉机走山路,命得其运。这句话准确并形象的阐述了人的命运,命是上天安排,而运是可以自我掌控的。因此,一个人生下来,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风水:就是那风、那水就是你无论生还是死,都有山如龙,水如龙,那么盘绕着

  • 10、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

    【第1篇】

    《沉思录》(员工版),是一本很好的人生哲学书,它以简易的笔调、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哲理故事,帮助你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调适身心,领悟生命的美好与工作的真谛,确保在最和谐的状态下愉快地、聪明地和高效地工作。工作之余,边读边思考之后,我对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大家都知道,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都在通过各自的工作,为社会创造价值积累财富,为他人提供所需,推动社会的进步、促进文明的发展。同时通过工作可以满足我们生存的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工作的不仅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且其最大意义与价值在于体现生命存在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才华,不断地使自己提升到更高的平台,而不是单纯为了薪酬。如果我们认知到了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自已的工作呢?热爱工作的本质就是热爱自已的生命,辛勤工作的意义就是为了让自已的生命不要虚度、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尤其在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在效率、业绩至上的今天,工作压力无时不在,有时令人浮躁不安,那么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我们又该怎样对待工作呢?

    一、首先要热爱工作,正确看待工作,工作是权利也是义务,要以一种积极的、良好的和感恩的心态对待自已的工作,不要将工作视为累赘、看作负担。思想决定行动,积极培养对事业的激情、对工作的热情,对工作有了积极的看法,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并从中享受到乐趣。

    二、无论何时,认清自己的岗位使命。既要制定工作目标,又要注重培养自身修养;既要真诚坦率为人,又要勤恳踏实干事。“在其位,谋其政”,如果不能很好地履行工作的任务,一天两天也许感到轻松舒适,但长此以往,必定陷入空虚,觉得活着失去了意义。我们每个人要具有与企业同命运的职业感,都以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心态来工作,我们的企业不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同时我们自身的能力不仅会得到提升,而且能从工作中得到乐趣,获得成就感。

    三、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不努力学习,就会被淘汰。因此,我们要做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逐步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不断超越自我,适应企业的发展。善感恩的人都会感谢企业提供一切让他学习成长的机会,除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外,更要像大海结纳百川一样,怀着感恩的心对待领导和同事,虚心地向所有人学习,以积极的目光看到他人的优点,这样才能增强自身

  • 2023-02-06

  • 2019-09-20

  • 2019-10-22

  • 2019-11-08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1-06

  • 2019-09-25

  • 2023-02-13

  • 2019-10-22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3-03-16

  • 2019-09-25

  • 2019-11-12

  • 2021-11-09

  • 2023-04-03

  • 2019-11-06

  • 2023-03-21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10-29

  • 2022-02-08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3-02-03

  • 2019-10-29

《沉思录》的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沉思录》的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沉思录》的读后感、2024《沉思录》的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