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五味读后感 > 地图 > 五味读后感,2024五味读后感
五味读后感相关栏目
五味读后感热门栏目
五味读后感推荐
五味读后感

(共 5637 篇)

  • 1、 读《五味》有感

    读《五味》有感

    天寒冰冻时暮,

    穷亲戚朋友到门。

    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

    佐以酱姜一小碟,

    最是暖老温贫之具。

    大概是去年七月初的样子,在一次浏览购书网站的时候,无意间看到网站推荐的一本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集——《五味》。起初只是简略地看了下介绍,但越看越被它吸引,遂下单购买下来。

    这是一本讲美食的书,我没有像往常看小说一样一口气将它读完,而是选择在闲暇时刻翻个一页或两页,心想或许这样才能赋予属于它该有的那种小情调吧。

    记得之前在学校念书的时候读过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当时也甚是着迷,不过我迷恋的倒不是梁先生所写的那些食物,而是他那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梁先生可谓是一位真实的小资,一位真实的老派人的小资,骨子里就散发着一种贵族气质,有很多东西是我们这辈年轻人模仿不来的。所以,论文字的风格,我个人还是对汪老的隽永清淡更情有独钟一些。

    汪老的文章,平中显着奇特,淡中有着滋味,简洁的话语里,既有江南秀丽的小桥流水,又有京城独特的小胡同。正如世人所评的那样:“汪曾祺的文、齐白石的画,都是东方文人的清雅、情趣和人间烟火。没有冲突,只有对世界的赏析和享受。”

    书虽然早已经读完,但依旧放在床头,偶尔晚上休息早了,我就会捧起来再翻一翻,也顺便借着书里的美食安慰一下蠕动的胃。有时候,我常常问自己,我们在阅读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时候,除了欣赏书或文章本身之外,还获得了什么?我想应该是看待问题或者事物的角度吧,通过作者独到颖悟的视角来欣赏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特有的人文风貌,再细细地品一品,将之应用到自己平时写作当中去。正如汪老曾教育后生们在文学创作时说道:“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一尝。”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有趣、耐读和接地气,书里记录了汪老一生漂泊祖国南北,所品尝过的带有浓浓情谊的各种乡味食物,但是他并没有仅仅纯粹地写食物,写吃之余还表达了对人生酸甜苦辣宠辱不惊的达观以及对世间种种满满当当的热爱。汪老是江苏高邮人,离我的家乡很近,所以在书中记载的很多食物在我的家乡也是很普遍的。比如说野菜,小时候,逢到春天,我就会随着祖母,带着把小铲,挎着小篮,漫步在乡野田头,不一会儿就能挖满一小篮。祖母通常会把先前挖好的野菜洗净,剁碎加上些许调料,放入热锅里煸炒几下装盘。这种小菜无论是作为平时喝粥的佐菜还是用来做包春卷的馅料,都是绝佳的美味。又比如说茨菇、黄芽菜、腌咸菜、昂嗤鱼、虎头鲨等

  • 2、 《五味》读后感1000字

    汪曾祺的《五味》中,只听得汪老把中华美食,各地小吃小菜娓娓道来,不仅讲它们的做法,还讲它们的来历。我惊讶于他的博学,好像一本活字典,不需要百度。或者说,他的脑子里有无数的线。线头往外一扯,就扯出很多很多相关的知识。关于美食,奇闻趣事,古今中外,出来很多严肃的论证。

    在对待食物历史的考证上,汪老是一副老学究的摸样,严肃的很。一转身,你又会看到这样的句子:“我曾经夸口,说我什么都吃,为此挨了两次捉弄,一次在家乡,我原来不吃芫荽(香菜),以为有臭虫味。……铺中管事弄了一大碗凉拌芫荽,说:‘你不是什么都吃吗?’我一咬牙吃了。从此,我就吃芫荽了。”这一段让人大有惺惺相惜之感。因为我也不喜欢吃香菜,原因也是有股臭虫味。一个可爱的逞强的老头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我也惊讶于他的阅历,四方食事,娓娓道来,他吃过这么多菜!他真敢尝!

