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教师成长那些事读后感 > 地图 > 教师成长那些事读后感
教师成长那些事读后感相关栏目
教师成长那些事读后感热门栏目
教师成长那些事读后感推荐
教师成长那些事读后感

(共 6237 篇)

  • 1、 《教师成长那些事》读后感
    《教师成长那些事》读后感 李园园 林金炎老师是一位从乡村中学走来的草根教师,林老师和他的学生快乐幸福地捡拾那些美丽的教育贝壳,采撷感人而清新的教育花絮。在暑假期间,我有幸阅读了林老师的《教师成长那些事》这本书,全书分为“上篇:教育成长,悟出那个哲理”、“中篇:学生成长,记录那些事”、“下篇:专业成长,寻找‘好我’”三个部分,林老师以他的一枝妙笔写出了一篇篇精彩动人的故事,更以他的专业知识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学理和启示。 作为一线老师,每天都要跟学生打交道,面对不同脾气性格的孩子,尤其是相对来说不太听话的孩子,作为老师心中必须有爱,这样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就像林老师所提倡的要感谢学生,而不是征服学生,林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一个个鲜明的教育案例告诉我:在林老师的教育生涯中,他用一颗感谢学生的心,一颗爱学生的心,一颗与学生平等的心,征服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有时候作为老师还是放不下架子,向学生示弱,总是觉得很困难,而且会担心学生越来越不把你放在眼里,其实,当老师真正放下身架,深入到学生当中去,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之上,不要用自己教师的身份去压制学生,而是在最关键的那一刻放下老师的架子,心平气和的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这才是真正做到爱学生,也正是所谓的化干戈为玉帛。 当然,光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还不够,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学习力是衡量一个现代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能力之一。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教师,更应有终身学习的习惯。不仅需要积极阅读一些教育书籍、杂志,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而且还应积极参加教育专家为教师举办的专题讲座,学习好的育人经验,促进自身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理论素养的提高,并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教育论文,积累教育资源,丰富教育经验,全面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 用爱来对待我们的学生,努力加强我们的专业知识修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结合书中所学,关注学生,用爱心、用智慧、用耐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 2、 教师成长那些事读后感
    教师成长那些事读后感 麻婷婷 捧读一本好书,能很快将自己带到一个宁静的港湾,不知老之将至,不知烦琐纷争,唯有将自己融入宇宙自然的洒脱与飘逸,从容与愉悦。在经典的书的品质中,我们会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我们会品味到生活的闲情,林金炎所着的《教师成长那些事》,便是这样一本与经典为伴的好书。 这是一部很朴实的书,没有过多的描述教育的辛苦,但人人都知道其中的不易。作者林金炎老师真实地记录自己的心灵,透过鲜活的教育叙事,用文字筑起一条坚实的、典型性的专业教师成长之路。在这条路上,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林金炎老师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爱,领略到一位一线教育者对教育的专注、对成长的反思以及对教育的情怀。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如果我们的教育只剩下孤零零、硬邦邦的征服,那么教育的前景一定不乐观,因为征服只会使学生的棱角被磨平,最后都成了一个模具印出来的产品,在教育中与其征服学生,不如“感谢”学生。 这段文字我会反复读上几遍,从中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不应该一味地发出指令,一味地征服学生,相比之下,我更赞赏和仰慕以人格个性去感化学生。把自己和学生放在民主平等的位置上,平等交流,以鼓励为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也正是我们教师做好工作,获得幸福感的源泉。教师培育学生,正像农民伯伯培育幼苗一样,当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可爱天真的孩子围绕在自己的身边,正像是捧到了一株株值得扞卫的秧苗,我们就要以心为圃、以血为泉、培植他、养育他、浇灌他、守望他、用整个生命去种植他。正是因为教师肩负着一种特殊的历史使命,所以更需要在精神与心灵层面涵养学生,通过对其潜能的开发,让其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从而实现生命的飞跃。 “创造奇迹,不是因为你的执着追求,而是在于你对某一件事的专注程度。你能把一件事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那你就能创造奇迹!专注,能成就教师美好的未来,一个人若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只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就一定会做出让自己吃惊的成绩来。” 我们常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个古老而普遍的箴言,虽然简短的一句话,却非常有深意,因为这表示办教育要有远大眼光,要长期培育,不可求近功速效,这也暗涵了从事教育的人须有“终身以之,老而弥笃”的精神。这也注定了教育事业的长期性、复杂性,注定了教育工作的每一天,都是忙碌辛苦的。每天早晨,我会
  • 3、 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初为人师的幸福

