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教师的个性品质读后感 > 地图 > 教师的个性品质读后感,2024教师的个性品质读后感
教师的个性品质读后感相关栏目
教师的个性品质读后感热门栏目
教师的个性品质读后感推荐
教师的个性品质读后感

(共 777 篇)

  • 1、 小议“个性” 750字

    “木兰从军”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听说了,当时的感觉只有一个“了不起”,确实,作为“小家碧玉”的女子能够随军作战十余载,这的确了不起,也可以说“与众不同”,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这看作是一种“个性”呢?

    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传统的三从四德在她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抑制了她们的思想,也扼杀了她们的个性。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女子“行不动裙,笑不露齿”的娇羞的样子。或许她们并不知道“个性”是什么,但她们一定知道与众不同就是叛逆。

    然而,风水轮流转,当女子们从封建礼教几千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拥有“半边天”的地位时,女子个性的张扬就如火山爆发之势一发可收拾了。于是我们随处可见张扬个性的女子,她们穿不一样的衣服,做不一样的表情,染不一样的发色,说不一样的话,使女性的天地变得更宽广而美丽。是的,时代需要个性,需要创造,但当我们在一味追求个性的时候,是否也应该想想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呢?

    我不否认,个性让女性更美丽,更含蓄,然而在当今的社会,人们对个性的理解已经扭曲,总有人认为张扬个性就是我行我素,放荡不羁,就是“我爱怎样就怎样”,于是就有了光天化日之下的卿卿我我,就有了对师长的教诲置之不理的个性张扬,他们对别人的目光不屑一顾,反而认为这就是个性。这是多么严重的思想误区!在人们极力提倡个性张扬的今天,很多女性让个性张扬超越了道德的防线,把个性曲解另一种意义,这不得不让我从们担心: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是否会因此而消亡?

    而未来将会如何呢?

    明天是个未知数,谁也预测不了,或许女性的个性会进一步张扬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又或许,当这种个性张扬到无法扼制的地步时,社会就真的混乱了,不过,也许那时,不准女性张扬个性的法令也许会应运而生,女性们可能又成为两千多年前的“小家碧玉”了。

  • 2、 《教师个性与教师成长》的读书笔记

    一、教师成长以个性发展为基础无个性就是无人才。

    大凡那些优秀教师,都有鲜明的教学个性。魏书生的民主,窦桂梅的激情,是他们的独特的个性造就成为名师。只有教师努力发展了自己的个性,学会经营自己,有了自己的特点、特长,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才能逐步形成自己有个性化的教学。

    二、教师教学个性发展的反省

    研究表明每个教师都有一定的发展潜能,可为什么却不能使更多个性化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呢?这不能不让我们对教师成长的主客观原因做出反省。

    (一)教师缺乏个性意识

    没有个性的教师,就没有个性的教学,没有个性的教学,怎能在教学中创新。许多教师来到学校就把自己全部交给了学校,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家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表面看这是尊重别人,无私地奉献了自己,但长此以往却迷失了自己,丢掉了自己。自己的主见没了,自己的特长没了,自己的创造力没了。

    (二)研训追求统一化

    (三)应试教育扼杀个性

    记得在一年前听过一位名教师的课,当时唯一一个感觉就是这个教师好有个性,她的教学和她的行为很符合。因为在平时接触她的时候,感觉她是一个很直爽的人,课堂上她也不然,对学生提的每一个问题都很简单但很到点子上,这样的教学我想是很难模仿的。有时候我们在课堂上难免提的问题有些罗嗦,难懂,甚至有时候提的莫名其妙,让学生听的一头雾水。而且她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很干净,目标自然明确。

  • 3、 小学教师学习笔记:好教师的品质

    人们心目中喜欢怎样的教师的想法之后,归纳出的好教师的12种品质:

    1.友善的态度他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2.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他绝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

    3.耐性他绝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会做为止。

    4.兴趣广泛他带我们到课堂以外,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习的知识用于生活。

    5.良好的仪表他的语调和笑容令我感到舒畅。

    6.公正他会给予你应该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

    7.幽默感他每天会带来少许的欢乐,使课堂不致于单调。

    8.良好的品行我相信他与别人一样也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9.对个人的关注他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依赖于他,使我得到松弛。

    10.伸缩性当他发觉自己有错,他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11.宽容他假装不知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12.颇有方法忽然间,我能顺利念完我的课本,我竟然没有察觉这是因为他的指导。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 4、 生命的品质_《生命的品质》读后感1500字

