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劳动合同法读后感 > 地图 > 劳动合同法读后感,2024劳动合同法读后感
劳动合同法读后感相关栏目
劳动合同法读后感热门栏目
劳动合同法读后感推荐
劳动合同法读后感

(共 2878 篇)

  • 1、 《劳动合同法》的读后感2000字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本单位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管理,指挥,监督下提供有偿劳动的协议。

    在阅读完劳动合同法之后,我感受到劳动合同给我们广大劳动就业者带来得保证,在劳动合同法中对双方都规定了法律责任,规定双方的劳动合同一经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无形中劳动合同维护了广大劳动者的利益,劳动者在工作中有权提出择业择岗要求,参与企业薪酬计划胡制定,提出个人薪酬和劳动条件的要求等企业信息。这些规定使劳动者可以对自己的劳动权利胡维护有法可依,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能够自己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同时劳动合同法也尊重主体平等,在规定劳动者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用人单位的权利,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者在履行劳动义务的时要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章程,遵守劳动纪律,保守商业秘密,遵守职业道德等。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得双方的利益得到了平衡,避免了双方的冲突,使得市场平衡稳定的发展,使用人单位寻找人才,以及我们寻找工作岗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劳动合同是随着劳动者就业而产生,随着劳动者结束就业而结束,所以劳动合同无时无刻不在维护着劳动者的权利,首先,从签订劳动合同开始,劳动合同法规定了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包括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同时必须是双方自愿,协商一致的,不得出现强迫,欺诈等手段。订立程序必须依法订立,严格按照国家法规执行。

    在签定劳动合同时,有些劳动者往往忽视劳动合同的形式,比较重要的合同有时只是口头上说说,实际上这有可能会损害劳动者利益,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要求建立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关系,应当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这使一些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企业提高自己规范运行意识,正视了劳动者的利益。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劳动者在同企业签定劳动合同时,单方面听从企业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由企业提供合同,劳动者甚至练内容都不看就签了字,这无疑劳动者对自己的权利,义务,以及法律责任都不了解,所以劳动合同此时又帮助劳动者完善自己的权利和法律责任,劳动合同规定了法定条款和商定条款,法定条款即是劳动法律规定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的法定条款,主要有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

  • 2、 劳动读后感

    一篇优秀的作品有哪些方面呢?其中,对人物情感描写的细腻可谓是不可或缺的。此外,撰写读后感是一种锻炼自我思考的好方法。本篇文章“劳动读后感”即是为您准备的。

    劳动读后感(篇1)

    劳动创造了一切,劳动创造了人们的勤劳。是农民伯伯的劳动才换来了我们丰富的饭菜。是老师的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我们解题的思路。

    一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名字叫《劳动的开端》。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吴运铎生活很艰难,他看见比他大的穷孩子都去挑煤,也打算靠自己的力气挣一点小钱。“我”和小赵爬过几座山、穿过几片树林赶到挑煤的地方。谁知来得太早,“我便睡在几张放桌上,睡得正熟,”我“忽然落在了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我“想多挑些煤可是挑不动,又去掉一点。我刚开始还跟得上别人,(m.)可走了不到二里路就没了力气。一不留神摔倒了,煤也撒了一地。从此我走上了艰难的人生道路。

    从《劳动的开端》这一课,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人们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劳动使人们从懒惰变为勤劳,劳动是快乐的,是幸福的。劳动最光荣,我们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劳动的习惯。

    劳动是艰辛的,在当今社会,虽然一切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依然要靠劳动,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劳动读后感(篇2)

    青少年是社会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是一支满载着活力和希望的群体,用破土而出,肆意生长的姿态迎接着前方风雨的洗礼。疫情期间的所想所感,坚定的信念与无私的奉献、生命的崇高与脆弱、年华的青葱与晦暗,让青少年有了种更加直接和客观的感受,想要成为国之栋梁,必须更加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意见围绕”劳动教育”,强调劳动教育与时代相结合,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应当更加地明确目标,勇于实践。青少年的成长不光要扎实刻苦地学习专业知识,更要结合整个时代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做到全面的发展,才能教育真正有意义的过程与目的。

    好比在这场战斗中,每个青少年都担任着冲锋陷阵的角色。这是责任,是一份属于未来接班人的荣耀,也是党和国家对青年的自信与期盼。因此,我们更应该不断地磨砺自身,秉持着敢学敢做敢创新的学习精神,不忘党和国家的殷切栽培,让青少年的荣光能如星星之火般照耀整片神州大地!

