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山居日记读后感 > 地图 > 山居日记读后感,2024山居日记读后感范文
山居日记读后感相关栏目
山居日记读后感热门栏目
山居日记读后感推荐
山居日记读后感

(共 7686 篇)

  • 1、 《马燕日记》读后感2024范文

    马燕是宁夏山区的一个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她上小学时,曾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并梦想重返学校。当她第二次面临辍学危机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法国《解放报》的驻京记者韩石(彼埃尔阿斯基)在宁夏西海固采访时发现了她的日记。日记讲述了她的日常生活,她对上学的渴望,面临辍学时的担心,辍学时的痛苦,和她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韩石将日记整理后在巴黎出版,马燕这个名字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了。

    马燕非常爱学习。在她辍学的时候,她在她的日记中写道:我一想起校园里的欢笑声,就像在学校一样。我多么想读书啊!从这里我可以看出,她非常不愿意辍学,非常向往学校里的学习与生活。

    在韩石把马燕的日记整理出版以后,马燕更忙了。由于有许许多多的人关注她,记者的采访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上课时都有记者来采访。然而,为了其他贫困儿童,马燕不得不旷课来接受采访。虽然她接受了在上课时的采访,但她心里是极不愿意的。她在日记中是这么写的:耽误课是我最不开心的事,希望再有事,最好别叫我耽误课。

    马燕的家庭生活非常艰苦。马燕的爸爸、妈妈穷得只能到宁夏和内蒙古交界的地方采集发菜来维持家庭成员的生活。要知道,那里的气候是非常恶劣的。因此,马燕的妈妈经常旧病发作,身体很不好。

    非常有爱心。当韩石把马燕的日记出版以后,法国一些中学生感触万分,纷纷给马燕寄去了一些学习用品和钱。马燕得到他们的帮助以后,又把钱捐给了其他的贫困儿童,帮助其他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马燕很坚强。在她很小的时候,曾经下了场很大的雪,她父母都不在家,她们姐弟三个和她70岁的老奶奶去背雪,把一个井都背满了,因此,她家那一冬没有缺水。

    妈妈读后感:

    含泪读完了孩子推荐给我的《马燕日记》,和孩子一起接受着爱和感动,感动于马燕对读书的无限热爱,贫困没有摧垮她对知识的渴求和企盼,使她更加热爱学习,更加积极进取;感动于马燕妈妈为孩子的艰辛付出,困难没有压倒这个没文化女性的意志和精神,虽然疾病缠身,却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命运屈服,艰辛劳作,执着地供养自己的三个儿女读书;更感动于国际友人对马燕及马燕们失学儿童的无私帮助,大爱无疆,在大家的帮助下,许多像马燕一样的失学女孩重返校园,爱心,使这个世界更加灿烂美好;最为感动的是马燕有一颗感恩之心,她能把自己的收入无偿地捐献出去,帮助他人,这便是爱的良性循环。

    和孩子一起读书,和孩子分享情愫,同感动,共成长。

  • 2、 北大日记读后感

    放下手中的书,长长地呼了一口气。抬头望向窗外,月,陪着文字的感伤,似欣赏一种寂寞孤独的绝美,像夏空的透明淳朴,又像秋雨的绵延细长。

    我被一个叫王好的女子所吸引。她在日记中写道:我不记得夜的颜色,只有被拉长的时间。刻上了记号、刻度、标签,冗长的内心久违的孤独感,斑驳的是残缺的欢笑。如果是以前的我肯定会赞同,而现在,我只会静静地一笑而过。

    曾经的我害怕孤独。我害怕那种被别人丢下,被别人忽视的感觉。一个人走在昏暗的巷口,躲在角落哭泣,我不要。于是我不顾一切地要挤进那自认为热闹的殿堂。可我错了,所谓的殿堂,只是进过色彩缤纷粉刷的地狱。那儿是纸醉金迷的世俗世界;那儿是勾心斗角的阴险与狡诈;那儿是污染心灵的恶骂与打斗。孤独,才是真正的殿堂。

