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辞退你真的与能力无关读后感 > 地图 > 辞退你真的与能力无关读后感

辞退你真的与能力无关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仓央嘉措的情歌你真的懂吗_优秀读后感1200字。

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阅读一本好书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阅读作品后,我被作者描绘书写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仓央嘉措的情歌你真的懂吗_优秀读后感1200字,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仓央嘉措

也许是环境的原因,小时候没有那么多伙伴陪我疯耍。闲来无暇时只能静静的看书。可那时毕竟太年幼,再多的书,也如同囫囵吞枣一般,除了模棱两可的印象,又能记得什么。事后想来,嘴角只能略带苦笑。

不过少年的心高气傲又怎受得了他人的嘲笑。稍大时,宁愿对着注解看古文也不愿再看所谓白话文。当时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现在想想,是那么的好笑。不过,就在这样中,我读了水浒,读了他们为朋友、为兄弟赴汤蹈火、两肋插刀的义,为国家四方征战、身死非命的忠;读了三国,读了诸葛孔明谈笑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读了赵子龙为救少主七进七出。曾经多少次幻想,我一身白袍,手持银枪,四处征战。可这些毕竟离我们生活太远太远。突然有一天看见一本从未接触的书,我的心境从那一日开始突变。

《仓央嘉措情歌》,一个本应伴随青灯古佛之人,却留恋世间红尘。他写下的诗,没有那缠绵悱恻,却是绕指柔肠。曾虑多情损梵行,上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先生,他在情与佛中挣扎,他是六世班禅,也是一个痴心男子。他有他的信仰,也有着深深的爱。就是这般,让我感到无比的疑惑。

从小我便看着名著经典长大,理解的是对历史的追寻,对山河的热爱,也有对伟人的崇拜。而这本书却是不同,我做不了雪域最大的王,也没有心中那个姑娘。我不会在情与佛中挣扎,只是这诗词的意境感染了我。看一本红楼,你塑造不了宝黛;读一本西游,仍旧写不了行者。而读完这本情歌,我的心中仿佛有一颗种子,开始了萌芽。那时的我没接触过散文,不懂何为形散意不散。而我学会了用心去写文章,沉浸到那个环境中,感受着不一样的风景,文字变得不再那么单调,每个单独的文字组合在一起,仿佛有了生命。我的文章风格也是从那时发生了改变,细腻的抒情手法也是一发不可收拾。从此爱上写作,闲暇时拿起笔写上两句,不一定要写出文章来,也不必列行成诗词,只是单纯写写想想,看见夕阳洒在水面,就仿佛看见万千金叶水中。只是记下当时的感觉。到如今,多年也不曾改变。

有些人从保尔柯察金身上,学会了坚韧的品格;有些人从鲁迅先生文章中,理解了医人应先医心;有些人从傅雷家书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而我从仓央嘉措的情歌中,有了属于自己的感悟。爱那夜晚的月,爱那空中飞舞的萤火虫,爱那满天星辰,爱那风中一拟飘散的落叶。我这一生没有那么多伟大的报复,只想看遍祖国山河大地,也想写下这世间美妙的文章,待到老时头发斑白,回忆这来到世间数十载,不曾后悔虚度。

耳畔突然想起仓央嘉措先生的一首诗,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读《仓央嘉措》有感


读《仓央嘉措》有感

武园园

最初接触仓央嘉措的诗歌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当时有个习惯就是读到美的句子都会摘抄下来,现在已经忘记是在什么读物上看到的了,就觉得《那一世》的诗词特别美,当时没注意作者,后来就淡忘了。近来通过热播电视剧《宫》的片尾曲,从网络上了解到歌词是仓央嘉措《见与不见》的诗词,由此我对这位六世达赖产生了好奇之心,买了高平所著的《仓央嘉措》,因幸拜读了这位伟大喇嘛及诗人的短暂却传奇的一生,他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光荣与屈辱,承载了世人无法理解的圣洁与晦暗。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出生在门隅宇松地方一户农民家庭,曾拜五十班禅为师,落发受戒,取法名为罗桑仁青仓央嘉措。1697年被选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后到布达拉宫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虽然他位居西藏宗教领袖的地位,但是却掌握不了大权,是桑结嘉措的傀儡,他认为每天诵经礼佛的日子是一种煎熬,渴望过常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经常偷偷出流浪,也结识了不少女子。也许因为他的"浪荡",桑结嘉措派人暗杀他,也许是佛的佑护,敌人并未得逞,他无奈地在达赖的光环下生存着。也许他这一生中最美好的是他与于琼卓嘎的爱情,他曾用别名流浪到到拉萨街头,在酒店老板央宗的介绍下结识了于琼卓嘎,她的善良、美丽、热情打动了他,于琼卓嘎并不知道他就是人见人拜的活菩萨,但他的英俊潇洒、才气横秋使她着迷。他徘徊在佛与爱情之间,不知如何选择,"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显示出他内心的矛盾、纠结。但是他不受清规戒律的限制,最终选择了神圣的爱情,他们经常偷着见面,谈论诗歌、享受生活,那一段时光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因此写下许多意境缠绵的"情歌".1701年蒙藏之战中西藏战败,仓央嘉措被蒙古首领拉藏汗囚禁,并于1706年康熙十五年的时候押送至北京,在途中被人加害,葬于青海湖。一路追赶来的于琼卓嘎走到仓央嘉措站过的地方,望着湖中的日月扑了下去,天地万物在倾听着她的诉说"让湖水洗净人间沾染给我们的一切污垢,让这青色的圣水解除我们爱的干渴,让我们手拉手走进湖中的月宫,让仓央嘉措和于琼卓嘎就像诗歌和民众一样永不分开吧。"他们一起去往更圣洁、纯净的天堂。

不知是否是佛赋予他灵感,他是一个喇嘛,却写出了人世间所有的情感,其作品至今被世人传诵,正如学者桑田吉美诺布所说:"仓央嘉措最根本的教诲,就在于生命本身,不管它以什么样子显现在我们眼前,都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他的诗歌里蕴藏着冷静缠绵,《那一世》里的"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见与不见》里坚如磐石的深情,"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我不会打扰你的生活,就只是这样默默的喜欢着你,爱你让等待成为一种习惯,明知道太多的东西阻隔在我们之间,我仍执着在希望的边缘,等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这样静静等下去吧,我的爱不会因为你的回不回眸,转不转身,留不留恋而或增或减,"你念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来我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只要心中有对方,不在一起又何妨?思念与等待是另一种幸福,是一种美丽的心情,是心中的那一份美好与欢喜。

仓央嘉措与于琼卓嘎的凄美爱情让我想到汤显祖的《牡丹亭》中的词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情到深处,生命的力量在爱情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因为爱你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人的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你仍然在等待吗?

