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复活有感1000字 > 地图 > 读复活有感1000字
读复活有感1000字相关栏目
读复活有感1000字热门栏目
读复活有感1000字推荐
读复活有感1000字

(共 3672 篇)

  • 1、 读《牛顿新传》有感1000字

    读《牛顿新传》有感1000字

    文/落叶无语

    四月下旬,月季花盛开的季节,我从阿汪妹妹的微信,扫码进入稻读社科群。晕头转向进入,刚好听到一位语速极快,语感幽默,微名叫"坐在马桶上的猪"的年轻老师在讲解《罗兰巴特》,一听到此书名,我乐了,这作家我熟悉呢,书架上刚好有一本罗兰巴特的书《写作的零度》。一周后,又换了领读讲解《牛顿新传》。原来是稻友们在看牛津通识读本阅读系列丛书,争取一年读完。这下我紧跟众群友的脚步,三天看完《牛顿新传》。顺便再听稻友们发上来的章节朗读。 翻完书,一种倾诉欲促使我动笔。

    《牛顿新传》的作者是罗布。艾利夫。全书分十文章,用简炼凝重的笔法,介绍了一位集科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于一身的百科全式人才,怎么样一步步在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中诞生出来。

    艾萨克。牛顿1642年1月43日生于英国,出生没几个月父亲便早逝。出生时瘦小孱弱。人们以为他活不长。三岁时母亲再嫁,就使他对继父充满敌意。如书中所言:"于是他便将自已献给了他能真心承认的唯一父亲——上帝。"这也为他以后对神学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有爱才有发明。

    牛顿年幼读学时,寄宿在药剂师克拉克家。克拉克的药房成了牛顿获取信息的一个大好来源。书中写道:"牛顿曾花了大量时间来收集药草,还很可能向克拉克的学徒了解过这些药草的属性。""放学后,牛顿不跟其他男孩一起玩耍,而总是在家里忙个不停,随心所欲地制作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和木头模型。"牛顿还用母亲给他的钱都用来购置锯子、锤子之类的工具。在格兰瑟姆建起了"一家齐备的工具店。"牛顿天才的特质从小显现。不合群不从众,喜欢独自钻研,在生活中遇到喜欢的事就认定研究不放弃。克拉克家是少年牛顿发明著名的年历的地方,也是牛顿醉心于天体运动的开始。

    牛顿在艺术方面也很有特长。如书中言:"心灵手巧的牛顿沉浸在实用创造的世界中,这不仅预示了他非凡的未来,而且直接造就了他非凡的未来。"

    牛顿在忧伤中渡过了他的青年时代。他有强烈的信仰——信基督,具有爱心和忏悔心。他用速记法记下他的过错。

    或许天才都是不适时宜的,当众人都以为他是个笨小子时,校长斯托克斯向他伸出了援手。校长告诉汉娜(牛顿母亲),牛顿极有天赋,不要听信世俗观念。并表示牛顿以后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读到这儿,我陷入沉思。当"小荷才露尖尖角"时,有个伯乐是多么的重要。环境造就人。

    牛顿在剑桥读本科时,阅读了大量的神学文献和亚利士

  • 2、 读《笃行致远》有感1000字

    读《笃行致远》有感1000字

    作者 盛自强

    第一次听说《笃行致远》这本书的时候,是在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上,吴福胜董事长推荐了此书。

    找到这本书后,看介绍是一位国企老总的生平经历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书离自己太远。对书中主人公宋志平这样的名人兼国企董事长,我只能报以仰视的目光。

    但是当我看完第一个小故事《智慧海》的时候,心中不由自主地一颤。曾几何时,自己刚毕业那时,不也有过作者的那种迷茫与困惑吗?只是他在智慧海上坐了一会,心境就发生了变化,点燃了对工作以及未来的激情。而我则在社会上闯荡了两年时间,才慢慢沉下心来工作,这或许就是差距。

    通篇细读之后,书里面很多故事所蕴含的人生领悟与道理,相信给包括我在内的所有读者上了生动的一课。

    书中,作者将自己从河北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新型建材厂做技术员,直到成长为世界五百强企业领导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而他所记录的成长经历,给我很大的启发。

