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文明的奇迹读后感 > 地图 > 文明的奇迹读后感,2024文明的奇迹读后感
文明的奇迹读后感相关栏目
文明的奇迹读后感热门栏目
文明的奇迹读后感推荐
文明的奇迹读后感

(共 7917 篇)

  • 1、 读《文明的奇迹》有感
    这个周末我看了新科幻短篇小说《文明的奇迹》,作者,超侠。这篇小说主要是想借助于外星人的视角,使我们能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人类的许多错误,来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文明。 这是一篇十分有趣的科幻小说,作者似乎一直在跟我们玩“捉迷藏”游戏。每当自己觉得快要恍然大悟时,作者就会突然笔锋一转,又把情节带到下一个令你想象不到的地方去了,让你再次陷入迷惑,十分吸引你的注意力。 比如:我代表全人类,双手颤一抖地接过这份免罪金牌。我泪流满面,口里感恩地说着谢谢。代表们望着地球上美丽的文明,鼓起掌来,一温一暖如春天等。就在这时,作者笔锋一转:当我把头转向飞蹀舷窗之外时,我的眼睛被震撼了,外面是一个无比灿烂的文明之夜,起伏翻腾的蘑菇云海,蓬勃绽放的红色岩浆,摧枯拉朽的冲击波.......人类自以为很“聪明”,把全球的核弹“武力”都聚集在一起引爆,向外星人来展示地球的所谓文明。 看到这里,我已泪流满面,这是何等惨烈的场面啊。地球的文明,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从这里让我想到了我们班级里有几位特别调皮的同学,自我感觉特别的好,很喜欢使用“武力”,搅的课堂上“鸡飞狗跳”。五年级了,都应该做一位真正的文明小少年了。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文明?” 我觉得:真正的文明应该是以自律自强、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安全为前提,充分地发挥人类的聪明才智,合理使用地球资源,造福全人类! 这个故事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小学生,为了未来地球的文明,现在应该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学一习一,掌握丰富的知识,为将来国家的发展、地球的真正的文明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2、 走进“文明奇迹”_《世界100文明奇迹》读后感550字

    你是否在别人问起历史地理时,你只能回答你所普及的书本知识?你是否也会说很多句:不知道。当你听老师的话广泛阅读课外书时,你是否只选择小说,作文等?你有没有想过阅读一下我们世界的历史地理?

    这天,我从书店买回了一本书-----《世界100文明奇迹》。我从来没有买过这类的书,我一般喜欢看一些叙事类的小说,但这本书却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的国家地理系列的图书,并且读说天下,里面有很多精美真实的插画。

    这本书也是历史的馈赠,文明遗迹总带有一种强烈的浪漫意味,它们以饱经风霜的面容向世人展示着曾经的故事:战争、信仰、权利、财富。它们给我们的不应是深深的感叹,而应是启迪、鼓舞,让它激起我们创造的勇气。有无数的奇迹在废墟上拔地而起,历史的奇迹从过去走向现在,让我们想未来传递,并感谢这伟大的馈赠。

    不知谁说过地球在转动,奇迹会发生。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个奇迹相关的种种趣味的事,解答了一个个令人费解的历史之谜。大到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小到一个个城市。米诺斯迷宫、雅典卫城、宙斯神像、帕特农神庙。你了解多少?这本书包括了宫殿与城堡、宗教圣地、建筑奇迹、古迹文明、历史名城等精彩的内容。这本书有实地拍摄的图片,易懂的语言,让我们走进里历史,走进了那历史奇迹。

    这本书为我们编织出一次穿越时空的梦幻之旅。

  • 3、 读《世界文明奇迹》有感

    庄严肃穆的故宫,雄伟壮丽的天安门,曲折蜿蜒的万里长城……

    比如说乐山大佛:历时90年才得以竣工,大佛造型庄严,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盛世唐朝的宏大气派,大佛位于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三河交汇处,虽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江畔。

    再比如说北京故宫博物院:原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是明朝皇帝朱棣征调无数能工巧匠,用了14年时间建成的雄伟建筑,占地72平方米,共9000多间房间。