    最近,我终于有幸得到周国平先生的《生命的品质》一书,这本书是我渴求已久的书。

    此书思想精髓在于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一是生命,二是灵魂。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持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

    一直以来,我以理想主义者自居,思想游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哲学是一种分身术,把人分成具体的人和抽象的人,具体的人周先生认为是一个有很多尘世欲望的复合体,在红尘中奋斗、挣扎,我不尽然,我觉得那不欲望,而是理念、信仰,是为了理念和信仰所付出的执着与坚强,在努力与奋斗中所感受到对生命的热爱与真挚,连最枯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欣慰到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佐证。抽象的人站在具体的人之外,所以清醒、理性,从更加超脱的角度来劝导那个具体的我,让生命简单、本真,于是在午后、在深夜,一杯茶、一本书,与心灵对话,感受最真实的自己,在喧哗的世界中沉淀下来。

    周先生的书品味悠长,一本好书初读时似曾相识,再读时又美如初见,直入心底,感觉在阅读和思考中与伟大灵魂相遇,而这种相遇使你摆脱尘世命运的束缚,生活在一个更广阔、更崇高的世界里。读书如一剂良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磨难,都能从其中找到诠释,回归淳朴、回归简单,回归本真,把平凡生活和内在生活过好,生命的整体品质就是好的,果真如此吗?

    有学友曾问我,游走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为何没有痛苦的表情,仍激情飞扬。活在当下,焉能放下。人生在世,确有许多负重,因活在当下,上学时想考一所好的学校,毕业了想有一份合宜的工作,工作了想有所建树,亲情、爱情、友情哪一个不是生命中沉甸甸的负重。时光游走、岁月流逝,曾隔着窗儿,看小鸟在天空飞,却怎么也打不开那扇门,是因为人有太多的渴望,今天不再来,今生不再来,谁能白头时再感慨年轻时没能实现的心愿空悲叹。并不是所有人都为欲望、野心、身份而活,也不是所有人为了财富、权力、地位、名声而活,其码我不是,如非要有所定义的话,我则归纳为理念、信仰而非欲望。人的幸福在于两大快乐:一是生命的快乐、另一是精神的快乐,正是有了生命,才有了为信仰而奋斗的源泉,并在这一过程中享受着精神的快乐。很欣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生存的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物质满足的快乐与精神的快乐相比是浅显的,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正是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才彰显品位和

  • 5、 《生命的品质》读后感

    《生命的品质》读后感

    最近,有机会读了周国平先生的《生命的品质》这本书,很多的感悟与感触油然而生。

    一直以来,我以理想主义者自居,思维游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哲学是一种分身术,把人分为具体的人和抽象的人,就具体的人而言,周先生认为是一个有很多尘世欲望的复合体,在红尘中拼搏、奋斗乃至挣扎。我不尽然,某种程度上,我认为那不是欲望,而是理念、信仰,是为了理念和信仰所付出的执着与坚强,在努力与奋斗中所感受到对生命的热爱与真挚,连最枯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欣慰译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佐证。抽象的人站在具体的人之外,所以清醒、理性,也从更加超脱的角度来劝导那个具体的我,让生命简单、本真。于是在午后、深夜,一杯茶、一本书,与心灵对话,感受到最真实的自己,在喧哗的世界中沉淀下来。

    其实,游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为何没有痛苦的表情,反而激情飞扬?活在当下,焉能放下?人生在世,确有很多无奈的负重,因活在当下,上学时一门心思想考更好的学校,毕业时烈日奔走只为一份适宜、理想的工作,工作了又想要有所建树。其实亲情、爱情、友情,哪一个不是生命中沉甸甸的负重。时光流走,岁月飞逝,曾隔着窗儿,看小鸟飞,却怎么也打不开那扇门,是因为人有太多的渴望,今天不再来,今生不再来,谁又在白头时再感慨年轻时没能实现心愿而空悲叹?并不是所有人都为了野心、欲望、身份而活,也不是所有人为了权富、财力、地位、身名而活。起码有些人不是,或者大部分人不是。如非要有所定义的话,那一部分人则为理念、信仰而非单单欲望。

    人的幸福在于两大块:一是生命的快乐。二是精神的快乐。正是有了生命,才有了为信仰而奋斗的源泉,并在这一过程中享受精神的快乐。我很欣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生存的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物质满足的快乐。

    周先生的书品味悠长,一本好书初读时似曾相识,再读时又美如初见,直入心底,感觉在阅读与思考中与伟大灵魂相遇,而这种相遇帮你摆脱尘世命运的束缚,生活在一个更宽广、更崇高的世界里。读书如一剂良药,遇到再多的磨难与挫折,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诠释,回归淳朴,回归简单,回归本真,把平凡生活过得同样精彩!