    作者曾多次在书中提及过,机会来了,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十有八九会被落下。如他在刚毕业参加工作时,有看书学习的好习惯。正是因为这个好习惯,有一次他被副厂长看到,并得到了副厂长的欣赏,最后以新人的身份加入到出国培训团学习。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便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勤奋总会有人识。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有才无人识。可是他们却忽略了一点,自己与别人的付出是否相同。这就如书中作者那般,如果他当年在基层做技术员的时候,将大多时间用在了抱怨上,而不是不断地提升自我能力,不断地学习进步,那么他绝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

    全书中,作者不仅以自身成长心得,给读者带来深思。还将经历真实的写出来,让人有种对照自省的感觉。如作者在担任北新建材厂长时,曾因石膏板原料无法到达,导致工厂停产,询问工厂技术员为何只选择宁夏中卫的石膏矿,而不就近选择山东与河北的石膏。技术员回答是,因为目前所用的石膏矿是德国专家所选的,其它地方的石膏泛硝。这似乎没错,可是他们却忽略了那已经是十年前的石膏矿标准了,如今很多地区的石膏矿质量大有提升,已经达到石膏板生产要求了。经此之后,困扰北新多年的原料紧张问题得以解决。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很多人有惯性思维,惯性思维对一个企业的发展也会带来不利,总想着因循守旧,不敢勇于尝试与突破,自然也谈不上发展。

    如果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公司决策层没有做出"跳出皖维建皖维"的正确决策,而是

  • 3、 读《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有感1000字

    读《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有感1000字

    彭彩彦

    最近我看了张万祥老师的《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在还没有翻开书之前,我常常会问自己,会不会当班主任,如何当好一个班主任。在看到其他老师在教育孩子和管理班级上得心应手,自己常常羡慕不已。初读这本书深感于其中的案例,继而才发现在班主任这条路上我还有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但是张老师的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帮助。

    《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一书中分为了七个版块。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二板块"与学生相处的艺术".从中我我学到了不少与学生相处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收买人心",书中大致列出了六种"收买"学生的方法。我一一对应还看到了自己原先的错误之处。书中说对待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虽然我没少表扬学生们,但可是经常狠狠地批评他们。就拿前两天学生欠交作业来说,我不由分说把没交作业的学生叫到讲台前,直接批评。当时的我没有意识到这样做会伤到学生的面子。在我看来,给了他们时间去做的作业,没有做完就是要严厉批评,不然不会记着。后来我试着换一种方式,对一些欠交作业的学生不再是严厉批评,而是监督他们完成作业,并在作业上贴上奖励,每一张奖励可为小组加两分。陆陆续续欠交作业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样一来既鼓励他们积极完成作业,又可以增加他们的小组荣誉感,从而认真上课。不管是谁,在做任何事情都会下意识偏袒自己的喜好,学生也一样,他们会因此喜欢一位老师的课。那么可以用怀柔方法达到的目的,何必伤害师生之间的感情呢。

    第二个方法"忽悠".用这种方法到达到书中老师的境界对我来说可能有点难。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稍稍掌握一下语言,应该就能达到效果。学校运动会前夕,我甚是担忧班级情况,可以预感当天会分身乏术,那么班上要是发生点什么可该怎么办,尤其是那些爱玩又坐不住的学生,一旦我离开教室,光靠班干部可"镇压"不住他们。这时候我就想起了书中的方法。我先是在班会课上强调了一下运动会纪律,然后表示对运动会期间班级管理存在担心。然后说要请几位特别有能力的小助手协助班长管理运动期间纪律。话音刚落一个个小手"唰"的举起来了,还有一些同学甚至站起来。这时候我接着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一定要特别负责人的人才能完成,我要仔细选一选。经过一番"挑选",我选择了几位平时最好玩又坐不住的学生当小助手。选完之后,还特意很郑重的告诉他们,老师是经过选择之后,发现你们最有能力协助班长管好班级,老师相信

  • 4、 读《咸也好,淡也好》有感1000字

    读《咸也好,淡也好》有感1000字

    最近刚刚看完著名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集《咸也好,淡也好》。对这本通体洋溢着脱俗气息的书,充满了喜爱,让我在感受字里行间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的同时,双眼也感受到了清新脱俗的画面气息。总之,这本书,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一本放松佳作。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人情的练达,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在眼下的严冬季节,总是能从字里行间的那曼妙的话语中,带给我浓浓的暖意和感动。