    这一座座名胜古迹,里面包含了多少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

    写到这儿不禁使我想起发生在今年寒假的一件事:一天我正在写《寒假乐园》一开始非常简单,一会儿工功夫就写了一大半,我心正得意,这时一道数学题进入了我的眼帘,我漫不经心地做了起来,可我却感觉越来越难,怎么也解答不出来,于是我静下心来,一句一句地读题目,一遍一遍理解,一边读一边画图,最后终于解答出了。看来和古代劳动人民建造伟大的世界文明奇迹相比,我克服困难,解几道题目是多么渺小啊,我终于知道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 4、 读《最伟大的文明奇迹》有感 (450字)

    e nbsp;

    每当我捧起一本名为《最伟大的文明奇迹》的书时,总会为人类祖先所创造的文明奇迹而为之惊叹。

    这一本书像我们讲述了人类祖先在历史上创造的奇迹,神奇的建筑,这一些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外观、艺术内涵等各个方面都告诉我们当代的历史、环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条条美丽的风景线。

    而有一个问题,是我一直疑惑不解的:祖先们是如何在完全没有任何科学技能的情况下,创造出这一些震惊世人的的古迹修筑成功的呢?

    带着这种种的疑问,我仔细阅读了这一本书,在知识的海洋里,我领悟到了这一本书向我们讲述的深层道理。人类以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奇迹逐一展现在我们眼前,从各个反面,展现了人类祖先在历史中的最灿烂、最神奇的景象,这正是祖先们用智慧与劳动创造出来的,令我们感受但人类历史的壮阔辉煌与生生不息。祖先们的智慧,或许是我们现在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是,他们的劳动中透出来的勤奋却是我们在一个竞争的社会里,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让我们把祖先们所创造的劳动奇迹成为我们行动的动力,好好学习,长大後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报答祖先们为我们的生活创下的壮举!

    广州市天河区元岗小学五年级:泛泛之

  • 5、 读后感大全:《世界100文明奇迹》读后感

    你是否在别人问起历史地理时,你只能回答你所普及的书本知识?你是否也会说很多句:不知道。当你听老师的话广泛阅读课外书时,你是否只选择小说,作文等?你有没有想过阅读一下我们世界的历史地理?

    这天,我从书店买回了一本书-----《世界100文明奇迹》。我从来没有买过这类的书,我一般喜欢看一些叙事类的小说,但这本书却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的国家地理系列的图书,并且读说天下,里面有很多精美真实的插画。

    这本书也是历史的馈赠,文明遗迹总带有一种强烈的浪漫意味,它们以饱经风霜的面容向世人展示着曾经的故事:战争、信仰、权利、财富。它们给我们的不应是深深的感叹,而应是启迪、鼓舞,让它激起我们创造的勇气。有无数的奇迹在废墟上拔地而起,历史的奇迹从过去走向现在,让我们想未来传递,并感谢这伟大的馈赠。

    不知谁说过地球在转动,奇迹会发生。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个奇迹相关的种种趣味的事,解答了一个个令人费解的历史之谜。大到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小到一个个城市。米诺斯迷宫、雅典卫城、宙斯神像、帕特农神庙。你了解多少?这本书包括了宫殿与城堡、宗教圣地、建筑奇迹、古迹文明、历史名城等精彩的内容。这本书有实地拍摄的图片,易懂的语言,让我们走进里历史,走进了那历史奇迹。

    这本书为我们编织出一次穿越时空的梦幻之旅。

  • 6、 创造奇迹的奇迹男孩读后感分享

    读读好的奇迹男孩,追求的是一种气质、亦是一种涵养。在阅读了奇迹男孩后,我想您对于这个奇迹男孩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奇迹男孩的理解。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奇迹男孩的读后感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整理的“创造奇迹的奇迹男孩读后感分享”,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创造奇迹的奇迹男孩读后感分享(篇一)

