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激活组织读后感 > 地图 > 激活组织读后感,2024激活组织读后感
激活组织读后感相关栏目
激活组织读后感热门栏目
激活组织读后感推荐
激活组织读后感

(共 7771 篇)

  • 1、 读《激活组织》心得

    读《激活组织》心得

    这个假期,把《激活组织》读完了,很久没有拿出这么长这么集中的时间来读书,感觉很舒服。

    一、读了什么?

    陈春花的《激活组织》

    陈春花,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主讲巨变时代的组织管理 。中国著名企业文化与战略专家,先后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与贸易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博士后。

    二、为什么是这本书?

    1)工作属性,围绕着人,但是核心是为了组织。自己在激活人、组织上有很多不足。

    2)特别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如何让组织内成员具有创造力,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希望从书中找到答案。

    三、这本书大概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外部环境已经变化,行业、生产者和消费者、企业组织边界正在被打破。

    第二部分,如何应对变化,获得持续成长的秘诀。

    第三部分,如何激活个体、赋能组织。

    本书虽然更多提到的是组织、领导者该怎么做,但是里面内容其实是适用所有职场人,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

    四、对我的触动

    1、理解环境,接受变化,然后调整自己

    开篇就讲现在环境已经不能用变化来描述了,而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常态了,不确定性不仅是常态,而且是经营的条件与机会。任何一家企业能够持续发展,最根本原因是能够与环境互动,并且和环境发展的趋势在一起。在今天能够获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往往都会主动拥抱创新,认识变化,欣赏并利用这些变化,通过互动与沟通,让自己更加具有影响力。

    相比于现在,很多时候大部分人对公司变化的态度是不理解,是抱怨。现在环境下,我们面对环境的变化,最好的做法是理解环境,接受变化,然后调整自己,利用变化,才可变中求胜。其实日常工作中,肯定是遇到各种、甚至突发的变化、调整,如果我们不主动应对变化,就会被淘汰。

    2、用户思维

    书中多次提到同理心、换位思考、用户体验等词,而且还举了好多案例,不管是在发展企业,还是个人成长上,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最近正在学习的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也有。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用户创造价值;不变的关键永远在于捕捉用户痛点、解决用户问题、为用户创造价值。

    提醒我们在平时工作中,要时刻思考:如何为用户提供更新、更好、更优价的产品和服务?任何一个活动、一个方案、一个制度,实施之前,自己都要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看看还有什么地方是不尽人意?还可以做什么改进让

  • 2、 《激活组织》读后感2000字

    《激活组织》读后感2000字:

    陈春花教授阐述了这个变化莫测的时代,企业如何应对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结合了华为、阿里巴巴、小米等先进企业案例,从理论延伸到实践,给我们讲了绘声绘色的“一堂课”。

    每个行业都有生命周期,优秀的企业总是能够面向未来,提前布局,寻找变化以及未来的机会,发现可持续增长的路径。这就要求企业有增长型思维和管理不确定性的能力,这些不确定性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机遇。

    书中提到组织需要驾驭不确定性,而组织成员拥有持续创造力是根本解决之道。组织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在不断地进化,来应对或转化不确定性的风险。个体作为组织的基础,个体核心竞争力的融合就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作为依附组织的个体来说,只有不进行学习和创新,才能和组织一起成长。

    如何激活组织成员的创造力,正是本书的核心观点,书中有一半的内容都是实践的精华,作者指导我们从七个方面作出根本性的改变:结构、文化、激励、工作习惯、绩效检验、价值共同体以及领导者角色。这七个方面的内容包含了很多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方式,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我对其中“结构”变革方面有以下三点感悟。