    在感受作者这本心灵大餐的同时,内心深处也多次体味到这种共鸣的喜悦。活的通透,简单,也一直是我内心追求的目标。

    节日星星分割线

    生命里的幸福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情爱中的离别是咸的,咸有咸的滋味。生活中的平常是淡的,淡有淡的滋味。因此,我们在人生里只能随遇而安,来什么品味什么,有时候是没有能力选择的。就像我昨天在一个朋友家喝的茶真好,今天虽不能再喝那么好的茶,但只要有茶喝就很好了。如果连茶也没有,喝开水也是很好的事呀!文章的叙事短小而精炼,大部分则都是在揭示自己的主观上。林清玄的散文总有一种哲学的意味和一点"禅"的味道。读他的散文犹如一次心灵的洗礼,总能给人深深的启迪。虽然或多或少运用了些许排比但依旧不减其的精妙、清新,仍然给我们以深入的感触。没错,生活中的离别会有很多,但这并不代表着什么意味着什么,正是因为有了离别的距离,我们才更会珍惜相聚的无间。

    细细的品味来,文题中的咸与淡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为离别和寻常,过于的咸和过于的淡都不会使我们味蕾的满意,但或许只有亲自品尝过咸与淡之后才可以更加的品味出甜的味道。相比较而言,文章的结尾就更具有令人捉摸不透的韵味了。好茶固然好,但虽然不能再喝到那天的好茶,只要有茶喝就很好了,即使连茶也没有,开水也是很好的啊。这是否正是在启迪我们要有一种随遇而安、天天乐观的精神态度去面对每一天,运气好也好,运气糟也罢,生活总是要继续下去的。生命中不可能每一天都是顺心如意、风平浪静的,但若遇到怨气事,你怒了、你恼了,那么就要永受折磨、永远沉沦于悔恨海之中。难道你宁愿放着乐呵呵的日子不要非得过那整天愁眉苦脸的生活么?我想,你会选择后者。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人情的练达,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总是能从字里行间的那曼妙的话语中,带给我浓浓的暖意和感动。在感受作者这本心灵大餐的同时,内心深处也多次体味到这种共鸣的喜悦。活的通透,简单,也一直是我内心追求的目标。我也相信,

  • 5、 读《协和医事》有感1000字

    读《协和医事》有感1000字

    连续一周拜读完前辈的《协和医事》感慨颇多,特别是协和的教育模式让我对医学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教书 育人

    协和的教育从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讲,教书强调的是"为每一位学生建立辩证、对立、统一、整体、开放的思维模式,让每一位学生打好理论知识基础结合未来的实践培养以提升学生在医学领域的悟性,也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协和教育所培养出来的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具有创新思想,能够独当一面,可以完成项目攻关的优秀人才,而非具有医务劳动能力的普通医务劳动者。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反思

    反观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已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培养人力,这是典型的形式教育,是对教育浮躁、急功近利的表现。对人才的培养要用发展的思路去培养,重点是在为学生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发展的、能够自我成长的路线。学生有什么样的思维决定了有什么样的结果,什么样的基础学科水平决定了什么样的发展高度和悟性,什么样的悟性又决定了什么样的创新能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和创新是分不开的,伟大的领袖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再看协和的育人,协和在育人方面,提倡有序的竞争,建立和谐的竞合关系,而这种关系也符合物竞天择的社会规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加快了医学发展的进步。在竞争中国共产党同发展进步、实现优胜劣汰,在合作中谋求更好的共存方式。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密方法的"三严"是严格的定义了医德的标准,为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工作订立的行医规则。严格的师生制度确立了老师如同父亲一样对学生进行负责,而学生则需向孩子一样听从老师的教诲。

    反观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进了高校要做"四有新人",有旷过课、有挂过科、有恋过爱、有上过通宵,可以说这些学生是存在着严重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错误。不但建立不起正确的竞合关系,反而是将邪的、错误的、不可做的事情建立起了竞合关系。

    再看老师,多数老师是只教书不育人,老师上课来了,下课走了,路上学生碰见了老师不理不问,老师碰见了学生不要说叫不上名字,是自己的学生,十个有八个认不出来。在过去,老师和学生是第十族的关系,明朝大儒方孝孺便被灭了十族,因为学生是老师思想和知识的传承者,我们不是有句俗语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些都说明了老师和学生本应该的社会关系。而今这种关系变成了赤裸的金钱交易,考试不过关给老师打打秋风,送点礼物,不过关也让过关。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一代腐化

  • 6、 读《水煮大神》有感1000字

    读《水煮大神》有感1000字

    这是一度君华的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本。她大幽默小讽刺,大开大阙的文笔,文字中对现实的讽刺和思考,对爱情的质疑和向往,对女性独立主义的关注,都让我对这个作者深为喜爱和尊重。

