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身边的逻辑学读后感 > 地图 > 身边的逻辑学读后感,2024身边的逻辑学读后感
身边的逻辑学读后感相关栏目
身边的逻辑学读后感热门栏目
身边的逻辑学读后感推荐
身边的逻辑学读后感

(共 258 篇)

  • 1、 《身边的逻辑学》(精选)

    我们有大脑,为什么不能清晰思考、理性生活?读了这本书后,我不禁提出了这个疑问。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例子:19世纪英格兰海军部特别委员会开始研究铁船问题。该委员会于1818年经海军大臣弗朗西斯·巴林爵士签署下发布了一份官方文件:“海军部反对建造铁船,因为铁比木头重,会沉入水中。”

    看出什么来了吗?其实,这个陈述偏离主题。铁比木头重,会沉入水中,那又如何?国王知道,许多人也知道。为何要陈述一般人都知道的事实,莫非是想寻求赞同?请仔细想想:陈述开头就提到“海军部”,而不是“我们”、“委员会”此类的字眼。这说明海军部用他的威信与权威来打压我们。海军部自称是海上事故务的专家,言下之意就是我们全是傻瓜。海军迫使其他人相信这样一个荒谬的、没有任何意义的理由,因为他们想不出如何反驳铁船问题,又不好意思闭口不谈,就以权威来打压我们。

    我小时候,外婆家的后院有一个鸡窝,每天日出前,公鸡都会大声鸣叫。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着,直到大年三十做年夜饭的时候,这只鸡被交到厨师手上的那一刻起才结束了。尽管鸡永远消失,可太阳仍然照常升起。因此,我确定日出并不需要公鸡以及它那洪亮的歌声。造成日出的另有原因,公鸡不是这件事的必要条件。这就是“在此之后,因此之故”的逻辑误区的正面典型。

    这个谬误使许多年轻人丧失了生命。玛雅人在旱灾时为他们的掌雨之神恰克献祭活人,真的下雨了。结果是,献祭有用;做法是,下次再遇到旱灾时献祭就对了。直到玛雅人想出搬迁部落这主意后,这种做法才明令禁止了。

    逻辑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它虽然包罗万象,但又是身边有用的小窍门。与人争辩时,投资理财时,与人交谈时,有逻辑的思考与敏锐的洞察力都能使你的一切烦恼烟消云散。有逻辑的生活十分美妙,让我们与逻辑共乘一叶扁舟,向着初升的曙光前进!

    【指导老师评语】

    本文通过两个通俗、有趣的事例让我们简单地认识“逻辑”。

    小作者首先告诉我们在某个领域拥有声望,不代表在别的领域中拥有权威。进步往往仰赖怀疑,而非顺服,未经思考依附权威是错误的。其次告诉我们就算一个事件接着另一个事件发生,或是两个事件在时间上接续,也不能假定它们有因果关系。

    通过以上事例告诉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熟练使用最具力量的人类活动――理性思考。要不断改进你的思维方式,用清醒的头脑分析事物,辨别真假,作出睿智的选择,指引着你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 2、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3000字

    金融的逻辑一书由陈志武所著,深入浅出、由表及里从财富的制度和文化谈起,告诉我们什么是金融的逻辑,对于金融行业的人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金融的逻辑读后感3000字。

    一、资本的逻辑。作者把公元1600年左右的国家分成两组:一组是国库深藏万宝的国家,中国明朝国库藏银1250万两,印度国库藏金6200万块,土耳其帝国藏金1600万块,日本朝廷存金1030万块;另一组是负债累累的国家,像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400年过去了,哪组国家发展得更好?当年国库藏金万贯的国家,除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变命运外,其他国家迄今仍是发展中国家,而当时负债累累的却是今天的发达国家。作者据此得出一个结论:资本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他提出,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资本化就是把未来的钱通过证券化的方式转化为今天的资本,用于当前的生产生活开支。陈教授认为,从英美等国家的发展历史看,成功的原因主要不是对外掠夺,而是资本化发展与金融创新的结果。这是一个与国内传统认识有较大出入的观点。应该看到,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之所以钱越来越多,主要也是资本化改革的结果。但要注意一种现象:西方国家往往是政府穷得很,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滋润;而当前的中国恰恰是政府手上很有钱,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日子却是过得紧巴巴。因此,中国在资本化发展与金融创新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要走。