    看完周国平的《生命的品质》,看看身边的人,有多少恰在追求生活的品质呢?

  • 6、 是品质?是效益?_读《品质》有感800字

    读了课文《品质》使我在对格斯拉兄弟的命运感到同情的同时,更多是给人留下了思考。

    格斯拉兄弟虽然做得出顶好的靴子,却没有人肯买他们的靴子。而大公司的靴子虽然皮革低劣,做工粗糙,却照样有人买。其原因何在?虽然,还看似是因格斯拉兄弟不愿登广告造成的。但其背后却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矛盾。

    20世纪初的欧洲可以说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较为成熟。机器化的大规模生产已成为那个时代的生产主流。姑且不论其产品质量的优劣,单其在数量上已占有很大的优势。而与此同时,传统的手工业,虽因其在质量上要优于早期由机器生产的大规模产品。但终因其接一份定货,往往要花费好长时间去做它,而这一时间上的明显劣势而导致没有顾客愿意等。可以说,格斯拉兄弟生产的高品质靴子不仅没能为其在同行业竞争中产生优势,反而成为在那个时代中生存的一大不利因素。

    其次,同样是因那个时代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因而,人们的心境也变得浮燥,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变得更为直接,也更注重表象。大多数只注重物质的式样,而非其质地。一双式样时髦的劣质产品更胜于式样陈旧的优质品已成为那个时代人们对物质的衡量标准。因而很少有人会去买格斯拉兄弟的靴子。

    当然,几乎所有事件的形成总是由其主观和客观的两方面所决定的。同样格斯拉兄弟的命运,虽然在客观上起了很大的影响,其本身的性格也是其被社会淘汰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作为一名鞋匠,格斯拉兄弟无论在手艺上还是在工作态度上都可用高品质来形容。但作为一名20世纪初期的商人,可以说,他们在观念上确实跟不上这社会的发展潮流。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倘若不去挖开覆盖在金子上的泥土,又有谁会知道这是金子,格斯拉兄弟虽做出顶好的靴子,但他们不去登广告,又有谁会知道他们能做出全伦敦最好的靴子?

    可以说,文章虽反映了上世纪初的社会环境,但至今仍对我们有着现实意义。

  • 7、 生命的品质读后感

    生命的品质读后感范文一

    不工作并不代表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在自己身上体现的淋淋尽致。忙,都为他人做嫁裳。一些不快的经历,不能动摇我丝毫的秉性,固执如老头般可爱,内在的本质更显强大的一面。

    书店,看到周国平著《生命的品质》,被封面后面的一段话所吸引。

    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一是生命,二是灵魂。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圆满。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持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的生活。

    朴素的文字,浅易的道理,确让人沉思而深远。

    人来到世上,首先是个生命。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可是,人却活得越来越复杂了。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作为生命在活,而是作为欲望、野心、身份、称谓在活,不是为了生命在活,而是为了财富、权力、地位、名声在活。这些社会堆积物遮蔽了生命,我们把它们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为之耗费一生的精力,不去听也听不见生命本身的声音了。

    人不只有一个肉体生命,更有一个超越于肉身的内在生命,它被恰当地称作灵魂。在一定意义上,人生觉悟就在于透过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的自然生命,又透过肉身生命去发现你的内在生命,灵魂一旦敞亮,你的全部人生就有了明灯和方向。

    说到底,人活的就是一个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造就不同的人生。平凡的生活体现了生命的自然品质,内在生活体现了生命的精神品质,把这两种生活过好,生命的整体品质是就是好的。

    书中,有篇《人生边上的智慧》读杨绛《走到人生边上》。书中写道:

    尤使杨先生痛心的是:当今之世,人性中的灵性良心,迷蒙在烟雨云雾间。这位九十六岁的老人依然心眼明亮,对这个时代偏离神明指引的种种现象看得一清二楚:上帝已不在其位,财神爷当道,人世间之了争权夺利、争名夺位的战场,穷人、富人有各自操不完的心,都陷在苦恼之中。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好人更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自己保护自己,就不得不时刻防御。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处吃亏。

