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唐朝读后感 > 地图 > 唐朝读后感,2024唐朝读后感范文
唐朝读后感

(共 682 篇)

  • 1、 唐朝穿越指南读后感

    品一段过往,恩一段故事与情怀,揭开那层唐朝神秘而又不为人知的面纱,感受前人的悠闲生活……

    你有没有想过,在某天醒来时发现自己出现在了唐朝这一盛世,你要如何在此生存下去,这本书会告诉你。

    在此生存必不可少的首当其冲的必然是语言,语言不通可没法生存,不然别人在嘲笑你你都无法查觉,哈哈。其次令本吃货最着迷的片段就是“美食篇”了。一上街满大街的美食那贯穿全城的香味,怎不令人向往与留恋。嘿!你别说,唐朝人的手艺可不一般,阳春面,哨子面…各种面点,怎不叫人嘴馋,官家的伙食才更让人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我要是是那时的贵客每天可都乐此不彼啊!终于明白了那时的人为何都以“丰满”为矣。因为这么吃,你想瘦都没有办法呀!如果在街上游累了,不妨去青楼妓院坐坐、看看,欣赏那时的歌舞与美景,会让你在疲倦中感到一些释放。城里玩腻了不防去城外一同围猎,坐在马上,用自己或是驯养的宠物来一场欢快的捕猎,体验这乐此不疲的感受,回去还能做几个大菜,尝尝鲜!这样的生活谁不想去体验一番啊!如你想入乡随俗也没有问题,什么春节、七夕节、端午节甚至圣诞节那时都有!你不妨邀一些好友一起过过这些节日!如果想做官也丝毫没有问题,在这书中都有为你筹备着,以备不时之需,你便可安心做客。

    穿越无限好,乐活在唐朝!

  • 2、 《文物贩子在唐朝》读后感

    《文物贩子在唐朝》读后感

    星爷的《食神》里,那位杀上门来和双刀火鸡争牛丸和撒尿虾的基哥有这么一句经典台词:

    (前面是星爷阐述上市拆分等理论,鸡姐基哥皆有些目瞪口呆,于是鸡姐说:你笑,你听的懂?)

    我是不懂,不过听起来满有意思的

    恩,这也就是我看完题目中那本书之后的感想。

    文物贩子一书,在我的标准里,肯定是算得好书的。而且其最大特点就在于,以我本人自认为还算知识面比较广的情况下,居然书里有n多东西是确实不懂,或者说很少接触的。

    然后,在看完公众版之后照例要翻一下书评区。这次翻的结果更是大出预料居然连书评区里的n个精华置顶贴也是看不懂的?!

    这这难道就是理科生的悲哀了么?

    我原先虽然不说,但一直还真的是以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

    然而这小说中文物贩子回到唐朝后,居然真的不搞理工,不攀科技树,仅仅在公众版部分靠文房四宝和经辩居然就能种了田,打下了基础

    这忒玄乎了!

    换句话说就是,这本书的穿越后发展之路居然真的是几乎和理工科无关的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造纸还是出现了,铜镜造假寻找石油之类勉强也算得挨边

    更不要说,本书主人公居然就靠个类似于国际大专辩论会这样的活动居然就足以闻名天下,这可比那些穿越后搞武装斗争的耗时少多了。

    好功底!

    不管是罗列资料也好,还是作者真的胸中万卷书也好。能够将看似枯燥无比的主角成长写到现在这种可读性的程度,作者的文字功底绝对是不一般。

    要知道,虽然笔墨纸砚大家都知道,经史子集大家也都晓得。可从临摹开始,把笔墨纸砚挨个高端一把,再从治学开始,将经史子集能说多少说多少

    这份功夫本身,就已经相当难得了。

    要知道这些东西就算是光堆资料,篇幅上恐怕也已经差不多。但是如果你只罗列资料的话,谁会看?起点要求的可是小说。

    虽然掺了几个俗套的段子吧,比如一树梨花压海棠啊,什么低,还低之类吧,但仅仅从趣味上一点,这本书就已经做得相当好了。更不要说作者在写出了主角之余,还写活了数个角色,就连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也有细节描写。