    二、市场的逻辑。通过对儒家思想的分析,中国人以前很多在友情名义下所从事的经济活动被一一市场化。几千年来,中国人接受的都是儒家教育,在传统中国社会里,血缘是家族、亲情内部利益交换的信用基础,儒家的三纲五常名分等级秩序是信用交易的具体文化制度保障,孝道文化是个人未来生活安全保障体系。所谓养子防老便是大家最熟知的明证。但是这种靠血缘、亲情实现的隐性金融交易慢慢走向了以显性交易形式的金融市场,主要来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人口流动增加,由血缘、亲情关系提供的经济保障和养老越来越不可靠,正式的金融交易产品必定应运而生;第二,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单纯的家庭家族养老无法胜任,上有老下有小的独生子女承担不了重负,以血缘为基础的保障体系效果越来越低。因此一种基于金融市场和法治的体系最终取代传统家庭和儒家文化的体系,将是历史的必然。

    三创新的逻辑。作者在书中花很大篇幅分析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从媒体上

  • 3、 《身边的逻辑学》读后感600字

    我们有大脑,为什么不能清晰思考、理性生活?读了这本书后,我不禁提出了这个疑问。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例子:19世纪英格兰海军部特别委员会开始研究铁船问题。该委员会于1818年经海军大臣弗朗西斯·巴林爵士签署下发布了一份官方文件:“海军部反对建造铁船,因为铁比木头重,会沉入水中。”

    看出什么来了吗?其实,这个陈述偏离主题。铁比木头重,会沉入水中,那又如何?国王知道,许多人也知道。为何要陈述一般人都知道的事实,莫非是想寻求赞同?请仔细想想:陈述开头就提到“海军部”,而不是“我们”、“委员会”此类的字眼。这说明海军部用他的威信与权威来打压我们。海军部自称是海上事故务的专家,言下之意就是我们全是傻瓜。海军迫使其他人相信这样一个荒谬的、没有任何意义的理由,因为他们想不出如何反驳铁船问题,又不好意思闭口不谈,就以权威来打压我们。

    我小时候,外婆家的后院有一个鸡窝,每天日出前,公鸡都会大声鸣叫。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着,直到大年三十做年夜饭的时候,这只鸡被交到厨师手上的那一刻起才结束了。尽管鸡永远消失,可太阳仍然照常升起。因此,我确定日出并不需要公鸡以及它那洪亮的歌声。造成日出的另有原因,公鸡不是这件事的必要条件。这就是“在此之后,因此之故”的逻辑误区的正面典型。

    这个谬误使许多年轻人丧失了生命。玛雅人在旱灾时为他们的掌雨之神恰克献祭活人,真的下雨了。结果是,献祭有用;做法是,下次再遇到旱灾时献祭就对了。直到玛雅人想出搬迁部落这主意后,这种做法才明令禁止了。

    逻辑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它虽然包罗万象,但又是身边有用的小窍门。与人争辩时,投资理财时,与人交谈时,有逻辑的思考与敏锐的洞察力都能使你的一切烦恼烟消云散。有逻辑的生活十分美妙,让我们与逻辑共乘一叶扁舟,向着初升的曙光前进!