    第一、消除结构障碍的方式

    陈教授提到激活组织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打破内部平衡,我们一直学习到的公司组织结构有职能、矩阵制、事业部制等,但这些都是按职能划分不同部门组成的垂直型组织结构形式,这会造成重复管理成本高、职能部门员参与业务程度低,如此公司虽然有明确的分工,但是缺乏协同力。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未来的组织,是有组织无结构的。”实现这个目标的首要工作就是以任务团队结构取代层次结构,按照顾客的需要而不是按照只能进行组织,从而形成以工作小组、团队为基本单元的组织结构,强化组织对客户需求情况的反应速度,适应变革的持续性。作者举了韩都衣舍的案例,该企业内部组织体系不再是层级结构,而是小组结构,让每一个小组从设计开始,可全程对最终价值负责,让组织可以依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重组组织要素。这种划分小单元、责权利统一的方式,更有利于激活每个团队的战斗力。

    集团公司采取的也是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既保证了集中统一的指挥,又能发挥各种专家业务管理的作用。缺点主要是各职能单位自成体系,不重视信息的横向沟通,工作易重复,造成效率不高,增加管理成本。同时,职能部门缺乏弹性,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迟钝。

    职能部门在每年做预算的时候,就体现了工作

  • 3、 激活组织读后感1400字欣赏

    《激活组织》一书由陈春花所著,讲述了在今天这个时代,管理者是一个团队的核心,如何做好管理工作,带领团队走向更好,这是每个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激活组织读后感1400字欣赏。

    直到现在,我们一直强调分工带来效率,所以陈教授的效率来源于协同而非分工这一观点,这实际上是对整个管理理论的巨大的挑战。作者通过共生逻辑阐述了这一观点,而且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等都是互相依存的,否则将越来越验证以存活。商业模式创新已经是今天企业应对变化的基本选择,而创新商业模式的核心是构建共生逻辑,以达成价值共生,共同生长。

    我们的工作习惯就是,你指引什么就做什么,你考核什么就做什么,这是我们的工作习惯。而如果你很严的绩效考核就会带来很大的绩效,但可能创造力就会被扼杀掉。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很大的组织改变,这个改变就是,从考核绩效转向激励价值创造,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改变。

    价值观是否能够产生绩效,不仅取决于价值观本身,更取决于价值观的管理。华为总裁任正非提醒华为管理者让听到炮火的人做出决策,他创造性地设计了轮值ceo带领这家已经站在行业高端的企业进行全面的组织转型。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预言:最终的竞争优势在于一家企业的学习能力以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

    联想到集团公司一年来的所作所为,有很多工作和书中的内容是贯通的。通过控股新疆玉象胡杨公司、沙雅丰合能源公司,是构建共生逻辑的创新商业模式,将供应商变成合作伙伴,是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公司竞争力的最佳选择。集团公司决定成立基质混装站的战略决策,在硝酸铵生产线旁建立基质混装站,减少了硝酸铵的配送,形成了地面制备站集中生产乳化基质,配送车远程物流配送,装药车现场敏化、混合、装药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形成一站多点的服务体系,这种作业模式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提高了区域辐射面积,并便于现场作业点的灵活拓展,非常具有战略眼光。集团公司周一视频会议主持人每月由一位高管轮流主持,我想究其原因,也是希望每一位高管能够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是从管控转向赋能的一种具体做法。

    本书的第五章,是陈教授用最多的篇幅来阐述的,因为这是激活组织的7项具体工作内容,从组织的结构、文化、激励、工作习惯、绩效、价值共同体和领导者角色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让我感到受益匪浅。

    传统组

  • 4、 读《激活个体》有感

    读《激活个体》有感

    作者/欧非中心投资发展部 杨月

    之前和一个好友聊天,她感叹道,身边的男孩子们都对创业蠢蠢欲动,个个都是挣大钱、当霸道总裁的雄心壮志,这不,有人就从国内最好的互联网公司辞职去做旅游项目了。我开玩笑说,女孩子其实也差不多,可能格局小点,但是代购啊、开淘宝店的网红比比皆是,我自己也曾经下了代购的海,不知道最近的新海关政策会不会让他们的创业梦死掉。

