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书中岁月读后感 > 地图 > 书中岁月读后感,2024书中岁月读后感
书中岁月读后感相关栏目
书中岁月读后感热门栏目
书中岁月读后感推荐
书中岁月读后感

(共 1567 篇)

  • 1、 《书中岁月》读书心得

    《书中岁月》读书心得 江桂枝 这个暑假我对《“新基础教育”论》这本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熟悉。一种牵挂、欲罢不能的情绪随着新学期的来临,日益明显。在随后的校本培训中,有幸聆听了李家成对本书的精彩导读,目睹了他充满激情与智慧的学者风范。精神振奋之余,信手翻读,有感于其中的一些描述:新时期基础教育观中强调重视“生命性”,认为身处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尽管他们拥有生命最宝贵的时候,却并不知道这一时期对于人生的独特重要价值;尽管拥有各种发展的可能,却不知道如何选择,如何学习,如何努力。最最懵懂少年期,正是成长烦恼时。即使让现在的我们回首看这段时光,我们依旧看不清,说不明是怎样度过的。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暑假,在等待中六年只晃了一晃就走远了。烦恼着作业,烦恼着考试,烦恼着大人的叱骂,这些烦恼也早已飘摇得无影无踪。我的少年时代,远远不像那时老师常挂在嘴上的那句话“你们像早晨8-9点钟的太阳,世界是属于你们的”。虽然这激动人心的话语,曾多少次激发年少的豪情。可仅此而已,我相信那时的世界从来就没属于过我们,相反世界老是悖离我们的意愿,不是吗?曾经眩目的也仅仅是那年龄,那青春的年龄。只有那年龄说明着我们曾经拥有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候啊!重视“生命性”这样的话,确实令我深有感触,如果我们致力于教育与学生的生命血脉沟通,如果可以表达出那天真快乐的真实生命形态,这是幸事! 书中还有这样的一句话:差异的两端可能是白痴,也可能是天才!白痴往往很快被识别,引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而天才则有可能被看作怪癖、不守规矩等,遭到更多的批评或限制。强求一致,可能扼杀天才。谁能知道从事教育一辈子的老师,又有几人能有幸教到个把天才,却常常要背负扼杀天才的罪名!这是我原来的认识,原来我不懂,现在却明白了,只要我面对学生一天,就必须面对学生的差异。我们很可能由于对人的认识的“偏差”,会固执地让学生变成我们眼中的模样。如果以新的眼光看待学生,才能激发学生身上隐藏的巨大能量,从他们今天的行为中看到明日的辉煌! 《“新基础教育”论》里不乏这样的话,这样的思想:尊重学生,生命的自觉成长。像是一个丢失了理想的人,在重新找寻理想,“新基础教育论”试图让教育者回归理想。就是像她所说:“教师从每一节课中都能得到生命的满足。”语言中有由衷的深情,洋溢的激情,让我不止一次叹服:新基础真的是春天的事业! 培根在他的《读书论》里

  • 2、 书中韵味

    书——多少人儿知识的宝库,又是多少人儿心灵的寄托……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们的眼睛,我们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会活起来!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读不少的书,或引人深思,或诱人联想,或助人领会到这变幻万千的世界的一条浅浅的轨迹。这些书汇聚而成的海洋,总会有一滴、一点是最令人难以忘却的,纵使时光如箭,日月如梭,这份印象始终难以磨灭!

