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华日月民族读后感 > 地图 > 中华日月民族读后感,2024中华日月民族读后感
中华日月民族读后感相关栏目
中华日月民族读后感热门栏目
中华日月民族读后感推荐
中华日月民族读后感

(共 4994 篇)

  • 1、 《中华日月民族》读后书评
    《中华日月民族》读后书评 说来惭愧,汤锦程先生的这篇《中华日月民族论》,我虽然读了数遍,但是,由于水平有限,还没有真正读懂,我就在这半懂不懂的情况下,开始写这篇评论文章,显然是有点草率之嫌的,当然也会出现很多谬误。但是,我想抛出一块陋砖,必定会引来美玉的。 《论中华日月民族》一书中提出的的论点,独具新意,独树一帜。文章开头问道:为什么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原始古老民族会在交通工具落后、地理封闭的情况下流传着一个具有共同文化特征的“日月创世纪”文化呢?难道说这些古老的民族曾经起源于一个古老的“根”。 文章认为:地球上的人类虽然人种、肤色、语言、文字和生活习惯都有所不同,却拥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文化特征,并且这个文化特征深深地根植于各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民族血液坐标,由于这个发现,为作者研究人类的起源提供了一个突破点。 接着,文章从《三五历记》、《五运历年记》、《山海经。西山经》、《春秋传》及《庄子》中寻找依据,从《禹贡》、《淮南子》、《孔安国》、《论衡》、《史记》、《列子。汤问》……等大量的文献中寻找蛛丝马迹。从中华民族的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开始,从女娲、伏羲、神农,黄帝等远古时代的人物入手,述说了中华民族的传承脉络,阐述了中国远古时代对日月天地的崇拜,中国日月文化的形成,世界其他国家日月文化的积淀。比较详细地论述了中国古代文与汤文化的密切联系。从中国传说的盘古开天,到欧洲的日月文化,从中国的三皇五帝传承到与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日本、朝鲜、印第安等国家和地区日月文化一一作了详细的对比,在论证盘古与汤古氏的关系上,着墨较多,列举出四百多个汤姓衍生的氏族,还详细论述了伏羲与女娲同太阳和月亮的演化轨迹。此外,又深刻论述了中国的儒家文化与“五彩文化”的深厚渊源,揭示了中华古文化的神秘面纱,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和世界上所有民族一样,都是一个崇高尚日月的民族;世界上所有不同的民族,其实都同出一根;而汤氏有可能就是中国所有姓氏的起源。 作者还认为,在古时,人们以天为日,以地为火,以人为汤,把天、地、人、巧妙地联系到日、火、汤。为汤氏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 文章构思新奇,笔法独特,立意鲜明,注重论据,不失严谨,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详细地论证了世界和中华民族的传承文化。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论史钜作。 这么一篇五万多字的史论大作,没有深厚的
  • 2、 中华魂民族情读后感

    中华魂民族情读后感(一)

    今天,我通过读《中华魂民族情》这本书,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我们的祖国中国,其中我最喜欢的,并且令我最感动的一个故事是《图们江在哭泣》。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珲春市的夏天天气非常炎热,崔瑛、吴秀艳、赵云、郎威、李伟等8名同学在图们江玩耍,一位同学不小心掉到了水坝的背水面,吴秀艳为了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吴秀艳舍己为人的事很快传遍了村子,8月1日人们为吴秀艳举行追悼会,图们江从来没聚集过这么多人,人们也从没流过那么多泪水

    回过头来,我们在想想自己,如果你是吴秀艳的话,在危险关头会不会舍己为人呢?我想,如果要是自私的人肯定不会,但是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是肯定会的。有这么多人为祖国奉献力量,你说我们的祖国在将来是不是会更加强大呢?

    除了这一篇文章让我感动,还有一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消防官兵的宋奶奶》。

    这个故事讲的是乌鲁木齐市的宋床兰奶奶一个人很孤独,消防队员们都很关心她,所以把她当成亲奶奶一样看待,宋奶奶不管有什么事消防队员们都会关心照顾她,他们真孝顺啊!

    再想想我自己,明明我的姥姥独自在家很孤独,可我从来都没为她着想,想到这我真觉得有些惭愧,我应该多陪陪姥姥,与她聊天,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要听她的话,不再让她为自己操劳。

    《中华魂民族情》这本书里还有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很多人物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现在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为祖国贡献力量,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强!

