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仓央嘉措情歌读后感 > 地图 > 仓央嘉措情歌读后感,2024仓央嘉措情歌读后感
仓央嘉措情歌读后感相关栏目
仓央嘉措情歌读后感热门栏目
仓央嘉措情歌读后感推荐
仓央嘉措情歌读后感

(共 7523 篇)

  • 1、 《仓央嘉措情歌》读书笔记

    我国的西南那片被叫做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在古老的过去,那曾经是达赖统治的王国,在那里每一世的达赖都因为是前世达赖的转世而备受万众敬仰,他们是民众心中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是雪域的王,但偏偏是在这世代传袭的统治者中却有着这么一位非比寻常的异类,他是僧侣,却命中多情。他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生命,可是他却用文字绽放出了人间本无以言喻的真情,他身为僧侣是那样深深地渴望爱情,身为统治者却那样切切的渴望自由,而这位多情的佛陀,却也因为自己的多情,违背了作为人间之神的崇高,最终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而他就是六世达赖,他就是仓央嘉措,一位生来注定作为佛陀的多情种。

    仓央嘉错(1683―?),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出生在门隅拉沃宇松地方,从小资质灵敏,曾拜五世班禅为师,落发受戒,取法名为罗桑仁青仓央嘉错。后被迎至布达拉宫,在著名学者桑杰嘉错的直接培养下,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二十五岁时,作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牺牲品的仓央嘉错,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后周游了青海、甘肃、蒙古、四川、卫藏、印度、尼泊尔等地。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由于接触过广大的人民群众,他有丰富的生活实践,因此写出了优美动人的《仓央嘉错情歌》。另有一说仓央嘉错在被解往北京途中遭害,而那些情诗均是为二十五岁以前的作品。

    知道仓央嘉措是一个偶然,对于这个佛陀,我以前并无所知,只是因缘于最近上映的一部电影《非诚勿扰2》才与之结缘,记得当时在《非诚勿扰2》剧中李香山的女儿读起那篇《见与不见》,一下子就被其吸引住了,如此唯美的表述,那么让人心悸的意境早已经将那股爱情的真谛变得淋漓尽致,最后电影的片尾曲也是那样的唯美婉转。

    其实看完《非诚勿扰2》时我也并不知道是什么人竟写出如此让人咋舌的爱情诗文,但是说实话,敬慕之心早已在心。而在一次的网上浏览时忽然想起了这首《见与不见》,而看到后却也不尽大惊,这样唯美的诗文,竟然出自佛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之手。不禁大跌眼镜,而另一股仰慕也默然心荡。

    《仓央嘉措情诗》总共收集了仓央嘉措66首诗作,除了个别的赞颂了佛祖之外,无一例外的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美好爱情的追求,而这也无疑成为了藏族诗坛的奇葩。他是那高原至高无上的王,是天生的佛陀,可是他也有他的现实理想,他也有自己的内心矛盾,当作为宗教领袖的高尚与他对自由美好对爱情人性的追求将它挤压的变形时,他选择了那多情的文字

  • 2、 《仓央嘉措情歌》的读后感2000字

    我国的西南那片被叫做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在古老的过去,那曾经是达赖统治的王国,在那里每一世的达赖都因为是前世达赖的转世而备受万众敬仰,他们是民众心中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是雪域的王,但偏偏是在这世代传袭的统治者中却有着这么一位非比寻常的异类,他是僧侣,却命中多情。他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生命,可是他却用文字绽放出了人间本无以言喻的真情,他身为僧侣是那样深深地渴望爱情,身为统治者却那样切切的渴望自由,而这位多情的佛陀,却也因为自己的多情,违背了作为人间之神的崇高,最终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而他就是六世达赖,他就是仓央嘉措,一位生来注定作为佛陀的多情种。

    仓央嘉错(1683―?),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出生在门隅拉沃宇松地方,从小资质灵敏,曾拜五世班禅为师,落发受戒,取法名为罗桑仁青仓央嘉错。后被迎至布达拉宫,在著名学者桑杰嘉错的直接培养下,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二十五岁时,作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牺牲品的仓央嘉错,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后周游了青海、甘肃、蒙古、四川、卫藏、印度、尼泊尔等地。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由于接触过广大的人民群众,他有丰富的生活实践,因此写出了优美动人的《仓央嘉错情歌》。另有一说仓央嘉错在被解往北京途中遭害,而那些情诗均是为二十五岁以前的作品。

