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经济学本质读后感 > 地图 > 经济学本质读后感,2024经济学本质读后感范文大全
经济学本质读后感相关栏目
经济学本质读后感热门栏目
经济学本质读后感推荐
经济学本质读后感

(共 6985 篇)

  • 1、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1000字

    以往,我们思考贫穷的时候,总是带着偏见与歧视,认为他们不思进取和懒惰,但是我想事实并非如此。

    我母亲是一个勤劳而勇敢的女性,同样的,在我们的村子里绝大部分的女性也是如此,她们起早贪黑地劳动,爱护自己的孩子。但是我母亲是村里少数的负债让我们上了大学的人,同样的,在她的周围也有三四个这样的女性,她们几乎是忍受着“嘲笑”将自己的孩子供上的大学,并看着孩子有所成就。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就是她们曾经到省会城市打工过,不仅如此,她们也曾试图为了摆脱女工微薄的收入而试图去做点小买卖。在80年代中的大城市的小摊位上,来买东西的人络绎不绝,但是那些想要多买的人都需要开发票,她们突然意识到她们不会开发票,学普通话倒是难不倒年轻聪明的她们,但是不会写字让她们眼睁睁地看着即将赚到的钱从手中溜走。这段经历埋在她们的潜意识里,虽然她们没有勇气摆脱包办婚姻的束缚,也不曾脱离过传统思想的左右,但是她们都存着朴素的念头,读书是有用的。在90年代,工厂盛行,初中毕业后,许多同龄人都选择了打工,因为那样有更快的收入,不仅如此,同样爱子心切的父母们也没觉得读书有什么重要的,他们纷纷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并以自己管不住孩子了而选择放任孩子结束学习生涯。

    当然过去20年后,这些选择带来了极大的差异性。那些有读完高中和大学的孩子,人生有了更多的自由选择,即使依然和城市富二代有极大的鸿沟,但是确实可以选择避免从一段火坑一样的婚姻跳入到另一段火坑的婚姻,下一代也更加有了一些自由与机会。

    主动接受学习和提供教育机会的苦,和被动接受生活的苦之间有着极大的时间差,大部分处于资源劣势的人没有这样的远见与机会让他们摆脱短见与更大的代价,他们不曾清楚地了解到这样的盼望与希望能够实现,能够使他们摆脱困境。

    母亲与她的朋友是幸运的,因为她们偶然瞥见了世界更好的真相,以至于她们坚定了内心的选择,但是又多少人根本没有机会瞥见一丝真相呢?正如我上次接待的一个来往与印度的商人朋友,她说,那些种姓制度下的贱民根本没有想到人可以有尊严地活着,他们不是不想,而是根本不曾有这样的思想让他们可以想。

    撇开印度、非洲这种极度贫穷地方的情况,从这本书中,我也看到我们除了幸运的感恩,还需要一种提醒,我们依然活在短浅的目光之中,正比如,我明明晓得夜宵与熬夜对我的健康是一个极大的受损,为避免更大的健康问题就是要有运动与节制的生

  • 2、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500字

    [总]贫穷=贫+穷

    贫,是没有钱;穷,是没有思想。

    [分1]贫:不仅仅是没有钱。

    穷,是因为没有钱买食物吗?错。是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是不会选择低价营养的食物。穷,是因为没有钱看病吗?错。是舍弃低成本或免费的预防,却花钱买昂贵的药品。穷,是没有钱接受教育吗?错。是在短期内看不到教育的回报而放弃。

    贫穷,不仅仅是没有钱,而是穷人做不到理智的花钱,没有规划未来的意识,因而陷入了〝贫穷陷阱〞。

    [分2]穷:在于思想的贫穷。

    是穷人懒惰吗?是穷人不想摘掉穷帽子吗?当然不是。原因有三:

    1.大多数穷人缺乏有效的避险工具。他们认为养儿能防老,把多生孩子当作避险方式。

    2.大多数穷人缺少长远规划意识。相比教育的长期投入,他们更愿意花钱做一些短期见效的事,比如说用钱买好吃的食物。

    3.大多数穷人缺乏知识和见闻。他们往往对世界存在固执和偏见。比如他们有着对葬礼的投入,忽略了未来的发展。

    贫穷往往是一个循环。很多穷人走不出贫穷的循环,究其原因,是认知!物质的匮乏导致了思想的封闭,思想的封闭又限制了物质的发展。

    所以,贫穷的本质约等于思想的贫穷。

    写到这里,冷汗直冒:我是不是一个穷人?

