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关于爱的思考读后感 > 地图 > 关于爱的思考读后感,2024关于爱的思考读后感
关于爱的思考读后感相关栏目
关于爱的思考读后感热门栏目
关于爱的思考读后感推荐
关于爱的思考读后感

(共 7581 篇)

  • 1、 《关于爱的思考》读后感

    《关于爱的思考》是苏联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晚年的著作。这部书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致女儿的信》和《论爱情教育》。《致女儿的信》与《给儿子的信》(已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是姊妹篇。这是一部具有独特文学风格的教育评论作品。作者怀着慈父之心,以给女儿写信的形式,深刻而又生动地写出了父母应当怎样正确地对待青少年中的早恋;青年人应当怎样学习、生活和劳动;怎样培养远大的理想、意志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是青年人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恋爱观、幸福观,应当怎样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青年男女之间的友谊、恋爱、婚姻和家庭。由于作者观察问题敏锐。细腻,说理透彻深刻,写得富有情趣,所以使作品像磁铁一样吸引读者,令人不忍释手。

    本书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晚年所写的一部具有独特文学风格的教育评论作品。全书包括《致女儿的信》和《论爱情教育》两部分。作者以一个教育家的经验和智慧,指出青年男女在对待友谊、爱情和婚姻时的种种表现,论述了青年人应当树立怎样的道德观、恋爱观和审美观,并提醒了广大教师、父母及社会应当怎样理解、处理青年人之间的感情问题。在论述这些问题时,作者夹叙夹议,富于感情,读之令人亲切。

  • 2、 换位思考——读《爱的教育》有感
    换位思考——读《爱的教育》有感 毋梁钰 在我们的班上,可能会有那么几个爱捣乱、喜欢恶作剧的同学,我们也许很厌烦他们。可是,你们想过吗?也许这一副喜爱恶搞的外表下有着一颗脆弱的心灵。《爱的教育》这篇文章,便给我们揭示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爱的教育》主要讲了:有兄弟俩非常喜欢搞恶作剧,恃强凌弱。几年下来,班里几乎没有人不被他俩欺侮过——被敲诈、被打骂…可谁也拿他没办法。一天,厄运降在了“我”身上。回家后,被在学校里教学的母亲发现了。她知道这兄弟俩父母双亡,从小由姑姑带大,不懂得去爱。母亲就善待他们,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读完这个故事,我心中有种说不出的难受。可能有些孩子并不是天生的捣蛋鬼,他们之所以性格与我们有偏差、自卑,把自己关入心灵的小黑屋,可能只是因为环境的影响,他们没有被爱过,所以不懂得如何去爱。我们只要循循诱导,善待他们,再“坏”的孩子也可以变好。 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 记得以前,我们班有一位男同学。三年级时,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母亲整日奔波在外操持、支撑起这个家。可是,缺乏爱的他却越变越差。他开始不听从老师的教诲,戏弄同学,全班同学都讨厌他,可谁又知道他的苦衷呢?后来,老师开始对他循循善诱,开导他,让他向好的方向发展。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若是我们遇到了,就要学会换位思考,体会他(她)的苦衷,循循善诱,引领他(她)走上正确的道路。

  • 3、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爱的思考
    我轻轻地合上《巴黎圣母院》,不禁被这个悲惨的故事深深感动,一首美臭交映的梦幻之曲在我的耳畔久久回荡爱之伟大女主人公埃斯梅拉达的母亲马格特历经人间苦难,且深遭社会的唾弃。当女儿一出世,她就认定女儿是生命的全部。全身心地爱她。在女儿被吉卜赛人偷走之后,她悲愤欲绝,最终成了可怜的隐修女,这种满怀深情的爱,是一位妇女最纯洁感情的付出,是伟大而崇高的母爱。爱之无私当奇丑无比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在广场上受侮辱、受嘲弄时,心地善良的埃斯梅拉达不计前夜被劫之仇,送水给可怜的卡西莫多喝,卡西莫多感动了,有生以来流出了第一滴眼泪,感恩化作了爱情,从此以后,他用最纯朴,最真诚的感情待她,无私而谦卑地爱她,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她,甚至压抑内心的嫉妒,帮她寻找自己的情敌胖比斯,这种爱,是纯洁感情的倾注,是感恩的爱,无私的爱。爱之罪恶恶贯满盈的副教主克洛德孚洛罗为了达到自己无耻的欲望占有美丽的埃斯梅拉达,采取了极为卑鄙的手段:抢劫,威逼,利诱他一方面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会把自己推进罪恶的深渊,另一方面又在这条歧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希望化为了泡影,在女主人公誓死不屈的态度面前,他彻底绝望了,他阴暗的心里产生了一种刻毒的报复,不惜把这位美丽的姑娘送上绞刑架,这种爱,是自私的,更是罪恶的。爱之可怒浪荡的花花公子胖比斯被女主人公埃斯梅拉达的美貌吸引,同时,埃斯梅拉达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长相俊俏的青年军官。埃斯梅拉达对他一片痴情,可他却薄情寡义,逢场作戏,诱骗女主人公的一片纯情,这种爱犹如一堆废料燃起的火焰,燃得快,熄得也快,是无情、无果的爱。爱就一个字,雨果笔下的四个人物对女主人公埃斯梅拉达的四种不同的爱,紧紧地勒住了我的心,引起了我深刻而沉重的思考,生活中有着千百样的爱,每个人爱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到底是为什么爱?爱什么?怎样爱?每个人都要做认真的思考。
  • 4、 爱的思考_青铜葵花读后感800字