    然而对于我来说,虽然我如今的阅历尚浅,不好说什么“最”难忘,但是这本书确实让我无法忘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灵深处……

    我要说的就是这本《鲁滨逊漂流记》,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甚至都曾反复欣赏,细细品味。可能我的见解有些浅显,但我也希望能阐述我的想法。

    记得那时,在我不舍地翻过最后一页时,脑中的思绪还跟随着鲁滨逊四处漂泊,回味着他最精彩的那段故事。想想看,他是有多么坚强的意志才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存活下来,又是有多么不屈的精神才能在如此绝境中生活。换做旁人,早就不堪折磨,一命呜呼了!那么,鲁滨逊这个令人敬佩的人是如何坚持下去的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我的答案是这般—他是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在孤岛上生活了几十年的他,不断地创新自我,超越自我。他独自一人在岛上开拓荒地,种植粮食,圈养牲畜,每时每刻都与孤独作伴。在一次次的打击和压迫下,他也一次次地战胜它们,克服那些旁人看上去难以克服的困难。可能鲁滨逊他自己都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绝望促使他成长,绝望也带给他希望。

    歌德曾说过:“作为一个人,首先应该学会的便是如何生存。”鲁滨逊就是这么一个学会了如何生存的人。

    人生也就像鲁滨逊漂流那样,难免有种种困难或道道险阻,也不可避免有一些绝境,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反倒是能更磨炼我们的意志,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又有什么是能够阻碍我们前进的呢?

    这本书向我们诠释了一个道理,也向我们传达了一份信息。不用我说,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是啊,一本书中的智慧是多么的高深莫测啊!

    莎士比亚说得好啊——“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可见书对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更不要说是像《鲁滨逊漂流记》这样的书了,这书中的“黄金屋”可多了去了!

  • 3、 书中探趣

    对于小孩子来说,最开心的就是过节了,可以吃美食,玩游戏,睡懒觉……但对我而言,过节最有趣的莫过于看金庸的武侠小说,莫过于享受书中人物所带来的无穷趣味了。

    今年五一,我终于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来啃书了。在金庸精彩纷呈的故事里,有趣的人物层出不穷,个个都令我眉开眼笑,乐不可支。

    在金庸的笔下,奇人怪人可谓数不胜数:有的古灵精怪,有的呆若木鸡,有的嗜酒成癖,有的爱财如命,有的有过目不忘之神功,有的有点石成金之仙术……可在我眼里,最奇最怪的还是那个贪吃无比、馋嘴万分的洪七公了。这位“九指神丐”,虽然武功盖世,在劲敌面前泰然自若;虽然身为丐帮帮主,在众丐面前说一不二,可一旦遇着美食,就败下阵来,立马放下架子,或用东西来交换,或低声下气来讨要,有时还要伸手抢夺。实在馋了,还跑到皇宫里,躲在御膳房的大梁上,偷吃皇上的菜儿。后来,不当帮主了,有了大把的闲暇时光,就带上炊具,走南闯北,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大有“吃遍天下”的气势。他这性格,不仅让书中的众人哑然失笑,更叫书外的我忍俊不禁。好一个洪七公,真是太有趣了,他这就叫“馋趣”!

    在金庸的笔下,武艺高强却又童心未泯的大有人在,老顽童周伯通真算得上是其中空前绝后的一位了。他年逾古稀,白发苍苍,却天真烂漫,十分贪玩。一串糖葫芦,一个小面具,都能让他喜笑颜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听见“玩”这个字,他就立马抖擞精神,眉开眼笑,没人和他玩儿,他就气急败坏,愁眉深锁。老顽童行事从不拘小节,总是率性而行——和比他小了四十多岁的郭靖义结金兰,和比他小了六十多岁的杨过称兄道弟,在他身上,这辈分永远是乱七八糟的。哎呀呀,看着这样一个“无药可救”的老顽童,怎能不使我捧腹大笑?!当然,在狂笑之余,我还要赞一个: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顽趣”!

    还有那郭靖,别看他一副憨厚木讷的样子,走到哪儿都被人骂成“傻小子”,可这个四岁才开口说话的傻小子,凭借着他的忠厚仁义,终成一代大侠,这就是他独有的“憨趣”;还有那黄蓉,行事任性刁蛮,可她心思机敏,机智无双,古灵精怪,关键是“七分邪中自有三分正”,自有她的“灵趣”,怎不叫人心生爱怜;还有那小龙女,她长居古墓,对于尘世的礼仪、习俗一概不知,十分纯真,有时候闹了笑话,她还浑然不知,真是充满了“纯趣”……

    现在,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地想加入到那支浩浩荡荡的有趣的队伍中去呢?

