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 > 地图 > 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2024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
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相关栏目
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热门栏目
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推荐
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

(共 7045 篇)

  • 1、 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

    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一)

    书中详细描写了传销人员的生活状况,洗脑的具体程序,传销骗局的荒谬理论。作者用了23天的惊险卧底,揭示黑暗传销世界的无知与疯狂。只是为了告诉世人:因为缺少常识,所以愚蠢无处不在。愚蠢不是天生的,而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制造愚蠢,是这世上最大的恶,胜似杀人放火。作者以自身性命为筹码,只身进入传销魔窟,他希望看到希望,这希望很简单:让常识在阳光下行走,让贫弱者从苦难中脱身,让邪恶远离每一颗善良的心。

    传销不算什么新鲜事,大多数中国人都听过,很多人都有切肤之痛。电视、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人们听多了、习惯了,就把它当成一只烂苹果,既不问他为什么腐烂,也不在乎它烂到什么程度,轻挥手就把它丢到脚下,任它在那里彻底烂透。《中国,少了一味药》不能帮助任何人脱离苦难,只能让人认识一部分苦难。他说,我不能帮人做梦,只愿指出哪些是梦,而哪些是现实。

    愚蠢本身不是恶,却可以把恶放大无数倍。聪明人只反对愚蠢,愚蠢的人什么都反对。聪明的人自己思考,愚蠢的人让别人替他思考。不会思考是可耻的,而更可耻的是,这群不会思考的人正在教我如何思考。这哪是单单在写一个传销组织,明明就是在写一个专制国家的共同特点:阻塞广大的民众的视听,把他们像罐头一样禁锢起来,然后当权者就可以混淆视听,扭曲常识、指鹿为马,成批的制造愚蠢,让他们成为当权者的工具,画一个永远不可能的共产主义的饼,利用愚蠢的民众来实现自己的私利,肆意释放自己心中的恶,最终实现独裁。

    在看这本书时,我才幡然醒悟,我竟然是如此滴单纯。一直以为社会上的种种黑暗对于哥哥这种简简单单活着的人只是当作饭后唠嗑的题材罢了。但看看那些疯狂愚蠢的传销者些,他们原先何尝不是那样简单。又倔强愚蠢的花季少女小淋、有祥林嫂的再版嫂子、还有那对于那相对论、黑洞等高深理论信手拈来的大学生等到这场戏落幕之时,他们已经搞垮了身体,耗尽了积蓄,家里的地荒了、房塌了,身上背着重重的债,他们重视名誉,所以有家难回,而且已经习惯了游手好闲的生活,那是身强力壮的可以去偷去抢,年轻貌美的可以去卖血、卖身,可那些疾病缠身的老人呢?那些嗷嗷待哺的孩子呢?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梦醒之后无路可走。

    觉得传销者是最可鄙的人,连做鸡的都不如,人家起码是用汗水在挣钱,而那群愚昧而又疯狂的传销者只会利用亲情、友情、爱情来把亲人、朋友、爱人推进魔窟,来换取那一天生活费仅有

  • 2、 《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_800字

    《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800字

    如果人间有地狱,传销窝点就是。那里没有人性,只有欺骗、制造愚蠢、限制身体的、精神的自由,以及继之而来的家破人亡。

    看的过程中,一直在想,这个灾害到底该怎么根除呢?靠法律吧,根本不够。刑法只惩罚传销团伙里部分级别较高的头目,而且刑期极短,太过纵容,甚至根本压制不下去,他们也许会觉得:赚个几百万、几千万,才坐五年牢,值!等我出去了卷土重来!

    而对于其他普通参与者呢,都是受害者,法律也不惩罚他们。但可悲地是,他们已经被洗脑洗得中毒太深,根深蒂固地幻坚信这份“事业”能让他们有一天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抱着这个信念不放,矢志不渝地做着春秋大梦,回不去吃苦耐劳的普通底层生活。落差极大。说不定还会培养出仇恨来,成为反社会的人,成为伤害他人的潜在分子。

    仔细想想,传销屡禁不止,是因为那些人太愚昧,没有思考能力,很容易就被欺骗并心甘情愿地、不知不觉地接着去欺骗他人,然后欺骗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制造越来越多的愚蠢。所以想要根除,谈何容易!本来这就是不太鼓励独立思考的国度……此处省去一万字,不敢说太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作者说得对,中国古人把“淫”视为万恶之首,在基督教教义中,“骄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但世上最大的恶并不是骄傲和淫荡,也不是杀人放火,而是制造愚蠢。愚蠢本身不是恶,却可以把恶放大无数倍。

    胡适说:“争取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取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但习惯了被奴役的人们,怎么会主动去争取呢?所以,我也只好对这番鼓励的言辞不抱太大希望了。只要一天不鼓励独立思考,就没有希望消除由愚昧导致的瘟疫!