    哦,这里说的是那位改名叫洗砚的前书童未来教书先生。崔三醉也就算了,这样的异人还不如逛妓院的郑家三老。

    总之,这书虽然我看不懂,但不妨碍我推荐出来。

  • 3、 《走进唐朝》读后感600字

    诗人们的大唐帝国

    ——《走进唐朝》读后感

    华灯初上。人们在渡头喧闹,随着沙岸向江村走去。

    皓月当空,只见一人,镀着月的银辉,坐着小船,向鹿门漂去。那里的寂静,与这里的热闹完全不符。只听,缓缓的,一阵阵钟声凭空而来,好似祈祷的镇魂曲,让人越发的安宁。孟浩然独自一人,隐居于这秋山之上,仰望明月,且听风吟。

    而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上,同样有一个人,享受着夜的寂静。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因身处深林而人不知,唯独明月来相照。初唐,如初生之月,洁白明亮,初唐之诗,也如这皎洁之月,充满意境与情趣。

    鞠一捧月,洒向大唐的长安。月下,便出现了一个如月的人,举一杯酒,别一把剑,与影共舞,于花间醉。走进唐朝,我与作者一样,首先看到的,便是众星所捧的飘飘欲仙的李白。李白的诗歌,是盛唐的顶峰,以至于人们争相为他倒酒以得只言片语。

    然而,物极必反。渐渐的,那月儿渗入云层看不到了。中唐的天地变得阴暗,沉郁。凌冽的寒风,吹动着云际,震悚着大地。官员贵族毫无所知,依旧彻夜欢歌,而无数的穷苦之人哀嚎遍野,冻死路口。这透骨秋风卷去了无数狭小的茅屋和人的生命,更卷起了一爱国诗人杜甫的愁思,他此时也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彻夜未眠,他看着萧索的夜空,想着千千万万与他这般的人,呜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但他虽见过兵车行,走过石壕村,叹过卖炭翁,却也只是一介落魄诗人,又有何能耐与霸权抗争?国家不幸诗家幸,杜甫你只有把满心的悲痛倾注于诗词,留下史诗,让世人警醒,铭记。

    疾风将云雾卷去,凄清月光又重新露出头来,抚平战乱的废墟,随着那凄凄的琵琶声望向寂静枫叶荻花下的浔阳江边。只见几人坐于舟中,听着一女子弹奏,同是天涯沦落人,千里相逢泪满面,一穿着青衫的诗人白居易洒泪痛哭,望着这因月光的笼罩而发寒的江水,心,也变得寒凉起来。

    月儿将要落了,人儿将要散了。即使唐末的诗人怎样吟咏也挽不回渐渐衰落的大唐。诗人们的大唐已成绝响,但月亮的落下也正代表着太阳的升起。虽现在我们再能亲眼见到唐时瓦砾上,青山旁的月光,但诗人们的大唐帝国与月同在,与国无疆。

  • 4、 《唐朝那些人》(优质范文)

    《唐朝那些人》读后感话说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呢?有一下两点原因:1.准备看本书陶冶情操2.对《明朝那些事儿》有莫名的向往当然,网上对它的评价很一般,有说历史性的书籍还是要以一种严肃的语气,显得更为严谨,也有说作者比当年明月差远了,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它的感觉。这本书的文字可以说是白话中的白话,语气幽默诙谐,故事与讲解合二为一。讲了隋末的腐败,唐朝的建立,人物关系的错综复杂,从李渊出生到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作者详细的描写这些大佬们的心理变化,也正因为作者把重点放在了人物的塑造上,所以选择的事件都是可以突出人物的形象,而且其中穿插着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我不知道和我一样去看这本书的人抱着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记得特别清楚的是因为我借不到《明朝那些事儿》……我喜欢他的对各种官职现代化的描述,虽然有时候一些名词说一次就懂了,偏偏要废些篇幅来解释。也喜欢他的各种激烈的语气,叹号用的异常频繁,这让我真的身处在这个环境中,不过这点因人而异,有人喜欢,有人厌恶。对我来说,这种表述改变了我对历史的看法,历史的确是严肃是认真的,但我并不认为当你去了解它的时候也必须去看严肃的书籍,因为对于历史一窍不通或者了解甚少的人,这种书就非常枯燥无味了,反而风趣地描述会更引人入胜一些。不过这样的小说容易内容浅薄,深入不够,不太适合历史大佬们去阅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风趣和深度兼得让它引起了当时的大风潮,这种好的东西自然是要去学习,要去流传的,所以一些读者会觉得这是个带着贬义的模仿出来的作品,但在这本书的开头,作者简单讲述了他为什么要这么写,他的读者建议他可以用幽默的语气来写本书,原因与我喜欢这本书的点相似,而他也比较赞成,才出来了现在的《唐朝那些人》。但看完这本书,自认为情操并没有多大的提升,反倒是对李渊这个”靠儿子上位”的开国皇帝有了不同的看法。书中并没有渲染李渊是个一事无成的人,反而心机颇深,做事三思而后行,心狠手辣,却也安于现状,没什么雄图大志……现在回想起来,认为这本书写的还是比较成功的,起码,我对唐朝这些牛逼的大佬的为人,做事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