我仿佛看到那一朵朵格桑花在阳光下美丽绽放。

读仓央嘉措有感


读《仓央嘉措》有感(一)

看完仓央嘉措的传奇人生,读完他的诗歌,如同经历了一场朝圣的旅行,只是旅途归来,心情有点复杂,既有感动,也有困惑。

很难想象这些空灵而凄美的诗句竟来自300多年前禁锢、封闭、遥远的西藏,更难相信这些充满情爱又富有哲理的诗行,出自身居庄严肃穆的布达拉宫,却向往自由率性的六世活佛达赖仓央嘉措之手。

此书中记载了仓央嘉措的生平和他的六十余首诗。读了此书才知道,先前读到的一些,很多人熟悉、喜欢,流传甚广的仓央嘉措的诗并不在其中。不管那些诗是否是以讹传讹,还是美丽的误传,还是很喜欢。

譬如《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 相爱/寂静 欢喜”

又如《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日/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在此书中,读到六十六首仓央嘉措写的诗,很喜欢其中的一些。

《不负如来不负卿》“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第一最好是不相见》“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第二最好是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细读这些诗,心中会有一种莫名的酸楚,茫茫人海,缘聚缘散,有多少深情,有多少无奈,有多少甜蜜,有多少悲凉……或许在相遇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一世的纠缠!

仓央嘉措短暂而美丽的人生,既有宗教的神圣,政治的诡谲,又有爱情的凄美,命运的无常,扑朔迷离,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原本应该是一个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雪域之王,享尽荣华富贵的人间活佛,而他偏偏选择了做一回遗世独立,离经叛道,自由率性的浪漫诗人。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他,而他却只想要回自己。在神和人之间,率真的仓央嘉措选择了做一个人,一个款款深情的男人。

读仓央嘉措那些动人的诗篇,似乎看到他双眼充满着柔情,眉宇间深藏着忧伤,时而孤独地行走在拉萨街头,匆匆地去赴一场爱的盛宴;时而披着袈裟绝望地仰望布达拉宫外伸手可及的蓝天,分明想抓住什么,却两手空空!深深的叹息化作了凄然而绝美的诗行,这些浸透深情的文字,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深埋在他心底如痴如醉的梦——一个被宗教囚禁的灵魂妄想挣脱牢笼,自由自在地在布达拉宫之外飞翔!

读仓央嘉措有感(二)

武园园

最初接触仓央嘉措的诗歌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当时有个习惯就是读到美的句子都会摘抄下来,现在已经忘记是在什么读物上看到的了,就觉得《那一世》的诗词特别美,当时没注意作者,后来就淡忘了。近来通过热播电视剧《宫》的片尾曲,从网络上了解到歌词是仓央嘉措《见与不见》的诗词,由此我对这位六世达赖产生了好奇之心,买了高平所著的《仓央嘉措》,因幸拜读了这位伟大喇嘛及诗人的短暂却传奇的一生,他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光荣与屈辱,承载了世人无法理解的圣洁与晦暗。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出生在门隅宇松地方一户农民家庭,曾拜五十班禅为师,落发受戒,取法名为罗桑仁青仓央嘉措。1697年被选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后到布达拉宫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虽然他位居西藏宗教领袖的地位,但是却掌握不了大权,是桑结嘉措的傀儡,他认为每天诵经礼佛的日子是一种煎熬,渴望过常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经常偷偷出流浪,也结识了不少女子。也许因为他的“浪荡”,桑结嘉措派人暗杀他,也许是佛的佑护,敌人并未得逞,他无奈地在达赖的光环下生存着。也许他这一生中最美好的是他与于琼卓嘎的爱情,他曾用别名流浪到到拉萨街头,在酒店老板央宗的介绍下结识了于琼卓嘎,她的善良、美丽、热情打动了他,于琼卓嘎并不知道他就是人见人拜的活菩萨,但他的英俊潇洒、才气横秋使她着迷。他徘徊在佛与爱情之间,不知如何选择,“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显示出他内心的矛盾、纠结。但是他不受清规戒律的限制,最终选择了神圣的爱情,他们经常偷着见面,谈论诗歌、享受生活,那一段时光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因此写下许多意境缠绵的“情歌”。1701年蒙藏之战中西藏战败,仓央嘉措被蒙古首领拉藏汗囚禁,并于1706年康熙十五年的时候押送至北京,在途中被人加害,葬于青海湖。一路追赶来的于琼卓嘎走到仓央嘉措站过的地方,望着湖中的日月扑了下去,天地万物在倾听着她的诉说“让湖水洗净人间沾染给我们的一切污垢,让这青色的圣水解除我们爱的干渴,让我们手拉手走进湖中的月宫,让仓央嘉措和于琼卓嘎就像诗歌和民众一样永不分开吧。”他们一起去往更圣洁、纯净的天堂。

不知是否是佛赋予他灵感,他是一个喇嘛,却写出了人世间所有的情感,其作品至今被世人传诵,正如学者桑田吉美诺布所说:“仓央嘉措最根本的教诲,就在于生命本身,不管它以什么样子显现在我们眼前,都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他的诗歌里蕴藏着冷静缠绵,《那一世》里的“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见与不见》里坚如磐石的深情,“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我不会打扰你的生活,就只是这样默默的喜欢着你,爱你让等待成为一种习惯,明知道太多的东西阻隔在我们之间,我仍执着在希望的边缘,等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这样静静等下去吧,我的爱不会因为你的回不回眸,转不转身,留不留恋而或增或减,“你念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来我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只要心中有对方,不在一起又何妨?思念与等待是另一种幸福,是一种美丽的心情,是心中的那一份美好与欢喜。

仓央嘉措与于琼卓嘎的凄美爱情让我想到汤显祖的《牡丹亭》中的词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情到深处,生命的力量在爱情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因为爱你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人的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你仍然在等待吗?

