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圣经传道书读后感 > 地图 > 圣经传道书读后感
圣经传道书读后感相关栏目
圣经传道书读后感热门栏目
圣经传道书读后感推荐
圣经传道书读后感

(共 5714 篇)

  • 1、 圣经解码观后感影评

    《圣经解码》是一部于2004年播出的历史剧,网友们对这部剧的评价也还不错,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我们除了把她当作耶稣的追随者,她还是得到耶稣真传的人,同时也可能是早期基督教运动的领导人物。

    我们应该记住她被转化成妓女的过程,这个故事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教诲。

    抹大拉的玛利亚,基督教的所谓正统教义中都把她描述为妓女,是一个堕落的有罪的人,只能在忏悔中获得救赎。

    但事实的真相是什么?

    抹大拉的玛利亚,她没有夫姓,所以是一个未婚女子,因为残酷的生活环境而沦落,或者因为与众人的想法不同而受到排挤。所以玛利亚只能装疯卖傻来保护自己。耶稣拯救了她,祛除了寄居在其体内的邪魔。

    腓力普福音书中的耶稣吻了玛利亚,在众多门徒中,他独独钟爱这位女弟子。他们经常倾心交谈,玛利亚也会提出一些有真知灼见的问题。她能够真正理解耶稣的教义,是智慧的化身。

    那一吻并不是常人所认为的包含着色情的意味,而可能是一种通过肢体接触以期传递真义的特殊方式,代表一种神圣性的启示。

    为什么不可以?

    玛利亚虔诚地追随耶稣,在耶稣被钉上十字架时,她就站在旁边,悲伤流泪,将蘸水的海绵喂给耶稣,并把耶稣德尸体收入棺椁。

    奇迹发生了,玛利亚看到()了复活的耶稣。

    正是玛利亚的见证,把原来的小型改革运动变为全新的宗教信仰。

    玛利亚见证了耶稣的受难与复活,并向众人宣扬真正的福音,她完全有资格成为耶稣的门徒,但圣经却并没有给予她应有的身份。

    玛利亚福音书(柯普语书写,即早期基督教埃及时期的古文,作者很可能是团体中的一位女性)的出现更证明了她虔诚的信仰,她是耶稣最为完美的门徒。耶稣复活以后得故事就在此有所记录。当其他门徒惧怕罗马人的迫害而不敢发声之际,玛利亚站出来,告诉他们不要退缩,复活的耶稣会与我们同在。

    但是伴随着基督教的制度化,以彼得为代表的男性书写者是不会肯定一位女性的领导地位的。可是又无法抹去玛利亚在经书中多次出现所隐含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把玛利亚污名化,说她是个堕落的妓女,是性罪恶的象征。

    圣经作为一部西方最为重要的文化经典,也会面临多种诠释的问题,不同目的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为各自的利益服务。

    抹大拉的玛利亚被扭曲了,误解了,没有得到她应有的身份地位。这是男权思想至上之下的必然结果。

    但也从另一个方面昭示了女性的重要性。女性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宣扬向善的力量与心灵净化

  • 2、 关于中亚传道与革命读后感

    其实每到圣诞节的时候,我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忧郁,经火的信心:《中亚传道与革命》一书读后感及其他。教会在寒冬中准备着节日,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为这是一个向普世宣教极其重要的时刻。许多人也许平时不会去教会,但是在这一天,因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原因,他们会愿意去教会里瞄上一眼。也许就是这次相遇,他们的心能被神抓住,从此悔改得救。

    大学时代起,我就会努力去邀请同学、朋友去教会参加圣诞节。组织很多人一起做一件事情是很难的,去教会就更难。我时常觉得疲惫和挫折感。那些我一直尽力祷告的人,也许根本不会理解我的热情和对他们归信重生的切盼。

    就如保罗在经中所说的,我们传的这些,有谁信呢?甘愿为他人重生受生产之苦,我们是做给谁的呢?