    【指导老师评语】

    本文通过两个通俗、有趣的事例让我们简单地认识“逻辑”。

    小作者首先告诉我们在某个领域拥有声望,不代表在别的领域中拥有权威。进步往往仰赖怀疑,而非顺服,未经思考依附权威是错误的。其次告诉我们就算一个事件接着另一个事件发生,或是两个事件在时间上接续,也不能假定它们有因果关系。

    通过以上事例告诉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熟练使用最具力量的人类活动――理性思考。要不断改进你的思维方式,用清醒的头脑分析事物,辨别真假,作出睿智的选择,指引着你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 4、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

    写在前面:

    因为连岳的推荐,买了这本小书。

    因为法科出身,大学时学了《逻辑学》这一门课程,故而还算有点基础。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反复练习并付诸实践的,久而不用也便生疏了。

    建立逻辑的基本框架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这本书语言简练明了,意思表达清晰,没有一点基础的人阅读起来也完全没有障碍。而且书小而薄,可以很快读完,也方便携带,所以反复阅读也是值得的。

    我会在读完一章后,整理好笔记,再继续读下一章。因此按章更新读书笔记。

    ─第1章─

    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

    01 全神贯注

    ①相似性使得我们忽略眼前的实际情况,对应该关注的地方视而不见,草率作出结论。

    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相似的情景只不过是对曾经经历过的事物的简单重复。

    每个情景都有它的特殊性,而我们必须对此特殊性保持敏感。

    ②注意力要求我们对所处的每个环境以及组成环境的每个要素都作出敏捷主动的反应。

    不要对周边的事物漠然处之,要用心去看,用心去听。学会关注细节,不因事小而疏忽。

    02 确认事实

    ①事实的客观存在有两种基本形式:事物和事件。

    事物是比事件更基础的存在形式,因为事件是由事物组成的,或者是由事物的表现形式组成的。要确认事物的存在,你只需实地去考察。

    ②事物和事件都是客观的,它们都存在于公众领域,原则上可以为每个人所获得。

    如果某个事物是我们可以亲身体验的,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投身其中,获得第一手资料。

    如果没有条件获得第一手资料,我们就必须严格考察所获间接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确认事物的真实性。

    主观事实得以确认的基础是对其他当事人的完全信任,所以你必须首先考虑对其他当事人完全信任的可能性。

    03 观念与其对象

    ①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正确观念忠实地反映其对象的客观秩序,与之相反,错误观念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

    ②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观念与其对象的关系来确认观念的正确与否。

    最有效的确认观念正确与否的方法,是透过观念本身去观察其所表现的对象。

    04 留意观念的本源

    ①观念能感知的来源依旧是独立于人脑意识的客观事物。

    与事物接触得越多,对它的理解就越深刻;对它的理解越深刻,观念就越清晰。

    ②理解观念的关键点永远应该是它在外部世界的根源。

    要确认事实,我们必须绕过观念直观外部世界。如果我们成功地为观念在外部世界中找到了对应物,那我们就确认了一个事实。

    05 观念联系事实

    ①简单观念:所对应的

  • 5、 读后感逻辑学1000字模板

    好书可以增加人生的意义和乐趣,读完作品后,可以把读书感悟记录下来。读后感就是将自己读后的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你也许需要"读后感逻辑学"这样的内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读后感逻辑学(篇1)

    之前有阅读过哲学和逻辑学,按照正式的书面语言表述的话:逻辑学和哲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如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你也可以将它们定义为一项技能。而我通过比较,个人认为逻辑学理论比哲学更好理解,而且实用性更强,范围也更广。哲学是一门教会你如何认知世界,如何思考。而逻辑学,更像是一个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本书中大概讲述了逻辑学的涵义,表现形式,目的以及非逻辑学的含义,原因和表现形式。通过本书,我对逻辑学的定义就是逻辑,也可称为推理,目的是寻找真相。