  • 4、 《书中书》读后感2000字

    眸2019年寒假生活,我有幸拜读了《书之书》这本书,这本书是《致教师》30万册的纪念版。本书包括最美书评、专家研读、一线心声、读者热议四部分。通过阅读本书,我完全颠覆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固有认知,教师就是教师,教师是人而不是神,每一位教师都是在磨砺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筑建学生更是自己的幸福人生。

    书中的文章,每一句话都发人深省,引出的问题与话题,每一个都贴近贴紧教育教学的实际,让我感悟至深,深受教益。花香蝶自来,如果你是个有魅力的教师,何愁得不到家长的敬爱,学生的推崇?那教师的魅力从何而来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是教师魅力的源泉。

    一个教师若有魅力,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亲其友而信其道。新课程给教师提供了充分展示魅力的舞台,教师自己必须努力成为一个全人,才能给学生以人性的课程和全人的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实质就是对学生最无私的爱。袁卫星曾说过,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应当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而做到这些的根本前提,就是需要师爱,师爱的魅力。所谓师爱,即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全体学生中每个人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师爱是教师的一种高尚道德情操,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魅力的源泉,是教育的前提。但凡一位出色、有魅力的老师,师爱无疑是贯穿其整个教育教学始终。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根据我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努力地让师爱成为自己教育教学的核心。在班级里,要做到一视同仁,无论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学困生,做到公平公正。师爱是无痕的,但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生命个体,他们是能深深感受到的。老师热爱理解自己的学生,学生亦会热爱、尊重自己的老师。

    二、情是教师魅力的动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需要师情的具体表达。所谓师情,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实感,对学生的尊重、信任,是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表达出来的一种情感体验。学生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主体,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师情的存在。用师情去打动学生,用师情去感染学生。始终铭记在师范生实习时,一个老师对我说的话,一个有魅力的老师,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应该全身心投入进去,他此时应是一位演员,也是一位导演,课堂则是这幕剧的舞台,教师应该用师情去打动学生,去吸引学生,教师和学生一同沉浸在这幕剧中,那么这堂课是极其出彩的,这样的老师也

  • 5、 在书中成长

    读书费时过多则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细细地品味培根这句话,的确值得深思。它很容易引起爱书人的共鸣,更容易与正在读书中进步的人擦出火花。

    首先,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按照我的理解,这里的惰并不是指懒惰,费这么长时间读书的人怎么会懒惰呢?我认为,这里是指心理及审美的疲劳。读书人都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得到快乐才成为一个爱书的人,而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刻意强求自己在一段或一部分上费尽心思,则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可能会对接下来的部分失去兴趣。相反,如果继续读下去,说不定会有更深的理解,也许前面的问题会不攻自破呢?这与不求甚解倒有几分相似。

    对于文采藻饰太盛则矫,我就有了切身的体会。初一升级考试的那次作文,我便仿照作文书上那些咏诗赞诗的写法去写,还真做到了,自我感觉还不错,再加上郭老师的一番肯定,我更有信心了。可成绩发下来,我却傻眼了,才得了88分。更让我大作文跌眼镜的事还在后面,卷子发下来,作文扣了10分。要说改卷严吧,李晓涵还得了满分,我大惑不解。后来,经人指点,他说我全篇文章好象不是在品日,而全都是在刻意的叹、咏,给人的感觉很牵强,很不自然。我当时不太理解,但仔细琢磨之后,我确实觉得那次作文是过分追求语言的生动华丽,几乎是几句几句往外掏的,而缺少了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虽然拿升级考试做实验玩笑开得有点大,但我确实感受颇深、受益颇多。从那时起,我开始意识到,只有真情流露才能一气呵成,写起来舒服,也更容易打动人,再加上平时的积累,语言就会不华丽但温馨、不活泼而优美。