    知道仓央嘉措是一个偶然,对于这个佛陀,我以前并无所知,只是因缘于最近上映的一部电影《非诚勿扰2》才与之结缘,记得当时在《非诚勿扰2》剧中李香山的女儿读起那篇《见与不见》,一下子就被其吸引住了,如此唯美的表述,那么让人心悸的意境早已经将那股爱情的真谛变得淋漓尽致,最后电影的片尾曲也是那样的唯美婉转。

    其实看完《非诚勿扰2》时我也并不知道是什么人竟写出如此让人咋舌的爱情诗文,但是说实话,敬慕之心早已在心。而在一次的网上浏览时忽然想起了这首《见与不见》,而看到后却也不尽大惊,这样唯美的诗文,竟然出自佛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之手。不禁大跌眼镜,而另一股仰慕也默然心荡。

    《仓央嘉措情诗》总共收集了仓央嘉措66首诗作,除了个别的赞颂了佛祖之外,无一例外的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美好爱情的追求,而这也无疑成为了藏族诗坛的奇葩。他是那高原至高无上的王,是天生的佛陀,可是他也有他的现实理想,他也有自己的内心矛盾,当作为宗教领袖的高尚与他对自由美好对爱情人性的追求将它挤压的变形时,他选择了那多情的文字

  • 3、 《仓央嘉措情歌》读书笔记2000字

    我国的西南那片被叫做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在古老的过去,那曾经是达赖统治的王国,在那里每一世的达赖都因为是前世达赖的转世而备受万众敬仰,他们是民众心中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是雪域的王,但偏偏是在这世代传袭的统治者中却有着这么一位非比寻常的异类,他是僧侣,却命中多情。他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生命,可是他却用文字绽放出了人间本无以言喻的真情,他身为僧侣是那样深深地渴望爱情,身为统治者却那样切切的渴望自由,而这位多情的佛陀,却也因为自己的多情,违背了作为人间之神的崇高,最终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而他就是六世达赖,他就是仓央嘉措,一位生来注定作为佛陀的多情种。

    仓央嘉错(1683―?),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出生在门隅拉沃宇松地方,从小资质灵敏,曾拜五世班禅为师,落发受戒,取法名为罗桑仁青仓央嘉错。后被迎至布达拉宫,在著名学者桑杰嘉错的直接培养下,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二十五岁时,作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牺牲品的仓央嘉错,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后周游了青海、甘肃、蒙古、四川、卫藏、印度、尼泊尔等地。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由于接触过广大的人民群众,他有丰富的生活实践,因此写出了优美动人的《仓央嘉错情歌》。另有一说仓央嘉错在被解往北京途中遭害,而那些情诗均是为二十五岁以前的作品。

    知道仓央嘉措是一个偶然,对于这个佛陀,我以前并无所知,只是因缘于最近上映的一部电影《非诚勿扰2》才与之结缘,记得当时在《非诚勿扰2》剧中李香山的女儿读起那篇《见与不见》,一下子就被其吸引住了,如此唯美的表述,那么让人心悸的意境早已经将那股爱情的真谛变得淋漓尽致,最后电影的片尾曲也是那样的唯美婉转。

    其实看完《非诚勿扰2》时我也并不知道是什么人竟写出如此让人咋舌的爱情诗文,但是说实话,敬慕之心早已在心。而在一次的网上浏览时忽然想起了这首《见与不见》,而看到后却也不尽大惊,这样唯美的诗文,竟然出自佛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之手。不禁大跌眼镜,而另一股仰慕也默然心荡。

    《仓央嘉措情诗》总共收集了仓央嘉措66首诗作,除了个别的赞颂了佛祖之外,无一例外的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美好爱情的追求,而这也无疑成为了藏族诗坛的奇葩。他是那高原至高无上的王,是天生的佛陀,可是他也有他的现实理想,他也有自己的内心矛盾,当作为宗教领袖的高尚与他对自由美好对爱情人性的追求将它挤压的变形时,他选择了那多情的文字

