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国哲学史有感 > 地图 > 中国哲学史有感
中国哲学史有感相关栏目
中国哲学史有感热门栏目
中国哲学史有感推荐
中国哲学史有感

(共 6881 篇)

  • 1、 中国经济史读后感

    1776年斯密《国富论》意味着经济学理论的建构开始,人类的经济生活已经绵延了几千年,从人类起源开始到近代,大概因为一切都与经济有关系,经济和历史总是紧密相连,感觉又学了一次历史一样。

    提到的经典著作,当然是钱穆先生的《中国经济史》。他坚定地认为,“今日世界人类已觉醒,各国各民族各有一套自己民族的文化,并不佩服他人的”。仔细分析这句话,再去通读先生的《中国经济史》,想来这本重要的著作,从一开始就把思考的疆域限定在中国经济这个自闭的系统里。事实上钱穆先生也说过了,“历史可分为通史、断代史、专门史。经济史属专门史,如欲学习中国经济史,最好先能了解经济与历史之知识。”我国是农业大国,书里对所有朝代经济的讲述,毫无例外都着重于农业。回到最开始的疑问,中国的经济路在何方?个人认为,既需从中国的历史中寻找制度、道德、文化的营养,又需充分利用西方国家已充分证明的市场活力。重建生态文明、道德文明、文化文明,过去的30年我们以经济发展为重,但并不是否定了五千年流传下来的精神文明,我们遗落的“仁义礼智信”需捡起,建设和谐社会,我们遗落的“孔孟老庄”需重修,传承华夏文明,我们破坏的环境需重建,还我大好山河。历史是人们寻求正义与真理的过程,显然很难用“好坏”来简单评判。中国共产党的90年风雨历程,正是这样一场不断寻求正义与真理的长征。祖辈们所经历过的每个重大土地、税收、所有制改革与创新,其实都决定了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当下的每分每秒,每时每刻。中国正在重新崛起为经济大国,而此前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中国长期占据着重要地位。

    实施一带一路,投资海上丝绸之路。首先我们要做的是顶住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保证汇率的稳定,高效地配置我们的资本和技术,为国民换来更多的资源和福利。最后我们希望能建立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国际信用,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正在稳步发展,在提高综合国力和社会生产力的进程中,在经济全球化今天,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举重若轻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跃出深潭的东方巨龙也会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 2、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而叙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而叙

    文|朱新艳

    丁酉年冬月,12席读书会

    呼志同之友,共读哲学史

    识诸子百家,知史学传承

    周周末一聚,聊读后之感

    他言我语兮,时间瞬息过

    三册读全者,皆曰获益多

    吾也亦有感,此一吐为快

    2017年11月非常有幸和12席读书会的书友们一起共读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在读此书前巧合的读到慈怀书院编辑的文章《胡适:聪明的极致,是厚道》,因此初步了解了胡适先生的宽容大度和对旧式婚姻太太的不离不弃。

    胡适先生把中国哲学史分为三个时代:古代哲学、中世哲学、近世哲学。需要对所有史料的审定,求证各位哲学家的一生行事、思想渊源沿革和学说的真面目,写这部书所需的深厚的史学知识和对史料的辨识能力。

    因今年的一月份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时对史学知之甚少,读时更多的是了解史学知识,如诸子百家是哪些?经过一年的学习积累再读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没有那么晦涩难懂,可颠覆我之前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前认为正确其实是不对的。有书友说胡适的这本书是“我注六经”,书中有胡适先生自己的主观思想。而我通过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也有自己的想法:任何思想、道理、行为、事物都有正反、利弊、得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故我读此书也如是:

    首先,胡适先生读的史学书籍之多,应该也都是精读,需用膜拜二字。第一章和第二章大篇幅引用《诗经》,通过《诗经》所说论证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潮流。而我通过这二章,对《诗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其次,胡适先生通过各种史学证实很经典书籍是伪书。如《孟子》或许是全假,《墨子》、《荀子》两部书很多为后人杂凑伪造,《邓析子》为假书,很多人物出生年代更是错的离谱,读后觉得心惊,不管是真假如何,但会让我会辩证的看待生活中遇到的事和人。

    再次,胡适先生认为《淮南子》哲学是一部“集大成”的书,兼收各家的长处,修正各家的短处,其中无为的真义,进化的道理,变法的精神都是极具价值的。如果淮南王起义成功,那如今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四、胡适先生对儒家“孝”的敢说。现在我们还在传颂“卧冰求鲤”的典故,而胡适先生在民国时期对这种孝已有了批判,认为是一种不人

  • 3、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不惑: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如果给几千年来中国人所追求的目标做一个排名,"不惑",即无所担忧,无所困惑,一定可以排进前三名。为了能够减少自己的忧虑和烦恼,有人纵情于山水,例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人求助于酒精,例如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总之,我们似乎一直很多烦恼,很多困惑。

    有人开玩笑说,现在中国大学的保安都是哲学家,因为每次要进校门,他们都要问三个问题:

    1. 你是谁?