    “水煮”,有戏言的意思,文中将晋江文坛很多事和人物拿出来调侃了一下,用水煮真是再合适不过。另外一层意思,水煮青蛙的典故大家都知道,袋子一开始还一心想要反抗,想要自由独立,到后来渐渐放弃挣扎,顺从甚至窝囊的活下来,也是一种水煮吧。她最后唯一的不妥协,恐怕就是坚持不爱上王爷。

    王爷和袋子相互爱过吗?许是没有吧。所以,其实我们谁也没有爱过谁,对吗?谁也没有爱过,于是便可不必难过,对吗?

    如果唐黛能和萍儿一样,被现实所同化,也就是被驯服,或许她也不会如此痛苦。可是唐黛既不会在现实的磨砺中丢了自己现实的个性,彻底驯服于沈裕,更因为看透了世情知道起义是没有好下场的,那么,她只好和何馨一样,背负着现代的烙印活在封建的社会,痛苦的苟且生活着。

    我记得有句话在书中,是刑远说的,“太聪明的人,往往都是活不长的”。唐黛其实是书中最聪明的一个女子,也是个可怜可敬的女子。她在书中唯一试着爱一次的人是寒大,可惜,将自己的爱情托付给一个古代的男子,根本就仿佛是海市蜃楼。不管是沈裕的权力影响干涉,还是寒大自己让云瑶的有孕,都将这爱情变得伤痕累累。

    在何馨死后,在唐黛自己的第二个孩子死后,在唐果儿对他的养母唐黛决绝而去后,我突然觉得唐黛的末路终究是要到来了。因为,她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就算沈裕去磨砺小太子时,难道就没有想到过吗?太子执政后,如果他死了,唐黛根本就不可能活着。可是就算他活着,唐黛也必是新王立威的靶子。可是,他终究是不愿意保护唐黛,没有应了她的要求娶她进门,哪怕没有名分。而唐黛在死的时候已经非常坦然了,因为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她可爱的了, 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

    就像作者所说“如果这也算言情,想必这一定是最失败的言情。在故事里,所有的主角、配角都不曾相爱。”却不是不相爱,只是爱要自控。流畅的文笔影射着深刻的现实,嬉笑打闹中藏着无奈。

    “可是你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吗?真正的爱,就是当你大错已铸时,宁愿将错就错,也不愿在某天结局已定时你知道真相。真正的爱,愿君坦荡一生,不必愧悔,不必伤怀。”王爷将皇帝培养成一个真正的帝王,却不告诉他他的用心良苦。袋子宁愿唐果儿与她决裂,也不告诉他真相。这也许也是王爷和袋

  • 7、 读《教学需要打破常规》有感1000字

    读《教学需要打破常规》有感1000字

    罗世岩

    寒假在家,读了美国著名的成长讲师戴夫。伯格斯《教学需要打破常规》。伯格斯语言幽默风趣,书中所讲案例生动形象,读起来爱不释手,读一遍后仍是与犹未尽,受益颇深。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教学如何打破常规;第二部分:精心打造迷人课堂;第三部分:成为一名更好的教师。每个部分之间都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看完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第一章节中定位与重塑环节里的见解。合适的定位是有效将你的课堂转变成充满力量、学生必来的地方的一个关键技能。有时,我们需要改变学生对所学知识现有的认知、观念和态度,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知识的重塑。课堂上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一些消极的态度。老师的工作就是为学生提供新的内容,深入挖掘这些新内容能为学生的现实生活带来的价值,并让学生明白,这些新内容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这样就会从根本上让学生在一种心理上达到思维模式的转变。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作者的儿子和其他两个小男孩在一台"口香糖自动售卖机"中投入钱后机器吐出各种奖品。第一个小朋友将钱投入机器,他拿到的奖品是夜光霸王龙玩具,他很兴奋地向人炫耀他的奖品。第二个小朋友拿到的奖品是一张喷火龙彩色文身纸,他很开心地拉着他的父亲将图案印到自己的手臂上。最后轮到作者的儿子海登了,机器吐出了一个带着心型护身符的金色手镯。这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这无疑是最糟糕的礼物,然而作者举起礼物,大声喊道:"海盗宝藏",他儿子夺过手镯放声大喊"耶!"这就是价值重塑,我们作为教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专注于用自己的激情、热情、强有力的示范和创意,去做更多类似于将心型手镯视为海盗宝藏,赋予它全新价值的事情。

