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读山河之书有感1000字 > 地图 > 读山河之书有感1000字,2024读山河之书有感1000字范文(左右,以上)
读山河之书有感1000字相关栏目
读山河之书有感1000字热门栏目
读山河之书有感1000字推荐
读山河之书有感1000字

(共 3754 篇)

  • 1、 体会文化之旅 《山河之书》读后感

    余秋雨先生曾说:“路就是书,路外无书”。苍茫天地间,人显得如此渺小,于是,他踏上了旅途,一条山河之旅,文化之行。如今,我亦在那本《山河之书》中读到了历史。

    从古至今,古今中外,唯有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不绝。史书,记载层出不穷,又有几分是最真实的,最客观的呢?也许很少。当他的足迹踏入贵州那一片美好,西江苗寨姑娘们的美丽便展现于眼前,那嫣然一笑过后,淡淡一句“我们是蚩尤的后代”,震撼心灵!

    蚩尤与美丽一词似乎从未有牵连,甚至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或许书中说的就是对的“胜利者在拥有绝对话语权之后,总是尽力把失败了的对手妖魔化。”在诸多史料中,蚩尤便是妖魔第一人。

    在西江苗寨的石阶上,印下了千年前蚩尤与黄帝的那一场战争;在姑娘们的笑声中,拾起了遗落的历史,那成功者与失败者的一小半历史,经过千年蒸馏,不再有愤恨,消去了火气,隐没了抱怨。

    再往北去,他带领我们去到两千多年前的世界,那时已有几座不错的城市,但是,这些城市都一一相继沦为废墟,而中国,有一座城市两千多年至今仍繁华。那,便是苏州。

    温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致的园林,幽深的街道,苏州便以这样的形象处处给人以宁静之感。古人的题叹随处可见,文人大多以苏州来休憩,苏州便成为中国文化静谧的后院。

    跟随他的脚步,漫步于苏州小巷里,一排排鹅卵石,一级级石阶,一座座门庭,仿佛浮现于眼前,让你忍不住去想它背后之蕴。那两千多年的小巷,写满了故事。

    再往北去,便到了黄州。赭红色的陡坡直逼浩荡大江,那便是东坡赤壁,苏东坡一生坎坷,辗转许多地方,而黄州,定让他最为印象深刻。

    他从监狱中走出,带着极小的官职,没有家眷,别无选择,朝着这一片荒凉走来。乌台诗案消耗了他太多精力,消磨了他太多锐气,他甚至一度想自杀。而历史事件的背后,却往往是小人作祟。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

    而在黄州,他想通了。他不再骄纵,不在有锐气,回归清纯与空灵。苏东坡也与其他大家一样,成熟于灾难,成就于灾难。千古杰作前奏已奏响,神秘的天光已射向黄州。

    他的脚步从未停下,书中之旅也未曾停止。中国,外国,大大小小文化古迹,他都会去一一探寻。而我就在这本《山河之书》中,读到了海南岛的高洁,莫高窟的雄伟,以及渤海国的那份隐秘。

    书与路融为一体,文化与山河亦相互交织。在书中我行走于山河之间,体会文化之旅。

  • 2、 读《山河之书》有感范文500字

    余秋雨先生常说:“路就是书,路外无书。在《山河之书》中,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自己的真实感受毫不保留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余秋雨的《山河之书》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

    举个例子,《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可以足不出户欣赏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更能让我360°无死角地了解这些闻名于世的建筑。

  • 3、 读《灵之书屋杂陈》有感

    曰敬曰业,何谓敬业?敬,尊敬;业,行业;尊敬行业即为敬业。敬业者,人恒敬之。敬业,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不分他所做的工作的贵贱,能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地去做好他现在兼任的工作。

    这酷热的夏天里,我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浅酌一杯清香的茶。我要拒绝这喧闹的纸醉金迷的街市,去探索那带着墨香味的书卷。这不仅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也有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无奈感慨。亦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优美场面。然而里面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灵之书屋杂陈》。

