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过去的教师读后感 > 地图 > 过去的教师读后感,2024过去的教师读后感
过去的教师读后感相关栏目
过去的教师读后感热门栏目
过去的教师读后感推荐
过去的教师读后感

(共 3500 篇)

  • 1、 《过去的教师》读后感

    【过去的教师】读后感

    文/于宏菲

    驹于一名年轻教师而言,能从前辈身上学到东西无疑是莫大的荣幸。暑假期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静下心来,学习前人如何教书育人,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

    商有敬的【过去的教师】中向我们介绍了很多为大家所熟知的名人的学习经历,比如:梁实秋、汪曾祺、苏步青等等,在他们对自己老师的回忆中无疑充满着感恩和怀念。那些影响他们一生的老师让他们记忆犹新,同时也让我感慨万千。

    在阅读之前,我也迫切的想知道,这些在人生中有所成就的人,究竟受过什么样的教育,遇到怎样的名师,让他们在人海中大放异彩。通过仔细地阅读,我发现过去教师身上有着那个时代独有的气质,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是深远的。首先这本书的前言就对我有很大的触一动,现在摘录下来:

    年轻的老师们,你们太忙了。我看你们每天忙忙碌碌地备课、讲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以应付一份一份的考试测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真是太辛苦了。如果能一抽一点时间读些书的话,也是去背那些为考学历而不得不背的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那又是一重苦恼和负担。

    你现在打开的这一本,不是习题集,不是教学参考书,也不是进修辅导书,这是一本闲书,是闲下来没有事的时候读一读的书,它可能会引起你的兴趣,甚至会引发你进一步的思考。这本书说的是半个世纪以前,你老师的老师(教太老师)或是比他们更早的老师,他们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学生的,他们是怎样安身立命、治学、做人的。观察他们,如同用一架望远镜,看天上的一颗颗星星,明亮而透彻,看了以后,你也会想到:哦,将来我也许会同他们那样,在学生的眼里闪闪发光。

    过去的教师比你们更辛苦,这是肯定的。他们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不如今天丰裕,他们的工资待遇也不如我们高,还要遇到战乱、灾荒、颠沛流离,而且上有老下有小,养一大家人,他们的日子同全中国老百姓的日子一样,都在受煎熬。

    但是,从这一篇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活得很充实,很自得。为什么充实?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胸中的知识,是真理,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应该传承给下一代的,而不是可以变题目化为分数换取文凭的知识商品。为什么自得?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从事的是一项救国利民、造福下一代的伟大事业,他们是一个受所有人尊重的教师(或被尊称为先生)。

    他们认识了这个世界,认清了这个中国,明白了中国的过去、现在,向往着中国的未来,他们知道自己在中国社会和历史上的位置,当然也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应该发挥什

  • 2、 过去的教师读后感

    读《过去的教师》,展开近代教育这篇乐章,教育的最强音是教育救国,要把教育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在书中认识到许多教育大师和许多过去的老师,他们对教育现实性的探索研究,引领着我去发现教育的规律,领悟教育的真谛。

    当我拿起这本书时,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是我自己过去上学时老师的样子和影视作品中,手拿书本,摇头晃脑,教孩子读书的塾师,严厉、刻板。一把戒尺经常把学生的手打得红肿。

    当我把书读完,合上书,闭目反思。我发现过去的很多老师在教法和学识上,有很多方面令我敬佩。与我们时下提出的许多教育理念相吻合。如:文中提到的“自由与宽容”,不正是告诉我们学会倾听“异向交往”吗?有很多老师在上课时的循循善诱,尤其是针对某个难点不肯搪塞、追求真理的品质和精神,让我们从中领悟出很多道理。更让我敬佩和值得我学习的是众多老师的敬业和博学。在那个社会动荡,战事频繁的年代,很多老师没有因为薪水少或别的原因放弃这个职业,而是依然认真负责的工作。在没有统一教材的情况下,自己搜集经典文章供学生研习让学生时时感受经典的魅力。文中提到的天津耀华中学,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这所学校,由于战争的原因,英语曾一度成为弱项。校长倡导有条件的课全用英语教,老师们纷纷响应。