    这让我想到我的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设计。我在设计一节课的知识点的时候,有时候内容很乏味,学生难以保持兴趣,所以一节课总是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从多角度、多方面赋予课堂知识全新的价值,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联,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注重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提高学科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科的育人价值。

    读完这本时候,我结合平时自己的教学反思了很多 . 我知道一个好的教师应是永远保持教学的热情,坚持不懈地学习,像海盗那样突破一切障碍,打破教学常规,让教学充满创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敢于创新,多多学习,与时俱进,敢于打破一直存在的教学陋习,让自己的

  • 8、 读《不时不食》有感1000字

    读《不时不食》有感1000字

    青浦分公司庄秉文

    买菜烧饭是件磨人的事,如果是家里管伙食的人相信能理解这句话。

    鲁迅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对于我而言,这句话也适用,"烧菜本没有规矩,试错试的多了,便有了规矩。"规矩有些什么呢,比如说:每天保证要有绿叶菜,同样的菜式一周最好不要出现两次,以及荤素的搭配和营养的均衡等等。

    若是问自己老婆明天想吃啥,回我一句随便,那可真是让人手足无措,绞尽脑汁。随便这个词出现在女生嘴里就不是它原本的意思,它的意思是:你至少要想出三四个别出心裁、直击灵魂深处的方案让其选择,并且是不定项选择。

    再与她纠结这个问题,也是自讨没趣,因为她有时也不知道自己想吃什么。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觉得我像是在跟客户推荐业务一样:要发掘客户的深层需求,有时甚至要创造需求。

    我说:"天气暖了,春笋上市了,时鲜货,明天咱们烧个腌笃吧。""好!"

    《不时不食》这本书将食物以季节划分,一页一页让你感受到不同的气候变化。仅以气温来说,生活在上海感觉一年只有两个季节,夏天和冬天。所以每当冷暖交替的时候去大街上看看人们的穿着,怎么形容呢,很……魔幻;穿短袖的人和穿大衣的人喜相逢,像永恒燃烧的太阳,不懂那月亮的圆缺。这样想来,菜贩比大多数人应该更早感受到季节的更迭吧。

    季节给人的感受是多方位的,对于吃货来说,季节的更迭就像美食按照顺序排好了队跳到你面前。说真的,如果所有食材不分时令,那反而无从下手,就好像女生打开衣柜,看着满满一柜子的衣服说:"哎呀~~~~没衣服穿。"

    最近天气回暖,树木花草万物复苏,出门去采草莓。踏进塑料大棚的瞬间,一阵酸酸甜甜的香味袭来,忍不住摘下一颗又硕大又水嫩的草莓,一把塞进嘴里,好像瞬间喝了满满一大口鲜榨果汁,味道之浓厚,让我突然意识到:春天来了。

    在我初二的暑假,下午两点,天气热到当天的顶峰,老妈出于节省早上出门前把空调遥控藏了起来,只有一台老式的吊扇挂在天花板上左右摇晃、消极怠工,扇出来的风都是阵阵热气,实在难受的不行。

    正巧楼下来了一辆装满了西瓜的蓝色解放牌卡车,开到树荫下开始叫卖。我果断下楼买瓜,切了一半贴上保鲜膜放冰箱,另外半个用勺子挖着一大口一大口地吃。还记得那种感觉,就好像糖分和水分慢慢蔓延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边吃边想:等老爸老妈下班了,那半个西瓜也该冰好了。

    再后来读高中,学业繁重,开学不久就决定跟住宿生一起晚自习。

  • 9、 读《寒夜》有感1000字

    读《寒夜》有感1000字

    蓝年绿梦

    《寒夜》简介

    《寒夜》是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这是巴金继激流三部曲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作品写于1944年一个寒冷的冬夜里,完成于1946年12月31日。