  • 5、 我想回到唐朝作文800字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多想回到唐朝,改变历史。

    长安繁华盛景,是多少人的向往。这些固好,却终抵不过朝廷衰败,历史延绵。而我所愿,便是尽绵薄之力辅佐朝廷,改变安史之乱。

    回到唐朝,我会先利用现代医学在民间博个小华佗之称,想来这地位是会有了。然后再去谋个市坊职业,教人们如何制细盐,经济基础便有了,那时名声定又会大噪,不避免唐玄宗会有所耳闻。再利用古仁人的思想得到大贤引荐,去朝廷做官,避免安史之乱便会有所希望了。

    接近政治中心,我会先将民间大况上谏于皇上,大赦天下,减轻赋税,使民心一致,减少流民,改革开放,减缓封建社会的发展。然后建议皇上裁员,毕竟结党营私的奸臣太多,分权制衡才是正道。当然这一定会使我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但我也会学得更精明,少说多做,与一些真心为国着想的官员结友,商量计策,以免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心纳百川。

    接下来,也是最重要的:奸相李林甫,杨贵妇一家,尤其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些人,皆为大患,邪不压正,多些贤士上谏唐玄宗,杨玉环可能不会一直得宠,狡猾奸诈之人可能不会如此猖狂,再设计除掉安史两人,或许就会避免安史之乱了呢?大唐覆灭,多少人曾为此痛心?

    据悉,安史之乱丧失了唐朝60%的人口,这是一大不幸,内忧外患,百姓何以生存?战乱频繁,遭殃的不止国家,还有人民。如真要探,其实还是唐朝的制度出现了问题,还有那些不知何为国,何为家的大臣为非作歹,结党营私,置人民于何地?愿我的出现,能促进唐朝向另一个社会过渡,传播现代人的思想文化,或许现在的中国更辉煌呢?

    话虽如此,但改朝换代乃是历史潮流,封建社会漏洞百出,即便没有安史之乱,以后也会有更多党羽之争。虽是可惜了开元全盛日但现在难道不更胜一筹吗?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若真有幸,便来大唐走一遭。

  • 6、 《唐朝定居指南》读书笔记

    去年读了一本《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对那种以生动幽默的方式来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书籍很感兴趣,我觉得这样的书籍简直是对社会功德无量的东西。当然,研究古代文化的学者们皓首穷经地进行学术研究的功劳更大,因为没有他们的刻苦钻研,就没有我们对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但说到普及这些知识的话,还不能不赞扬一下像森林鹿这样的历史文化爱好者。他们可以说是专家学者与普罗大众之间的桥梁,他们把高深艰涩的学术成果转化成喜闻乐见的普及型读物,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到了知识。