我仿佛看到那一朵朵格桑花在阳光下美丽绽放。

读《仓央嘉措》有感(三)

仓央嘉措的情与诗

作者 2012级媒体创意 刘晶晶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那里,不弃,不离。

来我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题记

走在静静的图书馆里,感受着图书馆里特有的让人心安的气息,走过一排排书架,一排排排列整齐的图书,只为寻找一个值得阅读的他。看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总是有一种莫名的犹豫,也许冥冥之中只是为了遇见你,在我的心里深深的种下一种感觉。一种对西藏的神往,对布达拉宫的敬仰,一种对你的难以言喻的情愫。

我回忆着你的那一世,走近你世界的是是非非里。不与佛家的崇敬与膜拜为伍,只浅浅的讲述一个作者看到的人们口中的你。一个我透过作者看到的你……

讲述仓央嘉措的故事,必然要从他的上一世洛桑嘉措说起。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是青藏世袭贵族琼巴家族中的奇女子贡嘎啦所生,他发扬光大了格鲁派,建立甘丹颇章政权,撰写了很多佛教经典,成为了藏传佛教史上功勋显赫的活佛,是西藏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也为他的来世仓央嘉措积累了福报。我虔诚的相信着藏传佛教里宣扬的前世今生,我对仓央嘉措是洛桑嘉措的转生的说法更是深信不疑,因为他们都同样充满智慧,充满着对着世界的博爱。最让我信服的是,仓央嘉措在一见到五世达赖的法器时,就紧紧握住,不肯放手。像是那法器,本来就归他所有,不曾离开过他。这大抵就是转生轮回的奥妙之处吧。

还有一个与两世活佛息息相关的人,他就是第巴桑杰嘉措。洛桑嘉措器重他,视他为自己的孩子,而他视仓央嘉措为洛桑嘉措,肩负了洛桑嘉措临终的嘱托,誓要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予仓央嘉措,而他们的故事就这样曲折的展开了。

仓央嘉措之所以有深受百姓爱戴的原因有很多,但放在第一位的,就是他的情。

仓央嘉措出生在圣美之地门隅,是门巴族人的主要聚居地,门巴人的教规里允许结婚生子。出生并成长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地方,仓央嘉措心里必然也溢满了爱。也就是这样的爱,给了他无限的生命,也成为终结他生命的导火索。仓央嘉措的一生中与3个女子在一起过,仁增旺姆、达瓦卓玛、玛吉阿米。但正是因为他特殊的活佛身份的缘故,一切的开始都注定了,没有好的结果。他曾幻想与仁增旺姆一起回到故乡,他曾想与达瓦卓玛一起度过美好的夜晚,也甚至曾为玛吉阿米违背桑杰嘉措的命令。虽然他们在一起时度过了美好的时光,虽然他们爱得纯洁无暇,但一切好像终究抵不过命运,他是高高在上的佛爷,一生注定要普度苍生,把爱献给他的子民。注定因为他的身份,多出了太多的条条框框,只为爱的女子留下了永世的回忆,也为自己带来了因为无法好好去爱的伤痛。

也许有些爱就不应该开始,冥冥中他们都知道有些生活没有办法实现,一切在最终都只能化成回忆。但正如张爱玲所说的“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爱情的力量总会让人迷失,无视一切摆在面前的阻碍,执着的想要享受爱带来的内心的温暖,就算只能成为回忆,也愿意享受这小小的一刻安宁。这大抵就是世间为何会有那么多痴情人儿的原因。

与仓央嘉措的情息息相关的便是他的诗,透过三百年的尘埃,依旧弥漫着浓浓的爱意。正如作者说的“任何内心有温柔感的人,只要遇知他,便定然不能解脱。他是追随者们的精神归宿,是他们心中盛开的不朽莲花”。

他的诗很纯净,不华丽,甚至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张扬,但读着他的诗,你会觉得心底里某些相似的情感会被那些简简单单的诗句勾勒得那样清晰明了,整颗心被爱的暖意紧紧的包围,会小小地羡慕这诗所说的人,被这样无暇的爱着,享受这种幸福。他的诗里总是有离别,也许是他的生命力有太多无可奈何的离别,从小离开父母,成长中离别爱人,最终离别故土。

一个成功的诗人,总是要经历人生的起起落落,才能建立起一个较他人来讲更为丰富的情感世界,他的诗,他的话,也才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勾起读诗人与诗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仓央嘉措正是这样一个有太多太多故事的诗人,让我们深深爱着他的真实。他有这样一首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这首诗叫做《十戒》,相知相恋对于很多人来说总是美好的,而对于高高在上的六世达赖来说,总是一种永远不能触碰的美好。他也许没有建立下什么丰功伟业,但他够坦诚,敢于把他内心的想法说出来,敢于把爱的百转千回展示出来。他真真实实的存在于他的子民之中,使自己与子民的关系更近,更加的受人爱戴。

对他的人生,我只能表示叹息,因为他所处的位置太高,有太多对人生的约束,有太多的责任。把他拘束在一个小框架里,把情感投入在诗中。更让人惋惜的是,他生在乱世,最终受恶人诽谤,被康熙帝押解入京,一路颠沛流离,行至西藏地区的道尔格,恰逢瘟疫,他,也未能幸免,陨落在了凡尘中。

读仓央嘉措的人生,有太多的幸与不幸。幸的是他是六世达赖,不幸的也是他是六世达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我们必然要努力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也要学着不受这些角色的束缚,活出与他人不一样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有新意,让自己的生命色彩斑斓。

更重要的是,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要有思考、对自己的人生要充满感情。人生是自己的,并且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塑造真实的自己,找到真实的自己,坚定的只做自己。这样我们就真真实实的为我们自己的人生创造了最有价值的自己。

做好自己的规划,但在规划下也要把人生过得随性些。有些事想做就去做,你如果想环游世界,就马上开始攒钱,只要够数了,背起背包就可以出行了。如果考虑了太多,人生就有了太多顾虑,就会留下太多的遗憾。想的太多就会失去了做事的勇气。这样的结果就是你一生碌碌无为,没有什么美好的值得回忆的经历。人生,过的开心就好。

人生的不同在于人生态度的选择,你若想活在光明里,就要有太阳一般的心,乐观地去面对,像仓央嘉措一般,在乱世里也可以享受人生的悲喜。这样,再苦难的人生也变成一种快乐,再大的不幸,也可以微笑面对。

他是,世间最美的,仓央嘉措。带了一缕阳光,撒进我的世界。

仓央嘉措诗集读后感


仓央嘉措诗集读后感(一)

住在布达拉宫时,我是僧人仓央嘉措;