    爱的思考_青铜葵花读后感800字:

    一个乖巧可爱的小女孩葵花,一个聪慧固执的哑巴哥哥青铜,一个散发着淳朴气息的大麦地,一个勤劳乐观的家庭……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就这么感动着你,催人泪下。

    有个小女孩叫葵花,惹人怜爱。有一个很疼爱她的雕塑家爸爸,平生最喜爱葵花,特别是用青铜雕刻的葵花。然而,唯一的依靠_她的爸爸,竟下乡去干校劳动时在大河中溺亡。

    于是,悲剧和喜剧一同上演,她遇到了大麦地最穷最善良最乐观的一家_青铜家。还遇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哥哥青铜。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家庭_他们没钱,但他们懂爱。

    他们有一种精神,那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会在任何困难来临的时候,都勇敢地面对,无论什么困难,他们都会挺过来。那是一种由内自外,坚不可摧的力量。从这些质朴的文字中,或许才会真正懂得何为爱。那是一种我愿意为你付出而你默默接受就好的胸怀,那是一种无论做什么只要你好我就好的心意。

    那种爱,是一种纯粹,温暖,透明的爱,它会令人感动,会令人崇敬,亦会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要去守护。爱是一种精神,爱是一种智慧,爱是人性顶峰的精魂。

    从火灾到蝗灾再到饥荒,青铜一家表现出的从容、镇定和团结便对是爱的诠释。爱若在,心就在,心若不动,风又奈何?葵花无灯做作业,青铜便捉萤火虫在南瓜花中,一盏盏南瓜灯照亮了沉寂的夜,照亮了一家人的心。读后感

    ·

    没有银项链,青铜就用冰棱穿了一串冰项链,闪亮了所有人的眼,温暖了一个寒冷的冬夜……

    爱无需轰轰烈烈,无需跌宕起伏,无需世人皆知。爱只需在平凡与质朴中缓缓流淌。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关心皆是幸福。