    上面这些就是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读后感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劳动读后感(篇
  • 3、 劳动最美读后感

    【篇一:劳动最美读后感】

    最近,我读完了《劳动最美》这本书,书中告诉了我们许多的知识和道理,比如劳动最光荣、珍惜劳动果实、在劳动中成长,劳动成就人生一个个闪光的字眼,一条条深刻而通俗的道理,启迪着我、教育着我。我就珍惜劳动果实谈谈自己的感想吧!

    它告诉我,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个懂得珍惜的人。也许,平时你不太在意的普通食物,对于有些人来说就是美味佳肴;也许,你随意丢弃的纸张、玩具却是家人用起早贪黑的劳动换来的成果!在我们身边,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令人感到羞耻!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浪费就是暴殄天物,就是伤天害理!每一件劳动成果其实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都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所以,珍惜劳动成果就是尊重劳动者。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珍惜呢?最重要的是,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比如,离开房间的时候要随手关灯。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过长,音量应尽量调小,亮度尽量调低,不看时要关机。用水尽量开小水龙头,用完后及时关紧水龙头。要爱惜食物,吃多少盛多少,落实光盘行动。要节约用纸,尽量减少乱涂乱画,即便是草稿纸,我们也可以写得小而紧凑些,而且用过的纸还可以当作废品回收再利用呢

    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一起做节约小能手,做懂得珍惜的学生吧!

    【篇二:劳动最美读后感】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一切靠劳动,生活才美好。这是陶行知爷爷对劳动的生动解说。看完《劳动最美》这本书,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的这两件宝,用得可好了。看到妈妈拎在手里的包沉甸甸的,我马上走上前接过妈妈的包,妈妈夸奖我是家里的小男子汉,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我还是爸爸的小帮手,爸爸满身疲倦地回到家,我温情地为他送去拖鞋,倒一杯热热的茶。作文爸爸的手机响时,我为他递到手中,帮他接电话,爸爸说我是他的贴心宝。

    做劳动最多的要数帮爷爷奶奶了。奶奶要读手机新闻了,我体贴地给她递上眼镜。要开饭了,我主动去端菜。爷爷头晕了,我帮他揉脖子。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帮奶奶拖地,那时我才六岁,不知道怎么拖,就拿着拖把在客厅里转圈圈儿,瞧我把爷爷奶奶逗得哈哈大笑,我才不理睬他们呢,想笑就笑吧,我继续去拖地去了,当然是用我独门方法,不转晕不罢休!

    这两件宝贝我不仅仅找到了,还把它们运用自如,因为劳动的孩子最光荣!

  • 4、 《西窗法雨》读后感

    《南方周末》曾以专栏刊载了一系列短小精悍的小文,文章精彩,意蕴丰富,且语言幽默风趣,其中不乏古今中外的小事,末尾寥寥几笔,浅谈方圆规矩,点到即止。编辑谭庭浩先生以《西窗法雨》为名,中山大学程文超教授以小文论方圆为序,经作者刘一正教授整理,删增三版,刊印成书。

    作者刘星先生,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于美国法学院做过访问学者。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多部法学著作,并在《南方周末》《法制日报》等报刊辟有法学随笔专栏。

    本书以《西窗法雨》为名,蕴作者之意,开西窗,下法雨,窗甚小,雨也小,数篇小文,仅千余字,点到即止,似乎有意使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然千字小文,却能连缀文学和律法,使之相融一体,随性漫谈西方法律文化,信手拈来古今中外小事,却涉笔成趣,着眼于中国法治现状,末尾寥寥数语,蕴意深长,却点睛辄止。