    叶圣陶先生就曾这样满怀深情地评价朱自清这位大师,他说:朱先生他在北京大学毕了业就当教师,一直没有间断。担任的功课是国文和本国文学。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他毕生尽力的不出国文跟文学,“思不出其位”,一点一滴地去做,直到他倒下,从这里可以见到一个完美的人格。

    古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敬其师,重其道。”近代教育大师们为人师,以自身高尚的人格作背景,就像佛菩萨的有“后光”。所以他们不威胁学生,但学生自生敬畏;他们不严责学生,而学生自会用功。学生对教师心存感激,他学才会学得好,做人才可做得好。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自己也要有个性。只有自己有个性,才能更好地体谅、尊重学生的个性。

    教书育人不仅仅是要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梁启超有句名言:“趣味是人生的原动力。”过去的教师对学生影响最大、留下印象最深的,往往是语文(从前叫国语、国文)老师。道理很简单:语文课能传情、能明理、能励志,而不只在求知,所以学生最亲近的往往也就是语文老师。语文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能逐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和深化学生的思考层面,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也逐渐深入

  • 3、 过去的教师读后感范文

     在过去的岁月里,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新式教育伴随着国门开启、民族自强和全球发展而一路走来。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投身到教育救国的历史洪流中,承启了世界教育的优秀成果,开创了现代教育本土化的艰难实验,谱写了中国新式教育一时的辉煌。这无疑是当代中国教育守望的财富与指引的明灯。而《过去的教师》正是这样的一本书。 走上工作岗位已有8年,总感觉作为一名现代教师,我们太忙了,感觉每天忙忙碌碌地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以应付一份又一份的考试测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初怀着崇高的教育理想步入课堂的我们,如今却在教育岗位上渐渐迷失了自己,产生了对这个职业的倦怠感,甚至有时候会感觉到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爱人向我介绍了这本书,闲暇之余翻开看看,渐渐被里面的故事所吸引和触动。这本书说的是半世纪以前,你老师的老师(叫太老师)或者是比他们更早的老师,他们是怎样教书的,他们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学生的,他们是怎样安身立命、治学、做人的,这本书汇集了季羡林、钱学森、苏步青、汪曾祺、丰子恺等名人大家对自己学生时代以及恩师的回忆。透过这本书,看到了昔日教育者的风范,了解了过去教师的生活状况,了解了他们的处世和治学之道。观察他们,如同用一架天文望远镜,看天上的一颗颗星星,明亮而透彻,看了以后,我不禁想到:哦,将来我也许会同他们一样,在学生的眼中闪闪发光。这本书让我重温了前辈教师的伟大人格,也解答了我在心中的很多疑惑,给了我很多启迪,也让我重新找到了工作的动力和方向。 这本书给了我许多感动: 一、感动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民族危亡所承担的那份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 在抗战时期,老师身处沦陷区中,和革命抗敌的后方完全隔绝,手无寸铁的老学者,发奋以教导学生为职志。环境日渐恶劣,生活日渐艰难,老师和几位志同道合的老先生着书、教书越发勤奋。陈老师曾语重心长地说:从来敌人消灭一个民族,必从消灭它的民族历史文化着手。中华民族不被消灭,也是抗敌根本措施之一。 (启功先生在纪念陈垣老师诞辰100周年的一篇文章) 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虽然教育者们食不果腹,但他们却能坚守理想,创造出教育奇迹,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从事的是一项救国利民,造福下一代的伟大事业,他们是受到所有人尊重的教师。这些过去的
  • 4、 《过去的教师》读后感900字

    踏上工作岗位已经多年了,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快乐和艰辛有了更深的体会,也有了一些职业倦怠感,每天似乎都在疲于应付。而《过去的教师》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到了工作的动力和方向。这本书汇集了季羡林、钱学森、苏步青、汪曾祺、丰子恺等名人大家对自己的学生时代以及恩师的回忆,书中记述了这些名人大家的老师是怎样教书、怎样治学、做人的,透过这本书,可以看到昔日教育者的风貌,了解过去教师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处世和治学之道。