    2. 你从哪里来?

    3. 你要到哪里去?

    这三个问题,也是困惑了炎黄子孙很多年的经典问题,似乎解开了这三个问题,就可以获得不惑的真谛。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翻开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有过担心,哲学本身就是一门较为"玄"的学问,如何阐述中国哲学就已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命题,能够把哲学史讲清楚,则更加困难。

    不过,大师终究是大师。冯先生高屋建瓴的总结归纳了中国哲学史中,奠基者地位的六家(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墨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思想。同时,介绍了佛家,以及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语言深入浅出,可读性极强;而冯先生个人对中国诸子的理解和认识达到了令人叹服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冯先生没有仅仅简单的总结归纳,而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有的放矢的探讨和回答了开篇的三个经典问题,在阅读之后,令人既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又发人深思的去探索如何将中国先贤的哲学思想与我们日常的生活结合起来。

    在我看来,这三个问题,可以代表中国人思想发展的三个层次:

    首先,你是谁?

    在阴阳家,和道家的思想中,人是自然的产物(侧面承认了人的动物性),所以最基础的思想认识是——人,应当顺乎自然规律。

    掌握自然规律,是人类一直所向往的。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了解自然,更好的利用自然,在近200多年以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内心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更多的是"有限"和"无限"的更迭。道家认为,规律没有极限,而是相符相依的关系。凡事到了极端,就会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依";因此,要"戒骄,戒盈",凡事不可太过。

    传承几千年的"轮回"的思想根源,无形中让中国人有了更多的希望,在逆境中有了更多的斗志,这也许也是中华民族多次处在亡国灭种边缘的时候,能够奋发崛起的原因。

    但是,如果仅仅顺乎自然规律,人经常处在"无为"的状态下,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人类本性中,不管根源是"善"还是"恶

  • 4、 对中国教育史感想

    初步看到中国教育史,首先被吸引的是孔子、孟子、老子、墨子与荀子的思想,使我对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说叹服中沉醉。下面是由读后感栏目小编整理的对中国教育史的感想,欢迎查看。

    【对中国教育史的感想】

    一读起

    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当一种框架的思想在逐渐产生之时,便寻思着构成框架的经、纬与血脉该是什么。于是,史便成为一条清晰经线存在。

    二读法之悟

    曾计划着,按照以往的看书习惯的话,估计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读完,还会剩下一百多页。没有想太多,或许就是因着一种喜欢的缘故,便只管看了开来。没有想到,提前完成阅读任务。

    想起曾经和同事开玩笑地说要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才能看更多自己想看的好书。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专攻的缘故,这一想法有希望成为可能。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没有如以前一样同时读几本。而是在看此书很累或没有感觉之时,看一些别的书,这样的阅读体现了主次分明。以一本书为主要内容之时,睡觉前思考与醒来时在被窝里的闲暇便成为了了消化与思考的时间。把一本教材当作小说来阅读,虽然这样的阅读过程会丢失好多,不过,在以理解为主要记忆方式的我而言,或许,这便是对于知识的一种最好吸收方式。不为着什么,只为着自己喜欢,只为着想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或许,这样的放松状态下的阅读,因为着专一,而成为一个思考的整体,或许已在大脑中进行了相关的储存。

    三在读之思

    1换一种眼光看

    喜欢中国历史,一直是站在读故事与背诵的角度去看,作来一种静默的知识存放在了脑海里。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时,体会到的是教育与中国各阶段社会命运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关于中国教育与革命的关系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依赖、影响与制约。