    篇一《苏格拉底的慎重》公元前399年,智者苏格拉底以不敬神和蛊惑青年的罪名饮毒芹草而死。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却因为其誓死不越狱而引发自然法学和分析法学数千年的争辩。避免当权法律的死亡制裁,他有两种选择:一是缴纳赎金买赎其罪;二是借学生克里同的帮助逃狱。于苏格拉底而言,显然他是一位物质贫瘠,思想富裕的哲学家,赎金他是万万没有的,那么合法的救济行不通,只剩下逃狱了罢。然而苏格拉底以一段话剖析其誓死不越狱的态度,当我对一个制度不满时,我有两条路:或者离开这个国家,或者循合法的途径去改变它。但是唯独我没有权利以反抗的方式去破坏它。时间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是活在这个世上好还是死了好,只有神知道答案。于是,一个伟人惨死于当时最民主制度的制裁下。于正统中国人而言,既然法律不公正,为什么还要服从呢?实在应该堂而皇之越狱而去。这个故事大致揭示了西方法律文化一种深层次的意识,从古至今,西方人似乎就不像中国人这么坚决。他们对待认为不公的法律,态度要慎重。一方面,就法律作为权威秩序而言,西方人是这样的态度,也许法律会一时矫枉过正,但在世俗之城里,只有一个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苏格拉底必须死,因为雅典城邦的法律需要生存。如果公民因为一己之私而将法律随意戏弄,那么律法权威扫地,社会秩序崩塌,城邦存亡堪忧。另一方面,作为民主制度下的法律,对苏格拉底和弟子来说是不公正的,而在更多雅典公民看来,当时的民主制度和法律再正当不过了。把苏格拉底的标准强加给大众,显然

  • 5、 《无伤跑法》读后感
    王联锋 如今在中国,跑步已成为发展最快、大众参与度最高、最受社会关注的运动之一,马拉松的火爆也代表着大众跑步潮流的兴起。 说起跑步的好处,可谓不胜枚举:有效减肥;提高心肺功能,从而帮助你长时间有效地工作而不会过度疲劳;预防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这些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疾病;缓解伏案久坐带来的颈肩腰腿不适;消除焦虑和抑郁这两种最常见的不良情绪,改善心理健康和减压;有利于骨骼、关节、肌肉健康;改善睡眠质量等。这些都是跑步的生物学作用。另外,跑步除了带来健康,还能让你更有毅力,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充满成就感(例如完成一场马拉松比赛)。通过坚持跑步,最终会成为一个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并且积极上进、拥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 然而,当人们开始投入跑步运动时,通常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是认为跑步很简单,人人天生会跑,不需要学习,顺其自然;另一种是在具备一定的跑步经验后,盲目追求速度,过度追捧马拉松,缺乏科学跑步与训练的基本理念和方法,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减肥失败、伤痛高发、练得辛苦却进步缓慢等。 所以,对于我们这种跑步“小白”来说,《无伤跑法》这本书无疑是最佳选择。这书具体而详细的给我们讲解了关于跑步的常识。比如:跑鞋的选择,是大点好还是小了好;跑步时间的选择,是晨跑更好,还是夜跑更好;跑步前应不应吃饭,跑步后应不应加餐,选择什么样的水果和食物;如何补水;选择什么样的跑步姿势;跑前如何热身,哪些动作是正确的,多长时间;跑后给肌肉做拉伸、放松,规范的跑后拉伸究竟应该怎样做;如何选择一些经济实惠的拉伸道具;如何控制呼吸和频率;跑步为什么会岔气等等。 一个正确的方法,将引导我们走向一个正确的方向,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并掌握书中的内容,一生快乐、健康跑步。