    初为人师的幸福

    ——读《教师成长那些事》有感

    作者: chittyxue

    我们都把孩子比作是祖国的花朵,他们在一天天的成长着。而作为园丁的我们也在需要成长,在不断的学习与感悟中,在总结与交流中成长……从一名新教师走向一名成熟的教师,过程是辛苦的,艰难的,但总有一份对学生的爱,总有一份专注和认真让我们在这条大路上昂首阔步。

    林老师的这本书是一名普通的基层教师的独白,他还原了教师生活的本来面貌,正是因为真实,才越发让这些在教师生活中并不起眼的点滴闪烁着专注的光芒。他在诉说自己发自内心坚持和感动,是专注让他成长,他也在专注中成长着。

    这本书他分别从“教育成长”、“学生成长”、“专业成长”。 三个角度阐释了对于教师成长的感悟和理解。前两个“成长”都是围绕着教育孩子的一些事例来讲述自己对于成长的感悟,专业成长则是就教师这个职业的发展出发,为我们指一条路,那就是:只有耐得住寂寞,排除杂念,我们才能专心致志地潜心研究教学,才能有所作为。精彩生动课堂教学是我们所要学习、追求的。

    读着林老师的优秀成长故事,我也经常会反思自己和班里每一个孩子的故事。

    虽然我初涉讲台,在岗位上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我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格外多,伤心过,失望过,但总希望与学生一起,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幸福着他们的幸福!他们生气时大声咆哮;高兴时欢欣鼓舞;失败后垂头丧气;成功时喜笑颜开……学生的纯真固然可爱,可他们的幼稚却令人可恼;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强调了一遍又一遍的常规却总有人违反;重复了又重复的作业依然满纸红叉;做了又做的试题考试时还是一塌胡涂……起初我很不适应,时常感到很难过,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是走到现在发现自己收获了许多,收获了教学成功体验,更收获了孩子们,家长们对我的信任。我体会到更多的是做一名教师的幸福,幸福存在于很多不经意的瞬间,做一名教师的幸福感就这样在一个又一个不经意间发酵,升华,萦绕心头……

    每天上课前,我走上讲台,学生起立喊老师好,我微笑还礼说大家好请坐。课上我们一起朗读课文,一起分享感受,有时碰撞出各种各样的“火花”,我们就一起讨论,彼此细细聆听,相互学习……

    幸福是课下几个孩子跑过来围着我跟我聊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话题,讨论我适合什么样的发型,和我分享开心的事,喜欢吃的东西或者看了一个什么好看的动画片,问我喜欢看不喜欢,甚至感到无聊了要跑到办公室找我聊天,他们的“侵袭”时常让我不

  • 4、 那些事读后感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阅读优秀的作品。读完作品之后,我们可以用文字来表达我们的想法。读后感便可以把这些道理更好的记录下来。你是不是正在为写作品读后感感到困惑呢?以下为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你收集整理的那些事读后感,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那些事读后感(篇1)

    这本书,08年很火的一本书。

    我这个人有个习惯,应该是毛病:当所有人都在关注一件事的时候,我对它漠然无视。

    就像我对待这本书,08年很火,大家都看,我不看。

    等到过两年,我也不知道怎么忽然想起这档子事,复制了朋友一本,也好,那就看吧。

    然后呢,觉得这本书不错,逢人便推荐,好多人都觉得我是火星来的,嘿嘿。

    今天,我终于看完了这本书,高二开始看的,看到现在,很多小说高手估计该鄙视我的。说什么他看小说都是5天看完一本,我却看这么久。对于这个哥们,我只能说,我还是新手~~呵呵,这是谎话,我真正想说的是,哥看书,不是用时间衡量的!哈哈!废话到此,下面正题。

    透过这本书,我亲眼见证了一个朝代的兴衰。

    从朱大哥穿着草鞋打天下,到崇祯上吊。300年的历史就这样在我眼前流淌过去,曾经,当我看着朱元璋一步一步雄起,然后老死的时候,我的心里很难过,不忍再看下去,因为每一个英雄的结局,不会像电影那样美好。