    读了这本书,感动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民族危亡所承担的那份责任。面对日本人的侵略,他们痛心疾首,倾其所有办教育,让学生们明白只有学习才能救国。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们又义无反顾地拿起了枪,奔赴战场。在经历***不公平待遇时,他们心中念念不忘地还是那份教育,割舍不断的还是那份教育的情怀。

    读了这本书,感动于他们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的那份坚守。商友敬在先生在这本书的前言里说:过去的教师很苦,他们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不如今天丰裕,他们的工资待遇也不如我们高,还要遇到战乱、灾荒、颠沛流离,而且上有老下有小,养一大家子的人,他们的日子同全中国的老百姓的日子一样,都在受煎熬。但是,从这一篇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活的很充实,很自得。因为他们心中有理想,有对教育的理想,他们不是把教育当做职业来做,而是当做事业来追求。

    读了这本书,感动于他们超前的教育思想。教育是需要思想的,急功近利的教育很难培养出真正的大家,也很难支撑起一个民族的腾飞,钱学森在回忆中学生活时说他们那个时候没有像现在这样受罪。他们不怕考试,不突击考试,没有考不上大学的。不死抠课本,提倡多看课外书,并且有很多选修课,学生的知识面很广。季老先生从小看《彭公案》、《济公传》、《七侠五义》、《封神榜》这样的闲书。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他们简直是不务正业,但或许正是这样宽松的环境,这样淡定的教育方式才造就了这些大家。

    读了这本书,感动于他们高尚的品格。《过去的教师》的编者商友敬老师在本书的序言中写道:教师的品格的高低,就在于他对学生的态度。《过去的教师》中的先师们还对学生的高尚人格进行熏陶,这让学生们终身受益。陈志华教授在回忆自己的老师时说他已经记不清老师是怎样讲课的,但是老师怎样教他做人让他终生不能忘记,令我想到,今天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虽然各有侧重,但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对立又统一,应该三维并举,而不是选完成一个

  • 5、 《过去的教师》读后感1500字

    今年参加地理学科基地的培训,老师推荐一本教育名著 《过去的教师》,这本书共八章,四十八篇文章,全书从私塾到学堂、小学之道、名校名师、西南联大群师谱、名人忆师、语文老师的影响、夫子自道、一代宗师等视角讲述过去的教师的言行,塑造了从前清举人到新潮先生,从幼稚园到大学讲堂,它为我们展示了半个世纪前的老师 我们的前辈是怎样教书的,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学生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处世和治学之道,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先贤们是怎样安身立命、治学、做人的。

    现在关于教育方面的书籍很多,但我感觉《过去的教师》这本书,语言朴实,事例平凡,没有一点浮华,但仔细回味,朴实的语言掷地有声,平凡的事例彰显着一种精神,给我们无限启迪。

    过去的教师给我这样的印象

    过去的教师 博学

    书中写到的教师都是学富五车,博学多才之人,博学的途径之一应该是源于爱读书。 在这本书中不止一个人回忆说,他们的教师都是爱读书的人,而且也不反对学生读书。因为读书多,知识面广,所以过去的老师们在教学中往往不拘泥于课本,而是根据自己的特长,为学生输入更加鲜活的文学营养,使得这些学生们从小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功底,才智得以开发,兴趣得以调动。使得这些学生们在日后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都不忘记读书,不忘记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心中存着一份文人的傲气。

    过去的教师厚德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本书《序言》中写道:教师的品格的高低,就在于他对学生的态度。为什么要做教师,就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正如父母对待儿女一般。品格能影响人的一生。过去的教师都有良好的品格,所以自身就会有一种很强的教育感染力。过去的教师很值得尊敬,他们每一个教育行为对学生传达的都是做人的标准与做学问的态度,他们的每一个教育行为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向善之心和向学之志。