  • 3、 学习的本质 读后感(3)篇
    学习的本质 读后感 第(1)篇

    告诉你如何更好地学习——《学习的本质》

    文/阿唐胞苷

    设想自己正在电影院看一部恐怖电影。

    当男主人公走向一扇紧闭的房门时,影片中的音乐让人越来越感到阴森和恐怖。你突然感觉想大叫一声“别进去!”同时,你发现自己的心跳加快了。这是为什么?如果你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答案可能是“我已经学到了电影音乐和电影事件之间的联系,它让我很紧!”但之前你曾经想过这样的联系吗?可能没有。

    当我们多次坐在电影院里,不用特别的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联系,这,就是一种学习,是基于经验而让自己想法发生变化的过程。

    同时,在学习中,我们还有这样的感受:自己是在学习,但觉得没记住什么——学不进去;自己想学习,但是没有后劲——坚持不下去,这些疑问很大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搞清楚,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的本质》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是学习,以及如何更好地学习等问题的。书中作者把这本书分为三部分,16个小章节,主要内容是针对学校和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来展开。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如何能更好地学习的实际建议,并重新定义了学校的角色和地位。这本书荣获2015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之一,这是由中国教育新闻网和中国教师报联合评选的。

    《学习的本质》这本书的作者是安德烈·焦尔当,生物学与教育科学博士,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国际著名生物学家和科学认识论研究专家。他以其创新思想而闻名,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科普类文章五百多篇,出版图书35本,其中畅销书有《学习的本质》、《学习如何去学习》、《知识的起源》、《如何进行科学教学》等。

    虽然这是一本有关教师和相关教育者的教学参考书,但我不想从教师或学校的角度去阐释教学方法或者是学校教学环境如何设置;虽然学习具有四个维度:认知、情感、元认知和社会,但我们不想全面阐述其间的复杂关系。我更想从一个学习者(不仅仅是在校学生、还包括校外“学生”)该如何学习的角度来阐释学习的本质,因为,学习永远是自己的事!

    1.我们为什么学习

    学习让我们抓住自己的生存本能;

    学习让我们走出惯习、依赖和自命真理;

    学习让我们从成功和失败中汲取经验和力量,并在新的情境中再次运用这些经验;

    学习让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它可能是一种乐趣、一种热情、一种激动、一种愿望、一种喜悦、一种冒险、一种承认,或是它们的不同组合。

    我说,

  • 4、 增长的本质:秩序的进化,从原子到经济读后感2000字(3)篇

    塞萨尔·伊达尔戈,麻省理工物理学家,跨界学科研究特别是物理学到经济学的新一代翘楚。

    跨界已是当下所有学科的趋势,究其背后的那个交叉点,就是“信息”。“它既可以被稀稀拉拉地刻在泥板子上,又能被密密集集地塞在一段dna里”。“信息是无实体的,但是它能被物理性地表达呈现出来。信息不是一件事物,而是多个物理事物的组合。它是“物理秩序”。。。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吃惊的还是,信息是无意义的。”

    晕?让人晕并能大道化简解释后让人理解接受知识的书是好书!“从宇宙的起源到我们的现代经济,这包含了物理、生物、社会和经济学的增长率其实是指信息的累积和我们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信息的增长统一了生活和经济的增长,多样化和财富的产生。”我们世界与祖先的有何不同?细想之下,所有的不同都可以归结为物质排列既物理秩序的不同,人类的发展就是信息摩尔累积的过程。