    细读完这本书,里面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邱克炳先生的敬业精神,他的一生都似在谱写敬业这二字。邱先生对待他的家业可谓也是敬业之极了。阅读收录在家庭篇的二十五封书信,你会发现这些信虽无华丽的词藻,却能让人咀嚼开来有滋有味。这些信,全都叙述了邱先生的一生对待自己的学业、金融业的敬业,书中娓娓道来,循循善诱,没有板起面孔,没有耳提面命,更没有咄咄逼人,那看似寻常的话语,却切实地揭露了一定的道理。当我细细阅读完这本书籍,我掩卷沉思,若有所悟。

    翻着微微泛黄的扉页,脑中隐约间有一道记忆一闪而过,仿佛要把我引向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儿时。那尘封已久的记忆,也随之展现出来。忆起那时,聆听着夏天的蝉鸣声。何谓敬业何谓行业,那孩提时的我,还懵懂无知。可那忙碌不停的身影,却似乎早以告知我一切。

    爷爷是一个平凡朴实的农民,平淡无奇,似乎是个扔进人海中便再也找不到的人。然而那样的爷爷,却用他的言传身教,教会我什么是敬业二字。

    记忆中爷爷宽厚的大手,上面虽布满了老茧,却让我感到异常温暖。爷爷退休后,觉得整天都闷在家里无所事事,觉得浑身不舒服。后来爷爷干脆就在路边开了一家小型的维修店。十几平米宽的屋子,在门上挂上用炭笔写的几个大字和自己的电话号码,修理店便算是正式创立了。无事时,爷爷时常在店里温上一壶茶,坐在店里慢慢品茶。那时的我,常常在爷爷维修自行车时就在一旁呆呆地看着。看着爷爷用他那双宽厚的大手聚精会神地维修着自行车,看着爷爷不畏烈日炎炎,弄得满手都是泥垢的样子,我经常会暗想:爷爷维修车子又只是赚个材料钱有时候别人忘拿钱还会挥挥手说不用给了。那他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呢?

    也会经常有人在我们家正在吃饭时让爷爷帮他维修自行车,那时的我年幼无知。有一天晚上,爷爷刚干完农活,弄得汗流浃背,又累又饿,洗完澡,刚吃上几口饭,。有一个人神色焦急地走进来,请爷爷帮忙维修自

  • 4、 《山河袈裟》读后感

    《山河袈裟》读后感

    文/星辰

    前几天,得空读了摘登在《新华文摘》(2018年第20期)的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李修文的散文集《山河袈裟》中的散文,感觉很触心、走心、舒心。

    说实话,没有完完全全的读懂悟透,但却有着深深浅浅的爪痕印记,只是哪些感受无法用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而已,直到他所述及的情由出现才似乎恍然有些觉悟。

    在文章羞于说话之时,他写到,在十几年前一个雪天,他乘火车从东京去北海道,途径札幌,已是黄昏,车窗外琼花愈发纷飞,稍后,月亮升起,月色铺撒,此时四周好像被无边无际的幽蓝之光包裹,仿佛置身景虚幻境,这景象震惊了他,也震惊了坐在对面的一对老年夫妇。老妇人的脸紧紧贴着玻璃向外看,看着看着,泪自涌流,良久后她对自己的丈夫,甚至也是对她自己说:这景色真是让人害羞,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多余得连话都不想说出来了。他说,老妇人这句话他一直记着,记了十几年。它提醒他,当造化、奇境和难以想象的机缘在眼前展开时,不要喧嚷,不要占据,要做的是安静注视,是沉默;不要在沉默中爆发,而要在沉默中继续沉默。

    读过此文,我想这是怎样一种体验?!怎样一种关照?!经年的时光似乎有,似乎一时又忆不起来,那种情境或许是不自觉的吧!或许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感同身受吧!