    总之,我和作者有同样的希望:让常识在阳光下行走,让贫弱者从苦难中脱身,让邪恶远离每一颗善良的心。

  • 3、 《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_1000字

    《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1000字

    首先,感谢作者给我们带来可恶的传销者的洗脑黑幕[爱心] 中国,少了一味药。少的是坏人的良知,还是我们的常识? 在看完之后,真的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活该被骗←_← 同时,此书又反映出当下社会许许多多的问题。普通人不想着踏踏实实做事情,一天净想着天上掉馅饼(殊不知由于重力加速度会被砸死),倘若那么好,以你的智商还会轮到你←_← 法律的不健全,过度的仁慈,其实是助纣为虐。不要站在道德的角度来期待一个坏人从良,倘若他不受到惩罚,那么给再多的机会自行醒悟都是瞎扯淡←_← 尸位素餐,某些人的不作为,推卸责任(引用原文: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二日,周五。我把十七个传销窝点的地址全部抄在纸上,然后打电话报案。那时快到下班时间了,一切都不太顺利。我先向工商局报案,对方说没有执法能力,让我找公安厅。我不死心,继续追问:“请问哪个部门负责打击传销?”对方极不情愿,支吾了半天才告诉我是公平交易处,又拨到公平交易处,一个男人接的,声音十分粗鲁:“什么事?找谁?” 我说我要报案。 “报什么案?” 我说是传销。 对方极不耐烦:“我们没有执法能力,找公安厅!”我刚想解释,对方“砰”的一声把电话挂了。 没办法,只能找公安厅,对方说离得太远,建议我找上饶市局。说实话,我对此真有点害怕,此前我们天天都在上饶市局门口转悠,可从来没人干涉我们的行动。传销团伙中还有许多传言,说当地政府多么支持我们的行业,各位老总跟当地领导的关系多么密切……这些当然都是假话,可身处其中,根本没有能力仔细分析,听得多了,心里自然就有阴影,犹豫半天,还是硬着头皮打过去,没想到白担心了,我从114查到两个号码,一个无人应答,另一个接的是自动传真机,我听着那长长的刺耳的嘀嘀声,心里一阵沮丧,脑袋也迷糊起来,想难道传销者说的都是真的? )←_← 不禁让我想在中学时在距警察局不过百米处发生的一起杀人案件,警察叔叔们用了半个多小时才赶到[闭嘴],人被杀了,坏人逃了……至于有没有破案就不知道了[闭嘴] 综上一切都可以归纳为,私心太重!“坏人”想着获利,“好人”规避风险。←_← 如果人生命中的每一项罪孽都随同招致迅速的必然惩罚,犯罪就会大大减少。惩罚能够净化,人向最公平的上帝所祈祷的,应当是“惩罚我们的恶行吧”,而非“宽恕我们的罪孽吧”。

  • 4、 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1500字(3)篇
    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此书是随手加入书架的,只是没想到它给我带来的感触颇深。中心明确,国人,就是缺少常识。

         看了前几章,回忆去年在妈妈那儿的经历,突觉后背有妖风。晚上我拿着手机聊天,妈妈在厕所洗衣服,想起干爸的儿子在微信朋友圈发表的动态,就找他聊了起来。我:哥哥,你在空间发的那个是真的吗?我也可以赚很多的零花钱?哥哥回我:嗯,绝对真的,保证你一个月零花钱花不完。此时,内心比较激动,觉得终于有机会可以赚钱了,就能不找爸妈拿生活费。继续聊着,我:那我要怎么做呢?哥哥:你只需要缴三千八,缴了三千八它分几个月给你返回,本金返回了后面的就是赚的。我:真的呀,没骗我。哥哥:放心吧,哥哥绝对不骗你,现在我已经开始赚钱了,你相信我,如果不赚钱,哥哥给你缴那三千八。见他说得这么铿锵有力,我内心动摇着。那个时候我有一个特别信得过的人,而且他比我知道的多,所以我就将此事告诉给他。没过一会,他噼里啪啦说个不停,中心意思就是我哥哥是骗我的,哥哥做的是发展下线的传销,也许他知道我不会轻易相信,所以还特别给我画了一张结构图,可惜当时懂得不多没有把那张图保存下来。经过他那么一说,我似乎明白了,最后没有在和哥哥联系。