  • 6、 《高效休息法》读后感
    读《高效休息法》石磊 最近几年明显感觉到注意力下降,胡思乱想,无法沉下心来去做一些细致的工作,刚好看到樊老师说这本书,可以说是很惊喜了。花了40分钟听完觉得不错。大脑所有的疲劳都来源于过去和未来。对过去的事情心有不甘,对未来充满不安。大脑就像是电脑里的内存,存的东西越多,各种痕迹越多,处理速度就会变慢。当我们不做任何评价和判断,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经验时,就能创造一个干净、清晰、具有高度抗压性的大脑。 书中提到的几种高效休息方法 1、正念呼吸法;采取基本姿势坐在椅子上,手放在大腿上,闭上眼镜。感受与周围环境的接触,脚底与地板,屁股和椅子,感受身体被地球重力所吸引。感受呼吸时胸腹部的起伏、停顿、空气湿度,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产生其他杂念,则通过呼吸拉回来。5-10分钟每天同一时间段,同一地点持续练习。 2、提升专注力,摆脱心事重重:将思绪拉回当下,关注走路的速度、站立的姿势、日常活动的动作、吃饭时食物的颜色,口味。 3、猴子思维消除法:扔掉胡思乱想对他们说我已经受够了,找出自我设限的例外情况,站在历史上知名人物的位置上他们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接受原本的当下,不属于当下的东西不评判。 4、rain法冷却愤怒的头脑;认知到自己在生气,接受自己愤怒的事实,但是不加以评判。观察一下自己愤怒的时候身体有什么变化,身体的哪个部位感受到了紧绷。不要过分纠结自己的愤怒情绪,与她保持距离。 5、消灭看不顺眼,培养积极正面的慈悲心。保持正念的意识状态10分钟,想起那个让你不爽的人看看身体的感觉与内心的变化,感受自己的难受,感受自己身体的变化。在心中对他们默念以下句子 希望你能避开各种危险平平安安。希望你幸福,安心自在。希望你身体健康。 建议: 早晚有规律作息,保持适当的有氧运动。 不在床上看电脑或者看手机。让大脑记住床是睡觉的地方。 在卧室找到可以放松的空间。 拥有一个可以随时开启某种现象的开关,一旦开启立马进入状态。 接受大自然,拥抱古树,赤脚走路,自然的东西会让自己更具灵性。 多看看美好的东西,美的感觉可以让大脑放松。 埋头做一件事情 五日简单休息法 1、前一天的准备,用新发型,固定的音乐或者香薰为大脑建一个条件发射机制,让自己进入休息模式。将房间整理成非日常生活的样子,想象自己住在森林里或者小溪边。 2、第一天早上睡到自然醒,起床后进行10分钟的正念呼吸,白天动态冥想,晚上泡个最舒
  • 7、 与法同行读后感

    与法同行读后感(一)

    法律,给人一种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举止。正是因为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有条有理:正是因为由于法律的存在,才使我们的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我们应该感谢法律带给我们的一切。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我们必须要知法守法,做任何事都要与法律同行。法律素质如何,就关系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品道德。遵纪守法,我们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如:赌博,斗殴,偷窃

    我们应该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自爱自重,珍惜自己,在一生中对社会有作为,不做违法乱的事。

    我记得一条新闻是关于某人接触网络游戏cs后,就着了迷,经常往网吧里钻。苦于家里管得严,小兴就想出这么一招:每天一大早打着上学的旗号,背着书包直奔网吧,差不多到放学点儿了再回家。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多时间,小兴不仅把父亲给的学费等都送进了网吧,还因为钱不够,不断向父亲索要周末补习费等各种费用。后来到期末,小兴拿不回成绩单,父亲起疑找到学校,才知道儿子竟然已经半年没有上学,学校也没有和家长沟通!而就在小兴父亲深受打击的时候,又传来另一个噩耗:小兴因为上网缺钱,从家里拿了水果刀去打劫了一名女中学生身上的20元零花钱,结果被少年法庭判处缓刑。与法同行,让我们懂得岁月之短暂,生命之宝贵;与法同行,让我们摆脱冲动与鲁莽,拥有理智与稳重;与法同行,让我们拥有灿烂辉煌的明天。愿我们在法制的蓝天下健康成长,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栋梁之材!!!