    陈志华教授在回忆自己的老师时说: 60 年前的老师是怎样教课的,我记不清了,但老师是怎样做人的,我终生不能忘记,而且时时受到记忆的鞭策,不敢有负师恩,同时老师授课时给同学们的教育,远远超出了语文这两个字所能包容的,它们所蕴含的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能够长存于世界并且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一个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你人格魅力的老师一定是位好老师,一个博学有爱的老师永远都会受到学生的爱戴。

    过去的教师教育有方

    启功先生在一篇回忆其老师的文章:夫子循循然善诱人陈垣先生诞生百年纪念中,讲述了陈垣先生传授的一些为

  • 6、 《过去的教师》读后感2000字

    在清华大学做校长时间最长的梅贻琦先生曾说过一句十分有名的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意是,优秀的大学在于她有杰出的教师,而不在于有多少豪华的建筑。

    能够说出此话的人,也是一位真正的大师。其实,不仅大学因为有大师才能称得上大学,中学、小学也会因为名师而成为名校。

    当年位于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丰碑与神话,不仅因为有一位叫经亨颐的校长,也依赖于曾在这所中学任教的名师们: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朱光潜这些名字,足以令当下任何一所名校自惭形秽。正是在春晖中学,夏丏尊开始了爱的教育,朱自清发表了《教育的信仰》,丰子恺画了很多漫画,朱光潜看到了无言之美这些人除了从事教育,还写作、绘画、搞学术研究。他们不用担心高考,不用应付各种各样的监督和检查。他们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能从容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许正是这种超越功利和近乎自由散漫的教育方式,使得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师。

    商友敬先生主编的《过去的教师》,说的正是这些名师的故事。 我对这本书产生兴趣,不仅是因为书中有着这些闪光的名字,我更想看到隐藏在这些名字后面的那些闪亮的思想。

    启迪学生的智慧,照亮一条知识路

    在这本书中,启功先生回忆了他的恩师史学大师陈垣先生。

    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陈先生常常指着某件字画问学生是否知道作者。如果学生知道,陈先生必大为高兴,会讲到很多关于这人的事情;如果学生不知道,陈先生只是稍提一下,例如只说他是一个史学家,之后就不再说什么了。学生们往往自觉羞愧,回去后查遍关于此人的资料,准备下次见到先生时再讨教。以陈垣先生的学问,他完全可以在学生不知道时把自己了解的知识告诉学生,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点到为止,只给学生提供了一条线索,其他的就要学生自己去寻求了。

    不由得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老师的智慧不是堵塞道路,而是开拓道路,照亮一条知识路。他认为,如果教师利用自己的智慧过多地强调学生的无知,以显示自己作为教师的某种优势,这将是一件十分有害的事。教师的智慧就在于给学生以知识的启迪,引发他对知识的兴趣,并照亮他寻求知识的道路。我想,陈垣先生正是启迪了学生的智慧,给学生照亮了一条知识路。

    引导学生爱上自己的学科,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这本书收录了丰子恺先生对恩师李叔同的回忆文章。李叔同先生是一个极善于培养学生热爱知识的高手。在当年的杭州师范,李先生是音乐和

  • 7、 《过去的教师》读后感700字

    人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蜡烛,是园丁。以前感触不大,但读完《过去的教师》这本书后,感觉我们的太老师们确实如此。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但我们的前辈教师做到了,而且是在物质报酬特别匮乏的情况下。相比之下,今天的我们缺少了某些东西,这就是一份思想上坚守,一份国家复兴的责任。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到处充斥着金钱,地位的诱惑。我们教师的思想也必然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坚守心灵上的净土,保持内心的平和成为很多人的困惑。这时,翻开这本书,看一看我们的前辈所作所为,无疑是一剂良药。在这本书里我们的太老师们,他们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不如今天丰裕,他们的工资待遇也不如我们高,还要遇到战乱、灾荒、颠沛流离,而且上有老下有小,养一大家子的人,他们的日子同全中国的老百姓的日子一样,都在受煎熬。但是,从一篇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活的很充实,很自得。为什么充实?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胸中的知识,是真理,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应该传承给下一代的,而不是可以变成题目化为分数换取文凭的知识商品。为什么自得?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从事的是一项救国利民,造福下一代的伟大事业,他们是受到所有人尊重的教师。这些过去的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并且在那个社会环境及其恶劣的时代还能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培养出众多的名人大家,他们坚守教育理想并为之奋斗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在过去,很多教师本身就是中国文坛上或科学领域的名士,他们远见卓识,思想活跃,能聆听这些大师的教诲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学生的视野也会随之放开。虽然生活艰辛,但思想是充实的,所以那一代的学子中又有很多后来的大家涌现。