    近来在读一本书,叫《中亚传道与革命》(mission and revolution in

    central),john

    hultvall所著。这本书里对十六世纪(中国明朝时期)一批又一批瑞典传道士在中亚地区(以喀什为中心)传道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记载。

    那是一段相当艰苦的岁月。这些来自瑞典的传道士在这个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世界经历了火一般的信心试炼。

    困难来自方方面面:自然环境的恶劣、沙尘暴的肆虐、寒冷与干燥。但是这已经是最好应付的了,毕竟在夏天,天山的水可以带来一片丰饶与富足。当地居民内心的愚昧与黑暗是最令人头疼的。一位传道士记载说:“人若不来到这片土地上,就绝对想象不到这里的人们灵魂里是多么的黑暗与蒙昧。”虽说他们是穆斯林,但是他们对他们的信仰也没有什么清晰的认识,古兰x里所教导的一些好的东西,在他们的生活里也并没有体现。拜头像、佩戴护身符、巫术占卜、滥x、卖x嫖x等事情在这些居民中非常常见。

    传道士们最早吸引居民的工作就是建立医院。他们带来的先进科技非常受当地人欢迎,很多人不远万里骑着骆驼冒着风沙来找他们看病。而病人们的要求也五花八门:有些人确实有病,有些人其实是没事儿找事儿。有些人想变胖,有些人想变瘦,有些人想多生点孩子,有些人则想少生几个。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一位妇女说她脑袋里有一只蜥蜴,要求传道士们把它拿出来。在几次向她讲道理未果的情况下,传道士们只要去捉了一只蜥蜴,然后给她麻醉后在她的前额上割了个小口子,等她醒来后把准备好的蜥蜴给她看,她于是欢天喜地地回家了。

    传道士们还做了比较简单的纺机,教当地居民如何用羊毛织袜子,然后把这些袜子拿到乌鲁木齐去卖

  • 3、 《圣女贞德》英文读后感

    learn to live

    my thoughts after reading joan of arc

    sunshine shines over the statue in orleans. the ordinary but famous girl named joan is riding on her horse, smiling and looking doeone says the saints have chosen her and the god has given her poe a tool beteone said, joan had this e military ability to lead the e battles, joan said that she had lost her support from the saints, but actually this didnt mind. the more important thing ens double in the tennis game. it was the first time our anthem playing on the tennis court. some medium says that they have won by chance. it was only a fairy tale. but i dont think so. actually they have won because of their believing in themselves, because they have confidence and will, so they have created a fairy tale in greece. their confidence and will have made the success, not by accident.

    in our daily life, we must have confidence and will as well. before the test we need to be confident to our actual strength or well not give full play to our in

  • 4、 《圣斗士冥王篇》有感

    血的恐怖,毁灭的长夜,劳碌而无报偿的奔波,对他们而言,已不再是路途艰险的一场可怕灾难,而是一幕人生之美尽于斯的戏剧,一场绝妙的游行。存在之物一定会走向灭亡,充满希望和热情,不为灭亡的前景所动,是最大的勇敢和坚韧不拔,最伟大的乐观主义和最深刻的悲观主义之结合。

    人类重视瞬间的燃烧甚于永恒的冻结,寒冷寂寞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为了追求光明和温暖,人们宁愿付出生命。昔日,奥路菲的爱人为地狱边缘的一丝微光惊喜回头,却成终生遗憾;如今,叹息之墙前是一场生命的献祭。星辰陨落,为的是从飞扬的风尘中产生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阳光的世界。生命的火焰在风暴中消蚀,直到灭亡。生与死循环不息,这夜并没有盲了眼――地狱的深渊也有太阳之光!

    何时何地,希望都是一种支持生命的安定力量。哀嚎声震动的地狱中,却连唯一的希望也难留存,绝望之门后的死亡国度,是愁苦之城,是万劫不复的人群,难以想象那里的恐怖和凄惨。然而希望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的,哪怕地狱门后面的道路充满荆棘和苦难。如一辉所言,要抱着希望而战!希望和乐观,是生命的力量,能拭去一切可忧可悲可恨可厌的痕迹。

    爱情是生命的火花。取材于希腊神话的奥路菲与其爱人美丽而悲哀的故事,从爱的意义上展示了死亡。人与人的感情联系,因为死亡而更加亲密,一个生命结束了,对另一个生命的爱却还存在。因为死亡造成的分离,却因为爱的思念而建立起一座永恒的心灵桥梁。奥路菲失去心爱的情人,敢于到亡灵世界冒险。他勇敢地追随命运,无惧于任何人,任何事。爱升华了人类所具有的生命情感,显示了人无比高贵的尊严。然而,奥路菲最终未能和爱人团聚。结局虽然是一个悲剧,却忠于现实――人真正死亡了,灵魂就不会归来。但是,死亡并不是终结,奥路菲弹奏的情歌,如天籁悠扬,天长地久,亘古不变。