         读了作者的这样一部作品,恍然大悟,我就是那个缺少常识而又贪心的人。如果不是那个特别信得过的人,如果凭我的一意孤行,我不敢想现在会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这是一本可读的书,就像作者说的那样,中国,少了一味叫“常识”的药。以前我也曾想过,一个人一生书看多了不会有什么大作用,不就是一些文字嘛,只要是读过书的人,只要是会玩手机的人,都会认识字,不认识的通过手机查就行了。慢慢地,想法会改变,透过此书,使我坚信以前不会坚信的东西,传销就是传销,没有其他任何的借口可以美化它,而且必须在头脑里有这样一种常识:传销就是行骗,就是犯法的,不管别人怎么吹嘘,都改变不了事实,我们则更加不能动摇。

          每当我开启书籍的阅读时,首先在心里想的就是感谢作者,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给我们呈现一部完整的作品,有的甚至是冒着掉脑袋的危险才能做到,本书的作者就是这样。

          

    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1500字 第(2)篇

    虽然书的题目起的有点大,稍微有点文不对题,但瑕不掩瑜,佩服作者的英勇与侠肝义胆。在对未来处境不可知的情况下能不顾自身

  • 5、 读《一食一味》有感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人世间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们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不是学问,而是吃。吃,是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为近乎艺术的趣味。无论是家常味道、日常小食,还是满汉全席、饕餮盛宴,无不蕴含着生活的热情或雅致的韵味。《一食一味》中写到的一道道日常美食,既融进了制作者的浓浓心意,更承载着千古流传的文化风情,我在此间感受到的不止是美味佳肴的诱惑,更是温暖的乡土人情,以及世俗生活中蕴含的自然真趣。

    汪曾祺先生笔下的食物,每一款,均来自于其亲自制作。寻常的拌菠菜,经其用家乡制拌枸杞头、荠菜的办法改良后,成为佳肴一道。更特别的是,还有其首创的菜式:塞馅回锅油条。汪先生自得地说:这道菜为本人首创,为任何菜谱所不载。很多菜都是馋人瞎琢磨出来的。区区一个萝卜,让汪先生吃出了精彩:小时候吃的东西都是最好吃的。大抵一种东西头一回吃,总是最好的。

    在物质丰盈的现代社会,食物,绝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辘辘饥肠,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情感,期待。一切思乡、怀旧、无助的情绪都能在食物中得到温暖、妥帖的安放。美味背后,藏着温暖人心的力量,触动味蕾,慰藉着那或孤独或怆惘的心灵。

    人,有喜怒哀乐;味,有酸甜苦辣。人与食,息息相关。与其说是品尝食物,不如说是品味人生。再曲折漫长的人生路,也终究会在红尘岁月中尘埃落定;再美味的食物,也终将在滚滚风尘的冲刷下淡出历史。但无论命运怎样沉浮、变幻,在江湖夜雨中,灯火万家处,总会有一份热腾腾的美味等着你。

  • 6、 一城一味观后感大全

    《一城一味》是一部由傅琼导演的纪录片,记录了了不同地方的不同美食。网友们对这部片的评价并不高,一起来看看吧!

    挺朴实的一段片子,选的几个城市都是特别具有代表性,有自己独特的小吃与城市味道。吃到最后,不知道是食物影响了城市,还是城市沾染了美食的味道,两者相融,成为了地标。

    天津,以前只知道大麻花,不知道他们的煎饼果子这么有名,看的我超想跑到学校门口的小摊上叫一份:老板,一份煎饼果子加个鸡蛋~在我印象中仿佛这种小吃就只存在于各大学校门口,每天一到早中晚被一群学生团团围住,好容易抢到一份感觉大口吃掉,解馋又饱腹,难道大人都不吃煎饼果子了么?天津竟然还把煎饼果子开成了店,还有那么多人每天排队来买。

    扬州,这种江南水乡城市仿佛饮食就该清淡,于平淡中见真知,遇见生活的本质。虾子面是我对它最深的印象了,一碗清汤芙蓉阳春面,白白净净,撒上一把澄黄欲滴的虾子粉,点上几点翠绿的小葱或香菜,便能让人食指大动。不知扬州美女多,是不是就是因为每天饮绵软的扬州水,吃清淡的汤水的原因呢?