  • 4、 读《仓央嘉措》有感

    读《仓央嘉措》有感

    武园园

    最初接触仓央嘉措的诗歌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当时有个习惯就是读到美的句子都会摘抄下来,现在已经忘记是在什么读物上看到的了,就觉得《那一世》的诗词特别美,当时没注意作者,后来就淡忘了。近来通过热播电视剧《宫》的片尾曲,从网络上了解到歌词是仓央嘉措《见与不见》的诗词,由此我对这位六世达赖产生了好奇之心,买了高平所著的《仓央嘉措》,因幸拜读了这位伟大喇嘛及诗人的短暂却传奇的一生,他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光荣与屈辱,承载了世人无法理解的圣洁与晦暗。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出生在门隅宇松地方一户农民家庭,曾拜五十班禅为师,落发受戒,取法名为罗桑仁青仓央嘉措。1697年被选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后到布达拉宫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虽然他位居西藏宗教领袖的地位,但是却掌握不了大权,是桑结嘉措的傀儡,他认为每天诵经礼佛的日子是一种煎熬,渴望过常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经常偷偷出流浪,也结识了不少女子。也许因为他的"浪荡",桑结嘉措派人暗杀他,也许是佛的佑护,敌人并未得逞,他无奈地在达赖的光环下生存着。也许他这一生中最美好的是他与于琼卓嘎的爱情,他曾用别名流浪到到拉萨街头,在酒店老板央宗的介绍下结识了于琼卓嘎,她的善良、美丽、热情打动了他,于琼卓嘎并不知道他就是人见人拜的活菩萨,但他的英俊潇洒、才气横秋使她着迷。他徘徊在佛与爱情之间,不知如何选择,"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显示出他内心的矛盾、纠结。但是他不受清规戒律的限制,最终选择了神圣的爱情,他们经常偷着见面,谈论诗歌、享受生活,那一段时光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因此写下许多意境缠绵的"情歌".1701年蒙藏之战中西藏战败,仓央嘉措被蒙古首领拉藏汗囚禁,并于1706年康熙十五年的时候押送至北京,在途中被人加害,葬于青海湖。一路追赶来的于琼卓嘎走到仓央嘉措站过的地方,望着湖中的日月扑了下去,天地万物在倾听着她的诉说"让湖水洗净人间沾染给我们的一切污垢,让这青色的圣水解除我们爱的干渴,让我们手拉手走进湖中的月宫,让仓央嘉措和于琼卓嘎就像诗歌和民众一样永不分开吧。"他们一起去往更圣洁、纯净的天堂。

    不知是否是佛赋予他灵感,他是一个喇嘛,却写出了人世间所有的情感,其作品至今被世人传诵,正如学者桑田吉美诺布所说:"仓央嘉

  • 5、 读仓央嘉措有感

    读《仓央嘉措》有感(一)

    看完仓央嘉措的传奇人生,读完他的诗歌,如同经历了一场朝圣的旅行,只是旅途归来,心情有点复杂,既有感动,也有困惑。

    很难想象这些空灵而凄美的诗句竟来自300多年前禁锢、封闭、遥远的西藏,更难相信这些充满情爱又富有哲理的诗行,出自身居庄严肃穆的布达拉宫,却向往自由率性的六世活佛达赖仓央嘉措之手。

    此书中记载了仓央嘉措的生平和他的六十余首诗。读了此书才知道,先前读到的一些,很多人熟悉、喜欢,流传甚广的仓央嘉措的诗并不在其中。不管那些诗是否是以讹传讹,还是美丽的误传,还是很喜欢。

    譬如《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 相爱/寂静 欢喜”

    又如《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日/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在此书中,读到六十六首仓央嘉措写的诗,很喜欢其中的一些。

    《不负如来不负卿》“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第一最好是不相见》“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第二最好是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细读这些诗,心中会有一种莫名的酸楚,茫茫人海,缘聚缘散,有多少深情,有多少无奈,有多少甜蜜,有多少悲凉……或许在相遇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一世的纠缠!