    在死亡威胁之下,不单只是爱情分外感人,所有的感情都凝重而深沉。穆面对恩师时的不解和痛苦:可是,我也曾答应过誓死保护这白羊宫!如果您认为我是反叛,我只有以死相报:撒加等人忍辱负重,舍弃名誉,与朋友为敌,灵魂泣血的无奈与悲痛:沙加,对不起,其实我们是女神殿,雅典娜举剑自尽,含泪微笑,满眼了解、感谢,信任。哈迪斯城中,黄金战士的短暂生命已到尽头,化烟成灰的遗憾和希望,至少是继承你们的灵魂,永志不忘。叹息之墙前,从神话时代就并肩战斗的兄弟,已经到了告别时刻,但战士们的微笑却如此坦然。穿越遥远的时空,青铜圣斗士与魔铃等人共护

  • 5、 《毒木圣经》读后感

    《毒木圣经》读后感

    花三天时间读完近五十万字的《毒木圣经》,对于封面与《百年孤独》的齐名,已经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由抗拒转为接受。一个讲述南非的毒木,一个讲述南美的孤独,那些关于历史的混乱与不堪,一旦沦落至具体的家族中,悲伤便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与《百年孤独》的男性视角不同,《毒木圣经》明显的女性视角更凸显宿命。五个女性叙述主体轮番转换第一视角,用宗教、战争、野蛮、文明,让南非的刚果鲜活呈现在我们面前。

    作者芭芭拉金索沃的文字本身也魅力十足,甚至对于几个特定生活场景的描写,比如狩猎、杀戮、行军蚁、蛇患等会产生由兴奋和刺激带来的不适。很少见到女性的写作能如此尽量抛开局限性,经常在阅读时全然进入南非的世界。

    最后一章,她说:你仍可以一如既往,但要宽恕,要宽恕并永远给予,只要我们活着。

    合上书,哭了很久。可心里是安慰的。在那么多书中阅读了那么多故事,其实早就学会了看待一个人的生命轨迹:无论发生多坏的事情,过几年都难以回忆,或难以忘记。有什么区别吗?

    其实没关系。

    死亡乃是蟾蜍和人类共同的权利,又何必大摇大摆呢?

    《毒木圣经》读后感

    通篇文章气势磅礴,内容浩荡,从五个人物不同的视角和性情和叙述出发将美国在历史上犯下的罪恶,刚果 扎伊儿缓缓展开来。

    主要人物天父的坚持,他想让非洲这片土地因他的传播道义而改变,却未料迎来的结局是自己的土崩离析。

    他那所谓的信仰主其实就是一种为了盲目的使命而不顾与他受难的人的死活,他无法设身处地地坐下来与那些刚果人谈话,更没有从他们那里看到用他们自己独有的方式传达出的爱和善意。所有人觉得他顽固且无法理解,更何谈去仰慕他的主。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人开始反思到当初的选择是多么愚蠢。 所有人的身心被拖着走,都有了离开父亲的想法。

    所有人物命运的转折点是最小女孩的死亡,这使早已想离开的母亲给了个决绝的理由,众人离去,开始了各自的人生。利亚勇敢,正义,最后与当地刚果人经过重重阻挠终于在一起组成了家庭,有四个儿子;艾达聪明,冷静,最后成为了医生,单身。 雷切尔聪明,可以放弃所有去追求她所谓的好生活,最后结了几次婚,终不如她所愿。但继承了酒店,赚了钱。而她们的母亲,最后也对牧师拿单,不爱也不肯忘记,只是她离开了她本应早就该离开的人,过着她想要的生活。但故事结尾交代,生活总要向前,被父亲的毒木圣经所深受内心摧残的生活还要继续,没有办法忘记非洲的那些回忆与往事,更不用说失去路易斯梅的痛苦。

  • 6、 心灵的圣经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它像一位老师教我们很多的知识,它又像家长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它还像一位心理学家教会我们怎样倾听另一个人的心声,它是一部圣经,一部心灵的圣经,震撼了我的心灵……

    从小时候到现在,我读过很多很多的书,从小时候的儿童故事书,到现在的杂志、书刊,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领悟了很多深刻的道理。

    在《感悟母爱》这本书中的一个故事——我终于读懂母亲的“凶与狠”,使我看一遍哭一次,那泪不是愤怒的,不是悔恨的,而是感动的,我被作者母亲那执着的爱深深打动了。文中的妈妈为了自己死后不被孩子拿自己和继母相比,便狠下心来用冷眼、大骂、无情来对待孩子,想方设法让孩子恨她,越很越好。于是当妈妈得肝癌死去后,作者没有流一滴眼泪。当作者上中学时,读了母亲写的遗书后,才知道:妈妈的冷眼、打骂、无情,全都是为了“我”今后的自强自立……