    汪老的故乡在江苏高邮,讲起故乡的食物,他又是那么深情款款含情脉脉。他有多爱家乡啊。故乡的炒米和焦屑、端午的咸鸭蛋、咸菜茨菰汤、虎头鲨、昂嗤鱼、砗螯、螺蛳和蚬子、野鸭、鹌鹑、斑鸠、鵽、蒌蒿、枸杞、荠菜、马齿苋,都留在他的记忆里,留在他的笔下。《故乡的野菜》中细说了荠菜、蒌蒿、马齿苋、莼菜,还提及了一个故乡在明朝时的散曲作家王磐,重点介绍了王西楼的《野菜谱》,有图有配诗,多写人民疾苦。“江荠青青江水绿,江边挑菜女儿哭。爷娘新死兄趁熟。止存我与妹看屋——江荠”,“抱娘蒿,结根牢,解不散,如漆胶。君不见昨朝卖客船上,儿抱娘哭不肯放——抱娘蒿”。汪老说,这些诗的感情都很真挚,读之令人酸鼻。的确,汪老告诉我们他的家乡有一位用野菜记录百姓疾苦的散曲家,他把他的感动带给了读者,也把他对故乡这片土地的爱带给了读者。靠近民间的作品,总有人间烟火的味道,说尽世间人情冷暖,说尽百姓疾苦。

    汪老年轻的时候在西南联大读书,那段在昆明的日子我想他也是印象深刻吧。不然就不会有《昆明菜》、《昆明的吃食》这些文字了。《昆明的吃食》里描写饭馆“映春时”里的一位堂倌,很有小说人物的味道。“这是一个两层楼的饭馆。楼下散座,卖冷荤小菜,楼上卖热炒。楼上有两张圆桌,六张大八仙桌,座位经常总是满的。招呼那么多客人,却只有一个堂倌。这位堂倌真是能干。客人点了菜,他记得清清楚楚(从前的饭馆是不记菜单的),随即向厨房里大声报出菜名。如果两桌先后点了同一样菜,就大声追加一句:‘番茄炒鸡蛋一作二’(一锅炒两盘)。

  • 3、 学生读书心得:五味“书缘”

    学生读书心得:五味书缘

    许多人都觉得读书时乏味的,而我在读书的过程中,却好似打翻的一个五味瓶,时而酸,时而甜,时而苦,时而辣,时而咸。

    一次看书时,我吃醋了。那天,妈妈一直催促我下去吃饭,而我却一直沉迷在书的世界中。终于,妈妈发火了,大叫:再不下来吃饭,我就把你的书全扔了!不得己,我只好下去吃饭。只不过,吃饭的时候,我任然抱着书看,就在这时,我把勺子一舀,一不小心舀起了一勺醋,就往嘴里送。就这样,我的嘴就蔓延着酸溜溜的味道。

    五年级下册一次语文考试上,大家都皱起了眉头被一个成语难住了。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时,我突然眼前一亮,发现这个成语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无意间记了下来。于是,我便迅速写了下来。发试卷时,老师夸奖了我和另一个同学,原因是全班只有我和那个同学写对了成语。顿时,我的心中甜滋滋的。

    哎,读书也让我感到了钻心般的疼痛。在看小说《红岩》时,当我看到江姐被敌人严刑拷打,变得皮开肉绽,却宁死不屈,我的心感到一阵阵的痛。

    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我边走边看书,不知不觉到了一条小巷里。突然,我失去重心,要和大地妈妈来个亲吻。砰的一声,我摔倒在地,膝盖溢出血来,我只觉得膝盖上传来火辣辣的疼痛。

    上个学期,老师推荐我们看曹文轩所学的《青铜葵花》。不知不觉间,我感动了,两行热泪挂在脸上,嘴里感到一阵阵咸味。我感动全家人为了让葵花拍照而努力;我感动奶奶去世时念念不忘的竟是收养的孙女葵花;我感动

    其实,读书并不乏味,他往往能让人感到快乐,往往能让我们从中获得知识。

  • 4、 汪曾祺的《五味》读后感2000字

    汪曾祺的《五味》读后感2000字:

    一个人的口味最好要杂一点。如果说我从《五味》中学到了什么,那么应该是从这句话开始说起。《五味》是庆送的生日礼物,大概因为我是吃货的缘故。

    读的依旧慢,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但已经是我读的最快的一本书了。一是因为这本书并不厚,全篇也只有两百来页。二是因为,这本书当真有趣,记录了全国各地许多有意思的饮食,有的还介绍了详细的做法。