    这个对话放在10年前,20年前,也许并不会出现,因为那时候,互联网时代还很遥远,没有出现马云他们成为互联网经济的领头人。

    之前零碎地接触过一些有关企业互联网思维的信息,在我的想法里,它的核心是极致的产品+用户体验,顾客的概念变成了有主动意识的用户。其实,产品和客户在几千年的商业社会里向来是最受重视的环节,但是互联网让这种重要性进一步放大了,个人的主动性也正得到全面彰显。

    读陈老师的《激活个体》,受益匪浅,看了两遍,做思维导图时又过了一遍,之前零散接触的东西在这里有了更清晰和具象化的表达。我觉得陈老师想要表达的主题之一是,在这个因互联网平台的存在导致个人意识超强的时代,组织(企业)和个人的关系在发生变化,企业的作用更偏向于提供资源和平台,个人价值正在崛起。组织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在于组织内“对的人”的存在。面对这种形势,企业应保持组织活力,弱化结构,激发个体,走向“水样组织”,保持成长,而不是单纯追求成功和利益,忘记思考。

    这本书很吸引的我一个点是大量鲜活案例的引用,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陈老师好几次提到的褚橙案例。因为太感兴趣,我把《褚橙你也学不会》看了,目前在读同作者的《海底捞你学不会》。我想,褚橙案例对企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作者一再强调极致的产品和褚老的认真是褚橙成功的根本原因,且电商销量只占了总销量的15%。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线下营销和渠道做得再好,不顾及网络宣传和平台运用,对一个企业尤其是传统大企业来说,直接后果是失去大片潜在市场,长远来讲,无疑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坐吃山空或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故步自封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面对这个真正日新月异的世界,企业是应该知行合一,积极思变的。我们要做到的不仅是“活下去”,而是充满生命力和成长力地“活下去”。

    再回到开头的小对话,它带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特征。而对企业内部的个人来说,借陈老师一句话说,“人人是创客”,依托企业平台,激

  • 5、 《未来理想组织大揭秘-共生型组织》读后感范文欣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未来理想组织大揭秘-共生型组织》这篇文章呢?文章著要对未来的组织形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各个方面对共生型组织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篇文章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通过学习《未来理想组织大揭秘-共生型组织》一文,我收获颇多,个人现阶段眼界和能力有限,对文中比较深奥的内容可能未全部理解透彻,但是对文章中共生型组织的由来、特征及其四重境界的阐述,我有一些感悟和想法。

    从地球的产生到地球上生物的产生以及人类的诞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不断繁衍生息,人类发明科技不断进步,我们一直处于不同的组织当中。从大层面来讲,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处于一个生态圈,正是因为生态圈中各种共生组织的相互发展、相互协同、相互促进,才使得天地平衡,万物有律。无论是商业企业的需要,还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精神文明所需,都有着与生物自然演化、生态圈自然发展类似的规律。

    人类文明社会的企业组织需要领导的高瞻远瞩及高层的战略方向把控。处于当今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智慧科技,这使得组织要不断地调整状态,()既要保持内部的平衡发展又要保持外部的互利共生,共同进步。我们不排斥竞争,我们需要竞争,在竞争中我们要保持灵活,建立共生型组织。商业体系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些物种灭绝的原因是生态平衡不再需要其存在,我们需要做好生态发展的那一颗螺丝钉,保持在生态系统中与其他相关零件协调一致,共同推进发展,创造更美好更完美的生态。