    你可以功成名就,你可以名垂千古,但你却不能没有爱,其实我们一直都是在爱与被爱中慢慢成长。爱无所求,但求长久。只要还有爱,那便坚不可摧,便会屹立不倒。

    当朴实到极致亦是一种精致与华丽。一生中总有些美丽的故事提醒我们对爱的思考,我们会告诉自己心存爱意。因为爱带给我们的,还有坚韧,感动和美丽。

    无论何时,心中都有一株青铜葵花,面朝太阳,尽情开放!熠熠生辉!作者:杨婷

  • 5、 爱的思考——读爱的教育有感作文1000字
    爱的思考——读爱的教育有感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杰作。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母爱又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询那个未知的答案。当翻开这本书,并把它看完后,才发现它就是一台心灵的过滤器。我的心受到了冲击,沉淀了,纯净了,清澈了……此时此刻,我的内心仍旧无法平静。爱能将世界融化,把不同的人与人和谐地交融起来,也正是有了爱的存在,我们周围的一切是那么得美好。故事的主人公恩里科正是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有老师对他的爱,同学对他的爱,父母对他的爱,而母爱是所有爱中最让人值得去回味和思考的。在恩里科生病的时候,他的母亲整夜守护在他的小床前,俯身倾听恩里科的呼吸。她焦虑不安,害怕得牙齿打颤,不停地流泪,惟恐失去自己的孩子。为了减轻孩子一时的痛苦,他的母亲不惜放弃一年的快乐;为了恩里科,她可以放下尊严去乞讨;为了拯救孩子的生命,她宁可付出自己的生命。恩里科的母亲是伟大的,我的母亲也是伟大的,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伟大的。回想起自从有了弟弟之后对妈妈的误解与冷漠,使我深深地感到后悔与不安。时常在自己不高兴的时候对妈妈说一些不礼貌的话,以种种借口推脱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甚至以沉默来表示自己的不满,使妈妈伤心之极。有了弟弟后,妈妈自然就忙了起来,对我的关注与爱也不再是全心全意的了,因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转移到了弟弟的身上。这就是困扰在我心头的一个结,我知道这个结其实就是我自己打的,只有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那么结自然也就解开了。于是,我再次用心去感悟妈妈对我的爱。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把弟弟交给了奶奶,整夜陪着我,和我一起睡;当我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管自己有多忙,总是尽量挤出时间来教我;在我做错事的时候,妈妈并没有责骂我,而是耐心地教育我;为了使我天冷时有新毛衣穿,妈妈总是每天哄弟弟睡好后再开始为我织,到我一觉醒来时妈妈房间里的灯还是亮着的……是啊!是谁把733a我们抚养长大?是谁供我们读书?是谁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是父母。每个人都有一个伟大的妈妈,母爱是世界上最圣洁最崇高最无私的爱,它一生一世只有付出,不求回报,它是上苍赐于我们最丰厚的礼物。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应该为父母做一些事,哪怕是帮他们盛一碗饭,洗一次脚,他们都会感到非常欣慰的,
  • 6、 关于《荷花淀》的思考

    《荷花淀》一课是我最近才学习的文章。作品选自孙犁的代表作《白洋淀记事》,主要描述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青年妇女逐步由普通劳动者成长为机智勇敢的抗日游击战士的过程,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以及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但是,有人对教材中她以诗化的笔调书写了战争中的人性美人情美,人性的光辉在战争中灿烂开放的评价产生了质疑,说某些地方体现作品了人性的缺失。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众人交口称赞的夫妻话别一节,看似平平淡淡的几句话其实含义颇深。男主人公水生向妻子点明我是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表白自己坚定的决心;怀柔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些赞赏妻子,同时暗示希望你能理解;许诺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我知道一个女人当家会很苦,可是不得已,我只有以后再补偿你。

    嘱咐没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告诫妻子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了,要坚强面对,战胜困难,不断进步;重点说明不要叫鬼子汉奸抓活的,抓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说明我们心系祖国,为大我要牺牲小我。这些话直白地说出来就与中国劳动人民传统的含蓄不符,故而作者借朴素平实的语言来表达,自然贴切,实在是一种智慧。

    水生嫂苦苦等了丈夫大半夜,想必其他男人的妻子也莫不如此。即将生离死别,男人们肯定也很想回家见亲人一面,但毕竟是生离死别,他们不忍心看到家人双眼垂泪,索性以亲人不够开通为借口安慰自己,但毕竟也还是放心不下,这才委托水生通知家人一声,这是一种矛盾心理的体现,并没有什么不对。战争,没有人会愿意它降临在自己身边,因战争与亲人分离就更是痛苦了。为了击退敌人的反攻,含泪离家,投身抗战,是一种大无畏,应当赞赏。

    而后,战斗结束时,他们肯定都在为自己的女人担心,这也保藏在了语言中。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这看似冷酷,实际上包含了一种埋怨:不是才告诉你们要坚强的吗?怎么我们才走几天就受不了了,刚才有个万一怎么办?

    至于说到妇女们的男性化问题,这也确实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忘不了在崔永元的《电影传奇》中,一位老导演说过的一句话:有人开玩笑说,在中国早期的电影里,没有女人。其实何止是电影里没有女人,中国早期的艺术作品中几乎都没有女人。也许是由于全民抗战的原因吧,让女人们也不得已地承担了男人的责任。作者叙述妇女们成长为游击战士,承担了男人的责任,失去了女性传统的特质,正是在描绘一幅全民积极抗战的景象,与事实

  • 7、 关于爱的读后感

    关于一爱一的读后感一:《母一爱一》读后感

    (826字)