    其实,我们的社会是很需要这种普及型、入门级读物的,它们对激发读者的求知欲、引领读者走进更广阔高深的知识殿堂是很有作用的,而且特别适合青少年读者。

    想当年,我对历史、经济、哲学、科学等学科知识都是不感兴趣的,除了应付考试之外,我没有更多想深入了解的意愿。因为在我看来,那些都是枯燥乏味的,都是艰涩高深的。但自从读了《明朝那些事儿》之后,我开始对历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又读了很多历史类书籍;自从读了《魔鬼经济学》之后,我对经济学有了继续了解的愿望;自从读了《哲学的故事》之后,我又多读了几本关于哲学的书籍;自从读了《唐朝穿越指南》之后,我对讲古代文化的文章和书籍有了更多的关注;读了《所罗门王的指环》之后,我消除了对生物学的陌生感和敬畏感;读了《小顾聊绘画》之后,我对西方古典艺术有了更多的认识。

    比较遗憾的是,我遇到这些读物的时间太晚了,如果我能早点与它们相遇的话,也许我在最能读书的时候读到更多的书。我有时也感叹,在自己的学生时代,竟然没有人告诉我,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有趣的书籍。我还希望,自己能够发现更多有趣有益的书籍,推荐给孩子们。

    当年,于丹在百家讲坛上开讲自己读《论语》的心得,她的讲座引发了很多争议。批评者对于丹把一部儒家经典讲成心灵鸡汤是极度不满的。但无可否认的是,于丹的讲座引发了很多人对经典原著的关注,杨伯峻先生编著的《论语译注》因此而大卖,这样的社会效应我们是不能忽视的,于丹、易中天、康震、纪连海,以及其他在百家讲坛上传播各科文化知识的学者教授是功不可没的。

    当然,我们要呼唤高质量的普及型、入门级读物,如果是低质量的读物,误人子弟,还不如没有。这要求作者一方面要有严谨认真的学术精神和比较高的学术能力,能够认真研读学术著作,并且善于对比、辨别、筛选众多学术资源,忠实于事实,不歪曲、不恶搞,另一

  • 7、 [精品]唐朝那些事儿读后感范文800字精选

    闲暇之余我们都喜欢阅读,阅读作者写的作品,读后让人很受感动,文采非常令人羡慕。在阅读时我们脑海里的思绪可以记录在读后感里,写好作品读后感的关键是什么?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唐朝那些事儿读后感范文,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唐朝那些事儿读后感范文 篇1

    读历史,是一件有趣的事儿。

    《唐朝那些事儿》讲述了李渊的起兵到李世民去世的唐朝兴衰史。李渊的贤明、李世民的英勇让我记忆犹新。他们的成功,也引起我的深思。

    李世民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个神话。他总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论何时都能化险为夷。这似乎不是单方面的因素,是人性的必然。

    他是一个无畏的将领。在追击宋金刚的部队时,他的军队疲劳至极,属下的不满、劝解丝毫动摇不了他的决心。“在前进的道路上,也许会有挫折,也许会有失落,但我坚信,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读到这段独白,我突然明白了什么——也许他们的军队不是真的无懈可击,而是因为信念在支撑着他们!精神上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心中有信念,便会无坚不摧!

    他也几度命悬一线。围攻洛阳时,他差点被杀死,还好他的部下尉迟恭把敌人杀退,他才生还。尉迟恭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忠勇,让李世民刮目相看,也被后人所称赞。可以想到,假如李世民在尉迟恭前来投奔时杀死了他,那么现在他自己也早已成了刀下亡魂。个人的能力与才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朋友危机时的相救。在危难中的一只援手,会改变人的命运;在无助时的一次帮助,无法用金钱衡量;在失落时的一句安慰,能让心灵愉悦……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好好对待,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也需要别人帮一把!

    这本书给我的启迪还有很多:

    勇往直前并不是一味地前进,适当的弯曲会使自己生存得更好。

    常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提醒自己:自私会使人众叛亲离。

    …………

    历史本身很精彩,现在发生的,曾经发生过,并终将继续下去。我们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观其兴亡,分析他们的成败,也用他们来警示自己。

    唐朝那些事儿读后感范文 篇2

    前不久,我读完了《唐朝那些事儿》这套书的一部分。当我细细的品味其中每一个文字时,就像乘着小船在唐朝历史的长河遨游。

    这套书讲述大唐帝国二十一位皇帝治国的故事。有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有有勇有谋的开国皇帝李渊,还有武艺高强、北征突厥的唐太宗李世民……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则是李世民和陈袆。