    《寒夜》一书很值得一读,我个人觉得此书有几条线索,主要是通过讲述了汪文宣一家四口人的故事,来反映抗战时代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在抗战时代,小知识分子纵有满腔热血,怀有教育的大志,也会因时代而使心中的美好理想变得一文不值,成为一大笑话。《寒夜》中的主人公汪文宣就是一位小知识分子,与老婆曾树生在青年时代有教书育人的大志,但是在抗战的年代,他凭着自己微小的力量根本无法去实现自己的鸿鹄大志,他在一家图书文具公司做一些文字功夫,看校样,做翻译,赚点小钱还不够养家糊口。文宣为人老实,可就是这样一个"老好人"要做为妻子与母亲日常吵架的"调和剂",事实上起不了什么作用。老婆曾树生在银行上班,赚的钱比他多,而且还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小宣在贵族学校读书,每个星期偶尔回来一下。而汪文宣的妈妈以前也读过书,是文化人,无法像一些老妈子一样干粗活,就在家里做家务,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在我们看来,原本这样的家庭应该会比较美满,每个人的日子容易过。可是汪文宣的妈妈算是很不懂理的人,树生和文宣都有小孩,还要那么憎恶她。文宣母亲虽很爱他,但是却不爱自己的儿媳妇,总是时不时地辱骂树生,说她并非文宣明媒正娶,只是文宣的"姘头",说树生并非老实女人,在外面有男人。文宣的母亲可以不顾及媳妇的感受,恨不得媳妇离开儿子,但她是否想过自己的儿子,媳妇是自己儿子的心灵慰藉。文宣的母亲爱文宣与小宣,为什么就不能爱树生一点点?她也是导致树生离开文宣的一个主要原因。曾树生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人,很爱文宣,即使在外面她能够拥有好的生活,即使战火快到他们家乡,她可以与爱慕她的上司离开,但她还是会想到文宣,文宣生病,她会很细心地照顾他。她也是个会忍受的女人,面对婆婆对她的恶语相向,她有时也会选择忍受,不计较。可她在做母亲方面却没有尽到职责,小宣与她不是很亲密,但她却没有尝试去改变,虽说能给小宣好的教育,但是小宣得到的母爱却太少了,以致小宣催生式的成长,十多岁就变得老成,孤言寡语。

    小说的高潮是汪文宣的肺病病情越来越重,可他仍坚持去上班,直到后来他好友钟老去世,自己卧床不起才没去上班。这时树生也跟着她的上司去了兰州,时不时会写信回来。但"

  • 10、 读《小学数学趣题探幽》有感1000字

    读《小学数学趣题探幽》有感1000字

    年前还在上班时,一日下课休息间,忽发现数学老师的桌子上都多了一本《小学数学趣题探幽》,问同事此书从何而来,大家均说是领导所发,再看书的封面处写着“王树仁著”,下面还有“临西县教育局”字样,当时我想这肯定是教育局联合王树仁老师出的一本教学专著,心中随有敬佩之意。近几日,有友人送我一份《冀南文学报》,在读了王树强老师的《小学数学趣题探幽·序》之后,方知此书是王树仁前辈结合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验而自费出的一本教学专著,倍感钦佩有加,故写此文以赞之。

    一、自费出书,高风亮节

    王树仁前辈,已是步入退休颐养天年的老者,正需大量的储蓄来养老,以备不时之需。可是钟情于教育的他,却从自己为数不多的养老钱中挤出钱来出书,这种不计个人得失、高风亮节的品格让人敬佩,让人不得不竖指称赞!

    二、业精于勤,心存高远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一个人如果想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必须从小事着手。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王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不甘平凡的人,他高瞻远瞩,心怀大志,注意平日点滴的积累。1983年,王老师在育才小学(一完小的前身)任教,当时他所执教的小学毕业班有53名学生,其中43名学生考入我县名校一中,81%的升学率轰动全县,王老师也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园丁”。后来王老师又任临西镇校区教导主任,曾有校区工作蝉联十连冠的荣耀,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度。任职期间,王老师仍旧不忘钻研剖析数学难题,他细心记录下了平时的解题思路,写下了心得体会发表在国家期刊《小学数学》杂志上。如此精于事业的人,实在是让我等后辈望其项背而自顾不及。

    三、钟爱教育,杏坛留名

    王树仁前辈热爱教育事业,喜欢钻研数学,尤其对小学奥数兴趣浓厚,成果显著。在临西镇每年的备战百优竞赛中,他组织学生集训,精心安排部署,并亲力亲为,带头登上讲台为学生辅导奥数。他乐意享受“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解题过程,并把这些解题过程都写进了他自编的书籍——《小学数学趣题探幽》,还免费送给了所需之人。这种对教育的钟情之恋让人难忘,他是临西教育留美名的老前辈,他的光辉将会照耀我们后来人一路前行,乐圆临西教育发展梦。

    四、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3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读复活有感1000字
读复活有感10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读复活有感1000字,2024读复活有感1000字,教您怎么写读复活有感10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