    然而,逻辑学相比于哲学,它不仅教会你如何思考,还会让你领略到如何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也是我对本书记忆最深的,也是收获最多的一个板块。我一直认为: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当中,每天都与周边的人事物产生联系。而最重要的就是与人产生联系,那么在进行有效沟通之前,你需要思考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这本书,就像是对新手入门的一本初级教材。在这本书的思维带动下,你会发现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与逻辑学息息相关的。有效的沟通,那就是在明白你的意思下进行思考并做出相应的反馈。这个过程就好似你是一名推论家,你接触社会(假设论点)?d?d搜集材料(论据和推理)?d?d得出结论作出反应(论点成立)。这也可说明逻辑学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拿书中提到的举例,比如常见的因果律,避免同义律(指的是一句话中,用词尽量用最精确的,避免含糊其辞),避免过多否定,因为就在西班牙语中,双重否定还是表否定,些许加强语气和强调之义。而英语中是双重否定表肯定。

    所以在你与人交流时,这些都是实用性的沟通原则。如果你表意不明,那么对方还需要揣测你的内心,这是一个没有效率,耗费时间长的沟通。更值得强调: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花心思在你的身上。其实当你深入了解以后,你真的会发现逻辑学真的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刻在影响我们,也在我们身上发生着或多或少的作用,只是没有察觉到,没有特别注意,要说逻辑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最具体和明显的事例,我立马能想到的是:警察,老师,辩论手,律师等等。因为这些例子基本都是靠与人接触,发现和了解问题,并且寻找真相的进程。

    综上所述,有时看似难以理解的知识,也是可以慢慢吸收到的,

  • 6、 逻辑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上个月在旧书店看到了《逻辑学是什么》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很不错,于是就做了这本书的读书笔记。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逻辑启蒙书,沿着两条线索进行叙述:一条是历史的线索。作者在每一章的序言部分都向我们介绍一个哲人,让我们与那些伟大的逻辑学家们面对面的交谈,从而了解到他们的性格与贡献,同时也了解到逻辑学的来龙去脉与历史发展。我想,这种历史性地介绍是大有裨益的,它会让我们对逻辑学有更加系统的认识,而且这种历史的厚重感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条线索就是逻辑学的体系构架和基本内容,这也是全书的重点所在。作者用生动幽默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逻辑的起源、逻辑是什么、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归纳逻辑、批判性思维以及逻辑学的地位等内容。作者在

    第一章“逻辑起源于理智的自我反省”中向我们介绍了几个著名的悖论——说谎者悖论、芝诺悖论、半费之讼和麦加拉疑难。还介绍了公孙龙的论断和逻辑的基本规律,让我们对逻辑有了一种感性的认识。接着,作者在第二章则揭示出逻辑的本质,即“逻辑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通过读书,我了解到欧洲中世纪发生过关于信仰和理性关系问题的论战,一方是极端信仰主义,另一方是理性护教主义,他们用若干理性的论断来证明上帝的存在。我由此想到,像上帝存在这样的事情,也要通过推理、论证来支持和确立,那么还有什么东西不需要经过推理和论证呢?足见理性主义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多么根深蒂固,多么影响深远。而逻辑学正是从这种深厚的理性主义土壤中生长

    出来的,它的精髓就在于教会人们进行正确的推理和论证,识别、揭露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

    在第三、四、五、六章,作者分别详细地介绍了几种逻辑类型,即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和归纳逻辑。我从中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和理论,受益匪浅。第七章主要介绍如何让思维更严谨、更清晰的方法,以三大理论为支撑:定义理论、论证理论和谬误理论。最后,作者在第八章系统地阐释了逻辑学的地位及逻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基础学科中,逻辑学位列第二,同时它对哲学、语言、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学科有着特殊作用,是一门重要的工具性学科。

    以上是这本书大致内容的概括,下面谈一谈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与感悟。 首先是“白马非马”。我很早就对这个论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因在于“白马”按常理来讲就是“马”,而公孙龙却说“白马非马”,这其中又蕴藏着什么玄机呢?这个典故出自公孙龙的《白马论

  • 7、 读后感逻辑学1000字(汇总7篇)

    当我们看完作者写的作品后,一定会被其情节所震撼,在写读后感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需要去回忆、归纳、梳理。想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写作品的读后感吗?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读后感逻辑学,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读后感逻辑学 篇1