    信息从哪里来?如何逗留传承?时间是否可逆?信息是从非平衡系统的稳恒态中产生,被固体逗留传承,时间不可逆。“在我们的宇宙中,不存在过去和未来,只有在每个时刻都在进行计算的现在”。

    从信息到“人比”,再到社交网络,伊达尔戈平滑的切入经济领域。“产业可被理解为具象化于当地公司网络和社交关系网的知识技术的表达”,“大量的知识技术需要通过强大的人脉网络来体现,同时传播或者复制强大的网络不像转移一小群人那样容易。”这对全球一体化及中美贸易争端具有很好的预判指导意义。如果不怕烧脑,不怕前后翻书,五星推荐!这是二月份看到的最棒书籍之一!

    2019年第五本书。这是一本晦涩难懂、不明觉厉的书,横跨物理、数学、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真是囫囵吞枣、生吞活剥的一本硬书,于我而言更重要的价值是构建全新的世界观和思考方式吧!n选择这本书阅读是在去年预算启动会上,面对增长的需求,我第一次给自己提出了“从个人到企业,从社会到国际,为什么都要求增长?!如果不增长或者负增长,意味着什么??”带着如上问题,我找到了这本书。我试图解释一下本书的回答。一切源自于时间不可逆的原理,秩序的变化产品信息,信息的累加增加了世界的复杂程度,熵增带来混乱的风险,因此世界其实是每况愈下的,所有的努力,所有资源禀赋和社会资本发展、企业内部信任生成等诸多因素的构成和进化,最终都是为了提高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作者生造了一个词“人比”(人-比特),人比效率,因为各种原因被限制,所以才要求

  • 5、 社交的本质读后感书评欣赏

    《社交的本质》是一部由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姐姐兰迪扎克伯格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该书主要讲述了作者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本质的探索。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看了一本书,叫《社交的本质》,是脸书创始人的姐姐兰迪扎克伯格写的。中间有些内容涉及到商业品牌什么的,没有仔细看。关于时间和注意力那里,倒是印象很深。

    作者说,现在我们人的大部分时间,是被社交媒体给偷走了,其实很早就有这样的感觉,但是好像做了自媒体之后就不太可能不与人互动,不太可能关闭在自己的小小的世界当中,跟真心互相明白理解的文友交流,非常快乐。那种商业互吹,因为我是小小白,没遇上那样的事,想象一下,如果要做,还挺尴尬的。对于我并不喜欢的人,我无法昧着良心去吹他们。

    对于有些没有节操的大咖,我根本不想靠近。更别说要去吹捧他。而对于我喜欢的作者,这里当然不仅是文友,还有我没怎么说话,但真心默默地喜欢的作者,也有很多。口上的赞美又觉得不够,有时候觉得自己真的看上去挺活泼开朗,实际上是个社交恐惧症患者。

    好在,写作这阵子,结识了一些真正的文友,是可以深入认真交谈的。

    为对方的人格和性格都喜欢。写作能力倒是其次了。我喜欢真正热爱文学的人。能够感受到。

    兰迪说,人的天性渴望连接和分享。社交平台就是为了聚集大家的注意力。注意力就是商业模式。意味着金钱,所以社交平台的商业模式本身就是营造注意力。

    于是就看火了这么久的微博开始,我们觉得个人发声的时代终于来临。微博挺好的。虽然很多人批判说上面占据榜首的始终是明星,不是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等。

    这个先不说,但微博这种草根也可以发声的时代来临。真的是好事。

    只是后来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紧接着的社交媒体,如雨后春笋。我们发现不仅没做成什么,反而越来越焦虑,因为信息量很大,大家都在焦虑的情况下,想要获取信息,或者,看个刺激。

    忍不住真心想要喝彩的那种文章也是有的,有深度,有信息,知识增量,同时作者的观点非常的犀利独到。好不容易更正了新媒体和纯文学之间并无冲突这一事实,但是在一个人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到底怎么样才能做到最好的平衡呢。