    仓央嘉措短暂而美丽的人生,既有宗教的神圣,政治的诡谲,又有爱情的凄美,命运的无常,扑朔迷离,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原本应该是一个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雪域之王,享尽荣华富贵的人间活佛,而他偏偏选择了做一回遗世独立,离经叛道,自由率性的浪漫诗人。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他,而他却只想要回自己。在神和人之间,率真的仓央嘉措选择了做一个人,一个款款深情的男人。

    读仓央嘉措那些动人的诗篇,似乎看到他双眼充满着柔情,眉宇间深藏着忧伤,时而孤独地行走在拉萨街头,匆匆地去赴一场爱的盛宴;时而披着袈裟绝望地仰望布达拉宫外伸手可及的蓝天,分明想抓住什么,却两手空空!深深的叹息化作了凄然而绝美的诗行,这些浸透深情的文字,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深埋在

  • 6、 仓央嘉措诗集读后感

    仓央嘉措诗集读后感(一)

    住在布达拉宫时,我是僧人仓央嘉措;

    游荡在拉萨的街头,我是荡子宕桑旺波。

    题记

    一世佛陀,世世佛陀。用佛法普度众人,却独独救不了自己。万人景仰又如何?我只要轰轰轰烈烈的爱情;位高权重亦如何?我只要属于自己的自由。达赖的身份,注定了他的爱情不被世俗理解,也注定了他的自由要用生命换取。

    仓央嘉措总是被人仰望着。他是达赖,是活佛,是人们希望的缔造者。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关注着,藏民们满腔期待地望着他,怕他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达赖。从十五岁那年开始,他的人生就已经注定,无法改变,哪里还敢祈求藏民们羞于启齿的爱情?对任何女子的爱慕和思念,都是世俗不能接受的,无论这份爱情多么纯洁。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情由心生,有时只是惊鸿一瞥,此生便万劫不复。这一生,只是一场宿命的缘,从起点到终点,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注定的灰飞烟灭,却被纷繁的嚣尘搅扰,来过,爱过,痛过,才算是到这世间走了一遭。此情此景皆如梦,心动且意动,便要苦苦追寻这不解宿命的缘。虽已是人在高处不胜寒,但依然愿意拱手河山讨你欢,何况这还是我不曾艳羡的地位,我宁愿放弃这一切,天涯海角,过树穿花;渔舟唱晚,幽帘棋罢;执子之手,锦瑟韶华。

    他是世人尊敬的达赖,可是,没人知道,当她膜拜着他的尊贵的时候,他却在心底深处膜拜着她的美丽。这是一段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的爱情。开始于舞台上的惊鸿一瞥,无论是云卓仙女,还是赤美滚登的妻子,她都是舞台上最美的女子,亦是仓央嘉措心中最美的女子。风啊,从哪里吹来?风啊,从家乡吹来。我童年 相爱的女伴啊,风儿把她吹来。他爱上了她。毫无征兆,也无需理由,这就是爱。可是他的身份,世人又怎会容下这对苦情人?他被关进了布达拉宫暗无天日的房间里,窗口已被砖封死,他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她是否还活着,就这样,一场华丽的邂逅,一段静默的收场。若人生只如初见,又何必承受相思别离之苦?

    佛经上说,世间一切皆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与所爱的人别离是苦,与所憎的人相会是苦。仓央嘉措若是选择那条自己不得不走完的活佛之路,也就不得不割舍自己的爱人,承受着与所爱之人的别离之苦;不得不失去属于自己的自由,整日陷入那些烦琐的宗教事务与政治事务中。佛法是要普度众生的,为何独独让我如此痛苦的活着,难道这就是佛法所要追求的结果吗?于是,仓央嘉措困惑了,他思考:既然是美,为什么

  • 7、 读《仓央嘉措传记》有感

    我抛却红尘眷念,抛弃信仰,长伴青灯活佛。我于红尘往事中划去自己的姓名,携了一蓑烟雨,站在雪域高原之上,不求永生,但求无悔。

    我似闻到了酥油的味道,那是佛的味道,我忘却宿世轮回,化身佛前的青莲,听那冥冥梵音,敲打梦中的半生记忆。那经书的油墨香,向我迎面扑来,站在雪域高原的我,接受了世间的顶礼膜拜,可是我没有半点的欢愉。那高原的雪,洁白而又晶莹,我是世间的活佛,可是我也是拉萨街头的浪子,雪留下了我浪荡的半世记忆。