游荡在拉萨的街头,我是荡子宕桑旺波。

题记

一世佛陀,世世佛陀。用佛法普度众人,却独独救不了自己。万人景仰又如何?我只要轰轰轰烈烈的爱情;位高权重亦如何?我只要属于自己的自由。达赖的身份,注定了他的爱情不被世俗理解,也注定了他的自由要用生命换取。

仓央嘉措总是被人仰望着。他是达赖,是活佛,是人们希望的缔造者。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关注着,藏民们满腔期待地望着他,怕他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达赖。从十五岁那年开始,他的人生就已经注定,无法改变,哪里还敢祈求藏民们羞于启齿的爱情?对任何女子的爱慕和思念,都是世俗不能接受的,无论这份爱情多么纯洁。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情由心生,有时只是惊鸿一瞥,此生便万劫不复。这一生,只是一场宿命的缘,从起点到终点,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注定的灰飞烟灭,却被纷繁的嚣尘搅扰,来过,爱过,痛过,才算是到这世间走了一遭。此情此景皆如梦,心动且意动,便要苦苦追寻这不解宿命的缘。虽已是人在高处不胜寒,但依然愿意拱手河山讨你欢,何况这还是我不曾艳羡的地位,我宁愿放弃这一切,天涯海角,过树穿花;渔舟唱晚,幽帘棋罢;执子之手,锦瑟韶华。

他是世人尊敬的达赖,可是,没人知道,当她膜拜着他的尊贵的时候,他却在心底深处膜拜着她的美丽。这是一段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的爱情。开始于舞台上的惊鸿一瞥,无论是云卓仙女,还是赤美滚登的妻子,她都是舞台上最美的女子,亦是仓央嘉措心中最美的女子。风啊,从哪里吹来?风啊,从家乡吹来。我童年 相爱的女伴啊,风儿把她吹来。他爱上了她。毫无征兆,也无需理由,这就是爱。可是他的身份,世人又怎会容下这对苦情人?他被关进了布达拉宫暗无天日的房间里,窗口已被砖封死,他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她是否还活着,就这样,一场华丽的邂逅,一段静默的收场。若人生只如初见,又何必承受相思别离之苦?

佛经上说,世间一切皆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与所爱的人别离是苦,与所憎的人相会是苦。仓央嘉措若是选择那条自己不得不走完的活佛之路,也就不得不割舍自己的爱人,承受着与所爱之人的别离之苦;不得不失去属于自己的自由,整日陷入那些烦琐的宗教事务与政治事务中。佛法是要普度众生的,为何独独让我如此痛苦的活着,难道这就是佛法所要追求的结果吗?于是,仓央嘉措困惑了,他思考:既然是美,为什么不该勇敢的追求?既然是束缚,为什么不该勇敢的摆脱?终于,他在一个重要的场合里做出了一件最惊世骇俗的事情

自由的代价太高,路途也太险恶。一个普通人追寻自由或许还容易一些,一个宝塔尖上的大人物若要追求个人的一点点自由,往往难上加难。可是,为了自由,仓央嘉措甘愿忍受世人的非议,在二十岁那年,他的第一次叛逆,便惊得世人瞠目结舌:拒绝受戒。我不知道他用了多大的勇气,才敢在万众瞩目的受戒仪式上公然拒绝,才敢为了自己的自由做出如此惊世骇俗的抗争。他可以不要金钱,不要权利,不要社会地位,只想要回属于自己的自由。我们付出了自由,把自己束缚在每天十一二个课时的课堂里,以换取进入大学的门票;我们付出了自由,把自己束缚在磨灭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学习生涯里,以换取将来谋生的一技之长。我们付出了自由,以换取学历、金钱、权利、社会地位,还视这一切为理所当然。殊不知,学历、金钱、权利、社会地位和自由比起来,我们是舍大求小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也许,世间只有仓央嘉措做到了。

年轻的仓央嘉措要求还俗,不过是为了脱掉身上的重重束缚,从此海阔天空,浪迹天涯,随性去爱,随性去恨。可是,他是活佛转世(世人的说法),他的自由、他的责任,从他被确定为活佛转世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不能两全,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人活一世,就注定了要在矛盾中成长挣扎,我们向往自由,却又有推卸不了的责任;我们向往安逸,却又不得不在混乱的社会摸爬滚打;我们想摆脱世俗,却又时时为世俗所扰。或许,布达拉宫就是一座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当繁华落尽时间破碎,红尘一梦醉千年。前世回眸,今生结缘;一宿梵唱,缭绕经殿;飞羽成仙,佑你平安;一世长情,来生与还。这一世,我为佛法而生,却为自由而逝;我若再来,必脚踏莲花,弹指流年,拂歌尘散,用尽我的一生,为爱情,为自由。


仓央嘉措诗集读后感(二)

在苍央嘉措这个六世达赖的情诗里来回踱步,玛吉阿米是什么样的女子?让这个静坐佛塔间的情诗王子所深深的依恋,能在他的内心深处伫立,永远无法摆脱。能在他的笔端间来回出现自如的就这位女子,用怎样的能耐深深打动一个达赖的身心?或许是貌若天仙的神奇般女子,也或许是温柔似水的缠绵女孩。能触动仓央嘉措的情感神经,兴许这女子就有仙女下凡般美貌,深深打动了仓央嘉措的思念。也许给这个在布达拉宫的佛塔间的情诗王子灌了迷惑汤,让他对这位美若雪莲的女子,所吸引。每每作诗的终端都是这个女子情感依恋。就如一池泉水里清澈的诱惑。让苍炎嘉措这个情诗王子身不由己将你依恋,多么明净的爱恋,多么纯真的情丝,在这一瞬都记挂在佛塔间转动的经筒里。这样的思念流露在老人跪拜匍匐长路的双手合十之间。

如果我能将自己轮回到和这位情诗王子六世达赖的年代,又犹如我是玛吉阿米的话,我会感觉自己躺在一弯静如水的情感里,那里没有波涛海浪,也没有风吹草动的担心,就这样永远将自己的情感与嘉措紧紧相连,当你转动经筒的时候我会知道那是你思念我的方式,我会站在咱们相约的渡口守望你的身影。当我想你,我会不顾一切取得和你联络的方式,将我的柔情融化你饥渴的情感,唤醒你情爱的初衷给人于欢乐及快乐,那也就是我的梦想。


仓央嘉措诗集读后感(三)

春节时,在一个朋友家的书房里看到一本《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随手翻了几页,便被其中神秘的藏域色彩和浪漫的诗人情怀所吸引。正好友人也刚阅读完毕,便顺便拿回家用三天的时间看完了全书,又用一周的时间反复把书中主人公的诗词细细回味,油然而生想坐在油灯下和诗人隔空对话的强列愿望。

一个多情的少年,在情窦初开的年龄,在开满格桑花的草原上,和他的心上人依偎而坐,幻想着他们美好的未来。他是阿旺嘉措!他是寺庙里一个普通的喇嘛!