    有一篇介绍口蘑的,口蘑去除泥沙要用筷子反复搅打,如用手揉搓,泥沙则会嵌入口蘑肉中。这和我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看到的如出一辙。无独有偶,我在网上搜索书中反复出现的《随园食单》时,看到陈晓卿作序推荐的版本。心中就想,没准他也是看过汪老的书的。只是写《随园食单》的大才子袁枚却还不被汪老承认是“吃货”,因为袁枚虽说会吃,但自己并不会做。同样的还有苏东坡,在汪老看来苏东坡只是喜欢吃猪肉,再加上宋朝人饮食本就平淡,苏东坡想是也没吃过多少好吃的。

    《五味》这本书以谈吃为主,但要归类于文学著作,汪老的文字自然,不卖弄,只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读来让人觉得平淡却有趣。《故乡的食物》中,炒米、咸菜、咸鸭蛋、只是简简单单的食物,但都是汪老小时候常吃的食粮,充满了汪老浓烈的思乡之情。

    炒米也是我小时候常吃的,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炒一些,封在坛子里。按汪老说的,炒米不算主食,只是一种应急食物。肚子饿的时候,恰又不到吃饭的时间,便用那种老式的搪瓷杯子装上半杯子,用开水冲泡,加上点红糖。现在想起,舌尖上会萦绕着那种甜甜的滋味。

    《鱼我所欲也》中有这么一段:

    一九三八年,我在淮安吃过干炸鯚花鱼。活鳜鱼,重三斤,加花刀,在大油锅中炸熟,外皮酥脆,鱼肉白嫩,蘸花椒盐吃,极妙。和我一同吃的有小叔父汪兰生、表弟董受申。汪兰生、董受申都去世多年了。

    这段描写鳜鱼只寥寥数语,描写表弟小叔也只寥寥数语,读着却让我叹息不已,有感人生不再。可见最深的感情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文字来讲述。这篇文章是汪老九二年写的,想到汪老九七年就已去世,不禁有些悲伤。

    说一下开头吧:

    汪老说,一个人的口味最好杂一点,耳音要好一点,能听懂几种方言。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口味杂一点,是因为我们难免会到一些不同的地方,若吃不惯那里的饮食可就麻烦了。比如内蒙的羊贝子,整羊放进大锅里,只以清水煮三十分钟,完后用刀子割肉吃。和汪老一同体验生活的人都

  • 5、 五味初三说明文600字

    民以食为天,这食以酸、甜、苦、辣、咸为五味,而初三这人生旅途转折点处的小餐让我更体会到了人生的五味。

    酸初三了,升学了,唉!我得用功啊,再努力一把,十几天后就好了。于是,我起早贪黑,在题海中不停地摸索、前进。考试了,成绩毫无起色。酸溜溜的眼泪顺着脸颊,流入嘴里。唉,初三生活:酸!

    甜我不 放弃,不能放弃。放弃了,就等于失败。我坚持着,坚持着,坚持不放弃的信念。走进考场,又坚持不能放弃的信念走出考场。名次出来了,终于挤进了年级前列。啊!我好高兴啊!甜滋滋的泪花在眼眶里打着转。初三生活:甜!

    苦考进年级前列,可不能松懈。否则下次掉下去,会被别人笑死的,说我骄傲自满之类的话。说不定还有人怀疑成绩的干燥程度是否有100%。哇,好累啊,我早就被睡意侵袭了多次,可不行,不能合眼,不能松懈。唉,初三生活:苦!

    辣这是你考的试卷吗?你应该错吗?这不是讲过了吗?你是不是学痴了?化学老师大拍着桌子,向我大吼道。真是 横眉冷对之势!啊!不该错的错,该错的还是错,害的我被训斥了好一顿。唉!耳朵还有点疼,火辣辣的眼泪灼伤着我的脸。唉,初三生活:辣1

    咸志愿就要填报了。我该何去何从?此时,什么都无法定夺,谁叫你当初不努力些呢,弄到今天无从下手活该。唉!咸涩涩的眼泪夹杂着往日的伤痕四处奔腾。初三生活:咸。

    这就是我路过初三这家人生旅途处的餐馆所点的菜:中考的味道。真可谓:酸中有甜,甜中有苦,苦中有辣,辣中有咸,咸中又有酸,五味俱全啊!