    作为教师,躬身自省,确实汗颜,今后努力使自己广博应该成为座右铭,否则真是不敢为师。

    总而言之,当我合上这本书时感觉心里平和了很多,因为我知道,不管过去还是现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都是适用的,今后工作中,我会努力提高自己,争取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 8、 过去的教师读后感_寒假读后感700字

    寒假,由于参加沈阳市地理教师基地培训,读了《过去的教师》这本书,我就被书的封面吸引了,它的底色是那种怀旧的土黄色,右上角还放着一盏煤油灯,不知为何,这盏灯立刻让我的海浮起过去的教师在油灯下批改学生作业的情景。 看书的习惯,我先看书的目录,了解到这本书共八部分内容:从私塾到学堂、小学之道、名校名师、西南联大群师谱、名人忆师、语文老师的影响、夫子自道、一代宗师。

    打开内容一读起来就爱不释手,这本书让我了解到过去教师的辛酸荣辱,了解到他们是怎样生活的,怎样对待学生的,了解到他们的处世和治学之道,从而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现在的教师,认识到自己所缺少的。 书里记录的是半个世纪以前的教师事迹,这些文章都来自学生的回忆和名师自述,因此读起来就像听一位老者在缓缓地讲述过去的教师过去的种种。确如编者所言,这本书能看出那个时代教师的共同特征,呈现出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人风貌。

    那个时代的教师是怎样的?他们是当时一批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做教师,是因为坚信 教育救国 , 他们认识了这个世界,认清了这个中国,明白了中国的过去、现在,向往着中国的未来,他们知道自己在中国社会和历史上的位置,当然也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于是他们就站在那里教书,挺直地站着,上对历史文化负责,下对莘莘学子负责 。其实他们也都是很平凡的教师,没有超凡的技能,却带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在读这本书时,我不时地联想到自己,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自己的责任,那些个清贫且平凡的教师在他们的那个时代留下了生命的赞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现代的教师。 孔子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在如今繁忙复杂的教学之余,读一读《过去的教师》,真的会使自己的心胸更开阔一些!