    至于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则有些纸上谈兵的意味,但又不尽然。前者是学了没用的去生搬硬套,后者是学了正确的却不会应用。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作者批判旧社会的体现,也批判思想陈旧的人,更批判迂腐落后的思想。其对现实社会的启示有两点,可用为有源头活水来和纸上得来终觉浅来概括。

  • 6、 山居岁月读后感700字:《山居岁月》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由美国著名作家珍克雷赫德乔治写的书,书名叫《山居岁月》。这是一本写于几十年前的书,虽然经历了岁月的销蚀,但依旧光彩夺目;这也是一个通过文字得以保存的童年梦想,虽然经历了几代人生命的成长,但这本书依旧激情满怀。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位纽约男孩山姆,在五月的一天离开了家,来到克斯奇山,因为他要在这座神奇又危险的山里寻找曾祖父遗留下来的葛博礼农场。在这无依无靠的生存中,山姆只有一把小刀、一捆绳索、一把斧头、一些打火石和钢片,对山姆而言,这不是一次短暂的旅行或露营,而是要像一棵树一样在这座山中长久地、独立地生存。

    这本书的真实和艰辛如同吸铁石一般吸引着没有勇气和机会进入森林的我们。他教会了我们如何用打火石和钢片点燃火种,如何把木头削成渔钓在小溪中钓鱼,如何在没有鱼的时候寻找贻贝和山慈姑果腹,如何训练老鹰当这些被人遗忘的技巧和方法再一次被人发现并被挖掘出来时,我们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早己和美丽神奇的大自然离得如此遥远!我们甚至在破坏它!

    夏去秋来,冬去春来。在四季的更迭和万物变迁中,山姆学会了谛听和凝视自然。清晨露珠从青草上的滴落声,夜晚猫头鹰的叫声,徘徊的鹿群,被冰雪覆盖的克斯奇山这些不仅仅是动听的声音和美丽的景色,更像是克斯奇山这片荒野的呼吸与节奏。当山姆躺在他那温暖舒服的树洞小屋中静静感受着暴风雪肆虐世界的狂野时,他完全成为了这交响曲中的一个音符。

    居住在舒适、安逸的大城市中的我们,不仅丧失了一种来自本能的生存意志,而且错过了无数个来自生命最深处的感动,所以,我们应该多去接触大自然,这样我们才会了解大自然。我们都知道,多读书、读好书能使人进步。读完《山居岁月》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学到好多知识。以后,我要多读书,把书中学到的知识和感悟应用到学习与生活中去,成为一个不断进步的人。

  • 7、 书中的自己作文优选

    创作文稿是将头脑中的思想有机地传承下去,这个过程中会引导我们用智慧的火炬传递思维,写作的技能也能让我们在交流沟通中更加熟练自如。这篇稿子将从不同角度对“书中的自己作文”进行探讨和观察,供各位读者参考之用,希望有帮助的朋友们可以从中受益!

    书中的自己作文 篇1

    早上起来,沿着运动场跑了九圈后,我象往常那样翻开了语文书。今天我看的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已记不起是第几次读它了,我轻轻的朗读,读着读者我的眼睛就有些湿润了。读着读着,我就想起一些事情来。“读书就是在书中寻找自己。”这句话是我数年前在友人谌兵的书上看到的,当时,我很震撼,这句话就一直留在了我的脑子里。我在这篇文章里找到了我自己。

    虽然我活得没有史铁生那么艰难,但我自认为我是吃过苦的,我懂生活的味道。我的母亲与他的母亲一样伟大。

    善良的人总是从善良出发去看待他周围的人和事,我的坎坷与不顺大多与我的善良有关。就象这次,我还是天真的以为,只要我认真的做事我就可以离我的学生的心灵越近,离我的教育理想越近,我就可以在这个舞台上继续表演。事实是,7月初我就被踢出来了。在签字的时候,我迟迟没有下笔,因为我不愿意相信我眼前的这个事实。之前,他们说,你的课上的不错。他们说,你的课有 马国军老师的课的味道,马老师是一个很可敬的老师,课上得很好,现在在市教科所。当他们把我踢出来时,他们是同一口径:我们的教学班减少了。我只是觉得他们应该早点通知我。