    看完深思,对照自己,无愧为醒世良言。这个时代有种种问题,最大的问题正是信仰的缺失,信任的缺失。当自己对任何一个只要我认识的人,无原则的绝对信任,给予了我能力范围内的帮助。而实际情况确经常事与

  • 8、 品质管理读后感

    品质管理读后感(一)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学习,让我受益非浅。深深感到自己在学习、理解质量管理标准方面的差距;参加这样的学习很有必要,作为一名中层干部,不但要对质量体系文件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带领部门贯彻执行。下面是自己的学习认识,并结合工作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质量是成功的伙伴,贯标是质量的保障。如今,贯彻标准已被众多企业所看重,成为企业证明自己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一种护照。有专家认为,贯标为广大企业完善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指南,同时为企业走向市场找到了共同语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将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贯标变得更加迫切。毋庸置疑,贯标不是万金油,不能包治百病,但通过贯标,增强了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明确了各项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的程序,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由人治转向法治,真正做到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实现了以预防为主规范了企业的作业程序,明确了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职责和权限,预防并控制了不合格项的发生,降低了企业质量管理成本。

    通过定期组织质量检查、质量审核活动,能够及时发现和找出经营管理活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进行有效纠正,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监控能力,为企业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也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围绕让客户满意及时认真地处理客户投诉或意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与期望,赢得客户信任,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种活动。近百年来,人们把研究管理活动规律所形成的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统称为管理学。自从人们开始组成群体来实现个人无法完成的目标以来,管理工作就成为协调个体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了。由于人类社会越来越依赖集体的努力以及越来越多的、有组织的群体规模的扩大,管理人员的任务也就愈发重要了。因此,管理者必须具有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还要有解决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靠得住,会办事,能共事,不出事等各方面的素质。

    管理就是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即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管理学同样与我们息息相关,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管理工作适用于各种大小规模的组织;盈利与非

  • 9、 《个性的树立》读后感1000字

  • 10、 放手——《品质》读后感

    放手——《品质》读后感

    刘欣宇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

    指导老师:韩乃国

    格斯拉先生最终把自己给饿死了。

    我读不懂,为什么他会饿死呢,他怎么会饿死呢。

    从前他的靴子店,似乎是一间宁静的小木屋,拥有着某种能让时间凝固的魔法,让来订靴子的人感受到一种典雅的气氛。他做的靴子,是顶好的,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长相,不同的灵魂,各有各不同的美。即使后来他的处境越来越差,靴子却也越来越好,这之中一直不变的就是他对靴子的痴迷和专注。

    “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是的,靴子就好像另一个他,他的灵魂仿佛与靴子的灵魂融为一体。靴子的品质被他拉上了巅峰,靴子也从此颠覆了他的人生。

    于是,我更读不懂,这样爱靴子,又能做出这样好的靴子的一个人,为什么死了呢?

    他饿死以后恐怕就不能再看到他心爱的靴子了吧。

    “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过后你会明白的”。隔着一层薄薄的纸,我能感受到,他好像就在我面前,用微微发抖的语气轻轻诉说。这语言下深沉的悲痛也震颤着。随着英国步入工业革命,那份强烈的靴子理想,也壮志难酬。

    我觉得他真的不仅仅只是饿死的。在那个自己很不容易创造出成就而一瞬间面临威胁,毕生的梦想突然出现裂缝的时候,谁都觉得伤心,可这并没有什么用。

    你要做的是放弃你原来的旧方法,换一种方式,依然可以实现你的梦想。

    可他并没有这么做。

    他还是拽着理想,拽得那么紧,最后走向了天堂。

    究竟是说他太爱靴子,以至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还是说,他为了靴子葬送了自己呢?

    都不好说,但我认为后者多一些。

    因为,只要他略微放手,雇几个人,打一些广告;只要他略微放手,不要把他高贵的理想拽得那么紧;只要他略微放手,善待自己,也善待自己的理想。

    毕竟,他能做顶好的靴子。

    而人们,不仅仅注重品质。

    抱紧梦想的手微微松开,就可以去拥抱更多的未来。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1-06-30

  • 2023-05-12

  • 2022-05-27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5

  • 2021-09-2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2-12-09

  • 2023-02-11

  • 2019-09-20

  • 2021-11-20

  • 2019-09-21

  • 2021-10-01

  • 2019-10-28

  • 2023-06-16

  • 2023-02-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8-29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2-12-28

  • 2019-09-20

  • 2019-11-16

  • 2022-05-27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05-24

教师的个性品质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教师的个性品质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教师的个性品质读后感、2024教师的个性品质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