    从儒家思想统治中国的历史,可以看以曾经使中国一度兴盛,一度又因为宋朱理学的灭人欲的极端而成为中国的桎梏。于是,以太平天国的代表的便举着灭孔反儒的旗帜试图把天下大同的理想实现。在事实的不断证明中,作为封建统治代表思想的儒家思想却又被搬了出来。两次鸦片战争的外来侵略,使得清末的洋务运动一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然而,穿着鞋走新路的尴尬终于被新文化运动所替代。

    换一种眼光看历史,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中,可以看到,每一种教育思潮,或潮起潮落,总是随着社会的现实需要而存在,其适合与否,总有社

  • 5、 中国女排12年后再度夺金有感
    中国女排12年后再度夺金有感 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打响了。这天,我早早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国女排与塞尔维亚女排的巅峰对局。 这场决赛打得惊心动魄,当中国队以19-25输掉首局后,我的心一下悬了起来。面对强劲对手,中国女排毫不气馁,郎平及时调整对策,加强发球与拦网,有效遏制住了对手,以25-17扳回一局。此刻,我悄悄松了口气。第三局双方争夺更加激烈,场上比分一直处于胶着状,但中国队越打越勇,以25-22又胜一局。在关键的第四局,中国队连丢3分导致5-7落后,我的心又紧张起来,因比赛中出现逆转是屡见不鲜的。此刻,见主教练郎平及时叫了暂定,对队员面授机宜,频频利用防守反击连续得分,将优势扩大到16-13。塞尔维亚女排也不示弱,咬得很紧,把比分被追至20平,两队比分再度一交一替上升。当中国队24-23拿到赛点后,队员惠若琪探头得分,以25-23一锤定音。最终,中国女排以3比1力克塞尔维亚女排,夺得本届奥运会冠军。这是中国女排在时隔12年(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看着五星红旗徐徐升空,听着中国国歌雄壮奏响,我浑身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中国女排12年后再度夺金,这决不是偶然的,这是她们为了实现心中的梦,平时流血流汗,刻苦训练的结果;这是她们赛场上永不言弃,顽强拼搏的结晶;这是她们一爱一我中华,为国争光的一精一神力量所使然! 中国女排12年后再度夺金,这不仅仅是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更是为国人竖一立起一面旗帜一一中国女排一一精一神!正如郎平所说:“女排一一精一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中国女排正是这样一路走来的,她们以自己的践行,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与我中华体育一精一神,为我们树立了学一习一的光辉榜样。 中国女排12年后再度夺金,也给我以深刻的启迪。今年,我就要读初中了,摆在我面前所学的课程多了,学一习一的难度也加大了。在我学一习一知识的道路上,一定会有很多拦路虎,一定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我要弘扬中国女排一一精一神,知难而上,顽强拼搏,认认真真学好知识,扎扎实实掌握本领,勇攀科学高一峰。等我长大了,无论从事何项工作,也要像中国女排那样,为复兴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的力量!
  • 6、 铭于心记于史强于行——访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展览馆有感
    高墙黛瓦,坐北朝南,在一江一南,这是一座再也寻常不过的徽式建筑。一抹淡淡的一陽一光,柔和地洒落在院落中间,院子里干净整洁,花草素雅端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古朴的大门口进进出出的人坦然、平静,一切是那么的自然。 再往前,书写在白墙壁上的“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展览馆”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瞬间凝重,似乎向往来民众诉说着那段抹不去的历史伤痛,70年弹指一瞬间! 衢州是一江一南之地,鱼米之乡。70年前,侵华日军悍然发动灭绝人一性一的细菌战,将第一枚炮弹投放在这片富足平和的土地上!炮弹中包裹一着夹带了细菌的粮食、碎布、纸张等物品,其中还 混有大量跳蚤。从而整个衢州蔓延开了鼠疫、霍乱、白喉、伤寒、炭疽等的传染病。一场灾难从天而降,让人们触不及防,衢州58条街、12个乡镇连续8年传染病大流行,有超过4万多人在这场灾难中死去,30万人受细菌感染。 70多年过去了,流毒未除,记忆犹在!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让我热血沸腾。那个年代的国人要承受如此痛苦和欺凌!当时的国家军阀割据,内战频频,让日本人有了可趁之机,从东北进入,继而挺一进华北,跨越长一江一,直至横扫整个中华大地。一团一结抗争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太行山上,狼牙山顶,台儿庄前,南京城下……号角激起了民众抗日的斗志,一场为期8年的抗日战争在祖国的角角落落打响,抛头颅、洒热血,众志成城,终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大地。 冲天的狼烟已经尘埃落定,历史也渐行渐远。但是正如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意味着一种背叛”。铭于心,记于史,强于行。为国家,或仅为自己,我们都要站在历史的厚度上,成为更好的中国人。纪念、共勉、奋进! 指导老师:华颖
  • 7、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范文一