    我那可爱的学生,有些知道我将不再教他们了,他们很是不解,他们总是在问我,老师,你为什么不教我们拉?我沉默了,我惟有沉默。我很爱他们,很想和他们再在一起学习语文,一起发现彼此,激励彼此。

    昨晚,我与l在双冲桥上散步,我们谈起了一些事情和一些人。她说到了人际交往的难,我蛮认同。我说,也许我比较理想化吧,人与人双赢就好了。她脑子转得极快,马上说,那我们呢?我沉默了,我惟有沉默。

    我有较长一段时间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了,前段时间是因为忙,后来是因为心情很坏。十天前,我打电话回家了。是我爸接的,每次通电话,爸总说,我叫你妈来接。这次,妈没有在店里,她带着我的小侄女荷去老屋睡了。结果,我和爸说了二十分钟。与爸妈通电话,我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的,所以,我没有说我被踢的事。但说话的语气还是流露出了我些许的不快。只不过,爸没有察觉。

    读《我与地坛》使我想起了我走过的路,想起了我对生命的认知,对人生意义的

  • 8、 我在书中长大

    指导教师邹红霞

    书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只要一看见书,我就会拿起来看上两三眼。我喜欢书那种五花八门的封面,喜欢书里的那些优美词句,我还喜欢书里那些惊心动魄的情节。读书入迷,忘了吃饭。睡觉,都是常有的事。

    小时候,我还不能认识太多字,只知道看画书上那些五彩缤纷的图案:例如机器猫。大力水手等等,我会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生活感动的流下眼泪。为继母的心狠手辣而咬牙切齿。为小裁缝的机智勇敢而佩服的五体投地……那些动人的故事总能伴随我进入甜蜜的梦乡。

    当我上了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喜欢读成语故事。因为成语故事让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像《掩耳盗铃》。《惊弓之鸟》。我不会像那个盗铃人那么愚蠢,捂着自己的耳朵就想把铃盗走。我会学习《惊弓之鸟》那个打猎的人,仔细观察身边的每件事物。当我不高兴的时候,我就拿出成语故事,津津有味的看起来。这样,我的闷气就全部都消了,如雨过天晴、彩霞漫天。

    而现在的我呢?已经不再喜欢那么画书和成语故事了。我现在喜欢上了长篇小说。读长篇小说可以让我学到很多优美词句。好词好段,从而提高我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西游记》是我读过的最精彩的一部长篇小说,《三打白骨精》给我印象最为深刻:其中孙悟空三次与白骨精交手时的动作和神态描写的生动形象。栩栩如生。颇有意境。读过《西游记》后,我分清了世上的是是非非,明白了善恶美丑。

    书,是人类的思想的结晶,也是启发人类思想的母胎;书是人们精选出来的财富,也是我们的朋友。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

  • 9、 书中自有颜如玉

    今天在家里的电脑上读了《快乐写作——我的小学生活 》,作者是徐梦葭。每个人都知道横跨于河流、铁路、高速公路上的人造桥梁是用来为行人和车辆提供方便的,换句话说,桥梁作为连接体和通道,是用来渡人和渡物的。然而,除了以上描述的桥梁外,人们有时还会听说另一种“桥梁”,即“文化桥梁”。在这里,“桥梁”当然是一种比喻的用法。那么,什么是“文化桥梁”的真正含意呢?