    月4日,也就是上上周末,大概是心念的一种映照,居然就出现了这种羞于言说境像。午餐后,大好的晴天,阳光布施,树静止于风柔,温暖裹满周身,如果不是高高石岸上落叶枝条的提醒,哪里会感觉到季节已进入立冬的编程,阳光是在晚秋与初冬的边界上徘徊?!

    我在那里纵观天南地北,在那里横亘海东漠西。其实这些都不重要、紧要,只是一个铺垫,权当一个背景。我要说的是头顶之上,目力所及的高天。那时,那是怎样的色泽、态度、姿呈啊!说晴空万里如洗,太老旧;讲长天浩荡无涯,落俗套。那一泻无边无际的瓦蓝瓦蓝,那一去了无际涯的明亮,那一探深无底细的纯净,包围着我们,我们仿佛落入辽阔无垠的海底世界,山树楼房等等万物嵌在、潜在其上、其中

    这些都是心里想到的,现在写到的,苍白不及其一。而当时给我的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震颤,倏时无语,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无聊的,此景此情能做的只剩下安静的仰望,让人害羞的仰望。恰当其时,一个人经过这里,步经身边时,听到他轻轻的一句:这天真蓝!就打住了,没了下文。想必他同样被这眼前的瓦蓝、澄明、纯净惊着了,觉得一切话语都是多余的,旋即缄口。

    无独有偶

  • 5、 读《山河之书》有感

    读罢《山河之书》,每次闭上双眼,总有一个身影在我脑海中浮现。他或行走于茫茫大漠,亦或是流连于淳朴苗寨。从南向北,由山川到湖泊,他的足迹遍布山河之间。在旅途路上,总有人问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关系如何?他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他,就是余秋雨。在《山河之书》这本散文集里,他领着我探寻古迹,问道山河,纵览古今。这些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瑰宝,在他的足下、笔尖,以其独特的文化地位,深厚的文化底蕴绽放出绚烂光芒。这是历史的写照,是中华文化的凝集,是民族的自豪。

    山河为书,细读,方能品其滋味。别样面孔更令人心醉。

    在都江堰,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座雄伟的水坝,亦或是浩荡急流,巍巍青山。我看到的还有那站在江心岗亭前的伟大身影,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千年不变。这是一个民族拜水、问道的大智慧。在西域喀什,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茫茫大漠,亦或是匆匆商旅。极目远眺,我似乎看到了在旷野大风、霜雪千里中默默远行的张骞,看到了在驼铃沙海、枯枝夕阳中,一场场古代世博会、交易会、嘉年华,不断地在此开幕又闭幕,闭幕又开幕。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此交融,文化又从这里走向世界。在莫高窟,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被铺排的大大方方、明明净净的大漠天地,横卧山底的一湾清泉,亦或是精妙绝伦的壁画,栩栩如生的雕塑。我看到的是历史的更迭,艺术的兴盛,文化的辉煌

    跟随余秋雨走入书中,以山河为媒,一个个似乎遥远的人物,陌生的民族,都在向我走近。

    我看到康熙皇帝围猎时的矫健身姿,勃发生气,他认真学习西方科学,汉族传统文化的谦逊。如此的身体强键和精神强健又对比中国历史上那些病恹恹的皇帝,怎能不令人称赞?又有多少自认是民族正统的皇帝要自惭形秽。我看到西江苗寨的苗族女孩嫣然一笑,说:我们是蚩尤的后代。那份平静,却使我惊心动魄。那个微笑,那么美丽,改变了横亘于全部历史文本之间的胜败逻辑。我看到苏东坡在乌台诗案后被难言的孤独彻底去了人生的喧闹,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历经辉煌和凄苦后真正走向成熟,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由此奏响。

    《山河之书》告诉我,路就是书,山河就是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唯一的见证者,只有山河。山河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一方土地上,无声地向世人讲述。山河常在,然世人知她惜她者甚少。孰不知,那一沙一石,一砖一树正是他们苦苦追寻的,中华文明最好的诠释。