    中华魂民族情读后感(二)

    中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之间需要平等、团结、和谐和坚不可摧的精神。这些民族共同撑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大厦。

    从故事中漂亮的维吾尔族的小姑娘阿德来提的痛若经历中我看到了她从有一身好舞艺的小舞蹈家到不幸患了骨癌的病人历程,她经历了很多的痛苦和艰难,当全家人无法面对,一筹莫展时,她爸爸和妈妈单位,以及他们居住大院四面八方的人们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让他们想到的是,不仅所有的人没有歧视、冷落她们,反而,使她们家一时间变得门庭若市,捐款纷纷,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大家庭里生活的人们有任何困难都能克服掉。只有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变得更繁荣昌盛、更加强大!

    从另外一个故事中的一位藏族哥哥在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把落入水中的两个人救上了岸来。从这个故事中我学到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

  • 3、 铮铮的中华民族_750字

    骨气是什么?骨气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骨气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骨气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骨气是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骨气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骨气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骨气!是一个坚定伟大的字眼,它充满着对未来的信念,它拥有着正义的坚持,它蕴含着刚强的人格!

    骨气是面对一切都毫不畏惧的气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敌人的手枪,宁愿倒下也不屈服。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一位坚定的民主战士,面对国民党特务的伏击,他依然能够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痛斥他们。尽管他仍然在国民党枪下遇难,但他的勇敢,他的坚持,他的骨气令人敬佩!正像闻一多那样,面对枪口却不畏惧,面对危险却不放弃,面对死亡却不退却,这才是一位有骨气的人,一位像钢铁一样千锤百炼的硬汉!

    骨气是为了国家不惜放弃生命的信念。屈原为报国爱民,即使沉江自溺也在所不辞。这位爱国者在秦将奋起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后,在汩罗江怀恨自杀,只因一颗爱国心在胸腔中跳动。他拥有为祖国放弃生命的勇气,他拥有忧国忧民的大爱,他拥有的,不只这些,还有刚强不屈的骨气,一种充满力量,充满激情的骨气!

    骨气是决不放弃一丝希望,决不轻易就投降的坚强。南宋文天祥在战败后,拒绝了元朝的多次劝降,终于实现了舍身取义的理想,慷慨就义。他坚持民族气节至死不变,他的救国精神,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他的决心,他的奋斗,他的骨气,让我们骄傲,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中华民族,一个积淀了多少年文化的民族,一个积极向上进取的民族,一个坚强不屈勇于反抗的民族,一个充满骨气,刚毅的民族!中华民族,令我们骄傲,令我们自豪,我们应为我们都是铮铮傲骨的中国人而感到无比骄傲!

  • 4、 日月读后感

    日月读后感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无意中在网上看见安如意的这本《日月》,简介说,《日月》是作者在西藏获得灵感,历时四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这是用纯美散文式语言写成的一部告别欲望、重返净土的灵性之书,《日月》亦是一曲融宿命与情感,历史与现实于一体的人生咏叹,故事中主角恰似仓央嘉措的今世。小说中,现代都市的浮华虚荣与雪域高原的纯洁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在展开主人公故事和命运的同时,亦将自己对西藏的感情,对藏传佛教哲理的感悟和理解贯穿其中。

    于是便买下了书,开始了如饥似渴的精神的徜徉。一心向往已久想去亲临的西藏,原以为是净空的圣地,以寻求安宁祥和的心境。深读《日月》后发觉更是一本令人成长、超越、觉悟的灵性之书。在我的印象中,仓央嘉措是个很值得研究的人,他一生坎坷,却始终保持着本心,哪怕是成为了政治权利争夺的工具,哪怕是成为了万人敬仰的活佛,他也保有自己的个性,那么,他的今世,将怎样续写传奇?当繁华的都市与纯洁的雪域对不起来之时,应也会给心灵带来巨大的冲击。

    进入故事的情节,思想紧随作家的思绪,翻过一页又一页。在华美温暖的文字2020中将自己的心结慢慢打开,确认内心的归宿。正如书中所说在这浪游的尘世,多少人心醉神茫,能在有生之年,找到心灵的皈依之所,无论是一地、一人、一事,即是至深福德。