    瞧!母爱多么伟大呀!正是“书”这部心灵的圣经,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珍惜,什么叫感恩。希望大家多品读一些圣经,相信它所给予我们的,将使我们终身受用不尽……

  • 7、 读《成长圣经》

    善待自己,少发脾气

    我有许多坏毛病,这些坏毛病真的要陪伴我一生吗?不,我不愿意!我回努力的改善真这些坏毛病的!我要做一个接近十全十美的人!我偷偷告诉你们吧!我是一个百般掩饰自己缺点的小猫。有时他人说起我的缺点时我就会像那只小猫一样百般掩饰自己的缺点。每个人身上难免有一些小毛病,这并不可怕,大家从来不会因为你身上的小毛病而批评你,因为这个世界上真正完美的人并不存在的。可是有了缺点就百般掩饰自己缺点就是可悲的。百般掩饰自己缺点,自欺欺人,无疑是让蛀虫在自己的身上蛀洞。最终只能毁了自己!

    我知道我自己的坏毛病。希望,以后大家提出意见使我接近一个十全十美的人。

    让我们精心保护心灵的镜子,不使它破损。时时檫试心灵的镜子,不使它蒙尘。只有这样,它才会如实映照出世界的美好!

  • 8、 《操盘圣经》读书心得

    《操盘圣经》读书心得《操盘圣经》是着名投资顾问傅吾豪先生在20年**投资研究和长期市场检验的基础上,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撰写的股票投资与技术分析重要工具书。受到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众多**投资机构的高度认同,并经他们的实践检验而奉为"操盘圣经"。《操盘圣经:股票直效技术分析(第2版)》所阐述的核心技术和分析方法在台湾地区推行多年,傅吾豪先生用此法成功辅导过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各大**公司的从业人员,并做培训和演讲上千场,帮助无数投资者走向成功之路。看了《操盘圣经》这本书,会让我们对股市有新的认知,股票市场果真是人性赤裸裸的一面,从下单的刹那问开始,到平仓时结束,只论结果不论过程。经常套牢满仓的投资人,同时也是经常原谅自己的人。那些追高杀低的投资人,就算股龄高达十年,也会从中启发。执着虽贵为一种美,看最后的结局,执着于重复犯错,无心修正错误,下场将会是遍体鳞伤,体无完肤。股票投资成功与否,与文化水平高低无关,恰恰与投资心态正相关。认赔的快乐,认输的艺术,永远把风险摆在第一位的投资者,通常是股票市场的胜利者和幸存者。以该书为范本,六年间足迹踏遍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1000多场股票操盘培训,造就出一批批优秀的操盘手,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正确的投资理念与风险控制的方法"控制风险、稳健获利、长期投资、短期避险"。《操盘圣经》还致力于把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经过科学化的浓缩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投资方法传授给广大投资者。本书核心的技术方法在台湾推行多年,并成功地辅导了众多投资者走向成功之路。本方法2001年在大陆推出初始,犹如荒漠里的**,在投资人最饥渴、最需要的时候送去了雨露。10年间让国内很多有幸聆听傅吾豪老师讲座的投资人从此摆脱套牢之苦,从而走上了长期稳定获利的投资之路,充分享受了投资带来的真正乐趣。更重要的是学习了这种方法的**从业人员,依此为客户提供服务,在获得客户认同、业绩增长的同时,客户的投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中【永不套牢法】我觉得比较有实际意义,分四个章节,第一个章节强调停损的重要性,帮助大家建立停损的观念;第二章节介绍"标准停损法",标准停损法针对无不停损观念的投资者而设计,是学习的重点,我们认为一旦掌握了标准停损法,套牢风险从心理上及其实际操作上已经能够有效化解