  • 6、 《组织后的命运》读后感800字

    《组织后的命运》是在目前政治环境之下不可能正式出版发行书稿。而这书稿的作者野夫是个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野夫的父母在文革曾被被打成右派。在文革结束之后,野夫考上了武汉大学,毕业之后成了一名职位比较高的警察。可惜,野夫不幸卷入80年代末的那场政治风波之中,踉跄入狱成了一名政治犯,父亲去世之前也未能见上自己儿子最后一面。野夫出狱之后,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极为窘迫,母亲减轻儿子的负担,也选择跳江自杀。也许是太多的不幸,让野夫的文字特别具有感情穿透力,甚至有种带血的感觉。 野夫写《组织后的命运》,其实写的就是老一代知识分子在共产党建立的政治体制之下的命运。这本书稿之中的主人公是大伯。大伯的父亲是地下党,后来大伯上了大学也成了一名积极的地下党员,还为成了名噪一时的积极人物,参与组建了多个学生运动组织。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大伯的很多同学到了延安,大伯却被组织安排到当时的四川去从事地下工作。作为一个党员必须服从组织安排,也正是这一安排让大伯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由于当时四川的形式比较复杂,以及其它方面的因素,大伯被脱党了。结果,大伯不仅失去了自己喜爱的初恋情人,落了一个终生未婚的下场;而且失去了党员应该享有的待遇,在建国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之中,成了被运动的对象。即使大伯再有才,到了晚年也未能得到施展的机会。 其实,这篇作品与余华的《活着》颇有几分相似,只是这篇作品选用了一个知识分子的不幸,并把批评的矛头直接指向组织,让这篇作品承担了太多的政治负担,才让这本书以书稿的形式在网上流传。 从野夫主要作品的内容来看,这些作品都没有多少赚取版税的机会。这倒不是野夫的文章写得不好,而是野夫的很多文章容易刺痛曾经的一些记忆,只能被禁锢在网络世界里。在今天,一个作家要是不能赚钱版费,直接会影响到一个作家的生活质量。这一点野夫倒不用担心,因为野夫在从事写作之前以及赚够了正常生活需要的经济基础。野夫之所以选择写作,只是为了记录自己以及自己先辈们曾经的不幸经历而已。

  • 7、 《教练,导师和组织咨询》读后感

    《教练,导师和组织咨询》读后感

    李维峰

    有缘接触到《教练,导师和组织咨询》这本书,读过之后虽还有很多的困惑,但也为我拨开了最重的一层迷雾,使我在教练,导师,组织咨询和督导这些技艺如何在为组织服务的过程中协调的整合,从而达到最实用的效果指明了方向。

    纵观本书,犹如踏入一座精巧雅致的园林,作者用不大的空间整合了教练,导师,咨询和督导服务的全部内容,它们精巧地连接,完美地融合,确为一部各种技艺完美融合的开山之作。它用精美的实践背后的七条金丝线作为园林的水脉贯穿其中,水贵有源,这些金丝带就是本书的源头和基础。书中呈现的教练,导师,组织咨询和督导的内容,仿佛是园林的亭台楼阁一般巧妙地分布在其中,在流水和曲径的联接下融为一体,置身其中,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进入本书的具体内容,你会发现各种实用的模型(教练触及度,教练和督导的clear模型,学习圈短路模型,督导的七只眼模型,客户转变模型和聆听的四个层次等等)似小桥,如假山,若池泽一般相互依托,交相辉映,特别对需要在教练,导师,咨询和督导等方面进行整合运用的人来说非常实用,全书移步换景,让人惊喜连连。

    在园中,体会最深的一个"景点"是"当下的转变",改变是不可避免的,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把握改变的方向达成期望的结果确实是一门艺术,这需要具备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当下的转变"是在蜕变式教练/咨询/督导中都适用的一个理念,推崇的是在约谈时即刻的"快速推进演练",让客户真正地感受到改变的力量,从而加强改变的意愿和行动,达到蜕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另一个突出的感受是督导者纵观全局的"直升机升高"能力的重要作用,俯瞰各种关系(督导者和被督导者的关系,被督导者和客户的关系,以及他们与目标的关系等等),运筹帷幄的感觉油然而生,这在督导的七只眼模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对教练者和督导者的督导都需要能在七个关注点之间进行灵活的转移和切换,仿佛若夜晚的北斗七星一般,为督导者在督导的过程中指引方向,快速奔向和达成目标。