    《奇迹男孩》是近期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比较火的一部作品,和印度的《神秘巨星》并驾齐驱。《神秘巨星》在商业营销上打着中国观众所熟知的演员阿米尔汗的招牌,而《奇迹男孩》则完全靠口碑相传和影视相关公众号推波助澜了,至少对于中国的大部分观众来说是这样。

    先是老大在电影院看完了《奇迹男孩》,然后bella给老大推荐了《wonder》这本书,也就是电影《奇迹男孩》的原著小说。老大问我有没这本书的电子版,我觉得书的封面似曾相识的感觉,到自己的云盘里面一搜,还真有,在usatoday这个文件夹里面,马上贡献了出来。《wonder》这本书,在usatodays best-selling books 12/21/2017十佳销售榜单中排名第二。

    紧接着老大开始看《wonder》的原版书,qq老师也悄不作声的开始看,看完书后说写得很棒,难度也不大,书中好几处还把她给看哭了。这下我就心痒痒了,趁着周末空闲,先从网上下载高清资源看完电影,然后立即看书,暂停手头正在看的《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三天时间看完。

    《wonder》这本书,之所以畅销且热度不减,我觉得作者抓住了几个点。一是内容简单质朴看起来比较轻松,就像中国原来有一档节目叫东方时空,它的口号是:讲诉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二是遣词造句简单,难度不大,可以覆盖不同年龄、地域和阶层的读者。三是书中传递出来的价值观被普罗大众广泛接受:天生残缺的人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中国有一个成语形容叫:身残志坚。四是多点叙事的文法结构安排得很巧妙,全书总共分八个章节,每个章节以不同的人物出场进行第一人称视角叙事,每个章节彼此连接又互相穿插,画面感很强,可读性就更强。

    书中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家庭中有幽默风趣的爸爸,有把所有时间和精力扑在孩子身上的妈妈,有坚强懂事的姐姐,有出生时候遭遇不幸却又勇敢面对生活的弟弟小八月(核心男主角)。所有看点围绕小八月展开,他的日常生活,他的

  • 7、 文明的碎片读后感

    文明的碎片读后感(一)

    对于余秋雨,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学者,然后是一个历史学家,最是一个作者,他的文体我觉得叫历史散文或许更合适。既可以读到散文的那种喜怒哀乐,又可以读到历史的沉重和厚度。

    《文明的碎片》的风格基本还是和《文化苦旅》相承接的,感觉是《苦旅》的补充版。对我而言,看他的书首先是得到更多历史的信息,然后再去感受他文笔的张力,和对生活的理解。

    逐字2020逐句的讲解,未必每个人都有的福分,这样的结果就是印象深刻,当然讲不了几篇。我一直觉得这个过程直接奠定了我日后扎实而又彪悍的阅读功力,以及飘忽不定的阅读风格。

    记得讲到敦煌壁画被愚昧而又贪婪的老道毁掉的时候,mr.l气愤的叉着腰站在讲台上眼眶泛红久久无语,当时我觉得是不是太内啥矫情了。结果若干年后当我站在讲台上时,我才明白那种情感是自然而然的,掩饰不了。

    这个民族太容易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执政者大多热衷于那些愚民的小把戏,而那些普通百姓们又大多可爱的擅于自欺欺人。或许大家都乐在其中。

    mr.l 您是我此生最感激的老师之一。

    老余的书还是早期的好看,不论文风还是深度。

    文明的碎片读后感(二)

    这次有时间,读的却是《文明的碎片》。出版商给它冠名《散文卷》(1994年5月一版春风文艺出版社,余波舜策划、编辑)。可是我读起来,怎么也没有散文内涵的优美感觉。除了我用△、○符号,来表示我读过的文章有秀和略美的感觉之外,余篇我认为文章的散文特点与特质,显然是浅而且薄力了。当然,我不认为作者的文笔功底不好,学问不实。这本是可以单独一篇两篇可以简装出版的东西,却偏要拿来凑合到一块,摞列一起。我心想,出版者这样做,是不是有蒙读者的感情是实?显然的!因为散文就是散文,小说就是小说,报告文学就是报告文学,杂文就是杂文,论说文就是论说文。依次类推,读书人读多了,品都可以品出个味出来。所以怎么可以混淆一堂要去误人子弟的呢?所以我认为这本冠以散文名义出版的本子,应当不是作者本义,而是文化捐客与文化投机出版商所为。也或许在经不住这些人的几番游说之后,余先生便也三五地同意了。