    选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

    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他们(中国人)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组织形式),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哲学意识(如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这个世界除宗教之外没有什么办法达到可高的价值,那么人们宗教仪式的淡薄的确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实上,哲学能够达到更高的价值,它更为直接,也更加单纯。哲学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学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

  • 8、 学《中国老区建设》红刊有感

    学《中国老区建设》红刊有感

    我是城东镇丰产村校外辅导站的一名学生,就读于西场初中二年级。记得从小学开始,我就和本村的一名小伙伴利用假日到本村校外辅导站接受辅导,最使我难忘的是,每次在接受文化知识辅导前,村关工委的吴老师都先组织大家学习阅读《大江南北》、《中国老区建设》等红刊。通过学习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一、不忘历史、感恩祖辈。历史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记得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前后这两年中,学校及村关工委都组织我们学生学红刊,开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系列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我们牢记了民族除给予我生活上的照料外,还组织我们学红刊,教我们如何做人,在“学史立志

    崇德向善”主题教育活动中引领我们学党史国史,引导我把个人的成长梦融入到国家、民族、人民的梦想中,使我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做到学英烈精神,做薪火传人。在学习红刊后,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是大家眼中的乖乖儿。由于懂珍惜懂感恩,所以我学习认真,成绩一直名列全年级前茅,优异成绩的取得是对家人、社会、及关心和教育我的村校外辅导站的老师们的最好回报。

    三、不忘初心、感恩祖国。我逐渐长大已是初中生啦。通过对红刊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曾经是世界上最文明、最强大的国家,但由于近代国家政治腐败,闭关自守导致国家国力衰退,从清末的被蹂躏到现在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建设,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祖国变得更美好。这美好的生活是无数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无数的献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开创了祖国的今天,我们这代人就要造就祖国更加辉煌的明天。所以我的初心就是不断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灿烂文化武装自己,感恩祖国立志报效祖国。我的志愿是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让那些对祖国虎视耽耽的侵略者统统灭亡,为保卫亲人的和平美好生活环境及祖国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刊永照我前行,学史立志记在心。立志是我漫漫征程的开始,只有在泛舟书海中学到真本领,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勤奋读书,自己才能好好把握人生。=

  • 9、 国庆节演讲征文--中国六十四华诞》有感

    六十四年前,新生的中国在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后终于昂首阔步的踏上了独立自主、强大进取的征程,她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屹立在了世界的东方,屹立在了世人的眼中!我们为祖国的崛起腾飞而感到骄傲、自豪、充满希望

    今天又一次迎来了您的生日,第六十四次华诞。我们同样是那么的充满感激,同样是那么的心潮澎湃,对您的感情从来都未曾改变,回想这六十四年的风风雨雨和沧桑巨变,我们都不禁感慨。如今我们可以坐在沙发上观看了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可以欣赏到那国旗班战士升旗的英姿煞爽,可以每天都健康快乐的成长诸如此等的幸福真的难以诉说,也难以列举。我只明白爷爷奶奶总是讲起他们儿时充满了坎坷与不幸的遭遇,现在我们已经无法体会,也不可能体会。这都要感谢我们伟大的祖 国 母 亲,感谢那些曾经为此付出鲜血和汗水甚至是生命的先辈们。

    似乎每次您的生日,总会让我们想起过去。也许这就是您最想告诉我们的心愿吧,让我们不要忘记过去的磨难,不要遗忘那曾经的耻辱,不要忘记自己是炎黄的子,不要泯灭了华夏人的人性,更不要忘记自己身上永远都肩负着振兴名族的责任和使命。是的,您的过去让人回首起来是那么的心痛。您的身躯曾遭受外国列强无耻的马蹄蹂躏,您的文明曾被那些愚昧无知的强盗无情地摧残,您那些怀着一腔热血的子孙们也曾被那些残忍的暴徒夺走生命等等劣迹已经无法一一记下。

