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做个独立的思考读后感 > 地图 > 做个独立的思考读后感,2024做个独立的思考读后感
做个独立的思考读后感相关栏目
做个独立的思考读后感热门栏目
做个独立的思考读后感推荐
做个独立的思考读后感

(共 2118 篇)

  • 1、 《做个独立的思考者》读后感

    一本好书,如冷冬中的一壶暖茶,让人们觉得一股暖流从始至终浸透心灵;一本好书,如一盏清晰的明灯,时时刻刻照亮我们心中正确的道路;一本好书,如一只渺小的小船,引领我们在广阔无垠的知识海洋中遨游。而这本书正是一本使人全身上下感到清爽的好书。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德富芦花的《心中的桃花源》。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作者喜欢自己家乡的夏天,喜欢那里的自然风光,于是他详细描写了自己家乡的风景之美。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自己仿佛也身临其境,走到德富芦花的故乡,品味这个故乡的夏天,体验这个夏天的清爽与美好。

    德富芦花的文字,不仅优美灵秀,清新自然,而且他这种不像文章的文章,甚至比许许多多长长短短的诗更有色彩、更有韵味。作为大自然最真诚最忠实的听众,德富芦花用自己最质朴的心灵与万物之母大自然进行一次又一次真挚的对话。他的写景散文,观察的如致入微,文风秀丽典雅,纯真质朴,读起来如痴如醉,如入画境,使人同置于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之中,好似投入大自然这位母亲的怀抱之中,不知不觉微醉微醺。

    德富芦花深爱着家乡的美好风光。因此,他笔下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花鸟鱼虫除了具有灵性、美感与真实之外,还多了一分动人的家乡情思,能触动我心中那根最柔软的心弦,而且多处运用诗句,使文章丰富多彩,添加了几分韵味。

    说起夏天,人们不约而同的会联想到骄阳似火、挥汗如雨的酷热,工作的繁忙与自己的烦躁。可是,在德富芦花看来,故乡的夏天却别有一番情致:它可以是溪水中的西瓜,清爽凉快的井水澡,说来就来的骤雨,也可以是甜美可口的生鱼片,略带咸味的米饭,水中的月光月影和璀璨夺目的星光,鱼篮里肥嫩鲜滑的鱼虾他避开烦恼的暑热不谈,只描绘夏日中舒适美好,悠闲丰足的场景,将丝丝清凉送进了我的心头,德富芦花从个人的独特思维把这篇文章写得游刃有余。

    于是,我懂得了: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和外在环境无关,只要他自己热爱生活,那么他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 2、 《做个独立的思考》读后感作文450字_初二读后感

    人们常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我认为,书是武装人的利器,它可以完善我们的精神世界。教会我们如何独立的思考,做个独立的思考者。

    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要做一个独立的思考者首先要拥有自信。只有自己相信自已,才能完成基本的独立。德国著名作家亚瑟·叔本华曾经说过“由于人性奇特的弱点,我们经常过分重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个弱点直接导致了我们的不自信,以至于好多人由于虚荣心而人云亦云,无法独立的思考。所以,我们要自信,不要被他人左右,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但是,我们也要听从一些正确的、适当的建议,这样有助于我们思考。

    思考可以使人进步,让人快乐!因为思考,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因为思考,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因为思考,出现了伟大的话下文明;因为思考,人类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但是,只会思考还远远不够,我们要结合身边的一切,作出更加全面的思考,才能做出明智的决定。美国作家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曾经说过,对自然形象的感知是一种快感。我们要亲近自然,热爱身边的一切,更重要的是丰富自己的学识,让自己成为独立的思考者。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会努力学习,做个独立的思考者!在思考中领悟这世界的美!