  • 9、 读《过去的教师》有感---坚守自己的理想
    读《过去的教师》有感---坚守自己的理想 在过去的岁月里,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新式教育伴随着国门开启、民族自强和全球发展而一路走来。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投身到“教育救国”的历史洪流中,承启了世界教育的优秀成果,开创了现代教育本土化的艰难实验,谱写了中国新式教育一时的辉煌。这无疑是当代中国教育守望的财富与指引的明灯。而《过去的教师》正是这样的一本书。 走上工作岗位已有8年,总感觉作为一名现代教师,我们太忙了,感觉每天忙忙碌碌地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以应付一份又一份的考试测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初怀着崇高的教育理想步入课堂的我们,如今却在教育岗位上渐渐迷失了自己,产生了对这个职业的倦怠感,甚至有时候会感觉到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爱人向我介绍了这本书,闲暇之余翻开看看,渐渐被里面的故事所吸引和触动。这本书说的是半世纪以前,你老师的老师(叫“太老师”)或者是比他们更早的老师,他们是怎样教书的,他们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学生的,他们是怎样安身立命、治学、做人的,这本书汇集了季羡林、钱学森、苏步青、汪曾祺、丰子恺等名人大家对自己学生时代以及恩师的回忆。透过这本书,看到了昔日教育者的风范,了解了过去教师的生活状况,了解了他们的处世和治学之道。观察他们,如同用一架天文望远镜,看天上的一颗颗星星,明亮而透彻,看了以后,我不禁想到:哦,将来我也许会同他们一样,在学生的眼中闪闪发光。这本书让我重温了前辈教师的伟大人格,也解答了我在心中的很多疑惑,给了我很多启迪,也让我重新找到了工作的动力和方向。 这本书给了我许多感动: 一、感动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民族危亡所承担的那份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 在抗战时期,老师身处沦陷区中,和革命抗敌的后方完全隔绝,手无寸铁的老学者,发奋以教导学生为职志。环境日渐恶劣,生活日渐艰难,老师和几位志同道合的老先生着书、教书越发勤奋。陈老师曾语重心长地说:“从来敌人消灭一个民族,必从消灭它的民族历史文化着手。中华民族不被消灭,也是抗敌根本措施之一。” (启功先生在纪念陈垣老师诞辰100周年的一篇文章) 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虽然教育者们食不果腹,但他们却能坚守理想,创造出教育奇迹,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从事的是一项救国利民,
  • 10、 不能忘记的过去_关于过去的作文700字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左传》到《史记》,从《汉书》到《资治通鉴》,对于历史,中华民族一直都尊崇它为极高的地位。常言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过去不可以被忘记,不仅是因为它对人们有着良好的警示作用,更因为它能启发思考,用经验开拓创新之路。

    阴暗潮湿的屋子内,只有一缕微弱的光在闪动着,勾践坐在破烂的草席上秉烛夜读,眼神坚定而锐利。他犹记得当吴军的铁骑踏破城门的那一刻,火光冲天,血流成河,他几近成了亡国之君。面对强大的仇人,每当他想要放弃,面前悬挂的苦胆就仿佛在昭示,你难道忘记亡国的耻辱了吗,仇恨的怒火、屈辱的过去,让勾践下定了复仇的决心,忍辱负重、励精图治,终于一雪前耻,洗家仇国恨。

    勾践牢记过去的伤痛而奋发向上,唐玄宗忘记过去的初衷而使江山毁于一旦。开元盛世,实在是一个太过太平的时代,太平到让这位曾经清正廉洁、心系天下的明君,忘记了当年与姚崇的对话,忘记了他曾选用开元作为年号的原因,忘记了自己当初的誓言与决心。英雄难过美人关,奢靡安逸的生活让唐玄宗昏了头脑,只知同杨贵妃在后花园赏月喝酒,等到安史叛军攻入长安,他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时候才幡然醒悟到自己的过错。过去,是不可以忘记的。

    史乃述往以为来者师也,经世之大略。在伟人毛泽东指挥百万雄师,叱咤风云,纵横疆场的豪情背后,支撑着他的是他广博的学识。有人说,毛泽东同志文韬武略,少有败绩,与他曾通读过二十四史有很大的关联。我想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了解过去的历史,既可以汲取失败的经验教训,也能从中获取前人的智慧。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过去的事情常常会被人们拿来作为教育的素材,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传承的过程。继承前人的研究,再将其发扬光大,这就是治学的规律。而这,也恰恰证明了过去的经验财富对于社会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过去是醒心剂,让你看清前方的陷阱;过去是登天梯,让你踩在巨人的肩膀。读史可以明智,让我们牢记过去,展望未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 2023-06-03

  • 2023-05-08

  • 2019-10-16

  • 2019-09-20

  • 2023-07-03

  • 2023-06-17

  • 2019-11-06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1-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8-1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1-09-21

  • 2019-09-19

  • 2021-09-13

  • 2019-11-12

  • 2019-09-21

  • 2022-10-02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1-08-25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16

  • 2019-09-23

  • 2023-05-05

  • 2023-02-15

  • 2019-10-24

  • 2019-10-20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24

  • 2019-10-09

  • 2019-10-23

过去的教师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过去的教师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过去的教师读后感、2024过去的教师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