    欣赏完了,当夕阳西下,一个人坐在廊桥的石凳上,思考着园林的意境从古代的"可观可望"到近代的"可居可游",亦或可比拟为本书所描绘的状况,让教练,导师,咨询和督导的服务在组织中生根发芽,进而枝繁叶茂的时候来了!想着想着,仿佛一切在这个时刻凝固,望亭台楼榭,听蝉声细语,任微风拂面,凭自己的身

  • 8、 单位组织观看2019感动中国感想

    以下是单位组织观看2019感动中国感想,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在本次201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过程中,虽然很多人的事迹已经学习过,但是再一次观看,内心仍然是很激动,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奋斗,为国家和人民事业做贡献。

    第一篇

    十位英雄来自不同的行业,甚至是平凡的岗位,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共同的善良。他们努力拼搏,乐于奉献,不畏艰险,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是一致的。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钟扬;在边境扫雷负伤的杜富国;还有三代人无言付出驻岛三十二年的王继才夫妇等。他们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或用质朴而伟大的爱在默默耕耘。

    通过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为队员树立了崇高的学习楷模,这些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潜移默化中让队员们受到了深深的道德情操教育。大家纷纷表示作为一名消防员,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将感动化为行动,为人民的幸福安康生活保驾护航,做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第二篇

    不知不觉,感动中国已陪伴我们走过了17个春秋,向我们推出了无数的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有睿智学者,有耀眼明星,更有普通百姓,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人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今夜,观看《感动中国2018人物》,细细品读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我再次被他们的爱所感动。

    无私的爱钟扬,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是绽放在高山砾石上的臧波罗花,他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了祖国的雪域高原。

    忘我的爱杜富国,他危机关头挺身而出,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失去双眼和双臂。如果不是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他可能熬不过这一关。一位医疗专家说。从杜富国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军人的钢铁意志,他的爱是忘我的爱。

    正义的爱吕保民,身在市井,未曾放下心中豪情。曾经军旅,岂容凶残闹事横行。于人群中挺立,喝断暴徒的路,聚拢起民间的正气。侠隐于市,见义而勇,勇不在于强悍,而在于无所畏惧。这是对他这个赤手空拳勇斗歹徒,身中5刀不退缩的退伍老兵的颁奖词,这种正义之爱弘扬起凛然正气,给懦弱者勇气、让勇敢者更坚强。

    质朴的爱马旭,她通晓英、日、俄三国语言,还和丈夫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

  • 9、 组织行为学读书心得

    《组织行为学》是每个做管理者的必修课,所牵涉的面非常广,这一天的课程不可能面面俱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以还需我们自己去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总结,我们才会有质的变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组织行为学读书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组织行为学读书心得篇1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十分实用的课程。它是管理科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以组织系统及其群体、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之上的学科。学习组织行为学后,对于管理者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极大的帮助;并能使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管理者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学习了组织行为学我对其中的领导一章节非常的感兴趣,他主要讲我们注意到激励机制理论中有一条是使用影响人的心理、行为活动及绩效的手段和方法。其实就是领导阶层的言行对下属员工或整个团体的影响。我认为,这种影响,比之那些人事考核制度、评比制度、奖金制度等激励机制,虽不那么显明那么硬,但绝对不可忽视。一旦把握不好,后果非常严重。这缘于我所听到的一件事和看到的一则新闻。

    我曾经听到这么一件事。某厂有一青年工人,他原先进过监狱。后来浪子回头,改造好了,来厂里做工。他是个很要面子并且自尊心很强的人,领导为了帮助他,使他能安下心来工作,因而在他刚来的时就对员工隐瞒了他的牢狱经历。当有部分员工知道他的过去后,领导就特地告诫那些员工:不要因他曾进过监狱而对他产生偏见,疏远他,瞧不起他。也不要用此事挖苦他。

    而事实证明,他在厂里工作确实非常勤恳,待人也很热情,真诚。刚来的时候还因自己的经历而在思想上有所顾虑,后来就完全放开了。对人生也乐观起来。这正是应了领导阶层的言行对个体或整体的影响。领导的关心和员工的尊重使他脱离了心灵上的阴影。