    母一爱一,也许只是挂在嘴边的唠叨,也许只是一杯热气腾腾的一奶一茶,也许是太平凡,以致人们常把它搁在脑后。但德比,一位从小没得到母一爱一的孩子却带着感激之情寻找自己的母亲,渴望向母亲尽自己的孝心。《诗经》曾这样描绘母亲之恩:父兮生我兮,母兮鞠我,拊我畜我,生我育我,故我复我。自古以来,对父母的一爱一被视为极珍贵的感情。然而天气凉了,我们是否记得给父母一个亲切的问候?父母的生日到了,我们是否记得陪他们吃顿饭呢?当父母为双鬓增白丝哀叹时,我们是否会给予她么安危,说:“你拥有年轻的心灵,心灵的年轻才是真正的年轻”呢?这一切,只是我们举手之劳。但我们当中,有些人未必做得到。我们应该珍惜这些报答父母的机会,带着热情,就像德比那样。德比的热情被风吹到各地,虽潺一潺的流水静静流淌着,在空气中流动着,笼罩着每一个人,温馨着每一个人。

    寻找,并不仅仅是德比所做的,他以传递一爱一心的方式努力让这个世界充满一爱一。每当别人感谢德比的帮助时,德比就会说:“请帮助十个人吧!那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德比的话触一动了人心最柔软的一部分。当你付出一爱一的时候,快乐的感觉简直让你热血沸腾,那时,你会感觉到最需要的并非自己日夜殚一精一竭虑追求的功名利禄。一切的功名利禄仿佛都是过眼云烟,转眼即逝,他就像一只小鸟,不肯停迫在我们心灵。惟有感动、一爱一心才会让我们快乐,快乐才会带给我们永恒的幸福。一块图章,常令我们坐想行思;一个职称,常令我们殚一精一竭虑;一次得失,常让我们辗转反侧;一段情缘,常使我们愁肠百结;一分残羹,常使我们蹙眉于席。人生如同沧海一栗,转瞬即逝,功名利禄只是过眼云烟,真正的幸福是有一爱一心。生命中有了一爱一,世界上就常有春天。春天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温暖,德比就尽自己的力帮助身边的人,洒下春天的种一子,让他在德国的每一个角落发芽,他坚信,终有一天,他的母亲会生活在温暖的春天中。

    一爱一,如纯净的水,虽至淡却有味;如静静的莲,盛开却不招摇;如盛开骄一陽一下的大树,为铺排一地清凉。让我们向四周播下一爱一的种一子,让春天永在。

    关于一爱一的读后感二:《一爱一的教育》读后感

    (546字)

    《一爱一的教育》这本书是一个意大利小男孩安利柯用自己的日记来讲述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一爱一。

    这本书中的文字

  • 8、 读爱的教育有感500字:换位思考

    在我们的班上,可能会有那么几个爱捣乱、喜欢恶作剧的同学,我们也许很厌烦他们。可是,你们想过吗?也许这一副喜爱恶搞的外表下有着一颗脆弱的心灵。《爱的教育》这篇文章,便给我们揭示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爱的教育》主要讲了:有兄弟俩非常喜欢搞恶作剧,恃强凌弱。几年下来,班里几乎没有人不被他俩欺侮过被敲诈、被打骂可谁也拿他没办法。一天,厄运降在了我身上。回家后,被在学校里教学的母亲发现了。她知道这兄弟俩父母双亡,从小由姑姑带大,不懂得去爱。母亲就善待他们,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读完这个故事,我心中有种说不出的难受。可能有些孩子并不是天生的捣蛋鬼,他们之所以性格与我们有偏差、自卑,把自己关入心灵的小黑屋,可能只是因为环境的影响,他们没有被爱过,所以不懂得如何去爱。我们只要循循诱导,善待他们,再坏的孩子也可以变好。

    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

    记得以前,我们班有一位男同学。三年级时,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母亲整日奔波在外操持、支撑起这个家。可是,缺乏爱的他却越变越差。他开始不听从老师的教诲,戏弄同学,全班同学都讨厌他,可谁又知道他的苦衷呢?后来,老师开始对他循循善诱,开导他,让他向好的方向发展。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若是我们遇到了,就要学会换位思考,体会他(她)的苦衷,循循善诱,引领他(她)走上正确的道路。

  • 9、 关于成功的思考_《哈利波特》读后感500字

    关于成功的思考——《哈利波特》读后感500字

    《哈利波特》系列书籍自1997年已经出版近20年,名列全球最畅销的小说系列,而作者罗琳名利双收。

    最初开始创作《哈利波特》时,作者罗琳已经离婚,孤身带着襁褓中的女儿,穷困潦倒。只能蜷于咖啡馆埋头书写她想象中的那个魔法世界。如果这部小说未能发表,罗琳在书写的过程中,我相信她也是收获的,在创造价值的时候,也在收获价值。