    孤独拥有着那两袖清风、放荡不羁的轻松之感;拥有着那远离红尘,在自然之风中的清闲作文之境;拥有着那不被骚扰和侵袭的纯净心灵。孤独时,找一角落抛开昔日的忧愁,滤尽心底的尘埃,为自己开辟一方亮丽的天空,听秋风扫落叶的声音,看朦胧细雨,等待花开的瞬间,就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孤独时,独处书房,揽一室阳光,摊一方素纸,龙飞凤舞地写上几笔,亦能一笔一笔描绘那泼墨山水。或者,悄悄拿来相册,回忆曾经的酸甜苦辣,便又多了一份成功的自信和失败的平静。孤独时,坐下来静静地听听音乐,欣赏《蓝色多瑙河》的悠扬或是《命运交响曲》的激昂,亦可以品味戏剧,细细斟酌人生入戏,戏如人生的韵味。

    渐渐地,我喜欢上了细细品味孤独的感觉,喜欢在孤独中感觉生命的静静流淌。总是在兴奋或大笑之后安静下来,好像自己不是刚才那个人,而变成了一只自由的小鸟,在空中俯视着地上的悲欢离合,享受孤独的快乐。

    孤独,美妙如斯,何不静静享受?

  • 3、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读后感

    生命因知足而幸福

    现今我们的衣食住行,样样不用烦恼;父母天天把我们当做掌上明珠一样看待,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日子。然而在偏远贫困的乡村当中,却有着一种不一样的日子。贫困山村中的孩子很稚嫩,但无不向往着外面大山的美好世界。他们只渴望能上得起学,吃得起饭,享受有一家和睦的生活

    在这儿,不会有霓虹的闪亮,只有昏黄的灯泡一闪一暗,在这儿,不会有华丽的高楼,只会有破烂不堪的茅草屋摇摇坠坠;在这儿,不会有母亲暖暖的话语,只会有不远处大黄狗惊心的吠叫

    这本书讲述了26个留守儿童的困苦生活,他们们平均年龄只有9岁,但却要担起很重的家庭劳务,220篇日记,虽然文采一般,算不上什么优秀作文,但在每一篇日记的背后,都隐藏着一颗柔软而脆弱的心,21幅用劣质水彩笔画出的梦想图,21个发自内心的单纯愿望,12封写给爸爸妈妈的信,全国5800万留守儿童的生活写照。

    这里的生活是困苦的、是难熬的。他们过早地承担起本不该这个时候承担的责任,每天勤勤勉勉地做事,但却像山上的草和树一样,自由自在却有着被遗忘的苦楚,来自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都是那么遥远。城里的孩子都是幸福快乐的花样年华,而这些留守儿童却是飘萍一般的草样年华。亲情对我们来说,是很容易得到的,而亲情对那些留守儿作文童来说却是一种奢侈品。

    留守儿童的教育也是非常落后。我们都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然而这句话用在留守儿童身上却是空话。他们缺乏全方位的监督,再加上思念父母,还有家里的劳务繁忙,以至于对学习缺乏自制力、上进心和自觉性。

    在一些条件好的地方,父母对孩子是倍爱有加,可以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晒了的心理。但这些留守儿童很小就没有父母的疼爱,反而要做父母该做的事;当树上第一片枯叶落下时,父母们便千叮咛万嘱咐地给孩子们添衣加裤。刚有雪花报到,孩子们便个个成了小企鹅,而留守儿童没有温暖的衣服,也没有父母的呵护。俗话说: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爱而不教,爱而无度,浇灌失当,结出的往往是恶果。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话还是说得有道理的。父母不能亏了孩子,更不能惯了孩子。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在社会的角落里存在着一些渴望着被爱的人。现实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幸福打拼着,每天忙碌的身影在大街上来来回回,他们无暇顾及那个角落;成功人士们站在成功的高度上俯瞰这个社会,他们也永远不会留意在这个社会的角落里有这样一群等待着爱的孩子们。父母