    五味初三,五味中考!

    推荐老师:颜玲

  • 6、 五味杂陈,演绎人生——读《泉州戏班》有感800字

    我重重地合上了这本书,仿佛在那一刹哪,我读懂了它的真谛,人生的真谛,读懂了戏子的深情与真挚,读懂了演戏人儿的自信与满足,读懂了泉州戏班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我仿佛从一个狭小封闭的空间走了出来,领略到了世界的五彩斑斓,闻到了那还略带着泥土芳馨的新鲜空气。这本书所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拓展,更是对家乡文化的震撼与钦佩。

    谈及泉州,人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形形色色的对它代表性的概念。例如说各种扣人心弦的俗故事,五花八门的习俗,以及那些耳熟悉能详的经典歌谣与眼花缭乱的舞蹈。但最具有代表性独数一帜的还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经典---泉州的戏班。

    戏班,就是旧时候的戏曲团队,也称戏班子。古时候没有什么业余的文化生活,戏班就成为了人们享受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载体。他们懂得品味与欣赏,从戏中能找到自己的乐趣,从而感悟人生。由此可见戏并非是皇宫贵族的专属,许多的人都可以通过看戏来享受和品味这一传统的精彩与曼妙。但听戏的人又有几个能读出台上演戏人儿的无奈和辛酸呢?

    为什么说是无奈?你可能只看到他们在台上一展风姿,用动听婉转的歌喉带给人们视觉与听觉的双重震撼,这难道不是一种象征,一种荣誉吗?他们能够品味关于人生不同的故事,体验生命不同的价值,他们能演绎出催人泪下的故事。但他们又何尝不是用五味杂陈的心态在讲述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他们同样在别人的故事里留下自己的眼泪。人人都说戏子无义,但他们需要用一颗心去容纳下不同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却都是要用最丰盈真挚的感情去付出,所以他们需要能够理解并欣赏他们的观众去体谅他们。

    每个人对每个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戏,都有着不同的想法,这些想法就构造成了一部部戏曲的精华。泉州戏班以其强烈的草根性俘获了广大观众,虚心地接受观众所提出的建议,并在其基础上加以整改,把每部戏都演绎得淋漓尽致。正因如此,泉州戏班才没有在时光一波波猛烈的巨浪中被推翻被掩盖,它仍像往常一样泛着光芒,成为永恒不变的经典。

    戏子同常人一样只有一颗心,但他们却要一遍遍地当故事中人物的倒影,用一颗心去承载所有的感情,而且并不仅仅是承担了感情,他们必须入戏,付出自己的感情才可深入人心。戏子用五味杂陈的心在演绎人生,虽己伤痕累累,但却为了传承这个经典而默默无闻地付出。

    总而言之,泉州戏班所留给我的无比饮佩,让我对我的家乡更多了一份亲切和热爱;而戏子他们所留给我的却不是单调的佩服,而是让我感到百感交集,带着甜密却

  • 7、 小学五年级作文:《巧克力味的暑假》读后感

    读了《巧克力味的暑假》之后,我彻彻底底地品味到了暑假巧克力的味道。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项心仪。对小学毕业的她来说,这个快乐又孤独的暑假生活令他尝到了毕业的奇妙滋味。曾经与她相处六年美好时光的几个好伙伴,在毕业后就要分开了,心中那无比漫长的孤独和悲伤,只有她自己一个人能体会。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带给她快乐的新同学、新朋友。

    友谊的滋味对每个人来说,是巧克力般的又苦又甜!友谊对每个需要关心的人都极其重要,我祝福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有一段美好又珍贵的友情!

  • 8、 《年味》(优质读后感)

    “恭喜恭喜恭喜你啊,恭喜恭喜恭喜你......”这首歌这几天重复在我脑海里出现。是啊,新的一年又来了,在我的无限感慨中闻到了从厨房飘出的阵阵饺子香,我不由想到了新年中的个中年味儿......