    书的主角尹长生,从小天资聪颖,非常受古修拉们的喜爱,他仁慈的师长也都极富智慧。但是随着尹莲的到来,长生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随尹莲来到了北京,在繁华的大都市中,接受着别开生面的教育,身为军人的波拉对他要求也十分严格。长生在一个不太喜欢的环境中成长,却又为了姑姑尹莲而隐忍努力,成了尹莲各方面的得力助手。之后的长生在商场中沉浮,体验了人性的丑恶,充满欲望的都市终于迫使他回归净土,回到自己的家乡西藏,他在布达拉宫前虔诚叩首,转山转水,只为洗尽铅华。

    举重若轻,又举轻若重。欲说还休,欲休还说终日沉湎于深厚的感情中,一千个一万个的不甘心,不愿意正视现实,狠心地将自己折磨的支离破碎,痛快地大哭一场而后依旧要灿烂地笑着开始崭新的一天。可怜的孩子,不愿打开的心结,逃避现实的你,终究要明白,唯有,懂得自己才能谅解他人,唯有宽悯他人才能解脱自己。因为,

  • 5、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读后感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读后感

    近两天,我读了很多关于黄河的文章。读了这些文章,我对黄河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心里快乐极了。在这些文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这篇文章介绍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她的儿女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她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我国文化的发源地。我觉得我们的母亲河太壮观了,她波浪滔天,气势雄伟,万马奔腾,奔流不息。

    读着读着,我仿佛站在了黄河边,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声响,看到了黄河水像千军万马一般般浩浩荡荡向前涌去;读着读着,我仿佛变成了一位诗人,用诗句来赞美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在黄河边欣赏着这美不胜收的风光,人们有的拿着照相机拍照留念,有的在买纪念品,还有的人乘着羊皮筏子到黄河上漂流,他们在这里流连忘返。

    读完全文,我真想说:“黄河,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像黄河一样值得祖国母亲骄傲的还有奔流不息的长江、被称为“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蜿蜒起伏的长城……

    我越想越激动,我要告诉每一个人:“黄河,你让我骄傲;祖国,你让我自豪。” 拓展阅读: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

    黄河,我们熟悉的中国第二长河,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对这中外闻名的黄河有浓厚的兴趣。去年暑假,我终于有幸一睹这中国第二长河的风采了。

    俗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黄河心不死”。我能够看到黄河,真是一大福气!

    来到黄河边,迎着阵阵微风,那波涛滚滚的黄河展现在眼前。河水是土黄的,和它的名字非常相同。我乘着羊皮筏,到黄河飘流。黄河不像草原那样充满绿色,也不像城市那样高楼林立,但它土黄的河水,翻滚的波涛,就足以和巍峨雄伟的贺兰山相比。来到对岸,有许多小石头,它们被河水冲刷得发亮,摸一摸,光滑平整,再加上它们颜色不一,使黄河更加受人喜爱。黄河哗哗的浪声不绝,像在欢迎我这个远方来客。

    晚上来黄河边散步是很棒的。我当然不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来到河边,我脱下鞋子,走下水,冰凉的河水拍打着我的脚,特别舒服。在浓浓的夜色笼罩下,河水显得没有那么黄了,不过,那只是看不清而已。直到十二点多,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这段不寻常

  • 6、 廉洁修身读后感:中华民族的灵魂

    廉洁修身读后感:中华民族的灵魂

    河源市东源县骆湖中学刘莹

    老师经常教导我们:无论你有多大的志向,都必须从修身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奋斗。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为生命准则,才有可能实现理想的目标。这个星期,我看了《廉洁修身》这本书。它从各个方面介绍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些名人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光辉事迹。我先粗略地看了一遍,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当我重新细读时,书中廉洁之士那种爱国之心,报国之行让我深深地振撼了。

    这本书告诉我:中国之所以会日益繁荣昌盛,都归于五星红旗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誓死报效祖国的有志之士。为航空救国而牺牲的冯如,忠肝义胆,挺身保护侨民的黄遵宪;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长路漫漫,上下索求救国之道的澎湃;诚信比生命还重要的李嘉诚,清名长留遗爱碑的杨柱臣;倾其所有为奉献而因胃癌医治无效病逝的丛飞,为救治非典病人而殉职的护士长叶欣当我知道那么多的廉洁之志的爱国之心,报国之行,我的两腮发热,眼睛模糊了。我被这些廉洁之士的爱国精神感动了,默默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刻苦钻研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的爱国情感,爱国精神和爱国志向,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自己的贡献!