  • 4、 《孝子警官日记》读后感

    《孝子警官日记》读后感 我在这个寒假看了一本书《孝子警官日记》,还参加了蓝态幸福文化基金会组织的这本书的作者王春来警官做的一场报告。 很感恩谢老师在乙未年春节前送我这本好书,也要感恩方洁妈妈介绍给我们这么好的一场报告,以及廖敏妍妈妈、游欣颖妈妈的热心帮忙,使我如愿参加了这次报告会。 看了王警官的书,听取了他的报告,我被王春来警官忠孝两全的事迹深深感动:作为孝子,他十二年守着重病的父母,腰椎都压变形了,他把孝养父母做到了极致。作为警官,他的著作《监狱中队管理学》填补了国内监狱管理理论的空白;他的一千多万字的书稿堆满了床下;他磨练出三分钟就能让服刑人员落泪的本领。他把狱警工作做到了极致。我对王警官的敬佩之情无以言表。但是,如果把这些作为这次学习的心得是不够的,我应该把王警官所做的忠孝双全的事迹,对照自己,反思自己在孝亲、做人、做事方面还有哪些不足,这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 就让我引用书中王警官的原话来做这篇读后感的小标题吧。因为我想了好几个小标题,但与王警官书中的金玉良言相比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唯恐会轻薄了这本好书。 一、是父母的病体给了我尽孝的机会,让我的生命符合人伦与自然,使我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感恩父母成就了我。 王警官多年来照顾重病的父母,不但无怨无悔,反而感恩父母成就了他。 回想我自己,在二十多年前那个阴雨绵绵的春天,父亲被确诊罹患了癌症,母亲又刚刚被摩托车撞伤,大腿骨折。年轻的我每天和弟弟奔波于医院和家之间,照顾父母。这本来是尽孝的机会,可是我在做着这些事情的同时,却常常怨天尤人,自艾自怜。甚至因为分工的问题与弟弟当着重病的父亲的面争吵,让父亲苦恼得叹气连连。我真是大不孝!如今,已是中年的我方才明白:孝不但要养父母之身,更要养父母之心、之志。现在,父亲已离世多年,我已经没有机会当面向父亲忏悔、认错。只能用多做善事、多行孝来回向父亲的在天之灵!父母仍健在的家人们,我好羡慕你们!趁父母健在,还有机会行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孝不能等! 二、当你知道爱你的老人在充满期待地看着你,哪怕是一点点成就都能给父母带来无限慰藉时,你身上就充满了力量。 王警官白天忙于工作,回家后精心照顾双双瘫痪的父母,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先后完成了8本著作,其中《明天谁去坐牢》、《河南犹太人》还被推荐到台湾及海外出版。另外,他还发明了几十件瘫痪老人用具。王警官这些惊人
  • 5、 《男生日记》读后感

    西藏的天很高、很蓝,空气清新,都能闻到冰雪的味道,以下的相关《男生日记》读后感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欢迎阅读!

    篇一:《男生日记》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杨红樱的《男生日记》,里面主要讲了12岁的男生吴缅的两件事情:一件是随着爸爸去西藏旅游,去了很多地方,精彩难忘;另一件是和好朋友共同努力,帮助贫困同学宋立春上了初中…… 他的暑假生活丰富多彩、趣味横生。

    小主人公吴缅敢于冒险, 遇到困难永不退缩,他不选择坐飞机直接到西藏,却选择了做军车辗转到西藏,他去了二郎山、康定、跑马山、塔公、野人海等很多地方。他在二郎山感受到隧道使行进在川藏线上的人们远离死亡和险象环生的困境;在跑马山感受到了“格桑花开”的美丽风景和微缩跑马山的奇特景观;在塔公感受到了骑马的乐趣;在野人海感受到了烤洋芋蘸干辣椒面的味道;在色拉坝亲身体验到“耍坝子”节的热烈奔放……我喜欢吴缅这种敢于冒险,有闯劲的男子汉,在书中我跟他一起快乐、烦恼,好希望自己也能和他一起在西藏经历这些有趣的事情。

    吴缅还非常有爱心,他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帮助贫困同学宋立春顺利上了初中。他先和好朋友替道歉公司办了两件事,挣了600元;自己先去“流年歌厅”义演挣了1800元;又组织班里有才艺的同学举行了专场义演,挣了1万多。利用这些钱,他帮助宋立春顺利上了初中,剩余的钱还资助了其他贫困同学。通过这件事情,我感受到吴缅是一个多才多艺,有创意的男子汉。

    吴缅的这种敢于冒险、有爱心的精神让我敬佩,我要向吴缅学习,做一名优秀的男生!

    《男生日记》,群书的主菜,我要慢慢品尝你!