  • 6、 《山河故人》影评600字

    《山河故人》影评 第一次看贾樟柯的影片还是《小武》,那时候并不看好贾樟柯这个导演,觉得他在叙事和电影形式上故意讨巧,只是为了推陈出新、另辟蹊径,实则是投机取巧的行为。后来看《三峡好人》更是觉得枯燥乏味的长镜头是催眠神器,不知是受了台湾导演侯孝贤的影响还是这货太喜欢纪录片了,所以拍摄的电影都如此纪实性。后来发觉,当初还是学生的贾樟柯可能各方面条件不足,拍摄器材和场景、演员都十分粗糙,为了在同样粗制滥造的影片中脱颖而出,贾樟柯只能通过别具一格的影片风格获得业内好评,当然,他成功了。 近年来贾樟柯已经受到商业片的影响开始转变影片风格,《天注定》就有明显的苗头,但是并未大获成功。《山河故人》的故事结构和《天注定》类似,都是三段式,但是《山河故人》的叙事就有了明显的突破,感情上也细腻了许多。 第一段故事讲述的是一段三角恋情,其实这反映了当初一代人的现状。贾樟柯塑造的女主角形象不是偶像剧中的傻白甜,反而更像是婊子,徘徊在两个男人中间,没有明确给任何一个人机会,最后选择了有钱的,但是人品和作为却并不光明磊落。你说她利欲熏心,那倒不至于,最起码是真的喜欢,但是如果从一开始就选择错了,真的会毁了一生。 开篇就是一段舞蹈,交代女主角的爱好,接着通过几句简短对话交代人物关系。贾樟柯在人物上面的把握是让观众认可的。 第二段故事是一段母子情,离婚后的女主父亲去世,儿子到乐前来祭拜,许久不见的母子感受到了明显的隔阂,从文化、习惯上就能清楚感受得到,虽然女主过得也很好,家境富裕,但是可以看出她并不幸福。儿子的到来让她重新感受到了亲情的慰藉,然而却发现儿子和后妈的关系要远胜于她。母子俩第一次见面,贾樟柯就通过几句对话表现了二人的差距,儿子喜欢说妈咪,但是女主却不喜欢儿子用这么洋气的词语叫自己,这就是隔膜。 第三段故事是一段母子恋,儿子随着父亲移民澳大利亚,父亲又离婚了,从小失去母爱的儿子变得孤僻古怪,甚至依赖大龄女性,所以才有了和自己中文老师的一段感情。话说第一次在影院看到那段床戏确实有点恶心,怎么看都觉得像是儿子抱妈妈,而且还是用抱着女朋友的方式。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说过有关恋母情结的介绍,恋母情结又称俄狄浦斯情结,这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所以男性在不成熟阶段都会存在这样的心理,更何况是到乐这样从小失去母爱的孩子呢! 贾樟柯通过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阶段展现一个女人的一生,结尾处女主一个人孤
  • 7、 读《生命之书》随笔:看懂恐惧
    读《生命之书》随笔:看懂恐惧 晓江心理 看上去,似乎是生活的压力,让我们经常焦虑,但焦虑的背后是恐惧。有人说,恐惧的根源是欲望,没有欲望就没有恐惧,因此有了“无欲则刚”的说法,其实,却是恐惧滋生了欲望,欲望只是为了填补内心的恐惧和缺失。没有恐惧才会没有欲望。 其实,恐惧来源于我们很小很小的时候,甚至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甚至更早,来自我们的祖先脑,但更多的恐惧是后天习得的。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历程和经验, 因为恐惧,我们在处理生活中,工作中的问题时往往很纠结,不自由,那么如何对待恐惧呢? 你越抗拒恐惧,回避和无视它,它越如影相随,而如果你能与恐惧共处,你就会听见恐惧想告诉你的故事,然后,让恐惧穿越你而过,获得轻松和自由…… 对未知的恐惧,它是陪伴了我们多年的朋友,化身在各种理想追求信仰的后面隐约可见,而不愿被见,企图挣脱,企图获得保障感、安全感。 越是强调这些追求,越是要挣脱恐惧,这些隐藏的恐惧就越强烈。当我们开始观察这份恐惧,渐渐发现这竟是陪伴了我们多年而没有得到正视的老朋友。 它需要的是什么呢?是那些向外追求的经常变换的名、利、理想、信仰吗?当我试着问问它的时候,它告诉我说不是那些,它要的是我注意到它——这个陪伴了我多年的老伙计。 它要我注意到当被外境所牵、陷入各种情绪的时候,我的身体紧张感、疾病、疼痛。 我还是会时时想离开它,思想跳跃在执着的那些事上,我也开始觉知当陷入各种执着的时候,我的身体是怎样一步步收紧;胃部是怎样痉挛紧张、食欲下降;睡到半夜醒来,思维开始活跃于执着的那些事情上,而消失了睡意。 我开始专注在身体的感觉上,静静的聆听她提示的信息。得到关注的紧张和疼痛一开始显得更加清晰,但是持续关注的时候,我也发现了她渐渐放松下来的过程。持续觉知自己,初步看见了信仰、恐惧、和身体之间的互动,也许还将看到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 8、 观《山河故人》有感