    历史是残酷的。

    我便把书放了放,不看了。

    时隔一个月,我又拿了起来,因为我抗拒不了好奇。

    那就看吧。那时候,我就在想,我现在看的都是明朝鼎盛的时期,等这本书快完的时候,明朝也该完了。我能不能接受这一个悲剧的`结局呢?那时,我觉得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会难过很多天。

    可是今天,我看完了。我的感觉是,没有感觉。

    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他写完这本书后的感觉是没有感觉。

    我不理解,为什么会如此,用我现在不成熟的思想解释:当我看过太多的风起云涌,荣辱成败,所有的喜剧悲剧,我的反映都是只有一种--释然

    在那个波光粼粼的历史巨浪中,涌现了太多太多的英雄和狗熊。

    犹记得,满头霜鬓的阳明在石桥边说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坦荡。

    犹记得,于谦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正气。

    犹记得,少年戚继光说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情。

    一切的一切,终归化为一捧黄土,堙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终化为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有空再写点。今天到此为止。

    那些事读后感(篇2)

    明朝是怎样的呢?这本《明朝那些事》

  • 5、 那些事作文

    作文是一座桥梁可以连接你与他人的思想和观点,通过写作记录生活中的变化和成长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你所见过的优秀的作文有哪些呢?与“那些事作文”有关的话题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那些事作文 篇1

    从早到晚,我日夜期盼的是班级,不是我喜欢学习,而是为我童年添上一笔的‘班里那些事’。

    班里有时比家还温暖:感觉寂寞了,幽默风趣的朋友和你一起玩耍;知识不会了,聪明玲利的同学帮你补习;感觉疲劳了,善解人意的同学为你说上一段有趣的相声……

    早上进校门,同学z就给你上演一场‘警察抓小偷’,边跑边叫,还不时笑上两句。虽然自己不是主角,但足以把早上的浮躁心情给擦抹得一干二净。

    中午所有人聚在楼梯口,谈论着自己不顺心的事。c同学在楼梯上与几名死党玩枪战,连班上好脾气同学也被烦得忍无可忍,冲了过去开火。此时此刻,整个楼梯口硝烟弥漫,充满火药味。不一会,橘子皮香蕉皮满天飞,喊声震天。几位同学饶有兴致的旁观,还有些吓得逃到了老师办公室。要不是‘司令’来了的话,这场战要打到猴年马月呢!

    放学的时候,同学w又不会题目了,他东问问西瞧瞧,就是找不到答案,急的眼泪都冒出来了,不知哪个家伙热心地教了他,得意洋洋地以为自己会受到赞扬,等了一个世纪,才等到一句:“我早会做了,只是考考你而已。”热心同学脸上晴转阴,局部阴有小雨,等了一个甲子,才从牙缝里挤出四个字:“你说什么?”异常悲愤的《满江红》在教室里上演了……

    千奇百怪的事我班天天有,大家有空一定要来看看!

    那些事作文 篇2

    小时候,我很喜欢看动画片,也很喜欢模仿动画片里的人物。

    当时大概是在上幼儿园吧。由于表现好,我每天都能得到几个小红花贴纸。我便把它们都收集起来,贴在本子上,贴在房间的墙上到处都是。久而久之,家中便开满了小红花。因此,我也慢慢认识了贴纸。

    后来,某一天,放学路过某家商店,我看到了它奥特曼贴纸。这是我意识到世界上还有其他类型的贴纸。我便嚷嚷着要买。因为当时我的表现很好,而且我也特别喜欢奥特曼,父母便给我买了这些贴纸。我大喜。回家后,我把它们和小花贴在一起。但还嬚不够,于是每天放学都求着父母去买。他们也应允了。于是,我认识了越来越的不同种类的贴纸,什么铠甲勇士,什么喜羊羊我对它们都爱不释手。

    那天,我看见一个小孩把他的小红花贴在额头上,我便奇思妙想了起来:我是不是也可以把贴纸贴在身上呢?心动不如行动

  • 6、 那些和成长有关的事的读书笔记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研究似乎告诉我们童年是我们成人后所的生活的缩影。答案有时写在小时候,答案有时也写在明天。我们常常说小孩子真好,没有烦恼。其实哪是那样,小孩子的烦恼也蛮多的,只是能哭的就哭出来了,不能哭的便咽下去了那些可以哭出来的烦恼就很快过去了,而那些没能宣泄出来的烦恼,就藏匿在本我之中伴随成长。,性格是不那么容易改变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如此习惯不哭的孩子往往生活会压抑些。