    香港,因为护照时间问题而错过了的那次旅行,将在我的学生时代被耿耿于怀。一直觉得它与广州的饮食很相像,却又比广州多了一份包容,是世界饮食文化交融的结果。粤菜是它的主味,在此基础之上,有加入了世界各地的独特风味,在香港,你不会找不到家,因为这里有家乡的风味。

    我希望自己一直是个游子,永远在路上 故乡永远是盛放在心尖尖上的一束月光,然后在月光照拂下,行万里路,阅历江山如画,品尝人生百味。

    拍法、视角和《舌尖上的中国》还是有很大不同,这一点很有意思。

    《舌》的感觉和所有以前冠中国字头的纪录片一样,其实还是风土人情套路,只不过是把过去地理上的名山大川换成了人们味觉上的名山大川这一思想直接、具象化地表现在了他们的动画片头上。

    而《城》是更加专业的美食节目。每集都是请一位国内顶尖的年轻厨界领袖(比如去香港的那位北京厨师,就是一位名气很大的大神),带领大家进入一座城市,然后在当地一位精英吃货的引荐下领略这座城市的美食视角和《舌》还是相当不一样,是那种旅游节目一个导游带领大家游览一座城市的感觉。而且视角更专业。

    还有就是特别注重表现文化交流在饮食文化中的体现。除了表现在片子素材本身的呈现和解读上之外,还在每集的最后有一个大厨创新菜的环节,让静态化的概念具象化为动态的人物行为,有种行为艺术的味道。

    当然,我估计有些创新菜内容会让很

  • 7、 高一味道作文系列

    为了让您更深入地了解“高一味道作文”,下面为您提供一份全面介绍,相信您一定能从中找到所需内容。写作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在不断拓展写作技巧的过程中,我们也能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广泛积累词汇,能够让我们能够游刃有余地写作,速度也能更快。

    高一味道作文(篇1)

    总有一种味道,留在我心底。

    阳光斜斜地射进屋中,柔柔地映在书桌上。我慎重地打开了尘封已久的日记,回忆我笔尖下的味道。

    在儿时,千日红茶几乎是我对外祖母的全部记忆。外祖母生活在偏僻的乡村,连绵的群山,葱郁的红树林以及慈祥的老人,这是乡村的风景。

    几年前再次来到外祖母的农院,砖头砌的围墙陈旧而高大,院子里有两条流浪狗,一把躺椅和一丛千日红。千日红由许多小片的粉色花瓣环成一个球形,生着细长的枝节,还与蒲公英有些相似。外祖母热情地将我领进屋中,沏上了一杯千日红茶。白色的茶具很朴素,有依稀的裂痕,茶水表面还漂浮着几片细小的粉色花瓣,轻轻抿一口,只感味淡微甜,隐隐的花香细柔甜美,随之呼出的气息萦绕于鼻尖久而挥之不去,沁人心脾。千日红茶如一条清脆的小溪流进我的心底。那一日,3月15日,我用新买的日记本记录下那时那景。

    骄阳似火的夏至,太阳一出来就扫尽了清晨晶莹的露珠,地面像着了火似的发烫,而这却是外祖母口中的“好天气”。外祖母将摘下后洗净的千日红花瓣分散地平铺,外祖母吩咐我隔几个小时便出来瞧瞧,可我却几乎是每隔半个小时便来观察花瓣的形状。它由饱满舒张的样子渐渐打了卷成了蔫蔫的样子。些许是阳光过于强烈的缘故,那天夜里,我眼睛烧灼般疼痛。我写下,那一日,6月21日。

    冬至,本该是吃汤圆的时候,我却因为咳嗽而忌口。站在小阁楼的窗边,透过玻璃仿佛可以看见几片细小的雪花从眼前,在院子只能看见千日红光秃秃的枝节。外祖母端来了千日红茶,说是可以治咳嗽。在寒冷的同时带它以我几分温馨与缠绵。虽然它的味道不再新鲜,却似春风般一丝丝滋润我的喉咙,好似这是自好的良药。不久,我的病就痊愈了。那一日,12月22日。

    合上日记,同时锁上尘封已久的记忆。或许滋味已淡,却留下那心底的味道。

    高一味道作文(篇2)