一个英俊的青年,身披着用香熏染过的金黄色袈裟,坐在布达拉宫高大的佛台上,供万人顶礼膜拜,他是仓央嘉措!他是六世达赖喇嘛!

一个风流的才子,常常浪迹于拉萨的酒吧,和他的情人幽会,和他心爱人的喝酒,吟诗。他是宕桑旺波,他是伟大的诗人!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生于清康熙26年(1682年),于康熙45年圆寂(1706年),在这个世界上仅停留了短暂的24年,然而他却是西藏几百年历史上最有影响和最具争议的活佛。他给世人留下了美到极至的诗歌,如今被翻译成多种文字2020,流传于世界上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仓央嘉措的诗不仅在西藏文学史上享有盛誉,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声名显赫。

仓央嘉措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喇嘛之家,当时西藏局势动荡,为了维护表面上的平静,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其弟子桑结嘉措秘不发丧,一边隐秘五世达赖的死讯长达十五年之久,一边找到刚刚三岁的阿旺嘉措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并将阿旺嘉措秘密接到巴桑寺派高僧专门指导学习佛经。

年幼的阿旺嘉措,两岁时父亲去世,三岁离开母亲到远在百里之外的巴桑寺学习,便再也没有见过母亲一面。他自小向往自由,向往家乡的山山水水,向往和童年的伙伴们在草原上自由率真地玩耍。可是种种奇妙又无奈的际遇,使他入住了西藏人民心中的天堂布达拉宫,他是西藏人民心中的活佛,也是少女仁增汪姆心中的恋人,更是达娃卓玛、于琼卓嘎几位少妇的情人,最后也成了清王朝和藏族、蒙古族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本书作者高平曾参与解放西藏,对藏域文化有浓厚的研究。在仔细参阅研究了55部关于西藏和六世达赖喇嘛的书籍后,并在80岁高龄时出版了30万字2020的长篇记传体历史小说《仓央嘉措》, 是现存各种版本的《仓央措嘉》着作中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文学作品。

仓央嘉措的作品主要以情诗为主线,并对西藏特有的藏域文化、生活等有至情至真的描写,并对自己成为被万人敬仰的活佛后自嘲的诗词,也有对西藏动荡局势无奈的描述。

仓央嘉措一生主要扮演了三个角色,少年阿旺嘉措,诗人宕桑旺波,活佛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第二最好是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用相思。十四岁的阿旺嘉措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在鲜花盛开的草原上,他结识了他的初恋,少女仁增旺姆。为了表达他对仁增旺姆的爱慕,他写下了他的处女作,在碧波荡漾的河面,我还是第一次放下小船,风儿呀,我请求你,千万别将我的小船掀翻。在美好的初恋阶段,我还是第一次尝到甘甜。恋人呀,我请求你,千万别把我的爱情折断。

当时西藏的实际统治者第结桑结嘉措封锁了五世达赖圆寂的消息,反而使阿旺嘉措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和少女仁增汪姆的热恋,可能是阿旺嘉措一生最为幸福和自由的时光。

半年后,康熙皇帝发现了五世达赖已经圆寂14年的消息,盛怒之下责问桑结嘉措。桑结嘉措匆忙将14岁的阿旺嘉措迎至布达拉宫,拜五世班禅罗桑益西为师,正式坐床,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已经贵为万人敬仰活佛的仓央嘉措,并不喜欢甚至憎恶布达拉宫这个罩着金顶的监狱,他渴望自由,渴望平民生活。于是他经常穿着平民的衣服,化名宕桑旺波,浪迹于拉萨的酒吧,与拉萨城里的各种文艺青年结为朋友,喝酒、吟诗。

拉萨人烟稠密,琼结人儿美丽。我心心相印的人儿,是琼结地方来的。达娃卓玛,一个来自藏南琼结地方的姑娘,温柔美丽,天生喜欢唱歌,酒吧的人们都在传唱仓央嘉措写的歌。而达娃卓玛是嗓音最甜美的一个。

仓央嘉措和达娃卓玛在酒吧度过了几年吟诗饮酒的快乐生活,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大量歌颂爱情的诗歌,并被广大藏区的人民演唱、传颂。

住在布达拉宫里,我是雪域最大的王!在拉萨的大街上流浪,我是世界最美的情郎。六世达赖在布达拉宫旁边最大的酒店里,认识了他的第三个情人于琼卓嘎,于琼卓嘎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绝美女子,她和仓央嘉措是真心相爱的,即使后来她知道了她的情人是活佛,也毫不畏惧!并最终为自己心爱的人献出了生命。

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里,有最好的高僧给他传经布道。有最好的乐师为他的作品谱曲,全西藏的人民都在传唱着六世达赖的诗歌。但是,做为活佛,仓央嘉措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一个活佛应该做的事,他把布达拉宫比做罩着金顶的监狱,他向往自由,向往过平民的生活,向往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便是仓央嘉措矛盾心情的真实写照。他即想着不辜负佛祖,又想着不辜负相恋的爱人。但是世上哪有这么两全的事呢?

在两者不可兼得时,仓央嘉措毅然选择了后者。并与每一位爱人都爱得义无反顾,爱得情深意长,爱的惊天动地!并在这期间,创作了大量描写爱的情诗。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谁?弃我而去,留我一生独殇!描写了诗人为爱的疯狂和对所爱的人被敌人拉走后的伤感。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描写了诗人守望爱情的浪漫主义色彩。

情人眼里出西施,每对卿卿每销魂。描写了诗人对爱的幻想和爱的升华。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描写了诗人因爱的太深而担心将来的生死离别会更加痛苦。

我们相爱理所当然,我们的爱比死亡还要理所当然写出了诗人对爱的坚决和彻底!