    孤独的时空漂泊者

    ——观《山河故人》有感

    陈君兰

    走出电影院,我在手机上打了这样一句话:"我觉得,流淌的时间就是故乡。而这正是哀伤所在。"

    我看《山河故人》的时候,几次湿了眼眶。

    很多贾樟柯的粉丝认为,这部电影和他之前的作品很不一样。也许吧,因为这部电影似乎不再纠结于各种现实的反映和符号的表达,只是随时间的流淌讲述了一段有关山河与故人的故事。然而,经典的山西口音和悠长安静的长镜头时刻提醒我,这仍是一部有着强烈个人风格的贾氏电影。

    影片前后用了三种画幅来表现三个年代,故事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流淌,从1999年到2014年,再延续到未来的2025年。

    1999年的山西小城汾阳,涛儿和煤矿主张晋生、矿工梁子陷入了一段年轻的三角关系。张晋生最终赢得了涛儿的心,而伤心的梁子选择了离开,成为影片里第一个远走他乡的人。2014年,病重的梁子携妻带儿回到了故乡,而此时的涛儿已经离了婚,儿子张到乐将要被前夫晋生带往遥远的澳大利亚。2025年,长大成人的张到乐早已忘记了中文,他与父亲无法沟通、矛盾重重,只记得母亲的名字叫"tao",并与中文老师米娅发生了一段忘年恋。

    我觉得感伤。

    1999年的梁子的无奈,是爱情、是生活、是现实,这无奈逼得他远离了故乡,又在2014年带给他致命的肺病。这是大时代裹挟而来的小人物的悲哀。

    而1999年幸福步入婚姻殿堂的涛儿和晋生,在2014年成了分隔两地的陌生人,即使涛儿仍守在故乡,她的儿子到乐也早早地被上海的一切影响,对家乡、甚至对母亲全然陌生。比起这山西小城,"上海"代表的是现代化、国际化,它是故乡的反义词——儿时的到乐已经开始了背井离乡的旅程。

    到2025年,名为"美元"(英文名为dollar)的到乐生活在澳大利亚,彻彻底底忘记了中文,以致无法与父亲交流。澳大利亚对他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家",因此他找不到归属感,甚至因此困顿于人生的意义,成了一个矛盾而痛苦的人。此时的张晋生对于离乡的焦虑表现得更为直接,他在澳大利亚摆弄着早年在山西找不到的枪支,眼前却没了梁子那样的"敌人";他无法与只会讲英语的儿子交流,这种父子情感的远离,让他暴躁易怒;他和这里的生活、这个时代的生活,显得格格不入。