  • 3、 《轻松学会独立思考》读后感

    《轻松学会独立思考》读后感

    人类与动物界的最根本区别就是人类会制造使用工具并从事生产劳动,而动物则不会,而制造使用工具则是通过有意识的思考来完成的,从事生产劳动也是需要有意识的思考。

    在人类社会当中,一个人能否有意识地、独立地思考是判定一个人是否真正优秀的关键所在,优秀的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对此进行自主思考。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在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们都会去提问,但是提问的目的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获得答案,那么这个问题就失去了相应的价值,因为提问绝不是为了轻而易举地获得,而是为了逐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去形成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一个优秀的思考者往往是一个好的提问者,但是一个好的提问者就不一定是好的思考者。就像从事记者职业的人,在大部分场合,大多数时间,他们都是在提问,在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思考,很多的提问都只是让被问者感到了难堪,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才更加的有料可写,但这有什么用呢?随波逐流,成为绝大多数人,浑浑噩噩地过着每一天,重复着自己本就无聊的生活。而作为最基础的人,我们去提问,去质疑,目的不是为了让别问者难堪,而是让自己通过提问进行有意识的思考,从而更加接近事物的真相。在人类发展的历程里我们可以看到,答案并不能推动思维的发展,真正能推动思维发展的是问题,像电力行业,法拉第、麦克斯韦等人都是通过提出对前人的质疑,然后去思考这种问题,才有了现在的电学、电磁学,才有了人类的巨大进步。可想而知,做一个好的提问者不如做一个好的思考者。大树分割线

    思考又分为独立思考和被动思考两种。独立思考是通过个人对某一种现象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进行实验观察,有意识的思考,从而最后得出相应的正确结论的过程;而被动思考则是最普遍的,比如我们在学习阶段,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根据我们的学习进度布置相应的作业,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来解答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被动思考占主导,因为我们仅仅只是为了做出答案而进行思考,并没有根据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独特见解。在学习当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大家在一起做题的过程中看到某一部分人跟自己的答案不同,就对自己产生怀疑,而一旦大部分人跟你说你做的有问题,那么很多人就会放弃自己所做的,因为如果要反驳,就要进行大量的思考过程,而人一旦有了可以依赖的捷径,就会放弃自己正在走的路,因为往往一个大众所认可的答案会阻止我们进行更深入的

  • 4、 《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读书笔记: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探索

    《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读书笔记: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探索

    调查发现,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两个方面,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因素相关:

    (一)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相关

    1.调查中发现课前自学阶段和课中互学阶段的调查从中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结果,一方面由于校所收学生大多数为农村孩子,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家长普遍存大对教育不重视,对孩子学习不关心的倾向,致使不少学生的学习全凭自觉,而这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自律能力的发展仍处于波动时期,仍具有不稳定性,所有不少同学未能形成在课外自学的习惯。

    2.通过学生的个别谈话,我们也发现造成上述现象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大多数同学的家长对于学生现在所学的知识可以说是知之不多,甚至知之绝少。所以不少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因得不到家长的及时帮助,反而受到家长的严格督促和监督,致使不少同学的知识难点因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致使难点累加,学习兴趣衰落,信心大失,以致形成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同时仍因家长的家庭教育不能根据学生的性格施以正确的引导,致使不少性格内向的同学因成绩的下滑而渐次变得沉默少语,所以在课堂活动中仍有少半数的同学不能积极参与合作与交流之中。

    所以,为了使学生能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我们必须建立起家庭、学校与学生的互助网络,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发展,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学生习惯养成与教师教育观念相关

    通过调查,我们仍发现学生独立思考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课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课堂的倾向太过严重。通过与学生的个别谈话,不少教师在政史类课堂教学中讲授新知的时间占到整个课堂时间的百分之九十,真正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说是太少的。所以学生并不是不想独立思考,而是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

    2、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难以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所有学生的发展。这一点教师的课堂行为主要表现为两个倾向:一是教师的教学过分的突出知识点的教学,而忽略了知识点之外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过程体验的软性知识与能力的强化。二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过分关注学优生,而忽视了集体中的合格生与奋进生的发展。

    3、课堂教学,教师对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指导不得力。这一点我想是学生未能形成独立思考学习习惯的主要原因。因为教师的正确引导与正确的方法指导是学生形成正确习惯的主要保障。

  • 5、 《轻松学会独立思考》读后感1500字

    《轻松学会独立思考》读后感

    9月13日上午,我们参加了师生交流会,在会上周任军教授给我们讲了一句话,其大概意思是小学学知识,中学学规矩,大学学思维,研究生学解决。作为一名刚刚开始研究生生活的我来说,我现在大概还处于盲从思维的阶段,还没掌握如何独立思考。而正是通过对这本《轻松学会独立思考》的学习,我渐渐地对有些事情有了一定的浅显见解。以下是我按章节得出的一些感想。