  • 9、 东方的圣经——《诗经》读后感
    《诗经》在我心目中,尊贵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在这部边缘泛黄的籍典里呼吸的男女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余温尚存。只有阡陌属于自己。于是那些手揺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 村野气十足的《诗经》象征着一个时代,民歌的时代,那也是人类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代。在大自然的露天课堂里,稚气未脱的书声琅琅。连文盲都可能成为真诚的歌手只要他用心灵读懂造物主手中的无字天书。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些目睹造物主的指纹而成长的无名诗人,在平凡的劳动、情爱、游猎中获得神秘的智慧。和这些诗兴大发的自然之子相比,我们是苍白的,一生所触及的仅仅是书本、墙壁、道德以及间接的经验。今天的世界已经是被修改了的原稿。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我们很难发现上帝的手迹灵感的花朵,因为贫血而枯萎,而失去了天真。 《诗经》总把我带回农历的年代,耕种、狩猎、婚嫁、祭祀、园艺、兵役是人类一代又一代遗传的生活方式。我开始低头寻找一把袓传的农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仿佛置身于鸡犬之声相闻的村庄,模仿袓先熟稳的农事,刀耕火种。 风雅颂,赋比兴。《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在台灯下读书,你愿意做一尾潜泳的鱼吗,在《诗经》的掌纹里游动。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在地图上无法查证的河,可河边的植物却是极其著名的,它叫做蒹葭。这是一种和爱情有关的植物。我们无法忘记它。 《诗经》还帮助我们认识了更多古朴的植物,譬如荇菜、卷耳、苤莒、蘩(白蒿〕、薇(野豌豆苗)、栩(柞树)、堇葵我们通过这些生僻的名字,徒劳地追忆某种遥远的生活和已逝的风景。先民们的起居安息,也隐约散发出温柔的植物的气息。 我们无法回到《诗经》的时代,那简直堪称人类的童年,所以《诗经》里回荡着银铃般灿烂的童音,无法模仿。在充斥着欲望、高音喇叭的现实中,这就属于天籁之音了。做天籁的听众,是幸福的。《诗经》里的那条河,已经流淌两千多年了,沿岸有数不清的读者,饮水思源。
  • 10、 圣经读后感系列4篇

    本篇文章是读后感大全小编倾心打造的“圣经读后感”,保证能够让您满意。阅读越多,我越能够与世界接近,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和光明。有很多人通过阅读作品获益匪浅,也明白了生活的真谛。读书后的感触是对内容的理解和体悟的反映和总结。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圣经读后感(篇1)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一本书《茉莉天使的成长圣经》。读完这本书,我和妈妈都深有感触。

    读这部小说,我感受最多的是,母爱是一种柔软的力量。谴绻的柔情和无私的承诺,把艰辛当成至乐,把付出当做追求,这一切都反射出作者作为一位母亲心灵闪烁的光芒。正因为这样,她作为一个作家,才能创造出一个灿烂的世界。我们在这个世界里,才得以摄取儿童心灵的美。

    母爱是一种柔软的力量。它像一条清浅的小溪,流经之处,有密枝簇叶,枝叶间有鸟声鸣啭。这是母爱给生命的美的营养。这种美的营养之可贵,就在它可以转化为善。

    母爱是一种柔软的力量。这是因为作者将母爱放在期望中去体现、去实施。为父为母的快乐,就在于此。当小茉莉因为小金鱼之死整夜欷歔不已时,她的爸爸开导她:你要是实在难过,就写日记吧,把伤心写下来也许就好了。这看似不经意的劝慰,给予孩子的是智慧的爱,是从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理解和体贴。

    母爱是一种柔软的力量。我突然想到前几天和妈妈吵架,我还骂了妈妈几句。想到这儿,我的脸就像成熟的柿子,红彤彤的。我羞愧地走到妈妈的身边,抱歉地说:妈妈,对不起。我以后要像小茉莉那样,做一个活泼懂事、成绩优秀的好孩子。妈妈微笑着:没关系,女儿。妈妈以后也要向小茉莉的妈妈学习,做一个体贴、温柔的好妈妈。

    我喜欢这本书!

    圣经读后感(篇2)

    由于我不是登山爱好者,也不了解登山这个行业,读这本书还是耳目一新很有所感悟的。阅读的过程中感同身受的觉得呼吸困难,头重脚轻,不知是不是作者及翻译文笔很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开始的篇章介绍世界著名登山者的简历和攀登记录有些冗长,也比较难以跟上作者的思路。到后面讲述他们的适应训练和登顶过程很有意思,很吸引人。原本我是很不理解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挑战极限的这种做法,读了这本书,豁然觉得能在四号营地看着雪景喝杯热巧克力也是人生的极致。当然,如果同时感受缺氧的呼吸痛和大脑的麻木,那一刻一定不会有我现在想象中那么美好,怕是只是想要快点下山喝茶,呼吸富足的空气。

    作者后半段重点描写了导致了这场山难的人为因素,各种小错大错配上了恶劣天

  • 2019-11-06

  • 2019-11-16

  • 2019-09-25

  • 2019-10-12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1-06

  • 2019-11-16

  • 2023-02-0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1-16

  • 2019-09-21

  • 2023-06-15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04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1-07-15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20

圣经传道书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圣经传道书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最新圣经传道书读后感、精选圣经传道书读后感、经典圣经传道书读后感等,感谢大家的阅览,欢迎大家多关注本栏目文章更新。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