    印象最深的是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个故事。一个客户反应去买冰淇淋的时候,买其他口味的冰淇淋汽车就可以正常发动回家,买香草口味的冰淇淋汽车总是无法正常启动。非常的苦恼。福特的员工到现场后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在跟客户去实地买冰淇淋的时候发现买香草冰淇淋的时间要比其他的时间要短,因为香草冰淇淋是爆款,冰淇淋店单独设置了柜台,而其他口味的则需要排队时间比较长。为什么从汽车熄火到买香草冰淇淋这段时间汽车无法正常启动,而稍微长一点就可以呢?员工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在“蒸汽锁”,给福特公司汽车的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故事是关于假设思维。是唐朝4个少数民族求亲文成公主,最后松赞干布的使臣禄东赞通过了考验不辱使命。

    假设每一个问题都是可解的。这个思维方式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莫大的作用。第三个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打破砂锅问到底思维方式。

    机器不转的根源在于油泵没有装过滤器,铁屑混入,导致油泵磨损,吸不上来润滑油,导致轴承苦涩,继而保险丝超负荷,电流太大,保险丝断掉了。

    打破砂锅问到底看上去没有那么有技术含量的思维方式只要有的放矢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解决大问题,何乐而不为。

    读后感逻辑学 篇2

    《简单逻辑学》是由美国作家麦克伦尼写的一部着名的逻辑学着作,虽然薄薄的一本书但里面却饱含着丰富的内容。总之,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受益匪浅,它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让我的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对问题的判断不停留在感性的认识而注重理性的思考。简单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地思考,准确的判断。简单逻辑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说话的艺术。《简单逻辑学》这本书很好的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一个人说话的逻辑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读全书,我比较喜欢的是第二章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的第三点:万物终有其根源。充足理由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是有理由。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当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事物会是这样时,我们就会用相当一部分精力来探寻这些理由。从理论上来看,关于本源的知识是非常让人感到振奋的

  • 8、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2000字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2000字

    写在前面:

    因为连岳的推荐,买了这本小书。

    因为法科出身,大学时学了《逻辑学》这一门课程,故而还算有点基础。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反复练习并付诸实践的,久而不用也便生疏了。

    建立逻辑的基本框架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这本书语言简练明了,意思表达清晰,没有一点基础的人阅读起来也完全没有障碍。而且书小而薄,可以很快读完,也方便携带,所以反复阅读也是值得的。

    我会在读完一章后,整理好笔记,再继续读下一章。因此按章更新读书笔记。

    ─第1章─

    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

    01全神贯注

    ①相似性使得我们忽略眼前的实际情况,对应该关注的地方视而不见,草率作出结论。

    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相似的情景只不过是对曾经经历过的事物的简单重复。

    每个情景都有它的特殊性,而我们必须对此特殊性保持敏感。

    ②注意力要求我们对所处的每个环境以及组成环境的每个要素都作出敏捷主动的反应。

    不要对周边的事物漠然处之,要用心去看,用心去听。学会关注细节,不因事小而疏忽。

    02确认事实

    ①事实的客观存在有两种基本形式:事物和事件。

    事物是比事件更基础的存在形式,因为事件是由事物组成的,或者是由事物的表现形式组成的。要确认事物的存在,你只需实地去考察。

    ②事物和事件都是客观的,它们都存在于公众领域,原则上可以为每个人所获得。

    如果某个事物是我们可以亲身体验的,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投身其中,获得第一手资料。

    如果没有条件获得第一手资料,我们就必须严格考察所获间接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确认事物的真实性。

    主观事实得以确认的基础是对其他当事人的完全信任,所以你必须首先考虑对其他当事人完全信任的可能性。

    03观念与其对象

    ①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正确观念忠实地反映其对象的客观秩序,与之相反,错误观念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