    但是现在的您却忘记过往的仇恨,用一颗包容和充满爱意的心去容纳整个世界,去接受那些曾经无情伤害过您的人们。在此,又让我们受到洗礼,我们不能诅咒周围的黑暗,唯有点亮自己心中的明灯。这便是包容,因此,您的每次诞辰也似乎是在让我们感悟。是在让我们憧憬未来。看到现在的您已除去那五千年的迟暮,变得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我们由衷感到开心,现在的您总是那么的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让我们没有理由不像一个待嫁闺中的少女去憧憬美好的明天,我想这就是您给我们的憧憬和方向,这就是幸福,我想在您的怀抱中成长。每天叫醒我的都不是闹钟,而是梦想,这就是幸福,我想明天的我们可以生活在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国度中,每天感受到的是爱与呵护,这就是幸福,我想还有很多梦想,而这些梦想都可以在您的怀抱中成长。

    历史的车轮像东去的流水从不停歇的滚滚前行,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也无法左右未来,我们虽不可以沉浸在过去的仇恨之中不能自拔,但我们可以从过去的痛苦中汲取教训,让它成为今天使命的明灯

  • 10、 读《史蒂夫·乔布斯》有感

    如果说在他那个年代他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在他那个时代看来的奇迹的话,那么他在21世纪便是完成了属于他的传奇!

    他是苹果之父,他是怪异又极富个人魅力,他是想活着进入天堂的人,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不朽的传奇!

    乔布斯那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启迪,无论是在校的学生,基层的工人或是保卫我们生命财产安全的警察,甚至国家总统都可以从中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宝藏

    有没有想过神之所以称之为神是因为什么呢?是强大足以焚天煮海的力量?还是普度众生的慈悲心肠?显然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满意答案,这些事情只有在小说中才可以发挥出它真正的威力。然而21世纪的神比如乔布斯,他是靠什么为神的呢?我的答案是他有超凡的创造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对于一个21世纪的人来说有什么比有这两样能力更好的吗?

    但是神之所以称之为神就是因为他有的能力我们平常人不一定有,所以乔布斯有的创造力我们不一定也有。乔布斯十二岁时就可以独自用二极管和其他一些设备制造出能进行加减的计算器,说来惭愧我比那时的乔布斯只大了两岁,而我在十二月岁的时候什么叫二极管都不知道更何况乔布斯是上个世纪的十二岁!

    一个人的优点别人不一定具备的话,那么他的缺点将是大众化的。所以我与乔布斯的比较,就相当于诸位初中生与他的比较。

    如果非要说他与我们之间的差距是由何而来的,那么我的答案是创造力和想象力。21世纪很多以前的想象都已实现,20世纪十二岁的乔布斯想像并制造了计算器。

    而作为21世纪的人我们的想象力又在何处呢?想的都是20世纪的人该想的。21世纪的我们除了去实现外,又该想些什么呢?

    这是可怕的有了想象力,但是你的想象却又是14亿减一分之一的那个人想到的,那么你的想象便失去了意义,现在的我们不懂得如何去创新思维,不敢去想象,也懒得去想。要知道发明电灯从来不是爱迪生一个人的事。发明蒸汽机也从来不是瓦特一个人的事,发明电话更不是贝尔一个人的事。推动社会发展,促使人类进步。这从来就不是那些科学家们的事。要相信他们所做的仅仅只有将想象和创造相结合,于是他们便成功了。就是这么简单。

    这是我们一生的隐藏文件,你只需用想象的鼠标点击界面的工具,再用创造力的键盘敲击,按下显示所有文件一项,这样你就可以获得一份属于你自己的发明,一份属于你自己的对社会的贡献。

    有时就是这么惊人的巧合,在一个合适的地点,遇见合适的人和事,便有了想象的鼠标(即灵感)插上主机(即思

  • 2019-09-20

  • 2022-04-26

  • 2021-09-18

  • 2023-01-29

  • 2019-09-23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21-11-24

  • 2019-11-06

  • 2019-09-19

  • 2019-11-06

  • 2022-12-22

  • 2019-10-14

  • 2019-10-23

  • 2019-11-23

  • 2021-11-23

  • 2019-10-23

  • 2019-10-14

  • 2021-11-25

  • 2021-11-23

  • 2021-11-24

  • 2019-09-20

  • 2021-11-23

  • 2021-08-19

  • 2019-10-23

  • 2023-02-11

  • 2022-04-06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1

中国哲学史有感
中国哲学史有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中国哲学史有感,中国哲学史有感大全,中国哲学史有感2024,更多中国哲学史有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