    篇二:《男生日记》读后感

    “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仰望雪域两茫茫。”这是我老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首歌,因为她非常想去西藏。而碰巧《男生日记》这本书就是讲一个小学毕业的男生吴缅跟他爸爸去西藏游历的故事。他的爸爸是个摄影师,总是满世界拍照。但他爸爸最钟爱的摄影地点就是西藏。书中首先讲述了吴缅跟他爸爸走川藏线去西藏的故事。他在跑马山所在地——康定、菩萨喜欢的地方——塔公,无法逾越的海——野人海;耍坝子节举办地——色拉坝,了解了藏族人民的风土人情,表现了一种深深的喜爱。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讲西藏的部分。最吸引我眼球的就是这一句话:“我们藏族人民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藏族是一个多才多艺、热情奔放的民族,他们穿的衣服色彩明丽,他们的性格开朗,发型各异也有特色,他们的藏刀

  • 6、 《男生日记·鬼节》读后感

    《男生日记·鬼节》读后感

    德清县实验学校五年级 忻然

    我是男生,当然喜欢《男生日记》。主人公吴缅是位学习好,有责任心的优秀男生,书中有《燃眉之急》、《同舟共济》、《两个男人》等故事,都很打动我,其中最打动我的是《鬼节》这个故事。

    内容讲的是城市里过起了鬼节,鬼节对于吴缅的外婆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外公去逝了。那天晚饭后,外婆拿出一套纸衣,放在火中,奇怪的是,衣服在火中没有烧起来,没有风,却自己跑了,吴缅去追纸衣。这时,吴缅看见了外公,正对他笑呢,外公好像复活了一样,他冲过去,却只有一面墙。他把事情告诉了家人,语惊四座。这个故事虽然有一点奇幻,甚至有点虚无,但仔细想想却是满满的爱。

    "纸衣突然从视线消失了,我看见外公迎面向我走来,穿着像纸衣那样的白色衬衫。我向外公跑过去,可手触到的是又硬又冷的墙壁,难道外公已破墙而过?"文中的这段话特别打动我,吴缅思念外公,无法接受外公的离去,所以才出现幻觉。可现在,只有一个灵框,一张外公生前的照片和几根燃尽的蜡烛。吴缅失去了外公,如同从身上割下一块肉一样,疼痛难忍……每逢鬼节倍思亲!

    生活中,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对自己的长辈不尊敬,说话的语气凶巴巴的,"你你你,我要这个","你你你,我要那个",让人听了很不舒服。如果不同意,就赖皮哭闹,把他们跟吴缅比,是不是太惭愧了呢?前两天遇到一件事,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和他的奶奶从超市出来,刚走了十几米路,男孩就蹲下来不走了,说"我累了,走不动了。"奶奶放下手里的东西跟他说:"坚持一下,十分钟就走到家了。"男孩说:"天太热了,我不走了,你快背我吧!"奶奶又劝了一些话,可是男孩就是不听劝,没办法,奶奶只好蹲下年迈的身体,背起了他。

    看到这一幕,我真替男孩感到羞愧,他不想累,可他有没有想过背他的奶奶会更累呢?他与吴缅的对比是多么强烈啊!想到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是警示我们,不要等到爱我们的人离开我们时,才发现要去爱他们。

    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谢《男生日记》,它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有了很多感悟,并改正了很多缺点。《鬼节》提醒我要更加尊敬长辈,并且要有感恩之心。

  • 7、 山居秋暝读后感

    山居秋暝读后感(一)

    王维的那首《山居秋暝》,我早已成诵。早先我只是觉得这首诗对仗工整,朗朗上口,近日再读,却别有心得。

    同为唐代诗人,王维相比于李白的气势磅礴、杜甫的沉郁悲歌、白居易的直抒胸臆,风格迥然不同。他的笔触清新自然,恰似一幅恬淡的写意山水,宛如一款崇尚淡雅的宋瓷,宛如一片崇尚隐逸的山菊,宛如几支崇尚独立的清荷。