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临风一少年。描写了诗人明知做为活佛不能在今生相爱,希望来世转化为一普通平民再与爱人相逢的美好愿望。

在仓央嘉措24岁的时候,西藏的第结桑结嘉措被蒙古王拉藏汉所杀,拉藏汉废黜了仓央嘉措的六世达赖喇嘛的活佛尊称,迎接了新的六世达赖喇嘛阿旺伊西嘉措。而年青的诗人仓央嘉措在被押往北京的路上,在青海湖边被秘密杀害,圆寂时仅24岁的,他的佛体也被投入到蔚蓝的青海湖中。

仓央嘉措虽然只做了9年的活佛,但是他却是西藏人民心中永远的活佛。三百多年来,他的诗被西藏人民广泛传唱。他对佛学的独到见解,成为西藏佛学中的经典。

近年来,全世界都有一股仓央嘉措热,很多人把近年来民间整理来的情诗,都冠以仓央嘉措的名号,而广为流传。在文学界也颇有争议,而我更认为他们的作者都是仓央嘉措。不管这些流传的诗真正的作者是谁,但都是为了表示对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敬仰、爱慕和追随!

我也是其中之一!

仓央嘉措,我心中永远的佛!

读《仓央嘉措传记》有感


我抛却红尘眷念,抛弃信仰,长伴青灯活佛。我于红尘往事中划去自己的姓名,携了一蓑烟雨,站在雪域高原之上,不求永生,但求无悔。

我似闻到了酥油的味道,那是佛的味道,我忘却宿世轮回,化身佛前的青莲,听那冥冥梵音,敲打梦中的半生记忆。那经书的油墨香,向我迎面扑来,站在雪域高原的我,接受了世间的顶礼膜拜,可是我没有半点的欢愉。那高原的雪,洁白而又晶莹,我是世间的活佛,可是我也是拉萨街头的浪子,雪留下了我浪荡的半世记忆。

佛,今世的我违背了你的宗旨,根本无法真正的忘却红尘;佛,请原谅我的放荡不羁爱自由,那红尘仿佛作文才是我最终的归宿;佛,若再有来世希望你还我一个真正的红尘俗世,今生无论怎样我都要为前世负责伴你终生。

我洗尽浮沉,褪尽铅华,转山转水,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遇。雪域空灵的高空给我的心注入一股淡淡的惆怅,世间万事万物皆只为一个缘字。我本世间有情僧,奈何冠以活佛之名。若自小就入布达拉宫,没有享受过尘世的喧嚣,或许我真的会无欲无求,长伴青灯古佛。可是,见过,享受过,也就忘不掉世间的繁华。佛曰:是劫。但我甘之如饴。

正如你所说:我对你眉目传情,你对我暗送秋波。眼光交汇之处,命运也就打了一个结。

读仓央嘉措诗作有感


细微的爱

--读仓央嘉措诗作有感

1

by:若尘

与你有关的鼎盛记忆,在风吹起的瞬间,复苏。

你,仓央嘉措,藏传佛教史上最被人珍爱的上师。最孤傲的雪域之王,用最美的笔触,画出对众生的悲悯与细微的爱。

你可知道我一直在想象你的眉眼。拉萨的雨中,是你身穿藏袍的模样。

2

众生心重,凡尘不舍,越希望解脱,却越是缠绵。是啊,人世如此繁华,人怎能无所执念。

你低眉垂眼,如佛悲悯众生。下面匍匐着的是你的万千臣民,你不忍再看,轻声道:“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众生挣扎的姿态,深扎进你的心,如同美丽的花儿伸出刺,让你猝不及防。泪落,却再难寻其踪迹。你悲悯的佛心在细微的爱中体现。

3

你用尽了全力,也不可对臣民信誓旦旦地说一句:“我可保你们一世长安”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繁华的背后是怎样的痛彻心扉。

高原雪域之上是你孤独的背景。夜浓如墨,映在你眼中,沉静的眼眸后市波涛汹涌的心绪。明月如华,照见人心,人心纤毫毕现。人世多变,唯有孤独永垂不朽。月华如水,如秋水波动。此番美景又有几人如愿循月而归。你怜人世悲欢离合总无情,眼睛里带着的是对生命由衷的感恩和怜悯。

4

独坐须弥山巅,将万里无云眼看开,此外,你看到的便是不敢错过死期的众生。世间之人,秉烛赏花,看到的是人世繁华,照见的是自身寒苦。

你轻叹道:“不观生灭雨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如此总茫茫。”人自知智慧,却不知生死、悲欢无常之理,奈何空有衿世之智,却囿于世俗,不得而出。浮生华世,过眼云烟,繁华尽散,而你高高在上,低眉悲悯,无法挣脱命运的众生。那种无法渡化他们的痛,让你在高处哭声嘶哑。众生,多盛大的词汇,却是你细微的爱的倾注之处。无论高低贵贱,众生之悲痛,伤的都是我佛之心。

布达拉宫的宫门紧锁,里面是森严的宗教,外面是本该拥有的花团锦簇。那一刻,我想你必定心乱了、杂了。本该清欲的活佛,在世间也迷失了你的脚步。终归,你也只是一个凡人。身在高处,年少的你,学会了如何用眼泪腌制自己。面对人民与众臣,你依旧微笑,快乐是你忧伤的华盖。你明白你心里有多想要解放和原谅自己的一些东西,但你还是将它留给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没有人要求一位浪游的诗人,成为帝王。可无论你的内心多么想要自由,想要飞翔,你依旧在那个位置上,坐定愁城。因由心生爱,偏颇众生。

5

你闭上双眼的那一刻,在经殿缭绕的香雪中,隐约听到你颂经中的祈祷——愿人心安稳,愿衣襟带花,愿岁月风平。

被你崇敬与尊奉的桑杰嘉措在你的面前死去了,而整个西藏的重担就全部加注在你的身上。你是一个出色的领袖,可你认不清前方,蓝图绘的太美好。你要知道,任何一种政治格局都是人民的选择,而不是帝王将相的个人作品;任何一种政治形态人都无法徒手改变,只能顺应历史和时代的推动,这是规律。现实之前,你无所遁形。你只手护着的臣民,在你的眼下水深火热。满目苍凉,触手冰凉。

于是,你死在了二十四岁。孙中山死前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每一个心怀天下的伟人,只要自己所希望的理想的世界可以实现,哪怕不是自己完成的,心里却依旧是欣喜的,并无意于名利所得。这一点你做到了,不争了,安宁地死去,换来了西藏的安定和平,死得其所。

你慈悲地执行着万物,用一世的时光体谅时光与人心,终究还是目空一切。你闭上双眼的那一刻,在经殿缭绕的香雪中,隐约听到你颂经中的祈祷——愿人心安稳,愿衣襟带花,愿岁月风平。