    看完了这本书,我想了很多很多:在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许多爱国之士目睹旧中国受帝国主义的凌辱,他们的决心远渡海外,去外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改变祖国的落后面貌。廉洁之士华罗庚、钱学森等人都是为此出国留学的。当他们在国外留学时,成绩显著。外国人欲用高薪聘用他们。当他们从报纸、电台里知道新中国诞生的消息,纷纷冲破阻挠赶回祖国,要用自己学到的先进科学技术建设新中国。美国科学发达,设备先进,住的是高级楼房,进出是小汽车,但那些廉洁之士没有被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和先进的科研条件所诱惑,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毅然赶回暂时落后的祖国。一想到这些廉洁之士,我心中不由赞叹到:你们真是祖国的好女儿!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染其心,利害不移其守、苟利国家生以死,岂因祸福避趋之、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一句句流传千古的佳句,体现了无数的志士仁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儿女几千年凝结、积淀起来的对祖国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是中华民族不竭的动力和传统美德,是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

  • 7、 读后感:中华民族礼仪和文化

    有很多故事可以明显的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礼仪,比如说有程门立雪,孔融让梨,千里送鹅毛等等。可是最令我有感悟的是程门立雪。因为它是一个积极上进的故事。

    程门立雪主要是说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有一次去书院拜见程颐,程颐装作在睡觉,两个人就站在门口等着程颐醒来,这样等了好长时间,程颐像刚刚醒来一样,装作惊讶的说:你们什么时候来的!那天是冬天最冷的一天,雪已经没过了他们的膝盖。

    这个故事写了关于两个人为了尊敬老师不吵醒他在门外站着,雪都到了很高。这个故事是说了中国民族礼仪的故事,我们需要中国民族礼仪,因为它是中国的特色和代表。

  • 8、 《日月》读后感

    《日月》读后感(一)

    怀着跌宕起伏的思绪,读完了《日月》。一种无法名状的情愫在心头涌动,是感动、失落、忧郁、还是平静与欢喜。

    这本书的整个故事情节很平淡,看不到一点点的起伏,但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却明显的感受到它内在的思想和灵魂就像一股强大的力量渗透到我的脑海,仿佛在接受一场隆重盛大的洗礼。不由得就会去深入思考生活的目标和追求,真爱和自我的价值所在。而且时时能够被作者华美而温暖的文字2020所感动。仔细咀嚼这些文字2020就像品尝红酒,不同的人品出不同的味道。也正如书中所言内心愈爱重一个人,外在愈淡然,就是这样一种泰然自若的平淡和简单,却包含着沉重的情感和思想,让人欲罢不能。

    这是一个关于迷失自我,却又寻找自我、拯救自我、超脱自我的故事。主人公伊长生聪慧,沉稳,厚德,无私,外表漠然,而内心却热烈而坚定执着。他对尹莲的那份跨越年龄差距,超越身份的爱。我觉得这种爱并不是单纯的恋母情节,而是一种天性,就像我们天生喜欢大自然的美好一样,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本能的情感,一种纯粹男人对女人纯净洁白,热烈如火可以用生命作为代价付出的爱。却有不得不隐秘深藏表现出淡然如水。在这份爱面前是那么的无助,却又无法放下,只能无悔承受和付出。因为不得已而成全尹莲和谢江南的圆满,独自承受内心的煎熬和孤寂。这样一个有着聪慧宽阔佛心的人,依然无法逃脱爱情带给他的枷锁和痛苦。他的情感正如太阳一样有着温暖而强大的力量,却又如月光似的隐匿在黑暗之中,只能让人感受到微弱而惨淡的光芒。现实生活中难道不是如此吗!有多少真心相爱的能够真正走到一起呢!在自由、道德、亲情和爱情之中的取舍及得失之中徘徊与煎熬。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眼中的爱情仅仅只是世俗的情感,根本不配称作爱情,这种爱情在金钱,利益,权力和时间面前显得那样的苍白。就像谢江南对伊莲的爱,得到的不懂得珍惜,根本经不起时间和金钱及权力的考验。