    值得一提的是到乐与他的中文老师米娅发生的那段忘年恋。相差近四十岁,高空中到乐对米娅的忘情一吻,让人有点猝不及防,但是这小小的猝不及防之后,你便知道,这又是情理之中的。到乐仅仅记

  • 9、 山河入梦作文500字2024

    【第1篇】

    那晚一个人躺在床上,郁闷之中,拿起枕旁的一本书来看,格非的《山河入梦》。开始只是想把它当作勾引瞌睡的引子,没想到,一口气读到凌晨两点,硬生生把它读完了。

    读完之后,心中一片悲凉。书中那个被异化的世界,很可怕。而更可怕的是,它真的在我们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存在过。读到最后,我想起了《一九八四》。

    悲凉之外,又有几分惊喜。在这样一个万马齐喑的时代,我总能从浩瀚的文字背后,窥见一些真正的人的影子。尽管它是如此模糊,但我确信,它们的呼吸如此真实,它们的灵魂如此真实,足以带给我慰藉。

    突然发现,这本书和《汴京残梦》一样,也讲了一段在历史洪流下,被挤压得变形、破碎直到绝望的爱情。

    只是,这本书所描述的时代,更加真实,更加逼近我们所处的生活。

    那些尔虞我诈,那些人性险恶,那些荒谬的政治生活,相信每一位看过的中国人,都会感同身受。

    所以,《山河入梦》里的爱情,更加让人心痛,更加让人压抑,也更加让人绝望。

    悲哀!悲哀!

    在某些方面,这本书颇有些《红楼梦》的感觉。

    男主角只要一看见活泼鲜明的美少女,立即眼睛直直地盯着人家,脑袋也糊涂了,被人叫做花痴。与贾宝玉是否有几分相似?

    而无一例外地,书中那些活泼鲜明的美少女,一个个只落得悲惨的下场。

    把美好很冷静地撕碎,悲剧,悲剧!

    星星之火,散落在人海。

    我就是一颗火粒。而你们是冰冷的海水。

    【第2篇】

    近读格非《人面桃花》三部曲的第二部《山河入梦》,仿若踏上了一条通往中国古典小说的回归之路,感慨良多,竟至无语。

    去年读第一部以清朝末年为背景的《人面桃花》,因故事多涉玄妙,近于传奇,反倒不能令我生信。

    《山河入梦》的背景则是共和国初期,故事是一个革命县长与秘书的爱情,写得平实动人,人物性格鲜明,令人难忘。书中的某些段落,可以看作是对《红楼梦》的回应,兹录一二段为证:

    “她悲哀的意识到,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片孤立的、被海水围困的小岛,任何一个人的心底都有自己的隐秘,无法触碰。从现在开始,坐在她身边的这个汤碧云,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自诩为落后分子为乐、与她沆瀣一气的姐妹了。再好的大观园,也会变成一片瓦砾,被大雪覆盖,白茫茫一片。佩佩觉得自己的内心黑暗无边,而其中最珍贵最明亮的那一缕火光,已经永远地熄灭了。以后,她必须一个人来面对这个让她颤栗不安的世界了。”

    “佩佩悲哀地想到,即便再两个有情人之间,非说不可的话,竟然如此之少……”

    话说回来,《山河

  • 10、 《山河之书》读后感

    《山河之书》读后感

    余秋雨先生常说:路就是书,路外无书。在《山河之书》中,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自己的真实感受毫不保留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余秋雨的《山河之书》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

    举个例子,《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可以足不出户欣赏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更能让我360无死角地了解这些闻名于世的建筑。

  • 2019-10-23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28

  • 2023-01-10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4-08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28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23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0-23

  • 2019-11-04

读山河之书有感1000字
读山河之书有感10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众多的读山河之书有感1000字,2024读山河之书有感1000字,读山河之书有感1000字范文,读山河之书有感1000字2024等,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