    开局是平实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岁值初秋,雨后初霁,青山如洗,气温微凉。颔联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行走天空,松林影落溪涧,清泉奔涌,涛声訇訇。颈联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喧闹,因为浣女归来,荷叶摇动,因为渔舟往来。最意味深长的是"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芳落尽,无怨无艾,心怀真意,潇洒自在。空山、明月、清泉、竹林、浣女、荷叶、渔舟,都是一些普通而寻常的景物,那么漫不经心地涂抹在一起,亦诗亦画,如梦如幻,达成超然的境界。

    每读这首诗,却会让我感慨万分。此诗手法上字字珠玑,动静有序,技巧上抑扬顿挫、颇合音律,就像一支舒缓的竹笛和着此起彼伏的松涛,与此类似的还有他的"松含风里声,花对池中影"(《林园即事寄舍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积雨辋川庄作》)".他的诗歌巧妙地将绘画的精髓横穿诗歌的字里行间。苏轼叹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再从这首诗细细品味,我们仿佛在这平实的诗句里看到了这样一幅图画:闲来静处时,一位峨冠博带的文人,漫步山溪边,看月照赤松,听泉过苔石,听竹林鸟喧,看舟分青莲。他从不艳羡世间繁华,他只愿留住眼前美景。在王维的眼中,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美好的,同时也构成了他美好的心情。用哲学的思辨来看,这正是诗人内心对自然的感观和自然对内心的反观。王维由眼前之景表达洒脱之情,由洒脱之情而入飘逸之境,无需豪言壮语,一首五言律诗足矣。

    查阅王维的背景资料,才知道他是一位与佛结缘的居士,有"诗佛"之称。这让我想起"清晨入古寺,红日照高林"的唐代诗人常建(《游破山寺后禅院》)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北宋诗人苏轼。他们都是经常进出寺庙并与高僧大德为友的居士。自从唐宋文学与佛结缘,文坛风气为之骤变,主张清新灵动、超凡脱俗,追求内心的宁静,淡泊功名利禄,让人感到与此前大不一样,清冷幽邃、远离尘世、充满禅意,似乎是换了另外一副肚肠。

    王维也曾戎马征战,他的边塞诗也极具表现力,镜头感十

  • 8、 沈浩日记读后感

    沈浩日记读后感(一)

    位共产党员的情怀

    涂明跃

    小岗村,这个全国闻名的村庄,这个当年开创家庭联产承包、拉开中国改革序幕的地方,却一度步入"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五年不富裕"的尴尬。当小岗村再次腾飞并引起关注的时候,她是和共产党员沈浩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沈浩日记》里提及最多的,就是小岗村的工作。没有口号,没有标榜,只是一位共产党员对于人生的思考和与自己的对话。这本工作日记用生活化的语言记录着一位共产党员的心声,用一种模范先锋的平常心引领着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2004年2月,沈浩同志作为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响应号召到小岗村,任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村民们用一份言辞诚恳的挽留信,留住了沈浩。2009年11月,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在村民们再一次用摁手印的方式挽留他,他的骨灰撒在了小岗村,永远地留在了他爱和爱他的小岗村。

    从一本平常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位共产党员不平常的情怀。日记中既有他对工作的热情,也有对家庭的歉疚和矛盾,既有对亲情、友情、爱情的解读,更有对人生、对某个现象的思考。从他记录的各项工作中,我们看出了他为民服务的忠诚;从他记录的日常思想中,我们看出了他在不断淬炼他的情操;从他面对的困难里,我们看出了他不断磨练自己的能力。从机关到基层能俯下身子,从办公室到现场能放下架子,从小家到村委能放下妻子,这种忠诚为党、敬业为民、奉献自己的精神,是新一代共产党员的楷模和榜样。在面对艰难的时候能咬牙坚持,率领群众集思广益解决难题,在面对困惑时能坚定立场勇往直前。

    日记,本是一种记录自己见闻和思想的工具,在《沈浩日记》中成了一种奉献精神的见证,这是一位共产党员的情怀,他高唱理想并不做作,他脚踏实地并有远见,他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也许他对于生活的理解并不高明,但孜孜以求的小岗村致富之路终于求得;也许他对于家庭的愧疚今生已经无法弥补,但妻儿的理解或许会换来他在九泉之下的欣慰。这就是一位共产党员的情怀:他履行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自己的一生履行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职责。

    沈浩日记读后感(二)