    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心中佛,使自己长年累月在这个浮躁红尘中内心保持清醒和柔软,才是至真至诚的寂静和欢喜。这个佛,可以是一地、一人、一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无意中在网上看见安如意的这本《日月》,简介说,《日月》是作者在西藏获得灵感,历时四年创作的长篇小

  • 9、 日月读后感汇总

    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人的成长离开不开书籍营养的滋养,在作者写的作品中,我沉浸其中非常吸引人的情节中,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日月读后感汇总,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日月读后感 篇1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百年党史凝聚着革命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集万千精髓于一身。通过《敢教日月换新天》让我明白,党员干部当从党史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情怀、赓续红色血脉,从而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提升为民意识,筑牢政治意识。

    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意识,不断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次重大风险挑战。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不能因一时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决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停止不前,要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和旺盛的生命力迎接新征程上的挑战。

    发扬红色情怀,不断提升为民意识,坚持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人民就是我们不懈奋斗的动力来源。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走好群众路线,坚持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听得进群众的意见,记得住群众的建议,从思想上重视群众说的每一句话。要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不搪塞敷衍,不推诿扯皮。走访慰问要多上心,切忌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要让群众真正感到温暖;入户宣传要多用心,切忌照本宣科、蜻蜓点水、应付了事,要让群众从心底里真正理解。常思为民之策,常修为民之心,以百姓心为心,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同普通老百姓同坐一条凳、同耕一方土,全心全意当好老百姓的服务员而不是官老爷。党员干部要善于处理好群众之间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从而在一枝一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为民意识。

    庚续红色血脉,不断筑

  • 10、 中华魂民族情读后感作文范文

    今天,我读了《中华魂》这本书,读后使我受益匪浅。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

    掀开摞摞发黄的历史,在白骨累累的中国近代史上我们看到一个个举着明晃晃钢刀的刽子手,一只只满口鲜血的吸血蝙蝠,一头啮着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着头颅的鹰犬和一淌淌鲜艳刺目的血!

    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和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历史开创了新的纪元。当国歌奏响时,站在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的每个中华儿女,无不热血沸腾、壮志激昂。耻辱和不幸已经成为过去,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辉煌。

    60年前,中国还只是战后的贫困国家,经济落后,百废待兴,国际地位也受到了威胁。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不堪忍受祖国如此落后的局面,团结一致,勇往直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一次次的发展浪潮中,凭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中华民族用血汗谱写出一篇篇华美的文章,涌现出一批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铁人王进喜,人民好公仆焦裕禄……他们前赴后继,用自己的身躯为祖国铺垫出一条通向光明,通向崛起的康庄大道,用自己的生命为祖国创造出美丽的神话。

    正当中华民族在黑暗中不断摸索发展前进方向的时候,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邓小平为中国指明了道路。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也吹进了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中。在“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群情激昂,纷纷出谋划策寻求最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并互相借鉴,共同进步,全国上下一心,勇往直前,于是,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楼宇大厦拔地而起,代替了柴棚草屋,柏油马路代替了羊肠小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向小康水平迈进:60年的沧桑巨变,60年的光辉历程,让所有中华儿女看到了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改革的春风不仅给中华大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更为中华儿女重塑了民族的信心!在中华民族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这个让所有人都惊叹的奇迹,正在稳步的走向世界。

    回顾共和国走过的60年,光辉历程这样记录着:振兴中华的奋进精神,使“两弹一星”上了天,“神舟飞船”遨游太空,“嫦娥一号”探月成功;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使三峡工程蓄水发电;坚韧顽强的拼搏精神,使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取得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3-04-19

  • 2019-11-02

  • 2021-08-31

  • 2023-01-29

  • 2019-11-02

  • 2019-09-22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0-19

  • 2019-11-12

  • 2019-09-25

  • 2019-11-02

  • 2021-09-06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09-25

  • 2022-05-29

  • 2019-10-19

  • 2019-11-02

  • 2019-09-20

  • 2022-10-27

  • 2022-10-29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2

  • 2019-10-19

  • 2023-02-14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中华日月民族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中华日月民族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中华日月民族读后感、2024中华日月民族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