    一、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并不是像我们大多数人以为的那样,深奥乏味难懂,事实上它存在与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如果只是一味地去收集各种知识,而缺乏思考的框架,最终你大脑里的所有知识会成为你的负担,羁绊住你通往正确道路的步伐。那么,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罗伯特.恩尼斯先生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去相信什么和做什么”。换句话来讲就是: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对于自身的反思,使得自己的意念和行动变成合理的思考。

    大家耳熟能详的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而立即兴奋地从水中跳出来,进而得以逃脱。同样是水煮青蛙实验,把青蛙先放入装有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而会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直至感觉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最终被活活热死。

    这个例子就说明了,当我们在判断某件事情对与错的时候,不能够单凭一些默认的习俗或者大家一致认为的观点就轻率概括,有点像以偏概全,要经过自己的判断或者提出假设一步步的进行判断,当然也要借助一定的工具来搜索。就是文中所说的搜商,权威也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确的。

    二、学会提问是走向独立思考的第一步

    真正的思考,往往从提问开始。一个优秀的思考者,他提出的问题也是高水准的。因此,学会独立思考,应先要学会提问。在面对不同的对象,也应该有不同的提问方式与策略。在考研录取通知发下来之后,我们学院举办了“考研经验分享交流会”,在互动环节有一个女生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想考研,可是我应该怎么安排时间?”可能在她心里,考上研究生的学长学姐的经验一定适合她,只要按着我们的方式来一定有个好结果。在我看来,她完全没有进行独立思考。我们都知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从小到大都在逐渐养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如何独立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

    周任军

  • 6、 读《独立思考》有感1500字

    读《独立思考》有感1500字

    白泽晋

    信息泛滥时代的困境

    近些年来,大家都喜欢谈论中西方思维的差别。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西方人的思维更具逻辑性,而中国人的思维更具系统性。当然从表面看,有着这种区别,但是从本质看,思维的方法和路径没有存在根本的差异。是人,就具有其独特的思维习惯,一旦具有思维习惯,其所想到的,所写到的,所说到的,必然是基于其信息的输入经过思维模式的加工形成的。这种选择性的获取外界信息,具有独特性的思维模式必然会造成所谓的“一家之言”。

    在现代这种信息泛滥的时代,谁的话可以听,谁的话需要认真听,谁的话要怎么听,便成了一个困扰我们的难题。我们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完全否定。《独立思考》让我们既可以看到别人思维中的闪光点,看到别人由于其专业背景所提出的建设性的意见,而又不至于被人牵着鼻子走。

    批判思维

    “所谓批判性思维包括提出一系列相关的批判性问题的意识,以及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并回答问题的能力和意愿。”说的简单点,就是在吸取外部信息的时候,要注意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适当的问题,在不断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和对新领域的认知。

    作者提到备选的思维风格有两种,一是海绵式思维,一是淘金式思维。当然我个人并不认为海绵式思维有什么不好,在一个自己完全无所了解的领域,海绵式思维可以让我们得到更多的认知。我觉得我们使用全盘接受的方式在一个未知的领域反而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等到自己对这个领域有相当的了解之后再开始使用淘金式的思维,也就是批判性思维,才是最佳的学习路径。如果一开始就对新领域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过多的质疑,那是有碍于自己基本知识的积累的。

    一个批判性思维的完整结构如下:

    1、 什么是论题?什么是结论?

    2、 理由是什么?

    3、 哪些词语有歧义?

    4、 什么是价值观冲突?什么是价值观假设?

    5、 什么是描述性假设?

    6、 推理中存在谬误吗?

    7、 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

    8、 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

    9、 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10、 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

    11、 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

    如此具有完整性的批判性提问结构对于那些希望在学术上进行研究的人自然是非常有价值而且必须严格的履行每个步骤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生活,生活本身就没有那么严谨。那么我们还需要不断去磨练这些批判性思维的提问能力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但是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那么完整

  • 7、 《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读书笔记: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之辩证理解

    《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读书笔记: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之辩证理解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目前在课改课中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在人人参与、团结互助、激烈讨论、思维碰撞中,时常能使课堂生成出许多让人惊喜的效果,进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有效的升华。