    新年到了,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散不尽的硝烟味,“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传遍了各街各巷。而这鞭炮声是年味中最重要的一味,大人小孩谁不喜欢在各家门前放烟花,玩鞭炮?当然,我也好好的体会了一把,吃过年夜饭,我们一家人来到世纪广场,那忽大忽小的孔明灯稀稀疏疏的,顿时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也放飞了一个,抬头望着天空我许下新年第一个愿望,突然,从旁边飘来一个歪斜的孔明灯,爸爸出手把孔明灯给拉直,就这样孔明灯越飞越高,直到和空中其他的孔明灯混淆了。随着孔明灯的消逝,我看到了空中另一番景色: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烟花随着同样的节奏上升,再在空中停留一秒,绽放,随之在空中消失,给这寂静的夜增添一份属于自己的绚烂。

    当然,我们过年酒香味是少不了的,大家都拿出自己精心调配的老酒,在新年的酒席上大显身手,而其中有些不懂酒的年轻人就不免吃一些亏了,大家在酒席上笑着,喝着,聊着。

    过年嘛,饺子是每个人津津乐道的话题,雪白的饺子皮,足够肥的肉馅,再倒上香料酒,多摆上几个盘子,几个人围坐一桌,你看,这就可以动筷子了!几盘饺子下肚,就会有很满的饱足感。

    笔.墨.纸.砚,一幅幅公整又顺口并且富满诗意的对联就浮出水面,红红的对联纸衬上黑色又有力的字体,贴在大门上,房梁上,大家来来往往,都注意到这不一样的景色。无不显示出年味儿。

    年味儿无处不在,大街上,小巷里,这些传统的文明习俗都在等着大家发扬。其实,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充满人情味的新年。

  • 9、 读后感 | 《世味余年》

    《世味余年》是由我最喜欢的文学作家江雪落所著,她笔下的故事都是美好浪漫的,让人看了很舒服。

    故事讲述了毕罗和唐律之间的爱情故事,围绕四时春展开(它是平成独一份的老字号,也就是我们现在老字号的饭店)。

    当然其中离不开重要的美食,是美食和爱情的相融合,而且每一样食物不仅名字美,味道更是一绝。例如:拨霞供、香园杯、裙带面等,看着看着,我觉得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书中最后一句此生遇君,幸甚至哉这一句包含的深意很多,在这一生中能遇到一个懂你、爱你的人这是最大的财富。哪怕没有很多钱,没有住别墅,没有豪车开,这些都不重要,只要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平平淡淡的过日子,就算是吃咸菜萝卜干都是开心的!

    只要是真心喜欢的人,只要与这个人在一起,那便日日都是好辰光,所以我想和你在这绵长流动的时间里遍尝世间味,携手共余年。

  • 10、 稀粥南北味读后感

    稀粥南北味读后感

    《稀粥南北味》一课时,忽忆起王力先生一语,大意为:中文能随物赋形,重意合而轻形合,所以其中保留了更多感性的东西,更接近人的瞬间体验。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物内为学生的思维动态,外为其语言的表述。而这一形字2020,则是指教师随应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所做出的授课思路、方法等的调整、牵引或是融合。随物赋形,换而言之即是语文教师根据课堂上的学生反馈对自己的教学做出适时调整,有时甚至应是教学目标的重设,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完成体验,完成学习。

    意合中的意字2020释为用语言文字2020等表述出来的思想内容,在语文课上,它则是指教师、学生用语言文字2020等表述出的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语文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经由文本获得更多感性体验的所在,这个过程是多种(教师、学生、作者)思维(阅读体验)交汇、碰撞的过程,学生在其中受益长进,教师又何尝不是呢?且不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单是温故知新一语,就足以让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绝不能成为旁观者。

    语文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引领学生走入汉语的浩瀚天地,领略母语的无穷魅力。而这平等中的首席就体现在随物赋形,在意合中构建语文课堂。

  • 2019-10-09

  • 2019-11-11

  • 2022-06-17

  • 2019-09-26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09-26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3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1

  • 2019-10-04

  • 2019-09-20

  • 2019-10-22

  • 2022-02-02

  • 2019-10-29

  • 2022-03-17

  • 2022-07-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6

  • 2022-06-15

  • 2019-10-22

  • 2021-04-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1

五味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五味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五味读后感、2024五味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