    有一首诗写的很美,诗小梅花:地上一枝梅,越冷却越香。不是温室花,大雪冻不僵。

    特别是我也是农村的,小作者记录农村的生活,深有体会,让我体会到了农村生活的滋味———有点酸,有点甜,有点苦,有点辣。

    大家都知道农村人要种菜,爷爷奶奶有块地,爷爷告诉我这是芋艿的叶子,这是辣椒的叶子,那是花生的叶子......这一来,我对蔬菜的了解还真不少了呢!而且奶奶爷爷种了很多菜,我们不仅要种上去,还要摘下来。比方说摘花生,要挖出来,再把花生一颗颗摘下来。这样的生活让我感觉有点苦。

    农村不像城市洗衣服用洗衣机,农村人是到溪边洗衣服。溪边有一块很长很平坦的石头,是专门洗衣服用的。把衣服摊在上面,抹上肥皂就可以开始洗了。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酸酸的。

    农村里没煤气灶,所以烧饭用柴火烧。一弄不好火就熄了,饭也就要糊了。这样的生活我觉得辣辣的。吃着自己种的菜,自己烧的饭,穿着自己的衣服,心里甜甜的。

    它记录了小作者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在杭州的读书生活经历。在小作者的笔下,我看到了她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发问,她和动物的亲密接触,她生病吃药的痛苦感受,她在课堂上有趣的回答,她美国回来后的“不适应”,她出书后“粉丝”的来信,她毕业时和老师同学们的依依然惜别……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不间断的写作,让小作者的作文水平在一天天地提高。

  • 10、 书中寻乐 (900字)

    一杯茶,一个人,一本书,便驱散了烦乱。在静静的世界里寻觅着书中的乐题记

    早之乐

    在这个春日的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进厕所,悄悄地翻开《三国演义》,无数的乐趣向我涌来,霎时间我沉浸在书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伴随着这首《临江仙》,我犹如翻过了一篇篇流光溢彩的画页,看到火烧赤壁那扣人心弦的情景,我的心不由地到了那烽火连篇年代;看到了草船借箭这脍炙人口的章节,我不禁深深的折服在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中当我正想再看一章的时候,厕所外传来妈妈的声音:上好了没有,快点外面还有人排队呢!我才如梦初醒恋恋不舍的离开书中的乐。

    午之乐

    晒着午间的太阳,避开繁华吵闹,独自进入青山,坐在青石板山,细细品味书中的乐。轻轻念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翻开《红楼梦》,我犹如看到这样的画面。大观园内,一身素衣,一抹淡妆,一条丝帕,一个水做的女人浮现在我面前。侬今葬花人笑痴,他今葬侬知谁轻皱两道月眉,两只玉手无力的摆弄手中的花锄。零落的花瓣似你心中的愁绪我沉浸其中,目睹一个世家由盛而衰的变迁,感受一对有情人的悲欢离合,是是非非。直到看的眼睛酸痛才与书中的乐分离。

    晚之乐

    夜已深了,而我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于是我开始了我的夜晚计划。打着手电筒,看着《鲁宾孙漂流记》。翻开一页又一页的书,我顿时想起肖洛霍夫说过的一句话: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而活着的。书中的鲁滨孙出生在一个上流社会家庭,他很爱航海,但父亲不同意他的想法,鲁滨孙只好背着父亲离家出走去航海,途中经历了难以计数的困难,可他就是不屈服,于是最后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看着这精彩的文字,心里充满无限乐趣。就在这时,老妈突击,我才不舍得放下书中的乐睡觉。

    书的文字是美妙的,它不仅仅赋予我知识,它还给予我无限乐趣。我愿只有一杯茶,一个人,一本书,静静地,简单的,在书中寻乐。后记

    六年级:冯佳敏

  • 2019-09-28

  • 2021-07-23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8

  • 2019-11-04

  • 2019-09-21

  • 2019-10-24

  • 2021-09-24

  • 2019-09-20

  • 2019-10-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23-04-12

  • 2019-10-23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09-28

  • 2023-04-20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1-11

  • 2019-10-28

  • 2019-10-29

  • 2023-06-08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3-03-02

  • 2019-09-21

  • 2023-07-02

  • 2019-09-20

  • 2023-04-21

  • 2023-04-15

  • 2019-09-20

  • 2019-09-20

书中岁月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书中岁月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书中岁月读后感、2024书中岁月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