    但合作学习不能忽视独立思考,实施合作学习是要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前提。因为没有独立思考的蓄势,就不会有合作学习的迸发。目前不少老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盲目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有的老师在学生还没有对文本充分阅读思考,大部分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还不到位的情况下就进行合作学习,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而多数学生只是随声附和、浑水摸鱼;有的老师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动辄安排小组讨论,一堂课下来,表面热闹非凡,实际收效甚微;也有的老师让学生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了就匆匆收场,达不到真正的合作学习的目的。以上种种合作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正确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学生只有在进行独立思考有了疑问后,才会产生互相交流、解惑的欲望。也只有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在由分歧,争论、辩解到达成共识这一过程中,才能有认识上的提高。否则时时合作、时时探究,就会使学生产生倦怠、依赖心理,丧失独立思考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便会大大削减,不利于其以后的发展。

  • 8、 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 读后感(3)篇
    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 读后感 第(1)篇

    第一章: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

    在长者或前辈否定我的想法时,我会无意识的马上否定自己,潜意识就是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立足点,而且没有自信,也没有之前对自己的认知有一个总结。

    每个人一般都是从幼稚走上成熟的,幼稚的时候觉得自己认为对的就是对的,成熟的时候是“我认为的是对的吗?嗯,我认为的是对的。”

    批判性思维就是反思自己,然后确定自己的信念是否合理,再做出正确的行为,而且不轻易动摇。

    第二三章

    你真的会提问吗?

    进入大学你是不是同样有很多问题要问老师问学长学姐?

    可是你问对了吗?

    我们并没有在乎这件事情—如何有效的提问。你有问题是对的,而且提问也是对的,但是是不是遇到问题就一定要找别人要答案吗?不是的,有些问题要自己解决,比如大学该怎么过,每个人都兴趣和目标都不一样,所以你问别人大学应该怎么过,别人也给不了你你想要的具体答案。

    那有效的问题要怎么问呢?应该是自己先做功课,如果这个过程中发现答案了,那就不用问了,如果找不到,那你问的时候就会问的具体,别人回答的也准确,而且只要你用心,别人也就不会敷衍你了,因为他知道你有做准备,所以他也会认真。

    第四章:你的大学学习方法对吗

    绝大部分的学生平时是不学习课程内容的,只是在考试之前冲刺。

    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这样的:

    用批判性思维解决以下问题:

    1.这门学科的目的是解决什么问题?这次作业的目的是什么?老师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我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2.这门学科研究的是哪些领域的问题?我需要哪些信息才能理解这个领域的问题?这些概念定义我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概念定义有不同的解释吗?早先的研究者是如何得到这些定义或者改变这些定义的?他们用到了哪些假设?这些假设成立吗?

    3.这门学科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这次作业最重要的点是什么?我应该如何利用学到的思维解决更多的问题?

    然后,整体性学习可分六个阶段进行:

    1.获取阶段

    一切可以吸收的信息都是获取,可以通过看、听、读、写、触摸等方式获得。

    2.明白阶段

    获取信息而不求理解是无意义的填鸭式学习,一段话,一篇文章你不理解它的含义,想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明白阶段是不可跨越的。

    很多人到明白阶段后就止步不前了,我是这样,不知道你是不是。

    3.拓展阶段

    到了拓展阶段,你必须了解一个公式是怎样推导来的,它与其他公式的关系,有什么边界

  • 9、 独立关于独立的作文

    作文是以情感和故事为主重视文化价值和人生哲学的创新表达方式,写作让我们更加专注于内在的世界教会我们如何珍惜自己的情感。这篇文章将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独立关于独立的作文”的内涵和含义。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独立关于独立的作文 篇1

    独立是夜幕中的一丝微光,固然很淡,但也能冲破黑暗;独立是大海中的一块木板,固然很小,但也能挽救生命;独立是烧杯内的一种催化剂,固然很慢,也能改变速率。独立是我们走向成熟的标志,它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之一。

    在美国,有一则谚语是这样说的“自力更生赛过上帝的手”而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在鲁滨孙漂流记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靠自己双手独立顽强糊口的这样一个鲁滨逊人物形象,热爱探险的鲁滨逊在航行的过程中,不幸遭到狂风雨袭击,最后独自一人漂流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但他并没有气馁,没有抛却。依赖自己的双手,自己的能力,在小岛上建了房屋,种了菜地,独立的糊口着。假如他自己不自力更生,那么等待他的就只有死亡。从这里,我们可见独立之重要。