    我又有些焦虑了。不是为了写作,而是为了那大量的微信群。一个群动辄几千条信息。好崩溃。

    还好,我的微信上好友全部只有200人左右,还包括亲戚朋友同学,以自媒体圈子来算是虽然也认识了一些人,互相加

  • 6、 物业管理的本质读后感

    【篇一:《物业管理的本质》读后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监管司物业管理处陈伟处长最近出了新书《物业管理的本质》,作为陈伟处长最坚定不移的粉丝,拿到这本书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细细研读。而读完这本书,我第一时间想对作者说的话就是:幸有你来,物业管理的天空才会如此缤纷!这话听起来或许有点太过于文艺,但它确实是我读完《物业管理的本质》之后最真实的感觉。

    读完《物业管理的本质》,你不得不惊诧于作者的博学多才。毫无疑问,作者文笔的严谨与逻辑的清晰,可谓无懈可击。通读《物业管理的本质》,你会发现,在这本书里,作者借鉴了经济学、法学和行政管理学理论,综合运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公共产品等理论工具,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从理性到感性,展示了作者长期以来关于物业管理的深入思考,这种深入的思考告诉我们,如何通过纷繁复杂的表象认识物业管理的本质。通读《物业管理的本质》,你还会发现,在这本书里,无论是理论文章也好,法释文章也好,随感文章也好,处处都闪耀着作者思想的火花。而字里行间无懈可击的措辞,同样向我们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和文字功底。可以说,这本书我是在感叹中读完的,读完后我总是在想,究竟需要具备一种怎样的才思,又究竟需要花费怎样的心血,最终又是怎样的一种力量支撑着作者独立的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

    读完《物业管理的本质》,你不得不感叹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毫无疑问,这是目前我看过的最严谨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物业管理专业理论书籍。读过《物业管理的本质》,你不得不惊诧于作者扎实的法律功底和独特的视角。而读过《物业管理的本质》,你还会发现,作者思想的花火同样地随着中国物业管理的发展而走向深燧!在这本书里,作者收录了他从业17年的50篇文章,而透过每一篇文章,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我国物业管理的深入思考和解读,并从不同维度观察和分析了物业管理这一社会现象,它为物业管理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和实务操作提供了明晰的导向。作者之所以能够写出《物业管理的本质》,我认为这固然与他所拥有律师和仲载员的执业经历以及在物业服务企业、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和国家行政主管部门长期从事相关管理工作有关。但同时我又认为,即使拥有这些经历,也未必就能完成此等佳作,因为这样的佳作是需要用智慧和心血来铸就的!所以,我最终认为,必然是作者本人的智慧以及他对物业管理事业的执着再加上乐于奉献的精神,才最终成就了这部权威的经典之作。

    读完《物

  • 7、 美国的本质读后感

    【篇一:读《美国的本质》有感】

    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想美国那样,基督教对人的心灵保持如此巨大的影响,此外,也没有那个国家能像美国那样,能证明基督的效用和符合人性,这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开明和最自由的国度。托克维尔题记

    初读《美国的本质》,感觉这本书像是严肃的社会科学论文,大张旗鼓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观察,坚贞不渝且有条不紊地论证它,指向一点,不及其余。在这个过程中很少出现对自己观点本身迟疑的时候。但是它的观点和所进行的观察,确实有开人耳目之效。如果说前半部分人们的注意力停留在它抛出的诸如新政教国家、世俗化国家等划分,那么全书的重心其实就是在人们心头拓上一个词:意识形态。它促使人们重新开始思考这个我们曾经用感情色彩诠释过的概念。

    书的序论就是作者对美国本质的定义:美国人所热衷推行和维护的自由、人权、民主的价值观和制度,看起来是世俗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但实际上起源于基督教的价值观和宗教改革,体现着基督新教的信念。这些价值观与新教教义一起,构成了延续200年的美国式的价值观和社会体系,构成了美国的国家和社会的本质。

    读完后我的感觉是:美国其实远比你想象的要简单的多,甚至可以说极为单纯,是我们把他想的太复杂了,是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太复杂了。我们复杂到无法理解一个单纯的国家为什么如此单纯。