6

那些被时光掩埋的部分,深深的全是你对众生细微的爱

人们宁愿记住仓央嘉措的形象除了通俗文学极力渲染的风流浪子就是民间的浪漫诗人。而这种两种形象的综合体,却掩盖了你的真实面目。你的诗越改越轻浮,你的形象越勾勒越俗化,深陷情爱的风流诗人怎配得上你悲悯众生的情怀?正如高尔基所说:“人生的真谛和忧伤从不会被华丽的言语和喧嚣的臆想淹没。”无论别人用什么样的语言去描述你,你在我的心里永远都是那个奔跑在求佛途中的虔诚的信徒和那个心爱众生的活佛上师——仓央嘉措。永不改变。

犹记得身穿藏袍的少年,虔诚卑微,在佛前苦守多年,只为求一个天下太平,人世安宁。也记得,你二十四岁那一年,死神在你唇齿间露笑,而往后的岁月我们因为思念你而流泪。

那僵立在风中的身影,谱写的是尘世苍凉。

那些被时光掩埋的部分,深深的全是你对众生细微的爱。

飞一只纸风马,落在你深眠的地方,愿你永世安好。

《仓央嘉措传记》读后感


我抛却红尘眷念,抛弃信仰,长伴青灯活佛。我于红尘往事中划去自己的姓名,携了一蓑烟雨,站在雪域高原之上,不求永生,但求无悔。

我似闻到了酥油的味道,那是佛的味道,我忘却宿世轮回,化身佛前的青莲,听那冥冥梵音,敲打梦中的半生记忆。那经书的油墨香,向我迎面扑来,站在雪域高原的我,接受了世间的顶礼膜拜,可是我没有半点的欢愉。那高原的雪,洁白而又晶莹,我是世间的活佛,可是我也是拉萨街头的浪子,雪留下了我浪荡的半世记忆。

佛,今世的我违背了你的宗旨,根本无法真正的忘却红尘;佛,请原谅我的放荡不羁爱自由,那红尘仿佛才是我最终的归宿;佛,若再有来世希望你还我一个真正的红尘俗世,今生无论怎样我都要为前世负责伴你终生。

我洗尽浮沉,褪尽铅华,转山转水,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遇。雪域空灵的高空给我的心注入一股淡淡的惆怅,世间万事万物皆只为一个缘字。我本世间有情僧,奈何冠以活佛之名。若自小就入布达拉宫,没有享受过尘世的喧嚣,或许我真的会无欲无求,长伴青灯古佛。可是,见过,享受过,也就忘不掉世间的繁华。佛曰:是劫。但我甘之如饴。

正如你所说:我对你眉目传情,你对我暗送秋波。眼光交汇之处,命运也就打了一个结。

《仓央嘉措》读后感2000字


我今日要写的书,就放在这一堆书里,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书名是一长串藏文,但依然掩盖不住那四个霸气大字仓央嘉措,没错,这正是我最近在看的书《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原书名《雪域诗佛六世达赖喇嘛传奇》,由诗人高平所著。作者在经过三十年大量的资料积累后,用了四个月的书写时间初稿呈现,终在1983年脱稿,直到2003年才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印了第一版。

从完稿到出版,整整搁浅了二十年,为此作者还做好了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思想准备,甚至戏称仅是本书的出版过程本身,就足够写一部小说了。这本书是最能代表作者创作水平的一部作品,是国内首部经详实史料考证的完整版记录仓央嘉措传奇一生的作品,于2010年获亚洲周刊年度全球华文十大小说,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本书之一。

中国文联副主席丹增也直言不讳地说:我看过几十本关于仓央嘉措的书,这一本写得最好。

那日我在机场闲等,随步到中信书店,一番翻看对比后买了此书,到目前为止阅读了一半。如此一写,又想起了杨绛先生关于读书就是串门的说法,我恰是借由这本书,竟然几次三番三番几次地到三百多年前的诗佛仓央嘉措那个时代串起了门儿。

凡尘有菩提,明月映禅心,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凄婉美丽的一生在作者详实质朴且极具西藏地方特色的语境中铺展陈列开来,有时奔流直下,有时百转千回,有时又跌宕起伏,总是让人唏嘘不已。

命运要求他心无挂碍,寂寞清净,他却遭遇了最炽烈执着的红尘情爱,他用诗情婉转去印证佛法,注定这一路只能踽踽独行,最终走出了二十四个短暂却华彩灿烂的一生。

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

出身于穷乡僻壤,却突然登上了尊贵显赫的宝座;无意于政治角逐,却被卷入了权力斗争的旋涡;居于佛教领袖的地位,却做了许多与教义相悖的事情;渴望爱情,却有个不能恋爱不准结婚的黄教喇嘛的身份;热爱生活,却被高墙大寺和怒雹狂风摧折了青春。

他不断地遭受打击,像一只终不得自由飞翔的鹰,正如他自己所愤怒控诉的,岩石伙同风暴,散乱了鹰的羽毛。他是在权力斗争的夹缝中生存的悲剧人物。

书中让人唏嘘的,就是仓央嘉措的个人个人命运完全不由自己主宰,夹杂于西藏、蒙古和清廷三股政治局势之中,风云变幻的社会背景、错综复杂的利益交叉、尔虞我诈的权力之争,都是左右他命运走向的那只大手,任他如何反抗,终是无法阻挡。他曾数次无奈地自问:是谁在故意为难一个叫仓央嘉措的人呢?是第巴?是蒙古的王公?是远在北京的皇帝?好像都不是。那是一种虽无形却强大的力量,将他推搡至漩涡中央,即使身份尊贵如活佛、头戴藏诗王冠的诗佛,也终挣不脱注定要穿在他身上的袈裟,让他成了最不愿意成为的一尊会走动的泥塑。

书中语言的运用别有一番风味,大量引用藏族民间广泛流传的谚语或俚语,为本书的阅读增添了许多形象动人的乐趣。

有时迟开的花,倒格外芬芳呐。

抓头上,乱发一把;抓身上,氆氇一片。

有钱人的炒锅是铁的,穷人的炒锅也不是泥捏的!