    小孩子的心细腻而又敏感,大人看似不经意的一个动作或者言语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你以为他没听见,没听懂,其实你错了。只是有时他不言语。我相信妙子妈妈和姐姐讨论她为什么数学考了25分的时候她听懂了。小孩子的很多怪异举动(例如妙子算不明白分式除法,在那纠结的切着苹果),是有自己的逻辑和想法的,他不懂大人,大人也往往不懂他。这种被忽视感,往往在多子女的家庭中有体现,剧中年长的两个姐姐对妹妹的关心太少了,阿嬷的我们家的小孩都不乖也没有给小孩子足够多的尊重,而父亲“我们家的女儿不要当戏子。”简单粗暴的打破了孩子心中美好的愿望,幼年无处宣泄的表演欲望后在话剧社得到宣泄,但早已物是人非,人要走的方向是河流,就像无法跨越任何一个心理阶段,一味的阻挡只是让他来得晚些,像妙子这样平和过渡还好,有些甚至会偏激如洪水般袭来。妈妈的教育里,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妈妈告诉妙子不要跟人家说日中学长本来想让她出演角色,因为那样小伙伴会不开心,妙子懵懂的点点头,忍让不给人泼冷水就是在学习跟这个社会和平相处的。

    妙子的背后是我们,是千千万个和她一样普通的女孩子,我们都有类似的成长情节。挑食,矛盾,企图引起别人的关注。我们用粗劣的演出想要赢得一点点关注,而又貌似不那么在意别人的评价。回忆童年片段,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细细品味。只有遇到了敏雄这样的男孩子,自然的分享出来,才能真正的释然。

    懵懂的爱是晦涩的,即使是成年之后又有多少人敢大声说爱呢。被人爱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又有多少人一生都没有一次值得怀念的爱情呢,这样的人应该也是有的吧。当你终于有一天骨气勇气来到他面前,支支吾吾的说了几句可能自己都没想好的话,得到了同样懵懂的回答,那短暂的一刻来得突然而又甜蜜。“晴天,阴天和下雨天,你喜欢哪一个呢?”“阴...阴天!”“我也是耶!”,就是这样简短的对话,对于第一次向异性告白的人来讲,是多么的美好。而对方也给予了回答。让我不禁想到自己小时候在

  • 7、 西游那些事

    林中寻水源

    西游那些事(11)

    文:酒衷豪

    师傅,我们都快要渴死了,怎么还没有水!八戒开始了无边的抱怨,看表情那叫个惨!

    现在,取经五人组在唐僧英明的带领下,秉承着抄小路才是大道理的精神,走入了一片不知名的密林。现在的结果是一直都找不到水源。吃的到不用犯愁,悟空见多识广,在花果山担任过多年的种植技术员,对于各种果实可谓是了如指掌。但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找不到水源,光靠吃水果得到的那点水分根本就不够啊。其实二师兄,我觉得你应该能够找到水源。要知道猪鼻子可是比狗鼻子还灵敏呢,你闻闻,没准能够闻到水的味道。白龙马沉默了许久,突发奇想地提议道。切,就呆子那个鼻子,最多闻到猪肉大葱包的味道,让他闻水,啧啧!悟空听了白龙马的话,很是不以为然,嘴角带着不屑地冷笑。

    那有本事你去找啊。让老猪我试试。八戒听了之后,立刻开始了反驳,我闻,我闻,我闻就这样,伟大的猪八戒同志闻了几公里,那样子真是想让身边四个人直接就地生火把它变成一头又肥又老的烤猪。啊哈哈,小白龙你真聪明啊,我闻到了!就在前方几十米处,绝对有水源!似乎是发现了新大陆,八戒猛地蹦了起来,兴奋地说道。

    拜托,二师兄。几十米,你是看到的吧!剩下四个人再也忍受不了猪八戒这个德行了,一个个全部愤怒出言。那目光,把悟能吓得毛骨悚然,一身猪毛都立了起来。不过说归说,几个人脚下可是没有停,一眨眼都到了这处水源之前。什么,这里面怎么有这么多水蜗牛!取经五人组刚准备开始喝水,突然一个个都惊诧地大叫了起来。原来,在森林中发现的水里蠕动着不少水蜗牛,这水能喝么?几个大大的问号出现在了取经五人组的心间。原本他们认为这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没有水了,可是更加痛苦的事情发生了明明找到了水却不能喝,这可真是令人郁闷啊。