    又是一年槐花飘香,勾起了童年纯真的向往,儿时的玩伴杳无音信,让人不由得心伤。又是一年槐花飘香,心上的人儿不知何方。故乡儿时的槐花香,那是我的童年。

    记得小时候住在奶奶家,每每随着夏季的燥热袭来的风中总带着浅浅的花香。奶奶说那是槐树花

  • 8、 人又少了一个读后感
    篇一:人又少了一个读后感 故事的结局是我不曾料定的,我曾想怎么说也会是一个很符合“国粹”传统的结尾:时来运转,家庭一团一圆了,生活好了,孩子也有出息了。因为这满足了大众那善良美好的愿望。然而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女主人并没有与命运抗争,而是甘于人格沉一沦的堕一落。读到末尾,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失落,但是我们还是要感谢作者聂华苓,她为我们构恩了这样一个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的不争事实,真如我们所预设的美好结局,这短小的千字文又哪来这样强的震撼力呢?我是怀着极其不平静的心理写下这篇赏析,因为我的情感也随着情节跌宕起伏:从同情到祝福再到失落和唾弃。 时候是寒冬,出现在门口的是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而且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破旧花棉袄,褪色的布裤子,晾在寒风中,显得那样的可怜。 “我不是个叫花子,我只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多可怜的女人啊!想着那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在等待着她的口粮,这是怎样一副景象啊!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叫花子,她掏出身份一证,特别是听了她那“先生坐牢,带着几个孩子,替一人洗衣来度日”的叙述,谁还会怀疑她拭着的眼泪是假的呢?读到这里,我们有的是同情,而且这种同情是油然而生的,是无须造作的。绝不会因为她今天不得已的“缩缩瑟瑟”向人乞讨而指责片言,相反还会被她不向命运屈服的坚强一精一神而感动。 当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的时候,从她的“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和她“我——我一直想哭”的谢意中,我们在心中默默地为她祈祷与祝福:但愿有一天,她能时来运转,过上好日子。 出乎我们预料的一幕出现了,先前讨点米是为度难关的人,现在已把乞讨当成职业了。模样变了,自然变得难看了,对此我们无法去指责她,也不能指责她,因为命运本来就是不公的。但是先前还是“宿宿瑟瑟地探进头来”极不好意思开口的她,现在脸上在也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取而代之的是“咧着一嘴黄牙,一陰一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乞讨声调高声叫道“怎么会呢?”我们感到巨大的情感失落,先前所有的同情及祝福顷刻间化为乌有。当她遭到自己熟知的邻里打发时,她竟然与人家讨价还价,甚至还死皮赖脸地威胁着别人:“免得我把你的地方站脏了。”读到这里,也许每一个人都会说,“哀莫大于心死”,她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已经荒漠,她已经没有羞耻,没有自尊,没有了人格,犹如行一尸一走肉,她自甘沉一沦,在人生的舞台上确实少了一个人,而
  • 9、 人又少了一个读后感范文(集锦4篇)

    读后感大全内容专辑推荐:“人又少了一个读后感”,敬请浏览。

    下面的“人又少了一个读后感范文”也许也许是你在寻找的内容。曾经有人这样说过,读一本好书如同像交了一个益友,当我们对作者写的作品产生了新的看法时。读书只是一种学习形式,“读后感”才是学到的实质,“读后感”比读书更重要。敬请您浏览本页内容!

    人又少了一个读后感范文(篇1)

    故事的结局是我不曾料定的,我曾想怎么说也会是一个很符合”国粹“传统的结尾:时来运转,家庭团圆了,生活好了,孩子也有出息了。因为这满足了大众那善良美好的愿望。然而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女主人并没有与命运抗争,而是甘于人格沉沦的堕落。读到末尾,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失落,但是我们还是要感谢作者聂华苓,她为我们构恩了这样一个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的不争事实,真如我们所预设的美好结局,这短小的千字文又哪来这样强的震撼力呢?我是怀着极其不平静的心理写下这篇赏析,因为我的情感也随着情节跌宕起伏:从同情到祝福再到失落和唾弃。

    时候是寒冬,出现在门口的是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而且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破旧花棉袄,褪色的布裤子,晾在寒风中,显得那样的可怜。