    佛,今世的我违背了你的宗旨,根本无法真正的忘却红尘;佛,请原谅我的放荡不羁爱自由,那红尘仿佛作文才是我最终的归宿;佛,若再有来世希望你还我一个真正的红尘俗世,今生无论怎样我都要为前世负责伴你终生。

    我洗尽浮沉,褪尽铅华,转山转水,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遇。雪域空灵的高空给我的心注入一股淡淡的惆怅,世间万事万物皆只为一个缘字。我本世间有情僧,奈何冠以活佛之名。若自小就入布达拉宫,没有享受过尘世的喧嚣,或许我真的会无欲无求,长伴青灯古佛。可是,见过,享受过,也就忘不掉世间的繁华。佛曰:是劫。但我甘之如饴。

    正如你所说:我对你眉目传情,你对我暗送秋波。眼光交汇之处,命运也就打了一个结。

  • 8、 仓央嘉措的情歌你真的懂吗_优秀读后感1200字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仓央嘉措

    也许是环境的原因,小时候没有那么多伙伴陪我疯耍。闲来无暇时只能静静的看书。可那时毕竟太年幼,再多的书,也如同囫囵吞枣一般,除了模棱两可的印象,又能记得什么。事后想来,嘴角只能略带苦笑。

    不过少年的心高气傲又怎受得了他人的嘲笑。稍大时,宁愿对着注解看古文也不愿再看所谓白话文。当时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现在想想,是那么的好笑。不过,就在这样中,我读了水浒,读了他们为朋友、为兄弟赴汤蹈火、两肋插刀的义,为国家四方征战、身死非命的忠;读了三国,读了诸葛孔明谈笑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读了赵子龙为救少主七进七出。曾经多少次幻想,我一身白袍,手持银枪,四处征战。可这些毕竟离我们生活太远太远。突然有一天看见一本从未接触的书,我的心境从那一日开始突变。

    《仓央嘉措情歌》,一个本应伴随青灯古佛之人,却留恋世间红尘。他写下的诗,没有那缠绵悱恻,却是绕指柔肠。曾虑多情损梵行,上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先生,他在情与佛中挣扎,他是六世班禅,也是一个痴心男子。他有他的信仰,也有着深深的爱。就是这般,让我感到无比的疑惑。

    从小我便看着名著经典长大,理解的是对历史的追寻,对山河的热爱,也有对伟人的崇拜。而这本书却是不同,我做不了雪域最大的王,也没有心中那个姑娘。我不会在情与佛中挣扎,只是这诗词的意境感染了我。看一本红楼,你塑造不了宝黛;读一本西游,仍旧写不了行者。而读完这本情歌,我的心中仿佛有一颗种子,开始了萌芽。那时的我没接触过散文,不懂何为形散意不散。而我学会了用心去写文章,沉浸到那个环境中,感受着不一样的风景,文字变得不再那么单调,每个单独的文字组合在一起,仿佛有了生命。我的文章风格也是从那时发生了改变,细腻的抒情手法也是一发不可收拾。从此爱上写作,闲暇时拿起笔写上两句,不一定要写出文章来,也不必列行成诗词,只是单纯写写想想,看见夕阳洒在水面,就仿佛看见万千金叶水中。只是记下当时的感觉。到如今,多年也不曾改变。

    有些人从保尔柯察金身上,学会了坚韧的品格;有些人从鲁迅先生文章中,理解了医人应先医心;有些人从傅雷家书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而我从仓央嘉措的情歌中,有了属于自己的感悟。爱那夜晚的月,爱那空中飞舞的萤火虫,爱那满天星辰,爱那风中一拟飘散的落叶。我这一生没

  • 9、 读仓央嘉措诗作有感

    细微的爱

    --读仓央嘉措诗作有感

    1

    by:若尘

    与你有关的鼎盛记忆,在风吹起的瞬间,复苏。

    你,仓央嘉措,藏传佛教史上最被人珍爱的上师。最孤傲的雪域之王,用最美的笔触,画出对众生的悲悯与细微的爱。

    你可知道我一直在想象你的眉眼。拉萨的雨中,是你身穿藏袍的模样。

    2

    众生心重,凡尘不舍,越希望解脱,却越是缠绵。是啊,人世如此繁华,人怎能无所执念。

    你低眉垂眼,如佛悲悯众生。下面匍匐着的是你的万千臣民,你不忍再看,轻声道:“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众生挣扎的姿态,深扎进你的心,如同美丽的花儿伸出刺,让你猝不及防。泪落,却再难寻其踪迹。你悲悯的佛心在细微的爱中体现。