    与法同行读后感(二)

    学法,知可为而不可为;用法,行应为而勿妄为。法律已融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是我们建设幸福安康生活的前提和保障。我阅读了这本《普法教育度读本》从中受益匪浅。

    打开这本图文并茂的书籍,我一下子就被这生动形象的插图,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细致深入的讲解吸引住了。细读之后,我才发现这本读物的意义不仅只在如此。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名族的希望,我们理应健康的成长,去迎接美好的明天。但是,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谈薄等原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朵朵美丽的青春之花就在黯淡无光中萎然凋谢,为了最大限度地让青少年保护自身健康成长,让人文花朵更加美丽的盛开,我们青少年就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加强法制观念。这本普法教育读本就是一本蕴含了丰富法律知识的书籍,它把我们领入了法律的殿堂,它告诉我们

  • 8、 安全生产法读后感

    安全生产法读后感一:读安全生产法有感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始终贯穿着三不放过的原则,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之后,体会到追究事故责任者的责任不够明确。因此,现在又将三不放过改为了四不放过,加大了发生事故后的处理力度。这不失为一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好做法,有新意。但生产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即使再加多几个不放过也为时晚矣。新出一台的《安全生产法》则体现了在安全生产管理上要强化超前意识、预防为主的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只有有效地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使安全管理工作达到最高的境界。

    安全管理工作的超前意识,强调把安全工作的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监督上来。要建立完善的事前监督管理体系,在贯彻安全第一工作中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和防范胜于救灾的内涵。同时,也要形成建立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围,这是安全管理工作事前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安全文化追求的是一种各级领导干部身一体力行现出来的安全管理理念,从而促使所有人员表现出较高的重视安全工作的自觉一性一和积极一性一,并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自己的职业价值中去,从而使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成为自己工作的行动指南。另外,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考核机制,是事故超前防范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司已将安全生产考核标准纳入到了各部门的月度工作计划指标考核中去,从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个监督和防范的作用。然而,还存在着重视对安全事故的考核,轻视对不安全因素、异常的监控。在这种安全管理体制中,不可避免地抱有了一种侥幸的心里。孰不知,小病不医,终成大患。等到安全事故发生后,再找原因谈几不放过晚矣。因此,一个完善的考核机制应包含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健全责任链

    的监控系统,提高防患意识,从小事做起,建立必备的安全防患措施,坚决杜绝三违,养成工作严谨、执行制度认真、工作程序规范的良好工作作风。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防和互防能力,做到三不伤害,从而建立起安全管理

    工作的新风尚。

    把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一性一消灭在萌芽状态。

    安全生产法读后感二:安全生产读后感

    开卷有益,这是我对自己读书多年来的最深、最明了的体会,安全生产读后感。从古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到今人的书籍是人类灵魂进步的阶梯,无不看出读书的良好作用,我们每天都在学习,我们每天都在学习新的知识。知识是什么,学习知识到底是为了什么?首先我们要先弄懂这个问题。在我

  • 9、 西窗法雨读后感

    西窗法雨读后感范文一

    总觉得文学与法律相隔很远,其实是没碰到高手。读《西窗法雨》才知道文学与法律是可以联姻的。一正要讲的是法律。法律自然枯燥。但一正却有化枯燥为有趣的本事。用文学的手法讲法律的道理是一正的一大创造。他善讲故事。用文学的眼光看,他有较高的叙述策略。一,他叙述短小、精彩,且语言幽默风趣,往往几句话便能抓住人。二,他有明确的叙述目的,能将故事在不知不觉中引向他要讲述的道理。读者还在故事的享受里,却已经开始了对道理的领悟。一正有涉笔成趣的本事,古今中外的事件,被他信手拈来、皆成文章这是《西窗法雨》中序的作者程文超对本书及其作者刘星的评价。

    原本以为,看完这么高的评价,带着过高的期望去看这本书,一定会觉得失望,而事实并非如此。《西窗法雨》既不像法学教科书那样枯燥无聊,也没有其它法学著作那么深奥难懂,而是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拨评说,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却时时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

    《西窗法雨》中每一节都讲述了不同的法律道理,其中我对《政府旁边的法院》的印象颇为深刻。

    对于政府犯错这一件事,中国人和西方人明显持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中国人一般选择让政府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纠正自己的办法;而西方人恰恰相反,他们选择了让旁人教育,让法院纠正的方法,因而产生了政府里边的法院和政府旁边的法院两种截然不同的传统。