即便用的是金子做的佛像,打在头上也是很疼的;即便是自己亲属的侮辱,也是很难忍受的。

仅就开篇前两页,描写仓央嘉措贫苦出身的家世和背景,就有大量的谚语运用,实在是吸引人不由自主跟着往下看。

毛驴往哪边走,是由棍子驱使的;马匹往哪里走,是由嚼子支配的。文字往哪边走,是由敲击键盘的手指支配的,呃,最后这句是我跟着写的。

爱情的嫉恨在政治的磨盘里加了水,它的悲剧性就会扩大十倍。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总相逢。

对善听话的人,只需讲一次就行了;对会跑的马,只要扬一鞭就行了。

知识要在年轻的时候求,良田要在秋天的时候耕啊。

看看,这些来自藏族民间的谚语,无不体现着藏族人民生活的经验、思考的智慧、文化的结晶,简直让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更是为无边的语言魅力深深震撼折服,而书中这样的句子像雪山上的雪花一样数不胜数,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咀嚼。既是写仓央嘉措这位诗佛的一生,那么伴随着全文的必然还有随处可见的诗歌。他从小聪明过人,三岁时已显露名气,过目不忘,出口能诵。十四岁的他遇见初恋,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首诗篇:

心中爱慕的人儿,若能百年偕老,就像大海深处,捞来奇珍异宝。

从此开启了他的诗歌之旅,他擅用藏族群众普遍喜爱的谐体民歌写诗,每首四句,每句四顿。十年时间,他用自己纯真的感情写出了上百首诗歌。

热恋时他写:恋人长得俊俏,更加情意绵绵。如今要进山修法,行期延了又延。

分别时他写:凛凛草上落霜,飕飕寒风刮起;鲜花和蜜蜂儿啊,怎么能不分离?

远行时他写:羚羊一般的矫健,格桑花一样的笑脸,躺着是我的圣湖,站着是我的神山。我将一去不返,断了我俩的情缘,酥油灯点燃万盏,我心中依然黑暗。你是湖水一湾,我是泪云一片,飞在你的上空,滴到你的胸前。

这些诗歌长着音乐的翅膀在西藏民间飞翔,三百年来流传不息,且范围越来越广,已经到了国外。近些年,又掀起了仓央嘉措热。毫无疑问,在藏族文化史上,在中国文学史上,仓央嘉措和他的诗歌,放射出了永恒的光芒。

《仓央嘉措》,一本还未读完的书,带我走进了三百年前这位诗佛的短暂一生。他身份崇高,却有一颗不避世俗的心;他是一个活佛,却写尽了世间人所有的悲欢离合;他向往自由、爱情、人世之乐,却被推上了神王宝座;他奋力突破禁欲的樊笼,却自始至终都接受着正统的经院教育;神王?圣僧?情种?诗人?

他留给后人无尽的想象和评价,也留给后人无限的追思与唏嘘,更留给后人无价的精神财富与传奇。他是一束光,点亮了西藏!

仓央嘉措诗传读后感


仓央嘉措诗传读后感

在以前的所见所闻中,一旦提到达赖喇嘛这个词语,脑海中浮现的总是借助佛的外衣,打着和平的幌子,企图分裂国家的形象,但直到读完这本书,我才有所感悟,现在的达赖喇嘛是一个负面形象,但并不代表所有的达赖喇嘛,全部代表着灰暗。

在西藏地区,佛教是唯一的宗教,活佛是宗教最高代表人,同时也是政治领袖,每当一任活佛去世时,宗教信徒便会寻找他的转世灵童,并加以培养,知道他的学识、政治手段达至成熟。当第五世达赖喇嘛去世之后,一段传奇开始了。

察隅县属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过渡地带的藏东南高山峡谷区,梅里雪山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和西藏的察隅县交界处,地势险峻,山峦重叠,峡谷深邃。透蓝的天,明净的水,巍峨的雪山,这里正如天堂般美妙。而这里,就是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家乡。

在西藏,无论他的家庭状况如何贫苦,但他的身份,注定了他要走上权力之巅,受万人敬仰。幼年的仓央嘉措被信徒们找到,并要被带向寺院修行,他只是个孩子啊,只是因为身份,他注定要离开失去了丈夫的母亲,离开这个贫困却温暖的家。正如西藏民歌所唱:家乡俊美的少年,是阿妈心中的温暖,莫离开啊,希望常聚不散!然而世事难料,又有谁会想到,这一离去,竟是绝别。

当我们羡慕那些成功者的时候,又有谁能看到他们不为人知的血汗和泪水。仓央嘉措要学习太多太多的知识,天文、地理、政治、礼乐、佛经,只因为他是活佛,他日后是雪域上最大的王。当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竟有些惭愧了,相比来说,我在学习上遇到的那一点困难,还可以称作是困难吗,我不想在深入思考了,对于我来说,这是一种激励。

十七、十八岁的年纪,正是青春之际,他遇见了她。正如两百多年后一位女作家的叹息: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的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很巧吗?不巧,佛经中云,这为机缘、定数。也可以说是因果,没有无缘无故的相逢,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相爱。这是这机缘也好,爱也罢,并非总是善缘,就如我们看过那许许多多爱的死去活来的情人,最终却能生死相隔,抑或劳燕分飞,抱憾终身。人们说,这是有缘无份。只是,何为无份?亦是因果。所以这也就注定了,他们两个人的相爱,是一场悲剧。

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在拉萨街头,我是浪子宕桑汪波。这也许就是他的叛逆期吧,其实人都是一样的,即使身份如何的高贵也不能例外。当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亦想起了我的那段狂傲不羁的时光。当时的我们真的很幼稚啊,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却完全不念后果。现在网上不是正流传一句话吗,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我想应该是正值这一时期的兄弟姐妹们的呐喊吧。

然而放肆是短暂的,他注定要回归,在经历一系列的挫折之后,他终于悟了,这与身份无关,而是思想与心的感悟。一次,在一个佛教徒的博客上,我看到了这样一段留言,那一瞬间,忽然心有感悟,一种奇妙的感觉涌上我的心,让我几乎有想流泪的冲动,他是这么写的:佛陀对生命真谛的了悟像长夜里一盏明灯,照亮无数行者的解脱之路。两千五百多年前他在印度菩提伽耶成道时,我们不知在那里游荡,总之是错过了跟佛陀学习、思考、体证的机会。两千五百年后,我们由于傲慢、颠倒、固执、牵挂和恐惧,一再错过机会,直到今天。尽管我们依然偏狭,依然不知珍惜,却依然有人持佛陀的智慧明灯,在无尽的夜里等待为我们照亮前路。如果我们还是错过,他说:他会停留,他会再来,直到我们不再错过。这就是上师的慈悲。

我敬仰您,仓央嘉措,以慈悲为念的上市。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仓央嘉措的情歌你真的懂吗_优秀读后感12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辞退你真的与能力无关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