    3

    你用尽了全力,也不可对臣民信誓旦旦地说一句:“我可保你们一世长安”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繁华的背后是怎样的痛彻心扉。

    高原雪域之上是你孤独的背景。夜浓如墨,映在你眼中,沉静的眼眸后市波涛汹涌的心绪。明月如华,照见人心,人心纤毫毕现。人世多变,唯有孤独永垂不朽。月华如水,如秋水波动。此番美景又有几人如愿循月而归。你怜人世悲欢离合总无情,眼睛里带着的是对生命由衷的感恩和怜悯。

    4

    独坐须弥山巅,将万里无云眼看开,此外,你看到的便是不敢错过死期的众生。世间之人,秉烛赏花,看到的是人世繁华,照见的是自身寒苦。

    你轻叹道:“不观生灭雨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如此总茫茫。”人自知智慧,却不知生死、悲欢无常之理,奈何空有衿世之智,却囿于世俗,不得而出。浮生华世,过眼云烟,繁华尽散,而你高高在上,低眉悲悯,无法挣脱命运的众生。那种无法渡化他们的痛,让你在高处哭声嘶哑。众生,多盛大的词汇,却是你细微的爱的倾注之处。无论高低贵贱,众生之悲痛,伤的都是我佛之心。

    布达拉宫的宫门紧锁,里面是森严的宗教,外面是本该拥有的花团锦簇。那一刻,我想你必定心乱了、杂了。本该清欲的活佛,在世间也迷失了你的脚步。终归,你也只是一个凡人。身在高处,年少的你,学会了如何用眼泪腌制自己。面对人民与众臣,你依旧微笑,快乐是你忧伤的华盖。你明白你心里有多想要解放和原谅自己的一些东西,但你还是将它留给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没有人要求一位浪游的诗人,成为帝王。可无论你的内心多么想要自由,想要飞翔,你依旧在那个位置上,坐定愁城。因由心生爱,偏

  • 10、 《仓央嘉措传记》读后感

    我抛却红尘眷念,抛弃信仰,长伴青灯活佛。我于红尘往事中划去自己的姓名,携了一蓑烟雨,站在雪域高原之上,不求永生,但求无悔。

    我似闻到了酥油的味道,那是佛的味道,我忘却宿世轮回,化身佛前的青莲,听那冥冥梵音,敲打梦中的半生记忆。那经书的油墨香,向我迎面扑来,站在雪域高原的我,接受了世间的顶礼膜拜,可是我没有半点的欢愉。那高原的雪,洁白而又晶莹,我是世间的活佛,可是我也是拉萨街头的浪子,雪留下了我浪荡的半世记忆。

    佛,今世的我违背了你的宗旨,根本无法真正的忘却红尘;佛,请原谅我的放荡不羁爱自由,那红尘仿佛才是我最终的归宿;佛,若再有来世希望你还我一个真正的红尘俗世,今生无论怎样我都要为前世负责伴你终生。

    我洗尽浮沉,褪尽铅华,转山转水,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遇。雪域空灵的高空给我的心注入一股淡淡的惆怅,世间万事万物皆只为一个缘字。我本世间有情僧,奈何冠以活佛之名。若自小就入布达拉宫,没有享受过尘世的喧嚣,或许我真的会无欲无求,长伴青灯古佛。可是,见过,享受过,也就忘不掉世间的繁华。佛曰:是劫。但我甘之如饴。

    正如你所说:我对你眉目传情,你对我暗送秋波。眼光交汇之处,命运也就打了一个结。

  • 2019-10-23

  • 2019-09-23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01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3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08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1-06

  • 2019-10-11

  • 2019-10-09

  • 2023-04-20

  • 2023-05-09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09-20

  • 2022-12-08

仓央嘉措情歌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仓央嘉措情歌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仓央嘉措情歌读后感、2024仓央嘉措情歌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