    应当说,这也是一种动机效益嘛。今天,在商品观念大行其道的社会里,不讲经济效益能行么?没有名人效益,又不谈经济效益能行吗?所以我完全理解。但是,我也感到可怜。要不这样做,我们的作家能干些什么?我们的出版商能干些什么?我们的读者们又能想到些什么?所以可怜余后,我又为当

  • 8、 关于文明的读后感

    关于文明的读后感(一)

    《文明礼仪》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它使我清楚地懂得了:文明礼仪是社会和-谐的金钥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书中文明礼仪的小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真正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也让我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

    以前,在家里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丰衣足食的我养成了懒惰的习惯。每天起床后,还是妈妈帮我叠被子,吃饱了饭就把碗丢在一边,从来没有帮父母分担过一些家务,可谓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学校,我是一个纪律散漫的学生,总把老师的话当作耳边风,平时不喜欢佩戴红领巾、校牌,上课不认真听课,去食堂打饭时常常插到队伍的前面。我也知道这样做会遭到同学们的鄙视和白眼,但我并不在意。再加上平时我总搞些恶作剧,常常给同学们难堪,因此,我的朋友越来越少了,但我还是我行我素。

    如今,我读了《文明礼仪》这本书后,使我脸红耳赤。其中《列宁理发》这一小故事更深深地打动了我,日夜为国家大事操劳的列宁去理发馆理发,别人知道每一分钟对他来说是极其宝贵的,都争着让他先理发,但他却遵守秩序,轮到了自己才理发。列宁的精神令我好感动,想想自己以前的一举一动,又想起老师平时对我的谆谆教导,我惭愧极了。于是,我决定改变自己:在家里孝敬父母,对父母的忠告和教诲虚心接受,恭敬有礼;在学校,遵守规章制度,做到尊敬老师,和同学和睦相处,以礼相待,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在一些公共场所讲秩序,举止文明,不乱扔瓜皮果壳,不随地吐痰由于我懂得了这些,因此,以前在家里娇生惯养的、在学校横行霸道、蛮不讲理的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懂礼貌,勤学好问,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因为我的改变,大家对我也刮目相看了,所以朋友也渐渐多起来了。在家里,经常得到父母的赞赏;在邻居之间,经常得到叔叔、阿姨的夸奖;在学校,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称赞。由此,我的成绩也大大提高了。我相信,大家读了《文明礼仪》这本书后,也应有所启发:在家里,做个懂事孝顺的孩子;在校园内,不再随手丢垃圾,在教学楼走廊上不再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不再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不再故意损外学校的公共财物;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共秩序。

    同学们,生活处处有礼仪,在家中,在校园,在各种公共场所,我们要谨记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文明礼仪不是一个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们大家,只要人人都遵守礼仪,讲文明,讲道德,那么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

  • 9、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

    篇一:《文明的冲突》读后感

    对地缘政治及当下中国的几点思考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的重建》读后感

    “现代全球的政治,应当基于全世界不同宗教与文明间的深刻冲突来理解。”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 )的一席话,导出了西方政治理念的一种新变革,将政治的分歧归结为文明的冲突,并以此来审视整个变革时代的地缘政治、全球政治,新颖而深刻。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个人和国家都难以孤立存在,而《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的重建》可以为我们提供以西方思维看世界的一种视角,同时,也能重新去考察我们自己的文明进程,去服务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