    这本书在一开始就提出两个概念的辨伪,一个是世俗化国家,一个是政教国家。而且,有趣的是作者把我国这么一个多年以来具有是有明确信仰的国家也划定在世俗化国家。这真叫我们那些现在仍然在困倦于形式上的国家信仰和主义信仰的人们感到愤怒。什么是世俗化国家?按照作者的解释就是其外交政策完全以本国经济和其他利益为出发点,也即其所有国家行为和言论都是以本国能否适时地获取利益来考虑,并不会坚持某一倾向,也不会是别人永远的盟友。就好像一个人惯于见风使舵一般。相对应的,书中所谓的政教国家,也不是指纯粹的宗教把持国家,而是指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之下,国民倾向和国家行为言论以宗教内核精神和宪法精神来参与国际事务,同别国相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追求精神上的东西更多一点,而不是完全以经济利益和所谓国家利益考虑。

    这本书是讲美国,那么在作者看来,美国在上面两类国家中是哪一种呢?他说是后者。而且明确归纳,引用足够材料来说明,起决定作用的该宗教就是基督新教。老实说,我感觉作者的这种观察不可谓不深刻。

    平心而论,作者抛出的简单例子看起来

  • 8、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没有抽中卵巢彩票之后

    没有抽中卵巢彩票之后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德令哈

    昨天因为朋友圈的一篇推送,原文见此mp./s/2e6k59h2a1pzs1luul1kcw,而引发的一些讨论,在讨论中又被人推荐了一本书,就是这本《贫穷的本质》。随即我用了两天在地铁上的时间读完了它,可以说受益良多,并且可能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本书的观点都将在某些类似的话题情境中出现,继续影响着我。

    大概在前年,知乎上曾经热烈讨论过一次穷人为什么穷的话题,当时的舆论站在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个思维的制高点上,大半的答案可能都是这句话的延伸,并一直延伸到各个公共号上,一度成了朋友圈的热点,所以的相关论断都给我一种感觉,人穷是因为他不努力,一直穷肯定是他活该的必有可恨之处的,这一个鸡汤的范围中,不人不禁自忖,赶紧转发一下,代表我不是这类被嘲讽的群体。

    后来我才听到有不同的声音,某些人穷可能最直接的原因是他的父辈穷,土地贫瘠,信息落后,医疗教育远落后于平均水平,他没有抽中巴菲特所谓的卵巢彩票,出生后营养不全,影响发育,得不到正常的教育,成人之后只能继续穷下去,虽然书里在这个地方说的是非洲,但是这些话是不是很眼熟,像不像我国几千万的留守儿童,他们几年后即将面对的生活,城市的儿童从这个层面讲就是抽中了卵巢彩票,房子,教育,医疗,接触面,曾经的那些词:凤凰男 杀马特 富士康 厂花 外地媳妇 蚁族 ,仿佛潜意识在告诉人们,这真的是两个世界,并且他们的孩子还在延续这些生活,这是第二个种观点。

    这是两种观点,只是看完这本书,得到一些延伸,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从新考虑这件事情。在昨天的讨论中,我脑子一直在想,好,没抽中这个彩票,然后呢,怎么办,坐等接着再穷一辈子么,还是去选择安贫乐道?如果我不愿意呢,我该怎么做,读书和技能是不是唯一捷径?那些又穷又笨的怎么办?这几千万的留守儿童吃不好学不好整天泡网吧没父母爱老师不管这些吊事还猥亵女学生全村留守妇女为了跟村长睡觉争风吃醋家家回家过年就是盖房子老人病死床头好么小孩带走去富士康玩山寨手机上快手。这本书,作者话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去总结和梳理他的观点,并加以佐证,作者尽可能的站在全球的范围上,去解释为什么会有贫困国家和地区,这里的本质是什么,他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很多数据,很多经济学的观点,如果对数字不敏感的人,可以粗略的翻过这些,只去看文字的叙述或者为下面放出的总结就好。

    我们在某种

  • 9、 教育的本质读后感

    教育的本质读后感(一)

    成人之道 不止于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于教育的事实,在人类创造文字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很久,直至文字出现以后,我们才能够从史料中得以找寻,比如《学记》。而关于怎么做教育的讨论,前代人大多讨论的是"教什么(what)"和"怎么教(how)",把"为什么教(why)"这个问题忽略了,从而也就忽略了"教育的根本".