    北征突厥、贞观之治、平定西秦、晋阳起兵……说到李世民,

  • 8、 暑假作文:唐朝红妆——读《上官婉儿》有感

    这是一部女人的历史。一个在血色迷蒙中看见世界的女人,一个在掖庭中度过童年的女人,一个和女皇相依相偎二十七年的女人,一个在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的女人。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女仆,最终成为权倾朝野的帝王嫔妃,这就是那个女人的智慧。上官婉儿,那个和武曌同样伟大的女人。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与对权力的热爱走出了黑暗的掖庭,十四岁便成为了武曌的贴身侍女,之后又凭着武曌对自己的信任与依赖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朝廷。

    书中最大的魅力无疑是婉儿和武曌之间那戏剧性的关系。高宗的懦弱使得婉儿的祖父和父亲被武曌所诛杀,这不可泯灭的深仇大恨从此烙在了婉儿的心底,她的确冲动过,但那世人皆醉我独醒的人生把握却阻止了她,她深知复仇是把双刃剑,一旦被人控制,就只会两败俱伤,而自己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是生存,于是婉儿最终没有杀武曌。而对于武曌来说,婉儿就像是隐藏在她身边的一把匕首,她的美丽,她的高贵,她的智慧都成了武曌生命的威胁,但她实在太爱这个初出茅庐却足智多谋的小姑娘了,甚至这种爱到最后演变成了一种过分的依赖,因此武曌也没有杀婉儿。漫漫27年,尽管家族的仇恨像一道屏障阻隔着她们,但她们同时又是如此得需要彼此,她们朝夕相处,在政治的舞台上齐心协力,才久久地稳稳地立于万人之上,可以说,她们两人就像是那个时代帝国上空的一道长风。这是一种心灵的默契,这是一种智慧的碰撞,这是一种伟大女人之间的欣赏。与其说武曌与婉儿的关系是主仆,还不如说是母女,家族的血海深仇早已被她们的智慧驾驭住了,因为那就是女皇的魅力,从婉儿第一次见到这个气度非凡的女人起,婉儿的心其实便早已归顺了她,而从女皇第一次召见婉儿起,女皇的心也被清纯的婉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攫走了。她们彼此欣赏,彼此理解,彼此依赖,无话不谈。在得知是婉儿逼着愤怒的薛怀义烧毁了明堂和天堂这两座被女皇看成命根的圣殿时,武曌怒火中烧,这间接威胁皇上的罪名足以让婉儿命丧黄泉,而就当婉儿被羽林武士拉出寝殿时,武曌却泪流满面,最后甚至破例撤销了婉儿的罪名,恐怕在女皇心目中连太平公主也无法与婉儿相提并论,婉儿已经成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她才会宁愿遭受公私不分的罪名也要救回婉儿。而为了巩固女皇的地位,婉儿甚至不惜出卖了自己至爱的李贤太子,如此看来,她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远远超越了主仆,这难道不像是母女才会为彼此所做的事吗?从一对仇人最后成为一对母女般的主仆,这,就是爱。再深刻的夙仇在爱的面前

  • 9、 《唐朝穿越指南》读书笔记600字

    《唐朝穿越指南》读书笔记600字:

    从秦朝开始,到清朝结束,中国的朝代在不断更替,最终还是结束了封建统治时代,历史这条长河,在不断流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遗弃历史这一学科,越来越多的人不关心国事,国家把历史作为一门学科,让我们能重视起来,这样、有什么意义?我们又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呢?