    缪尔·亨廷顿在此书中,最值得称道,也是引起人们巨大反响的,正是太对于文明的态度,有人推崇,有人贬斥,可谓毁誉参半,但是,能够引起全世界的一种关注,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突破,特别是在9·11事件爆发之后,由伊斯兰文明好西方文明的讨论一时间更是甚嚣尘上。而时至今日,在某种程度上讲,部分恐怖主义势力打折民族的旗号,去行恐怖之恶,其出发点也是维护不同的文明,就如同前不久发生的3·1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就暴露了其民族分裂的嘴脸,而其实质在某种意义上讲则是一种扭曲的文明的冲突,我们必须正视,而不仅仅是以武力去解决,更要看到事件背后的原因,从而加以正确疏导。

    缪尔·亨廷顿对于文明的论述全面而深刻,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其主要观点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其一,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在地缘上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部分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及非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同文明内部的力量配置和文明冲突的性质分不开的。同一文明类型中是否有核心国家或主导国家非常重要;在不同文明之间,核心国家间的关系将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未来走向。

    其二,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

  • 10、 失落的文明读后感

    失落的文明读后感范文一

    我读完了《失落的文明》,最大的感想就是为璀璨的古老文明所惊叹,为逝去的文明曙光而遗憾。

    这本书选取了古希腊、罗马帝国、古埃及、古印度、巴比伦、玛雅、印加、阿兹特克这八个人类的古代文明,从其历史、社会、文化、艺术、科技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以深入的文字娓娓讲述了这些古老文明的往日。

    开天辟地之初,大自然就在不知疲倦地塑造着地球的沧海桑田,也带给古老的人类无穷的好奇与想象。悠悠数十个世纪,人类一直在感受着自然造物主的神奇,同时也用自身行动不断地给这个地球制造新的惊喜。

    那些逝去的文明曙光注定再也不会出现,然后,废墟的留存却给了我们长久回望的可能,一段段远古的文明正在这种回望中,逐渐显露出她神秘的笑容。智慧的希腊,伟大的罗马,永恒的埃及,虔诚的印度仿佛人类儿时的老照片,一切都显得真实而遥远。我们解答了很多远古时的事,就像一个成人追寻着自己儿时的记忆,可是解答得越多,就越想知道更深、更古老的东西。

    今天的人类,又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再来创造文明呢?

    在我看来,这文明的创造来源于我们每一个人,做法更是简单不过不随地吐痰,不乱抛废纸,文明用语,礼貌问好这些小小的细节都可以使我们再创造出文明。干起来吧,人类!让我们行动起来!把我们忘却的文明再用我们的行动把它追回来。虽然这些小小的细节对我们来说是不值得一提的,但是这些细节都是我们以前所忽略的。我们杭州是一个文明的城市,但有时我们把这些文明的举止忘得一干二净了。

    《失落的文明》读后感范文二

    前几天看见了新书推荐《失落的文明》,便好奇的读了起来,其中那些描写朴素时代经典语句吸引了我

    恒古如一,来面临复去,永不停留。我听见岁月的脚步声正在大地上回响

    它是一条河,没有人能阻挡它永恒流动。天地宇宙是它的流域,浩瀚人心是它的河床。它是寒风中飘零的落叶,它是阳光一盛开的花朵,它是春雨里刚刚萌动的幼芽。它是步履蹒跚的老人,是英姿勃发的青年,也是满目雅气的幼儿。它伸出一张无形的手,冷静地将日历页一页的住后翻,人世是没有任何力量能锁住这双手。客观存在把今天变成昨天,把昨天变成历史。当熟悉的领带逐渐远去的时候,陌生的未来正一步一步临近。

    它像一把雕刻刀,永无休止地雕琢着世间万物,也雕刻着形形色色的人生。所有一切都是它雕刻的对象,谁也无法逃避。天上的云,地上路,海里的浪花,河面的桥梁,森森里的树木,城市中的高楼老人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寿斑

  • 2023-06-30

  • 2019-09-28

  • 2021-07-14

  • 2019-10-23

  • 2021-07-14

  • 2019-09-21

  • 2021-07-0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0-20

  • 2019-10-09

  • 2022-03-15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1-06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09-28

  • 2019-10-19

  • 2022-01-13

  • 2019-10-29

  • 2019-09-25

文明的奇迹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文明的奇迹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文明的奇迹读后感、2024文明的奇迹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