    钦佩贾馥茗先生的《教育的本质》,书中所谈及的正是"教育的根本".感谢丛滨校长赠予《教育的本质》这本难啃的教育名著,使我有机会穿越古今,细品慢读,渐渐认识、找寻、领悟教育的本质,以期获得些许粗浅的认识。

    "成人之道"谓之"师道"或"教人之道". 而成人之道,不止于教,作为教者真正能称得上"道"的还需要做很多。

    一、学——成己之道

    贾先生认为,"师者"就是已经由"修己"而成为"成人"的人,具有"成人"之德,秉持着"造物之诚",从事"成人"的工作。

    德乃立教之本,师德建设极为重视。诚乃教者立身之根本,诚者"不自欺"、"不欺人",现实情况是,教者所缺的正是诚——"造物之诚". 表现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地位,忽视学生感受而大量灌输,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较远,只考虑进度不管效果,集体备课中的交流不畅、信息闭塞等等。可以理解为缺少真诚、坦诚、虔诚。对待学生要真诚,对待同事要坦诚,对待事业要虔诚,有此三"诚",方可"成人".所以说,要提高质量还需学习成己之道,起码心诚则灵。

    "致诚"的途径和方法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

    说白了,学习成己之道就是教者审视自己,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就是欲"成人"先"成己".

    二、悟——成人之道

    "成人之道"就是"教人之道",要想达到"道"的高度,还得借贾先生的讲述参悟其中道理。

    1、恪守师之守则——教学相长

    起码明确"学学半"的道理。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而不是把教与学相对立。

    2、了解学生

    《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10、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这本书上面讲的穷人指的是非洲国家的人民,不是以同一个国家的富人跟穷人做对比的。 他们所陷入的困境与我们的困境似乎是一样的----缺乏信息,不坚定,拖延。当然这些都是造成人与人差别的其中的因素。但是,其实人与人硬件之间的差别很小,比我们想象的小得多。 面对风险会使人为此担忧,而担忧会给人们带来压力,产生抑郁的情绪。当人在感到压力的时候更难集中注意力,会降低效率。研究表明,大脑里面的皮质醇标志着压力的大小,压力越大皮质醇的浓度就越高。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皮质醇会直接损害人的认知跟抉择能力,当皮质醇偏高的时候,人们不大可能作出理智的决定。 富人的真正优势在于,很多等下都是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住在有消过毒自来水的房子里,不用想着每天往水里加消毒剂。下水道自动的运行着,他们甚至不知道有这回事。他们只能让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因为学校都规定必须要接种,即便没有接种也关系不大,因为其他的孩子都会接种。或许最重要的是,他们大多数人都无需担心是否有下一顿吃。总结起来就是他们不需要用自己有限的自控能力和判断能力就可以活的很好,可是穷人每天都要不断运用这些精力去考虑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更有甚者,对于生活在安全而且感觉的家中,躺在舒适的沙发上的富人,还要痛斥家长式作用的危害性,还想告诉穷人自己改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可是他们有没想到过,自己正是这种家长式作用的受益者么?只是他们深深扎根于这个体系而浑然不觉,不需要去思考生活中一些基本的生存安全问题而已。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12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1-16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10-28

  • 2019-10-29

  • 2021-12-23

  • 2019-11-06

  • 2019-10-29

  • 2022-11-06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10-12

  • 2019-09-25

  • 2019-10-19

  • 2021-11-19

  • 2019-09-23

  • 2019-09-28

  • 2021-06-10

  • 2019-10-29

  • 2019-11-12

经济学本质读后感
经济学本质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经济学本质读后感,经济学本质读后感大全,经济学本质读后感2024,更多经济学本质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