    在糊口中,我们更需要独立,而现在我们已经是高中生了,所以更加需要锻炼自己的独立性。曾经,我们在父母的卵翼之下,成长的一帆风顺,但现在我们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起风吹雨打,也不再是那遭碰到点难题就怨天埋地的了,由于我们独立了,要在风雨中勇敢的前进。

    糊口中没有傍观者的席位,每一个灵魂都是一个世界,而每一个世界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独立中,我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独立关于独立的作文 篇2

    我们要学会独立,不要什么事都依靠父母。假如我们凡事都依靠父母,长大后将不会独立。鲁滨孙就是独自一个人在岛上糊口了二十几年。

    《鲁滨孙漂流记》一书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英国人叫做鲁滨孙,他喜欢冒险,但愿走遍全世界。有一次,鲁滨孙航海时碰到大风,同伴们都死了,只有他活着。但是他被大浪冲到了一个荒岛上。他又该怎样活下去呢?第二天,等到潮水退了,他看见了翻了的船有一半浮在海面上。他做了木筏,然后划到船边。鲁滨孙在船上找了良多东西,还带回一条狗,两只猫。之后他又搭了一个帐篷当做自己的住所。随后他就设法主意生存。然后他自己种植粮食解决吃饭问题。二十六年之后,他抵御野人,救助了“礼拜五”。之后,“礼拜五”成了他的好帮手。随后,他救助了停在附近岛上的船长,重返了英国。

    从这个故事

  • 10、 轻松学会独立思考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轻松学会独立思考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no.13-读书笔记

    这边书的深度很一般,作为批判性思维的启蒙来阅读,还是挺不错的。

    主题阅读书籍推荐:学会提问、结构思考力、金字塔原理、批判性思维: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刻意练习

    如何看待别人对自己的批判

    批判性思维对于个人来讲,要学会容纳或接受别人对自己观点不足的批判,明确自己的知识面存在哪些缺陷,然后不断的去弥补缺陷。人最难的就是了解自己。愿意说出你不足的伙伴,这是帮助、而不是在针对。

    批判性思维让你换一个角度重新正确认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解自我不足、改变不足,才能获得步步精进。

    如何看待自己对别人的批判

    别人的想法和你有冲突时,应该冷静思考、控制情绪、语速语调缓和、说理性质了解问题根本,倾听对方想法,把干扰此事的乌云层层拨开,最终取得问题核心。要选择一份工作,是去大城市发展,还是老家发展,应该综合去考虑个人特长和需求,不是人云亦云。

    批判性思维让你换一个角度重新正确认识自己对别人的评价。倾听、换位、凡事多面,才能获得步步精进。

    学会独立思考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事情,通过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选择,也许你的未来就因为一次有效的独立思考,从而与你的好友拉开人生的差距,是选择和努力的博弈。

    对事件和观点应该系统思考,多问为什么?有了问题,才会有答案,而且答案不止一个,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提问是关键,每个观点与事件都觉得没问题,处于同意的角度去对待任何事情,独立思考会与你插肩而过。

    结构思考力,论点先行中提到,从为什么开始,多角度分解问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没有发现问题的前提,后面分析、解决都是空谈。

    在职场工作中,发现问题和抓住重点的能力非常重要。

    思维前行的4阶梯

    很多年轻人思考模式的成长过程似乎都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轻信思维(依赖)

    这个阶段的我们,不能够独立思考,甚至不能独立生活。

    2.盲从思维(从众)

    人云亦云,对能级高的人盲目崇拜。老师、亲戚、学长、书里的内容,30岁了父母说撒是撒,妈宝,毫无主观意识。

    3.愤青思维(逆反)

    和自己观点有冲突会用很强力态度去反击,比如大声、脏话、辱骂等,思考方式虽然有点浮夸,慢慢的进入世俗后变的稳重,自己的不愉快都是外因造成的,却很少反思不足,看得怀才不遇,对别人的付出、成就、艰辛视而不见。

    4.理性思维(成熟)

    面对问题和质疑,温文尔雅、礼貌回应、讲道理

  • 2019-09-26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7

  • 2023-05-28

  • 2019-10-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11-08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24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09-20

  • 2021-09-11

  • 2019-10-23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11

  • 2022-10-17

  • 2019-09-20

做个独立的思考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做个独立的思考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做个独立的思考读后感、2024做个独立的思考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