    在这一节中,作者以水门事件的例子阐述了在西方人看来纠正和防止政府犯错误的最好办法以权力制约权力,而此方法首先表现在法院存在于政府旁边。我们并不能否认西方也存在腐败现象,但也不得不承认权力对权力的制约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实现。

    此外,作者还提到,如果法院存在于政府之中,那人们只能寄希望于政府及其人员的道德自律了。简单的一句结语,把读者的视线从西方的法律现象转移到中国本身,道出了中国当今社会腐败现象前赴后继、越反越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缺乏有力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通过叙说西方法律文化现象,启蒙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这就是本书最为成功的地方之一。用通俗易懂的例子讲述深奥难懂的法律道理,让法律文化在不经意间得到普及,这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

    《西窗法雨》读后感范文二

    记得刚开学的时候,第一次上民法课,老师就向我们介绍了《西窗法雨》这本书,然后我就开始

  • 10、 谱法知识读后感

    时间的车轮将我们带入了繁华的二十一世纪。现在是商品社会、高度文明的社会。如果你不懂法,那你将无法在这个社会立足,将会被这个社会所抛弃。读了《普法》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法律就好比一把好的手枪,你把握得好,那它就是你的朋友,你自卫的工具。如果你把握的不好,那它就是代表正义,为新世纪惩罚你的刽子手。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一般法律意识淡薄,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却不知道怎样拿起那把枪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某位同学,在商店里一不小心的买了变质、发霉的食品,大多同学都满不在乎,一笑而过,顶多在心里暗骂售货员几声罢了!都认为小事一桩,何必大动干戈,其实我们应该拿起那把枪与那些不法行为做斗争。要求得到应有赔偿,这样一来既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惩罚了那些唯利是图的奸诈商人。何乐而不为呢?

    有一次,我的好朋友放学时去小卖部买零食,当她准备想把零食撕开时,我问她:你买零食的钱从哪来的?她吞吞吐吐地说我的零花钱。确定吗?我问。她把头埋得低低的,惭愧地说我瞒着爸爸妈妈,从柜子的盘子里拿的。我严肃的对她说,这就是你的不对,没经过爸爸妈妈的同意就拿钱,这叫偷,现在是小偷以后长大成作文大偷。我们做人要踏踏实实,是自己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要凭自己的劳动换来果实。她听了我的话她说我要向爸爸妈妈承认错误,争当四好少年。还有一次,在外婆家里,我看见外婆拿着垃圾准备往窗户外面扔。我看见这一行为,我连忙劝住外婆:外婆,你不能把垃圾往窗户外面扔,你这一扔可能会砸到人,或者砸到动物都没有好处,砸到人可能会犯罪。外婆说你真懂事。外婆连忙走到地下把垃圾往垃圾桶扔。法律其实就是国家制定的规则,约束着每个人的行为,包括我们小学生。如果我们不懂法,自己做了违法的事都不知道,并很有可能带来恶劣的后果。从另一方面来说,法律也是保护我们每一个小朋友的武器,当别人欺负我们时,法律会帮我们主持公道。所以,我们小学生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做任何事都离不开法律。作为新世纪的花朵,我们应学法、懂法、用法。一个国家的国力再强大,但没有一个好的社会秩序,只有犯罪行为的国家,人民是不能安居乐业的。只有人民安居乐业,一个国家才真正意义上的繁荣起来,才能长治久安。我坚信,只要人人懂法、守法,我们就一定能勾勒出一幅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的新型文明社会的美好蓝图!

  • 2022-11-29

  • 2019-09-28

  • 2023-06-25

  • 2023-05-22

  • 2023-03-21

  • 2022-11-25

  • 2019-10-29

  • 2019-11-03

  • 2019-11-02

  • 2019-09-20

  • 2022-05-04

  • 2023-04-19

  • 2019-11-04

  • 2019-10-09

  • 2019-10-28

  • 2019-11-06

  • 2023-02-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2-02-16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22-05-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02-14

  • 2019-09-25

  • 2019-09-23

  • 2022-11-29

  • 2019-10-17

  • 2022-10-27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19

劳动合同法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劳动合同法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劳动合同法读后感、2024劳动合同法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