    哎,人生中就是这样充满了悲剧。徒儿们,撤吧。唐僧一脸悲天悯人相,轻轻叹息,就准备无奈地走了。不行,就算会中毒我也要喝!沙僧实在受不了了,原来他住在流沙河里,天天都不担心水源。现在一没有水,还真是难受啊。师傅,我有办法了!只要做一个净水机就可以了。悟空突然挺身而出,嘿嘿,俺老孙就是聪明啊,我自己都开始佩服自己了,怎么能这么聪明呢?其实我不是打击你们,真的不是要不要把这洋洋得意的家伙干掉?白龙马悄悄地询问唐僧。等他解决了河水的问题,立马出手,我要亲口念死他!唐僧两眼愤怒,剩下两人也时刻都准备着冲上去把孙悟空像一张纸一样给撕个粉碎。

    你们看,

  • 8、 读那些人,那些事

    当你看书的时候

    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停了下来

    可是太阳却没有停下

    他渐渐地

    渐渐地爬上你的膝盖

    与你共读一本好书

    《当你看书的时候》

    2018年8月18日天气:晴

    夏日的阳光尽管焦灼,我却徜徉在《城南旧事》里自由生长。翻开书,跟着主人公英子来到了惠安馆。宋妈说秀贞是疯子。英子可不那么觉得,我也不那么觉得。秀贞一遍一遍地说着她那可爱的小桂子,给小桂子做了那么许多的衣服。她在漫长的时间里想念着小桂子和小桂子的爹。她说,只要和小桂子一起找到小桂子的爹,她的病就好了。这么明白的一个人,她怎么能是疯子呢?秀贞和小桂子来到了火车站,英子病了,我哭了

    2018年8月20日天气:多云

    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金红色的太阳,从海上升起那个躲在草地的人,问了一次又一次,我是好人还是坏人?英子说她分不清天和海,也分不清好人和坏人。我也分不清。但是我知道,他并不是单纯的小偷。他是那没出息的哥哥,供不起弟弟漂洋过海的去读书。那怎么办呢?他卖掉了自己,却又一次又一次地问,自个是不是好人。你们说,他是好人吗?

    2018年8月21日天气:小雨

    英子的爸爸说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醒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就这样,十二岁的英子,开始做大人。现在家里就数她最大。她在心里默念着,爸爸的花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放好小学毕业证,英子准备去医院见爸爸最后一面。走出家门,站在清亮的大街,英子从来没有如此镇定过。因为她闯过去了,她得做大人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秀贞和小桂子走了,蹲在草地的那个人走了,爸爸也走了他们教会英子爱和付出。最后她成长,我也在她的故事里成长了!

  • 9、 清朝那些事读后感

    清朝那些事读后感(一)

    一提到历史,似乎在人们的印象当中都是一个枯燥乏味的东西。要将原本一眼一板、循规蹈矩,而且语言深刻难以体会的历史用生动有趣的白话文来体现,《明朝那些事儿》正是让我们学习历史的一条捷径。

    《明朝那些事儿》共着七本,虽然只拜读了前两本,却已经让我受益无穷、爱不释手。

    第一部可分为三部分:明朝的诞生,开国治国,叔侄反目。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第一部,那就是奋斗。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是经过许多生生死死,在冒死的拼搏奋斗下打下的江山,是用无数条生命铺出走向皇位的路。那么就先从朱元璋的一生说起吧。

    朱元璋从苦难的童年从一个放牛娃开始。长大后在饥荒之下家破人亡,之得入寺为僧,维持生计,却被人指谋反,无奈之下逼上梁山,加入了起义军对抗元朝。朱元璋在起义军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先后击败强大的对手陈友谅、张士诚和元朝。

    在鄱阳湖与陈友谅的无敌军舰殊死一搏,在易守难攻的第一坚城平江与张士诚斗智斗勇,最终将自己最大的敌人元朝击败,北伐肃清北元获得全盘胜利。朱元璋用他的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将天下征服。他一直尽心尽力,想要管理好国家,打击、杜绝贪污腐败,用残酷的刑罚令人望而生畏,但在他死后明朝却成为历史上贪污最严重的朝代之一。为了保证天下永远在他的手中,同时也为自己的下一代铺路,劳心劳力,将后代所有的事都先做好,以防不测夺去兵权、斩杀许多开国功臣。但历史这个不被人力左右的编导,却让朱元璋呕心沥血铺好的路在百年内尽殆。终究,皇位还是被自己的儿子朱棣从孙子朱允炆的手上夺走了。