    ②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观念与其对象的关系来确认观念的正确与否。

    最有效的确认观念正确与否的方法,是透过观念本身去观察其所表现的对象。

    04留意观念的本源

    ①观念能感知的来源依旧是独立于人脑意识的客观事物。

    与事物接触得越多,对它的理解就越深刻;对它的理解越深刻,观念就越清晰。

    ②理解观念的关键点永远应该是它在外部世界的根源。

    要确认事实,我们必须绕过观念直观外部世界。如果我们成功地为观念在外部世界中找到了对应物,那我们就确认了一个事实。

    05观念联系

  • 9、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1000字(汇总7篇)

    书是人的心理,读是探索心里的方法,读后感是了解心里的结果。当我们因为受到作者写的作品的启发,产生了新的想法时,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自己读书的读后感用文字写一下。那么,关于写作品读后感你了解多少呢?栏目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篇1)

    《简单逻辑学》是由美国作家麦克伦尼写的一部着名的逻辑学着作,虽然薄薄的一本书但里面却饱含着丰富的内容。总之,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受益匪浅,它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让我的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对问题的判断不停留在感性的认识而注重理性的思考。简单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地思考,准确的判断。简单逻辑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说话的艺术。《简单逻辑学》这本书很好的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一个人说话的逻辑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读全书,我比较喜欢的是第二章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的第三点:万物终有其根源。充足理由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是有理由。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当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事物会是这样时,我们就会用相当一部分精力来探寻这些理由。从理论上来看,关于本源的知识是非常让人感到振奋的,因为知其所以然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它们。但是关于本源的知识同样可以广泛应用于实践领域,因为找到了事物的根源就可以控制事物的发展,控制事物所带来的影响。例如,我们可以确定某种细菌是引发某种疾病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消灭细菌的方式来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我们知道万物的根源后,弄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探寻事物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其结果开始。我们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现象,并需要为之做出解释。也就是说我们面对这些客观的事物;去探寻这些事物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所做的探寻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原则: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这就是说,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将在结果上留下其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这样的逻辑学思考有什么重要的实践意义呢?当我门在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知道产生了某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可以通过面前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知识。通过评估结果的性质,我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

  • 10、 读书心得收藏:趣味逻辑学读后感模板汇总七篇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是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读书的人会对社会事件和文化多样性有更丰富的认知,阅读了一本书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本书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对于写读书心得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进行整理的“读书心得收藏:趣味逻辑学读后感模板汇总七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趣味逻辑学读后感(篇一)

    近来从网上看到一本小书,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不足150页,但读起来感觉越来越厚,不得不佩服外国作者的魅力了,甚至连本书的编辑也感慨:越不凡,越平凡!这本书书如其名,就是《简单的逻辑学(being logical)》。

    本书将逻辑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准备,为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而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第二、三章是逻辑的核心,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考。第二章阐述了引导逻辑思考的基础事实,第三章重点是“论证—逻辑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第四章,探讨导致非逻辑思考的态度及思维模式。第五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考”的细节展开。

    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这本书既没有刻板的理论论述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这是一本现实应用的指南,对那些初次接触逻辑的人介绍逻辑的基本原理。它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

    通读全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逻辑学四大原理之一的“充足理由律”(或称因果原理),即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存在就是合理”。它告诉我,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当然“问题”,比如质量问题、投诉问题、收费问题等等,作为事物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理论上,产生其的根源是存在的,也是值得每个人去追寻探究的。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在结果上留下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

    首先,在具体探寻问题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结果出发。每一个问题必然与其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相似之处,是我们要遵循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当我们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知道产生某种原因的结果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前面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的知识。通过统计、评估结果的强度、分布、性质,我们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继续探寻的方向。这这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09-28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11-02

  • 2021-06-02

  • 2023-01-21

  • 2019-11-06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22-02-10

  • 2019-10-19

  • 2019-11-06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09-20

  • 2022-02-24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8

身边的逻辑学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身边的逻辑学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身边的逻辑学读后感、2024身边的逻辑学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