    一次,他在上班时间玩牌。这是仅有的一次,可恰好被领导看到。当时领导本身心情就不好,立刻对他批评起来。他有些不服气,顶了几句。一来二去,双方就大吵起来。或许是气昏头了,领导突然冒出一句你这个死不悔改的劳改犯!。顿时,现场气氛一下子就凝固了。当时周围有很多人,可谓 大庭广众,包括那些不知道他进过监狱的员工。他的脸色立刻就发白了。然后猛地从一旁抽出一空心铁棍,往领导脑门劈去。幸亏领导闪得快,躲过此劫。而铁棍劈在栏杆

  • 10、 读《非营利组织管理》有感

    读《非营利组织管理》有感

    毕得兵

    本书最后写道:读完这本书明天你准备做些什么事情?哪些事你不打算做了?这是两个平淡无奇的简单问句,但发人深省。

    这本书读的磕磕绊绊,因为"沉迷"于眼前的工作不能自拔。但很庆幸还是坚持读了下来。

    首先想到的更多的是非营利组织和我们自身的关系。

    毫无疑问非营利组织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都有直接或间接地接受过非营利组织的服务。那对于我们而言,是否有参与过非营利组织的建设呢?或者说有这种想法和准备。

    我想不论是我们有打算为非营利组织服务还是暂时没有考虑,本书都让我们对非营利组织有了更多的认识。让我们了解到非营利组织管理的特点和相对于其他组织更为复杂的关系网络。同时也学习到很多关于个人发展很多思考。有很多指导方法实际上也是对其他组织有很好借鉴意义。

    比如开篇讲到的组织要有一个清晰的使命,作为一名好的领导者首先要做就是共启愿景。

    然后是以身作则/使众人行/激励人心/挑战现状。这本书不仅是一本非营利组织指导用书,更是一本领导力和管理学著作。不仅深入探讨了组织发展,也给个人发展和人生规划提出深刻的见解。

    如同本书讲到的自我发展和人生规划是我们自身责无旁贷地责任,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我想在准备成立一个组织或者管理一个组织之前,首先要做好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一件很简单又很难的事。

    首先是个人的局限性,其次是受周遭琐碎的羁绊,再次是沉迷于当下工作。

    个人的局限性往往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基本动作和基本习惯。我们都知道庄稼在地里要是仍由自由生长而不加管理,总是会被丛生的杂草挤兑而长不出饱满的果实。同样我们自身如果随波逐流得过且过则也会干瘪无力。

    举个例子,长期作息饮食不规律会导致身体不健康,不坚持读书学习,则会精神空虚。每天的信息量太大是我们面对巨大挑战。很多时候我们被这些琐碎搞得精疲力竭。

    我们习惯于做加法,怎么让更多的人喜欢我?如何增加技能?怎样挣多money?

    现在也要考虑一下断舍离,做好减法。不必要的社交是不要减少甚至不参加。不必要的东西是不要少买,花的不仅是钱还有时间。手机上的应用是不要清理一下,碎片化的时间累积起来比你有效工作时间还长。很多人说人的差距都是在业余时间产生的。现在可以说差距都是在碎片化时间怎么用手机产生的。

    沉迷于当下的工作是很多人不能自我超越和自我更新的主要原因。

    有人说一个只有脚踏实地,而没有仰望星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同

  • 2019-09-25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0-19

  • 2022-02-24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11-12

  • 2019-11-02

  • 2019-11-11

  • 2019-09-28

  • 2022-04-05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2-06-05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7-26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1-06

  • 2022-10-03

  • 2022-10-26

  • 2019-09-28

  • 2019-11-02

  • 2019-11-06

  • 2022-10-01

  • 2022-10-12

  • 2019-11-02

  • 2022-06-24

  • 2019-09-28

  • 2022-11-21

  • 2019-11-02

  • 2021-11-04

  • 2019-11-02

  • 2019-09-28

激活组织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激活组织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激活组织读后感、2024激活组织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