    如此,即使你机关算尽,但还是不能改变未来这个不可抗拒的结果,未来是不能被人所操控的,总会有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却无法避免,命运之神总是出人意料。接下来的这个人,他在父亲朱元璋的基础上,虽然谋权篡位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但还是将大明发扬光大,成为万国朝拜的帝国,对明朝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他就是双面人朱棣。他有着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仁慈和善与老百姓在一起时,为他们主持正义,爱民如子;残暴嗜杀残忍荼毒一切不服从他的人。

    他野心勃勃,战功显赫,长期在名将常遇春、徐达、傅友德等名将中长大,对战争和死亡早就司空见惯,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个骁勇善战的军事家。因为自己是并非是朱元璋的将来接班人的培养对象,对于朱元璋对太子朱标及其儿子朱允炆的偏爱而变得冷酷,对死后朱元璋传位给侄子朱允炆却没有

  • 10、 咱家那些事读后感

    咱家那些事读后感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中央台的电视连续剧《咱家那些事》,该剧记述的是京城老李家的一些琐事。发生在李家四个女儿、两个儿子身上的事情简直是接踵而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虽然是一些小事,但着实让老李爸爸、妈妈操碎了心。

    电视剧中的李妈妈是千千万万中国母亲的缩影:她善良、慈爱、贤淑,为了六个儿女简直是生命不息、劳作不止,直到最后累得生命垂危住进了医院。老李家的事情一桩接着一桩,大女儿最让妈妈省心,她很乖、很听话,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可老天终不遂人愿,大女婿不幸得了胃癌,经过手术,在母亲的调养下好歹病情得到了控制;二女儿是个女厂长,是个女强人,因为小弟拿走了丈夫厂里账面上仅有的四十万元与小弟闹得不可开交,简直要对簿公堂,在母亲的再三央求下,二姐才没有将弟弟诉诸法庭;老三是个儿子,从小娇生惯养,性格懦弱,在丈人一家人眼里简直是一无是处,但他遗传了父母善良宽厚的品格: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最终在工作岗位上有所建树,曾经破碎的家庭也终于复合;三女儿两口子终日在打打闹闹、吵吵嚷嚷中度过,差点红杏出墙的丈夫在厉害的三女儿软中带硬的惩罚下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老儿子国强不满足于平淡无奇的生活,拿走二姐夫的四十万元现金想大干一场,最终赔得血本无归,杳无音讯,终于在对他不离不弃的女朋友红妹的帮助下重振旗鼓,振作精神,爿了一家小饭店开始了新的生活;最小的女儿是个白领,生活过得一帆风顺,可不如意的是丈夫患有不育症,母亲到处求医问药,终于使小女儿怀孕。本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可小女婿偏偏又怀疑妻子腹中的儿子非自己的亲生,科学检测面前,小女婿对自己曾经的举动悔恨不已,小两口终于重归于好。

    母亲心中最后一桩心事终于可以了却了:小儿子要结婚了,全家人沉浸在无比忙碌和喜悦之中,可好事多磨,为儿女操劳一辈子的母亲在这个时候筋疲力尽地倒下了。在医院,全家人焦急地等着母亲苏醒,姐弟之间的芥蒂也终于得以化解,二女儿和小儿子终于冰释前嫌。母亲身体恢复出院了,一家人其乐融融,老李家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

    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一部轻喜剧,通过老李一家的家庭琐事、家长里短折射了多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看完让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的同时让人产生深深的启迪:何谓孝,顺着父母的心愿即为孝。作为儿女,应该如何孝敬父母,让他们安享晚年,不至于风烛残年仍旧为了儿女操碎了心。如今,我的父母也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早已经退休在

  • 2019-09-22

  • 2019-10-17

  • 2023-04-12

  • 2019-11-1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1-15

  • 2019-10-29

  • 2019-10-24

  • 2023-02-16

  • 2023-04-22

  • 2023-06-1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1-07-29

  • 2022-01-21

  • 2023-03-15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1-16

  • 2023-01-19

  • 2022-12-10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09-20

教师成长那些事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教师成长那些事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教师成长那些事读后感、2024教师成长那些事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