    秦朝因为残暴的统治,二世而亡,刘邦正是吸取了前者的经验教训,才让西汉王朝步入兴盛的阶梯,历代王朝的君主也同样是结合了历代兴衰的历史来巩固完善自己的统治。唐太宗李世民,正是吸取了隋炀帝残暴统治的教训,改变自己的统治方法,才能开创了贞观之治,我们学习历史,首先是要让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国家能够发展更好。

    “百善孝为先”,这些封建思想在文革时期经受了一次盛大的洗礼,从人们的脑海中抹去大半,不好的思想现在已经不去学习,但有益的却也渐渐淡忘。读书笔记唐高宗李治,为纪念自己的生母文德皇后,修建了大雁塔;康熙为使自己的皇祖母身体健康,写下天下第一福……历史中这些对我们有益的孝道,礼貌,都是值得学习的。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生来就能过上优越的日子,很多人常在外打拼,被金钱蒙蔽了双眼,被利益冲刷了思想,有心人的劝说也无济于事,若能穿越到100年以前,这做人最基本的孝道,是从小就要深刻于心,一生都不能忘却的!学习历史,让人们对‘孝’有更深刻的理解,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有更好的传承!

    历史,可以助人们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历史,教会人们怎样做人;历史,让我们看到古人的卧薪尝胆、忠君报国的精神……

    学习历史,更深的了解中国,传承文化!作者:徐清珊

  • 10、 读《长安十二时辰》有感:梦回唐朝

    梦回唐朝

    ——读《长安十二时辰》有感

    刘晓刚

    个人感觉历史小说并不好写,有时为了介绍一些当时的历史背景、剧中人物关系和常识,作者会让人物说出一些不太像当时人说的话,顿时跳出感强烈。同时要把一些很重要的历史信息安排进情节,让它很自然的呈现出来,这是件挺难的事。更难的是,如何让读者感觉真的回到了那个年代,与那些人物一起看当下时局风云变幻。这个角度讲,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算是不错的长篇著作。

    故事从天宝三载元月十四巳时说起,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第三年的正月十四上午十点。此时的长安城时值开元盛世,是唐朝极盛的缩影。而在盛世之下,暗潮涌动,边境不安,党争愈烈,城市安庆祥和、百姓安居乐业的表面现象背后的阴暗、邪恶、阴险、绝望无处不在。一伙突厥人正在酝酿着一起毁灭长安城的恐怖事件……

    如果你喜欢看紧张刺激的历史小说,那么《长安二十四时辰》很对胃口。从书名不难联想到,这是一部以时间为主线展开的故事,像极了美剧《反恐二十四小时》。同样是跌宕紧凑的故事架构、反脸谱化的英雄人物、波澜诡异的深宫权斗,还有堪比美剧主人公怎么也打不死的人物设定和让人瞠目结舌的剧情发展。不同的是年代、国度和文化背景。在美剧中我们可以看到fbi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武器装备,而在这部书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唐朝封建社会大背景下的政治制度、人文环境、边贸往来、市井街巷等等。我想这本书绝对是虚构的情节,但如果你熟悉这段历史,便会不自觉的寻找与当时帝王将相历史事件的契合点,去再次寻觅李泌、李林甫、元载、杨贵妃等等这些被后人无数评说、无数演绎却在历史上真真切切存在的人和事,在真实与虚构的世界里流连忘返。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作者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描写主人公张小敬,一句"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帅"承载了很多。换做当今,张小敬应该特种部队退役下来的现役帝都某区刑警队长或资深片儿警形象,三教九流黑白两道通吃,因替曾经共赴生死的战友抱打不平而杀死自己的上司被判死刑。恰逢城市危难之际作为不二人选被获释,肩负拯救城市重任不畏生死、不择手段,誓死保卫帝都百姓的孤胆英雄。

    客观的讲,《长安十二时辰》上部,从一开始突厥人进入长安城导致的恐怖事件发生,到张小敬运用各种手段翻遍长安寻找线索小有成果,剧情连贯合理。张小敬的人物性格日渐清晰,一个心系百姓、维护正义、有情有义却不按常理出牌的不良帅形象呼之欲出。同时随着书中辅佐东宫的李泌、姚汝能、檀棋等人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0

  • 2021-12-31

  • 2022-03-12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1-10-26

  • 2021-12-24

  • 2022-03-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9

  • 2022-03-31

  • 2021-10-05

  • 2021-12-04

  • 2021-12-16

  • 2021-10-25

  • 2021-10-30

  • 2023-05-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唐朝读后感
唐朝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唐朝读后感,2024唐朝读后感,教您怎么写唐朝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