    在书中,邓布利多校长对哈利说:“决定我们是谁的,不仅在于我们的能力,更在于我们的选择。”从懵懂少年开始,我们汲汲不断的学习技能,开拓我们的视野,就是为了塑造独立的自我,能自己进行选择。对于仅此一生,竭尽全力,以自己认同、喜欢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能力可以逐步积累,但是正确的选择,必须在认识自己内心的价值观之后才能做出。想象力可以跨越现实生活的障碍和枷锁,让身处逆境的罗琳进入魔幻的世界。也同样也让我们思索一种更美好的可能。

    视野决定选择,选择决定人生。俗世的成功真的能为每一个人带来幸福感么?每个人有不同的面容,不同的鞋码,走过不同的土地,有着不同的人生际遇。又何需用一套标准来衡量所有人。

    坚持理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在于最后可能实现的成功。因为所有的成功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偶然性。相反,自己经历的感动和自我认同,认识到自己所做之事的意义,才是支撑着一个人坚守理想的最大动力。

    作者:倪文婷

  • 10、 感受爱的芬芳_关于爱的课文读后感

    师:秋天的味道是什么?是苹果的味道,更是爱的温馨。本文以我为线索,见证了一场爱的演绎,在矛盾冲突中,揭开层层的面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感人的爱的故事。大家感觉本文采用的最明显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秦政:我感觉是悬念,文章开头写抓住了一个偷苹果的少年,他为什么偷苹果?作者会如何处理这个事件?这些问题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让我特别好奇,一直想知道事情的结果。

    孙欣:同意秦政的看法,我在叔叔的果园帮忙,抓到了一个怯怯的偷苹果的少年。如何处置成了本文的焦点,我妈妈病了,想吃苹果,可是我没有钱买。这个老套的理由,又怎能让我这个成年人相信?但我还是按着教育家的方法去做了,因为我知道,很多时候,我们的不信任是孩子说谎的催化剂。

    师:文章如果这样结束可以吗?肯定不行,这样就显得太没有波澜了。那么事情是如何继续发展的呢?

    袁文婷:故事的发展却出乎我的意料,这个孩子却朝相反的方向跑去,好奇心驱使我看个究竟,我看到的一幕却让我的心里一阵刺痛。这一幕,让我的心理崩溃:不是因为受骗,而是为我们的教育感到悲哀。作者继续设置悬念,让我们的心再次悬了起来。

    孙金妮:是啊,我也是追随着作者的悬念一直读下去的。故事的结局却让我眼睛湿润了。原来我所忖度的故事,我所看到的、想到的,至此全部真相大白:一个看似无可救药的孩童却有着天使般的心灵。

    师:这样的事实让我们感动,这样的结局更让我反思我们成人的惯常的认识。真的,很多时候,我们的不信任是孩子说谎的催化剂。悬念的设置燃起了我们阅读的欲望,我感觉更是爱的主题萦绕着全篇才使本文充满感染力,大家找一下有哪些方面的爱呢?

    李洁:少年的爱,是对眼睛看不见的妹妹,是对患病的妈妈,为了她们,少年爬上树顶,寻找最好的苹果。

    李宁:母亲的爱是勇于担当,敢于让孩子承认错误,让孩子明白,再穷也有尊严,心灵始终澄澈。

    袁野:文章中我的行为又何尝不浸透着爱呢?虽然我自始至终都持怀疑的态度,但按着教育家的方法去做了,让一个稚气的孩子始终保持着人格的尊严,没有一颗爱的心灵,又怎能有如此的良善的表现?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文章以我的所见所思为线索,处处设置悬念,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少年的形象,在文中是描写的重点,但是作者却更多的用侧面描写,展现出一个让成人我都曾看错的爱的天使形象,不仅手法新,更能引发我们对生活的思考,饱含着深深的用意。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10-19

  • 2022-07-08

  • 2019-10-11

  • 2022-08-24

  • 2022-08-24

  • 2019-09-28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10-24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2

  • 2023-01-28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1-08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8

  • 2023-04-01

  • 2023-01-05

  • 2019-09-28

  • 2023-01-11

关于爱的思考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关于爱的思考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关于爱的思考读后感、2024关于爱的思考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