    郝代伟

    这两日认真翻阅了《沈浩日记》,再看了一遍《第一书记》影片,一个有血有肉的沈浩身影总在我脑海闪过。日记很有力量、撞击心扉,每一个字凝聚着沈浩对小岗的感情,对农民的亲情,对家人的挂念,对祖国的热爱,更有一些对人生的

  • 9、 《我的山居动物同伴们》读后感
    《我的山居动物同伴们》读后感 在这几个星期里,我读了《我的山居动物同伴们》这一本有趣的书。其中的不少情节,都令我捧腹开怀大笑。 在这本书中,最有趣的还是这一句话:每当我们在喝斥它们狗不该吃猫食鸡饭、猫不该吃鹅食鱼饲料、鸡别抢狗食、鹅别夺我所爱的芥菜……时,总会看到它们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我们在坚持什么。每当我读到这里,我都忍不住想笑。 虽然这些乱套的事情发生在动物的身上非常好玩,但如果这些乱套的事情发生在人们身上,那么就一点也不好玩了。如果世界乱套了那么就完了:世界又成了战国时代;房子里开车人睡车库;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而是别人的;房子不往高处盖,而是钻到了土地中去;农田里盖大厦,城市里种田……万一真的发生了这种事情,那就太可怕了。 《我的山居动物同伴们》讲了作者居住的地方一年四季那令人向往的景色、生活和动物们,可有趣了。
  • 10、 富春山居图影评

    富春山居图影评(一)

    早在《富春山居图》上映前,导演孙健君就曾表示:希望拍摄一部接近好莱坞大片的巨制。从夺宝题材定位,电影的视觉效果,以及阵容班底来说,电影或许真的达到了华语电影业界国际大片的标准配置。从事实分析,此语非国际知名大导所不能言,这番底气,想必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孙健君一手创立的派合太格拥有的强大资金支持。

    对于一个并未有过电影拍摄经验,又自己创办民营文化企业的企业家而言,《富春山居图》既编又导实属不易,作为与电影界有着亲密接触的人士,孙健君其实很明白电影要抓住观众眼球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因此《富春山居图》的成片里,有孤单特工、双面卧底、香车美女、暧昧迷情、个性反派等一系列观众熟悉的类型电影元素,但与讲究技术性的作者导演相较,半路导演往往不太讲究电影的原创活力和横向延展性,因此《富春山居图》多半是以夺宝电影和特工电影的杂糅作为噱头。

    不可否认,电影全片摄影风格和构图可算精美,相信这与孙健君是摄影师出身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但由于故事只有一条很简单的线索刘德华饰演的特工需要在数日内保证两幅《富春山居图》能够珠联璧合,而要面临与国际大盗进行斗智斗勇,因此电影更多采用的是《反恐24小时》倒计时式的悬念铺垫来增强故事张力,但无奈要传达的信息量实在太多,因此电影也处处出现了种种不合理的人物行动以及对白逻辑,基本上剧中的人物的动机与台词都显得毫无来由,不胜枚举,不难揣测剧本是先写好了结尾才去构思整个故事的发生过程的,这样的虚构桥段稍微不慎就会显得电影匠气实在太浓。

    《富春山居图》其实占有非常强的先天优势,口味上也非常本土,但从制作理念以及审美把握上,却容易和如今观众的观影思维习惯形成矛盾和碰撞其实如今国产电影与国内观众的矛盾,主要来源自电影口碑、制作规模与内容的不符,与审美趣味日益增长的中国观众之间的矛盾,纵然电影中具有本应是讨喜的元素,但事实上这些元素只是像不断往里添油加醋,也不管电影是咸是酸还是淡。

    其实2013年对于中国电影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年份,如果算上去年贺岁档期的《泰囧》,今年真可算得上是一个半路导演的狂欢之年,赵薇的《致青春》,郭敬明的《小时代》,再算上这部《富春山居图》,国产电影在风格上的绽放和丰富其实是有增无减的。在中国,本来文化产业就是相互串联的,只要能获投资方资金扶持,电影即可顺利开拍,像王朔于2000年自己担任导演拍摄的《我是你爸爸》折戟之后,就专心干回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2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4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山居日记读后感
山居日记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山居日记读后感,2024山居日记读后感,教您怎么写山居日记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