    ”我不是个叫花子,我只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多可怜的女人啊!想着那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在等待着她的口粮,这是怎样一副景象啊!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叫花子,她掏出身份证,特别是听了她那”先生坐牢,带着几个孩子,替人洗衣来度日“的叙述,谁还会怀疑她拭着的眼泪是假的呢?读到这里,我们有的是同情,而且这种同情是油然而生的,是无须造作的。绝不会因为她今天不得已的”缩缩瑟瑟“向人乞讨而指责片言,相反还会被她不向命运屈服的坚强精神而感动。

    当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的时候,从她的”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和她”我——我一直想哭“的谢意中,我们在心中默默地为她祈祷与祝福:但愿有一天,她能时来运转,过上好日子。

    出乎我们预料的一幕出现了,先前讨点米是为度难关的人,现在已把乞讨当成职业了。模样变了,自然变得难看了,对此我们无法去指责她,也不能指责她,因为命运本来就是不公的。但是先前还是”宿宿瑟瑟地探进头来“极不好意思开口的她,现在脸上在也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取而代之的是”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乞讨声调高声叫道 ”怎么会呢?“我们感到巨大的情感失落,先前所有的同情及祝福顷刻间化为乌有。当她遭到自己熟知的

  • 10、 药读后感

    药读后感(一)

    鲁迅先生最大的特质,有一种衰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胸怀。看到受苦受难而永无了日,故有其衰;看到受苦受难而无长进,故有其怒。馒头是吃的东西,那蘸了革命烈士先写的馒头就吗。

    现在看来恐怕是十分荒唐的,不可理解的。可是在那个时候,辛亥革命时,虽然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可人的思想还没有解放。夏瑜是资产阶段民一主革命者,他代表的是广大群众的利益,而广大群众不支持他。他讲革命道理,人们感到气愤;他挨牢头打,人们幸灾乐祸;他说阿义可怜人们说他疯了。

    鲁迅先生通过夏瑜这一角色,表达出同情与赞美,也表达出人的落后愚昧,统治者的凶狠残忍。同时也一语双关的写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没有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清明前出现的花环,说明革命者在思念他,字里行间突出残酷的社会现实。

    药读后感(二)

    华夏家的悲哀,华夏大地的悲哀!

    华老栓为了治儿子的肺痨,寻找人血馒头给儿子吃,结果儿子仍然死了。另外一边的夏家,夏瑜作为革命者,在革命运动牺牲了。

    距么悲恸的故事,旧社会是多么的混杂,到处迷信,到处都是镇压。人们在这个时代不知道该干什么,该向往什么。看起来完全是一个没救的社会。

    可是真的没救吗?就算坟场再凄凉,映入眼中的也有五彩的花圈。

    在越是悲催的世界,越有这样的一群人,不畏艰险,不畏牺牲,拿着用鲜血铸成的利箭,刺向那血色的黑暗的长空!刺痛那群黑暗的乌鸦,刺破那居罩般的黑夜!驹!这就是被镇压下的革命!

    雄舞壮志,革命在狂舞!

    潇洒雄破,革命在怒放!

    烈火重重,革命在燃一烧!

    革命是对真正藐视社会的根本的药,而其他的药最多都是血色馒头,不仅治不好,而且还耽误真正的革命,革命就是一种力量,无影无形。革命虽然会失败,但是在这一片血色的长空,潇洒了自己的地热血!

    可是革命现在在现在的我们来说,只是一纸空文。最多可以被赞颂被追悼。但是谁敢说在现实中我们一帆风顺,我们也有落意的时候,我们也会遇到艰难险阻。

    但,我们如何面对!万一这件事看似不可能完成,万一这已经让你深陷泥泞。

    -----可,那又怎样,尽管遍体鳞伤,我们心中也应该有一种热血,这种热血就好比革命,他是革命的一精一神!

    革命的一精一神在面对困难的时是一把万能的钥匙,这种一精一神是一种拼尽自己的全力,被刺痛就像毫无感觉,使劲往前走,就算牺牲了也无妨,热血还洒满了勇者的路,它是一种坚韧、顽强、通达、不懈、至死不渝的一精一神的混合。这种一精一神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1-08

  • 2019-10-09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09-20

  • 2021-07-27

  • 2019-09-1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2-04-01

  • 2022-01-18

  • 2023-05-21

  • 2019-10-23

  • 2023-05-18

  • 2023-03-31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1-11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10-19

  • 2022-12-30

  • 2019-10-29

  • 2019-09-26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28

  • 2019-09-19

  • 2019-10-10

  • 2022-07-10

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2024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